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變遷--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個案分析
作者:宋惠中
作者(外文):Hui-Chung Su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徐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清代區域發展環境變遷環境因素市場因素Qing DynastyMarket factorEnvironment factorRegional developmentEnvironment chan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4)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7
本文擬以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為例,在特定的氣候變化、地理環境下,由作物制度、市場機制及生態變遷等方面建構傳統社會中區域環境史的討論模式。在研究架構上,本論文除緒論中檢討以往的相關成果外,將分為四章,對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氣候資源、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發展及因墾殖所引起的環境變遷,作一有系統的討論。
第一章將概述清代前期閩浙贛毗鄰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氣候資源,包括三省交界的地理形勢及水陸交通動線,垂直分布的農業形態及多元的族群關係。此外,氣候的寒暖、旱澇變化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的影響,十七世紀以後,在氣候上進入了所謂的「小冰期」,十八世紀的氣候回暖,這段期間的氣候變化的趨勢及旱澇與冷變化的關係也是本章所要釐清的。
第二章主要討論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糧食作物的種植與分布,首先檢討本區內各府的作物制度,尤其是輪作制度的發展與變遷。建立各府的作物生長季節表,藉以比較各府的作物分布及輪作方式。其次,番薯、玉米等美洲新作物的傳入,對於山區的開發及糧食的供給有重要的助益,但番薯、玉米在各地的實際傳播情形,及其在各地糧食中所佔的比重,卻未有見有詳細的討論。本章將檢討閩浙贛交界地區番薯、玉米的傳播路線,並估計其在各府糧食中所佔的比重。最後,則試圖描繪出閩浙贛交界區的糧食供需網絡及以府縣為單位的米糧貿易路線。
第三章則討論閩浙贛交界山區的經濟作物的種植與市場,包括茶葉、煙草、苧麻、夏布、蔗糖、藍靛、香菇、花生…等經濟的種植與分布情形,山區林礦業的發展,並檢討所謂的「煙糧爭地」問題及外部市場對於本區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制約。
第四章討論閩浙贛邊區的環境資源利月及制約因素,討論本區水資源的利用情形,農林墾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生態及動植物棲息地改變所造成的影響。檢討在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源利用的過程中,過度利用對於發展所形成的制約。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商品經濟發展,受到兩個主要的因素制約。一是受到環境資源的制約。二是外部市場的結構性因素。在外需市場的架構下,市場的價格,產品的數量都無法由閩浙贛交界山區的生產者所決定,市場的價格均由外來商人或包買者所決定。因此,清代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基本上受制於生產以外的因素。從清前期閩浙贛交界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或許可以用環境制約與市場制約二個方向思考近代中國的農村經濟,或許這就是閩浙贛山區經濟衰敗與危機的根源所在。
徵引書目

檔案、政書: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歷史檔案》1993: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朝江西萬載縣土棚學額紛爭案〉,《歷史檔案》1994: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贛西棚民的抗清鬥爭〉,《歷史檔案》1994: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初粵閩湘贛搶米遏糴史料〉,《歷史檔案》1996: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軍機處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康熙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197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198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嘉慶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出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道光朝奏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未出版。
《大清歷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1964年。

文集、奏議:
(明)王士性,《廣志鐸》,收入《王士性地理書三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姚旅,《露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11,台南: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
(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北京:京華出版社,2000年。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778,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黃汴,《天下水陸路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明)熊人霖,《南榮詩文集》,東京:高橋情報據崇禎十六年刊本景印紙燒本,1994,傅斯年圖書館藏。
(清)不著撰人,《西江政要》,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線裝書。
(清)卞寶第,《閩嶠輶軒錄》,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線裝書。
(清)王鳳生,《浙西水利備考》,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478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四年修,光緒四年刊本景印。
(清)王簡庵,《臨汀考言》,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8:21,北京:北京出版社據康熙刻本景印。
(清)包世臣,《齊民四術》,收入《包世臣全集》,合肥:黃山書社,1997點校本。
(清)何德剛,《撫郡農產考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本,據光緒二十九年刊本景印。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清)周亮工,《閩小記》,叢書集成新編本,台北:新文豐圖書公司。
(清)凌燾,《西江視臬紀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乾隆八年刊本景印。
(清)徐繼畲,,《松龕先生全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42輯,411冊台北:文海出版社。
(清)張鑑,《雷塘庵主弟子記》,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95。
(清)郭起元,《介石堂集古文》,收入《四庫未收書集刊》第十輯第二十冊,北京出版社據清乾隆刻本影印。
(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福建圖書館藏乾隆三十三年刻本景印)。
(清)陳盛韶,《問俗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
(清)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楊瀾,《臨汀匯考》,廈門大學藏光緒四年刊本。
(清)葉夢珠,《閱世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葛士濬編,《皇朝經世文續編》。
(清)董含,《三岡識略》,收入《新世紀萬有文庫》,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清)劉兆麒,《總制浙閩文檄》,收入《官箴書集成》,清康熙十一年刊本。
(清)憺漪子,《天下路程圖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資料匯編:
上海博物館圖書資料室編,《上海碑刻資料選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檔案系中國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編,《清代的礦業》,北京:中華書局,1983。
王達等編,《中國農學遺產選集》甲類第一種《稻》下編,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
吳覺農編,《中國地方志茶葉歷史資料選輯》,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閩贛邊界散札案(乾隆二十九年)〉,《史料旬刊》10(1930)。
陳祖槼, 朱自振編,《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
彭澤益編,《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
戴鞍鋼、黃葦編,《中國地方志經濟資料匯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
祁守華、鍾曉鍾編,《中國地方志煤炭史資料選輯》,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0。

方志資料:
浙江省
康熙《建德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14,北京:中國書店據康熙二十二刻本景印。
道光《建德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547,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八年刊本景印。
民國《建德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69,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八年刊本景印。
光緒《分水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0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三十年刊本景印。
光緒《淳安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08,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十年刊本景印。
民國《遂安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1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九年鉛印本景印。
民國《壽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5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九年鉛印本景印。
天啟《衢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60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天啟二年鈔本景印。
康熙《衢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195,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八年重刊本景印。
嘉慶《西安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6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嘉慶十六年刊本景印。
民國《衢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58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六年刊本景印。
民國《龍游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55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二年刊本景印。
崇禎,〈開化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17,北京:中國書店,據日本國會圖書館藏崇禎三年刊本景印。
乾隆《開化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53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六十年刻本景印。
雍正《常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53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雍正二年刊本景印。
光緒《常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09,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十二年刊本景印。
雍正《處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60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雍正十一年刊本景印。。
同治《麗水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18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十三年刊本景印。
民國《麗水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20,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五年刊本景印。
乾隆《續青田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535,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四十二年刊本景印。
光緒《青田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05,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年刊本景印。
光緒《遂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0,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十二刊本景印。
乾隆《宣平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18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八年刊本景印。
光緒《宣平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18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四年刊本景印。
民國《景寧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5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二年刊本景印。
光緒《縉雲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年刊本景印。
同治《雲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三年刊本景印。
光緒《烏程縣志》,光緒七年刊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線裝書。

江西省
雍正《江西通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8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雍正十年刊本景印。
乾隆《廣信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19,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四十八年刊本景印。
乾隆《上饒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4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四十九刊本景印。
同治《上饒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4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十一年刻本景印。
乾隆《玉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6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四十九年刊本景印。
道光《玉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63,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三年刊本景印。
同治《玉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7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十一年刻本景印。
康熙《弋陽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50,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景印。
乾隆《鉛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50,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八年刊本景印。
同治《鉛山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1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十二年刊本景印。
康熙《廣永豐縣志》,收入《清代孤本方志選》,北京:線裝書局據康熙十年刻,四十一年增刻本景印。
乾隆《廣豐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20,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四十九年刊本景印。
康熙《貴溪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7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景印。
乾隆《建昌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30,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2二十四年刊本景印。
康熙《南城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18,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康熙刊本景印。
正德《新城縣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4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正德刊本景印。
康熙《新城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59,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康熙十二年刊本景印。
乾隆《新城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9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六刊本景印。
同治《新城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5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九年刊本景印。
萬曆《南豐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2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萬曆十四年刊本景印。
同治《南豐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27,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十年刊本景印。
同治《廣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17,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六年刻本景印。
乾隆《瀘溪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5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六年刊本景印。
嘉靖《贛州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38,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嘉靖刊本景印。。
天啟《贛州府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202,台南:莊嚴圖書公司據天啟元年刊本景印。
康熙《贛縣志》,收入《清代孤本方志選》2:20,北京:線裝書局,據康熙二十三年刻本景印。
乾隆《贛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6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四十七年刊本景印。
同治《贛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28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十一年刊本景印。
乾隆《長寧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0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四年刻本影印。
咸豐《長寧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0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咸豐五年刊本景印。
光緒《長寧縣續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03,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十五年刊本景印。
乾隆《會昌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03,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六年刊本景印。
同治《會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0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十一年刊本景印。
道光《興國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38,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四年刊本景印。
康熙《興國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3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景印。
同治《興國縣志》,台北:台北市興國縣同鄉會據同治十一年刊本景印。
道光《龍南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4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六年刊本景印。
光緒《龍南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82,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據光緒二年刊本景印。
乾隆《信豐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77,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據乾隆十六年刊本景印。
乾隆《安遠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7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五年刊本景印。
同治《安遠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77,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據同治十一年刊本景印,1996年。
道光《雩都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58,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六年刊本景印。
順治《定南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8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順治十四年刊本景印。
同治《定南廳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82,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據同治十一年刊本景印。
萬曆《寧都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80,台北:成文出版社據萬曆二十年刊本景印。
乾隆《寧都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8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六年刊本景印。
道光《寧都州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88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四年刊本景印。
萬曆《瑞金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00台北:成文出版社據萬曆三十一年刊本景印。
康熙《續修瑞金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901,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康熙四十八年刊本景印。
光緒《瑞金縣志》,台北:台北市瑞金同鄉會據光緒元年開雕本景印,1990年。
乾隆《石城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83,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據乾隆四十六年刊本景印,1996年。
嘉靖《南安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續編》50,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嘉靖十五年刊本景印。
康熙《南康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31》北京:中國書店據康熙四十九年刻本景印。
同治《南康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省府縣志輯86,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據同治十一年刊本景印。。
乾隆《大庾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45,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二年刊本景印。

福建省
乾隆《福寧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74,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二十七年刊本景印。
民國《建甌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95,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八年鉛印本景印。。
道光《建陽縣志》,建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據道光十二年刊本重排本,1989年。
民國《建陽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237,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十八年鉛印本景印。
光緒《續修浦城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9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十六年刊本景印。
康熙《崇安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叢刊》,北京:中國書店據康熙九年刊本景印。
民國《崇安縣新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238,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三十年鉛印本景印。
嘉靖《邵武府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30,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嘉靖刻本景印。
萬曆《邵武府志》,萬曆四十七年刊本,台北:國家圖書館藏善本書。
乾隆《邵武府志》,乾隆三十五年刊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善本書。
康熙《建寧縣志》,收入國家圖書館分館編,《清代孤本方志選》2:19 ,北京:線裝書局據康熙十三年刻本景印。
康熙《光澤縣志》,收入國家圖書館分館編,《清代孤本方志選》,北京:線裝書局據光緒二十二年刻本景印。
乾隆《延平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99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三十年刊本景印。
嘉慶《南平縣志》,嘉慶十五年刊本,台北:國家圖書館藏微卷。
崇禎《汀州府志》,崇禎十年刻本,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景照本。
乾隆《汀州府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75,台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十七年刊本景印。
光緒《長汀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87,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五年刊本景印。
民國《長汀縣志》,長汀縣博物館據民國二十九年刊本重排本,1983年。
乾隆《永定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據乾隆二十二年刊本景印。
民國《永定縣志》,台北:永定同鄉會據民國三十八年刊本重印,1982年。
康熙《寧化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88,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同治八年重刊本景印。
康熙《清流縣志》,收入國家圖書館分館編,《清代孤本方志選》2:27,北京:線裝書局據康熙四十一年刻本景印。
道光《清流縣志》,福建人民出版社據道光九年刊本重排本,1992年。
道光《龍巖州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85,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十六年重刊本景印。
民國《龍巖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86,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九年鉛印本景印。
光緒《寧洋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103,台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元年刊本景印。
道光《漳平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3,台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十年刊本景印。

其他地區
民國《懷寧縣誌》,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732,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五年刊本景印。

中文專書
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所編,《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1981。
文煥然、文榕生,《中國歷史時期冬半年氣候冷暖變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方行等主編,《中國經濟通史•清代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
方志遠,《明清湘鄂贛地區人口流動與城鄉商品經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方載輝,《浙江耕作制度》,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牛建強,《明代人口流動與社會變遷》,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王文裕,《明清的煙草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王玉德、張全明,《中華五千年生態文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社教,《蘇皖浙贛地區明代農業地理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淑芬,《治山與治水:清代環境保護思想之研究—以江浙、湖廣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王雙懷,《明代華南農業地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布瑞,《中國農業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江西農業地理編寫組編,《江西農業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吳宏岐,《元代農業地理》,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7。
宋應星,《天工開物》,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87。
李心純,《黃河流域與綠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農業生態環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李文治等,《明清時代的農業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李伯重,《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年。
周宏偉,《清代兩廣農業地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林承戰,《和諧或對立?清康熙時期國人與環境的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胡碧珊,《清代東南山區棚民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唐立宗,《在盜區與政區之間—明代閩粵贛湘交界的秩序變動與地方行政演化》,台北:台大文學院,2002。
徐曉望,《試論明清時期閩浙贛三省邊區山區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廈門:廈門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85。
耿占軍,《清代陜西農業地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雪芹,《明清河南農業地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家誠,《中國氣候》,台北:明文書局,1985 。
張家誠,《氣候與人類》,開封: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張家誠,《氣候變遷及其原因》,北京:科學出版社,1976。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五卷明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國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曹樹基,《天地之間--近五百年來的人口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未刊稿。
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一卷《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郭聲波,《四川歷史農業地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陳支平,《客家源流新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
陳春聲,《市場機制與社會變遷—18世紀廣東米價分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
陳國生,《明代雲貴川農業地理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陳慈玉,《近代中國茶葉的發展與世界市場》,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82年。new window
陳橋驛等編,《浙江省地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香港:三聯書店,1994。
游修齡,《中國稻作史》,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黃志繁,《12-18世紀贛南的地方動亂與社會變遷》,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1。
黃怡媛,《清代棚民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葉顯恩,《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僕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趙岡,《中國歷史上生態環境之變遷》,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
趙昭炳主編,《福建省地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劉世錡,《中國農業地理》,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6。
蔡瓊瑤,《民間宗教與土客關係研究-以清代中葉閩浙贛皖棚民為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韓茂莉,《宋代農業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
韓茂莉,《遼金農業地理》,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1999。
譚鉅生、林文榮、黃際民,《江西省地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饒偉新,《生態、族群與階級—贛南土地革命的歷史背景分析》廈門:廈門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2。
龔勝生,《清代兩湖農業地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西文專書:
Chuan, Han-sheng and Richard A. Kraus. Mid-Ching Rice Market and Trade: An essay in price history Cambridg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75.
Goudie, Andrew. The Human Impact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third edition, 1990.
Ho, Ping-ti.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Le Roy Ladurie, Emmanuel. Times of Feast, Times of Famine: A History of Climate Since the Year 1000. New York: Doubleday & Campany,1971.
Leong, Song-the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Marks, Robert B. Tiger,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Osborne, Anne Barren Mountains, Raging Rivers: The Ecological and Social Effects of Changing Land Use on Lower Peripher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1989.
Perdue, Peter. C. Exhausting the Earth: 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1500-1800.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Perkins, Dwight H.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Rawski, Evelyn Sakakida. Agri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Rawski, Thomas G. and Lillian M. Li (eds.) Chinese History in Economic Perspectiv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Scott, James C.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Smil, V. The Bad Ear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China. New York: Sharpe,1984.
Worster, Donald. The Ends of the Earth: 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日文專書:
上田信,《森と綠の中國史》,東京:岩波書店,1999年。
上田信,《傳統中國(盆地)(宗族)明清時代にみる》,東京:講談社,1995年。
川勝守,《明清江南農業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2年。
山田賢,《移住民の秩序》,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5年。
山本進,《清代社會經濟史》,東京:創成社,2002。
田尻利,《清代農業商業化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9。
梅原猛、伊東俊太郎、安田喜憲編,《講座文明と環境》,全十五卷,東京:朝倉書店,1995年12月,初版,第一刷,1998年2月,第二刷。

中文論文
丁海平,〈明清時期甘藷的傳入及推廣〉,《歷史教學》1996:12。
于少海,〈試論明清贛南商品經濟的發展〉,《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7:1。
卞利,〈江西地區永佃權産生的時間問題考辨〉,《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9:3,頁73-74。
卞利,〈清代前期江西贛南地區的押租制研究〉,《中國農史》1998:3,頁47-55。
卞鴻翔,〈唐宋時期洞庭湖環境的演變〉,《湖南師院學報(自然)》1984:2。
王子今,〈秦漢時期氣候變遷的歷史學考察〉,《歷史研究》,1995:2
王社教,〈明代蘇皖浙贛地區的雜糧作物及其分布〉,《中國農史》16:3(1997)。
王社教,〈歷史農業地理學芻議〉,《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3。
王建革,〈小農與環境--以生態系統的觀點透視傳統農業生產的歷史程序〉,《中國農史》14:3,1995。
王珍,〈徽州木商述略〉,《徽州社會科學》1991:2。
王根泉、魏佐國,〈明清兩代江西撫州地區商品經濟發展的水平〉,《江西社會科學》1992:6。
王紹武,〈1470年以來我國華東四季與年平均氣溫變化的研究〉,《氣象學報》48:1(1990)。
王紹武,〈公元1380年以來我國華北氣溫序列的重建〉,《中國科學》(B輯)1990:5。
王業鍵,〈清中葉東南沿海糧食作物分布、糧食供需與糧價分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1999,頁363-397。後收入王業鍵,《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二)》(台北:稻香出版社,2003)。new window
王業鍵,〈清代中國氣候變遷、自然災害與糧價的初步考察〉,《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二)》 (台北:稻香出版社,2003)。
王業鍵、黃國樞,〈十八世紀中國糧食供需的考察〉,《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後收於王業鍵《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一)》(台北:稻香出版社,2003)。
王業鍵、黃翔瑜、謝美娥,〈十八世紀中國糧食作物的分佈〉,《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頁283-308。後收於王業鍵《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一)》,台北:稻香出版社,2003。new window
王業鍵、黃翔瑜、謝美娥,〈十八世紀中國的輪作制度〉,《中國史學》8(1998),後收於王業鍵《清代經濟史論文集(一)》(台北:稻香出版社,1993)。
王錚,〈歷史氣候變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地理學報》51(4),1996。
王雙懷,〈明代華南的自然災害及其時空特徵〉,《地理研究》18:2(1999),頁152-160
包茂宏,〈環境史、歷史、理論和方法〉,《史學理論研究》2000:4。
伊懋可,〈導論〉,收入劉翠溶、伊懋可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頁1-38。new window
全漢昇,〈清中葉以前江浙米價變動趨勢〉,《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new window
全漢昇,〈清雍正年間的米價〉,《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new window
江太新,〈中國農業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討論述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1,頁111-118。
江太新,〈評介中國農業資本主義萌芽的研究〉,《農史研究》5(1985),頁134-144。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大公報在港復刊三十周年紀念文集》(香港:大公報編輯部,1978)。
余興紅、鍾晉蘭,〈河田集的宗族、經濟與神明〉,收入楊彥杰主邊編,《長汀縣的宗族、經濟與民俗》(香港: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資料研究中心、法國遠東學院,1996)。
吳宗慈,〈江西棚民始末記〉,《國史館館刊》1:4,1948.11。
吳承明,〈論清代前期我國國內市場〉,《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吳善貴等,〈玉山煙行業的興衰〉,《玉山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
吳敵,〈清代長江流域的農業開發與環保問題〉,《四川師範學院學報》1996:6。
李心純,〈從生態系統的角度透視明代的流民現象:以黃河中下游流域的山西、河北為中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3。
李玉昆,〈先薯祠與番薯的傳入〉,《古今農業》1992:2。
李伯重,〈天、地、人變化與明清江南的水稻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4。
李伯重,〈明清江南工農業生產中的燃料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4,頁42。
李伯重,〈明清江南肥料需求的數量分析〉,《清史研究》2000:1。
李伯重,〈明清江南種稻農戶生產能力初探〉,《中國農史》1986:3。
李伯重,〈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木材問題〉,《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1。
李國祁,〈民國時期福建產茶區的農村經濟〉,《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李國祁,〈由閩浙區域研究看清代解決人口壓力的重要方法──栽培經濟作物〉,《食貨月刊復刊》4:10(1975)。
李景林,〈從《三省邊防備覽》看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陜川鄂三省交界地區社會關係的一些特點〉,《史學集刊》1956:1。
李琳琦,〈徽商與明清時期的木材貿易〉,《清史研究》1996:2。
沈小英、陳家其,〈太湖流域的糧食生產與氣候變化〉,《地理科學》11(3),1991。
汪榮祖,〈氣候變遷與明清代興〉,《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汪潤元、勾利軍,〈清代長江流域人口運動與生態環境的惡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4。
周榮,〈康乾盛世的人口膨脹與生態環境問題〉,《史學月刊》1990:4。
林仁川,〈明清福建煙草的生產與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9:3,頁31。
林汀水,〈九龍江下游的圍墾與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4。
林汀水,〈明清福建的自然災害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傅衣凌、楊國楨編《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頁262-288。
林麗月,〈從煙草的傳播看明末清初農業思想中的本末論〉,《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林麗月,〈晚明福建的食米不足問題〉,《師大歷史學報》15,1987。new window
竺可楨,〈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竺可楨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施由民,〈明清時期江西糧食作物的種植技術〉,《農業考古》1992:1,頁164-166。
施由民,〈明清時期贛南客家與山區經濟的發展〉,《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2:5。
段從光,〈贛西棚民的抗清鬥爭〉,《歷史教學》1955:1,頁33-36。
約翰•麥克尼爾(John R. McNeill),〈由世界透視中國環境史〉,劉翠溶、伊懋可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new window
胡大新,〈永定縣煙草業的歷史考察〉,《汀州府的宗族、廟會與經濟》。
胡水鳳,〈近代江西夏布的產與銷〉,《江西大學學報》1986:3。
胡水鳳,〈清代江西苧麻業概略〉,《農業考古》1990:1。
韋慶遠、魯素,〈清代前期礦業政策的演變〉,《中國會經濟史研究》1983:3,頁1-17。
倪根金,〈明清護林碑知見錄〉,《農業考古》1996:3。
倪根金,〈秦漢環境保護初探〉,《中國史研究》1996:2。
倪根金,〈試論氣候變遷對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經濟的影響〉,《農業考古》1988:1。
凌大燮,〈我國森林資源的變遷〉,《中國農史》1983:2。
唐力行,〈明清徽州木商考〉,《學術界》1991:2。
夏明方,〈近代中國糧食生產與氣候波動—兼評學術界關於中國近代農業生產力水平問題的爭論〉,《社會科學戰線》1998:4。
夏明方,〈從清末災害群發期看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歷史條件》,《清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徐海亮,〈歷代中州森林的變遷〉,《中國農史》1988:4。
徐曉望,〈明代的鐵礦業〉,《福建史志》2001:5。
徐曉望,〈明代福建糧食市場初探〉,《福建史志》1988:4。
徐曉望,〈明清閩浙贛邊區山區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傅衣凌、楊國楨編《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頁193-226。
徐曉望,〈清—民國福建糧食市場的變遷〉,《中國農史》1992:3。
徐曉望,〈試論清代閩粵鄉族械鬥〉,《學術研究》1989:5。
徐曉望,〈論宋元明福建的糧食複種問題〉,《中國農史》1999:1。
徐曉望,〈商品經濟與明清以來福建自然環境的變更〉,《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3。
翁國梁,〈福建番薯考〉,《福建文化》2:13(1933)。
馬雪芹,〈明中期流民問題與南陽盆地周邊山地開發〉,《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1。
馬雪芹,〈明清河南糧食作物的地理分佈及結構變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1。
馬雪芹,〈明清時期黃河流域農業開發和環境變遷述略〉,《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7:3。
高銘群,〈明清時期南贛農業經濟〉,《農業考古》1987:2。
張丕遠,龔高法,〈十六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地理學報》36(3),1979。
張丕遠、王錚、劉嘯雷、張時煌,〈中國近2000年來氣候演變階段性〉,《中國科學》(B輯),24(9),1994。
張沛,〈秦嶺深處的一通清代嚴禁燒山毒河告示碑〉,《農業考古》1993:1。
張芳,〈明清東南山區的灌溉水利〉,《中國農史》1996:1,頁89。
張芳,〈明清南方山區的水利發展與農業生產〉,《中國農史》16:1/3,1997。
張芳,〈清代南方山區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中國農史》17:2,1998。
張建民,〈明清農業墾殖論略〉,《中國農史》1990:4。
張建民,〈明清漢水上游山區的開發與水利建設〉,《武漢大學學報》1994:1。
張建民,〈清代湘鄂西山區的經濟開發及其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4。
張建民,〈論明清時期的水資源利用〉,《江漢論壇》1995:3。
張建民,〈論傳統農業時代的自然保護思想〉,《中國農史》18:1,1999。
張家誠,〈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的影響初探〉,《地理研究》1982:2。
張桂林,〈贛西棚民與福建佃農〉,《福建師大學報》1986:3。
張國雄,〈明清時期兩湖開發與環境變遷初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2。
張雪慧,〈徽州歷史上的林木經營初探〉,《中國史研究》1987:1。
曹樹基,〈玉米和番薯傳入中國路線新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4。
曹樹基,〈地理環境與宋元時代的傳染病〉,《歷史地理》,第12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曹樹基,〈明清時期的流民和贛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1986:2。
曹樹基,〈明清時期的流民和贛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1985:4。
曹樹基,〈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徵〉,《歷史地理研究》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
曹樹基,〈贛、閩、粵三省毗鄰地區的社會變動與客家的形成〉,《歷史地理》14(1998),頁123-135。
梁四寶,〈明代「九邊」屯田引起的水土流失問題〉,《山西大學學報》1992:3。
梁四寶,〈清代秦巴山地的開發與環境惡化〉,《晉陽學刊》1994:5。
梁肇庭,〈客家歷史新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1。
莊國土,〈鴉片戰爭前福建外銷茶葉生產和迎銷對當地社會經濟的影響〉,《中國史研究》1999:3。
許檀,〈明清時期江西的商業城鎮〉,《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3。
許懐林,〈中國人口遷徙與江西的客家〉,《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1:4,頁17-24。
郭松義,〈玉米、番薯在中國傳播中的一些問題〉,《清史論叢》7,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80-114。
郭松義,〈清代北方旱作區的糧食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1。
郭松義,〈清代的人口增長和人口流遷〉,《清史論叢》,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
郭松義,〈番薯在浙江的引種和推廣〉,《浙江學刊》1986:3。
郭建平,〈氣候變化對我國東部地區糧食產量的影響初探〉,《地理研究》11(1),1992。
陳支平,〈流動的移民社會及鬆散的宗族組織〉,收入葉顯恩等編,《中國傳統社會經濟與現代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陳支平,〈清代江西的糧食運銷〉,《江西社會科學》1983:3。
陳支平,〈清代前期福建的非正常米價〉,《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3。
陳正祥,〈中國之耕地與人口〉,《科學農業》1:6,1953,頁23-31。
陳正祥,〈中國農業區域〉,《科學農業》2:5,1954,頁20-34。
陳玉瓊,〈中國近五百年的乾旱〉,《農業考古》1988:1,頁300-307。
陳良學等,〈清代前期客民移墾與陝南的開發〉,《陝西師大學報》1988:1。
陳忠烈,〈清代粵北經濟區域的形成與特點〉,《廣東社會科學》1988:3。
陳春聲、劉志偉,〈清代經濟運作的兩個特點—有關市場機制的論綱〉,《中國經濟史研究》1990:3。
陳柯雲,〈明清山林苗木經營初探〉,《平準學刊》4(上),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5。
陳柯雲,〈明清徽州地區山林經營中的「九分」問題〉,《中國史研究》1987:1。
陳柯雲,〈從《李氏山林置產簿》看明清徽州山林經營〉,《江淮論壇》1992:1。
陳柏泉,〈江西地區歷史時期的森林〉,《農業考古》1985:2,頁204-214。
陳家其,〈太湖流域南宋以來旱澇規律及其成因初探〉,《地理科學》9(1),1989。
陳家其,〈明清時期氣候變化對太湖流域農業經濟的影響〉,《中國農史》1991:3。
陳浦如等,〈南平發現保護森林的碑刻〉,《農業考古》1984:2。
陳國生,〈清代四川的人地矛盾、生態惡化及其對策〉,《社會科學研究》1995:3。
陳森甫,〈宋元以來江西西南山地之畬蠻〉,《國史館館刊》復刊1:4,1972,頁169-184。
陳學文,〈番薯入閩史探〉,《福建論壇》1987:4,頁76-78。
陳樹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國傳播情況研究〉,《中國社會科學》1980:3。
陳樹平,〈煙草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農史研究》,第五輯,1985。
陳橋驛,〈古代紹興地區天然森林的破壞及其對農業的影響〉,《地理學報》1965:4。
陳橋驛,〈歷史上浙江的山地墾殖與山林破壞〉,《中國社會科學》1983:4。
章有義,〈中國農業資本主義萌芽史料問題瑣議〉,《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4,頁1-20。
章振乾,〈閩西農村調查日記〉,《福建文史資料》35,1996。
傅衣凌,〈明代江南地主經濟新發展的初步研究〉,《廈門大學學報》1954:5。
傅衣凌,〈明代江南富戶經濟的分析〉,《廈門大學學報》1956:1。
傅衣凌,〈明末清初江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富農經營的初步考察〉,《廈門大學學報》1957:6。
傅衣凌,〈明末清初閩贛毗鄰地區的社會經濟與佃農抗租風潮〉,《社會科學》3:3/4,1947。
傅衣凌,〈清代中葉川陜湖三省邊界區經濟形態的變化〉,《抖擻》38,1980。
傅衣凌,〈清代農業資本主義萌芽的一個探索—江西新城〈大荒公禁栽煙約〉一篇史料的分析〉,《歷史研究》1977:5,頁110-115。收入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傅衣凌,〈福建農村的耕畜租佃契約及其買賣文書〉,《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4。
曾華璧,〈論環境史研究的源起、意義與迷思:以美國的論著為例之探討〉,《台大歷史學報》23,1999。new window
華林甫,〈清代以來三峽地區水旱災害的初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1999:1。
鈕仲勛,〈明清時期隕陽山區的農業發展〉,《武漢師範學院學報》1981:4。
鈕仲勛、浦漢昕,〈歷史時期承德圍場一帶的農業開發與植被變遷〉,《地理研究》1984:1。
閔正國,〈從光緒年間的鄉規民約看對農業、林業、畜牧業的保護措施〉,《農業考古》1993:1。
閔宗殿,〈明清時期中國南方稻田多熟種植的發展〉,《中國農史》2003:3。
閔宗殿,〈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的虎患及相關問題〉,《古今農業》2003:1。
閔宗殿,〈從方志記載看明清時期水稻的分布〉,《學術研究》1999:8。
馮爾康,〈試論清中葉皖南富裕棚民的生活方式〉,《南開大學學報》1987:2。
黃志繁,〈大庾嶺山路•山區市場•邊緣市場〉,《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0:1,頁28-32。
黃志繁,〈清代贛南的生態與生計—兼析山區商品生產發展之限制〉,《中國農史》2003:3。
黃志繁,〈地域社會變革與租佃鬥爭—以16-18世紀贛南山區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2003:6。
黃挺、杜經國,〈宋元明清時期閩粵贛邊的交通及其經濟連繫〉,《沿海新潮(汕頭)》1995。
黃梃、杜經國,〈宋至清閩粵贛邊的交通及其經濟連繫〉,《汕頭大學學報》11:2(1995)。
黃翥,〈棚民抗清略述〉,《萍鄉文物》2(1948)。
黃鑒暉,〈山西茶商與恰克圖貿易〉,《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1。
楊昶,〈明代的生態觀念和生態農業〉,《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4。
楊昶,〈明朝有利於生態環境改善的政治舉措考述〉,《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7:1(1998),頁88-93。
楊昶,〈明朝政令對生態環境的負面效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7:1(1998),頁87-92。
楊國楨,〈明清東南區域平原與山區經濟研究序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2。
楊國楨,〈試論清代閩北民間的土地買賣──清代閩北土地買賣文書剖析〉,《中國史研究》1981:1。
楊國楨、陳支平,〈從山契看明代福建山地的私有化〉,傅衣凌、楊國楨編《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頁144-160。
楊豫等,〈新文化史學的興起——與劍橋大學彼得.伯克教授座談側記〉,《史學理論研究》,2000:1。
楊寶琳,〈我國引入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種番薯的最早之地〉,《農業考古》1982:2。
萬芳珍,〈清前期江西棚民的入籍及土客籍的融合和矛盾〉,《江西大學學報》1985:2。
萬國鼎,〈中國種玉米小史〉,《作物學報》1962:2。
經君健,〈清代前期民商木竹的採伐和運輸〉,《燕京學報》新1期,1995。
鄒逸麟,〈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水稻生產的地域分布和環境制約〉,《復旦學報》1985:2。
滿志敏,〈歷史時期柑橘種植北界與氣候變化關係〉,《復旦學報》1999:5。
趙岡,〈人口、墾殖與生態環境〉,《中國農史》1996:1。
趙岡,〈清代的墾殖政策與棚民活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
趙岡,〈生態變遷的統計分析〉,《中國農史》13:4(1994)。
劉正剛,〈明清之際南方虎患考述〉,收入葉顯恩等編,《中國傳統社會經濟與現代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劉正剛,〈明清南方沿海地區虎患考述〉,《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年2期。
劉正剛,〈明清閩粵贛地區虎災考述〉,《清史研究》2001:2。
劉永華,〈宋元以來閩西社會的土客之爭與佃農鬥爭〉,《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2。
劉永華,《明清時期閩西的民間文化與社會經濟變遷》,廈門大學歷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西墟市與市鎮的發展〉,《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1990)。
劉秀生,〈清代閩浙贛皖的棚民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1。
劉敏,〈論清代棚民的戶籍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1。
劉翠溶,〈中國歷史上關於山林川澤的觀念和制度〉,收入曹添旺等主編,《經濟成長、所得分配與制度演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 ,頁19-42。
劉翠溶,〈明清時代南方地區的專業生產〉,《大陸雜誌》56:3(1978)。
劉翠溶,〈漢人拓墾與聚落之形成〉,收入劉翠溶、伊懋可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new window
劉壁鏡,〈廣豐名特產—煙葉〉,《廣豐縣文史資料》第一輯(1985)。
暴鴻昌,〈明代長城區域的森林采代與禁伐〉,《學術交流》1991:3。
暴鴻昌,〈明清時期長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壞的歷史考察〉,《湖北大學學報》1991:1。
樊樹志〈明代襄荊流民與棚民〉,《天津社會科學》1980:3。
鄭斯中,〈1400-1949年廣東省的氣候振動及其對糧食豐欠的影響〉,《地理學報》1983:1。
鄭景雲、張丕遠,〈近500年冷暖變化對我國旱澇分區的影響〉,《地理科學》15(2),1995。
鄭學檬,〈略論唐宋時期自然環境的變化對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廈門大學報》1991:4。
穆素潔,〈商業化農業與變化的限度:1644-1834年的珠江三角洲〉,《廣東社會科學》1989:1。
蕭璠,〈徐霞客旅遊途中所見到的環境破壞〉,《歷史月刊》22(1989),頁106-110。
蕭璠,〈漢宋間文獻所見古代中國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地方病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1(1993),頁67-171。new window
戴一峰,〈近代閩江上游山區的開發與生態環境〉,《廈門大學學報》1991:4。
戴一峰,〈試論明清時期福建林業經濟〉,《中國農史》1991:4。
戴一峰,〈論近代福建木材業〉,《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2。
戴一峰,〈論近代福建的植樹造林──近代福建林業史研究之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2。
戴一峰,〈論近代閩江上游山區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3。
戴一峰,〈環境與發展—二十世紀上半期閩西農村的社會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0:4。
薛瑞錄,〈清初贛西棚民起義領袖朱益吾的籍貫和反清活動〉,《清史論叢》6(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147-154。
謝維宏,〈清代徽州外來棚民與地方社會的反應〉,《歷史檔案》2003:2。
鍾建安,〈明清時期畬族對閩浙贛山區的開發〉,《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4。
韓昭慶,〈明清時期(1440-1899)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異常冷暖氣候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2。
韓茂莉,〈宋代川峽地區農業生產述論〉,《中國史研究》1992:4。
韓茂莉,〈宋代東南丘陵地區的農業開發〉,《農業考古》1993:3。
韓茂莉,〈宋代河北的農業生產與主要糧食作物〉,《中國農史》1993:3。
藍勇,〈明清三峽地區農業墾殖與農田水利建設研究〉,《中國農史》1996:2。
藍勇,〈乾嘉墾殖對四川農業生態和社會發展初探〉,《中國農史》1993:1。
藍勇,〈清代三峽地區移民與經濟開發〉,《史學月刊》,1992:5。
闕維民,〈現代西方歷史環境研究簡述〉,《歷史地理》,第15輯(1999)。
羅桂環,〈清中期以後的環境失調及治理〉,《古今農業》1996:2。
羅茲•墨菲(Rhoads Murphey),〈在亞洲比較觀點下的中國環境史〉,收入劉翠溶、伊懋可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
羅爾綱,〈玉蜀黍傳入中國〉,《歷史研究》1956:3。
鐘建安,〈明清時期畬族對閩粵浙贛山區的開發〉,《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4。
龔高法,〈十八世紀我國長江下游等地區的氣候〉,《地理研究》1983:2。
龔高法、張丕遠,〈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紀念科學家竺可楨論文集》(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2)。
龔勝生,〈明清之際湘鄂贛地區的耕地結構及其梯度分布研究〉,《中國農史》1994:2。

西文論文
Averill, Stephen C. “The Shed People and the Opening of the Yangzi Highlands,” Modern China 9.1(1983).
Elvin, Mark. “Ecology and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Asia(II),” Asian Studies Review 14.2(1990),pp.39-53.
Elvin, Mark. and Su Ninghu, “Man Against the Sea: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in the Changing Morphology of Harngzhou Bay, circa 1000-1800.”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1.1(1995), pp.3-54.
Nash, Roderick.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a new teaching frontier.”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41(1972). pp367-372.
Osborne, Anne “The Local Politics of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Lower Yangzi Highlands.” Late Imperial China 15:1(1994).
Rawski, Evelyn S. “Research Themes in Ming-Qing Socioeconomic History-- the State of the Field.”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0.1(1991)
Skinner, G.. William. “Chinese Peasant and the Close Community: An Open and Short Cas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3:7, (1977).pp270-281.
Skinner, G. William. “Presidential Address: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0:2, (1985).
Wang, Yeh-chien. “Secular Trends of Rice Prices in the Yangzi Delta, 1638-1935.” in Thomas G. Rawski and Lillian M. Li eds. Chinese History in Economic Perspectiv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日文論文:
上田信,〈山林およひ宗族と鄉約—華中山間部の事例から—〉,《岩波講座世界歷史》10,《人と人の地域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97年。
上田信,〈地域と宗族〉,《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94(1984)。
上田信,〈雜木林をめくるトラとヒト--十八世紀の東南山地〉,《中國—社會と文化》14(1999)。
上田信,〈觀念•社會•自然--「清代の福建社會」補論〉,《中國—社會文化》4(1989)。
山本進,〈清代市場論に關する〉,《歷史學研究》603(1990)。
今湊良信,〈明代中期の土賊について—南贛地帶の葉氏を中心に—〉,野口鐵郎編,《中國史における亂の構圖》(東京:雄山閣,1986)。
岡元司,〈南宋期浙東海港都市の停滯と森林環境〉,《史學研究》(廣島史學研究會),220號(1998)。
岸本美緒,〈康熙年間の穀賤について--清初經濟思想の一側面〉,《清代中國の物價と經濟變動》(東京:研文出版,1997)。
岸本美緒,〈清代前期江南の米價動向〉,《史學雜誌》87:9(1978)。後收入氏著《清代中國の物價と經濟變動》,東京:研文出版,1997。
宮崎洋一,〈明清時代、森林資源政策の推移──中國について環境認識と變遷〉,《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22號(1994)。
斯波義信,〈移住と流通〉,《東洋史研究》51:1,1992,頁137-146。
森正夫,〈十七世紀の福建寧化縣における黃通の抗租反亂〉(一)、(二)、(三),《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59(1973)、62(1974)、74(1978)。
森田明,〈明末清代の棚民について〉,《人文研究》28:9(1976)。
菅谷文則,〈中國大陸の森林破壞と木槨墓造營〉,收入梅原猛、伊東俊太郎、安田喜憲等編,《講座文明と環境》,第九卷(東京:朝倉書店,1998年2月,第二刷)。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