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出土秦簡牘文化研究
作者:洪燕梅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臺北:文津
集叢:文史哲大系;264
ISBN:978-957-668-982-6
主題關鍵詞:簡牘研究考訂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0
期刊論文
1.李昭和、莫洪貴、于采芑(1982)。青川縣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2(1),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光輝(2007)。禁忌與戰國秦漢社會。求索,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崇禮(2000)。江陵岳山秦漢墓。考古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硏究所(20100800)。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硏究所工作簡報。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硏究所工作簡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丕祺(1996)。從秦律看秦“吏治”的特點。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嵐(20010400)。春秋時期的社會思潮對孝觀念的沖擊。蘭州商學院學報,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鳳瀚、韓巍、陳侃理(2011)。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槪說。文物,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光烽(1934)。齊楚古金表。國風月刊,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忠明(1999)。“刑治主義”與中國古代法律觀念。比較法硏究,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啟庭(2006)。論訓詁的因文定義。福建師範大學學報,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德銀(1995)。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文物,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德銀(1993)。江陵揚家山135號秦墓發掘簡報。文物,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崔永東(2002)。張家山出土漢律的特色。政法論壇,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光直(1997)。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燕京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創新(1994)。秦朝人事行政論要。長白學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道勝(2001)。嶽麓秦簡《爲吏治官及黔首》的取材特色及相關問題。湖南大學學報,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愛梅(2009)。戰國末期至西漢初年的婦女婚姻家庭生活--以睡虎地秦簡和張家山漢簡爲主要研究對象。史林,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趙浴沛(2003)。睡虎地秦墓簡牘所見秦社會婚姻、家庭諸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釗(1997)。秦簡中的鬼怪。中國典籍與文化,199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蔣義斌(19810700)。秦簡爲吏之道在思想史上的意義。簡牘學報,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蕭俊明(2012)。文化的誤讀--泰勒文化槪念和文化科學的重新解讀。國外社會科學,20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譚康榮(1998)。男女工作不平等--一個謬誤的共識。中央硏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黨江舟(2001)。從《秦簡》看秦律對兩性關係的調整及其現實意義。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譚世保(1980)。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新評。中山大學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曉芬、李曉東(1987)。從《日書》看秦人鬼神觀及秦文化特徵。歷史研究,1987(4),56-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竇連榮、王桂鈞(1989)。秦代宗教之歷程。寧夏社會科學,3,9-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裘錫圭(1974)。從馬王堆一號漢墓「遣冊」談關於古隸的一些問題。考古,1974(1),46-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李零(1999)。秦胭禱病玉版的研究。國學研究,6,525-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肖永明(2009)。讀嶽麓書院藏秦簡《爲吏治官及黔首》札記。中國史研究,2009(3)=123,59-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徐勇(1985)。略論小篆字體的產生和流變--兼評秦始皇以小篆統一文字的歷史作用。天津師大學報,1985(2),5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蒲慕州(19930400)。睡虎地秦簡《日書》的世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4),623-6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隆獻(20080500)。兩漢魏晉南北朝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省察與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68,39-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荊州地區博物館(1985)。江陵張家山三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985(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金華(2007)。周家臺秦簡醫方試析。甘肅中醫,20(6),24-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夢家(19361200)。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20,485-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李隆獻(20050600)。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為重心。臺大中文學報,22,99-103+105-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張標(1986)。“書同文”正形說質疑。河北師大學報,1,3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筱芳(2000)。孝德的起源及其與宗法、政治的關係。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湖北省江陵縣文物局、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2000)。江陵岳山秦漢墓。考古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葉舒憲(2006)。第四重證據--比較圖像學的視覺說服力。文學評論,20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吳鎮烽(1980)。新出秦公鐘銘考釋與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8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天恩(1980)。對〞秦公鐘考釋〞中有關問題的一些看法。四川大學學報,4,93-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汪啟明(20101000)。「二重證據法」不始於王國維論。第一屆『中華經學』國際暨第三屆全國經學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燕梅(20110400)。《天水放馬灘秦簡》文字研究。第二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燕梅(20091000)。《孔家坡漢簡•日書》「盜日」篇研究。第七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燕梅(2012)。《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法律文化研究。第八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燕梅(20110500)。《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兩性相關之文獻訓讀及文化研究。第十屆中國訓詁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訓詁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燕梅(20120600)。《嶽麓書院藏秦簡(壹)》文字研究。第二十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字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燕梅(2011)。出土秦律之兩性相關文獻訓讀及文化研究。2011年海峽兩岸「文獻與方言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國訓話研究會、中國西南交通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11年8月)。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燕梅(20070500)。周家臺30號秦墓簡牘文字研究。第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字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燕梅(20030300)。秦曾孫駟玉版研究。第六屆中國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訓詁學會: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燕梅(2009)。論出土文獻之訓詁方式--以《睡虎地秦簡•日書》「詰」篇爲例。第九屆中國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東吳大學文學系編 。臺北:東吳大學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燕梅(20080600)。論出土簡牘文字於清代《說文》研究之證補作用。第四屆國際暨第九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燕梅(20051200)。論《睡虎地秦簡》之法律現象--以長幼關係爲例。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硏究院文哲研究所:簡帛資料文哲研讀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剛(1989)。睡虎地秦簡日書疏證導論(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韻珊(1983)。小篆與籀文關係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燕梅(1993)。睡虎地秦簡文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熾彬(1989)。左傳中巫術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作翔(1999)。法律文化理論。北京:商務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朱岑樓(2006)。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顧野王、陳彭年(1968)。玉篇。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金釗(1982)。法律解釋的哲理。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統、李善(1980)。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仲富蘭(1998)。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今言(2005)。秦漢商品經濟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隆基、邢昺(1955)。孝經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西蒙‧波娃、楊翠屏(1992)。第二性--正當的主張與邁向解放。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象、陸德明、成玄英、郭慶藩、莊周(1991)。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nedict, Ruth、黃道琳(2011)。文化模式。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董家遵(1995)。中國古代婚姻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漢民、陳松長(2011)。嶽麓書院藏秦簡。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愛德華.霍爾、何道寬(2010)。超越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昭容(2003)。秦系文字硏究。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史威登堡研究會、王中寧(2011)。通行靈界的科學家--史威登堡獻給世人最偉大的禮物。臺北:方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詹姆斯•喬治‧弗雷澤、汪培基、陳敏慧(2004)。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趙岐、孫奭(1955)。孟子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國維(1997)。古史新證。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Kottak, Conrad Phillip、徐雨村、謝繼昌(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公司臺灣分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羅貫中(1990)。三國志通俗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鄭玄、孔穎達(1983)。禮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安、高誘(1955)。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尹知章、戴望(1991)。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顏元孫(1983)。干祿字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彭年(1993)。廣韻。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顧藹吉(1983)。隸辨。臺南:大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先謙、久保愛、豬飼彥博(1983)。荀子集釋。臺北:蘭臺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趙學清、王寧(2005)。戰國東方五國文字構形系統硏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洪燕梅(2006)。《說文》未收錄之秦文字研究--以《睡虎地秦簡》為例。臺北:文津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洪燕梅(2009)。漢字文化與生活。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馬森(2011)。文化•社會•生活。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梁治平(1995)。法律的文化解釋。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郭沫若(1982)。石鼓文研究、詛楚文考釋。北京: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郭沫若(1999)。詛楚文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楊力(2006)。社會學視野下的法律秩序。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楊國樞(1998)。親子關係與孝道。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葛瑞•雷納、若水(2011)。告別婆娑。臺北:奇蹟課程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莫瑞.史坦、蔡昌雄、朱侃如(2000)。榮格心靈地圖。臺北:立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蘇菲亞.布朗、琳賽.哈理遜、法蘭西斯.張(2010)。靈魂之旅。臺北:人本自然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大衛•索羅斯比、張維倫(2010)。文化經濟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約翰•斯道雷、常江(2012)。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迪特瑞希.史汪尼茲、劉海甯、郜世紅(2010)。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臺北:商周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弗里茲•李曼、楊夢茹(2003)。恐懼的原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費孝通(1988)。文化論。臺北: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林西莉、李之義(2007)。漢字王國--講述中國人和他們的漢字的故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嚴萬里(1991)。商君書新校正。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許慎、徐鉉(1982)。說文解字。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何晏、邢昺、陸德明(1983)。論語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張家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1)。龍崗秦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2001)。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Derrida, Jacques、張寧(2004)。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祝敏申(1998)。《說文解字》與中國古文字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盧建榮(2001)。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蕾恩•柯挪、劉泗翰(2011)。性別的世界觀。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200412)。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趙容俊(2003)。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潔玫•葛瑞爾、吳庶任(1995)。女太監。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許慎、段玉裁、魯實先(1996)。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王力(199009)。王力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林劍鳴(1992)。秦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劉信芳、梁柱(1997)。雲夢龍崗秦簡。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湯餘惠、賴炳偉、徐在國、吳良寶(200112)。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張自烈、廖文英(199601)。正字通。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鄭玄、賈公彥(1955)。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吳小強(2000)。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8512)。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毛亨、鄭玄、孔穎達、陸德明(1983)。毛詩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班固、顏師古(1984)。漢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汪玢玲(2001)。中國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司馬遷、瀧川資言(1993)。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釋行均(198505)。龍龕手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葉舒憲(199406)。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湖北: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郭璞、郝懿行(1983)。山海經箋疏。臺北:漢京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Storey, John、周素鳳、李根芳(2004)。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林芳玫、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丁度(1986)。集韻。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王國維(1983)。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愛德華.泰勒、連樹聲、謝繼勝、尹虎彬、姜德順(2005)。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王輝(1990)。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王先慎(1991)。韓非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高誘、畢沅、楊家駱(1991)。呂氏春秋新校正。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徐中舒(1998)。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Jenks, Chris、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1998)。文化。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Steward, Julian H.、張恭啟(1998)。文化變遷的理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崔永東(2003)。簡帛文獻與古代法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袁仲一、劉鈺(1993)。秦文字類編。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梁釗韜(1999)。中國古代巫術:宗教的起源和發展。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司馬光(1984)。類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顧燕翎、鄭至慧(19990000)。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張守中(1994)。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1996)。金文形義通解。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李學勤(1990)。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徐富昌(1993)。睡虎地秦簡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陳夢家(1992)。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Howard, Michael C.、李茂興、藍美華(1997)。文化人類學。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葛兆光(1998)。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王子今(2003)。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劉樂賢(1994)。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朱漢民、陳松長(2010)。嶽麓書院藏秦簡。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7)。里耶發掘報告。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鄒川雄(1999)。中國社會學理論:尺寸拿捏與陽奉陰違。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1981)。雲夢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9)。天水放馬灘秦簡。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考古隊(2006)。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2001)。關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劉向、高誘(1974)。戰國策。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孔安國、孔穎達(1955)。尚書正義。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王銘銘(20000000)。社會人類學。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左丘明、韋昭、黃丕烈(1983)。國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左丘明、杜預、竹添光鴻(1982)。左傳會箋。臺北:明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7)。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 2012/1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8)。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建華(20051012)。三重證據法的抉發和證明--〈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導引,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家寧(2005)。《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詰”篇鬼名補證,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繼紅(20110304)。《爲吏治官及龄首》與《爲吏之道》比較,http://www.bsm.org.cn/show_ar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4)。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sied.moe.edu.tw, 2015/0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金燁(1994)。《秦簡》所見之“非公室告”與“家罪”。秦漢史論叢。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燕梅(2012)。《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兩性文化硏究。出土文獻硏究視野與方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燕梅(2009)。《睡虎地秦簡.日書》「詰」篇所見巫術文化。出土文獻硏究視野與方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燕梅(2011)。「睡虎地秦簡」兩性文化研究。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雙全(1989)。天水放馬灘秦簡甲種《日書》考述。秦漢簡牘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