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明到清初的福州城
作者:陳怡行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張哲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福州晚明清初十七世紀福建省城Fuzhoulate Mingearly Qingthe seventeenth centuryFujiang Provi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9
本研究旨在探明福建省城福州於十七世紀所面臨的各項挑戰與轉折,尤其是福州如何因應明清兩朝交替的重大歷史變局,並分別從下列幾個面向進行探討。
首先,討論明清易代過程對福州所造成的影響。福州在十七世紀之初,先是作為明朝的福建省城,其次成為隆武政權的首都,隨即轉為滿州控制下的省城,再接著則是靖南王所控制的王城。直到十七世紀的後半期,伴隨著清朝平定台灣之後,福州所管轄的範圍擴大至福建及台灣兩地,臺灣海峽遂成中國內海。故可知,福州在十七世紀的城市地位伴隨著漫長的易代過程而有不同的變化。
其次,從海洋的角度來觀看福州發現,福州在東亞海域一系列的貿易節點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當我們自海洋往陸地觀看時,福州城所代表的意義與單純從福州自身出發,或者是從陸地的觀點來理解有很大的不同。雖然福州在易代之際因幾次的城市攻防戰而數度遭受嚴重破壞,但城市之所以能夠再度興盛,與其在東亞海域貿易網絡所扮演的角色,促使城市得以迅速復原,兩者之間有著絕對的關連。
再者,探究城市在十七世紀所面臨的挑戰。福州在易代之際,受到戰爭的破壞,不僅城市人口大幅減少,城市周邊地區也遭受到大規模的破壞,因而面臨極大危機。此外,十七世紀也是東亞海域周邊國家及地區重新整合的時期,國際貿易網絡起伏不定,再加上清廷採行海禁、遷界政策,城市商業機能遭受極大幾乎難以維持。然而,在如此的困難時期,城市商人仍然透過走私貿易維持商業活動,使得城市得以維持有限度的運作。是故,十七世紀對於福州而言,不僅是城市發展上的重大挫折,也使得十六世紀以來城市不斷擴張的趨勢轉向萎縮。
最後,觀察城市空間在十七世紀所發生的變化。晚明以來,福州城市擴張主要呈現在城牆之外,沿閩江岸不斷擴張的商業區,城牆之內的空間格局基本固定不變。但是,到了易代之際,清朝為因應戰爭需求,城牆之內的空間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滿州人在城中匡圈出一塊區域,作為八旗駐防之用的城中之城,即滿城。除此,城牆之外的商業區因數度受到戰爭破壞,規模大幅萎縮。直到十七世紀後期,清廷底定福建之後,城外商業區才漸次恢復。
總之,十七世紀是中國城市發展的重要轉折時期,透過本研究大致呈現福州在這個時期所面臨的挑戰及其因應模式。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how residents in the capital of Fujiang Province—the Fuzhou City—coped with changes and challenges to their cit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especially with the socio-political turbulences regarding to the dynastic transition from the Ming to the Qing Empire. The study focuses on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it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dynastic transition from the Ming to the Qing Empire.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status of Fuzhou changed a few times from the province capital city of Fujiang of the Ming Empire, to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Longwu Regime, to a province capital city of the Manchu Empire, and then to the capital of King Jingnan’s territory. In the latter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Qing Empire conquered Taiwan, and Fuzhou thence became a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an extensive area including Fujiang and Taiwan. In due course, the Taiwan Strait turned into internal waters of China. In this view, the status of Fuzhou changed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political struggle in the dynastic transition.
Second, the study examines Fuzh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itime economics and trade, and finds that the city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maritime trading network of East Asia. To put it differently, this perspective enables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Fuzhou than the one from a terrestrial perspective or an introverting one focusing on the city per se. As Fuzhou had been demolished several times during battles and sieges in the dynastic transi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t could be shortly rebuilt and could timely regain its prosperity, largely due to its position in the East Asian trading network. The recovering capacity was inseparable from the trading economics.
Third,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challenges presented to the residents in Fuzhou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uzhou lost a great portion of its population due to warfare, and its vicinities also suffered from large-scale destruction. The city was consequently in great peril.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sian countries and regimes commonly underwent a reorganization proces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f the maritime network at the time was disrupted. Moreover, the Qing Empire’s later implementation of Haijing policy and Great Clearance further worsened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e end, residents in Fozhou could barely sustain their commercial activities. Nonetheless, urban merchants managed to maintain the commercial activities through smuggling trade, and retained a minimal level of such urban functions. Overall, Fuzhou encountered great difficulties in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istent trend of urban expansion and growth from the sixteenth century withered out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Las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hanges of urban space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Since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urban growth largely happened in the areas outside the city walls. The commercial districts restlessly mushroomed along the Ming River. By contrast, the urban fabrics of the inner city inside the city walls largely remained the same. The Qing Empire however chang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inner city greatly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needs of war during the dynastic transition. Manchus encircled an area of the inner city to be the compound of the Eight Banners. This walled city inside the inner city was known as Mancheng District. In addition, the commercial districts outside the original city walls were destroyed several times in battles and thereafter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These commercial districts can only gradually revived after the Qing Empire excised full control over the Fujiang Province in the latter seventeenth century.
In general,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s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ese cities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challenges of urban growth and means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in Fuzhou in this period.
一、 史料
(一) 正史、政書、雜史
1. 《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2. 《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3. (明)余颺,《莆變紀事》,收入(明)余颺等著,《莆變紀事:外五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4. (明)佚名,《思文大紀》,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5. (明)查繼佐,《魯春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6. (明)曹屢泰,《靖海紀略》,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33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7. (明)陳鴻,《莆靖小紀》,收入(明)余颺等著,《莆變紀事:外五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8. (明)陳鴻,《莆變小乘》,收入(明)余颺等著,《莆變紀事:外五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9. (明)黃宗羲,《賜姓始末》,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10. (明)楊英,《從征實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11. (明)錢澄之,《所知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12. (清)《閩海紀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13. (清)文慶、賈楨、寳鋆等纂輯,《籌辦夷務始末》,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14-4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十九年(1930)故宮博物院影印清內府抄本影印。
14. (清)江日昇,《臺灣外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15. (清)李天根輯,《爝火錄》,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16. (清)杜臻,《粵閩巡視紀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460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17. (清)沈雲,《台灣鄭氏始末》,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18. (清)阮旻錫,《海上見聞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19. (清)林義儒,《海濱外史》,《台灣文獻匯刊‧第二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20. (清)林繩武,《海濱大事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21. (清)林繩武輯,《海濱大事記》,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22. (清)邵廷寀,《東南紀事》,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23. (清)洪若臯,《閩難記》,收入《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第39冊,據昭代叢書(道光本)戊集續編影印。
24.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4。
25. (清)凌雪,《南天痕》,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26. (清)夏琳,《閩海紀要》,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27. (清)徐鼒,《小腆紀年附考》,北京:中華書局,1957。
28. (清)徐鼒,《小腆紀傳》,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29. (清)海外散人,《榕城紀聞》,收錄於(明)余颺等著,《莆變紀事:外五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30. (清)留雲居士,《明季稗史初編》,上海:上海書店,1988。
31. (清)翁州老民,《海東逸史》,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32. (清)勒德洪等奉敕撰,《平定三逆方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345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33. (清)崑岡等奉敕撰,《大清會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34.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
35. (清)許旭,《閩中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36. (清)彭孫貽撰,李延昰補編,《靖海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37. (清)童華,《長崎紀聞》,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第79冊,據清乾隆刻本影印。
38. (清)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39. (清)黃宗羲,《賜姓始末》,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40. (清)楊捷,《平閩紀》,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98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41. (清)楊捷,《平閩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42. (清)德福編,《閩政領要》,抄本一冊,約輯於乾隆22年。
43.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1986-1991。
44. 馮元魁新撰,《清史(一八四0以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5. 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福建地方史研究室編,《鴉片戰爭在閩、台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46.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閩海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47.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台北:鼎文出版社,1981。
48. 錢海岳,《南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
(二) 奏疏、檔案
1. (明)安國賢輯,《守城事宜》,明崇禎年間輯,1964年傳抄本,藏於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古籍部。
2. (明)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楊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9,據明刊本影印。
3. (明)李東陽纂修,山根幸夫解題,《正德大明會典》,東京:汲古書院,1989。
4. (明)黃省曾著,謝方校注,《西洋朝貢典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5. (明)鄭若曾撰,《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6. (明)鄭舜功,《日本一鑑》,民國二十八年(1939)影印本,據舊抄本影印。
7. (明)龐尚鵬,《軍政事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史部,第852冊,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五年(1577)刻本影印。
8. (清)于成龍,《于山奏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6,史部,第67冊,據天津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影印。
9. (清)伊桑阿等纂修,康熙朝《大清會典》,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七十二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1993。
10. (清)朱克簡,《按閩奏議》,收入《台灣文獻匯刊》,第二輯,第13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11.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12.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13. (清)崑岡等奉敕著,《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1,據光緒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影印。
14. (清)張廷玉等撰,《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621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15. (清)魏裔介,《魏文毅公奏議》,收入《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1985,第31冊,據畿輔叢書本排印。
16.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丁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1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己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1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初年荷蘭船隊來華貿易史料〉,《歷史檔案》2001年03期(北京,2001),頁11-17。
19.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1985。
2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譯,《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
22. 佚名編,《閩頌匯編》,收入《台灣文獻匯刊》,第二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23.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輯,《史料旬刊》,台北:國風出版社,1963。
24. 國立台灣大學編,《歷代寶案》,台北:台灣大學出版,1972。
25.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軍機處檔摺件》。
26.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鄭成功檔案史料選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27. 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福建地方史研究室編,《鴉片戰爭在閩、台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28. 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編,《明清福建經濟契約文書選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三) 方志
1. (宋)梁克家,《三山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8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校訂本:(宋)梁克家修纂,《三山志》,福州:海風出版社,2000。
2. (明)王世懋,《閩部疏》,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47,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3. (明)王應山,《閩大記》,舊抄本,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部藏書。
4. (明)王應山,《閩都記》,《中國方志叢書‧第七十一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明萬曆間修清道光十年重刊本影印。校訂本:(明)王應山,《閩都記》,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
5. (明)朱彤纂,陳敬法增補,《崇武所城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上海:上海書店,1992,據福建省圖書館藏抄本影印。
6. (明)何喬遠,《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7. (明)李言恭、郝杰著,《日本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
8. (明)夏允彛修纂,崇禎《長樂縣志》,收入《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第6-7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9. (明)夏允彛修纂,崇禎《長樂縣志》,收錄於《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第6-7冊,據明崇禎十四年(1641)刻本影印。
10. (明)殷之輅修,朱梅等纂,萬曆《福寧州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據日本尊經閣文庫藏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刻本影印。
11. (明)高岐,《福建市舶提舉司志》,民國28年(1939)重鉛印本,藏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善本書室。
12. (明)高歧輯,《福建市舶提舉司志》,民國28年排印本一冊。
13. (明)莫尚簡修,張岳纂,《惠安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3,據上海古籍書店影印浙江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九年(1530)刻本重印。
14. (明)陳潤,《螺洲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26》,上海市:上海書店,1992,據福建省圖書館藏抄本影印。
15. (明)喻政修、林材,《福州府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2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據明萬曆刻本影印。校訂本:(明)喻政主修,萬曆《福州府志》,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
16.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17. (明)葉溥、張孟敬,《福州府志》,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據明正德刻本點校本。
18. (明)劉曰陽修,王繼祀等重修,萬曆《古田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19. (淸)金鋐、鄭開極纂修,康熙《福建通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據淸康熙刻本縮印。
20. (清)方鼎等修,朱升元等纂,《晉江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清乾隆三十年(1765)刊本影印。
21. (清)王椿修,葉和侃纂,《僊遊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據清乾隆三十六年修,清同治十二年重印本影印。
22. (清)王楠修,林喬蕃纂,康熙《羅源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 第1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福建府縣志輯》,第14冊,現據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影印,有缺佚。
23. (清)吳嗣富,《福建續志》,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9,據清乾隆三十三年刻本影印。
24. (清)李菶修,章朝栻纂,嘉慶《連江縣志》,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據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影印。
25. (清)李傳甲修,郭文祥等纂,康熙《福清縣志》,北京:線裝書局,2001,據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影印。
26. (清)林修卿、林昂纂,乾隆《福清縣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據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劉玉璋刻本影印。
27. (清)林楓,《榕城考古略》,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
28. (清)金鋐、鄭開極,《福建通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據清康熙二十三年刊刻本影印。
29. (清)孫爾準等修,陳壽祺等纂,同治《福建通志》,台北:華文書局,1968。
30. (清)徐景熹,乾隆《福州府志》,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據清乾隆刻本點校本。
31. (清)郝玉麟等修,謝道承等纂,康熙《福建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27-530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32. (清)乾隆五十一年敕撰,《欽定八旗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史部,第665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33. (清)陳焱等修,俞荔等纂,乾隆《永福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清乾隆十四年刊本影印。
34. (清)陳壽祺,《福建通志》,收入《中國省志彙編》,台北:華文書局,1968,據清同治十年重刊本影印。
35. (清)新柱等纂,《福州駐防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第330冊,據清乾隆進呈抄本影印。
36. (清)歐陽英修,陳衍纂,《閩侯縣志》,《中國方志叢書》,第13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據民國二十二年刊本影印。
37. (清)鄭祖庚,《侯官縣鄉土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27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清代刊本影印。
38. (清)鄭祖庚,《閩縣鄉土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第226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清代刊本影印。校訂本:(清)朱景星修,鄭祖庚纂,《閩縣鄉土志》,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
39. (清)韓際飛等修,何元等纂,《高要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清道光六年(1826)刊本影印。
40. (清)譚掄纂修,《福鼎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據清嘉慶十一年(1806)刊本影印。
41. (清)饒安鼎修,林昂、李修卿纂,乾隆《福清縣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劉玉璋刻本影印。
42. 孟昭涵修,李駒等纂,民國《長樂縣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民國六年(1917)福建印刷所鉛印本影印。
43. 黃履思纂修,民國《平潭縣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據民國十二年(1923)葉于飛鉛印本影印。
44. 歐陽英修,陳衍纂,《閩侯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據民國二十二年(1933)刊本影印。
45. 東亞同文會編,《中國省別全誌 第14卷 福建省》,台北:南天書局,1988,據日本大正6-8年(1917-1919)東京東亞同文會刊本影印。
(四) 筆記、小說、文集
1.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1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據明崇禎十一年(1638)刻本影印。
2. (明)周之夔,《棄草文集》,收入《四庫禁燬叢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集部,第112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木犀館刻本影印。
3. (明)郎瑛,《七修續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4. (明)張燮,《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
5. (明)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1997,集部,第129冊,據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郭氏家刻本影印。
6. (明)陳子龍等選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7. (明)程春宇,《士商類要》,收入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 (明)黃汴,《天下水陸路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9. (明)謝肇淛,《五雜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10.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
11. (清)王源,《居業堂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418冊,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道光十一年(1831)讀雪山房刻本影印。
12. (清)王熙,《王文靖公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出版社,1997,集部,第214冊,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王克昌刻本影印。
13. (清)王澐,《漫遊紀畧》,收入《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第80冊,據笛記小說大觀續編本影印。
14. (清)李世熊,《寒支二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集部,第89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初檀河精舍刻本影印。
15.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榕村續語錄(下)》,北京:中華書局,1995。
16. (清)李鼎元,《使琉球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第48輯,第472冊,據清嘉慶壬戊(七)年(1802)序師竹齋刊本影印。
17. (清)周亮工,《賴古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集部,第1400冊,據康熙十四年(1675)周在浚科本影印。
18. (清)林佶,《樸學齋詩稿、補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7,第262冊,據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乾隆九年家刻本影印。
19. (清)姚啟聖,《憂畏軒遺稿》,收入《台灣文獻匯刊‧第二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20. (清)洪若臯,《南沙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7,據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
21. (清)范承謨撰,劉可書編,《范忠貞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314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22. (清)徐元文,《含經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413冊,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
23.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24.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北京:中華書局,1984。
25. (清)陳軾,《道山堂後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7,集部,第201冊,據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
26. (清)陳夢雷,《松鶴山房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集部,第1416冊,據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銅活字印本影印。
27. (清)鈕琇,《觚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5,子部,第250冊,據私藏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臨野堂刻本影印。
28. (清)趙廷臣,《趙清獻公敬恕堂集》,收入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第二冊,據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趙延祺、趙延組刻本。
29. (清)錢澄之,《藏山閣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集部,第1400冊,據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鉛印本影印。
30. (清)謝道承,《小蘭陔詩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濟南:齊魯出版社,2001,第7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影印。
31. 許地山編,《達衷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編續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第五輯,第42冊。
(五) 外文史料、外國史料
1. C. R. Boxer, South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London : Printed for the Hakluyt Society, 1953.(中譯本:(英)博克舍編,何高濟譯,《十六世紀中國南部行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
2. Gutzlaff, Charles. Journal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 in 1831, 1832, &; 1833, with notices of Siam, Corea, and the Loo-Choo islands, London : Frederick Westley and A. H. Davis, 1834.
3. Nieuhof, Johan. Jean le Carpentier, L’ambassade de la Compagnie orientale des Provinces Unies vers l’ Empereur de la Chine, ou Grand Cam de Tartarie : faite par les Sre. Pierre de Goyer, &; Jacob de Keyser, Leyde : De Meurs, 1665.
4. Lindsay, Hugh Hamilton. Report of proceedings on a voyage to the northern ports of China, in the ship Lord Amherst, London : B. Fellowes, 1834.
5.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2, Canton : Printed for the proprietors, 1833-1834.
6. Campbell, William.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with explanatory notes and a bibliography of the island, Taipei : Ch'eng-wen Publishing, 1967.
7. (日)村上直次郎日譯,中村孝志校注,程大學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8. (日)沖繩縣立圖書館史料編輯室,《歷代寶案 校訂本第1冊》,那霸:沖繩縣教育委員會,1992。
9. (日)沖繩縣立圖書館編,《歷代寶案校訂本》,那霸:沖繩縣教育委員會,1994。
10. (日)林春勝,林信篤編,浦廉一解說,《華夷變態》,東京:東洋文庫,1958-1959。
11. (日)鄭秉哲、蔡宏謨、梁煌、毛如苞纂,宮里榮輝校訂,《球陽校訂本》,琉球:沖繩書籍株式會社,1929。
12. (日)齋藤正謙,《海外異傳》,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13. (日)藤村作編,《古事記》,東京:至文堂,1929。
14. (比利時)魯日滿(Franciso Rogemont)著,何高濟譯,《韃靼中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15. (西)帕萊福(Juan de Palafox y Mendoza)著,何高濟、吳翊楣譯,《韃靼征服中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16. (美)馬士著,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組譯,《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17. (琉)蔡溫,《中山世譜》,收入殷夢霞、賈貴榮主編,《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續編 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18. (荷)C.E.S.,《被忽視的福摩薩》,收入廈門大學鄭成功歷史調查研究組編,《鄭成功收復臺灣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19. (荷)約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荷使初訪中國記》,收入(荷)包樂史(Leonard Blussé)、庄國土著,《《荷使初訪中國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
20. (義)衛匡國著(M. Martini),何高濟譯,《韃靼戰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
21. (葡)多默‧皮列士(Tome. Pires)著,何高濟譯,《東方志:從紅海到中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2. 〈Conbes編「國姓爺(鄭成功)之招諭呂宋」〉,收入(日)村上直次郎日譯,中村孝志校注,程大學中譯,《巴達維亞城日記》,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第三冊,附錄三。
23.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鄭氏史料三編》,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5。
24.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鄭氏史料續編》,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5。
25. 江樹生,翁佳音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Ⅰ》,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26.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三)》,台南:台南市政府,2003。
27.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四)》,台南:台南市政府,2011。
28. 李毓中主編,李毓中,陳柏蓉譯,《臺灣與西班牙關係史料彙編Ⅰ》,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
29. 林偉盛譯,〈雷理生司令官日誌(1623)〉,《台灣文獻》54:4(南投,2003),頁242-282。new window
30. 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朝鮮王朝實錄》,首爾:東國文化社,1955-1958。
31. 國立台灣大學編,《歷代寶案》,台北:臺灣大學,1972。
(六) 其他
1. (美)宋怡明編,《明清福建五帝信仰研究資料彙編》,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6。
2. (清)清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
3. (清)錢儀吉纂錄,《碑傳集》,台北:明文書局,1985。
4. (清)覺羅烏爾通阿,《居官日省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藏,咸豐二年(1852)刊本。
5. 方炳桂、方向紅著,《福州老行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6. 《福州掌故》編寫組,《福州掌故》,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7.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耆獻類徵選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8. 何齡修、張捷夫主編,《清代人物傳稿》,北京:中華書局,1987。
9. 徐泓編著,《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史料新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0.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
11. 郭白陽,《竹間續話》,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
12. 鄭麗生,《福州歲時風俗類徵》,民國年間傳抄本,藏於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古籍部。
13. 鄭麗生,《鄭麗生文史叢稿 上》,福州:海風出版社,2009。
二、 近人著作
(一) 中文專書
1. 王振忠,《近600年來自然災害與福州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2. 任放,《明清長江中游市鎮經濟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3. 曲金良等主編,《第十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10。
4. 朱維幹,《福建史稿 下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5.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台北:聯經出版,1997。
6.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三聯書店,2000。
7. 何慈毅,《明清時期琉球日本關係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8. 吳洛,《中國度量衡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9. 李金明,《明代海外貿易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10. 李金強,《清代福建史論區域研究》,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6。
11. 李若文,《海賊王蔡遷的世界》,台北:稻鄉出版社,2011。
12. 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3. 定宜庄,《清代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
14. 林拓,《文化的地理過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15. 林星,《城市發展與社會變遷:福建城市現代化研究(1843-1949)》,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16. 唐文基主編,《福建古代經濟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7. 徐玉虎,《明代琉球王國對外關係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2。
18. 海洋史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港口城市與貿易網絡》,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2。
19.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2008。new window
20. 翁禮馨編,《福建之木材》,福州:福建省政府秘書處統計室,1940。
21. 張天澤著,王順彬、王志邦譯,《中葡通商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1999。
22. 張仲禮,《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3. 張洪祥,《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與租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4. 張增信,《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上編》,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8。
25.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1979。new window
26.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出版,2000。new window
27.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 第五卷 清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8.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 第六卷 清、民國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29. 梁家彬,《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台中:東海大學,1965。
30. 連心豪,《中國海關與對外貿易》,長沙:岳麓書社,2004。
31.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 1400-1700》,台北:聯經出版,2005。new window
32. 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台北:遠流出版,2013。new window
33. 陳鴻瑜,《菲律賓史:東西文明交會的島國》,台北:三民書局,2003。
34. 傅衣凌,《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編》,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
35.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世界史中的東亞海域》,北京:中華書局,2011。
36.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西方文獻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2。
37.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從周邊看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9。
38. 湯錦台,《閩南海上帝國-閩南人與南海文明的興起》,台北:如果出版,2013。new window
39.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0. 楊建成主編,《蘭領東印度史》,台北: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1983。
41.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台北:聯經出版,2000。
42. 楊聯陞,《國史探微》,台北:聯經出版,1983。
43. 萬明,《中葡早期關係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44. 臧小華,《陸海交接處:早期世界貿易體系中的澳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45. 趙生瑞,《中國清代營房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
46. 劉旭,《中國火藥火器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47. 劉翠溶,《順治康熙年間的財政平衡問題》,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new window
48. 劉鳳雲,《清代三藩研究》,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
49. 蔡石山著,黃中憲譯,《海洋臺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台北:聯經出版,2011。
50. 鄭劍順,《福州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51. 鄭樑生,《中日關係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new window
52. 賴正維,《康熙時期的中琉關係》,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53. 賴正維,《清代中琉關係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54. 賴惠敏,《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new window
55. 謝必震,《明清中琉航海貿易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56. 謝必震、胡新,《中琉關係史料與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57. 謝國楨,《明史南略》,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9。
58. 謝國楨,《明清筆記叢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59. 羅爾綱,《綠營兵志》,北京:中華書局,1984。
60. 顧誠,《明末農民戰爭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
61. 顧誠,《南明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二) 外文專書
1. Braudel, Fernand.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中譯本:(法)費爾南‧布羅代爾著,施康強等譯,《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北京:三聯書店,1993。)
2. Braudel, Fernand.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the age of Philip II.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中譯本:費爾南‧布勞岱爾著,曾培耿、唐家龍譯,《地中海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
3. Cartier, Carplynlee. Mercantile cities on the South China coast: Ningbo, Fuzhou, and Xiamen, 1840-193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1.
4. Dunch, Ryan. Fuzhou Protestants and the making of a modern China, 1857-1927. New Haven;Lond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Finnane, Antonia. Speaking of Yangzhou :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Cambridge, Mass. : London :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中譯本:安東籬著,李霞譯,《說揚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國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7。)
6. G. 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S.l.: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65.(中譯本:史建雲、徐秀麗譯,《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7. G. William, Skinner.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中譯本: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
8. Gottdiener, M. &; Hutchison, R.著,黃怡譯,《新城市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9. John King, Fairbank. &; Edwin O., Reischauer Chin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 1989.(中譯本: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
10. John King, Fairbank.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中譯本:費正清編,《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11. John King, Fairbank.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12. Johnson, David. Nathan, Andrew. and S. Rawski, Evelyn.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13. Linda Cooke, Johnson. Cities of Jiangna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中譯本:林達·約翰遜編,成一農譯,《帝國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 Lynch, Kev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Technology Press, 1960.(中譯本:方益萍、何曉軍譯,《城市意象》,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15. M. Hohenberg, Paul. &; Lynn Hollen, Lees. The making of urban Europe, 1000-1994.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中譯本:霍恩伯格、利斯著,阮岳湘譯,《都市歐州的形成:1000-1994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16. Massey, Doreen. Allen, John. and Pile, Steve. City worlds. New York : Routledge, 1999.(中譯本:Doreen Massey, John Allen and Steve Pile主編,王志弘譯,《城市世界》,台北:群學出版,2009。)
17. Naquin, Susan &; S. Rawski, Evely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中譯本:韓書瑞、羅友枝著,陳仲丹譯,《十八世紀中國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18. Parker, Simon.著,王志弘、徐苔玲譯,《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7。
19. Paul A.,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中譯本: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2002。)
20. Schttenhammer, Angela. Trade and Transfer across the East Asian ‘Mediterranean’. Wiesbaden : Harrassowitz, 2005.
21. Sennett, Richard,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New York:W.W. Norton, 1994.(中譯本: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台北:麥田出版,2003。)
22. Si-yen(費絲言), Fei. Negotiating Urban Space : Urbanization and Late Ming Nanjing.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3. Sjoberg, Gideon. The preindustrial city,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 : Free Press, 1965.
24. Tobie, Meyer-Fong. 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中譯本:梅爾清著,朱修春譯,《清初揚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25. William T., Rowe. Hankow :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中譯本:魯西奇、羅杜芳譯,《漢口 : 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6. William T., Rowe.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中譯本:江溶等譯,《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7. (日)上田信,《海と帝國 明清時代》,東京:講談社,2005。
28. (日)古田和子著,王小嘉譯,《上海網絡與近代東亞:19世紀後半期東亞的貿易與交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9. (日)小葉田淳,《中世南島通交貿易史の研究》,東京:日本評論社,1939。
30. (日)山脇悌二郎,《長崎の唐人貿易》,東京:吉川弘文館,1964。
31. (日)川勝平太、濱下武志編,《海と資本主義》,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2003。
32. (日)井上徹編,《海域交流と政治權利の對應》,東京:汲古書院,2011。
33. (日)夫馬進,《中國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出版社,2007。
34. (日)夫馬進著,伍躍等譯,《中國善會善堂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5. (日)木宮泰彥著,陳捷譯,《中日交通史(下)》,台北:九思出版,1978。
36. (日)加藤雄三、大西秀之、佐佐木史郎編,《東アジア内海世界の交流史一周縁地域における社会制度の形成》,京都:人文書院,2008。
37. (日)永積洋子編,《唐船輸出入品數量一覽 1637-1833年》,東京:創文社,1987。
38. (日)西里喜行著,胡連成等譯,《清末中琉日關係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9. (日)赤嶺守,《琉球王國:東アジアのコ一ナ一スト一ン》,東京:講談社,2004。
40. (日)岡本弘道,《琉球王國海上交涉史研究》,宜野灣:榕樹書林,2010。
41. (日)松浦章,《東アジア海域の海賊と琉球》,宜野灣:榕樹書林,2008。
42. (日)松浦章,《清代中國琉球貿易史の研究》,宜野灣:榕樹書林,2003。
43. (日)松浦章,《清代帆船沿海航運史の研究》,吹田:關西大學出版部,2010。
44. (日)松浦章著,楊蕾、王亦錚、董軻譯,《清代上海沙船航運業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45. (日)松浦章著,鄭潔西等譯,《明清時代東亞海域的文化交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46. (日)松浦章編,《明清以來東亞海域交流史》,台北:博揚文化,2010。
47. (日)林田芳雄,《蘭領台湾史-オランダ治下38年の実情》,東京:汲古書院,2010。
48. (日)原田禹雄,《琉球と中國—忘れられた冊封使》,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
49. (日)桃木至朗編,《海域アジア史研究入門》,東京:岩波書店,2008。
50. (日)紙屋敦之,《幕藩制國家の琉球支配》,東京:校倉書房,1990。。
51. (日)荒野泰典,《江戸幕府と東アジア》,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
52. (日)荒野泰典,《近世日本と東アジア》,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8。
53. (日)高良倉吉,《琉球王國》,東京:岩波書店,1993。
54. (日)喜舍場一隆,《近世薩琉關係史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93。
55. (日)斯波義信,《中國都市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2。
56. (日)斯波義信著,方健、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57. (日)曾煥棋,《清代使琉球冊封使の研究》,宜野灣:榕樹書林,2005。
58. (日)溝口雄三等編,《地域システム》,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3。
59. (日)濱下武志著,王玉茹等譯,《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和歷史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60. (日)濱下武志著,朱萌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61. (日)瀨戶口律子,《琉球官話課本研究》,香港: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94。
62. (日)邊土名朝有,《琉球の朝貢貿易》,東京:校倉書房,1998。
63. (比利時)亨利‧皮雷納(Henri Pirenne)著,陳國樑譯,《中世紀的城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64. (美)司徒琳(Lynn A. Struve)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65. (美)保羅 M 霍恩伯格、林恩‧霍恩‧利斯著,阮岳湘譯,《都市歐州的形成,1000-1994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66. (美)派克斯(Henry Bamford Parkes)著,瞿菊農譯,《墨西哥史》,北京:三聯書局,1957。
67. (美)馬立博(Robert B Marks),《虎、米、絲、泥:帝制晚期華南的環境與經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68. (美)霍恩伯格、利斯著,阮岳湘譯,《都市歐州的形成:1000-1994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69. (美)羅友枝著,周衛平譯,《清代宮廷社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70. (英)萊斯利・貝瑟爾(Leslie Bethell)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組譯,《劍橋拉丁美洲史 第1卷》,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5。
71. (英)萊斯利・貝瑟爾(Leslie Bethell)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組譯,《劍橋拉丁美洲史 第2卷》,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5。
72. (荷)包樂史(Leonard Blussé)、莊國土著,《《荷使初訪中國記》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
73. (荷)包樂史(Leonard Blusse)著,莊國土,程紹剛譯,《中荷交往史(1601-1989)》,阿姆斯特丹:路口店出版社,1989。
74. (荷)包樂史著,賴鈺勻、彭昉譯,《看得見的城市:東亞三商港的盛衰浮沈錄》,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2010。
75. (荷)費莫‧西蒙‧伽士特拉(Femme S. Gaastra)著,倪文君譯,《荷蘭東印度公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1。
76. (意)貝納沃羅(L. Benevolo)著,薛鐘靈等譯,《世界城市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77. (德)哈貝瑪斯(Habermas, Juergrn)著,曹衛東、劉北城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三) 學位論文
1.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2. 朱祐鋐,〈清代杭州的火災、火政與社會生活(1644-1861)〉,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3. 吳麒,〈開埠後福州商業街區及建築研究〉,廈門:華僑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7。
4. 吳巍,〈福州近代城市規劃歷史研究(1844-1949)〉,湖北:武漢理工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8。
5. 呂青華,〈琉球久米村人的民族學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6. 李金強,〈清代福州之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7. 沈玉慧,〈明末清初期的中日交涉與琉球─以情報的傳遞為中心〉,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8. 肖麗宏,〈清代福州“滿城”述論〉,廈門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9. 周執前,〈國家與社會:清代城市管理機構與法律制度變遷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07。
10. 林少駿,〈清代琉球來華學生之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3。
11. 林承誌,〈分鎮巖疆‧駐衛內裏-清朝駐防八旗問題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12. 林星,〈近代福建發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廈門為中心〉,廈門: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13. 林修合,〈從遷界到復界:清初晉江的宗族與國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4. 林強,〈福州城市空間結構發展的探討〉,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1998。
15. 金致凡,〈福州城區水域時空動態變化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2001。
16. 侯義軍,〈論姚啟聖與清初統一台灣〉,廈門:廈門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17. 姚政志,〈南宋福州民間信仰的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8. 孫晟,〈兩朝之間:清初遷界與社會變遷—以福建興化地區為中心的研究〉,廈門: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
19. 張金紅,〈福州地區基督教建築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
20. 陳怡行,〈明代的福州:一個傳統省城的變遷(1368-1644)〉,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21. 陳超,〈曹學佺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7。
22. 黃發明,〈基於GIS技術福州盆地的地貌分析〉,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2002。
23. 蔡郁蘋,〈鄭氏時期台灣對日本貿易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24. 鄭力鵬,〈福州城市發展史研究〉,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建築所博士論文,1991。
25. 韓東洙,〈清代府城的城制與營建活動之研究-以省城分析為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四) 期刊、論文
1. Kubler, George. “Mexican Urbanism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Art Bulletin, Vol. 24, No. 2 (Jun. 1942), pp. 160-171.
2. Schttenhammer, Angela. “Trade and Transfer across the East Asian ‘Mediterranean’,” Wiesbaden : Harrassowitz, 2005 , pp.2-3.
3. Sends, Barbara and Myers, Ramon. “The Spatial Approach to Chinese History: A Tes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5.4 (1986), pp.721-43.
4. Szonyi, Michael. “Making Claims about Standardi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Rituals and Cults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Light of Watson’s Theories,” Modern China, 33:1(Jan 2007), pp47-71.
5. Szonyi, Michael. “The Illusion of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Cult of the Fives Empero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6:1(Feb 1997), pp.113-135.(中譯:(美)宋怡明著,劉永華、陳貴明譯,〈帝制中國晚期的標準化和正確行動之說詞―從華琛理論看福州地區的儀式與崇拜〉,收入劉永華主編,《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150-170。)
6. Watson L., James.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in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s. David Johnson, Andrew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292-324.(中譯:(美)華琛著,陳仲丹、劉永華譯,〈神明的標準化―華南沿海天后的推廣,960-1960〉,收入收入劉永華主編,《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122-149。)
7. (日)上田信,〈生態環境的變化與驅虎文——18世紀的東南山地〉,收入王利華主編,《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頁524-541。
8. (日)山脇悌二郎,〈近世日支貿易における福州商人の沒落〉,12《東方學》(京都,1956),頁74-88。
9. (日)中島樂章,〈明代朝貢貿易體系的變化與重組〉,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世界史中的東亞海域》,頁85-113。
10. (日)永沼博道,〈海の原理とネツトワーク共同体―地中海からの視座〉,收入(日)川勝平太、濱下武志編,《海と資本主義》,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2003,頁99-124。
11. (日)吉田金一,〈ロシア大使スパファリの中国遣使について〉,《史學雜誌》89:11(東京,1980.11),頁39-73。
12. (日)吉尾寬,〈風をつかみ海流にのり又のりこえる〉,收入(日)吉尾寬編,《海域世界の環境と文化》,東京:汲古書院,2011,頁61-79。
13. (日)羽田正,〈東亞海域史的實驗〉,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世界史中的東亞海域》,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1-10。
14. (日)伴真一朗,〈三藩の乱におけるチョネ(co ne)領主の軍事活動—青海ホショトの動向と関連して—〉,《日本西藏學會會報》50(京都,2004.5),頁17-30。
15. (日)佐伯富,〈康熙雍正時代における日清貿易〉,《東洋史研究》16:4(京都,1958.3),頁375-415。
16. (日)赤嶺守,〈琉中關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9(台北,2000.3),頁57-65。
17. (日)岡本隆司,〈「朝貢」と「互市」と海關〉,《史林》90:5(京都,2007.9),頁87-109。
18. (日)岩井茂樹,〈明代中國の禮制霸權主義と東アジアの秩序〉,《東洋文化》85(東京,2005.3),頁121-160。
19. (日)岩生成一,〈江戶時代の砂糖貿易について〉,《日本學士院紀要》31:1(東京,1973),頁1-33。
20. (日)岩生成一,〈近世日支貿易に関する数量的考察〉,62(10)《史學雜誌》(東京,1953),頁981-1020。
21. (日)岩生成一著,許賢瑤譯,〈明末僑寓日本支那人甲必丹李旦考〉,收入(日)村上直次郎等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頁59-130
22. (日)岩生成一著,許賢瑤譯,〈明末僑寓日本支那貿易商一官Auguistin李國助之活動〉,收入(日)村上直次郎等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頁131-154。
23. (日)岸本美緒,〈東アジア・東南アジア伝統社会の形成〉,收入(日)樺山紘一等編集,《東アジア・東南アジア伝統社会の形成:16-18世紀》,東京:岩波書店,1998,頁29-30。
24. (日)岸本美緒,〈清代前期的國際貿易與經濟波動〉,收入(日)岸本美緒著,劉迪瑞譯,《清代中國的物價與經濟波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頁161-196。
25. (日)松浦章,〈清「展海令」施行と長崎唐館設置の關係〉,《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41(大阪,2008.4),頁47-62。
26. (日)松浦章,〈清代福建的海船業〉,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679-708。
27. (日)宮崎市定,〈清代的胥吏和幕友〉,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選譯 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508-539。
28. (日)浦廉一著,賴永祥譯,〈清初遷界考〉,《台灣文獻》6:4(南投,1955.12),頁109-122。new window
29. (日)神田信夫,〈三藩の富強の一側面-平南藩を中心として-〉,《駿台史學》5(東京,1955.3),頁18-30。
30. (日)神田信夫,〈三藩の亂と朝鮮〉,《駿台史學》1(東京,1951.3),頁60-75。
31. (日)高良倉吉著,黃松齡譯,〈琉球在東洋海上貿易史的地位〉,《福建文博》2000年第2期(福州,2000.12),頁128-132。
32. (日)細谷良夫,〈吳三桂的叛亂和揚起隆、朱三太子之關係—以三藩之亂研究為中心〉,收入朱誠如編,《清史論集—慶賀王鐘翰教授九十華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頁15-29。
33. (日)野間晴雄,〈東アジア「地中海」における歴史生態基盤の地域性と文化交渉〉,《東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別冊8(大阪,2012),頁113-137。
34. (日)渡邊美季,杉山清彥,〈近世後期東アジアの通交管理と国際秩序〉,收入(日)桃木至朗編,《海域アジア史研究入門》,東京:岩波書店,2008,頁116-127。
35. (日)濱下武志,〈海域の歴史的構成―東アジアを例として〉,收入(日)川勝平太、濱下武志編,《海と資本主義》,頁155-183。
36. (日)濱下武志,〈海域亞洲與港口網絡的歷史變遷:15-19世紀〉,收入海洋史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港口城市與貿易網絡》,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2012,頁1-19。new window
37. (日)濱下武志著,李侑儒譯,〈亞洲地域史研究與地緣政治論再考〉,《新史學》23:4(台北,2012.12),頁1-5。new window
38. (日)濱島敦俊,〈江南的聚落、社區與農民共同關係〉,《社會》第3期(上海,2007),頁189-205。
39. (日)藤田明良,〈世界史中的東亞海域〉,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世界史中的東亞海域》,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129-130。
40. (法)亨利‧勒菲弗(Henri Lefebvre),〈城邑與都市〉,收入氏著,李春譯,《空間與政治: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頁63-72。
41. (美)John R. Watt(約翰.R.瓦特)著,徐松年譯,〈衙門與城市行政管理〉,收入(美)施堅雅,《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418-468。
42. (美)Mark Mancall,〈清代朝貢制度新解〉,收入(美)費正清編,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58-80。
43. (美)Robert K. Sakai,〈作為薩摩藩屬地的琉球群島〉,收入(美)費正清編,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105-125。
44. (美)司徒琳(Lynn A. Struve),〈下卷引論〉,收入(美)司徒琳主編,《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下卷)》,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1-72。
45. (美)哈雷.J.拉姆利,〈修築台灣三城的發軔與動力〉,收入(美)施堅雅,《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176-241。
46. (美)施堅雅,〈十九世紀中國的地區城市化〉,收入(美)施堅雅,《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242-297。
47. (美)施堅雅,〈城市與地方體系層級〉,收入(美)施堅雅,《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327-417。
48. (美)費正清,〈中國的世界秩序中的早期條約體系〉,收入(美)費正清編,《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277-293。
49. (美)衛思韓(John E. Wills Jr.),〈清朝與荷蘭的關係,1662-1690〉,收入(美)費正清編,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240-276。
50. (美)衛思韓(John E. Wills, Jr.),〈偶然的聯繫:福建、中華帝國與早期現代世界〉,收入(美)司徒琳(Lynn A. Struve)主編,《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下卷)》,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11-214。
51. (美)衛思韓(John E. Wills, Jr.),〈清朝與荷蘭的關係,1662-1690〉,收入《清史譯叢‧第十輯》,濟南:齊魯書社,2011,頁1-53。
52. (美)魏斐德(Ferderic E. Wakeman Jr.),〈市民社會和公共領域問題的論爭──西方人對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思考〉,收入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139-171。
53. (美)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 Jr.),〈17世紀的浪漫派、節義派與殉道派〉,收入梁禾主編,《講述中國歷史‧上卷》,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頁149-182。
54. (美)羅威廉,〈晚清帝國的「市民社會」問題〉,收入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范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172-195。
55. (英)西比勒.范.德.斯普倫克爾(Sybille van der Sprenkel)著,葉光庭譯,〈城市的社會管理〉,收入(美)施堅雅,《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731-732。
56. (荷)陳紹剛,〈十七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糖業及對外蔗糖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廈門,1994),頁29-46。
57. (澳大利亞)安東籬(Antonia Finnane),〈揚州:清帝國的一座中心城市〉,收入林達‧約翰遜(L. C. Johnson)編,成一農譯,《帝國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8. 卞鳳奎,〈從《清代中國琉球貿易史の研究》一書談臺灣對琉球研究的動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台北,2004.3),頁56-60。
59. 方真真,〈十七世紀中後期中國東南沿海與台灣麻布外銷分析—以西班牙史料為討論中心〉,《文史台灣學報》2(台北,2010.12),頁145-198。new window
60. 王旭、趙毅,〈施堅雅宏觀區域學說論述—中國城市史研究的理論探索〉,《史學理論研究》1992年第2期(北京,1992),頁69-80。
61. 王笛,〈二十世紀初的茶館與中國城市社會生活—以成都為例〉,收入劉永華主編,《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478-495。
62. 王鐵藩,〈福州明代福建市舶司衙門考〉,《海交史硏究》10(泉州,1986),頁70-75。
63. 史明正,〈西方學者對中國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3(台北,1992.3),頁85-97。
64. 石言,〈厚基薄發的力作-簡評《中國與琉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廈門,1998),頁90-91
65. 石奕龍,〈臨水夫人信仰及其民俗活動的影響〉,《民俗研究》3(濟南,1996),頁63-65。
66. 任吉東,〈城市史視野下中國城鄉關係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第72輯(北京,2011.6),頁239-256。
67. 任放,〈中國歷史上的城與鎮〉,收入任放,《中國市鎮的歷史研究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頁193-210。
68. 任放,〈施堅雅模式與中國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北京,2004),頁90-122。
69. 全漢昇,〈明季中國與菲律賓間的貿易〉,《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新亞研究所,1972,頁417-434。new window
70. 朱振聲,〈從福州的幾處古跡看古代中琉關係〉,《海交史硏究》3(泉州,1981),頁94-103。
71. 朱德蘭,〈清初遷界令時中國船海上貿易之研究〉,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6,頁105-159;new window
72. 朱德蘭,〈清開海令後的中日長崎貿易商與國內沿岸貿易(1684-1722)〉,收入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頁369-415。new window
73. 吳靄華,〈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琉球久米村人與琉球對外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台北,1991.6),頁1-191。new window
74. 巫仁恕,〈逃離城市:明清之際江南城居士人的逃難經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3期(台北,2014.3),頁1-46。new window
75. 巫仁恕,〈評Fei, Si-yen, Negotiating Urban Space : Urbanization and Late Ming Nanjing〉《明代研究》15(台北,2010.12),頁185-191。
76. 李中勇,〈康熙統一台灣期間清廷同荷蘭的軍事接觸〉,《歷史檔案》2005年第3期(北京,2005),頁76-82。
77. 李莉,〈明清福州琉球館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福州,2002),頁29-34。
78. 沙培德(Peter Zarrow)著,洪靜宜譯,〈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向〉,《漢學研究通訊》22:4(台北,2003.11),頁1-22。new window
79. 孟曉旭,〈日本漂流民(1644-1871年)與清代中日關係〉,《上海行政學院學報》9:2(上海,2008.3),頁68-75。
80. 林麗月,〈晚明福建的食米不足問題〉,《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5期(台北,1987.6),頁161-190。new window
81. 邱仲麟,〈明清的人痘法──地域流佈、知識傳播與疫苗生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台北,2006),頁452。new window
82. 金成前,〈鄭耿交惡之前因後果〉,《台灣文獻》17:1(南投,1966),頁165-174。
83. 南炳文,〈南明首次乞師日本將領之姓名考〉,《史學月刊》2002年第1期(北京,2002),頁47-52。
84. 姚頌恩,〈福州市區地貌、水文特點與防洪〉《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0:4(1994.12),頁104-110。
85. 柳岳武,〈明朝時期中、日、琉球關係研究〉,《安徽史學》2006年第4期(合肥,2006.7),頁25-34。
86. 韋慶遠,〈有關清初禁海和遷界的若干問題〉,收入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三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頁192。
87. 韋慶遠,〈論康熙時期從禁海到開海的政策演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北京,1989),頁111。
88. 夏伯嘉,〈自明末至清中葉天主教西方文獻中的中國:文獻分布與應用討論〉,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西方文獻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3-15。
89. 徐泓,〈風華再現-清代福建社會風氣的變遷〉,《歷史人類學學刊》4:2(香港,2006.10),頁37-70。new window
90. 馬義龍,〈周家口興衰歷史與地理之緣考察〉,《周口師範學院學報》12:1(河南,1995.3),頁61-66。
91. 張彬村,〈十七世紀末荷蘭東印度公司為甚麼不再派船到中國來?〉,收入劉序楓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九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5),頁169-190。new window
92. 張鐘鑫,〈福州地區中琉友好關係遺存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福州,2002),頁25-28。
93. 曹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臺灣鄭氏政權〉,收入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六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頁389-405。new window
94. 曹永和,〈歐洲古地圖上之臺灣〉,《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1979,頁295-368。new window
95. 曹永和,〈澎湖之紅毛城與天啟明城〉,《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出版,2000,頁149-183。new window
96. 章生道,〈城治的型態與結構研究〉,收入(美)施堅雅,《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84-111。
97. 章英華,〈明清以迄民國中國城市的擴張模式—以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為例—〉,《漢學研究》3:2(台北,1985.12),頁535-580。new window
98. 許檀,〈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變化〉,《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北京,1999),頁1-13。
99. 連心豪,〈在論施琅與清初開放海禁〉,《中國海關與對外貿易》,長沙:岳麓書社,2004,頁51-64。
100. 陳支平,〈福建民間族譜中所見南明史料輯述〉,《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學版》31(淮安,2009.2),頁214。
101. 陳君靜,〈施堅雅中國城市發展區域理論及其意義〉,《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2:3(寧波,1999.9),頁64-68、118。
102. 陳怡行,〈明中期鎮守中官陳道在福建的活動〉,《政大史粹》20(台北,2011.6),頁51-94。new window
103. 陳怡行,〈近世以來福州的火災、火政與火神信仰〉,發表於2007年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東吳大學歷史系、暨南大學歷史系主辦「全球化下的明史視野」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104. 陳怡行,〈封舟與戰船:明代福州的造船〉,《政大史粹》11(台北,2006),頁1-84。new window
105. 陳怡行,〈順風相送的琉日:明清時期福州海事活動與海外移民(1368-1840年)〉,收入何志毅、王賢斌主編,《閩商史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2012,頁160-204。
106. 陳春聲,〈從「倭亂」到「遷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動亂與鄉村社會變遷〉,收入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三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頁73-106。
107. 陳春聲,肖文評,〈聚落型態與社會轉型:明清之際韓江流域地方動亂之歷史影響〉,《史學月刊》2011年第2期(北京,2011),頁55-68。
108. 陳國棟,〈清代前期(1644-1842)海洋貿易的形成〉,《東亞海域一千年》,台北:遠流出版,2013,頁241-270。new window
109. 陳欽育,〈清康熙年間台灣棄留論及征台澎決策的形成〉,《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1(台北,2005.1),頁49-86。
110. 傅衣凌,〈福州琉球通商史蹟調查記〉,《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編》,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頁235-241。
111. 費絲言,〈明清的城市空間與城市化研究〉,收入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341。new window
112. 黃一農,〈明清之際紅夷大砲在東南東南沿海的流布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1:4(台北,2010.12),頁769-832。new window
113. 黃玉齋,〈明延平王世子鄭經的反攻大陸與三藩的反清〉,《台灣文獻》16:1(南投,1965.3),頁89-114。new window
114. 黃向春,〈地方社會中的族群話語與儀式傳統―以閩江下游地區的「水部尚書」信仰為中心的分析〉,《歷史人類學學刊》3:1(香港,2005.4),頁115-154。new window
115. 黃志繁,〈「山獸之君」、虎患與道德教化——側重于明清南方地區〉,收入李文海、夏明方主編,《天有凶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頁439-464。
116. 黃柯可,〈美國城市史學的產生與發展〉,《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04期(北京,1997),頁92-100,147。
117. 黃國盛、李森林,〈清代閩海關沿革〉,《文史知識》1995年04期(北京,1995.4),頁81-84。
118. 楊聯陞,〈帝制中國的作息時間表〉,《國史探微》,台北:聯經出版,1983,頁61-89。
119. 葉高樹,〈朝鮮《李朝實錄》所見君臣對「三藩之亂」的態度〉,《輔仁歷史學報》8(台北,1996.12)new window
120. 葛兆光,〈從「西域」到「東海」〉,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世界史中的東亞海域》,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20。
121. 董少新,〈西文史料與中國史研究〉,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西方文獻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51-65。
122. 廖大珂,〈早期葡萄牙人在福建的通商與衝突〉,收入中國中外關係史學編,《中西初識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頁152-172。
123. 廖敏淑,〈1871年以前清朝與“互市國”日本的關係〉,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7年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頁122-142。
124. 廖敏淑,〈清代對外通商制度〉,收入王建朗、欒景河主編,《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 (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頁443-466。
125. 廖漢臣,〈鄭芝龍考(上)〉,《臺灣文獻》10:4(南投,1959),頁63-70。
126. 廖漢臣,〈鄭芝龍考(下)〉,《臺灣文獻》11:3(南投,1960),頁1-15。
127. 劉小萌,〈清皇室與三藩「額駙」〉,《滿族研究》2002年第3期(北京,2002),頁14-17。
128. 劉序楓,〈十七、八世紀の中国と東アジア―清朝の海外貿政策を中心に〉,收入(日)溝口雄三、濱下武志等編,《地域システム》,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頁114-115。
129. 劉序楓,〈明末清初的中日貿易與日本華僑社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3(台北,1999.9),頁435-473。new window
130. 劉序楓,〈清代前期の福建商人と長崎貿易〉,《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6(福岡,1988.1),頁133-161。
131. 劉序楓,〈清代環中國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以清日兩國間對外國難民的救助及遣返制度為中心(1644-1861)〉,收入朱德蘭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8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2,頁173-238new window
132. 劉序楓,〈清政府對出洋船隻的管理政策(1684-1842)〉,收入劉序楓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九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5,頁331-376。new window
133. 劉序楓,〈德川「鎖國」體治下的中日貿易:以長崎「唐館」為中心的考察(1689-1868)〉收入海洋史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港口城市與貿易網絡》,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2,頁81-124。
134. 劉敏,〈清代胥吏與官僚政治〉,《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3期(廈門,1983),頁75-82。
135. 蔡香玉,〈荷法文獻中的中國南方沿海地區〉,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西方文獻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105-119。
136. 鄭孔昭,〈李光地、施琅、姚啟聖與清初統一台灣〉,《台灣研究集刊》1993年第1期(廈門,1993),頁68-76。
137. 鄭振滿,〈明後期福建地方行政的演變—兼論明中葉的財政改革〉,《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57-275。
138. 鄭振滿,〈清代福建地方財政與政府職能的演變—《福建省例》研究〉,《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9,頁279-299。
139. 鄭喜夫,〈鄭芝龍滅海寇劉香始末考〉,《臺灣文獻》18:3(南投,1967),頁19-39。
140. 鄭維中,〈施琅「台灣歸還荷蘭」密議〉,《台灣文獻》61:3(南投,2010),頁35-74。new window
141. 黎志剛、林榮佳、何永盛,〈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1(台北,1991.3),頁115-130。
142. 盧漢超,〈美國的中國城市史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1(北京,2008),頁115-126。
143. 賴永祥,〈台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台灣文獻》16:2(南投,1965.6),頁1-50。
144. 賴福順,〈清初滿人「以漢治漢」的軍事制度〉,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頁171-187。new window
145. 謝國楨,〈清初東南沿海遷界考〉,《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頁198-225
146. 謝國楨,〈清初東南沿海遷界補考〉,《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頁226-232。
147. 鮮健鷹,〈清代湖北的救生紅船及其事業〉,《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14:2(武漢,2007.6),頁118-122。
148. 藍勇,〈清代長江上游救生紅船制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4期(廈門,1995),頁37-43。
149. 藍勇,〈清代長江上游救生紅船制續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5年第3期(廈門,2005),頁50-54。
150. 藍勇,〈清代長江紅船救生的地位和效果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2年第三期(廈門,2012),頁30-4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