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初前期話本小說的喜劇性研究
作者:周盈秀
作者(外文):Ying-Hsiu Chou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徐志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清初前期話本小說喜劇性李漁豆棚閒話二刻醒世恆言十二笑照世杯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arly Qing DynastyHua-Ben NovelsComicLi YuDoupeng XianhuaEr Ke Xing Shi Heng YanShi Er XiaoZhao Shi Be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提要
清初前期仍可見話本小說的蓬勃發展,其中有一批喜劇性強烈的作品。故事內容主要訕笑人性的荒謬、譏諷鬼神糊塗或者開歷史名人的玩笑。若以傳統美學的目光審視,總會得到過於輕浮、情感不夠深刻的評價。然而,喜劇性作家在進行否定性審美的同時,透露的時代訊息有時候比悲劇性小說還要血淋淋且真實。只要細究喜劇性小說的表現手法,還是能看見這些故事的獨特價值。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除論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回顧、研究方法與研究範圍之外,也整理中國喜劇性敘事的演進過程,藉此探討清初前期話本小說的喜劇性現象。
第二章則專章處理李漁話本小說的喜劇性,先分析李漁話本小說普遍呈現的喜劇性現象,譬如故事內容充滿個人特色的機智話語、擅長勾勒活潑生動的喜劇人物等現象,再進一步分析李漁人生當中的喜劇執念,分析李漁自我中心、對時代苦痛避重就輕的喜劇心態。
第三章研究《豆棚閒話》與《二刻醒世恆言》,兩部小說皆從傳統題材著手,以新的角度翻案歷史名人故事或嘲弄宗教鬼神,企圖運用反諷方式借古諷今,並且摻雜怪誕的元素,使這些故事讀來又恐怖又有趣。而不管是降格、反諷或怪誕,都能看出作家創作喜劇背後的嚴肅寓意。
第四章則比較《十二笑》與《照世杯》,這兩部作品均屬人情小說,故事寫的盡是悲慘卻無法讓人同情的滑稽人物,他們只能在社會底層掙扎並陷入更深的深淵裡,顯現人類命運的無可奈何。作品更時時充滿屎尿齊飛的景象,似是作家意圖藉排泄書寫衝擊文本中的文明世界,進行對於現實社會的踰越。兩部小說在狂歡的笑聲之後,盡顯人生的荒謬虛無。《十二笑》選擇用笑看人生的方式,從內心轉念,逃避苦難;《照世杯》則在嘲笑的同時,仍想盡些文人勸懲的責任。
第五章綜述以上各章文本重複出現的喜劇性手法,認為這些喜劇小說所呈現的是當時社會醜陋面向的複合體。並為喜劇性的話本小說確立價值,這些小說在嬉笑怒罵之餘,其實提供了生活智慧與處世之道,雖然在藝術方面或許不完美,但是在喜劇性的部分仍有其可觀之處。本論文結語,也將以時代見證者的角度,總結這些各異其趣的喜劇心態,讓清初前期的喜劇性話本小說,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獨特色彩的文學文化風貌。
Abstrac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ua-Ben” novels exhibited vigorous development. Among the remaining twenty-six “Hua-Ben” novels, several novels were of strong comic nature. From traditional aesthetic perspectives, these works were frequently criticized to be frivolous and shallow. Nevertheless,these comedy novels still possessed unique values. When the comedists criticized the society negatively, from time to time, the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revealed by “Hua-Ben” novels may be more realistic than that conveyed by tragedies. What the comedists sniffed at were the agonies of the era.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llustrates research motive, research objective,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scope.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opular novels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s also present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comic elements of “Hua-Ben” novel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comic factors prevalent in Li Yu’s “Hua-Ben” novels and probe into the comic obsessions in Li’s bumpy life and his evasive mentality in writing novels. In Chapter Three, “Doupeng Xianhua”and“Er Ke Xing Shi Heng Yan” are investigated. Both of the two novels were based on traditional elements but with reversed perspectives for illustrating historic tales or mocking at religions and ghosts. They consist of sarcastic tones and grotesque factors to satirize the contemporary by quoting from history, rendering their novels terrifying and humorous. Henceforth, we can fathom the serious attitude underneath the comic atmosphere. In Chapter Four, both“Shi Er Xiao” and “Zhao Shi Bei” depict stories composed of wine, sex, and greediness. The characters live bumpy and hilarious life— they always lead underprivileged life and get stuck in deeper abysses, showing stupidity and absurdity. The two works often impact the civilized world in the texts through scatological writing. Nevertheless, even if the two novels are filled with absurd and nothingness, the former chooses to look at things from bright side and with optimistic attitude; in contrast, the latter attempts to promoting good deeds via telling stories while admitting the cruelty of destiny. Chapter Five exhibits the comic techniques repetitively occur in the texts illustrated in every chapter and summarizes that the comic themes of these “Hua-Ben” novels can serve as the complex of the contemporary ugly messages, establishing the value of “Hua-Ben” novels with comic elements. In addition to sarcasms and derisions, theses novels also provide wisdom and philosophy of life. From artistic perspective, though these works are not perfect enough, the comic factors are worthwhile probing into.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various types of mentality lying behind the comic writings and from the angels of novelists, the witnesses of the era, revealing the distinctive styles of “Hua-Ben” novels in the initial phase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一、主要研究文獻
心遠主人:《二刻醒世恆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雍正刊本)。
艾衲居士:《豆棚閒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瀚海樓本)。
艾衲居士、酌元亭主人著 陳大康校注:《豆棚閒話 照世杯(合刊)》(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4月)。
李漁:《無聲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清初刊本)。
李漁:《連城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清初抄本)。
李漁:《十二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消閑居本)。
李漁:《李漁全集》二十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酌元(玄)亭主人:《照世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佐伯文庫本)。
墨憨齋主人:《十二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清初寫刻本)。
二、其他古籍文獻
于浩主編:《明清史料叢書續編》第1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干寶:《搜神記》(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明津逮秘書本,2009年)。
斗山學者:《跨天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舊刊殘本)。
王夫之:《詩廣傳》(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同治刻本,2009年)。
王安石:《臨川集》(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2009年)。
王圻:《稗史彙編》(濟南:齊魯出版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一四二冊,1995年9月)。
王鞏著:《聞見近錄》(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宋刻本,2009年)。
司馬遷著 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4年)。
左丘明著 杜預注 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任昉:《述異記》(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明刻漢魏叢書本,2009年)。
西周生:《醒世姻缘傳》(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5年)。
西湖伏雌教主:《醋葫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
西湖逸史:《天湊巧‧陳都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藝術研究院藏本)。
何晏注 邢昺疏:《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余邵魚:《東周列國志》(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81年2月)。
吳承恩原著 徐少知校:《西遊記校注(李卓吾評本)》(臺北:里仁書局出版社,1996年2月)。
吳敬梓:《儒林外史》(合肥:黃山書社,1991年5月)。
呂不韋:《呂氏春秋》(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四部叢刊影明刊本,2009年)。
坐花散人:《風流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第二批影印清刊本)。
李昉監修:《太平廣記卷》(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嘉靖談愷刻本,2009年)。
李商隱:《李義山詩集》(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四部叢刊嘉靖本,2009年)。
李贄:《焚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5月)。
杜甫著 仇兆鰲注:《杜詩詳注(一)》(新北市:漢京文化出版社,1984年3月)。
沈泰:《盛明雜劇》(臺北:廣文書局出版社,1979年6月)。
谷口生等著:《生綃剪》(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9月)。
孟軻著 焦循疏:《孟子正義》(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嘉慶道光焦氏叢書本,2009 年)。
孟軻著 趙岐注 孫奭述:《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臺北:河洛出版社,1980年2月)。
施耐庵:《水滸傳》(臺北:遊目族出版社,2010年6月)。
柳宗元:《柳河東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
洪邁:《夷堅支志景》(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景宋鈔本,2009年)。
胡震亨:《讀書雜錄》(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康熙刻本,2009年)。
計六奇:《明季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影清刊本)。
凌濛初:《拍案驚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
唐甄:《潛書》(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康熙刻本,2009年)。
夏允彝等著:《揚州十日記:中國近代內亂外禍歷史叢書故事》(臺北:廣文印書局,1971年7月)
徐渭:《四聲猿》(臺北:仁愛書局出版社,1985年10月)。
袁康、吳平著,劉建國注:《新譯越絕書》(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6月)。
馬令:《南唐書》(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嘉慶墨海金壺本,2009年)。
曹雪芹著 脂硯齋等評 劉繼保等輯:《紅樓夢》名家匯評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6月)。
梁章鉅:《歸田瑣記》(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2009年)。
莊周:《莊子》(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四部叢刊影明世德堂刊本,2009年)。
許慎著 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
郭郛注証:《山海經注証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
陳維崧:《陳維崧詩》(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12月)。
陳確:《乾初先生遺集》(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鈔本,2009年)。
陶淵明著 湯漢箋注:《箋注陶淵明集》(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四部叢刊景宋巾箱本,2009年)。
陶淵明著 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79年5月)。
湯斌:《湯子遺書》,收錄在《文津閣四庫全書清史資料匯刊‧集部8》(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5月)。
筆煉閣主人:《五色石》(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9月)。
馮夢龍:《古今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日本內閣文庫藏天許齋本,1990年)。
馮夢龍:《古今譚概》(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
馮夢龍:《笑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馮夢龍:《智囊補‧明智部總序》(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黃一正:《事物紺珠》(濟南:齊魯出版社,1995年9月)。
新興書局編:《筆記小說大觀》第五編(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95年)。
楊慎:《太史升庵全集》(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明刻本,2009年)。
煙水散人:《珍珠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第一批影印日本鈔本)。
葉德輝輯:《書林清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9年9月)。
董說:《西遊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北京圖書館藏崇禎中刊本)。
蒲松林:《聊齋誌異》(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鑄雪齋鈔本,2009年)。
趙瞱:《吳越春秋》(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劉若愚:《酌中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5月) 。
劉義慶編:《世說新語》(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四部叢刊明袁氏嘉趣堂本,2009年)。
劉勰:《文心雕龍》(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四部叢刊明嘉靖刊本,2009年)。
歐陽詢主編:《藝文類聚》(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類書庫」影宋紹興本)。
戴名世:《戴名世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0年9月)。
薇園主人:《清夜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安徽省博物館藏本)。
謝肇淛:《五雜組》(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萬曆四十四年潘膺祉如韋館刻本,2009年)。
韓非子著 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清光緒二十二年刻本,2009年)。
韓愈:《昌黎先生文集》(合肥:黃山書社,「中國基本古籍庫」影宋蜀本,2009年)。
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8月)。
顧起元:《客座贅語》(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影金陵叢刻本,1968年)。
三、近人研究
D.C.M著 顏銀淵譯:《反諷》(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8年再版) 。
Terry Eagleton著 文寶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9月) 。
于成鯤:《中國喜劇研究:喜劇性與笑》(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巴赫金 (Mikhail Mikhaĭlovich Bakhtin)著 白春仁、曉河譯:《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
巴赫金 (Mikhail Mikhaĭlovich Bakhtin)著 李兆林、夏忠憲譯:《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new window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9月)。
王先霈、王又平主編:《文學理論批評術語匯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王岳川主編:《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
王慶華:《話本小說文體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
卡繆(Albert Camus)著 嚴慧瑩譯:《反抗者》(臺北:大塊文化,2014年4月)。
卡謬(Albert Camus)著 張漢良譯:《薛西佛斯的神話》(臺北:志文出版社,2014年再版)。
弗里德利希‧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著 張玉能譯:《秀美與尊嚴──席勒藝術與美學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伍蠡甫主編:《西方文論選》下卷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11月)。
托爾斯泰(Lev Tolstoy)著 曹資翰譯:《安娜‧卡列妮娜》(臺北:志文出版社,1986年9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5月)。new window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
朱海燕:《明清易代與話本小說變遷》(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 彭舜、楊韶剛譯:《詼諧與潛意識的關係》(臺北:胡桃木文化出版社,2007年2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
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著 湯晨溪譯:《論反諷的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宋春香:《他者文化語境中的狂歡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6月)。
宋若雲:《逡巡於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杜書瀛:《文學美學原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二版)。
杜書瀛:《論李漁的戲劇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沈新林:《李漁與無聲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汪民安:《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著 陳定家、汪正龍等譯:《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出版社,2003年2月)。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 陳中梅譯:《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
周連春:《雪隱尋蹤──廁所的歷史‧經濟‧風俗》(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年1月)。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 錢競等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新北市:駱駝出版社,1995年1月)。
林辰:《神怪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林明德、黃文吉策畫:《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臺北:五南書局,2007年)。
林淑貞:《明清笑話型寓言論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12月)。
波特萊爾著(Charles Baudelaire) 郭宏安譯:《波特萊爾美學論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二版)。
邱澎生:《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臺北:五南書局,2008年2月)。
阿風:《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力──以明清契約文書、訴訟檔案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4月) 。
佴榮本:《文藝美學範疇研究:論悲劇與喜劇》(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
佴榮本:《笑與喜劇美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11月)。
姜普(J.D Jump)編 顏元叔主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上、下冊(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8年再版)。
威廉‧布斯(Wayne Booth)著 華明等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10月) 。
柏拉圖(Plato)著 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 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 。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4 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new window
苟波:《道教與神魔小說》(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9月)。
韋恩‧C‧布斯(Wayne Clayson Booth)著 穆雷等譯:《修辭的復興:韋恩‧布斯精粹》(南京:鳳凰出版集團之譯林出版社,2009年5月)。
夏爾‧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著 郭宏安譯:《只要那裡有一種激情──波德萊爾論漫畫》(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社,2012年12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徐大軍:《話本與戲曲關係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4年11月)。new window
徐志平:《明清小說敘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4年9月)。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11月)。
特里‧英格爾頓著 文寶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1月)。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秦勇:《巴赫金軀體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
袁可嘉等編著:《現代主義文學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馬克夢 (Keith McMahon)著 王維東、楊彩霞譯:《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與男女關係》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馬奎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著 楊耐冬譯:《百年孤寂》(臺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10月)。
馬漢茂(Helmut Martin)輯:《李漁全集》(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9月二版)。new window
崔子恩:《李漁小說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康德(Immanuel Kant)著 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張春樹、駱雪倫著 王湘雲譯:《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藝術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藝術》(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
梅新林:《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上海:新華書店,1995年1月)。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1月)。
畢利格著 鄭郁欣譯:《笑聲與嘲弄:幽默的社會批判》(新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2月)。
郭雙林、蕭梅花著:《中國賭博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5月)。
陳大康:《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1月)。
陳東有:《人欲的解放: 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與大眾審美》(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7月)。
陳鋒主編:《明清長江流域社會發展史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1991年)。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new window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陶家俊著:《思想認同的焦慮:旅行後殖民理論的對話與超越精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3月)。
傅承洲:《明清文人話本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2月)。
凱瑟琳‧勒維(Katherine Lever)著 傅正明譯:《古希臘喜劇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1月)。
單錦珩:《李漁傳》(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
喬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著 劉暉譯:《色情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喬治‧巴塔耶 (Georges Bataille)著 澄波、陳慶浩譯:《文學與惡》(臺北:編譯館,1997年)。
喬治‧巴塔耶著(Georges Bataille) 賴守正譯:《情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5月)。
曾永義:《參軍戲與元雜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琳達‧哈琴(Linda Hutcheon)著 李楊、李鋒譯:《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月)。
琳達‧哈琴(Linda Hutcheon)著 劉自荃譯:《後現代主義的政治學》(新北市:駱駝出版社,1996年4月)。
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laub)著 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8月)。
閔定慶:《諧謔之鋒──俳優人格》(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12月)。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黃強:《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黃麗真:《李漁研究》(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
黑格爾著 朱光潛譯:《美學》第三卷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7月)。
愛‧摩 福斯特 (Edward Morgan Forster)著 蘇炳文譯:《小說面面觀》(廣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
楊義:《中國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2月)。
楊義:《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5年10月)。
葉慶炳:《古典小說論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5月)。
賈文昭、徐召勛:《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漢斯‧羅伯特‧耀斯(Hans Robert Jauss)著 顧建光等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11月)。
瑪格麗特‧A‧羅斯著(Rose,M.A) 王海萌譯:《戲仿:古代、現代與後現代》(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齊裕焜、陳惠琴著:《鏡與劍──中國諷刺小說史略》(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9月)。
劉正忠:《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臺北:台灣學生書局出版社,2010年2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劉福根:《漢語詈語研究──漢語罵詈小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劉毅:《明清宮廷生活:六百年紫禁城寫真》(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劉燕萍:《古典小說論稿──神話、心理、怪誕》(臺北:臺北商務出版社,2006年)。
樊樹志:《明清江南市鎮探微》(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
歐陽代發:《話本小說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5月)。
蔡國梁:《明清小說探幽》(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5年12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諾斯羅普‧弗萊 (Northrop Frye)著 陳慧等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閻廣林、徐侗著:《幽默理論關鍵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年)。
閻廣林:《笑:矜持與淡泊——中國人喜劇精神的內在特徵》(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9月)。
閻廣林:《喜劇創造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1月)。
韓南:《中國白話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譚邦和:《明清小說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年12月)。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3月)。new window
蘇暉:《西方喜劇美學的現代發展與變異》(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四、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王一鑫:〈論《豆棚閒話》的複調敘事〉,《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第8期,頁124-125、128。
朱立元:〈黑格爾的喜劇理論〉,《戲劇藝術》1982年第1期,頁64-76。
吳小珊:〈清初「墨憨齋主人」為馮夢龍後──馮焴考〉,《明清小說研究》第84期,2007年,頁188-193。
呂依嬙:〈機趣、戲謔、新詮釋─論李漁《無聲戲》的性別書寫〉,《中極學刊》第3期,2003年12月,頁91-113。
巫仁恕:〈逃離城市:明清之際江南城居士人的逃難經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3期,2014年3月,頁1-46。new window
李建軍:〈論小說的反諷修辭〉,《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2001年,頁109-111。
李瑞豪:〈反諷:李漁的懷疑精神——論李漁短篇小說中的反諷色彩〉,《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 年第3期,頁105-108。
周怡:〈擬話本小說夭折探源〉,《東岳論叢》第21卷第3期,2000年5月,頁 125-128。
侯忠義:〈論《二刻醒世恆言》〉,《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2期,1988年4月,頁279-284。
洪靜芳:〈《二刻醒世恆言》初探〉,《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114期,2011年3月,頁36-49。
胡衍南:〈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發展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 17 期,2003年12月,頁 1-17。new window
修倜:〈喜劇美學:從「表象自由」到「人性自由」──由康德到席勒的喜劇理論推進〉,《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49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81-88。
夏天成:〈荒謬外的平衡──加繆哲學的潛台詞〉,《大連大學學報》第28卷第1期,2007年1月,頁43-47。
徐志平:〈清初話本《照世杯》研究〉,《中國文學研究》第6期,1992年,頁181-206。
徐凱:〈懲勸與娛樂——李漁小說喜劇化的內在精神研究〉,《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頁30-33。
秦川:〈李漁《十二樓》與吳敬梓《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之比較〉,《九江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馬俊亞:〈被妖魔化的群體──清中期江南基層社會中的刁生劣監〉,《清華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頁52-61。
高禎臨:〈《金瓶梅》中的戲劇世界〉,《東吳中文學報》第十二期,2006年5月,頁173-193。new window
張芳:〈嵇永仁雜劇《續離騷》對徐渭《四聲猿》的繼承與創新〉,《四川戲劇》2012年第2期,頁78-80。
張博:〈閒話與史實──關於《豆棚閒話》對歷史事實的解構〉,《文學與文化》,2012年第4期,頁52-59。
郭瑋:〈《豆棚閒話‧空青石蔚子開盲》的荒誕意味〉,《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33卷第6期,2012年12月,頁95-97。
陳函蓉:〈機智的故事:薄伽丘與李漁小說之比較〉,《中國比較文學》1999年03期。
陳怡安:〈神聖的戲仿──試論[艾衲居士編]《豆棚閒話》中的喜劇人物〉,《興大人文學報》第48期,2012年3月,頁61-85。new window
陳廣興:〈論文學中的巧合〉,《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9年第1期。
曾永義:〈論說戲曲雅俗之推移(上)──從明嘉靖至清乾隆〉,《戲曲研究》第二期,2008年7月,頁1-48。new window
葉志良:〈李漁研究筆談:命定與抗爭──李漁現實的矛盾與人格突圍〉,《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頁25-27。
劉勇強:〈文人精神的世俗載體——清初白話短篇小說的新發展〉,《文學遺產》1998年第6期,頁75- 86。
蔡美云:〈明清民間喜劇與狂歡〉,《中央戲劇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頁60-66。
駱玉明:〈李漁小說的荒誕之趣〉,《古典文學知識》1999 年,第5 期,頁58-61。.
鍾明奇:〈李漁放棄科舉考試成因說辨〉,《中國文學研究》2010年第4期。
鍾明奇:〈試論李漁《無聲戲》小說創作思想之產生〉,《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2月,頁149-157。
韓希明:〈千種調笑 百樣滋味──《聊齋志異》與李漁短篇小說的喜劇性比較談〉,《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 年第4 期,頁12-14、頁20。
蘇菁:〈漫議梅香〉,《文化學刊》2014年5月第3期,頁144-147。
五、學位論文
李世珍:《艾衲居士豆棚閒話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徐菲菲:《李漁短篇小說中的娛樂精神》,安慶師範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6月。
張永葳:《〈豆棚閒話〉話中有思的個性文本》,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6月。
張君:《照世杯研究》,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張秋華:《《醉醒石》、《照世杯》、《警寤鐘》比較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張健:《試論李漁白話短篇小說的喜劇特色》,曲阜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1 年。
萇瑞松:《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敘事話語的反思》,中興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13年。new window
黃巧倩:《豆棚閒話敘事藝術及其在白話短篇小說中的意義》,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劉蓮英:《論李漁小說「機趣」藝術》,鄭州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1 年。
閰岑:《明清契約敘事的文學特徵與文化意涵》,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