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學通識教育之視覺藝術賞析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
作者:何智勇
作者(外文):HO, CHIH-Y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陳延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通識教育視覺藝術視覺藝術教育課程實施課程想像general educationvisual artsvisual arts education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curriculum imag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大學通識教育之視覺藝術賞析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國大學通識教育之視覺藝術賞析課程實施的現況,包含授課個案教師之教育理念與教學目的、課程內容規劃、實施困境及其課程想像。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透過立意取樣選取四位個案教師蒐集訪談與文件分析,並輔以15位的在學大學生進行訪談,增加資料的豐富度。依上述的研究目的與方法,本研究獲致主要結論如下。
(一)個案教師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三:彌補學生人文知識的不足、培養學生「全人」之健全發展與陶成學生的美感教育;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宏觀的知識與跨域學習能力、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及美感的賞析能力。
(二)個案教師的課程內容規劃,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強調以概論規劃課程內容。
(三)個案教師課程實施之困境,來自學生先備知識不足、學習課程時間與學校設備不足及與專業課連結不足。
(四)個案教師之視覺藝術賞析課程想像,善用情意教學融入美感教育、發展學生正向的學習態度、課程規劃設計具理想性與前瞻性及可行性之課程特色。
關鍵詞:通識教育、視覺藝術、視覺藝術教育、課程實施、課程想像
A Case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Visual Arts Courses for the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dviser: Chen, Yen-Hsin
Graduate student: Ho, Chih-Yung
Abstract
The main topic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sual arts appreciation courses for the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main purposes were: to understand the case teachers’ educational ideas and teaching aims involving in the visual arts appreciation courses for 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the contents of curriculum planning, the difficulties of implementation, and curriculum images of visual arts appreciation course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choose four case teachers and collected the data by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and he also interviewed 15 university students for triangulation. There were four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s.
First, there were three main educational ideas for the case teachers: making up for the lack of students' humanistic knowledge, developing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whole person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aims of teaching were to enrich students' broad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bilities for cross- disciplines and enhance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abilities for aesthetic appreciation.
Secondly, the case teachers’ content curriculum planning emphasized on foster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ies and focused on for curriculum planning by using of the styles of introduction.
Thirdly, the difficulties for implementation came from the lack of students' prerequisite knowledge, the lack of learning time and equipment’s, and less connection with professional courses.
Fourthly, the case teachers had the concepts of curriculum imagin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ffective teaching into aesthetic education to develop students' positive attitude for learning. Also the case teachers designed their curriculum planning with being ideal, forward-looking and feasibility.
Keywords: general education, visual arts, visual arts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curriculum imagina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丁興祥(2002)。自我的困頓與建構:自傳民族誌取向。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市:東華。
王文科(1988)。課程理論。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秀雄(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市:桂冠。
王玫、吳啟銘(2010)。應用於大學通識藝術與人文領域之創新教學:以「西洋近代藝術欣賞」課程為例。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6,57-84。
王金國(2016)。教學專業Update。臺北市:五南。
王金國(2016)。期許重視「教學設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71-75。
王俊秀(2005)。找回大學靈魂,創造教育典範:讓通識教育真正有「營養」。通識在線,1,10-11。
王保進(2018)。建構學生學習本位為教學典範之高教深耕計畫。教育研究月刊, 286,4-19。
王麗雁(2008)。視覺藝術教育篇-臺灣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概述。載於鄭明憲(主編),臺灣藝術育史(頁105-161)。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白亦方(2008)。大學教科書選用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83,52-64。
石守謙(1996)。國內藝術通識課程實施的現狀與通病。通識教育,3 (4),1-11。
任慶儀(2010)。解決一綱一本和多本教學的爭議:以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歷程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5,103-126。
任慶儀(2013)。教學設計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江宜樺(2003)。教育部顧問室通識教育計畫辦公室,通識教育系列座談(三)會議記錄,2003年4月。取自 http://www1.tf.edu.tw/top/office/knowledge/3-0%E4%BB%80%E9%BA%BC%E6%98%AF%E9%80%9A%E8%AD%98%E6%95%99%E8%82%B2.htm
江宜樺(2005)。政治與社會學評論—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社會哲學評論,14,37-46。
江宜樺(2005)。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37-64。
江澄祥(2009)。通識教育之學術性與嚴肅性。慈濟大學通識教育學刊,5, 2-37。
宋千儀(2008)。提升人文素質的通識教育:以主題式的通識國文課程為例。刊於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主編),人文精神與全人教育(239-254頁)。臺北市:文津。
李本燿(2011)。兩個端點的拍合:臺灣E代VS義大利觀念。Two Points兩個端點:臺灣寫實繪畫+義大利觀念藝術。臺中市:中臺科技大學。
李美蓉(1995)。視覺藝術概論。臺北市:雄獅。
李家同(2004年2月17日)。大學生知多少。聯合報,7版。
李琪明(2006)。新品德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美國經驗在台灣的反思與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9 (2),55-77。
李硯祖、蘆影、田名璋(2002)。視覺傳達設計欣賞。臺北市:五南。
李隆盛、賴春金、潘瑛如、粱雨樺、王玫婷(2017)。大學生全球素養指標之建構。教育實踐與研究,30 (1),1-32。
李雅婷(2017)。環境美感素養課程核心概念建構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0(4),79-116。
何智勇(2017)。大學通識教育藝術領域教學困境之探究—以 Gagné 教學設計原理補救之可行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 (3),195-200。
何智勇(2017)。大學通識教育藝術類教科書內容的編選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 (1),105-110。
何智勇(2017)。重塑大學通識教育人文藝術類教學模式與專業課程的互融的可能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 (2),21-25。
何智勇(2017)情意教學融入大學通識教育藝術領域美學課程之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 (4),118-123。
何粵東(2009)。課程想像的自我民族誌:課程研究與實踐的自我經驗反思。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鴻生(2011)。落實美感教育之初探。耕莘學報,9,78-92。
邢益玲(2006)。藝術鑑賞─導覽與入門。新北市:新文京。
吳恭瑞(2011)。藝術的創造力初探。書畫藝術學刊,4,175-202。
吳清山(2018)。適性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285,4-19。
吳清山、王令宜(2017)。公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內涵分析與改進之研究。教育與教學季刊,20 (1),1-24。
吳清山、林天祐(2000)。通識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3,78。
吳清基(2010)。理解核心課程─哈佛大學核心課程革新─在巨人的肩膀上綜觀全局。國立編譯館。
周 憲(2002)。美學是什麼。臺北市:揚智。
但昭偉、簡紅珠(2000年12月)。教學。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782/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永豐(2018)。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轉化與教案特色。教育研究月刊,289, 41-54。
林玉体(1997)。通識教育就是優質教育。教育研究集刊,39,1-12。
林玉体(2005)。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239-262。
林炎旦(2003)。我國藝術教育現況與發展策略。臺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林炎旦(2003年6月4日)。藝術領域通識課程實施現況與問題探討。取自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zSjQqHQ1agoJ:s14.ntue.edu.tw/general_education/advance_project/discussion/thesis_02.doc+&cd=1&hl=zh-TW&ct=clnk&gl=tw
林信孝(2005)。什麼是通識?新世紀通識教育目標為何?通識在線,1,14-15。
林思伶(2011)。我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實施現況調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9,1-36。
林昭賢、黃光男(2005)。藝術概論─藝術與人生。新北市:新文京。
林美香(2015)。從文化價值觀論人格品德教育。通識教育學刊,16,51-71。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43-70。
林啟超(2009)。高職學生之未來時間觀、成就目標與適應性學習行為間徑路模式之檢驗。教育實踐與研究,22 (1),81-112。
林崇宏(2013)。傳統視覺藝術創作與數位視覺藝術創作之差異性比較研究。應用藝術與設計學報,7,49-63。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臺北市:五南。
林群英(2008)。藝術概論─藝術新理論。臺北市:全華。
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質化取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研究,7,113-127。
洪如玉、陳惠青(2016)。解構哲學之探討及其對審美教育學之啟示。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 (1),115-137。
洪詠善(2015)。課程轉化與實踐之美感向度。教育研究月刊,252,18-32。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孫效智(2014)。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283-301。
孫嘉鴻(2008)。禪的教學與通識教育。策略聯盟語文與文化教學論文集。臺南市: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秦邵德(2007)。學習與探索:復旦對於通識教育的理解和實踐。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研究中心大學通識報,2,15-22。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教育研究集刊, 34,85-114。
郭生玉(199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
郭瑞榮(2002)。談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國教育刊社。2(49)。
陳 復(2015)。革新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創新教學機制。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4(2),121- 152。
陳介英(2008)。通識教育與臺灣的大學教育。思與言期刊,46 (2),1-34。
陳木金(1997)。從教師美育教學談情意教育的實施。天主教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辦「師資培育與 情意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54。
陳幼慧(2013)。大學精神與通識教育的辨證發展─通識最前線。臺北市:政大。
陳幼慧(2013)。核心能力檢核機制與多元評量─通識最前線。臺北市:政大。
陳幼慧(2013)。核心課程之改革:哈佛大學通識教育改革之研究─通識最前線。 臺北市:政大。
陳幼慧(2013)。通識最前線:博雅 與書院教育人才培育圖像。臺北市:政大。
陳玉婷(2007)。美感教育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上之運用:一位音樂老師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113-136。
陳玉婷(2017)。幼兒美感課程教學實踐之協同行動研究。教科書研究,10 (1),35-64。
陳立驤(2010)。論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務」:以筆者對「通識教育」及「本校通識教育」的詮釋與作法為例。通識學刊,2(1),55-92。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杏枝、游家政(2015)。核心課程?還是分類選修?:某私立綜合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改革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61(1),69-100。
陳育祥(2016)。重返審美與創造力典範的藝術教育價值:以視覺形式美感實驗課程案例探討。范信賢等主編,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頁247-266)。國家教育研究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
陳政宏(2010)。大學課程之重新分類:擺脫通識與專業課程二分法的問題。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3),257-288。
陳柏霖、段盛華、何慧卿、高旭繁(2017)。影響大學新生學習投入因素之研究:建構未來時間觀之學習歷程模式。教育政策論壇,20 (3),95-130。
陳淑敏、宋明娟、甄曉嵐(2010)。大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高等教育,5(2),61-100。
陳朝平、黃壬來(2002)。國小美勞科教學教法。臺北市:五南。
陳舜芬(2008)。核心課程與分類課程選修的比較:從哈佛大學通識課程改革談起。通識教育學刊(創刊號),51-65。
陳新轉(2009)。論美與教育的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8,111-128。
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臺北市:華泰。
陳嘉皇、郭順利、黃俊傑、蔡玉慧、吳雅玲、侯天立等譯(2003)。自我調整學習: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陳榮華(1987)。個案時研法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頁66-95)。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陳箐繡(2010)。藝術通識課程與教學發展之淺思:以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觀點與實踐為取徑。關渡通識學刊,6,1-26。
陳慶坤(2017年10月26日)。從美學涵養體現倫理關係。民報。取自: http://www.peoplenews.tw/news/fe3cc2f7-505b-4378-abe2-2d741e84c7ef
陳曉嫻(2016)。自己的通識自己開:談專題式通識選修課程。載於大學通識教育典例:整合性典範理念與實務範例(頁319-325)。彰化縣:大葉大學。
陳龍安(2013)。通識教育的創新思考教學。通識在線,49,11-14。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市:大雁。
陳瓊花(2002)。大學通識教育藝術鑑賞課程設計。視覺藝術,5,27-70。
陳韻琦(2008)。21世紀通識課程的革新與實踐。刊於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主編),人文精神與全人教育(頁51-76)。臺北市:文津。
陳麗華(2008)。評介「為學習而設計的教科書」及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設計與研究的啟示。教科書研究,1 (2),137-159。
施宜煌(2010)。人文精神對大學通識教育的啟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2),59-80。
施宜煌(2014)。思索通識教育在大學的作用。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教育學報,2,159-175。
徐慧璇(2008)。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內容之發展與啟示。大學通識報,4, 107-128。
徐慧璇(2011)。大學教師的通識教育課程取向:以一位綜合研究型大學的三位教師為個案。高等教育出版,6 (1),81-112。
崔光宙(2009)。教育美學的意義。取自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 periodical/1579_1-2%E5%B4%94%E5%85%89%E5%AE%99.pdf
張一蕃(2009)。課程規劃應回歸各校教育理念與目標。通識在線,24,4-5。
張一蕃(2014)。必也正名乎?通識在線,53,46-48。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臺灣教育,589, 12-21。
張心龍(2006)。從名畫了解藝術史。臺北市:雄獅。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 35,87-120。
張俊傑(1992)。建立美育的基本觀念。載於高雄師大主辦「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論文集,24-36。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原誠、蕭佳純(2016)。學生美感經驗、創意自我效能與創造力:教師創造力教學有效嗎?。教育實踐與研究,29 ( 2),65-104。
張浣芸(2012)。教導「外行學生」認識藝術—兼論「台藝大」藝術概論通識化課程。通識在線,40,21。
張啟超(2011)。從文學課程之傳承與回饋看博雅教育理念之實踐與成效─通識教育教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玄奘大學。
張德昭、曾佐伶(2015)。通識教育:從知識到智慧的進階。通識教育學刊,16, 103-121。
梁家祺(2009)。臺灣公私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規劃現況分析。通識教育跨領域研究,7,79-92。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審美教育起源、演變與內涵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臺北市:心理。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取自 https://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2BB080CF6DA7B089
教育部顧問室「通識教育中綱計畫」(2017年11月2日)。取自
http://hss.edu.tw/plan_detail.php?class_ plan=163
許淑婷(2012)。藝術人文在通識教育的規劃:以多元藝術鑑賞課程為探索。通識教育學刊,10,61-83。
許淑婷(2011)。人文藝術在通識教育的發展:以規劃表演藝術課程為探討。中州管理與人文科學叢刊,1(1),213-222。
溫明麗(1997)。批判性思考即為通識教育。教育研究集刊,39,15-26。
楊裕仁(2009)。實用主義在學校課程與教學之應用。城市發展半年刊,7, 117-136。
楊國樞(2000)。大學理念及其實踐。黃俊傑編:大學理念與實踐。臺北市: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1-12。
楊朝祥(2007)。從技職教育論通識教育與職場競爭力之關係。國家政策研究報告。取自http://www.npf.org.tw/2/3639
楊叔卿(2009)。通識教育之理念與實踐:以臺灣清華大學為例。復旦通識教育, 3,1,82-96。
黃壬來(2003)。「藝術與人文」主要理念解析與評議。美育,134,44-45。
黃壬來(2003)。開創生命的光采—遊心於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取自 http://www.yct.com. tw/92drum/92drum06.doc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載於國立花蓮教育大學「2006年全國藝術教育展藝術教育專題研討會論文集」。取自http://www.yct.com. tw/ 92drum/92drum06.doc
黃月霞(1989)。情感教育與發展性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光雄(1993)。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1999)。認知領域的教學方法:有效教學的綜合研究。刊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1 72-181)。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200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光雄、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市:五南。
黃坤錦(1995)。美國大學的發展及其通識教育的演進。通識教育,2(2),73-100。
黃俊傑(2002)。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桃園: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俊傑(2002)。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理論。通識教育季刊,4 (3),1-31。
黃俊傑(2005)。21世紀大學的新挑戰。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俊傑(2005年7月)。臺灣大學共同與通識教育改革之研究計畫報告書。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
黃俊傑(2006)。臺灣各大學院校通識教育實施現況:對於評鑑報告的初步觀察。 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1),183~224。
黃俊傑(2007)。大學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互動與融合。通識學刊,1(2), 1-28。
黃俊傑(2007)。以人文精神作為大學通識教育的基礎。通識在線,10,3-4。
黃俊傑(2015)。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俊傑(2016)。21世紀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融合的新取向。大學通識教育典例:整合性典範理念與實務範例。彰化縣:大葉大學出版。1-20。
黃俊傑(2017)。21世紀大學理念的激盪與通識教育的展望。通識教育學刊,20,11-38。
黃俊傑(2017)。現階段臺灣的大學通識教育之障礙及其超越。2017年第一屆大學通識教育深耕創新與超越研討會論文集,1-13。彰化縣:大葉大學。
黃俊儒(2018)。教學與研究的雙螺旋:通識教育教學行動研究之實踐面向。教 育研究月刊,286,51-64。
黃南淵(2008)。建築美學經濟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臺灣土木技師公會。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2)。重建教科書的概念與實務。課程與教學季刊,6 (1),1-12。
黃政傑(2013)。轉化整合探究之概念架構研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6 (3),1-30。
黃政傑(2016)。以專業通識串聯共同通識。通識在線, 62,10。
黃秋燕(2012)。美學教育在品德上的影響。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7 (1),103-113
黃郁宜(2009)。建構全人的高等教育。通識在線,24,19-20。
黃國禎(2008)。教學設計理論與系統化教學設計。臺南大學,8,24-25。
黃淑苓(1997)。國內教師信念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展望。國立中興大學人文社會學報,6,135-152。
黃雅淳、劉金源(2014)。通識教育作為大學基礎與核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國立臺東大學通識教育革新之目標與策略。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2(3),75-108。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崔光宙(2006)。美學教育的意義。2006年全國藝術教育展。
崔光宙(2009)。美育的精義。研習資訊雙月刊,26(4),1-10。
教育研究集刊,64(1),1-31。
莊榮輝(2016)。臺灣通識教學的深化。載於大學通識教育典例:整合性典範理念與實務範例(頁69-82)。彰化縣:大葉大學。
彭秉權(2018)。重新發現教科「書」的歷程:從物質文化看教科書的潛在課程。
彭耀平、陳榮政、何希慧(2018)。大學生學習模式與學習成效間關聯之研究:深度取向學習投入為中介變項。課程與教學季刊,21(1),133-158。
曾倫崇(2006)。通識教育中倫理相關課程設計與教學之研究。遠東學報,23 (1),101-114。
曾賢熙(2010)。均衡科學教育與人文素質的理想-以大葉大學的通識課程改革為例。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5,69-80。
曾藝美(2011)。視覺藝術「找」問題:基層教師的實務觀察。美育雙月刊,179, 52-56。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葉怡芬(2017)。高等教育經費補助政策與績效分析:以臺灣公立大學與頂尖大學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4),53-88。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詹寶菁、張芬芬(2017)。英格蘭公民資質國定課程的課程管控之演變及其啟示。教科書研究,10(3),1-36。
賈馥茗(2005)。教育的真諦:教人成人。教育資料與研究,62,213-225。
鄒川雄(2008)。文化移植、傳承與創新?從西方大學的博雅教育傳統看台灣通識教育。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5,23-56。
廖金春(2010)。教育美學─教育因設計而美好。臺北市:泰電。
廖敦如(2018)。大學藝術與設計專業課程融入社會實踐之探究:以地方文化加值設計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1),207-245。
漢寶德(2011)。關於大學的美學素養教育。通識在線,32,19-20。
趙惠玲(1997)。美術鑑賞。臺北市:三民。
趙惠玲(2017)。視覺藝術教育領域之熱門及前瞻研究議題分析:2006 至 2016。藝術教育研究,33,1-31。
劉文潭(2000年12月)。美感經驗。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769/?index=2
劉立敏(2006)。創意美術理論融入大學通識課程的探索。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0 (2),61-74。
劉昌元(1995)。西方美學導論 。臺北市:聯經。
劉昌元(1995)。西方美學導論 。臺北市:聯經。
劉金源(2006)。大學通識教育實務-中山大學的經驗與啟示(1996-2006)。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劉金源(2006)。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現況、問題與對策。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1),1-30。
劉金源(2014)。如何藉由評鑑協助通識教育改進的一些看法。評鑑雙月刊,50。
劉振維(2004)。通識教育本質芻議。朝陽學報,9,367-392。
劉淑如(2006)。評析通識教育「藝術概論」課程目標與其相關教科用書。弘光人文社會學報,5,147-167。
歐用生(1990)。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歐用生(2006)。臺灣教科書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 (2), 1-26。
歐陽教 主編(1996)。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 主編(1999)。教育哲學。高雄市:麗文。
歐陽教(1990)。教育的概念、口號與隱喻。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2,29-49。
潘慧玲(2010)。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昌吉、阮福信、彭立勛(2002)。當代美術鑑賞與人生。新北市:新文京。
蔡淑麗(2004)。從專業倫理談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會通暨跨領域協同教學。取自http://www.ntcc.fju.edu.tw/co-teach.pdf
蔡清田(2005)。課程評鑑之規劃取向與學校課程評鑑之途徑。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79-106。
蔡清田(2016)。50則非之不可的課程學概念。臺北市:五南。
蔡博元(2007)。實踐通識教育目標的體育課程設計理念。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4,1-14。
蔡進雄(2013)。教學領導與課程領導關係與整合之探析。載於周淑卿主編,課程與教學領導(頁169-176)。臺北市:高等教育。
蔣 勳(1997)。藝術概論。臺北市:東華。
鄭明憲(2009)。藝術與人文領域有效教學策略之運用:教案設計概念及教學。彰化縣彰興國中。取自http://12years.ncue.edu.tw/index.php/component/phocadownload/category/3-2015-09-02-01-34-19?download=166:104-01
鄭媄婛(2005)。從1962-2001年美勞教科書探討國小美勞教育演進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盧秀琴、林百泓(2003)自然科教 師情意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105-126。
蕭振邦(2013)。環境‧倫理‧美。應用理論評論。54,1-33。
蕭寶玲(1996)。跨文化美術課程:大學非美術系學生之通識教育。美育雙月刊,74,33-56。
戴華、甘偵蓉、鄭育萍(2010)。人文社會科學與研究倫理審查:執行研究倫理治理架構計畫的考察與反思。論壇:研究倫理,12 (1),10-18。
鍾聖校(2000)。情意課程溝通教學理論-從建構到實踐。臺北市:五南。
鍾聖校(2012)。正向心理情意:教與學。臺北市:五南。
魏麗卿(2013)。幼兒園實施主題教學之歷程探討:音樂魔法師。奧福音樂基礎音樂教育研究。4,9-15。
謝攸青(2005)。藝術鑑賞教學內容應有的範疇與方向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謝宛芸(2012)。政治大學通識教育藝術領域課程銜接性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臺北市:學富。
Adorno, T. W. (1998)。美學理論(王柯平譯)。成都市:四川人民。(原著出版於1970)。
Keller, P.(2010)。理解核心課程:哈佛大學核心課程革新。(何哲欣譯)。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於1983)
Knight, G. P.(2011)。教育哲學導論(四版)(簡成熙譯)。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2010)
Maquet, J.(2003)。美感經驗 : 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袁汝儀、武珊珊、王慧姬譯)。臺北市:雄獅。(原著出版於1986)
Neuman, W. L. (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王佳煌等譯)。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於2000)
Parsons, M. J. & Blocker, G.(1998)。美學與藝術教育。(李中澤 譯)。成都市:四川人民。(原著出版於1993)
Tyler, R. W.(1986)。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黃炳煌 譯)。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於1949)
Yin, R. K.(2017)。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三版)(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臺北市: 五南。(原著出版於2003)
二、外文部分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Berleant, A, (2005).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 Theme and variations. Burlington, VT: Ashgate.
Bowen, S. H. (2004). What’s in a name? The persiste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Pear Review, 7(1), 30-31.
Brady, E. (2003). Esthetic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uscaloosa, AL: University of Alabama.
Broudy, H. (1972). Enlightened cherishing: An essay on aesthetic education.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Dewey, J. (1970).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Collier Books.
Doll, W. (1993).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isner E. W. (2003). The educational imageination (3nd ed). London: Coller Macmillan.
Fraenkel, J.R., & Wallen, N.E. (1996).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Gagné,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ardner, H. (1973). The arts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CA: Jossy-Bass.
Hansen, D. T. (2001). Teachingas moral activity. In V.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826-857).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Educational.
Hepburn, W. R. (2004). Landscape and the metaphysical imagination. In A. Carlson & A. Berleant (Eds), The aesthe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pp. 120-140). Ontario, Canada: Broadview.
Hicks, L. E. (2013). Editorial: New pathways and further research.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4(3), 195-197.
Hofer, B. D. (2006). Motiva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In W. J. Mckeachie, & M. Svinicki (Eds.), Mckeachie’s teaching tips: Strategies,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 (12th ed.)(pp. 140-150).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Jossey-Bass.
Keller, P. (1982). Getting at the core: Curricular reform at Harvar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erriam, S. B.(1988).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Noddings,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liva, P. E. (1988).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London: Scott, Foresman.
Parsons, M. (1987). How we understand ar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Robson, C.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 researchers. Oxford: Blackwell.
The Longview Foundation. (2008). Teacher preparation for the global age: The Longview Foundation Report on internationalizing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Falls Church, VA: The Longview Foundation.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allerand, R. J., Pelletier, G., Balais, M. R., Brere, N. M., Senecal, C., & Vallier E. F. (1992). The academic motivation scale: A measure of intrinsic, extrinsic, &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2, 1003-10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