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公案小說研究
作者:王琰玲
作者(外文):WANG , YEN L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金榮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公案公案小說明清司法貞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
本文以明清公案小說為探討對象。全文包含以下幾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及目的,並以公案小說專集在質與量上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本論文以明清公案小說專集為研究底本,說明本文的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公案小說的定義及形成,下分三節,第一節說明公案及公案小說的定義,第二節探討公案小說的源起,並說明其發展過程,先秦至唐、五代都屬於此一時期,第三節探討公案小說的形成,由宋朝的時代背景與文學發展討論其對公案小說形成的相關性。
第三章公案小說的案件性質,將明清公案小說專集所收案件,以犯案事實分為人命官司、財務官司、人事官司、斬妖除魔並去除地方禍害、其他等五大類,並在類別下探討其犯案原因。將案件性質區分後,可以看見在專集中收錄最多的人命官司,約佔有五成,以此可以得知受編寫者青睞的案件類別,又以公案小說成書以謀利為主,可以知道這也是讀者偏愛的案件類別。
第四章公案小說的故事書寫技巧,本章以故事中所呈現出的故事趣味點為主要探討方向,故事如以官員才智走向發展的便歸在第一節人情事理中討論,如加入超自然現象者,則歸在第二節的神鬼靈怪討論。可以看見公案小說作者著墨最多的還是在斷案部份,而且多數的案件還是展現出官員個人機智的一面。
第五章從公案小說看明清的司法及官場風氣,第一節以探討明清司法為主要方向,包括律法及執法人員,從案件判決探討明清時期的律法精神,同時由判決中也能看出官員超越律法的裁量權。第二節從案件內容看官場風氣,討論官員微服出訪的成效及衙役趁火打劫的惡習。
第六章從公案小說看明清社會背景,將犯案原因最高的兩類|女色及錢財提出討論,第一節討論明清時期的貞節觀,討論對貞節要求與否的理由。第二節討論明清的經濟發展與犯案關係,就趨商風潮的原因及背景加以說明,並討論趨商而形成的犯罪情形。
第七章結論。綜述前幾章要點並個人看法為本論文總結。
另有附錄,標明案件分類及出處,附錄二則以圓形比例圖,標示案件分類比例。
一、書籍部份
︵一︶文本
明.安遇編集 朴在淵校注  《百家公案》 江原大學校出版部 1994年2月 韓國江原道
明.余象斗集 李永祜、李文苓、魏水東校點  《廉明公案》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明.余象斗編述 李永祜、李文苓、魏水東校點  《諸司公案》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明.李春芳編次 劉漱石校點  《海剛峰公案》 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明.陳玉秀選校 劉國輝校點  《律條公案》 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明.寧靜子輯 劉漱石校點  《詳刑公案》 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明.佚名編撰 李永祜校點  《神明公案》 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明.佚名編撰 馬玉梅校點  《新民公案》 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明.佚名編撰 馬玉梅校點  《詳情公案》 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明.佚名編撰 李永祜、李文苓、魏水東校點  《龍圖公案》 群眾出版社 1999年7月 北京
清.貪夢道人著  《彭公案》上、下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995年5月 北京
清.無名氏著 孫以年編  《于公案》 大眾文藝出版社 2000年5月 北京
清.無名氏著 孫以年編  《施公案》上、下 大眾文藝出版社 2000年5月 北京
清.無名氏著 孫以年編  《荊公案》 大眾文藝出版社 2000年5月 北京
清.無名氏著 孫以年編  《劉公案》 大眾文藝出版社 2000年5月 北京
清.無名氏著 陳洪海、冉萬里校點  《于公案》 三秦出版社 1998年5月 西安
清.無名氏著 陳洪海、冉萬里校點  《李公案》 三秦出版社 1998年5月 西安
清.佚名 陳可主編  《狄公案》 《中國公案小說大系》冊4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5年11月 哈爾濱
清.佚名 陳作儀校點  《于公案》十回 《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冊19 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7年3月  瀋陽
清.佚名 陳作儀校點  《于公案》六回 《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冊20 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7年3月  瀋陽
清.佚名 陳作儀校點  《毛公案》六回 《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冊19 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7年3月  瀋陽
清.佚名 陳作儀校點  《劉公案》二十回 《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冊20 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7年3月  瀋陽
清.佚名 楊居讓、張琦校點  《林公案》 三秦出版社 1998年7月 西安
︵二︶專書
周.商 鞅  《商君書》 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45年4月  台北
周.荀況著 唐.楊倞注  《荀子集解》 世界書局  民國46年11月二版  台北
周.韓非著 張覺譯注  《韓非子》 台灣古籍出版社 民國85年6月初版  台北
漢.應 邵  《風俗通義》 世界書局 民國52年4月 初版  台北
晉.干寶著 黃滌明譯注  《搜神記》 台灣古籍出版社 民國86年9月初版 台北
晉.劉昫  《舊唐書》 鼎文書局 民國65年10月 台北
北齊.顏之推  《還冤志》 影印百部叢書集成 藝文印書館 台北
北齊.魏收撰  《魏書》 鼎文書局  民國65年10月 台北
唐.牛 肅  《紀聞》 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九編第一冊 新興書局 民國74年 台北
唐.李延壽等撰  《北史》 鼎文書局  民國65年10月 台北
唐.李復言  《續幽怪錄》 叢書集成新編八十二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 叢書集成新編十一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唐.康 駢  《劇談錄》 叢書集成新編八十六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唐.張彥遠  《法書要錄》 叢書集成新編五十二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唐.張 鷟  《朝野僉載》 叢書集成新編八十六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唐.張 鷟  《龍筋鳳髓判》 叢書集成新編二十七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唐.馮 翊  《桂苑叢談》 叢書集成新編八十六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唐.劉 肅  《大唐新語》 叢書集成新編八十三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五代.高彥休  《唐闕史》 叢書集成新編八十六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宋.司馬光  《涑水記聞》 中華書局 1997年12月二刷 北京
宋.朱熹編  《河南程氏遺書》上、下 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67年11月 台北
宋.吳自牧  《夢粱錄》 影印百部叢書集成 藝文印書館 
宋.周 密  《齊東野語校注》 朱菊如等校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7年5月初版 上海
宋.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 叢書集成新編九十六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宋.洪 邁  《夷堅志》 明文書局 民國83年9月再版 台北
宋.洪 邁  《容齋隨筆》 大力出版社 民國70年7月 台北
宋.耐得翁  《古杭夢遊錄》 《說郛》卷三,民國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宋.耐得翁  《都城紀勝》 楝亭十二種 民國十年上海古書流通處影印本
宋.風月主人編  《綠窗新話》 世界書局 民國47年4月初版 台北
宋.桂萬榮輯 明.吳訥刪正  《棠陰比事原編》 叢書集成初編 商務印書館 民國48年10月 上海
宋.鄭克編撰 劉俊文譯註  《折獄龜鑑譯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3月 上海
宋.羅 燁  《醉翁談錄》  世界書局 民國47年5月  台北
宋.蘇 軾  《蘇東坡全集》 世界書局 民國85年2月 台北
宋代官箴研讀會  《名公書判清明集》 叢書集成續編五十三冊 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80年 台北
佚名  《京本通俗小說》 世界書局  民國69年5月  台北
元.脫 脫  《宋史》 鼎文書局 民國67年 台北
明.王玉峰  《六十種曲.焚香記》 開明書店 民國25年 台北
明.王 燧  《青城山人集》 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37 民國72|75年 台北 
明.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抄》 叢書集成新編八十五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 台北
明.吳訥輯  《棠陰比事續編》 叢書集成初編 商務印書館 民國48年10月 上海
明.呂 坤  《呻吟語》 志一出版社 民國83年7月初版 台北
明.李東陽奉敕撰 《大明會典》 東南書報社 民國52年9月 台北
明.李夢陽  《空同集》 世界書局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冊417 民國75︱77年 台北
明.郎 瑛  《七修類稿》 筆記小說大觀第三十三編第一冊 新興書局 民國74 台北
明.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 三民書局 民國80年4月  台北
明.神宗敕撰  《大明律集解附例》 台灣學生書局 民國59年12月 台北
明.袁宏道  《袁中郎全集》 清流出版社 民國65年10月 台北
明.張 瀚  《松窗夢語》 中華書局 1997年11月 北京
明.畢自嚴  《石隱園藏稿》 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93 民國72|75年 台北
明.馮夢龍  《醒世恒言》 文化圖書公司 民國83年1月 台北
明.黃宗羲著 李廣柏注譯  《新譯明夷待訪錄》 三民書局 民國84年7月 台北
明.葉 盛  《水東日記》 叢書集成新編八十五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明.臧晉叔  《元曲選》 正文書局 民國88年9月  台北
明.歸有光  《歸震川集》 世界書局 民國49年  台北
清.尹會一撰,鄭端輯  《政學錄》 叢書集成新編三十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清.沈起鳳著 羅寶珩註  《諧鐸》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68年5月 台北
清.汪輝祖  《佐治藥言》 叢書集成新編三十冊 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4年 台北
清.阮元校勘  《左傳》 《十三經注疏》冊6 藝文印書館  民國44年  台北
清.阮元校勘  《禮記》 《十三經注疏》冊5 藝文印書館  民國44年  台北
清.紀 昀  《閱微草堂筆記》 文化圖書公司 民國82年1月 台北
清.張廷玉等奉敕修 《明史》 鼎文書局 民國64年6月 台北
清.曹寅主編  《全唐詩》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67年12月 台北
清.顧公燮  《消夏閑記摘鈔》 《涵芬樓秘笈》第二集 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民國6年 台北
丁乃通  《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 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6年7月 北京
王水照主編  《宋代文學通論》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民國89年6月初版 高雄
田濤、鄭秦點校  《大清律例》 法律出版社 1999年9月 北京
任澤鋒釋譯  《碧巖錄》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 民國86年6月初版二刷 高雄
孟犁野  《中國公案小說藝術發展史》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 北京
金榮華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類型索引》一、二 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民國八十九年一月、九十一年三月 台北
姚瀛艇等  《宋代文化史》 昭明出版社 民國88年9月一版一刷 台北
洪永木編  《六法全書》 雷鼓出版社 民國83年2月 台北
島田正郎  《中國法制史料導言》 (楊家駱主編《中國法制史料》) 鼎文書局 民國68年6月 台北
張國風  《公案小說漫話》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5年1月 上海
曹亦冰  《俠義公案小說史》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初版  杭州
陳平原  《小說史:理論與實踐》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年3月  北京
陳汝衡  《說書史話》 作家出版社 1958年2月初版 北京
章義和、陳春雷  《貞節史》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9年11月 上海
程民生  《宋代地域文化》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7年8月一刷 開封
黃岩柏  《中國公案小說史》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1年1月 瀋陽
楊奉琨校釋  《疑獄集•折獄龜鑑校釋》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88年11月 上海
聖嚴法師  《公案.話頭》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87年11月 台北
趙爾巽等纂 《清史稿校註》 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88年  台北
樂蘅軍  《宋代話本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之二十九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印行 民國58年12月 台北
錢宗武、江灝譯注  《尚書》 台灣古籍出版社 民國85年11月初版  台北
薛梅卿點校  《宋刑統》 法律出版社 1999年9月 北京
懷效鋒、李鳴點校  《唐明律合編》法律出版社 1999年1月 北京
二、學位論文
安碧蓮  《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84年6月
江婉華  《明中葉至清中葉商人與戲曲之關係研究》 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8年6月
邵曼珣  《明代中期蘇州文人生活研究》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90年6月
張慧貞  《施公案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3年6月
陳智聰  《從公案到偵探|晚清公案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5年6月
陳 華  《施公案與清代法制》 台灣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77年
游秀雲  《宋代傳奇小說研究》 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2年6月
費絲言  《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 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6年6月
楊淑媚  《施公案研究》 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5年6月
廖鴻裕  《海公案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4年6月
劉素里  《三言二拍一型的貞節觀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4年12月
鄭安宜  《龍圖公案之公道文化研究》 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9年7月
鄭春子  《明代公案小說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6年6月
三、單篇論文
卜安淳  ︿什麼是公案小說﹀ 《古典文學知識》 1990年1月 頁74~78
卜安淳  ︿公案小說的創作藝術﹀ 《古典文學知識》 1992年6月 頁71~76
卜安淳  ︿公案小說與古代司法﹀ 《古典文學知識》 1992年5月 頁98~103
卜安淳  ︿文言公案小說源流初探﹀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89年7月
方志遠  ︿明清小說與明清社會﹀ 《文史知識》 1988年12月
牛寶彤  ︿古代公案小說精選釋文.序﹀ 《古代公案小說精選釋文》 青島出版社 1995年8月 
王 立  ︿俠盜慕清官的文學言說︱中國古代俠文學主題片論﹀ 《丹東師專學報》 1998年第3期 1998年9月
王 立  ︿論從己出 詳明深細|評《俠義公案小說史》﹀  《中國圖書評論》 2002年4月
王 毅  ︿明代通俗小說中清官故事的興盛及其文化意義﹀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2001年第四期
王三慶  ︿天理圖書館藏本龍圖公案跋﹀ 《木鐸》 第12輯 民國77年3月 頁104~110
王小俠  ︿包公形象的戲劇演化﹀ 《當代戲劇》 1999年第4期 頁48~49
王永洪  ︿清官原型批判﹀ 《文藝評論》,1998年5月 頁68~77
王坤、郭文  ︿也談清官|對我國歷史上包拯海瑞兩位清官的執法思想的認識﹀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1999年1月
王俊年  ︿俠義公案小說的演化及其在晚清繁盛的原因﹀ 《文學評論》,1992年第4期 頁120~130
王爾敏  ︿清代公案小說之撰著風格﹀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 1994年3月  頁121~160
王鋒、林燕飛  ︿傳統貞節觀的經濟分析﹀ 《中州學刊》,總第一二五期 2001年9月
王學春  ︿近百年包公研究述評﹀ 《開封大學學報》,第15卷第1期  2001年3月 頁29~34
司馬從  ︿為什麼說施公案是一部壞書﹀ 《中國青年》,1964年第7期 頁30~31
田 冰  ︿試論明代商人社會地位的變化﹀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十三卷第六期 2000年11月
任世雍  ︿明代短篇小說中巧的表現﹀ 《小說理論及技巧》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民國70年10月
任曉燕  ︿清官乎?贓官乎?|析︿滕大尹鬼斷家私﹀中滕大尹形象﹀ 《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期  頁26~27
朱全福  ︿從神判走向人判|淺議三言公案小說中的判案官形象﹀ 《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4期  2000年12期 頁56~60
朱全福  ︿論三言二拍中的商賈之道﹀ 《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4期 總42期 頁119~128
朱萬曙  ︿《百家公案》《龍圖公案》合論﹀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3年11月
朱萬曙  ︿包公故事在明代的發展和演變﹀ 《江淮論壇》,1994年第二期
何冠驥  ︿從張鼎智勘魔合羅看平反公案劇的結構公式﹀ 《東方文化》,22卷2期 1984年 頁75~86
何慧俐  ︿龍圖公案試析|以金鯉魚、玉面貓、桑林鎮為討論範圍﹀ 《書評》,第20期 民國85年2月 頁17~24
吳光正、賴瓊玉  ︿歷史的盲點|三言二拍兩性公案題材小說文化論證之二﹀ 《海南師院學報》,1998年第4期 總第十一卷第42期  頁42~46
呂明修  ︿試析兩篇唐人公案小說|崔碣與蘇無名﹀ 《輔仁學誌》 23期 民國83年6月  頁117~125
宋俊華  ︿論明清小說中商人的價值觀念﹀ 《湛江師範學院學報》 第十七卷第一期 1996年3月
巫仁恕  ︿明代的司法與社會|從明人文集中的判牘談起﹀ 《法制史研究》 第二期 2001年12月
李延年  ︿題材創新與題材融合的和諧統一|論歧路燈中的公案片斷與案情故事﹀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第21卷第4期 1998年10月   頁34~69
杜芳琴  ︿明清貞節的特點及其原因﹀ 《山西師大學報》 第二十四卷第四期 1997年10月
周小毛  ︿清官意識生成的深層動因及其危害﹀ 《湘潭大學學報》 第21卷  1997年第6期  頁49~51
孟彭興  ︿明代商品經濟的繁榮與市民社會生活的嬗變﹀ 《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年第二期
尚 麗  ︿個人意識的覺醒 人道主義的張揚|從《三言》看明代商人的思想觀念﹀ 《新疆教育學院學報》,第十六卷第一期 2000年3月
林 岷  ︿歷史上的包拯﹀ 《歷史月刊》,71期 民國82年12月 頁62~67
林保淳  ︿中國古代公案小說概述﹀ 《中國古典小說賞析與研究》 民國82年8月 正中書局 台北
林美君  ︿從太平廣記精察類看公案小說的雛形﹀ 《台北商專學報》 46期 民國85年6月 頁284~301
武潤婷  ︿試論俠義公案小說的形成和演變﹀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1期  頁6~12
竺洪波  ︿公案小說與法制意識-對公案小說的文化思考﹀ 《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3期 總41期  頁41~51
姜曉萍  ︿明代商稅的徵收與管理﹀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四期 
柳 依  ︿對公案文學研究的幾點看法﹀ 《中州學刊》,1992年第1期  頁82~86
柳立言  ︿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與再嫁﹀ 《新史學》 二卷四期 民國80年12月
胡士瑩  ︿宋代的公案傳奇與元代的公案劇﹀ 《河北大學學報》,1982年第4期 頁94
苗懷明  ︿中國古代公案小說的源流與藝術特色﹀ 《華夏文化》 2001年3月 
苗懷明  ︿明代短篇公案小說集的商業特性與文學品格﹀  《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頁71~75
苗懷明  ︿清代公案俠義小說的繁榮與清代北京曲藝業的發展﹀ 《北京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  頁109~113 
苗懷明  ︿跨越話語類型的新建構|清代公案俠義小說的傳承與創新﹀ 《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  
苗懷明  ︿論中國古代公案小說與古代判詞的文體融合及其美學品格﹀ 《齊魯學刊》,2001年第1期總第160期 
夏 邦  ︿略論包公的人治司法模式﹀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頁119~121
徐忠明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視野中的清官司法﹀ 《中山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頁108~116
徐忠明  ︿從明清小說看中國人的訴訟觀念﹀ 《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第四期
皋于厚  ︿明代公案小說的發展演進﹀ 《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6期  頁147~156
皋于厚  ︿明清小說中的吏役形象﹀ 《山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56期 2000年
皋于厚  ︿聊齋公案小說探微﹀ 《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3期  頁122~125
荊學義  ︿晚清武俠公案小說與農耕文化﹀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1年7月
高壽仙  ︿顧炎武論明代官場病﹀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第二期
涂秀虹  ︿包公戲與包公小說的關係 上、下﹀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 1997年第2、3期 頁78~82
常寧文  ︿略論中國公案小說及其價值﹀  《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 1999年第5期 頁108~111
康清蓮  ︿從三言、二拍看明代商人的心理﹀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0年第二期
張 羽  ︿從擬話本看明代的社會歷史﹀ 《陽山學刊》,1995年第二期
張 勇  ︿制謎與揭謎|宋元話本中公案小說的敘事特徵兼論其善惡觀﹀ 《蒙自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卷第5期 2000年10月 頁25~29
張彬村  ︿明清時期寡婦守節的風氣|理性選擇的問題﹀ 《新史學》,十卷二期 1999年6月
張晶晶、王秦偉  ︿論明代的商業文化及其作用﹀ 《中州學刊》,2002年第二期 2002年3月
張路黎  ︿歷史使命與文化心態的錯位|對明代市民小說中商賈形象的一種解讀﹀ 《武漢教育學院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 2000年4月
陳俊杰  ︿明清士人階層女子守節現象﹀ 《二十一世紀》,總第二十七期 1995年2月
陳錦釗  ︿談石玉崑與龍圖公案以及三俠五義的來源﹀ 《中國書目季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 民國83年3月 頁107~119
寒 操  ︿施公案的刊行年代﹀ 《古典文學知識》,1993年1月 頁98~99
程毅中  ︿《包龍圖判百家公案》與明代公案小說﹀ 《文學遺產》,2001年第一期
馮保善  ︿明清小說與明清江蘇經濟﹀ 《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第三期
黃立新  ︿簡論古典小說中的清官形象﹀ 《上海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頁51~56
黃岩柏  ︿龍圖公案新論﹀ 《明清小說論叢》  春風文藝出版社  1984年 瀋陽 頁115~133
董家遵  ︿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 《中國婦女史論集》 牧童出版社 民國68年10月
路云亭  ︿忠俠、花俠、匪俠︱清代武俠小說人物墮落性類型﹀ 《古典文學知識》,1992年5月 頁71~76
鄔昆如  ︿清代社會哲學之研究﹀ 《文史哲學報》 民國82年6月 頁97|137
趙文靜  ︿漫談包青天與清官﹀ 《華夏文化》 1995年3月 
趙永年  ︿明清小說的特點﹀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1年11月
齊裕焜  ︿公案俠義小說簡論﹀ 《明清小說研究》,1991年1月
劉世德、鄧紹基  ︿清代公案小說的思想傾向︱以施公案、彭公案和三俠五義為例兼論清官和俠義的實質﹀ 《文學評論》,1964年第2期  頁41~60
劉長江  ︿明清時期婦女貞節觀的嬗變﹀ 《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十卷第三期 2000年9月
劉 思  ︿試論包公的缺點﹀ 《公安月刊》 1995年10月 頁29
劉重一  ︿論晚明白話公案小說﹀ 《中州學刊》 1997年增刊 頁91~93
歐陽建鐸  ︿包公巧破連環案﹀ 《法學雜誌》 1996年5月 頁29~34
潘仁山  ︿為清官昭雪﹀ 《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第3期 頁132~142
蔣星煜、杜輝  ︿古代清官對加強現代廉政建設的啟示﹀ 《福州師專學報》,第20卷第4期 2000年8月 頁1~4
魯理文  ︿駁清官論﹀ 《文史哲》,1966年2月 頁32~39
蕭 鴻  ︿包拯不會走下神壇﹀ 《歷史月刊》,68期 民國82年9月 頁18~21
賴惠敏、徐思泠  ︿情慾與刑罰:清前期犯奸案件的歷史解讀(1644|1795)﹀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六期 民國87年8月
謝明勳  ︿六朝志怪與公案小說|黃岩柏公案幼芽偏多萌生於魏晉志怪說述評﹀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民國84年12月 頁75~85
鍾年、楊海  ︿中國歷史上女性的反禮教行為﹀ 《歷史月刊》,民國88年4月號
魏 泉  ︿中外狄公案比較﹀ 《許昌師專學報》,第18卷第4期 1999年第4期 頁46~49
羅嘉慧  ︿俠義的蛻變及歷史定位-談清代公案俠義小說﹀ 《中山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 第39卷 總162期 頁23~28
顧真  ︿清代節烈女子的精神世界﹀ 《歷史月刊》,民國88年4月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