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唐詩論研究
作者:鄭垣玲
作者(外文):Cheng,Yuan-L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王金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中唐詩論詩語論修辭論詩體論詩境論Poetry Theory of Mid-Ta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
唐代是中國詩歌的鼎盛時期,亦是詩學理論的開展時代,隨著多樣的創作經驗,各種體裁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詩學的論述亦隨之多元開展。中唐詩人在繼承與思欲變革的基礎上,展開了各種精闢的詩學理論的探究。
綜觀中唐的詩學理論論述,可以約分為皎然、元白兩種不同的詩論流派,而此二流派分別是構成唐代兩大詩論體系開展、傳承的重要基礎。從郭紹虞在《中國歷代文論選》中評論皎然《詩式》時,其所勾勒出的唐代兩大詩論流派即可知曉:
其一是重視詩歌的現實社會意義,由陳子昂發展到白居易、元稹,一直到晚唐的皮日休;其一比較側重詩歌藝術,發揮了較多的創見,並且勒成了專書,由皎然的《詩式》,發展到《二十四詩品》。(註 )
這段話,不僅概括出全唐詩學理論發展的實際狀況,也明顯地看見中唐皎然、元白兩種不同的詩學理論深刻影響著當代與後代詩歌理論的發展,可以說在詩學理論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
因此,本論文針對中唐重要的詩學著述進行歸納與分析,以前、後兩時期為別,論究此際最為重要的四個詩學論題,包括有詩語論、辭格論、詩體論、詩境論等分為四章,除探討其理論主張所凸顯的新變內容,亦推究其於中唐社會環境與時代推移中的傳承和演變情形,意即探究其繼盛唐氣象後,此一時期中所承繼與開創的詩學觀。本論文主要有六大部份分為六章,其內容大致如下:
「緒論」,下分三節。第一節:說明本論文之「論題的意義」,於探究中唐詩論兩條流派之淵源以及近人研究概況,凸顯本論題的研究意義;第二節:言本論文之「研究方法」,主要說明本文對中唐時期的時間衡定、研究文獻,包括所涉及的人物及其詩論著述、以及論述範疇暨章節安排;第三節:「研究目的」。
第一章「詩語論」,分就前、後二期的詩語論述加以探析,前期是以皎然為代表,論其承接並發展了盛唐的論述,從詩歌的用字、遣詞鍛煉法、篇章結構的整體安排,以至於詩語應呈顯的情思、蘊藉之審美觀,見其自成一套完整的詩語創作論述。中唐後期,詩語論述的觀點,主要是白居易和元稹在新樂府運動中所提出的「形式為內容服務」的理論主張,因其「詞直而徑」、「言直而切」的論述,得見乃一反前期自大曆以來詩壇「至麗而自然」的詩句觀,使中唐的詩語論呈現出前、後兩期的迥異發展。
第二章「修辭論」,中唐詩論家對於初、盛詩論所風行的消極修辭,諸如「聲律」、「病犯」等問題,並不十分關切,故本章探析中唐此時所關注的詩歌修辭格,此時之修辭格論述多集中在前期皎然《詩式》中,其所提之詩格有承續前此所論之比興、用事、對偶等;亦有新論之仿擬新辭格,且皎然提論每一詩歌修辭格時,必先定義然後列舉例證以為參照,部分尚兼評語,正、反論述詩格之藝術特性,與千年後之現代修辭研究者同法,實屬珍貴;中唐後期則屬白居易之比興說最為特出。
第三章「詩體論」,文體論演進至中唐臻為成熟,考察中唐時期的詩體論,較重要的是前期皎然的論述,而後期以元稹的論述較為全面,然其論述多承皎然觀點而言,說明皎然詩體論對其後詩學的巨大影響與地位。此章分就前、後兩期探析中唐的詩體論,第一節探析前期皎然的詩體論,分論其以形式體裁論古詩的流變與以德為體論詩體的十九種風格;第二節,探究後期元稹的詩體論,析其所論的古今詩體的流變以及白居易的詩體風格
第四章「詩境論」,前期皎然以佛家哲學作為指導,首次將佛家「境」論哲學引入審美理論中,正式開啟中國詩境美學理論的發展之路,為中國詩學的境論範疇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理論基礎,故本章就源自佛教的境界論、中唐的皎然「取境」說,以及深受皎然影響的後輩劉禹錫所提論的「境生象外」三部份加以析論,並揭示此時期詩境的本質特徵與審美藝術,及其所建構出的詩境理路對其後的詩境學發展進程。
「結論」,就本論文之研究所得總結中唐詩論的主要成就與影響,以及理論特點等兩部份以綰合本論文。前者從承續而復變的角度總結本文對中唐詩論中四大範疇的論述,論其主要的成就與影響;後者則是綜論其理論的主要特點,論述中唐詩學的歷時性價值。

參考書目
1.書目分為「專書」以及「單篇論文」兩大類
2.專書分為「古代文獻」以及「近人論著」兩大類
(1)「古代文獻」分為核心研究書目與背景書目,排列以中唐詩人、詩集之時序為次
(2)「近人論著」按書本出版先後依序排列。
3.單篇論文分為「學位論文」以及「期刊論文」兩大類。

壹、專書
一、古代文獻,指第一手文獻及其校注。
(一)核心研究書目
1.中唐詩人之詩文輯校
釋皎然,《皎然集 十卷(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書局,1936年。
許清雲編,《皎然詩式輯校新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李壯鷹校注,《詩式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喻學才校注,《孟郊詩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吳文治編,《古典文學資料研究匯編‧韓愈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錢仲聯集,《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童第周校詮,《韓集校詮》,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韓愈,《韓昌黎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
陳友琴編,《白居易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顧學頡點校,《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朱金城箋注,《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3年。
白居易,《白居易集一、二(四部刊要‧集部‧別集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社,1984年。
柳宗元,《柳河東集》,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
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
元稹,《元稹集(四部刊要‧集部‧別集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社,1983年。
劉禹錫,《劉禹錫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吳文治編,《古典文學資料研究匯編‧柳宗元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日)空海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日)空海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台北:貫雅文化事業,1991年
顧易生注,《李賀詩歌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

2.詩歌集
(唐)陳子昂著,徐鵬點校,《陳子昂集》,上海:中華書局,1960年。
(唐)殷璠,《河嶽英靈集》,上海涵芬樓借嘉興沈氏藏明刊本景印原書,《四部叢刊》子部第六冊。
(唐)元結、殷璠等選,《唐人選唐詩》,北京:中華書局(第1版),1960年。
(宋) 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校點本,1979年。
(元)楊士弘編,《唐音》,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元至正四年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1 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二)背景書目,指理解第一手文獻所憑藉的古今典籍知識,其排列方式,先經、史,後子、集類。
1.經、史類
(先秦)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書局,1955年
(後晉)劉煦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五代)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脩、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2.子、集類
(1)思想
(東漢)高誘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魏)王肅,《孔子家語》,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9年。
(清)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2)詩歌總集
(唐)芮挺章編,《國秀集》,明崇禎元年(1628)虞山毛氏汲古閣刊本,1628年。
(唐)殷璠編,《河岳英靈集》,明崇禎元年(1628)虞山毛氏汲古閣刊本,1628年。
(唐)高仲武編,《中興間氣集》,明崇禎元年虞山毛氏汲古閣刊本,1628年。
(唐)韋莊,《又玄集》,明崇禎元年(1628)虞山毛氏汲古閣刊本,1628年。
(五代)韋縠,《才調集》,明崇禎元年(1628)虞山毛氏汲古閣刊本,1628年。
(宋)王安石編,《唐百家詩選》,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年
(清)王士禎編,《唐人萬首絕句選》,台北:廣文出版社,1968年。
(明)佚名編,《唐五十家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高棅編,《唐詩品匯》,台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

(3)散文選
(梁)蕭統編,海榮、秦克標校,《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蕭統編,《昭明文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梁)歐陽詢《藝文類聚》,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頁1018 。
(清)董浩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董浩等編,《全唐文》(附陸心源輯補《唐文拾遺》),台北:大化書局重編影印本,1987年。
(清)高步瀛選編,《唐宋文舉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4)文學理論、詩話
(梁)劉勰著、王更生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明)高棅,《唐詩品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王夫之,《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劉熙載,《藝概》,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清)葉燮,《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二、近人論著
(一)詩學史
陳伯海主編,《中國詩學史》,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陳伯海,《唐詩學史稿》,北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二)詩學研究
1.詩歌理論研究
範況,《中國詩學通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35年。
劉開揚等著,《唐詩研究論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方瑜,《唐詩形成的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1972年。
蕭水順《從鍾嶸詩品到詩空詩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3年。
黃節,《詩學》,香港:龍門書店,1974年。
夏敬觀,《唐詩說》,台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
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年。new window
葉慶炳,《唐詩散論》,台北:洪範書店,1977年。
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四冊)》,台灣:巨流圖書公司,1980~1982年。
林東海,《詩法舉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劉麟生,《中國詩詞概論》,台北:莊嚴出版社,1981年。
聞一多,《唐詩雜論》,上海:三聯書店,1982年。
黃美玲,《唐代詩評中「風格論」之研究》,黃美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羅宗濤,《中國詩歌研究》,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5年。
蕭滌非主編,《唐代文學論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李元洛,《詩美學》,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林庚,《唐詩綜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斯蒂芬‧歐文,《初唐詩》,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陳伯海、朱易安主編,《唐詩書錄》,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8年。
吳戰壘,《中國詩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劉若愚,《中國詩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
胡雲翼,《唐詩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蘇雪林,《唐詩概論》,上海:上海書店,民國叢書選印,1992年。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美學與詩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陳慶輝,《中國詩學‧第一卷(中唐部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黃炳輝,《唐詩學述論》,廈門:鷺江出版社,1996年。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蔡瑜,《唐詩學探索》,台北:里仁書局,1998 年。
杜松柏,《詩與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杜松柏,《禪與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喬維德、尚永亮,《唐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社,2001年。
賈晉華,《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伯海主編,《歷代唐詩論評選》,北京: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 年
朱光潛,《詩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周振甫,《詩詞例話》,上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沈松勤、胡可先、陶然,《唐詩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2.中唐詩人、流派、專家詩研究
黃雲眉,《韓愈柳宗元文學評價》,山東人民出版社,1957年。
計有功,《唐詩紀事》,北京:中華書局,1970年。
章士釧,《柳文指要》,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劉維崇,《元稹評傳》,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薛鳳生,《元微之年譜》,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
仇兆鰲,《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朱金城,《白居易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孫昌武,《柳宗元論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孫昌武,《柳宗元論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邱燮友,《白居易》,台北:國家出版社,1982年。
華文軒編,《古典文學資料研究匯編‧杜甫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范淑芬,《元稹及其樂府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
陳克明,《韓愈述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
錢基博,《韓愈志》,中國書店影印,1988年。
許清雲,《皎然詩式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廖美雲,《白居易元白新樂府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陳友琴,《白居易》,台北:萬卷樓出版,1992年。
蔣寅,《大歷詩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蔣寅,《大歷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鍾優民,《新樂府詩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
謝思煒,《白居易集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劉維崇,《元稹評傳》,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盧盛江,《空海與文鏡秘府論》,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許連軍,《皎然詩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3.詩學通史類
(1)詩歌史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
嵇哲,《中國詩詞演進史》,台北:莊嚴出版社,1981年。
羅宗強,《唐詩小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許總,《唐詩史》,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良運主編,《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
蕭華榮,《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阮忠,《唐宋詩風流變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年。
周嘯天,《唐絕句史》,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朱易安,《唐詩學史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出版社,2000年。
越義山,《中國分體文學史‧詩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文學史、文學批評史
錢鐘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 1978年。
游國恩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王瑤,《中國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
錢穆,《中國文學講演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朱星,《中國文學語言發展史略》,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年。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運熙、楊明,《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袁行霈編著,《中國文學史綱要(二)》,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顧易生,《宋金元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運熙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陳柱,《中國散文史》,台北:東方出版社,1996年。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羅宗強主編,《隋唐五代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常編》,北京: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2000年。
(3)思想史、心理史
高覺敷主編,《中國心理學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4)修辭學史
鄭子瑜編,《中國修辭學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袁暉、宗廷虎主編的《漢語修辭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鄭子瑜編,《中國修辭學通史‧隋唐五代宋金元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5)美學史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台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
敏澤,《中國美學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三)總集類
1.詩歌總集,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譚元春等編,《唐詩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2.詩話彙整、校注
王昌會編,《詩話類編》,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臺靜農編,《百種詩話類編》台:藝文印書館,1974年。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郭紹虞主編,《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郭紹虞主編,《清詩話續編》,台北:藝文出版社,1985年。
傅璿琮、李時珍,《河嶽英靈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評論類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
張伯偉,《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冷齋夜話》,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年。

3.詩人年譜
卞孝萱,《元稹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傅璿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拾遺編,《白居易生活繫年》,寧夏:寧夏人民書版社,1981年。
譚優學,《唐詩人行年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譚優學,《唐詩人行年考續編》,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四)其他相關研究專著
1.文學總論
梁啟超,《中國韻文裡所表現的感情》,台北:中華書局,1958年。
範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王運熙,《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王之望,《文學風格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
成功大學中文系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台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
孫昌武,《唐代古文運動通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郭紹虞編,《中國歷代文論‧2》,台北:華正書局,1991。
陳尚君,《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周祖撰編,《隋唐五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修辭學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2年。
譚永祥,《修辭新格》,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
鄭頤壽主編,《新編修辭學》,廈門:鷺江出版社,1987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黃師麗貞,《實用修辭學》,台北:國家書局,2004年。

3.格律學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四聲三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張伯偉編,《全唐五代詩格匯考》,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力《王力近體詩格律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力,《漢語詩律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4.文體論
童慶炳,《文體與文體的創造》,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褚斌傑,《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5.美學
王夢鷗,《文藝美學》,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
陶東風,《中國心理美學六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
王向峰,《中國美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6.宗教、思想、文化研究及校注
李志鈞校點,《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吳則虞集釋,《晏子春秋集釋‧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1984 年。
沈平山著《中國神明概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傅璿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劉賓客嘉話錄校補及考證》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尚定,《走向盛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王文亮,《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童慶炳,《文學藝術與社會心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黃清泉注譯,《新譯列女傳》,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普濟《五燈會元》,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鐘明譯注,《金剛經•壇經》,西安: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99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漢湘文化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顏重威、陳加盛《詩經裡的鳥類》,台北:鄉宇文化出版社,2004年。
《佛光電子大辭典》,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7年。

貳、單篇論文
(一)學位論文:博士論文為先,碩士論文次之
1.博士論文
馬楊萬運,《中晚唐詩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年。new window
張修蓉,〈中唐樂府詩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1年。new window
呂正惠《元和詩人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new window
耿志堅《唐代近體詩用韻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3年。new window
高大鵬《唐詩演變之研究,唐詩近代化特質形成初探》,台北:政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new window
陳坤祥,《唐人論唐詩研究》,台北: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5年。new window
俞炳禮,〈白居易詩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new window
蔡瑜,《宋代唐詩學》,台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0年。new window
李建崑,〈韓愈詩探析〉,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蔡榮婷,〈唐代詩人與佛教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謝思煒,〈白居易集綜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林明珠,《白居易詩探析》,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陳柏全《中國文學的對偶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林明珠《白居易詩探析》,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彭雅玲《唐代詩僧的創作論研究—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岳娟娟《唐代唱和詩研究》 ,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博士論文,2004年。
王立增,〈唐代樂府詩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朱我芯,〈詩歌諷諭傳統與唐代新樂府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張煜, 〈新樂府辭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陳家煌,〈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黃若惠《中唐宮廷與黨派鬥爭中的劉禹錫》,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2.碩士論文
呂正惠,《元白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鄭阿財,《空海文鏡秘府論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張肖梅《劉禹錫研究》台北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80年。
楊秋生《劉禹錫及其詩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0年
劉菁菁《劉禹錫的文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年。
呂光華,《今存十種唐人選唐詩考》,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5。
韓庭銀,〈白居易詩與釋道之關係〉,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廖美雲,〈元白新樂府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林明珠《白居易敘事詩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呂珍玉《從全唐詩中六句詩看四句詩及八句詩之定體並附論六言詩》台中:東海new window
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90年
呂惠貞,《元稹及其詩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黃秀琴,〈唐代詩禪相互影響論〉,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王家琪,《皎然詩論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美霞,〈白居易詩文用韻考及其與唐代西北方音之比較〉,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家煌《白居易生命歷程對詩風影響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 碩士
論文,1999年。
邱曉淳,〈白居易敘事詩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玫《劉禹錫白居易唱和詩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2年.
蕭雅蓮,〈白居易新樂府詩語言藝術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叔珍,〈白居易「閑適」詩研究──以「情性」為考察基點〉,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淑梓,〈白居易諷喻詩的創作理論與修辭實踐〉,新竹: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叔珍《白居易「閑適」詩研究-以「情性」為考察基點》,台南:成功大學中
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傅瑤《劉禹錫唱和詩研究》,新疆:新疆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鍾曉峰《劉禹錫詩歌創作與政治遭遇關係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趙現平《元稹、白居易唱和詩三論》,廈門:廈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姝毓,〈白居易諷諭詩用韻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黃心屏,〈唐代新樂府所敘史事探析〉,台中: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曼霏《劉白唱和詩研究》,桂林:廣西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二)期刊論文: 依出版之先後為依據
羅聯添,〈張籍及其樂府詩(上)〉,《大陸雜誌》,第二十八卷第10期,1964年6月。
方瑜,〈劉夢得的土風樂府與竹枝詞〉,台北:《文學評論》第二輯,1975年。
舒蕪,〈論韓愈詩〉見《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五期。
裴斐,〈白居易詩歌理論與實踐之再認識〉,《光明日報》,1984年12月18日。
丁敏,〈論唐代詩僧產生的原因〉,《獅子吼月刊》,二十四卷第一期,民國1985年。
王啟興,〈白居易領導過新樂府運動嗎?〉,《江漢論壇》,1985年10月。
毛毓松,〈儒家詩教是「政治工具論」嗎?〉《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
王師金淩,〈論曹丕至皎然文體觀的演變〉,成功大學中文系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年。
廖美雲,〈由漢至唐以來「比興」觀之探索,兼談白居易諷諭詩論〉,《臺中商專學報》,25,(文史社會篇),頁137-191,1993年。
王子華,〈宗教與文學研究綜述〉,《世界宗教研究月刊》,1993年第四期。
張惠霖,〈談白居易的現實主義詩歌理論和創作實踐〉,《南京師專•教院學報》(文科版),1994年第2期。
張應斌,〈白居易詩論的理論體系〉,《韓山師專學報》第2期,1994年6月。
石蓮芹,〈比喻修辭例化〉,《菏澤師專學報》,1994年第3期。
郝世峰,〈徜徉乎“從道”與“從眾”之間─中唐世人心態論〉,《人文雜誌》,1994年第4期。
張保健,〈歌詩合為事而作──論白居易《新樂府》的新聞性〉,浙江師大
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5期。
蔡正發,〈白居易〈新樂府〉與〈策林〉比較研究〉,《古今藝文》,頁24-32,1995年。
鄭潮鑫,〈評白居易「情」、「刺」相統一的詩美學觀〉,《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葛曉音,〈新樂府的緣起和界定〉,《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
李樹芝,〈《賣炭翁》樂府精神淺論〉,《周口師專學報》第12卷第4期,1995年12月。
葛曉音,〈論杜甫的新題樂府〉,《社會科學戰線》, 1996年01期。
吳相洲,〈論中唐詩的風骨〉,《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 年第2期。
陳文莘,〈試論白居易諷喻詩創作及其歷史經驗〉,《鄂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高林廣、李錦超,〈元結與「新樂府」運動〉,《詩文學刊》1996年第3期。
劉啟相,〈白居易和他的《賣炭翁》《琵琶行》〉,《川東學刊》(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3 期,1996年7月。
蒙培元,〈儒佛道的境界說及其異同〉,《世界宗教研究月刊》,1996年第二期。
孫映達、劉方喜、沙先一,〈唐詩品匯導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
程保榮,〈諷諭詩與新樂府〉,《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仃云,〈試論白居易諷諭詩〉,《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年第4期。
朱炯遠,〈論張王樂府中的唱和現象〉,《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年第5期。
邢東風,〈禪悟與詩悟〉,《世界宗教研究月刊》,1997年第2期。
謝思煒,〈禪宗的審美意義及其歷史內涵〉,《文藝研究月刊》,1997年第5期。
程正江,〈論白居易的諷諭詩〉,《渭南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馬承五,〈唐詩傳播的文字形態與功能〉,《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8年第五期。
朱易安,〈中唐詩人的濟世精神和宗教情緒〉,《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月刊》,1998年第十一期。
張靖遠,〈淺探琵琶行的構篇〉,《國文天地》第14卷第11期,1999年4月。new window
謝思煒,〈從張王樂府詩體看元白的新樂府概念〉,《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劉明華,〈文體選擇與文體自覺─白居易《新樂府》創作之再認識〉,《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第40卷。
朱我芯,〈白居易「新樂府」的諷諭手法研究〉,《僑光學報》,19,頁43-58,2001年。new window
李世萍,〈論「詩教」觀產生之根源及其影響〉,《詩經研究叢刊》,3,頁127-136,2002年。
陳桐生,〈論毛詩序對詩教理論的貢獻〉,《詩經研究叢刊》,3,頁115-126,2002年。
許東海,〈諷諭與諫諍,從諫諍意識論白居易新樂府創作之理念與實踐〉,《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頁187-220,2002年。
何詩海,〈論元結在新樂府運動中的地位〉,《中國韻文學刊》2002年第1期。
張福慶,〈白居易新樂府詩面面觀〉,《外交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景志明,〈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白居易新樂府運動詩歌理論評述〉,《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2年第4期。
姚愛斌〈論中國古代文體論研究範式的轉換〉,《文學評論》,2006年,第6期。
許東海,〈諷諭與諫諍─從諫諍意識論白居易新樂府創作之理念與實踐〉,《中國古典文學研究》,2002年12月。
錢志熙,〈元白詩體理論探析〉,《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
尚麗新,〈論新樂府的界定〉,《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姬沈育,〈論盛、中唐轉折時期的著名詩人元結〉,《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 , 2003年第2期。
張佩華,〈談張籍、王建對新樂府運動的貢獻〉,《青海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朱我芯,〈《樂府詩集》「新樂府辭」義界與分類意義之商榷〉,《興大中文學報》,2003年6月。
尹富,〈白居易思想轉變之再探討〉,《求索》,2004年第1期。
陳才智,〈新樂府名義辨析〉,《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7期。
劉雁靈,〈元白所收新樂府與郭茂倩所收新樂府之關係研究〉,《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7期。
謝明輝,〈論王建詩之新奇〉,《長榮大學學報》第八卷第二期,2004年12月。new window
許總,〈論張王樂府與唐中期詩學思潮轉向〉,《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謝大寧,〈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底再檢討〉,《南華通識教育研究》,頁1-24,2004年。
謝思煒,〈白居易諷諭詩的詩體與言說方式〉,《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2004 年5月。
吳相洲,〈論元白新樂府創作與歌詩傳唱的關係〉,《中國詩歌研究》,2004年。
簡恩定,〈白居易詩中的「風情」與「正聲」〉,《空大人文學報》,13,頁1-26,2004年。new window
李柏翰,〈白居易諷諭詩之語言風格探析,以新樂府五十首為例〉,《問學》,頁17-36,2005年。new window
王運熙,〈白居易詩歌的幾個問題〉,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收錄於《唐代文學研究年鑑》2004年),2005年。
徐有富,〈詩的形象特點〉,《古典文學知識》,2005年第四期。
李柏翰,〈白居易諷諭詩之語言風格探析─以新樂府五十首為例〉,《問學學刊》2005年6月new window
孫玉華,〈古代詩詞用典的美學意義〉,《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5
年6月。
徐禮節、余恕誠,〈張王與元白新樂府創作關係考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2005年7月。
王立增,〈新題諷諭樂府詩在中唐興起的原因探析〉,《瓊州大學學報》,第13卷第6期,2006年12月。
林慶彰,〈《孔子詩論》與《詩序》之比較研究〉,《經學研究集刊》,頁1-12,2005年。new window
尚永亮、李丹,〈論「元和體」之形成與接受學的關聯〉,《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尚永亮、李丹,〈元和體原初內涵考論〉,《文學評論》,2006年第 2期。
張煜,〈白居易新樂府創作目的原型等考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卷5期,2007年。
胡師幼峰,〈吳喬《圍爐詩話》之唐詩分期述論〉,《輔仁國文學報》24期,2007 年6月。
劉方喜,〈論聲情(聲氣)──唐詩研究中的一個盲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4期,2007年7月。
張鴻愷,〈從詩教傳統論《詩經》「風雅正變」〉,《玄奘人文學報》9,頁31-46,2009年。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