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到日治時期高雄地區學田的歷史變遷
書刊名:師大臺灣史學報
作者:許佩賢
作者(外文):Hsu, Pei-hsie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13
頁次:頁103-138
主題關鍵詞:學租學田高雄鳳儀書院Education fundSchool landKaohsiungFongyi Academ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5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岡本真希子(2012)。植民地地方行政の開始と台湾人名望家層--統治体制転換期の台南地域社会。社会科学,41(4),53-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佩賢(20100300)。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師大臺灣史學報,3,23-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文亮(20151200)。日治初期臺灣土地關係的整理及其影響,1895~1905。成大歷史學報,49,257-3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若林正丈、許佩賢(20161200)。在諸帝國周緣活下去--臺灣史中的「邊境動力」與地域主體性。師大臺灣史學報,9,3-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薛化元(2001)。臺灣學產的源流與定位。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葉憲峻(2003)。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安琪(2017)。臺灣寺廟土地財產的近代化(1895-1910)(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佩賢(2001)。台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佩賢(2005)。近代學校的創設與地方社會--公學校的經費問題。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丕煜、詹雅能(2005)。鳳山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咸(1958)。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瑛曾、詹雅能(2006)。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41)。臺灣の學校教育。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鷹取田一郎(19160420)。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千住精一(1918)。臺灣稅務史。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財務局內稅務職員共慰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盧德嘉、詹雅能(2007)。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豪(1969)。澎湖廳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教育會(1929)。臺灣學事法規(昭和四年版)。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淑均、李祺生(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璽、李廷壁(1962)。彰化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su, Pei-hsien(2017)。Institutionalizing public-service land holding in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 land。Colonial administration and land reform in east Asia。Routled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