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考據學與科學方法
書刊名:孔孟月刊
作者:陳文豪
出版日期:1990
卷期:29:2=338
頁次:頁28-33
主題關鍵詞:方法考據學科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46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羅炳綿(1979)。清代考證學淵源和發展之社會史的觀察。新亞學術集刊,2,75-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佑森(19701200)。阮元的經學及其治學方法。故宮文獻,2(1),1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岑仲勉(1944)。考據舉例。圖書季刊,新5(4),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仲華(19730900)。中華學術的體系。中華學苑,12,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穆(19550800)。發刊辭。新亞學報,1(1),a1-a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昭旭(19710600)。曲園學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5,321-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古偉瀛。從考據到科學方法--試論顧炎武思想的近代意義。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陸寶千(1983)。清代思想史。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啟超(1978)。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中華。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振玉(1970)。本朝學術源流概略。台北:大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穆(198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維運(1981)。史學方法論。臺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勞思光(1987)。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約瑟、陳立夫、黃文山(1974)。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慶彰(1986)。明代考據學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尹(1953)。中國學術思想大綱。台北:東方。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毛子水(19561204)。論考據和義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毓生(19871213)。科學主義:偏見與誤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梁啟超(1978)。[清代學術概論]自序。清代學術概論。台北: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復觀(1989)。清代漢學衡論。兩漢思想史。台北: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適(1961)。治學的方法與材料。胡適文存。台北:遠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適(1961)。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胡適文存。台北:遠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楚生(1988)。高郵王氏父子校釋古籍之方法與成就。清代學術史研究。台北: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1986)。為中國文化報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新儒家思想史。台北: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穎頤。近代中國思想中的科學主義。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牟孫(1978)。顧寧人學術之淵源--考據學之興起及其方法之由來。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第五冊:清代篇。台北:牧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