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科技精英的資訊化社會建構:從科技政策談起
作者:黃昭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o-Mou Huang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賴鼎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資訊化社會科技精英科技政策technocracytechnology policyinformational socie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8
電子媒體和報紙對資訊產業相關訊息的日日呈現,無時不在告訴閱聽眾資訊業已是台灣重要經濟動力之一;但是「資訊」一詞如何現身島內、又怎麼成為我們所認識之充滿經濟與技術色彩的圖像(image)呢?本文沿著「科技精英如何想像(imagining)『資訊』?又如何藉著對資訊的表述來建構常民生活世界圖像」提問出發,並從「政策」、「產業」和「教育」三個環節加以檢視,發現台灣的資訊化社會建構,係科技精英被拋擲於所處的歷史環境,以其自身獨特方式見到此有利於國家經濟;但追求國家現代化的過程,誠使台灣的資訊人力培育「量」不斷增加、GNP等經濟指數逐年攀升,更以「矽產業」為全球市場主要供應者自豪;卻掩蓋不住失業、貧富不均和缺乏基礎科研轉化成創新動能窘境。
none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丁錫鏞(1982a):〈重點科技發展之我見〉,《科學月刊》。第13卷第3期,頁12-13。
-------- (1982b):〈資訊與電腦科技之發展〉,《科學月刊》。第13卷第12期,頁34-38。
天下編輯(1999):《曹興誠:聯電的霸業傳奇》。台北:天下。
于曉等譯(200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原著M. Weber: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王子博(1998):〈我國軟體產業回顧與展望〉,資策會MIC-AISP資訊市場情報資料庫。
王世杰(1975):〈科學沙漠的綠化〉,《傳記文學》。第27卷第6期,頁58。
王永慶(1985):《革心˙革新》。台北:聯經。
-------- (1993):《生根˙深耕》。未發行。
王作榮(1975):〈台灣經濟建設的長期目標〉,《台灣經濟發展總論》,于宗先、陸民仁編。台北:聯經。頁15-36。
-------- (1983):《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選集》。台北:時報。
-------- (1989):《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台北:時報。
王克明(1989):〈資訊策進會如何再展雄風?〉,《財訊》。第90期,頁112-115。
王炳文、張金言譯(1995):《現象學運動》。北京:商務。原著H. Spiegelberg:The Phenomenol Ogical Movement.
王宏昌編譯(1997):《諾貝爾經濟學獎金獲得者講演集1969-1995(上)》。北京:中國社科。
王琦榕(1979):〈中文電腦的應用〉,《光華雜誌》。第4卷第10期,光華智慧藏資料庫。
王鍾毅(1986):〈透視李國鼎的科技班底〉,《財訊》。第54期,頁208-211。
王慶輝譯(1989):《國際經濟體系中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台北:幼獅。原著B. Balassa: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王怡紅(1996):《思想管理者》。台北:遠流。原著H. I. Schiller:The Mind Managers.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原著P. Brooker: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王德峰譯(2003):《時代的精神狀況》。上海:上海譯文。原著K. Jaspers:Man in the Modern Age.
牛可譯(2003):《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北京:中央編譯。原著M. E. Latham: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
方賢齊(1981):〈推動我國資訊工業發展的資訊週〉,《資訊與電腦》。第2卷第5期,頁6-7。
中國時報社(1970):《中國時報社論選輯》。台北:時報。
-------------- (1976):《中國時報社論選集》。台北:時報。
中國時報資料中心(1987):《教訓-華裔電腦巨人王安自傳》。台北:時報。
中央著作編譯局編(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華徵信所(1985):《台灣地區產業年報—資訊工業》。台北:中華徵信所。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台北:自立晚報。
尹灿譯(1999):《福布斯--電腦革命史》。海口:海南。原著J. Young:Forbes--Greatest Technology Stories.
尹弘毅譯(2002):《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台北:聯經。原著A. Giddens & C. Pierson:Making Sense of Modernity.
尹啟銘(2004):《台灣經濟轉捩時刻》。台北:商周。
甘陽等編(1997):《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北京:三聯。原著M. Weber:Der Nationalstaat und die Volkswirtschaftspolitik.
立法院公報(2000/10/03):「邀請教育部曾志朗部長率電子計算機中心陳景章主任及TANet相關人員、行政院 NII推動小組召集人、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就『加速推動資訊與網路教育及建構完善資訊教育基礎環境』作專案報告,並備質詢」。第89卷第65期,頁103-121。
立法院公報(2004/11/09):「立法院第五屆第六會期第九次會議-劉憶如委員質詢物價上漲及結構性失業的問題」。第93卷第46期,頁101-105。
-------------- (2003/05/31):「教育部長暨行政院國科會相關業務主管報告『資訊教育辦理現況』並備質詢」。第92卷第30期,頁183-237。
行政院(1979):《科學技術發展方案》,行政院第1631次院會通過,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plan.htm。
-------- (1983):《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科技人才方案》,行政院第1825次會議核定,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humanplan.htm。
-------- (1984):《行政院政府機關資訊體系規劃報告》,行政院政府機關電腦化計畫服務團。
-------- (1986):《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十年長程計畫—民國75年至84年》,行政院第1996次會議通過,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10-plan.htm。
-------- (1992a):《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六年中程計畫—民國81年至86年》,行政院第2287次會議通過,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6-plan.htm。
-------- (1992b):《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十二年長程計畫—民國80年至91年》,行政院第2287次會議通過,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12-plan.htm。
-------- (1998):《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行政院第二五七二次院會通過,http://www.nsc.gov.tw/pub/techNation/techNationC.htm
行政院公報(2001/01/03):「修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施行細則』」。第7卷第1期,頁6-31。
行政院主計處(2004):《人力資源統計月報-12月》。373期。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編印。
----------------- (2005a):《中華民國九十年臺灣地區產業關聯表編製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編印。
----------------- (2005b):《人力資源統計年報-94年版》。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編印。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行政院研考會(1976):《十項重要經濟建設計畫簡介》。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國科會(1973a):〈我國當前應用科學研究概況〉,《科學發展》。第1卷第5期,頁29-30。
------------------ (1973b):〈科技消息〉,《科學發展》。第1卷第6期,頁41-43。
------------------ (1973c):〈國家科學發展的目標與應有的努力〉,《科學發展》。第1卷第9期,頁4。
------------------ (1973d):〈科技消息〉,《科學發展》。第1卷第12期,頁33-35。
------------------ (1978):《全國科技會議實錄》,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a1-hd.htm。
------------------ (1982):《行政院第二次科學技術會議實錄》,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 (1983):〈我國重要科技投入指標〉,《科學發展》。第13卷第五期,頁571-573。
------------------ (1986):《行政院第三次科學技術會議》,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a3-hd.htm。
------------------ (1989):《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民國78年版),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 (1990):《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民國79年版),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 (1991a):《第四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a4-hd.htm。
------------------ (1991b):《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民國80年版),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 (1995):《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民國84年版),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 (1996a):《第五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a5-hd.htm。
------------------ (1996b):《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民國85年版),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 (1997a):《中華民國科技白皮書》,http://www.stic.gov.tw/stic/policy/scimeeting/whitepaper/index.htm。
------------------ (1997b):《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 (1998):《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 (2001a):《第六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http://www.nsc.gov.tw/pla/tc/6th/6thNSC/forum/NewAllSubject.htm。
------------------ (2001b):《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90年版》。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 (2002):《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91年版》。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 (2003a):《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92年版》。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 (2003b):《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92年版》。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 (2004):《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93年版》。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印。
行政院經建會(1981):〈中華民國台灣經濟建設七十年計劃總體發展目標〉,《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4卷第6期。頁6-17。
------------------ (1986):〈台灣經濟建設長期展望-科技發展方向與策略〉,《自由中國之工業》。第66卷第2期。頁7-13。
------------------ (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全體研討會會議資料。http://www.cepd.gov.tw/2008/final.pdf
------------------ (2003):《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http://www.cepd.gov.tw/2008/2008Rev-20030106.pdf。
------------------ (2005):《台灣經濟論衡》。第3卷第3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
牟中原(1991):〈對民間科技會議的一些反省〉,《科學月刊》。第254期。
朱邦復(1995):《智慧之旅(三)》。台北:時報。http://www.cbflabs.com/book/wisdom/html/index.html
江南(1997):《蔣經國傳》。台北:前衛。
江睿智:「海外製造導致工業生產衰退」, 2005-05-04/中國時報/B2版財經要聞。
「因為年輕,所以看見」,2001-12-13《阿扁總統電子報》。第9期。http://www.president.gov.tw/1_epaper/90/901213.html
李國鼎(1973):〈邁向六十年代的開發國家〉,《幼獅月刊》。第41卷第6期,頁3-4。
-------- (1978):《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正中。
-------- (1979):〈資訊工業發展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性〉,《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2卷第6期,頁2-5。
-------- (1980a):〈我國發展資訊工業的目標與策略〉,《中船季刊》。第41卷第6期,頁3-4。
-------- (1980b):〈發展資訊工業的重要性〉,《資訊與電腦》。第1期,頁3-5。
-------- (1980c):〈經營資訊在事業經營中的重要性〉,《台糖通訊》。第66卷第16期,頁13-14。
-------- (1980d):〈八十年代之經濟展望—經濟建設與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3卷第5期,頁13-14。
-------- (1981a):〈我國資訊工業發展的回顧與前瞻〉,《資訊與電腦》。第2卷第5期,頁2-4。
-------- (1981b):〈發展我國資訊工業所面臨的問題〉,《資訊與電腦》。第2卷第8期,頁3。
-------- (1981c):〈迎接資訊時代的來臨〉,《產業金融季刊》。第30期,頁2-4。
-------- (1983a):〈我國如何變成一個新興工業國家〉,《財政經濟月刊》。第33卷第10期,頁3-4,20。
-------- (1983b):〈資訊與教育〉,《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9卷第2期,頁7-11。
-------- (1984a):〈「資訊科學導論」序〉,《書目季刊》。第18卷第3期,頁62-63。
-------- (1984b):〈工業發展的哲學與倫理-論工業化國家所需的充分條件〉,《自由中國之工業》。第62卷第5期,頁1-4。
-------- (1985):〈縮短技術差距、促進技術生根〉,《自由中國之工業》。第63卷第1期,頁1-5。
-------- (1987a):〈我國經濟奇蹟形成的片斷回憶〉,《傳記文學》。第50卷第1期,頁51-53。
-------- (1987b):〈加工出口區制度之創立〉,《傳記文學》。第51卷第3期,頁15-20。
-------- (1990):〈我國資訊工業未來十年發展策略方向〉,《資訊與電腦》。第10卷第6期,頁8-9。
-------- (1997):〈中美科學合作憶往〉,《自由中國之工業》。第87卷第10期,頁1-5。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台北:聯經。
李國偉(1991):〈從全國科技會議看若干科際文化的問題〉,《科學月刊》。第255期。
李景駿、朱紀中:「資訊產業我躍居全球第四大」,1994-12-23/中國時報/18版財經焦點。
李隆盛(1995):〈學校教師和行政人員在職進修資訊教育計畫之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3卷第1期,頁51-63。new window
李宗祐:「田長霖:台灣長程科技缺遠見」, 1997-12-14/中國時報/07版社會脈動。
李金梅譯(2000):《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原著E. Gellner:Nationalism.
----------- (2000):《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原著E. J. HobsBawn: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李金梅、黃俊龍譯(2000):《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原著E. Gellner:Nations and Nationalism.
李明軒、邱如美譯(2000):《國家競爭優勢》。北京:華夏。原著M.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李步樓譯(2002):《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原著L. 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李澤厚(2002):《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台北:三民。
李周譯(2003):《發展經濟學—從貧困到富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原著Y. Hayami:Development Economics.
李先柏譯(2004):《我們在燃燒—日本電子企業研發史》。北京:華夏。原著B. Johnstone:We Were Burning.
沈君山(1979):〈漫談發展科技〉,《科學月刊》。第109期,頁12-13。
汪堂家譯(1999):《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原著U. Beck:Risikogesellsschaft.
汪浩譯(2003):《論文字學》。上海:上海譯文。原著J. Derrida:De La Grammatologie.
吳大猷(1969):〈台灣之科學發展與中美合作〉,《國際經濟資料》。第23卷第5期,頁9-14。
-------- (1972):〈中美科學技術合作之回顧與前瞻〉,《東方雜誌》。第5卷第12期,頁7-12。
-------- (1986):《人文˙社會˙科技》。台北:遠流。
-------- (1987):〈台灣的科學發展—個人廿餘年的經歷〉,《傳記文學》。第50卷第2期,頁10-14。
-------- (1989a):《在台工作回憶》。台北:遠流。
-------- (1989b):〈我在台灣廿餘年工作的回顧〉,《傳記文學》。第54卷第4期,頁58-66。
-------- (1990):《科學與科學發展》。台北:遠流。
-------- (1991):〈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簡史〉,《傳記文學》。第59卷第3期,頁45-51。
-------- (1992):《我的一生:學˙研˙教˙建言》。台北:遠流。
吳元黎(1988):〈由人還是由己?美蘇鬥爭下的台灣經濟〉,《天下報導:走過從前˙回到未來》。頁134-139。
吳鐵雄、梁恆正(1993):〈台灣地區小學資訊教育現況與困難〉,《中等教育》。第44卷第6期,頁6-31。new window
吳惠林、鍾琴、黃美齡譯(1994):《人民與國家:管制經濟學論文集》。台北:遠流。原著G. J. Stigler:The Citizen and the State—Essays on regulation.
吳鈴敏(1993):〈資策會是資訊業的榮工處?〉,《財訊》。第136期,頁206-209。
吳惠林(1998):《台灣經濟演義》。台北:中華徵信。
吳良健譯(1999):《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北京:商務。原著J. A. Schumpeter: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原著B. Anderson:Imagined Communities.
吳思華、陳宗文(2001):〈一個新興產業的知識建構:台灣半導體產業創世紀1975-1980〉,吳思華編《知識資本在台灣》。台北:遠流。頁51-124。
何榮桂、韓善民(1997):〈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的推展策略、問題與展望〉,《社教雙月刊》。第81期,頁7-14。
何畏、易家詳等譯(2001):《經濟發展理論》。台北:貓頭鷹。原著J. A. 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何澤生(1986):〈科技政策掌門人—李國鼎〉,《財訊》。第54期,頁198-207。
宋賀德(1985):〈百億美元順差背後的隱憂〉,《財訊》。第34期,頁42-46。
杜小真(1994):《勒維納斯》。台北:遠流。
林崇熙(1989):《台灣科技政策的歷史研究(1949~1983年)》。新竹:清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果芸(1994):〈淺談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網路通訊》。第35期,頁14-16。
------(1995):〈NII打破時空藩籬,讓明天更有效率〉,《電工資訊》。第49期,頁34-37。
------(1996):〈國家資訊基礎建設之啟示、機會與挑戰〉,《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1卷第4期,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a312.htm。
周成功(1984):〈重點科技與基礎研究-從生物技術談起〉,《科學月刊》。第175期。
征庚聖、袁志田譯(2001):《組織化資本主義的終結》。南京:江蘇人民。原著S. Lash & J. Urry:The End of Organized Capitalism.
金玉章(1984):〈王安電腦腦震盪〉,《才訊》。第28期。頁40-44。
金耀基(1991):《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
-------- (1992):《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
金吾倫編(1999):《吳大猷文錄》。浙江:浙江文藝。
金碧譯(2001):《矽屏障》。台北:商智文化。原著C. Addison:Silicon Shield.
施敏雄、李庸三(1976):〈台灣工業發展方向與結構轉變〉,《台灣經濟發展方向及策略研討會》,中研院經濟所,台北南港。
侯立朝(1979):《台灣經濟望春風》。新竹:楓城。
-------- (1985):《台灣經濟雨夜花》。台北:帕米爾。
俞國華(1980):〈我國經濟的新考驗〉,《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4卷第5期。頁2-6。
-------- (1982a):〈經建四年的計畫的目標、重點與策略〉,《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7卷第2期。頁1-5。
-------- (1982b):〈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與展望〉,《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8卷第1期。頁1-4。
俞新天、鄭新裕譯(1989):《現代化理論研究》。北京:華夏。
胡定華(1983):〈迎接資訊化社會的來臨〉,《產業金融季刊》。第39期,頁6-14。
胡適(1989):〈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傳記文學》。第55卷第1期,頁38-40。
胡宗澤、趙力濤譯(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原著A. Giddens: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胡薏文(2000):「台灣今年全球資訊產值退居第四 大陸首度超越台灣」,中央日報,891106,7版。
胡亞敏譯(2003):〈馬克思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全球化與現代性批判》。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洪漢鼎譯(1999):《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原著H. Gadamer:Wahrheit Und Methode.
洪懿妍(2003):《創新引擎:工研院-台灣產業成功的推手》。台北:天下。
洪震宇(2004):《資訊夢工廠:資策會-數位台灣推手》。台北:天下。
姚乃強、嚴維明、韓振榮譯(1999):《漫長的二十世紀—金錢、權力與我們社會的根源》。香港:牛津。原著G. Arrighi: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姚小平譯(2003):《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務。
范靜嘩譯(2001):《信息方式》。北京:商務。
范進等譯(2003):《國家的神話》。北京:華夏。原著E. Cassirer:The Myth of the State.
范岱年、解道華譯(2004):《科學-沒有止境的前沿》。北京:商務。原著V. Bush: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1978):《總統 蔣公科學思想言論集》。國家安全會議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編印。
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1995):《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台北:桂冠。原著D. Bell:The post-industry society.
高銛、高戈、高多譯(2002):《權力的浪潮:全球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前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原著D. C. Moschella:Waves of Power.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五南。new window
高鴻翔(2000):〈電腦R.O.C.產業疆界日益模糊〉,資策會MIC-AISP資訊市場情報資料庫。
祝善雄(1991):〈誰來揭開資策會神秘面紗?〉,《財訊》。第111期,頁139-142。
徐立德(1984):〈現階段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自由中國之工業》。第62卷第1期。頁1-6。
徐賢修(1995):〈回憶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始末〉,《傳記文學》。第66卷第6期,頁23-28。
徐諶(1999):〈電腦設備與資訊教育的迷思〉,《師友》。第383期,頁24-26。
徐作聖(1999):《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聯經。
韋卓民譯(2001):《純粹理性批判》。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郝名瑋、張凡譯(2002):《自由主義的終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原著I. Wallerstein:The End of Liberalism.
孫震(2001):《台灣發展知識經濟之路》。台北:三民。new window
孫向晨(2004a):〈他者的足跡〉,童慶炳編《文化與詩學》。上海:上海人民,頁145-153。
-------- (2004b):〈有:沒有存在者的存在〉,童慶炳編《文化與詩學》。上海:上海人民,頁154-161。
孫向晨、李宏昀譯(2004):〈本質和公正〉,童慶炳編《文化與詩學》。上海:上海人民,頁177-197。
孫向晨、沈奇嵐譯(2004):〈道德的悖論〉,童慶炳編《文化與詩學》。上海:上海人民,頁198-218。
倪梁康(1999):《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三聯。
-------- (2000):《面對事實本身—現象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
-------- (2002):《自識與反思—近現代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商務。
翁政義(2000):〈科學園區產業動態、科技人才引進、園區建設課題與對策〉專案報告,《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58期,頁181-186。
-------- (2001):〈我國的科技發展政策〉,《科學發展月刊》。第29卷第1期,頁1-4。
馬難先(1980):〈管理資訊系統的電腦化〉,《實業世界》。第177期,頁71-75。
-------- (2002):〈「科技之父」對台灣科技政策發展之影響〉,《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頁606-617。
馬俊譯(2004):〈哲學與無限觀念〉,童慶炳編《文化與詩學》。上海:上海人民,頁162-176。
莊宏信、陳瑞珍、林錦勝合譯(1978):《斷絕的時代》。台北:協志。原著P. Drucker: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許寶強、汪暉編(2000):《發展的幻象》。北京:中央編譯。
許澤民譯(2000):《個人知識》。貴陽:貴州人民。原著M. 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
許瓊予(2001):〈從韓國卡通Cubix風靡美國看南韓動畫產業發展〉,資策會MIC-AISP資訊市場情報資料庫。
張建邦(1978):〈資訊科學的發展〉,《中央月刊》。第10卷第7期,頁174-178。
張俊彥、游伯龍編(2001):《活力: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台北:時報。new window
張杰、李勇華譯(2001):《列維納斯-法外的思想》。石家莊:河北教育。
張明明譯(2002):《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
張京生、劉新義譯(2004):《資本主義精神:民族主義與經濟增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原著L. Greenfield: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夏漢民(1996):〈中華民國資訊基礎建設之遠景與藍圖〉,《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1卷第4期,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a311.htm。
夏鑄九等譯(2003):《網絡社會之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原著M. Castells: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教育部(2001):《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高教司。http://www.high.edu.tw/white_paper/indexc.htm
教育部統計處(2002):「教育統計指標」http://www.edu.tw/statistics/service/statis.htm
教育部公報(1982/06/30):「各公私立專科學校如需購置小型教學用微電腦設備,請儘可能向國內廠商標購,以輔助國內資訊工業發展」。第90期,頁15。
-------------- (1984/05/31):「各級學校資訊教育課程及設備暫行標準」。第113期,頁36-37。
-------------- (1984/11/30):「編列經費充實所屬公私立高中電子計算機硬體教學設備」。第119期,頁12。
-------------- (1984/12/13):「高級中等以上學校資訊教師進修選送要點」。第121期,頁9-10。
-------------- (1986/06/30):訂定「高工及高商電腦輔助教學推動四年計畫」。第138期,頁35。
-------------- (1993/12/31):「研商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電腦教室設備實施計畫」。第228期,頁7-8。
-------------- (2000/12/31):「專案擴增大學電機、電子、資訊人力培育計畫」。第312期,頁33-34。
陳修賢(1993):《意外的帝國》。台北:天下。
陳墇津譯(1994):《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台北:遠流。原著E. Laclau & C. Mouffe: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er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陳冠宇(1998) :〈我國PC遊戲軟體市場現況與發展趨勢〉,資策會MIC-AISP資訊市場情報資料庫。
陳嘉映(1999):《存在與時間讀本》,北京:三聯。
陳嘉映、王慶節譯(2000):《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
陳勁、馮瑄編(2001):《”科教”興國的成功範例—芬蘭國家創新系統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陳舜田(2002):〈國鼎資政與人才培育〉,《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頁631-638。
陳東升(2003):《積體電路: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社會學分析》。台北:群學。new window
郭為藩(1984):〈迎接資訊社會〉,《國魂》。第491期,頁70-75。
郭國良、徐建華譯(2001):《全球化—人類的後果》。北京:商務。原著Z. Bauman:Globalization—The human consequences.
陶傳進譯(2003):《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原著D. Nigel:Social Theory and Modernity.
費驊(1971):〈台灣地區的經濟建設與未來展望〉,《自由中國之工業》。第36卷第六期,頁2-8。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著S. Jhally: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 (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原著F. Webster: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馮克利、胡晉華等譯(2000):《致命的自負》,北京:中國社科
馮克利譯(2003):《科學的反革命》。南京:譯林。原著F. A. Hayek: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Science.
黃奇銘譯(1976):《變動世界中美國的國家利益》。台北:新亞。原著D. E. Nuechterlein: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terests in a Changing World.
黃台陽(1981):〈我國當前資訊人力問題〉,《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卷第7期,頁38-44。new window
黃俊傑(1981):〈沈宗瀚先生與我國農業現代化運動〉,《傳記文學》。第38卷第1期,頁81-88。
黃南圖、邱永漢(1984):〈電腦軟體望春風〉,《財訊》。第31期,頁72-77。
黃榮秋質詢(1984):「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等事項」,《立法院公報》。第73卷第23期,頁24-28。
-------- (1986):〈突破傳統性工業,提升高科技的瓶頸在那裡?〉,《財訊》。第54期,頁232-235。
黃忠民(1986):〈誰來打開我國科技發展的死結?〉,《財訊》。第54期,頁242-246。
黃忠吉(1986):〈台灣的「矽谷」能為國內科技紮根嗎?〉,《財訊》。第54期,頁236-241。
黃樹民、石佳育、廖立文譯(1989):《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原著K. Ploanyi: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黃文雄編(2000):《新竹科學園區二十週年紀念專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黃瑞祺編(2002):《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台北:左岸。
童慶炳、王一川、曹衛東編(2004):《文化與詩學》第一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傅梅譯(1994):《憂鬱巨人:榮耀與無知的矛盾年代》。台北:智庫。原著P. Carroll:Big Blues-The Unmaking of IBM.
曾憲雄、韓善民(1993):〈中華民國資訊教育之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第36期,頁5-13。
曾大有(2002):〈建立具「協調整合」及「自我檢討」機能的國家科技發展體系〉,《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頁639-650。
經設會綜合計劃處(1977):〈中華民國臺灣經濟建設六年計畫目標與政策措施--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年〉,《自由中國之工業》。第47卷第3期,頁16-25。
齊若蘭譯(1998):《數位革命》。台北:天下文化。原著N. Negroponte:Being Digital.
齊思賢譯(2000):《知識經濟時代》。台北:時報。原著L. C. Thurow:Building Wealth.
董曉英、朱曉中、齊延莉譯(1999):《世界銀行報告:信息戰略與信息技術擴散--歐美及東亞國家和地區的歷程》。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原著N. Hanna et al.:Information Strategic and the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葉昌桐(2002):〈李國鼎與蔣經國的爭執〉,《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頁419-422。
臺北市政府公報(1986/08/25):「電腦軟體設計競賽要點」。第40期,頁2-4。
臺灣省政府公報(1985/08/23):「函轉教育部頒布修訂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資訊教師進修薦送要點』一份」。第47期,頁2-3。
-------------------- (1986/09/19):「教育部函送修正『高級中等以上學校資訊教師進修薦送要點』第九點、第十二點條文如附件」。第68期,頁2-3。
-------------------- (1988/03/09):「中華民國77年推動電腦輔助教學有功人員選拔實施要點」。第50期,頁3-5。
-------------------- (1992/11/03):「教育部辦理教學研究應用微電腦軟體套用程式創作獎勵要點」。第26期,頁3-4。
-------------------- (1995/10/03):「修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暨省立社教機關、各級學校行政電腦化評鑑實施計畫』,自85年度起實施」。第2期,頁26-28。
-------------------- (1995/08/16):「轉發教育部訂定『高級中學電腦教室基礎設備參考標準』一份,供各高中設置電腦教室之參考」。第40期,頁22-25。
-------------------- (1997/07/30):「臺灣省高級中學加強資訊教育實施計畫」。第26期,頁10-12。
-------------------- (1998/12/14):「檢送教育部修訂『高中高職及國中國小電腦教室暨網路教學基礎設備參考規格』」。第55期,頁26-34。
-------------------- (1998/12/17):「檢送『高級中學及職業學校電腦教室暨網路教學基礎設備參考規格』,本廳原轉發之參考規格高中高職部分作廢」。第58期,頁18-22。
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譯林。原著P. Bourdieu:Le Sens Pratique.
閻嘉譯(2003):《後現代的狀況》。北京:商務。原著D. Harvey: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趙耀東(1983):〈從世界工業發展趨勢談我國現階段工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9卷第3期,頁1-6。
-------- (1986):〈蛻變經濟情勢下應有的新經濟觀念〉,《自由中國之工業》。第66卷第2期,頁1-6。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
經濟人編輯委員會(1986) :《王安經驗的啟示》。台北:洞察。
經濟部(1988):〈自即日起解除國內廠商禁止製造電動玩具之限制. 唯電動玩具製造業, 應依「工廠設立登記規則」等法令規定, 向所在地縣市政府領得工廠登記證後方可製造〉,《經濟部公報》。第20卷第7期,頁44。
資策會編(1981):《中華民國資訊工業年鑑—七十年度》,台北:資策會。
------------(1982):《中華民國七十一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83):《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84):《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85):《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86):《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87):《問題與衝擊--資訊化社會面面觀》,台北:資策會。
------------(1988a):《挑戰與回應--資訊化社會的探討》,台北:資策會。
------------(1988b):《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89):《中華民國七十八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90):《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91):《中華民國八十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92):《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93):《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96a):《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96b):《國內個人電腦及週邊產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
------------(1997a):《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1997b):《 軟體產業能力評估與發展策略》,台北:資策會。
------------(1997c):《 個人電腦與關鍵零組件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
------------(1998):《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2001):《2001年半導體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2002a):《2002年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2002b):《我國軟體產業產銷與競爭力分析》,台北:資策會。
------------(2003):《2003年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2004):《2004年資訊工業年鑑》,台北:資策會。
資策會MIC(1996):〈如何利用行銷通路開拓軟體外銷〉,資策會MIC-AISP資訊市場情報資料庫。
楊世緘(1980):〈我國發展資訊工業之展望〉,《中央》。第13卷第2期,頁50-52。
-------- (2000):〈科技化國家建設與NII推動政策之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1期,頁173-189。
楊艾俐(1989):《孫運璿傳》。台北:天下文化。
楊麗中譯(1997):〈世俗化過程的社會起源〉,《文化與社會》,吳潛誠編。台北:立緒。頁303-316。
楊照(1999):〈向李國鼎路線說再見〉,《財訊》。第204期,頁275-280。
趙耀東(1987):《我們不能再等待》。台北:經濟與生活。
蔣碩傑(1984):〈台灣經濟發展的啟示〉,《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專論(47)》。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 (1993):〈我與劉大中三十年的友情〉,《傳記文學》。第36卷第6期,頁59-65。
鄧正來譯(2003a):《自由秩序原理(上)》。北京:三聯。原著F. A. von Hayek: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 (2003b):《自由秩序原理(下)》。北京:三聯。原著F. A. von Hayek: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劉廣定、劉源俊(1978):〈我們應該怎麼做?--寫在科學技術會議之前〉,《科學月刊》。第98期。
劉廣定(1987):〈不要金玉其外的科學〉,《科學月刊》。第214期。
劉金和、葉晉華(1996):〈我國資訊教育之發展藍圖〉,《資訊與電腦》。第193期,頁122-128。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9):《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原著M. Foucault:Surveiller et punir.
劉健芝等編譯(1999):《學科˙知識˙權力》。北京:三聯。
劉成富、全志鋼譯(2000):《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原著J. Baudrillard: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
劉錦龍(2002):〈我國八大重點科技形成之回顧〉,《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頁684-699。
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台北:巨流。原著R. Williams:Keywords.
蔡英文(2002):〈現代性與民主制〉,《現代性與中國文化》,蔡英文、江宜樺編。台北:新台灣人文化基金會。頁189-221。new window
黎思復、黎廷弼譯(1985):《利維坦》。北京:商務。原著T. Hobbes:Leviathan.
黎鳴、李書崇譯(2000):《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北京:商務。原著K. Mannheim:Ideology and Utopia.
錢春綺譯(1999):《歌德文集-浮士德》。上海:上海譯文。
賴鼎銘等編(2001):《圖書資訊學概論》。國立空大。
盧恵芬(1983):〈細說五五五○專案的前因後果〉,《光華雜誌》。第8卷第11期,光華智慧藏資料庫。
盧志遠(1997):〈臺灣半導體產業技術奇蹟之見證由自主研發專案至產業落實生根〉,《科學月刊》。第335期,頁898-907。
魏鏞(1985):《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學生書局。
------(2001):《中華民國行政資訊體系之建立與發展》。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謝瀛春(1978):〈半導體技術與發展中的台灣電子工業〉,《科學月刊》。第97期,頁12-19。
謝清俊(1980a):〈論大學的資訊教育〉,《資訊與電腦》。第11卷第5期,頁15-19。
-------- (1980b):〈談大專院校非資訊系的資訊教育課程〉,《資訊與電腦》。第11卷第5期,頁20-21。
-------- (1987a):〈中文資訊的處理(一)〉,《科學月刊》。第206期,頁149-152。
-------- (1987b):〈中文資訊的處理(二)〉,《科學月刊》。第207期,頁230-232。
-------- (1987c):〈中文資訊的處理(三)〉,《科學月刊》。第209期,頁383-386。
-------- (1997):〈資訊、資訊科技及其應用〉,《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計畫。
謝清俊、黃克東(1989):《國字整理小組十年》。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謝立中、孫立平編(2002):《二十世紀西方現代化理論文選》。上海:上海三聯。
謝強、馬月譯(2003):《知識考古學》。北京:北京三聯。原著M. Foucault:L’ Archéologie du Savoir.
蕭新煌(1989):〈對「台灣發展經驗」理論解釋的解謎〉,《中國論壇》。第319期,頁156-173。
蕭全政(1991):《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蕭高彥(2002):〈民族主義與現代政治〉,《現代性與中國文化》,蔡英文、江宜樺編。台北:新台灣人文化基金會。頁373-391。new window
韓善民(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資訊與教育》。第61期,頁2-8。
-------- (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加速篇〉,《資訊與教育》。第68期,頁14-16。
韓水法譯(2001):《實踐理性批判》。北京:商務。
韓泰倫編譯(2004):《福柯十講》。北京:大眾文藝。
薛琦(2005/02/21):「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背後」,中國時報,財經消費/B1版。
總統府公報(1979/07/27):「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3543號,頁5-10。
-------------- (1980/12/19):「總統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揭幕式講話」。第3762號,頁1-2。
-------------- (1981/06/24):「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3842號,頁3-9。
-------------- (2003/02/06):「增訂並修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部分條文」。第6505期,頁2-6。
總統府新聞稿(2003/11/17):「總統接見參加「全球科技領袖高峰論壇」與會國際研究機構負責人」,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
簡惠美譯(2002):《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原著A. Giddens: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關文運譯(2001):《實踐理性批判》。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羅榮渠編(1998):《現代化:理論與歷史經驗的再探討》。上海:上海譯文。
羅素(2002):《西方哲學史》。台北:五南。
嚴家淦(1981a):〈七十年代中國工程師的時代使命〉,《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6卷第1期,頁2-9。
-------- (1981b):〈中國工程師面臨的考驗〉,《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6卷第6期,頁1-8。
嚴演存(1988):〈從工業起步到經濟起飛—1953年到1960年之台灣經濟〉,《傳記文學》。第52卷第4期,頁97-102。
顧聲虹(1999):〈電子大亨對不起台灣〉,《財訊》。第211期,頁148-155。
英文部分
Arendt. H. (1958). The Human Cond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rthur D. Little, Inc. (1974).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y in Taiwan. Industry of Free China (Aug):16-32.
Austing, R. H., Barues, B. H. & Engel, G. L. (1977).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i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since curriculum '68.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20(1), pp.13-21.
Baber, Z. (2001). Colonizing Nature:Scientific knowledge, colonial power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India into the modern world-syste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52(1), pp.37-58.
Bates, B. J. (1988). Information as an Economic Good:Sources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Value. In V. Mosco & J. Wasco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tion. W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Beck, U., Giddens, A. & Lash, S. (1994). Reflexive Modernization: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 Polity Press.
Bhabha, H. (1990). ‘The Third Space’, in J. Routherford (ed.), Identity. London:Lawrence & Wishart.
-------------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Biggart, N. W. & Guillen, M. F. (1995). Developing Differenc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auto industries of South Korea, Taiwan, Spain, and Argent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4(5), pp. 722-747.
Bok, D. (2003). 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rko, H. (1968). Information Science:What is it? American Documentation, 19(1):3-5.
Buckland, M. (1991).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CT.:Praeger Publishers,An imprin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
Calhoun, C. (2002) (Ed.), "modernity",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purro, R. & Hjørland, B. (2003).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ology, Vol. 37, Ch8, pp.343-411.
Chomsky, N. (1997). The Passion for Free Markets. Z Magazine . http://www.chomsky.info/articles/199705--.htm
Cooper, C. (1994) (Ed.)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ldersho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Online]:http://www.unu.edu/unupress/unupbooks/uu31te/uu31te00.htm#Contents
Cornelius, I. (2002). Theorizing Inform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ology, Vol. 36, Ch9, pp.393-425.
Cullather, N. (1996). "Fuel for the good drag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ustrial policy in Taiwan, 1950-1965. Diplomatic History. Vol. 20(1), pp. 6-9.
Dickson, D. (1988). The New Politics of Science. IL:The Univ. of Chicago Press.
Edwards, P. N. (1996). The Closed World:Computers and the Politics of Discourse in Cold War America. MIT Press.
Fang, C. S. (1990). Imagin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case of Taiwan. PH.D. thesis, Centre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Forsythe, G. E. (1967). A University’s Educational Program in Computer Scienc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10)1, pp.3-11.
Grennes, T. (2003). 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globalization. Cato Journal, Vol. 22(3), pp. 543-558.
Guice, J. (1998). Looking backward and forward at the Internet.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Vol.14 (3), pp.201-211.
Hall, S. (1992). Introduction. In S. Hall & B. Gieben (eds.), Formations of Modernity. UK: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Hayek, F. A.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35( 4), pp519-530
Hollinger, D. A.(1993). How Wide the Circle of the "We"? American Intellectual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Ethnos since World War II.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8(2), pp. 317-337.
Hooks, G. (1990). The Rise of the Pentagon and U.S. State Building: The Defense Program as Industrial Polic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6(2), pp. 358-404.
Hoskin, K. (1994). Textbooks and the mathematisation of American reality:the role of Charles Davies and the U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 Paradigm, No. 13. http://w4.ed.uiuc.edu/faculty/westbury/Paradigm/hoskin.html
Hoskin, K., Macve R. & Stone, J. (1997). The Historical Genesis of Modern Business and Military Strategy: 1850 -1950. As submitted to Interdisciplinary on Accounting Conference, Manchester. http://les.man.ac.uk/ipa97/papers/hoskin73.html
Hoskin, K. & R. Macve (2000). Knowing More as Knowing Less? Alternative historie of cost and managermant accounting in the U.S. and the U. K. Accounting Historical Journal, Vol. 27(1), pp.91-149.
Ikeda, S. (1996). World Production. In Hopkins, T. K., & Wallerstein, I. (eds.), The Age of Transition: Trajectory of the World-system, 1945-2025. London & NJ.:Zed Books.
Jameson, F. (1998). Globalization as Philosophical Issue. In F. Jameson & M. Miyoshi (eds.), 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Kuznets, S. (1973). Modern Economic Growth:Finding and reflection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3(3), pp.247-258.
Lash, S. (2002). Critique of Informa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atour, B. (1993).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e, R (1996). Structure of Knowledge. In Hopkins, T. K., & Wallerstein, I. (eds.), The Age of Transition: Trajectory of the World-system, 1945-2025. London & NJ.:Zed Books.
Leydesdorff, L. & Etzkowitz, H. (1998). The Triple Helix as a Model for Innovation Studies, Science & Public Policy. Vol. 25 (3), pp.195-203.
Liebenau, J. & Backhouse, J. (1990).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an Introducti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Machlup, F. (1962).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NJ.:Princenton University Press.
Machlup, F. (1983). Semantic quirks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In F. Machlup, & Mansfield, U. (eds.),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Interdisciplinary messages. NY.: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Machlup, F. & Mansfield, U. (1983). Cultural diversit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In F. Machlup, & Mansfield, U. (eds.),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Interdisciplinary messages. NY.: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Machlup, F. (1984).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Human Capital. NJ.:Princenton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G. C. (1947). The Marshall Plan Speech. June 5, 1947,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ttp://www.bnt.com/marshall/speech.html
Martin, W. J. (1988).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London:Aslib,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suda, Y. (1981).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Post-Industrial Society. Washington, D. C.:World Future Society.
Mattelart, A. (2003). The Information Society:An introduc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Mathews, John A. (1997).”A Silicon Valley of the East: Creating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39 (4), pp.26-54.
May, C. (2003). Editor’s introduction. In C. May (ed.), Key Thinkers f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London:Routledge.
Miyoshi, M. (1998). “Globaliz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In F. Jameson & M. Miyoshi (eds.), 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Miyoshi, M. (2000). “Ivory Tower in Escrow”, Boundary 2. Vol.27 (1), pp.7-50
Morgenthau, H. (1962). A Political Theory of Foreign Ai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6(2), pp. 301-309.
Nora, S. & Minc, A. (1980). The Computerization of Society: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f French. MA.:The MIT Press.
Notz, W. (1926). Frederick List in Americ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16(2), pp. 249-265.
Nöth, W. (1995). Handbook of Semiotics. Indiana Univ. Press.
Pavlik, J. V. (1996). New Media Technology:Cultural and commercial perspectives. Boston:Allyn & Bacon.
"Point Four Program." Encyclopedia Americana. Grolier Online, 2001. (Feb. 8, 1999).
Porat, M. U. (1977). The Information Economy: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fice of Telecommunications, Washington DC.:U.S. Dept. of Commerce.
Reifer, T. & Sudler, J. (1996). The Interstate System. In Hopkins, T. K., & Wallerstein, I. (eds.), The Age of Transition: Trajectory of the World-system, 1945-2025. London & NJ.:Zed Books.
Robins, K. & Webster, F. (1988). Cybernetic Capitalism. In V. Mosco & J. Wasco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tion. W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Rostow, W. W. (1956). The Take-Off Into Self-Sustained Growth.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66(261), pp. 25-48.
------------------ (1960). The Problem of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a High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A Historian's View.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0(2), pp. 106-118.
------------------ (1990).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zak, T. (1986). The Cult of Information:The folklore of computers and the true art of thinking. New York:Pantheon.
Sahlins, M. (1993). Goody to Tristes Tropes:Ethn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65(1), pp.1-25.
Schiller, D. (1988). How to think about Information. In V. Mosco & J. Wasco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tion. W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Schiller, D. (1994). From Culture to Information and Back Again:Commoditization as a Route to Know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Vol. 11(1), pp.92-115.
Schiller, D. (1999). Digital Capitalism:Networking the global market system. MA.:The MIT Press.
Schwab, K. (2005a).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4-2005. http://www.weforum.org/
Schwab, K. (2005b).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4-2005. http://www.weforum.org/
Statement of the Honorable John H. Gibbons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rector, OSTP,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Science of the Committee on Science, Space, and Technology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ugust 4, 1994 [Online]:http://clinton1.nara.gov/White_House/EOP/OSTP/Science/html/testimony.html
Statement of the Honorable Gibbons, J. H. Director, OSTP,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Scienc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January 6, 1995 [Online]:http://clinton1.nara.gov/White_House/EOP/OSTP/other/ts950106.html
Steinfeld, C & Salvaggio, J. L. (1989). Toward a defin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J. L. Salvaggio (e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Economic, Social, and Structural issues.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tiegler, B. (1998). Technics and Time, 1:The fault of Epimetheus.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lerstein, I. (1991). Unthinking Social Science:The limits of nineteenth-century paradigms. Pol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