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佛教因素對南北朝史學發展之研究--以四部史書為例
作者:劉玉菁
作者(外文):Liu,Yu-chi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雷家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史學佛教南北朝差異影響HistoriographyBuddhismNorth-South DynastiesDifferencesInfluenc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史學與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皆有突出的發展與表現,兩者間是否存有內在聯繫,耐人尋味。目前學界在佛教對魏晉南北朝史學之影響的整體研究,己有若干成果;不過,就佛教對於南北朝史學,乃至針對南朝、北朝各自史學發展的影響比較,甚少關注,使得此一學術議題仍有深入探討的空間。
佛教勢張是南北朝時期顯著的時代特色,時代刺激學術,故探討南北朝史學的發展,不能忽略此時期佛教興盛的影響,「佛教--史學--影響」乃為本文核心主軸。需特別說明的是,雖然本文論述的研究對象為廣義的佛教史學撰述,但非專門探討佛教史學;以及兩種文化在接觸、交流後,往往互為影響,然本文並非探求中國史學對佛教的作用,而是站在中國史學史的角度,著重區域空間這項變因,探究南北朝時期,「佛教」對中國「史學」所造成的「影響」,尤其重點聚焦於比較佛教在南朝、北朝發展之異,其是否、如何反映、呼應了史學在南朝、北朝發展之別。一般總將南北朝佛教採用一種總體、印象式的觀察,並沒有將南朝佛教、北朝佛教作為雙重視野來進行各自的考察,遑論將南、北佛教之異進一步應用於探討南、北史學之別。故筆者於本文先論述南朝、北朝佛教發展之不同,然後將此差異觀照南朝、北朝史學發展之差別,梳理佛教與史學兩者間內在脈絡、聯繫。繼而以「舉證」較析的研究方法,從正史和史注學兩種個案類型,分別舉《南齊書》、《魏書》兩部正史,以及《世說新語注》、《洛陽伽藍記》兩部史注著作為例,依南、北地域並置對照,進行具體的比較和分析。
本文主題為「佛教因素對南北朝史學發展之研究--以四部史書為例」,研究結果揭示佛教在南朝、北朝的發展同中有異,儘管此分歧是大原則、大方向的畫分,卻仍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可以用來概括觀照佛教在南、北地域空間上的差異,進而據以檢視、探究南、北史學發展不同。總言之,南北朝時期,佛教在南、北的差異,頗能一以貫之與南、朝史學的差異相互參照,有所關聯,意即佛教與史學在南、北發展呈現的不同特色,大致互相呼應、吻合。
關鍵字:史學、佛教、南北朝、差異、影響
Historiography and Buddhism both have outstanding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n in the North-South Dynasties , whether there ar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the two, it is interesting. At present, about Buddhism have influence on the Wei-Jin Nan-Bei Dynasties historiography, has a number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However, Buddhism for the North-South Dynasties historiography, and even affect the Southern dynasty, Northern dynasty Development for their comparative historiography , it is too little attention. Therefore, there is still an academic space.Buddhism i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in the North-South Dynasties, time can stimulate academic, S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 North-South historiography, can’t ignore the impact of Buddhism flourished in this period. "Buddhism - History - influence" i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spindle. In particular note is that, although the study discussed subjects concerning generalized Buddhism historiography writings, not devoted to Buddhist historiography. Two cultures in contact, communication, it is often affect each other. But, this article is not to explore the role of 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focusing on the area of space. explore the North-South Dynasties , "Buddhism" have " influence" on Chinese " historiography".In particular, emphasis is focused on comparing the Buddhis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thern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dynasty, whether and how to reflect, echoing the histor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thern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dynasty. In this study, first discusses the Buddhist differences of the North-South Dynasties, then adopt these differences to observe and study histor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thern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After that, with "proof" research method, learn from two kinds of types-- the offici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annotation .Taking four history books as an example:"Southern Qi Shu", "Wei" two official historical books, as well as "Shi note", "Luoyangqielanji" two history annotation books.The study result is Buddhis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thern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dynasty can consistent with histor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thern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Key words: Historiography, Buddhism , North-South Dynasties, Differences , Influences .
壹、基本史料 (按時代先後為序)
(一)正史
(*以下正史,皆使用臺灣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1978年。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北齊)魏收撰,《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隋)李百藥撰,《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唐)姚思廉等撰,《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唐)姚思廉等撰,《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唐)李延壽撰,《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唐)李延壽撰,《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二)其他古籍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晉)袁宏撰,《後漢紀》,臺北:臺灣商務,1971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1996年8月第三次印刷。
(南朝梁)釋僧祐撰,蘇晉仁、蕭鍊子點校,《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初版,2008年7月重印。
(南朝梁)釋僧祐,《弘明集》,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冊,臺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新文豐發行,1987年。
(南朝梁)釋寶唱撰,《比丘尼傳》,臺北:佛教出版社,1983年。
(南朝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第1版。
(北魏)楊衒之撰,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82年。
(北魏)楊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北魏)楊衒之撰,周祖謨校釋,《洛陽伽藍記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9月初版,2012年3月重印。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臺灣中華,1966年。
(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臺灣中華,1966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2013年1月重印。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五十二冊,臺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新文豐發行,1987年。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臺北:文殊出版,1988年。
(宋)宋敏求,《長安志》,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鑑》,臺北:天工書局,1988年。
(明)毛晉,《津逮祕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清)王鳴盛撰,《十七史商榷》,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清)沈家本,《世說注所引書目》,臺北:新文豐,1996年。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
(清)錢大昭,《三國志辨疑》,臺北:藝文,1966年。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北京:中華書局,1977。
(清)孫文川,《南朝佛寺志》收入杜潔祥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臺北:明文,1980年。
(清)乾隆敕撰,紀昀等纂,《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年。
(清)乾隆敕撰,紀昀等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漢京文化,1981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新文豐發行,1987年。


貳、研究論著 (按姓氏筆畫多寡為序)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鋼《中國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較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文進,《洛陽伽藍記--淨土上的烽煙》,臺北:時報文化,1987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臺北:頂淵文化,2004年。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
王志剛,《家國、夷夏與天人:十六國北朝史學探研》,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王青,《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信仰與神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重民,《中國目錄學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王重民,《敦煌古籍敍錄》,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2006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new window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二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2次印刷。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收入《方立天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文化》,收入《方立天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方廣錩著,王志遠編,《佛教典籍百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1997年12月第3次印刷。
吳懷祺主編,龐天佑著,《中國史學思想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合肥:黃山書社,2003年。
余志挺,《裴松之《三國志注》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08年。
杜維運、陳錦忠、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集(1)》,臺北:華世,1980年。
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1980年。new window
李小樹主編,《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學史稿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正曉,《中國早期佛教造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李宗鄴,《中國歷史要籍介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李建中、高文強合著,《日月清朗,千古風流:世說新語》,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臺北:文津,1993年。
李傳印,《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與政治的關係》,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年。
阮忠仁,《魏書(釋老志)釋部撰述原因研究》,臺北:蘭臺,2010年。
金申,《中國歷代紀年佛像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臺北:文津,1996年。new window
季羨林,《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臺北:東初出版社,1995年。
邱敏,《六朝史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姜望來,《謠讖與北朝政治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吳正嵐,《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第二版。
紀贇,《慧皎《高僧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徐清祥,《門閥信仰:東晉士族與佛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許輝、邱敏、胡阿祥主編,《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江蘇:南京出版社,1992年。
馬戎,《西方民族社會學經典讀本‧種族與族群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馬世長、丁明夷,《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陶懋炳,《中國古代史學史略》,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臺北:臺灣中華,1956年。
梁麗玲,《雜寶藏經研究》,臺北:法鼓文化,1988年。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臺北:新文豐,1983年初版。
陳垣,《陳垣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年。
陳明,《中古士族現象研究》,台北:文津,1994年。
陳昭郎《傳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版社社,1980年版。
陳智超,《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1990年。
張少康編,《文心雕龍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張國良主編,《傳播學原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臺北:大乘,1978年。
賀昌群,《賀昌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楊勇編著,《世說新語校箋論文集》,臺北:正文,2003年。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new window
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臺北:東初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2001年10月第3次印刷。
業露華,《法海一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 2012年11月,臺三版。
楊新華《金陵佛寺大觀》,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
雷家驥先生,《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初版。
榮新江,《中國中古史研究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榮新江,《敦煌學十八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0年9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11月第1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冊》(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8月)
劉立夫《弘道與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劉淑芬,《中古的佛教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劉貴傑等著,《佛學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
劉進寶,《敦煌學通論》,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
劉進寶主編,《百年敦煌學:歷史、現狀、趨勢》,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年。
劉葉秋,《魏晉南北朝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78年。
劉湘蘭,《中古敍事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三)》,臺北:東大,1985年。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8月重印二版三刷。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9》,臺北:聯經印書館,1994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三集》,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
鄭岩,《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鄭鶴聲,《中國史部目錄學》,臺北:華世,1974年。
鄭樑生編著,《史學方法》,臺北:五南,2002年。
魏承思,《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臺北:東大,1997年)new window
謝保成,《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蕭艾,《《世說》探幽》,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臺北:文津,1989年六月版。
嚴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版社,2000年。(2005 年版增補本,更名爲《中國東南佛教史》)
嚴耕望著,李啟文整理,《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5年。

(二)學位論文
王淑嫻,〈蕭子顯與《南齊書》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1998年。
吳玲君,〈北朝婦女佛教信仰活動--以佛教造像銘刻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1998。
何亞宜,〈中國中古佛教造像活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杜正宇,〈西魏北周時期具官方色彩的佛教義邑〉,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盈翔,〈裴松之與劉孝標史注學比較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育信,〈製作隱士:六朝隱逸史傳之歷史敘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林郁迢,〈北魏三書南北文化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粘凱蒂,〈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卓育如,〈北魏時期漢人士族的學思變遷〉,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桂市,〈《高僧傳》神僧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游千慧,〈從學術交涉談六朝史學的形成與延展〉,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黃志成,〈四至六世紀山東地區佛教之研究—以寺院、僧侶與義邑為中心〉,嘉義: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
黃浩彬,〈《洛陽伽藍記》中的人物形像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劉怡青,〈北魏團體造像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劉家杏,〈釋氏輔教之書-《冥祥記》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蔡衍廷,〈漢魏晉南北朝外國僧人來華活動史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蔡瑄瑾,〈裴松之家學傳承及六朝史學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
戴榮冠,〈南朝儒經義疏之時代特色〉,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三)期刊專書單篇論文
丁敏,〈譬喻佛典之研究--撰集百緣經、賢愚經、雜寶藏經、大莊嚴論經〉,《中華學佛學報》1991年7月總第4期,頁75-120。new window
王文新,〈略論南北朝國家佛教政策〉,《中國佛學院學報》2009年總第27期,頁188-192。
王仲堯,〈都市寺院與文化中心──以東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都市佛寺為例〉,收入於覺醒主編,《都市中的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266-279。
王記錄,〈北朝史學與北朝政治〉,《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12-17。
王朝暉,〈十五年來魏晉南北朝佛教研究〉,《歷史教學問題》1996年總第6期,頁55-58。
古正美,〈北涼佛教與北魏太武帝發展佛教意識形態的歷程〉,《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頁227-266。new window
古正美〈梁武帝的彌勒佛王形象〉,《傳統中國研究集刊》(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編輯委員會編,2006年)第二輯 ,頁28-47。
古正美,〈從《大慈如來告疏》說起--北魏孝文帝的雲岡彌勒佛王造像〉,《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頁7-40。
孔定方,〈南北朝宗教文化之地域分野〉,《中州學刊》,1998年第1期,頁127-132。
向燕南,〈《魏書.釋老志》的史學價值〉,《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2期,頁57-61。
牟潤孫,〈論儒釋兩家之講經與義疏〉,《新亞學報》總第四卷第2期,頁89-155。new window
朱思虎:〈佛教造像的中國化--一個逐步世俗化的過程〉,《湖北民族學院學報》,1998年第十六卷第5期。
呂謙舉,〈兩晉六朝的史學〉,收入杜維運、陳錦忠、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集(1)》臺北:華世,1980年。new window
谷繼明,〈再論儒家經疏的形成與變化〉,收入曾亦主編,《儒學與古典學評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二輯,頁286-301。
汪娟,〈關於「唱導」的歧義〉,《成大中文學報》2013年6月總第41期,頁47-76。new window
宋道發,〈中國佛教史觀的形成與中國佛教史學的建立〉,《法音》1998年第12期,頁24-26。
余沛翃,〈《太平廣記》報應故事的果報觀〉,《文學前瞻》2010年7月總第10期,頁39-52。new window
汪增相,〈佛教與北朝史家的歷史撰述〉,《安徽史學》2010年第6期,頁16-21。
汪增相,〈佛教與南朝史學〉,《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10期,頁148-153。
李小榮,〈疑偽經與中國古代文學關係之檢討〉,《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11月總第十四卷第6期,頁86-94。
李四龍,〈民俗佛教的形成與特徵〉,《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頁55-60。
李玉王民,〈北魏的造像〉,《故宮文物月刊》1984年總第二卷第10期,頁100-106。
李峰,〈北朝史學的發展及特質〉,《晉陽學刊》2007年3月第3期。
李紀祥,〈中國史學中的兩種「實錄」傳統--「鑒式實錄」與「興式實錄」之理念及其歷史世界〉,《漢學研究》2003年12月第二十一卷第2期,頁367-390。new window
李德輝,〈漢魏六朝行記三類兩體敘論〉,《東華漢學》,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1年),第14期,頁21-54。new window
李豐楙,〈慧皎高僧傳及其神異性格〉,《中華學苑》1982年12月總第26 期,頁127-137。
邵穎濤,〈巡遊泰山地府題材小說流變與冥界觀的演進〉,《學術論壇》2011年第7期,頁90-95。
周伯戡,〈姚興與佛教天王〉,《臺大歷史學報》2002年12月總第30期,頁207-242。new window
林文月,〈《洛陽伽藍記》的冷筆與熱筆〉,《臺大中文學報》1985年11月第1期,頁105-137。new window
林伯謙,〈出家到棲隱論劉孝標命定思想與宗教情懷的轉化〉,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編,《文與哲》2012年6月總第20期,頁127-164。new window
林國妮,〈佛道二教的影響與魏晉史學的變化〉,《蘭州學刊》2009年第2期,頁58-60。
吳永猛,〈佛教經濟研究回顧〉,《華岡佛學學報》1980年總第4期,頁274-283。
施志諺,〈六朝佛教靈驗記之宗教文學特質探論〉,《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2008年5月總第10期,頁1-25。new window
侯旭東,〈造像記與北朝社會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史研究動態》1999年第1期,頁4-5。
凌宏發,〈從”支遁傳”的成書看傳奇體制在唐前的確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總第三十三卷第1期,頁92-96。
郎華芳,〈《史記》、《漢書》民族史的撰述及意義〉《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2000年4月總第21卷第2期,頁42-45。
高國抗,〈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的巨大發展〉,《暨南學報》1984年第3期,頁49-56。
馬豔輝,〈制度、興亡、人物評價:南朝北朝史論異同辨析〉,《江海學刊》2008年第2期,頁163-168。
馬豔輝,〈魏晉南北朝史論的發展及其時代特點〉,《東北師大學報》2012年第2期,頁78-85。
曹仕邦,〈太子晃與文成帝--英年早逝的天才父子政治家大力推廣佛教於北魏的功勳及其政治目的〉,《中華佛學學報》1996年7月總第九期,頁99-122。new window
曹仕邦,〈《晉書》立僧傳之歷史意義〉,收入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臺北:大乘,1978年,頁347-356。
曹虹,〈《洛陽伽藍記》新探〉,《文學遺產》1995年第4期,頁4-11。
曹道衡,〈略論南北朝學風的異同及其原因〉,《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7月總第四十四卷第4期,頁78-83。
張英莉、戴禾〈義邑制度述略--兼論南北朝佛道混合的原因〉,《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4期,頁48-55。
張樹卿、張洋,〈儒、釋、道的報應觀比較研究〉,《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4月第21卷第2期,頁1-4。
逯耀東,〈魏晉志異小說與史學的關係〉,《食貨月刊》(復刊)1982年8月總第十二卷第45期,頁134-156。
陳金城,〈南朝四史「四夷傳」纂修原因之探討─兼論南朝與域外接觸的新視野〉,《空大人文學報》2010年12月總第19期,頁209-248。new window
陳寒,〈略論六世紀前佛教入華的源頭、路線和語言〉,《唐都學刊》2002年第2期,頁66-69。
陳華,〈王政與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統治與彌勒信仰〉,《東方宗教研究》1988年第2期,頁53-70。
陳寅恪,〈支愍度學說考〉,收入《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頁90-116。new window
陳識仁,〈北魏崔浩案的研究與討論〉,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史原》1992年2月總第21期,頁111-145。new window
陳識仁,〈誰的歷史--十六國北朝史學史研究回顧與討論〉,《九州學林》2007年4月第五卷第2期,頁162-201。
張新民,〈司馬遷、班固的民族觀及史學實證精神異同論:從《史記》、《漢書》”西南夷傳”談起〉,《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頁66-73。
張火慶,〈重讀細論《冥報記》〉,《興大中文學報》2005年6月總第17期,頁115-1155。
張端穗,〈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法性的觀念〉,收入於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1982年),頁97-107。
張瑞芬,〈《觀世音應驗記》與《冥祥記》諸書〉,《逢甲中文學報》1996年總第4期,頁87-106。
張瑞龍,〈從經注與史注的變奏看裴松之《三國志注》的學術史地位〉,《史學月刊》2006年第6期,頁96-100。
詹秀惠,〈洛陽伽藍記的作者與成書年代〉,《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刊》第1期,1983年6月,頁51-61。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漢學研究》1990年12月第八卷第2期,頁149-175。new window
黃永年,〈佛教為什麼能戰勝道教?--讀《太平廣記》的一點心得〉,收入氏著《文史探微:黃永年自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頁486-491。
湯用彤,〈漢魏佛教的兩大系統〉,《哲學評論》1936年9月,總第七卷第1期。
湯用彤,〈隋唐佛學之特點〉,收入氏著,《隋唐佛教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253-257。
華方田,〈南朝帝王與南朝佛教〉,《佛教文化》2003年第3期,頁43-47。
曾聖益,〈古代藝術觀念與唐宋書目藝術類的內容〉,《國家圖書館館刊》2010年12月第2期,頁45-64。new window
葛兆光,〈”周孔何以不言”--中古佛教、道教對儒家知識世界的擴充與挑戰〉,《史學月刊》2011年第1期,頁20-32。new window
葛兆光,〈《魏書.釋老志》與初期中國佛教史的研究方法〉,《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1期,頁25-38。
趙建成,〈劉孝標《世說注》撰著時間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1月總137 期,頁19-21。
詹土模,〈《南史》、《北史》與南北朝正史之比較〉,《嘉義技術學院學報》1998年總第58期,頁73-90。
楊惠如,〈1950年以來兩岸三地魏晉南北朝史學史的研究〉,《景女學報》2002年第1期,頁85-106。
楊秀麗,〈從雲岡曇曜五窟略探北魏的國家佛教政策〉,《史博館學報》2006年5月總第33期,頁43-54。new window
郝春文,〈東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結社〉,《歷史研究》1992年第1期,頁90-105。
蔣義斌,〈《大智度論中的淨土觀》〉,收入藍吉富主編,《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頁221-244。new window
蔣義斌,〈《大品般若經》與《大智度論》中的菩薩〉,收入張淑芳編,《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年),頁171-192。
鄭阿財,〈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綜論〉,《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 (臺北:法鼓文化,1998年),頁121-152。
鄭阿財,〈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綜論〉,《佛教與文學》(臺北:法鼓文化,1998年
樊霞,〈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史學述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8月總第三十二卷第4期,頁114-117。
劉正平,〈國外敦煌學及敦煌佛教研究概述〉,《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3年第2期,頁36-38。
劉治立,〈兩晉時期的史注〉,《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2月總第十二卷第2期,頁33-36。
劉治立,〈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注三題〉,《寧夏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11月第6期,頁125-129。
劉治立,〈南北朝史注的區域性特點〉,《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5月總第三十一卷第3期,頁129-133。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院史語所集刊》1993年7月總第63本第3分,頁497-544。new window
劉淑芬〈北齊標異鄉慈石柱--中古時期佛教社會救濟的個案研究〉,《新史學》1994年12月總第五卷第4期,頁1-49。new window
劉湘蘭,〈兩晉史官制度與雜傳的興盛〉,《史學史研究》2005年第2期,頁18-24。
盧建榮,〈從造像銘記論五至六世紀北朝鄉民社會意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95年總第23期,頁97-131。new window
謝明勳,〈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論著目錄〉,《東華漢學》2004年5月第2期,頁293~309。
簡修煒、夏毅輝,〈南北朝的寺院地主經濟初探〉,《學術月刊》1984年1月第1期,頁25-27
簡修煒、莊輝明,〈南北朝寺院地主經濟與世俗地主經濟的比較研究〉,《學術月刊》1988年11月第11期。
瞿林東,〈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史學的發展〉,《史學史研究》1991年第2期,頁35-42。
魏航,〈試論南北朝帝王對佛教發展的影響〉,《中華文化論壇》2004年第1期,頁142-146。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師大歷史學報》,1989年總第17期,頁1-58。new window
顏尚文,〈北朝佛教社區共同體的法華邑義組織與活動—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996年,頁167-184。new window
顏尚文,〈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經》與「佛教國家的建立」〉,《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998年,頁99-127。new window
顏尚文,〈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東方宗教研究》1990年10月新1期,頁43-89。
饒宗頤,〈論僧祐〉《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7年第6期,頁405-416。new window
饒宗穎,〈從石刻論武后之宗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74年,45:3,頁397-415。
顧偉康,〈論中國民俗佛教〉,《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3年3月總第35期,頁73-83。
龐天佑,〈佛教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史學理論研究》2001年第2期,頁78-85。
龔世學,〈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符瑞思想的整合〉,《蘭州學刊》2010年第12期,頁146-150。
嚴耀中,〈試論佛教史學〉《史學理論研究》,2002年第3期,頁134-139。
嚴耀中,〈關於《搜神記》中佛教内容的質疑〉,《中華文史叢論》2009年第3期,頁99-109。
釋能融,〈早期佛教僧眾教育略談〉,《中華佛學研究》2000年3月總第4期,頁76-81。new window


(四)中文譯著
于君方著,陳懷宇、姚崇新、林佩瑩譯,《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法鼓文化,2009年。new window
(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譯,《六朝佛教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日)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臺北:天華出版社,2005年。
(日)池田溫著,張銘心、郝軼君譯,《敦煌文書的世界》,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一)(二)(三),高雄:佛光出版社,2010年10月二版。
(日)鎌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四),高雄:佛光出版社,2010年10月二版。
(日)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收入許洋主等譯,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頁56-115。
(日)塚本善隆著,林保堯譯,《魏書釋老志研究》,新竹:覺風佛藝基金會,2008年。
(日)塚本善隆著,〈魏晉佛教的展開〉,收入許洋主等譯,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思想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235-247。
(日)道端良秀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再版。
(日) 藤堂恭俊、塩入良道合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史(上)》,臺北:華宇,1985年。
(荷)Erik Zürcher(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荷)Erik Zürcher(許理和) 著,吳虛領譯,〈漢代佛教與西域〉,《國際漢學》 (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第二輯,頁291-310。
(法) Jacques Gernet(謝和耐)著,耿升譯,《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五)其他(研究報告、網站刊布資料)
王翠玲,〈中國疑偽佛典研究〉,收入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計畫編號NSC95-2411-H-006-010、NSC95-2411-H-006-006成果報告,2006年,臺北。
古正美,〈彌勒下生信仰與護法思想的經文發展〉,收入國科會研究計劃報告,計畫編號NSC75-0301-H-007-03成果報告,2007年,臺北。
商務印書館網站--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介紹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7301033850. 下載日期2014年7月8日。
侯坤宏,〈佛教史研究的視野、角度與方法〉,轉載自妙心全球資訊綱「專題報導」2011年3月,總第128期。網址:
http://www.mst.org.tw/Magazine/magazinep/spc-rep/128-%e4%bd%9b%e6%95%99%e5%8f%b2%e7%a0%94%e7%a9%b6%e7%9a%84%e8%a6%96%e9%87%8e%e3%80%81%e8%a7%92%e5%ba%a6%e8%88%87%e6%96%b9%e6%b3%95.htm 下載日期為2013年11月23日。

二、外文部分
(一)專書
(日)山崎宏,《中囯仏敎.文化史の硏究》,京都:法藏館,1981年。
(日)宮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77年。
(日)塚本善隆,《北朝仏教史研究》,收入《塚本善隆著作集》,東京:大東出版社,1974年,第二卷。
(日)諏訪義純,《中國中世仏敎史硏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8年。

(二)期刊暨專書論文
(日)山田慶兒〈梁武の盖天说〉,《東方學報》1977年總第四十八冊,頁99-134。
(日)小笠原宣秀,〈南齊佛教と蕭子良〉,《支那佛教史學》1939年7月總第3卷第2期,頁63-76。
(日)松岡榮志,〈天監年間の劉峻--「世說」注の成立と注者の立場〉,收入東京大學中哲文學會編,《中哲文學會報》昭和49~60年,西元1974~1985(第一~十號)),第三號,頁46-66。
(日)佐藤智水,〈雲岡仏教の性格北魏国家仏教成立の一考察〉,《東洋學報》1977年10月總第五十九卷第1-2期,頁27-66。
(日)村上嘉實,〈高僧傳の神異〉,《東方宗教》1961年總第17期,頁1-17。
(日)鈴木啟造,〈梁代仏徒的性格白衣僧正論爭を通して〉,《史觀》1957年8月總第四十九冊,頁89-98。
(日)鈴木啟造,〈皇帝卽菩薩と皇帝卽如來について〉,《支那仏教史學》1962年總第十卷第1期,頁1-15。
(日)塚本善隆,〈シナにおける仏法の王法〉,收入宮本正尊編,《仏敎の根本眞理:仏敎における根本眞理の歷史的諸形態》,東京:三省堂,1957年,頁683-706。
(日)藤堂恭俊,〈江南と江北の仏教─菩薩戒弟子皇帝と皇帝即如来觀〉﹐《仏教思想史》1981年總第4期,頁1-18。
(日)桑原騭藏,〈仏教の東漸と歷史地理學上における仏教徒の功劳〉,收入《桑原騭藏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68年,第一卷,頁293-334。

參、工具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2002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
慈怡主編,《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初版。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