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作者:張培新
作者(外文):Chang Peir-Sh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指導教授:王順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公民社會社會資本宗教性非營利組織慈濟功德會civil societysocial capitalreligious non-profit organizationBuddhist Tzu-Chi Merits Socie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9)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3
論文摘要
宗教組織是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重要社會力量,其分布深廣,本身所蘊含豐富與多元的社會資源,已經嵌入台灣底層社會,在台灣「第三部門」的「社會資本」累積上,表現得最為出色。觀察台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的蓬勃發展,正是當代台灣公民社會民間力量發皇奮起的寫照,其對社會所發揮的正面功能與價值,不容忽視。本研究選定台灣地區最具組織規模與社會影響力的佛教慈濟功德會,作為個案考察的對象,並從「公民社會」的角度切入,扣緊「社會資本」的核心議題,將慈濟功德會的運作當成整體社會事實來加以分析。本研究以社會資本理論的觀點,來考察慈濟功德會的組織運作,主要是因為社會資本理論體系已逐漸發展起來,並提供我們在探討公民社會形成的重要理論基礎。慈濟功德會在面對多元化的社會變遷中,如何透過組織決策的運作機制來展現民主化與制度化的精神?如何投入社區或公共事務的參與,進而提升組織的「公共性」?如何建構綿密的社區互動網絡,以及良善的社會道德規範,來增強社會信任?這些都是分析社會資本形成的關鍵性議題,也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所在。是以,本研究旨在透過對慈濟功德會之社會資本的深入考察,一方面對宗教倫理與組織投入要素的發展脈絡從事義理探索,另一方面則是探討其組織決策機制、公共事務參與、社會道德規範與社區互動網絡等組織運作情形,並就組織產出的四個案例予以討論,以呈現慈濟組織目標達成之成效與意涵。本研究採「質化研究」的方法,透過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來進行資料之蒐集與分析,研究結果聚焦於以下四個面向:(一)組織決策機制;(二)公共事務參與;(三)社會道德規範;(四)社區互動網絡;並藉著理論與實務的相互印證,來檢視個案對象所蘊含的研究意涵,俾作為公民社會中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與發展之借鑑。
關鍵詞:公民社會、社會資本、宗教性非營利組織、慈濟功德會
Abstract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social forces for stabilizing society and purifying human mind. It spread widely and deeply. Their abundant and diversified social resources have even come from and penetrated the bottom rank of society in Taiwan. It is also the most outstanding in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of “the third sector” in Taiwan. Observing the vigorous growth of religiou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e may understand it is just the portrayal of emergence of civil power in civil society of Taiwan. The positive functions and values it could bring upon society cannot be neglected. The research selected Buddhist Tzu-Chi Merits Society, one of the most organized, broad in scale and most influential civic organization in Taiwan, as an object for case study and investigation. Cutting in from the angle of “civil society” and holding tightly the core subject of “social capital”, we analyzed the operation of Buddhist Tzu-Chi Merits Society as the fact of an integral society.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operation of Buddhist Tzu-Chi Merits Society from viewpoint of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because their system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have been full-fledged and could provide us with an important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forming of civil society. Faced with changes of diversified society, how can it demonstrate the democratic and systematic spirits through opera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decision of organization? How can it enhance the publicness by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and public affairs? How can it construct a fine and careful network of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good social norm of ethics to strengthen social confidence? All of them are key topics of the forming of social capital that we intend to analyze and the key points on which the research focuses. Therefore, through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capital of Buddhist Tzu-Chi Merits Society, 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argumentation of factors of development network of religious ethics and organizational inputs on one hand, and explores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s including its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decision of organizatio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social norm of ethics and network of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discusses four cases of organizational outputs to show effects and meaning of achieving its aims by Tzu-Chi organizations. The research adopted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conduc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ting in observation.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focused on four aspects: 1.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decision of organization; 2.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3. social norm of ethics; and 4. network of Community Interaction. The research also examined the meaning of targets of case studies in the research by means of mutual verifications of theory and practices that could be very good reference and lessons for other religiou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ivil society on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
Keywords: civil society, social capital, religiou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Buddhist Tzu-Chi Merits Societ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仁傑
1996 「現代社會中佛教組織的制度化及其有關問題之探討」,收入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當代台灣的社會與宗教》頁74-107。台北:佛光出版社。
1998 「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5期:113-177。
1999 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
丁佩玉
2000 學習型組織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天主教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
1994 天主教在台灣福傳推行評估研究報告。台北:光啟出版社。
天主教台灣明愛會
2000 天主教社會服務機構手冊。台北:天主教台灣明愛會。
王文科
1997 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士峰、王士紘
2000 「非營利事業管理模式之研究-佛教慈濟功德會實證」,收入於鄭志明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頁23-48。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王中天
2003 「社會資本: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第42卷5期:139-163。
王順民
1991 宗教福利思想與福利服務之探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 「宗教福利服務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與『慈濟』為例」,思與言第32卷3期:33-76。
1995 「當代台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315-341。
1997 台灣地區宗教福利服務之銳變﹘兼論若干個案的歷史考察。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 宗教福利。台北:亞太出版社。
2000 「有關社會福利資源開拓與整合的若干想法-以宗教組織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9期:78-93。
2001 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
王端正
1993 「慈濟經驗對道德重整的啟示」,收錄自慈濟年鑑(1992)頁27-31。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1995 惜緣。台北:天下文化。
王振寰、瞿海源
1999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內政部
1999 宗教財團法人籌組及變更須知。台北:內政部。
2002 內政部90年度寺廟教會捐資興辦公益慈善社會教化事業績優表揚大會手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
1995 台灣地區宗教團體普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2000 中華民國88年內政統計年報。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文及元
1996 「『慈濟現象』初探」,慈濟月刊第354期:79-84。
方立天
1990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方鈺如
2001 人際信任、社會資本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石丹理
2003 「『社會資本』的概念分析及評論」,青年研究學報第6卷1期:3-13。
本 樸
1979 「佛教的民主思想」,收入於張曼濤主編《佛教與政治》頁69-76。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行政院主計處
2000 88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暨社會參與延伸調查統計結果。http://ww.dgbas.gov.tw
江明修、鄭勝分
2003 「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台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第17卷3期:37-58。
江燦騰
1997 台灣當代佛教: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台北:南天書局。
2003 台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去殖民化與台灣佛教主體性確立的新探索。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朱 英
1994 「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7期:108-114。
何淑華
1993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志工服務隊之組織文化及其表達形式。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光宇
1995 「四十年來台灣的宗教發展情形」,收入於《宗教與社會》頁165-219。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邱定彬
2000 慈濟社區志工的發展及其意涵-以嘉義慈濟組織為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敏捷
2000 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台北:法界出版社。
李丁讚
1996 「宗教與殖民:台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1期:19-52。
李士畦、楊介良
2002 「綠水長流建設希望工程﹘慈濟九二一希望工程的綠建築規劃設計與實踐」,節水季刊第27期:16-19。
李志夫
1996 「現代台灣宗教與社會變遷之因果關係」,收入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當代台灣的社會與宗教》頁2-18。台北:佛光出版社。
李佳純
2004 以社會資本理論探討網路健康資訊使用者之資訊使用行為。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貞宜
2002 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宗勳
2002 「社會資本與社區安全之初探」,中國行政評論第11卷3期:1-44。
2003 「『結構孔道』的理論初探與安全社區個案分析」,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4卷3期:171-204。
李委煌
2004 「慈善關懷,三十八年如一日」,慈濟月刊第448期:26-33。
李政恩
2000 宗教性志願事奉與非營利組織研究:以台灣慈濟功德會和韓國純福音教會為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等譯
1998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台北:時英出版社。
李琪明
2002 「道德社群之檢視:一所國中校園道德生活與氣氛之俗民誌研究」,師大學報第47卷第1期:83-106。
2003 倫理與生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李鍇偉
2000 慈濟精神對慈濟教師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以台北市國小慈濟教師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素琴
1999 「大愛引航」,慈濟月刊第390期:106。
呂朝賢
2001 「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關係:以九二一地震為例」,收入於《第二屆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9)-1~28。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沈莉真
1999 癌症病患及家屬接受安寧療護服務之分析-以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為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義忠
2001 「震災二週年」,經典第39期:40-65。
林和譯
2004 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林敏朝
2000 「吾土有情‧常懷感恩心﹘簡介慈濟援建九二一地震災區希望工程校園規劃理念及執行」,建築師第26卷第4期:106-109。
林惠文
2000 「台灣的慈濟‧世界的慈濟﹘萬千生靈希望之所寄」,建築師第26卷第4期:107-109。
林毓生
1996 「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歷史月刊1996年4月號:72-82。
林南
2001 「社會資本:爭鳴的範式和實證的檢驗」,香港社會學學報2001年第2期:1-38。
林本炫
1994 台灣的政教衝突。台北:稻香出版社。
1995 「宗教與社會福利」,收入於《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的觀點》。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996 「宗教運動的社會基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收入於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9-243。台北: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悲廣文教基金會。
1998 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 「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中的作用」,思與言第37卷2期:173-208。
林宜璇
1996 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容
1993 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1996 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出版社。
吳佑珍
2003 社區照顧服務方案與促進婦女就業:以「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南區為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正煌
1996 慈濟功德會、台灣世界展望會和中華聯合勸募協會決策菁英福利觀及其象徵符號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英、呂素琴
1996 妙語生華(上冊)--靜思語教學故事。台北:靜思文化。
吳寧遠
2000 「非營利組織法令與宗教組織法令」,收入於鄭志明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頁207-234。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周怡君
199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其社會運動參與(1985-1995)。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周倩慧
2001 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學生孝道態度、行為效果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有垣
1996 「台灣民間社會福利機構與政府的競爭關係:以台灣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1977~1985」,空大行政學報第5期:125-175。
2000a 「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1期:75-110。
2000b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圖書。
2000c 「非營利組織的決策與領導」,收入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29-17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003 第三部門的理論: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企業、非正式部門之間的互動關係。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91-2412-H-194-009。
2004 「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的建構:部門互動的理論探討」,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4期:163-201。
宣 方
2003 「人間正道是滄桑-後印順時代的台灣人間佛教」,普門學報第17期:1-22。
泳 思
1990 「現代的賢夫良父:慈誠隊的形成與發展」,慈濟月刊第228期:20-25。
洪素芬
2000 一個研究者探索靜思語教學的反省歷程-兼論整合觀點的德育模式。台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家榮
2000 跨文化助人工作者之經驗分析-以慈濟委員訪視原住民照顧互之經驗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玉霜
2003 「宗教演化與組織資源新分配-世俗化,在家人與女性領導」,發表於<宗教福利與資源運用學術研討會>。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姚泰山
2004 社會化治理下非營利組織的協力策略-以慈濟基金會「921希望工程」為檢證對象。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麗香
1984 台灣地區光復後宗教變遷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
1996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高信疆編
1989 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台北:九歌出版社。
徐敏雄
199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社會服務。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從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一書的思想看宗教與公民德性的關係」,公民訓育學報第9期:241-264。
徐連彥
2005 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社會資本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教師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妙沂
2002 「工地的回憶」,慈濟月刊第430期:29-33。
涂建平
2003 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之個案研究。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效智
2004 「當前台灣社會的重大生命課題與願景」,哲學與文化第364期:3-17。
孫國青
2000  社會資本說的台灣產業印證:社會資本的形成、發展與維繫。台灣大學國際企 
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麗珠譯
2000 邊緣競爭:遊走在混沌與秩序邊緣的競爭策略。台北:商周出版。
夏俊輝
1995 宗教服務之研究﹘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芳榮
1986 台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康樂、簡惠美
1995 信仰與社會:北台灣的佛教團體。台北:北縣文化中心。
許士軍
2000 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2004 「重視外部效果比童叟無欺重要」,商業周刊第916期:75。
許文英
2004 「國際志工協會(IAVE)--我國應積極開創的社會資本國際基地」,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1期:213-230。
許良福
2000 非營利組織策略性行銷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庭彰
2003 慈濟志工環境價值觀與環境行為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
1994 社區發展過程中傳統宗教的角色與功能。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連慶雄
2006 社會資本、行銷智慧資本與績效-以房屋仲介業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陳子浩
2004 「中國『市民社會』的歷史及其發展」,公民訓育學報第15輯:149-168。
陳宗文
2000 台灣和韓國半導體產業比較研究:以「社會資本」觀點論。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碩士論文。
陳玉梅
1994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政治參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興
2002 慈濟功德會創辦人領導風格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倫
1985 台灣社會之宗教與政治關係的演變:一個宗教團體之社會學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南州
1999 台灣基督長老會的社會、政治倫理。台北:永望文化。
陳怡靖
1998 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危機: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東升、陳端容
2001a 「台灣鄉村社會的居民參與-一個社會資本理論的考察」,收入於《台灣鄉村社會發展願景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57-178。台北:台灣鄉村社會學會。
2001b 「台灣跨社會群體結構性社會資本的比較分析」,收入於劉兆佳等編《社會轉型與文化變貌:華人社會的比較》頁459-511。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陳欽春
2001 「公民社會與社會資本」,發表於<博碩士論文發表會-跨越政府競爭力斷層研討會>。台北:台北大學。
陳振甫
2001 宗教慈善團體非營利組織管理特質分析-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
陳其南
1990 「公民國家的宗教信仰和社會倫理:從盧梭的『社約論』談起」,當代第54期:66-83。
1992 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秀玲 
2002 宗教性非營利組織國際化發展策略研究-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淑伶
1992 「走過陣陣稻麥香﹘六日賑災行」,慈濟月刊第308期:84-92。
陳諭如
1994 非營利組織捐款資料庫的研究:以慈濟基金會為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敦源、郭承天
2001 「基督教倫理與民主制度發展-從美國經驗看台灣」,公共行政學報第5期:67-99。
陳惠馨
1998 「非營利組織與法律制度-以宗教組織為例」,發表於《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
陳慧劍
1984 「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收入於陳慧劍編著《當代佛門人物》頁139-169。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郭文般
1999a 「台灣歷史過程中的基督宗教:以天主教和長老會為例」,發表於<宗教傳統與
社會實踐中型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b  台灣天主教的政教關係。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台北:國科會。
郭怡君
1995  慈濟現象三十年。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承天
2001a 政教的分立與制衡。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
2001b 「民主的宗教基礎:新制度論的分析」,政治學報第32期:171-207。
2003 “Democracy and Religion in Taiwan”,發表於<真理大學第四屆宗教與行政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真理大學。
郭冠廷
2000 「台灣宗教組織科層化的背景及影響」,收入於鄭志明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頁399-415。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郭素芳
2000 非營利組織之知識管理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淑玲
2004 「非營利組織需資訊透明化」,遠見雜誌第218期:20。
馮文饒
1993 志願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 燕
2000 「非營利組織的法律規範與架構」,收入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75-107。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游祥洲
2004 「論全球入世佛教之發展進路-兼論其涉及公共事務時之政治取向」,發表於《台灣的宗教研究-傳承與創新研討會》。台北:台灣宗教學會。
喜瑪拉雅基金會
2002 台灣300家主要基金會名錄。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喜瑪拉雅基金會譯
2000 非政府組織法的立法原則。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賀正楨
1999 國民小學靜思語教學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苙雲
2000 「制度信任及行為的信任意涵」,台灣社會學刊第23期:179-222。
張其鈺
2001 社會資本與家庭結構對健康及醫療資源利用之影響:台灣地區老人之實證研究。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英陣
2000 「天主教在台灣的社會服務」,社區發展季刊第89期:68-77。
2002 「宗教組織的使命與社區服務」,發表於<宗教與社區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
張佑宗、黃德福
1998 「制度變遷、社會資本與台灣的民主鞏固」,發表於<世紀末的選舉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張世雄
2000 「志業主義、自願主義、專業主義與管理主義:從宗教慈善到非營利組織」,收入於鄭志明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頁437-490。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張秀雄
1999 「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通識教育季刊第6卷第2期:39-63。
張美玉
2002 老年女性參與慈濟志願服務工作經驗之探討﹘以花蓮區慈濟委員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震威
1994 市民社會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晉芬、張恆豪
2003 「非營利組織的公信力﹘社會學的觀點」,發表於2003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張珣
1985 「台灣不同宗教的信徒與組織之比較研究」,台大社會學刊第17期:15-44。
張榮攀
2004 慈濟語彙。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張維安
1996 「佛教慈濟與資源回收-生活世界觀點的社會學分析」,收入於釋傳道主編《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論文集》頁65-97。台南:佛教文獻基金會。
張灝
1989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張紳震
2002 資訊化組織與科層組織社會資本形成因素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齡
1993 「愛的橋樑,善的循環」,慈濟月刊第314期:78-87。
善慧書苑
1991 「隨師行記」,慈濟月刊第301期:8-40。
1998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一九九八‧秋之卷。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0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二OOO‧春之卷。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傅偉勳
1990 「(大乘)佛教倫理現代化重建課題試論」,收入於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在-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傅篤誠
2002 非營利事業管理:議題導向與管理策略。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
黃天長
1999 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立凱
2002 社區網絡對居民社會資本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國
1988 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芳淇
2001 「希望工程七百三十天」,慈濟月刊第418期:38-45。
黃俊英、耿筠
1996 「社會行銷的成功案例-慈濟功德會骨髓捐贈活動」,企銀季刊第19卷3期:1-11。
黃倩玉
2000 「『時勢造英雌』:從跨文化比較看慈濟的慈善婦女運動」,收入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459-501。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琦智
1993 建立慈濟基金會電腦化勸募系統之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毅志
1998 「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台灣社會學刊第21期:171-210。
黃鵬宇、葉文鶯
1999 「共修共成」,慈濟月刊第390期:70-73。
彭俊亨
1995 組織符號之研究:非營利組織-慈濟功德會的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景躍進
1993 「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述要」,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5期:197-202。
慈濟基金會
1991 回首5年來時路:慈濟醫院五週年特刊。花蓮:佛教慈濟基金會。
1994a 慈濟精神研習會研習手冊。花蓮:佛教慈濟基金會。
1994b 慈濟人的一天。花蓮:佛教慈濟基金會。
2004 大愛灑人間-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慈濟志業中心
1999 慈濟九二一大地震希望工程援建規劃書。花蓮:慈濟志業中心。
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1999 震盪中的人間至情卷一。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1999 震盪中的人間至情卷五。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慈濟文化出版社
1992 盞盞心燈照神州。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慈濟全球資訊網
http://www2.tzuchi.org.tw
慈濟教師聯誼會
1999 大愛引航﹘靜思語教學指引‧國民小學第一冊(一上)。台北:靜思文化。
2002 大愛引航﹘靜思語教學指引‧中學第三冊。台北:靜思文化。
2002 大愛引航﹘靜思語教學指引‧幼稚園小班上學期。台北:靜思文化。
道端良秀著,關世謙譯
1986 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高雄:佛光出版社。
劉阿榮、石慧瑩
2004 「社群意識與永續發展:鄰避現象及補償金之分析」,中國行政評論第13卷第2
期:1-32。
劉嘉誠
2000 「佛教倫理學探究」,輔仁宗教研究創刊號:129-158。
楊明芳
1995 慈濟功德會與台灣地區各政治勢力互動中所持立場之研究(1996~1992)。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照
1993 異議筆記:台灣文化情境。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
楊繡勳
2002 台灣宗教型非營利組織之國際化策略探討-以慈濟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曾文
1990 「大乘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收入於傅偉勳編《從傳統到現在-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頁211-232。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3 「二十一世紀的人間佛教和佛教研究」,收入於《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F-1~F-12。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楊惠南
1991 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4 「不厭生死‧不欣涅盤﹘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精髓」,收入於《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A1-A25。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楊慶著、段昌國譯
1985 「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收錄於《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頁319-347。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葉文鶯
2000 「與時間賽跑」,慈濟月刊第400期:63-64。
詹益嘉
2002 組織學習與知識創造關係之研究:社會資本的研究途徑。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劉小楓
1996 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劉玉惠
1994 聖界與凡界:慈濟論述之幻想主題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美
2003 非營利組織志願工作人員組織承諾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嘉義地區志工為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雅
2004 「奉獻在需要醫療的地方」,慈濟月刊第450期:44-54。
劉承愚、賴文智、陳仲嶙
2001 財團法人監督法制之研究。台北: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熊 毅
1999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基隆地區推展資源回收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文文
1995 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我國宗教型社會福利組織之個案分析。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吉源
1996 「論台灣地區社會資本、社區意識與社區社會之重建」,台灣經濟第228期:1-12。
蔡主恩
198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擴展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敦浩、葉匡時、俞慧芸
1993 「從社會資本學說論我國產業政策之發展方向」,研考雙月刊第17卷1期:44-56。
趙樸初、任繼愈
1990 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鄭志明
2000 「北港朝天宮附設神明會的組織模式」,收入於鄭志明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頁165-206。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鄭惠玲
2001 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維瑄
1991 基督教社會關懷在台灣社會福利發展中角色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錫鍇
2002 「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收入於蘇永欽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頁41-62。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賴家陽
2002 慈濟志業中心之制度化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靜 憪
1992 「用愛撫平人間苦難﹘大陸賑災說從頭」,慈濟月刊第303期:46-51。
歐用生
1999 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教
1985 德育原理。台北:文景出版社。
盧月玲
1981 台灣佛寺的現代功能﹘佛光山田野研究。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俊澄
2001 非營利組織策略性志工管理模式之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蕙馨
1992 「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道德意義」,發表於山西大學<中國佛教思想與文化學術
研討會>。
1995 「佛教慈濟功德會『非寺廟中心』的現代佛教特性」,收入於漢學研究心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725-749。台北:文建會。
1997 「性別、家庭與佛教﹘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收入於李豐楙等主編《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頁97-120。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9 「慈濟醫院志工的身體思考和道德論述」,發表於<宗教傳統與社會實踐中型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4 「證嚴法師『人間菩薩』的生命觀」,發表於<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
謝俊義
2002 「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公共行政學報第6期:87-122。
謝雪霞
1999 「生命中共同的記憶」,慈濟教育聯誼會會訊第2期:28-29。
謝雷諾
2002 「盼到開花結果」,慈濟月刊第430期:25-29。
鍾秋玉
1991 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福山
1995 「宗教與社會生活」,收入於內政部編《宗教論述專輯第2輯﹘社會教化篇》頁333-359。台北:內政部。
戴愛蓮
2004 「希望工程:佛教慈濟基金會九二一災區學校重建工作及其相關議題之探討」,收入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編《災難與重建﹘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論文集》頁439-462。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蕭維元譯,培客爾原著
1989 基督教史略。香港:浸信會。
蕭武桐
1996 「慈濟之道在『明明德』」,慈濟月刊第354期:40。
魏永竹
1989 「花蓮『佛教慈濟功德會』述略」,台灣文獻第40卷2期:107-123。
瞿海源
1989 宗教法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
1997 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闞正宗
2004 重讀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正編)。台北:大千出版社。
釋星雲
2003 「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詮釋三皈、五戒及生權的內容」,普門學報第3期:1-19。
釋昭慧
2001 佛教倫理學。台北:法界出版社。
2003 「當代台灣佛教的榮景與隱憂(上)」,弘誓第64期:16-48。
釋德凡
2002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二OO二‧冬之卷。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3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二OO三‧春之卷。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4 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二OO三‧冬之卷。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釋證嚴
1990a 慈濟叮嚀語。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1990b 慈濟的訊息。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1991 三十七道品講義。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1992 回歸心靈的故鄉。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1993 慈濟年鑑(1966-1992)。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1996a 靜思晨語。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1996b 慈濟年鑑(1995)。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1999 慈濟年鑑(1998)。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0 慈濟年鑑(1999)。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1 慈濟年鑑(2000)。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2 慈濟年鑑(2001)。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3 慈濟年鑑(2002)。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釋聖嚴
1993 戒律學綱要。台北:東初出版社。
蘇信如
1985 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南州
1995 基督徒的社會參與。台北:雅歌出版社。
蘇建文譯
1993 「柯爾堡對教育的貢獻」,收入於俞筱鈞等譯、L. Kuhmerker等著,《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頁123-124。台北:洪葉文化。
顧忠華
1994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台北:台灣書店。
1997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責任與發展趨勢」,收入於司徒達賢等著《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頁17-28。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1998 「公民社會與非營利組織-一個理論性研究的構想」,亞洲研究第26期:8-23。
1999a 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文化。
1999b 「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發表於<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籌備處、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2000a 「『公共』的宗教?宗教性非營利組織與公共領域」,收入於鄭志明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頁641-663。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2000b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自治功能」,發表於<非營利組織研究的本土化>學術研會。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
2002 「公民社會在台灣的成形經驗」,收入於瞿海源等主編《法治、人權與公民社會頁161-196。台北:桂冠圖書。
Drucker著,余佩珊譯
1994 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Fukuyama著,李宛蓉譯
1995 社會道德與繁榮的創造。台北:立緒文化。
Fukuyama著,張美惠譯
2000 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台北:時報文化。
Habermas著,劉鋒譯
1995 公共領域。收入於《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頁29-37。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Kotler著,張在山譯
1991 非營利事業的策略性行銷。台北:授學出版社。
Tocquerville著,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
2000 民主在美國。台北:城邦文化。
Tomas Halik著,徐美琪譯
2003 「公民社會中的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第2693期:17。
Weber著,于曉中譯
1991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唐山出版社。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
1989 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II)。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二、英文部份:
Adler, P. S. and Kwon, Seok-Woo.
2000 “Social Capital: The Good , the Bad, and the Ugly.”In E. L. Lesser(ed.),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Ma: Butterworth-Heine.
Banfield, Edward C.
1958 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aum, F.
1998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Health Promotion: Australian Perspectives.”Health Promotion Journal of Australia, 9/3 , pp.171-178.
Brehm, J.
2003 “Social Capital and Poor Communities.”Contemporary Socilology, 132(3):345-346.
Bullen P. & Onyx J.
1995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Five Communities in NSW.﹝Online﹞ Available : http://www.mapl.com.au/A2.htm.
Burns, L.
2003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ing and Social Capit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Volunteering and Social Capital , Santiago, Chile.
http://www.iave.org/resources/readstory.cfm?story_id=57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T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2):339-365.
Casanova, J.
1994 Public Relig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en Sheng-Jen
1990 Understanding the Buddhist Tzu-Chi Association: A Cultural Approac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Coleman, Jame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95~121.
1990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mish, Newel W. & Winter Park Florid
1976 Effective Leadership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nnal Publishing.
Diamond, L.
1994  “Towar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5(3):5-9.
DiMaggio, P. J. and Water W. Powell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147-160.
Durkheim, E.
1951 Suicide. Glencoe, IL: Free Press.
Emirbayer, M. and J. Goodwin
1994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1411-1454.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Free Press.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ranove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360-1380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490.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7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Hall, Peter A.
1999“Social Capital in Britain.”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9(3):417-461.
Hansmann, Henry B.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The Yale Law Journal, 89(5):835-901.
Herman, R. & Heimovics, R. D.
1991 Executive Leadership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ew Strategies for Shaping Executive-Board Dynamic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Hodgkinson, V. A., Lyman, R. W., and Associates
1989 The fu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Inglehart, R.
1996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 Culture ,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y.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eane, J.
1988 “Despotism and Democracy.”pp. 35-71 i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New European Perspectives, edited by J. Keane. London & New York: Verso.
Knoke, D. and J. H. Kuklinski
1982 Network Analysis. Sage University Paper 28.
Kohlberg, L.
1983 The moral atmosphere of the school. In Giroux, H. and Purpel, D.(Eds.).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 C.A.: McCutchan. pp.61-81.
Lin, N.
2000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dgett, D. K.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
Portes, A. and Landolt, P.(1996).“The Downside of Social Capital.”The American Prospect, 26:18-21.
Pfeffer, J. & Salancik, G.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 Row.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6(1):65-78.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Salamon, Lester M.
1992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Salamon, Lester M.
1994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73(4):109-122.
Schmitter, P. C.
1996 “On Civil Society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paper present in the “3rd Wave Democracies Conference”, Taipei.
1997 “Civil Society East and West.”pp.239-262 in Consolidating the Third Wave Democrcies: Themes and Perspectives, edited by Diamond L., Marc F. Plattner , Yun-han Chu and Hung-mao Tie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eligson, A. L.
1999 “Civic Association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Central America: A Test of the Putnam Thesi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32(3):342-62.
Serageldin, I. and C. Grootaert
2000 “Defining Social Capital: An Integrating View.”pp.40-58 in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edited by Partha Dasgupta and Ismail Serageldin.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Shils, E.
1991 “The Virtue of Civil Society.”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26:3-20.
The Saquaro Seminar
2001 “The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benchmark survey”. Retrieved October 10, 2002, from http://www.cfsv.org/communitysurvey
Verba, S., K. L. Schlozman, and H. E. Brady.
1995 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lzer, M.
1995 “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 In M. Walzer(ed.), Toward a Global Civil Society. Oxford: Berghahn.
Weber, M.
1958 From Max Weber.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ns Gerth & C. Wright Mills. New Jersey: Galazy Books, Oxford University.
Wellman, B.
2001 “Does the Internet Increase, Decrease, or Supplement Social Capital? Social Networks,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Commitmen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 45, November, 2001.
Wolf, T.
1999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Wolfinger, R. E. and S. J. Rosenstone.
1980 Who Vote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Woolcock, M.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Theory and Society, 27:151-208.
Young, D. R., Hollister, R. J., and Hodgkinson, V. A.(ed.)
1993 Governing, Leading and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Zucker, L.
1986 “Production of trust: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1840-1920.”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53-1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