:::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植物元素應用於混種造型之象徵表現研究
書刊名:設計研究學報
作者:方彩欣彭子容
作者(外文):Fong, Tsai-shinPeng, Tzu-ju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1
頁次:頁68-92
主題關鍵詞:植物象徵意義混種造型PlantsSymbolismHybrid mod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2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方彩欣(20091100)。數位藝術創作媒材發展現象之再審思。美育,172,8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Yu, Yi-Lin、Fong, Tsai-Shin(2016)。Emotional character design and consumer perception: a study using virtual characters designed。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tudies,3。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蘇福隆(2004)。數位藝術之空間擬像--從傳統平面至數位藝術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瑞福(2011)。生物之怪誕造型研究應用於角色插畫設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伯拯(2005)。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柯逸函(2014)。混種生物象徵意義之造形研究應用於角色設計插畫(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永霖(2011)。《山海經》神樹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郁婷(2015)。賽伯格概念應用於電腦繪圖創作研究--以動物保護議題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Lévi-Strauss, Claude、楊德睿(2010)。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residder, Jack、石毅、劉珩(2001)。象徵之旅:符號及其意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法民(2005)。怪誕藝術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ruce-Mitford, Miranda、Wilkinson, Philip、周繼嵐(2009)。符號與象徵。北京市: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kinner, Charles M.、陳蒼多(2011)。花.樹.果的動人故事。新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健部伸明(2008)。怪物大全。奇幻基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Mabey, Richard、林金源(2016)。植物的心機:刺激想像與形塑文明的植物史觀。木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草野巧、林哲逸(2010)。幻獸事典。奇幻基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懷恩(20080000)。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洪玲玉(1996)。希臘神話中的植物世界,http://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index.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