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怪誕嘉年華--林宜澐小說中的喜劇世界
作者:郝譽翔 引用關係
書刊名:大虛構時代 : 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集叢:聯合文叢;427
頁次:156-173
出版日期:2008
出版項:臺北:聯合文學
主題關鍵詞:林宜澐小說喜劇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李豐楙(19930800)。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3)=255,116-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翠萍(1982)。野臺戲在民間節慶演出的意義。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東海大學、臺灣省民政廳 。臺中。5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akhtin, Mikhail(1984)。Rabelais and His Word。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楊照。魔法師的生命哲學--序林宜濡小說集,《惡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khtin, Mikhail。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new window
4.沃爾夫岡.凱澤爾、曾忠祿、鍾祥荔(1991)。美人與野獸--文學藝術中的怪誕。臺北:久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觀濤、劉青峰(1994)。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城邦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akhtin, Mikhail、Emerson, Caryl(1984)。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啟政(1984)。「傳統」概念的社會學分析。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德威(1993)。荒謬的喜劇--《駱駝祥子》的顛覆性。小說中國--從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ayre, Henry、杜玲玲。表演。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德威(1993)。世紀末的中文小說--預言四則。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炳惠(1994)。兩種體現。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