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禮卿先生《四家詩恉會歸》研究
作者:陳瑩珍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十一編;第5冊/林慶彰主編
ISBN:9789862544525
主題關鍵詞:詩經研究考訂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林葉連(20000800)。「詩經」的愛情教育--以「關雎」篇為中心。文理通識學術論壇,4,1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元敏(19700100)。程敬叔的讀經法。孔孟月刊,8(5),17-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忠慎(20021200)。清代中葉「毛詩」學三大學家解經之歧異--以對「詩序」、「毛傳」、「鄭箋」的依違為考察基點。國文學誌,6,9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慶彰(20051000)。《孔子詩論》與《詩序》之比較研究。經學研究集刊,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71000)。王禮卿教授事略。中國國學,25,233-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葉連(20060600)。《四家詩恉會歸》所論《詩經》篇章作者之研究。漢學研究集刊,2,49-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葉連(20011000)。《詩經》學的指南--《詩序》。文理通識學術論壇,5,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新雄(2006)。潘石禪師之詩經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玉琴(1996)。詩經天文地理意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榮冠(2005)。南朝儒經義疏之時代特色(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文鈴蘭(1986)。詩經中草木鳥獸意象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乾益(1991)。前漢五經齊魯學之形成及其影響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康秀姿(1998)。孔穎達《毛詩正義》解經探論(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乾益(1985)。陳壽祺父子三家詩遺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陸文郁(1992)。詩草木今釋。台北: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聞一多(19930920)。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明乾、佟玉華、劉坤(2005)。詩經動物釋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岡元鳳(1985)。毛詩品物圖考。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曄、李賢、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禮卿(1976)。遺山論詩詮證。臺北市: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程元敏(1968)。王柏之詩經學。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江乾益(2004)。詩經之經義與文學述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夏傳才(2000)。思無邪齋詩經論稿。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啟源(1991)。毛詩稽古編。山東友誼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耀潾(1996)。西漢三家詩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皮錫瑞(1984)。經學歷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毛亨、毛萇、鄭玄(2001)。毛詩鄭箋。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阮元(200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靜芝(1982)。經學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熹(2001)。詩集傳。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先謙(1973)。詩三家義集疏。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姚際恆(1988)。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文幸福(1989)。詩經毛傳鄭箋辨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馬瑞辰(1999)。毛詩傳箋通釋。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夏傳才(1990)。詩經語言藝術。雲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方玉潤(2002)。詩經原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奐(1986)。詩毛氏傳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程元敏(2005)。詩序新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馬宗霍(1985)。中國經學史。臺北市: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禮卿(1985)。歷代文約選詳評。臺北:茂昌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班固(1971)。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子展(1992)。詩經直解。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振孫(1979)。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傅隸樸、陳達鎮(1985)。詩經毛傳譯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禮卿(1998)。唐賢三體詩法詮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胡樸安(1988)。詩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簡博賢(1975)。今存南北朝經學遺籍考。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耿煊(1974)。詩經中的經濟植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呂祖謙(1966)。呂氏家塾讀詩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陸璣(1985)。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登順(19960000)。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牟潤孫(1990)。注史齋叢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毛亨、鄭玄、孔穎達(1976)。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徐復觀(2004)。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皮錫瑞(2003)。經學通論。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禮卿(1995)。四家詩恉會歸。青蓮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潘富俊、呂勝由(2001)。詩經植物圖鑑。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肅(2005)。孔子家語。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王質(2005)。詩總聞。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蘇轍(2005)。詩集傳。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林葉連(2000)。中國歷代詩經學。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姚際恆(1994)。姚際恆著作集。長達印刷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陳喬樅(1989)。三家詩遺說考。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林慶彰(1992)。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湯用彤(199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劉勰、王禮卿(1986)。文心雕龍通解。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許慎、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朱熹、黎靖德(1986)。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馮浩菲(2003)。歷代詩經論說述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林葉連(1997)。詩經論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劉勰(1989)。文心雕龍。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成伯璵。解說第二。毛詩指說。台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