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寓言的通識創新教學設計之研究
書刊名: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作者:簡秀娥許世卿
作者(外文):Chien, Hsiu-oShiu, Shih-ching
出版日期:2022
卷期:9:3
頁次:頁71-102
主題關鍵詞:莊子寓言創意通識人文ZhuangziFablesCreativeGeneral educationHuma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2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賴玉釵(20110400)。審美視域與文本唱和歷程及反應:以兒童賞析繪本之審美愉悅為例。藝術學報,7(1)=88,135-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賀陳弘(2003)。通識教育十週年紀念專刊--通識教育的經驗:各大學實務部分。通識教育,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宜男(20010300)。合作學習在大學課程的應用。通識教育,8(1),2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宗三(19851200)。通識教育的意義。鵝湖,11(6)=126,44-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銘津、何美慧(2016)。可預測性故事之英語繪本及其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人文社會電子學報,11(2),9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簡秀娥、許世卿(20160600)。宗教課程在通識教育之創新教學設計--以佛教人文藝術為例。嶺東學報,39,203-2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如慧(20190400)。大學生跨文化能力涵養之研究--以卑南族除草祭互動電子繪本製作歷程為例。教科書研究,12(1),39-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宏(20210600)。文化傳承繪本創作教學研究--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原住民大學生為例。高雄師大學報. 教育與社會科學類,50,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俊傑(20041200)。論大學通識教育中的主體覺醒與群體意識:教學理念與實踐。通識教育季刊,11(4),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簡秀娥(20090800)。支道林玄學思想析論--以《世說新語》為中心。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3(2),101-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簡秀娥(20120800)。以佛教為核心的通識課程設計初探。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4(4),63-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簡秀娥、許世卿(20171200)。服務學習在通識宗教課程之設計與實踐--以《六祖壇經》為例。嶺東學報,42,157-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許智凱(2013)。任務型語言教學法融入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新竹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弘光科大通識中心(2005)。通識之道--通識講座論文集。台中:弘光科大通識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青青(2001)。通識教育:理論與落實--兼論詹姆斯(W. James)宗教理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ritain, Jacques、簡成熙(1996)。十字路口的教育--通識教育的理論基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文英(2001)。通識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俊傑(2015)。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俊傑(2015)。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俊傑(2015)。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坤錦(19990000)。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慶藩(2018)。莊子集釋。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秀煌(19980000)。從通識教育的觀點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俊傑(2015)。轉型期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俊傑(2006)。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編。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傅佩榮(2015)。會思想的蘆葦。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司馬遷(1979)。老子韓非列傳。史記。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連塭(1995)。[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序。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崑巖(2005)。生物科技時代的高等教育角色。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展望。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