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博蘭尼論市場社會的起源--一個經濟社會學的考察
書刊名:思與言
作者:張朝欽
作者(外文):Chang, Chau-chin
出版日期:1996
卷期:34:4
頁次:頁1-31
主題關鍵詞:市場社會工業資產階段圈地運動史賓翰連法案濟貧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
  • 點閱點閱:130
     有別於韋伯〞理性化〞的角度,華勒斯坦〞世界體系〞的概念,結構功能論〞 現代化〞的議題, 以及伊里亞斯( Norbert Elias )〞文明化〞的觀點,本文採借博蘭尼 ( Karl Polanyi )〞市場社會〞的概念,來評述十九世紀西方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過程。 首先介紹博蘭尼的方法論特微及思想大綱;接著討論他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前資本主義社會的 不同〞市場經濟〞性質的比較:再釐清博蘭尼的論述與本文研究面向的關連,然後特別挑選 並評介博氏對於土地與勞動力市場化的研究成果;此外,輔以經濟史學家的資料和博蘭尼相 互對照,指出:1834 年之前,工業資產階級是逐漸地正當化他們的地位; 而無產階級仍然 未浮現於歷史舞臺上,最後,我們將博氏的學術立場與性質定位為;注入文化人類學新意的 傳統社會主義價值觀,和歷史取向的經濟社會學。
期刊論文
1.謝國雄(19940700)。勞動力是什麼樣的商品?--計件制與臺灣勞動者主體性之形塑。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7,83-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國雄(19890300)。外包制度:比較歷史的回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29-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Nisbet, Robert、徐啟智(1989)。西方社會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iddens, A.、廖仁義(1992)。批判的社會學導論。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巴林頓•摩爾、結構群(19901215)。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Polanyi, Karl(1957)。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Glencoe, III:Free Press。  new window
5.Landes, David S.(1969)。The Unbound Prometheu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urope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Keesing, Roger M.、于嘉雲、張恭啟、陳其南(1986)。當代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Polanyi, Karl、MacIver, R. M.(1944)。The Great Transformation。Boston, Massachusetts:Beacon Press。  new window
8.丹尼爾.夏洛特、蔡伸章(1991)。近代的社會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Kolakowski, Leszek、馬元德(1992)。馬克思主義的主流。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契波拉、張彬村(1989)。歐洲經濟史。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憲文、Court, W. H. B.(1977)。英國近代經濟史。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arnoy, Martin、杜麗燕、李少軍(1995)。國家與政治理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Ashton, T. S.(1928)。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50~1850。London。  new window
14.Knowles, L. C. A.、周憲文(1971)。十九世紀產業革命史。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Mantoux, Paul、周憲文(1976)。十八世紀的產業革命史。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仁宇(1991)。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Polanyi, Karl、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陳忠信、吳乃德(1989)。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高承恕(1988)。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瞿宛文(19890900)。市場機制與經濟發展[評Amsden, A.,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lock, Fred、Somers, Margaret R.(1988)。Beyond the Economistic Fallacy: The Holistic Social Science of Karl Polanyi。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Bairoch, Paul、張彬村(1989)。農業與工業革命。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ergier, J. F.、張彬村(1989)。工業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興起。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eane, Phyllis、張彬村、林灑華(1989)。英國的工業革命。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ille, Bertrand、張彬村(1989)。歐洲銀行與工業化過程1730~1914。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artwell, R. M.、張彬村(1989)。服務業的革命:近代經濟中服務業的成長1700~1914。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e Goff, Jagues、夏伯嘉(1989)。城市:文明的推動者1200~1500。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illey, Samuel、張彬村(1989)。技術進步與工業革命1700~1914。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upply, Barry、張彬村(1989)。國家角色與工業革命1700~1914。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Weber, Max(1920)。Die protestantische El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Tübingen。  new window
11.Woodruff, William、張彬村(1989)。國際經濟的興起1700~1914。歐洲經濟史。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余舜德(19920000)。結構馬克思人類學的代表--葛德利爾。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