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繁瑣元素的佈署邏輯:再思形式主義
作者:林育聖
作者(外文):Yu-Sheng,Li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薛保瑕
龔卓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形式主義以繁就簡媒介符號後設悖論Formalism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ficationmediasymbolmeta-paradox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形式主義」(formalism)作為現代主義時期重要的美學理論之一,在當代已極少作為觀看作品的方法論。此現象導因於形式主義代表性藝評家克萊蒙‧葛林柏格(Clement Greenberg, 1909~1994)的美學觀;他重視媒介(media)自身、強調繪畫之平面性(flatness)而反再現(represent)、不重視符號意義,因而對於1970年代後的藝術發展中所充斥的,具有複雜符號、後設(meta-)史觀的作品較無力進行討論。
筆者認為自身的創作模式,特別關注「繁瑣元素的佈署邏輯」,並具體呈現為「以繁就簡」(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fication)此創作邏輯。「以繁就簡」和葛林柏格所談的「形式主義」有密切的親緣性;同樣具有關注自身創作方法的態度,也同樣重視媒介自身,但「以繁就簡」則進一步以製造悖論(paradox)的方式,將再現、符號意義的運用、後設的歷史觀納入成為作品的重要內涵,同時藉此回返媒介自身。因此,「以繁就簡」形成了當代藝術中「形式主義」的一種可能轉向。總結而言,本研究是筆者自省「以繁就簡」創作方法之後,藉著與「形式主義」交叉論辯,對於自身在當代藝術位置中所做的一種自我標舉,同時也對「形式主義」進行重估,讓其在當代的重新開啟進行想像。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esthetic theories during the modern era, formalism is rarely used as a method in the contemporary art era for viewing works. Formalism stems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of formalist, Clement Greenberg (1909-1994). Greenberg valued media in and of themselves, and emphasized the flatness of paintings. He opposed representation, and did not focus on symbolic meanings. Thus, he was relatively incapable of discussing the complex symbolism and meta-history of the works that flooded the arts after the 1970s.
The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the researcher’s own creative method is particularly focus on “The Deployable Logic of Complex factors”, and present as the logic of “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fication.” The logic of “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fication” still shares a close affinity with formalism Greenberg mentioned. The concepts outlined in “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fication” and Greenberg’s statements about formalism both wield attitudes that are concerned with creative methods, while also putting an emphasis on the media itself. The concept in “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fication” further incorporates elements of the manufacturing paradox, incorporating re-presentation, symbol, and meta-history into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works. These elements also allow the focus to return to the media itself. Thus, the concept of ”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fication” forms a possible shift in contemporary art’s formalism. In conclusion, after a review of the concepts outlined in “From Complexity to Simplification”, the researcher compares his own position in contemporary art through the cross-dialect of formal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er also revisits formalism, renovating it for the imagin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era.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及翻譯文獻

1.中文文獻

方珊著,《形式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
王集叢著,〈「內容決定形式」釋意〉,《文藝月報》,第一卷第2期,(1954年2
  月),第21~22頁。
王嘉驥著,〈憂鬱的白鴿─論梅丁衍2001年「我可不可以傲慢一下﹖」個展〉,《典
藏今藝術》,第110期(民90年11月),第38~43頁。
司有龍主編,《當代西方美學範疇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6)。
石瑞仁著,〈小聰明的政治參與、大智慧的藝術論述─解讀梅丁衍的
2001誠品個展〉,《藝術家雜誌》,第320期(民91年1月),第
498~501頁。
沃夫林‧辛理奇(Heinrich Wöfflin,)著,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台北:
雄獅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何文玲、陳俊宏著,〈形式主義藝術批評之探析〉,《視覺藝術論壇》,第1期new window
(民95年7月),第23~38頁。
汪民安著,〈誰是羅蘭巴特〉,(南京:江蘇人民,2005)。
汪正龍著,《西方形式美學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
吳宇棠著,〈「貌似」沒事的黑色幽默─試測梅丁衍「臺灣可樂」的甜度〉,《典藏今藝術》,第209期(民99年2月),第57~59頁。
吳風著,《藝術符號美學:蘇珊‧朗格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
  傳媒大學出版社,2002)。
吳鳳,《藝術符號學》,(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辛炎著,〈「形式主義」:概念與方位〉,《藝壇雜誌》,第312期,(1994年12月)。
李維菁著,〈梅丁衍─從社會批判中尋找藝術出口〉,《藝術家雜誌》,
第326期(民91年7月),第258~263頁。
李幼蒸著,《理論符號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李歐梵,〈「反對形式主義」的「小天堂」〉,《明報月刊》,第41期(民95年7月),第74~75頁。
李建緯著,〈符號學美學〉,《暨大電子雜誌》,(第40期,2006年5月)。
里昂‧巴洛希恩(Leon Paroissien)總編,《梅式解讀玩:梅丁衍個展》,(台北:
當代藝術基金會,2003),第68頁。
里昂‧巴洛希恩(Leon Paroissien)總編,《涂維政》,(台北市:財團法人當代藝
術基金會,2003)
杭之著,〈走出形式主義的迷霧〉,《二十一世紀》,第2期(民79年12月),第new window
  136~142頁。
林伯賢著,〈藝術欣賞的理論基礎(1)─形式主義〉,《藝術欣賞》,第1期(民
94年12月),第41~44頁。
林秀玲著,〈布魯斯伯利之形式主義美學觀以及反帝國主義之政治觀:論羅傑‧
傅萊(Roger Fry)、克萊‧貝爾(Clive Bell)對中國藝術之詮釋〉,《現代美
  術學報》,第4期(2001年12月),第31~63頁。
紐文英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2012)。
張瀛太,〈論羅傑.弗萊的「藝術即形式」〉,《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
會學報》,第4期(2008年3月),第25~47頁。
郭怡婷,〈形式原理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仁德學報》,第2期(2003年10月),
第243~270頁。
梅丁衍著,〈梅丁衍創作自述〉http://www.slyart.com.tw/90_00/artists/1/may_tiya.htm。
2009年12月7日。
梅丁衍著,〈梅丁衍誠品畫廊個展自序〉,1992。
許立雯編輯,《西洋近現代巨匠畫集─強斯》,(台北縣:錦繡文化,1994)。
陸貴山主編,《文藝源流辭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陳李綢著,《個案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1)。
陳怡潔著,〈陳怡潔創作自述〉,2005。
陳怡潔著,《介面化:誰的身體》,台南藝術大學碩士創作論述,2006。
陳瑞文著,《阿多諾美學論:雙重的作品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new window
陳懷恩著,《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大雁文化,2008)。new window
曹輝著,《視覺形式的美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游本寬,〈攝影現代化中的「純粹性」審視:以美國「形式主義攝影」到「表現
主義攝影」為例〉,《現代美術學報》,第4期(2001年12月),第65~82
頁。
項曉敏著,《零度寫作與人的自由:羅蘭‧巴爾特美學思想研究》,(上海:復旦
大學,2003)。
楊蕙菁,〈超人是什麼顏色?─陳怡潔作品裡的訊息世界〉,
http://www.anb.org.tw/news2_show.asp?tp=1&id=1。2014/11/10。
楊小濱著,《感性的形式─閱讀十二位西方理論大師》,(台北市:聯經,2012)。
趙憲章主編,《西方形式美學─關於形式的美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劉克峰著,《純粹主義美學的現代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劉萬勇著,《西方形式主義溯源》,(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
潘淑滿著,《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巿:心理,2003)
賴玉芳著,《羅傑‧弗萊與形式主義批評》,(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
士論文,2008)。
蕭正龍著,〈歷史進入文學─論俄國形式主義文學史觀念〉,《中國古典文學研
究》,第3期(民89年6月),第137~150頁。
薛保瑕(梅丁衍作品中的「中性骨架」結構)、白宗晉(合法浸淫)、林平
(解碼遊戲)著,〈評梅丁衍個展〉,《炎黃藝術》,第82期(民85
年11月),第94~95頁。
謝臥龍等著,《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2004)。
戴麗卿著,〈如果平民藝術與官方政治同聚一堂─讀梅丁衍的「哀敦
砥悌」思維〉,《現代美術》,第67期(民85年8月),第12~17
頁。
蘇珉萱著,《形式主義美術批評研究─兼探戰後初期台灣美術批評(1950-60年
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2.翻譯文獻

伊夫-阿藍‧布瓦(Yve-Alain Bois)著,陳泰松譯,〈形式主義永存(續篇)〉,《藝
術家雜誌》,第189期(民80年2月),第220~224頁。
米諾夫‧尼可拉斯(Nicolas Mirzoeff)著,懷宇譯,《符號學簡史(Histoire de la sémiotique)》,(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米歇爾‧傅科著,刑克超譯,《這不是一隻煙斗》,(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
米歇爾‧傅科著,謝強、馬月譯,《馬奈的繪畫》,(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克萊蒙‧葛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著,張心龍譯,《藝術與文化》(Art and
Culture),(台北:遠流,民82)。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出版,
  1998)。
尚律克‧夏綠莫(Jean-Luc Chalumeau)著,王玉齡譯,《藝術解讀》,(台北:遠
  流,民85)。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著,林雅琪、鄭慧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  
  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麥田出版、城邦發行,2004)。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著,鄧伯宸譯,《美的濫用》(The Abuse of Beauty),  
  (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民97)。
亞道夫-凡‧海道布蘭德(Adolf von Hidebrand)著,潘耀昌等譯,《造型藝術中   
  的形式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威克斯 (Gerald R. Weeks, 1948~)、雷貝特(Luciano L'Abate, 1928~)著,陳信昭等
譯,《悖論心理治療 : 用於個人、婚姻、及家庭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 : 五
南 , 民90)。
約翰‧賀頓(John Heaton)著,喬帝‧加福斯(Judy Groves)繪,沈清松校訂,
朱侃如譯,《維根斯坦》,(台北縣:立緒,民82)。
柯林斯‧布可斯(Clenth Books)著,玖陞譯,〈形式主義的批評家〉,
  《大學雜誌》,第15、16期(民58年3月、4月),第33~34、30~31
頁。
茲維坦‧托多羅夫編選,《蘇俄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9年)。
茱麗葉‧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著,〈人怎樣對文學說話〉。喬納森‧卡勒
爾(J. Culler)著,方謙譯,《羅蘭‧巴特》,(台北:桂冠,1994)。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2002)。
桂葛瑞‧貝特柯克(Gregory Battcock)編,連德誠譯,《觀念藝術》,(台北:遠
  流,民81)。
高宣揚著,〈從符號批判、話語解構到擬像遊戲〉,《後現代論》,(台北:五南圖new window
書,1999),第196~200頁。
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汪堂家譯,《論文字學》,(上海:譯文出版
社,1999年),第32頁。
喬安納‧西格爾(Jeanne Siegel)著,林淑琴譯,《藝聞錄:六、七○年代藝術對
話(Artwords: Discouse on the 60s and 70s)》,(台北:遠流,1996年)。
喬治‧布達葉爾 (Georges Boudaille) 著,許季鴻譯,《強斯》,(臺北縣:文庫,
1994年)。
喬納森‧卡勒爾(J. Culler)著,方謙譯,《羅蘭‧巴特》,(台北:桂冠,1994)。
蒂埃里.德‧迪夫(Thierry de Duve)著,〈當形式變成態度—及其他〉。佐亞.科庫爾、梁碩恩編著,《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
葛拉漢‧基伯斯(Graham R.Gibbs,)著,吳佳綺譯,《質性資料的分析》,(新北:
  韋伯文化,2010)。
賈克‧西尼提卡(Jaakko Hintikka)著,方旭東譯,《維特根斯坦》(On Wittgenstein),
(北京:中華書局,2002)。
路易士‧喬安提(Louis Giannetti)著,焦雄屏等譯,《認識電影》,(香港:遠流,
  2000)。
熊宗慧,〈書寫俄國─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形式主義流派大將〉,《人
本教育札記》,第227期(2008年5月),第102~105頁。
德提爾曼‧奧斯特伍(Tilman Osterwold)著,《普普藝術》,(台北,塔森出版社,
1999)。
霍華德‧西蒙(Howard Simon)著,吳振聲譯,〈新藝術形式的探討〉,《文藝月
報》,第1卷8期(1954年8月),第33頁。
羅伊‧索倫森(Roy Sorensen)著,《悖論簡史︰哲學和心靈的迷宮(A brief history
of the paradox: philosophy and the labyrinths of the mind)》,(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2007)。
羅伯‧亞丁斯(Robert Atkins)著,黃麗絹譯,《藝術開講》(Art Speak:a guide to contemporary ideas, movement and buzzwords),(台北:藝術家,民85)。
羅伯特‧殷(Robert K. Yin)著,尚榮安譯,《個案研究法》,(台北市:弘智,2001)。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徐洵蔚、鄭湛譯,〈藝術,那老玩意兒…〉。
收錄於保羅‧泰勒(Paul Taylor)著,《後普普藝術》,(台北:遠流,1995)。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祥譯,《S / Z》,(台北縣新店:桂冠,2004)。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符號學原理〉,《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理論文選》,(台北:桂冠,1991)。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理論文選》,(台北:桂冠,1991)。
羅蘭‧巴特著,許绮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7)。
蘇珊‧宋妲(Susan Sontag)著,《土星座下》,(台北市:麥田文化,2007)。
蘇珊‧宋妲(Susan Sontag)著,〈寫作本身:論羅蘭‧巴特〉。喬納森‧卡勒爾(J. Culler)著,方謙譯,《羅蘭‧巴特》,(台北:桂冠,1994)。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等譯,《情感與
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蘿莎琳‧克勞絲(Rosalind Krauss)著,陳泰松譯,《形式主義永存》,《藝術家雜
誌》,第189期(民80年2月),第218~220頁。

二、 英文參考文獻

Atkins, Robert, Art Speak:a guide to contemporary ideas, movements, and buzzwords. New York: Abbeville Press, 1990.
Barthes, Roland, 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 The Rustle of Languag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Barthes, Roland, translated by Richard Miller, preface by Richard Howard. S/Z,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4.
Barney, Matthew. Pace Car for Hubris Pill. Rotterdam: Museum Boymans-van Beuningen, 1995.
Bois, Yve-Alain, “To Introduce a User's Guide” October, Vol. 78 (Autumn, 1996), The MIT Press.
Brougher, Kerry edited, Jeff Wall. Los Angeles: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1997.
Carrier, David. Rosalind Krauss and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rt criticism : from formalism to beyond postmodernism. Westport, Conn.: Praeger, 2002.
Danto, Arthur C..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Danto, Arthur C.. After the End of Art: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Duve, Thierry de, translated by Brian Holmes, Clement Greenberg Between the Lines.
Paris: Beautreills, 1996.
Duve, Thierry de, eds. Zoya Kocur & Simon Leung, ”When Form Has Become Attitude ─ and Beyond” , in Theory in Contemporary Art since 1985, Oxford: Blackwell, 2005.
Focillon, Henri, translated by Charles B. Hogan and George Kubler. The life of forms. New York: Wittenborn, Schultz, 1948.
Fisher, Philip, “Jasper Johns: Strategies for Making and Effacing Art”, Critical Inquiry, Vol. 16, No. 2 (Winter, 1990), pp. 313-354,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ichel,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ames Harkness, This is not a pip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83.
Foucault, Michel., Magritte, Rene., Harkness, James. This is not a pip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Fried, Michael. Manet’s Modernism- or, The Face of Painting in the 1860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Greenberg, Clement, Art and Culture, Boston: Beacon Press, 1961.
Greenberg, Clement, ”Modernist Painting” ,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 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Greenberg, Clement, ”Avant-Garde Attitudes: New Art in the Sixties,”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 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8.
Greenberg, Clement, O’Brian, John edited.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 1~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Greenberg, Clement, edited by Robert C. Morgan. Clement Greenberg Late Writing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Hamilton, Richard, Richard Hamilton : Drawings and graphics. S.L.: Musees de Grenoble et Chambery, 1977.
Hamilton, Richard, Richard Hamilton. New York :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1973.
Johns, Jasper and Shiff, Richard, “Flicker in the Work”, Master Drawings, Vol. 44, No. 3 (Autumn, 2006), pp. 275-298, Master Drawings Association.
Johns, Jasper and Welish, Marjorie, “Jasper Johns”, BOMB, No. 57 (Fall, 1996), pp. 46-51,New Art Publications.
Kosuth, Joseph .”Art after Philosophy”, Conceptual Art: a Critical Anthology, Edited
by Alexander Alberro and Blake Stimson. London: the MIT press,1999.
Krauss, Rosalind,” Jasper Johns: The Functions of Irony”, October, Vol. 2 (Summer, 1976), pp. 91-99, The MIT Press.
Krauss, Rosalind. "Informe" without Conclusion, October, Vol. 78 (Autumn, 1996), The MIT Press.
Lauter, Rolf edited. Jeff Wall Figures & Places_ Selected Works from 1978-2000.
New York: Prestel Verlag, 2001.
MoMA, “Jasper Johns: A Print Retrospective”, MoMA, No. 39 (Spring, 1986), pp. 1-3, The Museumof Modern Art.。
Rollins, Mark edited, Danto and his cri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d, 1993.
Sontag, Susan,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77.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Jasper Johns: A Print Retrospective”, MoMA, No. 3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