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45-1952年台灣戰後初期惡性通貨膨脹之探討
作者:游維真
作者(外文):Wei-Zhen Yu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中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6
本論文之組織結構,共分為五章,除了第一章「緒論」與最後一章的「結論」外,主體部分分為第二、三、四章,論文最後則另編列相關大事記要、附錄及參考文獻。
首先在第一章中,針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與研究範圍略加敘述,並就相關文獻的特色與內涵,加以評析與比較。其次就論文之研究架構、資料來源與所使用研究方法加以說明,最後則就章節之安排略作鋪陳。
第二章專門探討臺灣形成惡性通貨膨脹的背景。由於臺灣長期受日本統治,殖民經濟的特徵與經濟體制必然影響臺灣,日治末期,臺灣的貨幣發行成長率已顯著上升,但在總督府的物價管制政策下,通膨現象尚屬溫和。而當臺灣納入中國版圖後,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經濟關係重新調整。1949至1952年為惡性通貨膨脹時期,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內發性的因素,戰後國民政府運用臺灣的物資進行國共內戰,使已遭受戰爭破壞的臺灣經濟進一步惡化,物資供應嚴重不足;加以國民政府撤退來臺時,人口數量劇增百萬,形成巨大的超額需求與供給的過度短缺,面對燃眉之急的財政窘境,又通過發行貨幣彌補財政赤字,對臺的不當政策,使已有之通貨膨脹更加惡化。
第三章說明戰後臺灣形成惡性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從法幣到金圓券,大陸時期的貨幣一直以匯兌的形式左右臺灣貨幣,本章研究目的主要包括:敘述戰後臺灣貨幣發行的變動情形,並利用統計計量來分析影響效果,其中包括貨幣供給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檢定貨幣供給與通貨膨脹之間有無正相關的假設。
第四章詳述國民政府面對惡性通貨膨脹的經濟情勢所採取的抑制手段。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以後為使其政權穩定下來,開始大力整頓臺灣秩序,採取了一列措施。在惡性通貨膨脹期間,國民政府曾努力穩定物價,其中包括在1949年六月十五日實施幣制改革,發行新臺幣以替換原來的舊臺幣、推行優惠利率政策,鼓勵儲蓄、進行新的外匯政策…等等。臺灣的惡性物價膨脹在1950年下半期逐漸穩定下來,有人認為幣制改革解決了惡性物價膨脹問題,不過單靠發行新的貨幣不太可能讓物價完全穩定下來。1949年通貨膨脹率高達4,960%,同年六月實行幣制改革,在某一程度上抑制了通貨膨脹,但通貨膨脹率在1951年仍高達383.7%,由於生產逐漸恢復,及國民政府採取高度的管制措施,才使通貨膨脹率降下來。另外,1950年六月廿五日韓戰爆發,美國恢復對臺灣的經濟援助,對抑制臺灣的惡性物價膨脹問題功不可没;美援首先發揮的功能是彌補外匯不足,美援期間物資進口值不均年大約一億美元,與臺灣歷年經常帳目逆差大體相等,也就是說臺灣靠美援平衡貿易收支。基本上美援根本地解決了國民政府的財政赤字問題,臺灣銀行貨幣融通的壓力解除,物價膨脹問題因而得以解決。
最後,在「結論」一章中,對本研究之發現作扼要歸納,主要解析當時政策所顯現的重要意涵,以及臺灣惡性通貨膨脹的經驗對其他國家的啟示,同時期望在本研究的基礎上,提供建議及方向給後續研究者作為參考。
During the period 1945-49 Taiwan experienced a hyperinflation separated from the ongoing hyperinflation on the mainland by adjustable exchange rates between the currencies in use in the two regions. An attempt to stabilize prices was implemented in June 1949, bu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it did not contain the two elements essential for bringing about stable prices: a balanced budget and an independent central bank capable of refusing the government’s request for credit.As mainland China’s inflationary spiral accelerated in 1947-1949 there was a massive outflow of funds to the island of Taiwan. The exporting of China’s hyperinflation was facilitated by the fixed, overvalued,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mainland Chinese currency and the Taiwanese currency that was adopted in August 1948. Empirical tests offer support for the importance of the 1948 monetary policy reform and suggest a substantial impact of capital inflows and excess money growth in mainland China on inflationary pressures in Taiwan. We find no independent role for Taiwanese money growth in the inflation process.The major reason for the success of this stabilization was the ability to contract the money supply. In Taiwan's case, the Gold Savings Deposit Program, the PIR Program, and U.S. aid all con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monetization by becoming substitutes for money finance. Earlier deposit programs, designed to contract the money supply from the public, had been implemented as regular policy long befor 1950. On November 7, 1945, just three months after Japan surrendered, the authorities had adopted a special deposit program to absorb Japanese notes thathad been overissued unde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By using these deposits, outlays to cover the payroll of the Japanese staff, which contributed a large part of the budget deficit at that time, could be financed without printing more not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一)檔案
一、國史館典藏之財經檔案
(一)財政部檔案
(二)資源委員會檔案:美援申請、外匯調查等案。
(三)糧食部檔案
(四)美援會檔案:美援物資採購、會議記錄與現況報告等案。
(五)國民政府檔案
(六)臺灣省政府檔案
二、臺灣文獻館典藏之檔案
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三、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二檔:國民政府財政部(全宗號三)、中央銀行(全宗號396)、各銀行檔案匯集(全宗號289)等,羅列有相關法規規定、法幣、金圓券、外匯及臺灣接收等事宜。
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檔案館:經濟部國營事業司檔案(1949-1953部分)
五、美國外交官文書檔案:《臺灣局勢報告書》,1947年1月~3月。
六、報紙檔案
《大公報》,滬1948年7.25~10.27。
《中央日報》,1949年5.27~12.30。
(二)專書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1958,《上海解放前後物價資料彙編(1921-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于宗先、王金利,1999,《臺灣通貨膨脹,1945-1998》,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于宗先、邱正雄,1975,《臺灣貨幣與金融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于宗先、孫震,1975,《臺灣對外貿易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于宗先等編,1980,《中國經濟發展史論文選集上、下》,臺北聯經出版社。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1969,《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臺灣銀行。
中研院近史所編,1993,《經濟檔案函目彚編(二)》,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中國人民銀行總參事室編,1991,《中華民國貨幣史資料(二)》,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編,1985,《中國近代金融史》,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歷史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處選,1985,《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第4輯第28冊,南京中國科學院歷史所。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94,《臺灣光復初期史料研討會》收錄於《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十六輯》,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尹仲容,1953-1973,《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全集》,臺北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
尹仲容,1960,《臺灣經濟十年來的發展之檢討與展望》,臺北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new window
尹仲容,1961,《外匯貿易手冊》,臺北行政院外匯貿易委員會。
尹仲容,1963,《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初編》,臺北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一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臺北自立晚報社。
王作榮,1984,《我們如何創造經濟奇蹟》,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王作榮,1994,〈影響臺灣經濟發展的因素〉收錄於《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梁國樹編,臺北時報書系No.661,頁16-21。
王作榮、吳榮義等,1988,《臺灣經濟發展政策與制度之檢討》,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王昭明,1995,《王昭明回憶錄》,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王壽南,1995,《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第2冊,臺灣商務。
王耀興,1986,《光復以來我國金融制度與金融政策的檢討》,臺北財政部金融司。new window
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1961,《外匯貿易管理法規彙編》,臺北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
巨克毅,1985,〈外資運作與臺灣經濟發展〉收錄於《臺灣經濟發展的經驗與模式》,臺灣省政府新聞處,頁59-80。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渴》,臺北帕米爾書店。
石齊平,1988,《我國管理外匯條例全盤修正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7,《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行政長官公署。
何鳳嬌編,1990,《政府接收臺灣史料棄編》,新店國史館。
吳中書,1999,《臺灣戰後初期匯率制度之演進與決策研究》,發表於臺灣經濟發展決策研究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經濟所。
吳永福,1947,《臺灣之幣制與銀行》,南京財政部財政研究委員會。
吳岡,1958,《舊中國通貨膨脹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
吳若予,1992,《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臺北業強出版社。new window
吳聰敏,1994,〈臺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收錄於梁國樹主編《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嚴教授專集》,臺北時報文化公司,頁141-81。new window
吳耀輝,1959,《臺灣省通志稿經濟志金融篇》,臺灣省文獻會。
宋光宇,1993,〈重利與顯親:有關臺灣經驗各家理論的檢討和歷史文化論的提出〉收錄於宋光宇編,《臺灣經驗:歷史經濟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李立俠,1985,〈金圓券發行的一段舊事〉收錄於《法幣、金圓券與黃金風潮》,上海文史資料出版社。
李國鼎,1978,《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臺北正中書局。
李國鼎,1991,《經驗與信仰》,臺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上,下,臺北聯經出版社。
李麗門,1992,《我國外匯市場與匯率制度》,臺北財團法人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
沈雲龍編著,1972,《尹仲容先生年譜初稿》,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沈雷春,1971,《中國金融年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沈遵晦,1950,《民國卅八年的臺灣》,臺北臺灣通訊社。
汪彝定,1991,《走過關鍵年代:汪彝定回憶錄》,臺北商周文化。
邢慕寰,1993,〈價格機能與外匯政策的運用〉收錄於《臺灣經濟策論》,臺北三民書局。
周育仁,1993,《政治與經濟之關係:臺灣經驗與其理論意涵》,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周開慶主編,1967,《經濟問題資料彙編》,臺北華文書局。
周憲文,1980,《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林景源,1981,《臺灣工業化之研究》,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林滿紅,1994,〈經貿與政治、文化認同:日本領合為兩岸長程關係所投下的變數〉,收錄於《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頁333-384。new window
林滿紅,1994,《四百年來的兩岸分合:一個經貿史的回顧》,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林滿紅,1995,《臺灣所藏中華民國經濟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林霖,1952,〈黃金準備與新臺幣平價問題〉收錄於《中國經濟之出路》,臺北稅務旬刊社。new window
林繼文,1996,《日本據臺末期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臺北稻鄉。
林鐘雄,1993,《臺灣經濟發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
林鐘雄,1995,《臺灣經濟經驗一百年》,臺北三通圖書公司。
林鐘雄,1997.2.20,〈1940年代的臺灣經濟〉,臺北《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侯家駒,1972,《戰後臺灣物價動向》,臺北經濟部物價會報。
侯家駒,1994,〈光復初期臺灣經濟體系之重建〉,收錄於《國父建國革命一百周年學術討論集》,第四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頁18-42。
姚玉璋,1977,《臺灣貿易史》,臺北著者自印。
姚崧齡,1982,《張公權年譜初稿》,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柳復起,1975,〈臺灣由通貨膨脹到經濟穩定的經濟發展〉收錄於《臺灣貨幣與金融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段承璞等著,1992,《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
胡如遠,1992,《中國貨幣史》,臺北逢甲書局。
徐有守,1965,《經濟動員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政大公企中心。
徐柏園,1967,《政府遷臺後之外匯貿易管理初稿》,臺北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
徐柏園,1969,《外貿會十四年》,臺北行政院外匯貿易委員會。
秦孝儀,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7編,《戰後中國》(四),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秦孝儀主編,1983,《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翁嘉禧,1998,《臺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高雄復文。
袁穎生,1998,《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高希均,1991,《臺灣經驗四十年》,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高棣民(Themes B. Gold)著,胡煜嘉譯,1987,《臺灣奇蹟: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臺北洞察出版社。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1992《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new window
國史館編,1948,《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新店國史館。
國史館編,1993,《光復初期土地之接收與處理一、二》,新店國史館。
國史館編,1998,《中華民國行憲政府職名錄》,新店國史館。
康綠島,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臺灣經驗》,臺北卓越文化事業公司。
張公權著,楊志信譯,1986,《中國通貨膨脹史》,文史資料出版社。
張果為,1968,《臺灣經濟發展》,臺北正中書局。
張苾蕪譯,1994,《臺灣政治經濟學論辯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張瑞成編,1990,《光復臺灣之籌劃與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張維亞,1964,《中國貨幣金融論》,臺北東方經濟研究所。
張澤南,1948,《臺灣經濟提要》,臺北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
許松根,1994,〈論臺灣經濟發展的轉捩點〉收錄於《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梁國樹編,時報書系No.661,頁241-59。
許松根,1996,《傳記、回憶錄、口述歷史與早年臺灣的財經決策,1945-1963》。
陳正卿,1989,〈試析臺灣〈二二八〉起義前的四大經濟矛盾〉收錄於李敖編《二二八研究績集》,頁159-182。
陳玉璽著、段承璞譯,1992,《臺灣的依附型發展》,臺北人間出版社。
陳兆偉,1995,〈立法院公報中的經濟史料,1952年起〉收錄於《臺灣所藏中華民國經濟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99-212。
陳兆偉,1995,〈從統一到混亂:光復後臺灣公營生產事業經營機關的演進〉收錄於中華民國史料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17輯。
陳明通,1993,〈派系政治與陳儀治臺論〉收錄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陳思宇,陳慈玉,1999,〈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對公營事業的整頓,1949-1953〉,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1949-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宣讀論文。
陳榮富,1956,《六十年來臺灣之金融與貿易》,臺北三省書局出版。
陳翠蓮,1998,〈大中國與小臺灣的矛盾:以資源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收錄於張炎憲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new window
陳翠蓮,l997.2.201,〈〈大中國〉與〈小臺灣〉的經濟矛盾一以資源委員會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臺北《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19891《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南京南京出版社。
彭懷恩,1995,《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new window
程玉鳳、程玉凰編,1984,《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初編》,新店國史館。
黃俊傑,1995,《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1994,《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黃添昌,1985,〈金融與經濟發展〉收錄於《臺灣經濟發展的經驗與模式》,臺灣省政府新聞處,頁191-208。
黃通、張宗漢、李昌槿,l987,《日據時代之臺灣財政》,臺北聯經出版社。
黃富三,1995,〈臺灣近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及其特徵〉收錄於黃富三編《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培新,1963,《舊中國的通貨膨脹》,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楊蔭薄,1985,《民國財政史》,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經濟部編,1951,《經濟問題資料彙編》,臺北華文書局。
葉振輝,1995.2,〈臺灣光復初期的經濟重建初探〉發表於《臺灣光復後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
葉萬安,1967,《二十年來之臺灣經濟》,臺北臺灣銀行出版。
葉萬安,1976,〈臺灣經濟發展階段性的回顧〉收錄於《臺灣經濟發展方向及策略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臺灣省政府,1947,《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度行政紀要》,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49,《臺灣貿易五十三年表》,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71,《中華民國臺灣省統計提要1946年–1967年》,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編,1959,《臺灣省物價統計月報》,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秘書會秘書處編,1952,《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專輯》,臺灣省議會。
臺灣銀行,1946,《臺灣金融經濟資料蒐錄附錄統計表》,臺北臺灣銀行。
臺灣銀行史編纂室,1964,《臺灣銀行史》,東京臺灣銀行史編纂室。
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1953,《臺灣之金融史料》,臺北臺灣銀行。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出版社。
劉士永,1996,《光復初期臺灣經政策的檢討》,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著,雷慧英等譯,1993,《臺灣之經濟一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臺北人間出版社。
劉進慶著,王宏仁等譯,1992,《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new window
劉鳳文,1980,《外匯貿易與貿易擴張》,臺北聯經出版社。
審計部編,1951,《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書》,臺北審計部。
潘志奇,1980,《光復初期臺灣通貨膨脹的分析》,臺北聯經出版社。
蔣碩傑,1985,〈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民國72年7月6日中央日報,收錄於《臺灣經濟發展的啟示》,臺北天下叢書No.36,頁153-66。
鄭友揆、程麟蓀、張傳洪,1991,《舊中國的資源委員會1932–1949》,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蕭全政,1991,《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臺北國策中心。
賴澤涵、黃俊傑主編,1991,《光復後臺灣地區發展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所。new window
薛化元,1999,〈陳誠與國民政府統治基礎的奠定:以一九四九年臺灣省主席任內為中心的探討〉,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1949-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宣讀論文。new window
薛月順,1993,《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臺灣經濟建設》,新店國史館。
薛月順,1996,《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新店國史館。
瞿荊洲,1953,〈中央政府遷臺後的貨幣與金融〉,收錄於於《臺灣金融經濟論文集》,臺北自由中國出版。
嚴演存,1989,《早年之臺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震,1953,〈光復前臺灣貨幣制度之演變〉收錄於《臺灣經濟史初集》,臺灣銀行出版,頁1-15。
蘇震,1969,〈臺灣之金融統計〉收錄於《臺灣金融之研究(第二冊)》,臺灣銀行出版,頁401-442。new window
蘇震、葉子謀,1958,《臺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物價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三)期刊雜誌
上海銀行公會,1945-1949年,各期,《銀行週刊》,上海。
于政長,1970,〈四十年來之外匯管理〉《臺灣經濟金融月刊》,6:6,頁30-36。
子固,1947,〈臺灣經濟與日本〉《臺灣銀行季刊》,創刊號,頁137-150。
中央銀行編,1947,《中央銀行月報》,2:10(新)。
尹仲容,〈臺灣之美國經援及其運用〉《臺灣銀行季刊》,10:3,頁52-60。new window
尤鍵,1954,〈臺灣對外貿易之分析〉《臺灣銀行季刊》,6:3,頁27-40。new window
毛松年,1967.3,〈二十年來之臺灣銀行業務〉《臺灣銀行季刊》,18:1。
王方回,1954a,〈對現行外匯政策影響的分析〉《工商月刊》,2:8。
王方回,1954b,〈論外匯匯率的調整〉《工商月刊》,2:10。
王師復,1954,〈外匯管理制度下的外幣黑市〉《財政經濟月刊》,5:6。
王振寰,1988,〈國家角色、依賴發展與階級關係〉《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頁117-143。
丘漢平,1954,〈臺灣企業民營與公營問題之檢討〉《自由中國之工業》,1:4,頁1-20。
朱高影,1992,〈行政長官公署時期臺灣經濟之探討〉《臺灣風物》,42:1,頁53-85。
朱傳豪,1965,〈臺灣貨幣發行紀要〉《臺灣銀行季刊》,17:4。new window
行政長官公署,1947,〈臺灣光復後各類經濟概況〉《臺灣銀行季刊》創刊號,頁165-225。
吳相湘,1980,〈王雲五與金圓券的發行〉《傳記文學》,36:2,頁44-50。
吳聰敏,1988,〈美援與臺灣的經濟發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頁145-158。new window
吳聰敏,1991,〈1910年至l951年臺灣地區國內生產毛額之估計〉《經濟論文叢刊》,19:2,頁127-175。new window
吳聰敏,1997,〈1945–1949年國民政府對臺灣的經濟政策〉《經濟論文叢刊》,25:4,頁521-54。new window
吳聰敏、高櫻芬,1991,〈臺灣貨幣與物價長期關係之研究:1907年至1986年〉,《經濟論文叢刊》,19:1,頁23-71。new window
吳耀輝,1949,〈民國三十七年之臺灣金融〉《臺灣銀行季刊》,2:3,頁35-53。
李文環,1999,〈戰後初期臺灣關貿政策之分析,1945-1949〉(上)《臺灣風物》,49:4,頁129-170。new window
李文環,2000,〈戰後初期臺灣關貿政策之分析,1945-1949〉(下)《臺灣風物》,50:1,頁69-106。new window
邢慕寰,1985,〈政治與社會的創新對現代經濟成長的重要—顧志耐教授的研究留給我們的啟示〉《經濟論文》,13:2,頁3-12。new window
阮毅成,1984,〈王雲五先生談金圓券〉《傳記文學》,45,頁18-21。
周憲文,1951,〈光復五年間臺灣貨幣數量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4:4,頁106-123。new window
孟慶恩,1955,〈臺灣之貨幣供給統計量及其分析〉《臺灣銀行季刊》,7:4,頁1-15。new window
林立鑫,1964,〈臺灣之對外貿易〉《臺灣銀行季刊》,15:3,頁1-40。new window
林霖,1950,〈中國經濟之出路〉《財政經濟月刊》,1:1。
林霖,1951,〈談談外匯審核制的得失〉《財政經濟月刊》,1:2。
林鐘雄,1966,〈二十年來之臺灣金融與物價〉《臺灣經濟金融月刊》,2:5。
林鐘雄,1970,〈臺灣經濟建設計畫與美援〉《臺灣銀行季刊》,21:1,頁111-137。new window
邵德潤,1984,〈發行金圓券的真實情況〉《傳記文學》,44,頁23-25。
胡祥麟,1954,〈臺灣管理外匯辦法之演變〉《臺灣銀行季刊》,6:3,頁1-25。new window
夏霽成,l951,〈論發行、物價與生產〉《財政經濟月刊》,1:8。
徐柏園遺稿,1984,〈徐柏園先生有關金圓券的記錄〉《傳記文學》,44,頁26-28。
袁穎生,1965,〈臺灣之貨幣供給〉《臺灣銀行季刊》,16:4,頁23-58。new window
袁穎生,1968,〈臺灣躉售物價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19:4。new window
袁璧文,1984,〈臺灣之貨幣發行〉《臺灣銀行季刊》,20:1,頁27-65。new window
寇龍華,1953,〈由五個經濟指標看外匯問題〉《臺灣銀行季刊》,3:10。
張仁明,1953,〈臺灣之匯價與物價〉《臺灣銀行季刊》,6:2,頁212-298。new window
張仁明,1956,〈臺灣之貨幣供給與貨幣流量〉《臺灣銀行季刊》,20:1。new window
張公權著、姚崧齡譯,1980,〈臺灣光復初期與大陸之經濟關係〉《傳記文學》,37:6,頁101-l04。
張成達,1957,〈論進口結匯防衛捐〉《財政經濟月刊》,7:9。
張果為,1954,〈外匯管理的理論檢討〉《財政經濟月刊》,4:8。
張家銘,1987,〈理論深淵與歷史深度:臺灣發展經驗的解釋及其反省〉《中國論壇》,287,頁40-47。
惜餘,1953,〈臺灣結匯數字之初步分析〉,《臺灣銀行季刊》,6:1。new window
許建裕,1949,〈民國三十七年之臺灣物價〉《臺灣銀行季刊》,2:3,頁54-70。
許榮昌,1953,〈臺灣優利存款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5:4。new window
陳式銳,1953,〈由經濟總體談改變臺灣外匯政策〉《財政經濟月刊》,3:10。
陳純瑩,1991,〈戰後臺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問題〉,《師大歷史學報》,19,頁307-320。new window
開昌國,1952,〈差別匯率的存廢問題〉《財政經濟月刊》,2:4。
葉仲伯,1967,〈二十年來之臺灣經濟〉《臺灣銀行季刊》,18:1。
葉萬安,1971,〈二十年來臺灣經濟發展〉《工商月刊》,19:3,頁30-32。
葉萬安,1989,〈現階段我國經濟政策之檢討與前瞻〉《自由中國之工業》,71:3,頁1-13。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59,《臺灣物價統計月報》,1,頁24-31。
臺灣省政府秘書處,《臺灣省政府公報》,1949-1953年各期。
臺灣銀行季刊調查室,1947,〈長官公署時期之臺灣經濟〉《臺灣銀行季刊》,1:2,頁149-189。
臺灣銀行研究室,1947,〈幣制改革在臺灣〉《臺灣銀行季刊》,2:1,頁99-110。
臺灣銀行研究室,1947,〈臺幣及其匯率問題座談會記錄〉《臺灣銀行季刊》,1:2,頁97-111。
臺灣銀行研究室,1947,〈臺灣光復後之經濟日誌〉《臺灣銀行季刊》,1:2,頁179-190。
臺灣銀行研究室,1947,〈臺灣光復後之經濟日誌〉《臺灣銀行季刊》創刊號,頁159-170。
臺灣銀行研究室,1984,〈臺灣自光復至民國五十年間之銀行利率〉《臺灣銀行季刊》,35:2,頁93-128。
劉素芬、莊樹華、蔡淑瑄,1999,〈簡介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有關戰後臺灣經濟之數位化檔案〉《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7,頁156-171。
劉章慧,1960,〈臺灣結匯證制度之研析〉《臺灣銀行季刊》,11:3。new window
劉鳳文,1940,〈我國法幣的前途〉《力行月刊》,1:3。
劉錦添,蔡德偉,1989,〈光復初期臺灣地區的惡性通貨膨脹〉《經濟論文叢刊》,17:2,頁233-261。new window
潘志奇,1947,〈臺灣之社會經濟〉《臺灣銀行季刊》,創刊號,頁25-54。new window
潘志奇,1949,〈民國三十七年之臺灣經濟〉《臺灣銀行季刊》,2:3,頁1-34。
蔣碩傑,1960,〈臺灣之利率問題〉《臺灣銀行季刊》,11:1,頁192-202new window
蔣碩傑講、徐樹滋譯,1978,〈臺灣經濟發展之教訓〉《臺灣經濟研究月刊》,1:9,頁5-8。new window
鄭梓,1991,〈戰後臺沌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一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的分析〉《思與言》,29:4,頁217-259。new window
鍾明機,1954,〈當前臺灣經濟漫談:實績制度與結匯證制度之比較〉《財政經濟月刊》,4:2。
瞿荊洲,1964,〈臺灣之對日本貿易〉《臺灣銀行季刊》,15:3,頁41-84。new window
嚴演存,1987,〈臺灣之艱危時期:民國卅六年到民國卅九年之臺灣〉《傳記文學》,51:3,頁73-75。
蘇震,1953,〈臺灣之物價指數〉《臺灣銀行季刊》,5:3,頁226-271。new window
蘇震、施坤生、周建新,1967,〈臺灣貿易外匯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12:1。new window
(四)碩博士論文
王雅瓊,1996,〈臺灣光復初期匯率政策之演進與決策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江長青,1998,〈臺灣的外匯改革:管理機構與制度變遷之研究,1949-1963〉,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李文環,1999,〈戰後初期臺灣對外貿易之政經分析,1945-1949〉,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
李君星,1995,〈經安會與臺灣工業的發展,42-47〉,碩士論文,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李怡庭,1989,〈臺灣惡性通貨脹結束之分析〉,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高櫻芬,1990,〈臺灣地區貨幣與物價長期關係之研究:1907至1986年〉,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new window
郭迺鋒,1996,〈臺灣經濟發展初期政策之探討,1951-1971:驗證投資導引成長假說〉,博士論文,臺中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
陳文生,1993,〈臺灣匯率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文朗,1978,〈膨脹融通與膨脹稅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
陳兆偉,1993,〈國民政府與臺灣糖業,1945-1953〉,碩士論文,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陳思宇,1999,〈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new window
陳櫻琴,1983,〈從行政法觀點論我國經濟管制與經濟輔助〉,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
顧靖美,1996,〈1958-1963年臺灣匯率制度的轉變與出口政策形成之關係〉,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二、外文部份
(一)專書
Brown, A. J., (1955), The Great Inflation, 1939-195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ng Kia-Ngau, 1958, The Inflationary Spiral: The Experience in China, 1939-1950, Cambridge, M. I. T. Press.
CHEB, the China Handbook Editirial Board, (1951), China Handbook, 1950-51, Taipei: China Publishing Co.
Chien, C. T. (1957), "The Problem of Foreign Exchang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dustry of Free China, Vol.8, No.5, November 1957.
Fisher, Irving, (1911),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 New York, N.Y.: Macmillan, 1920, c1911.
Friedman, Milton, (1981), The invisible hand in economics and politics : Money and inflation, Nankang, Taipe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ica.
Hong Sung Gul (199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East Asia –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Edward Elgar: Northampton, MA, USA.
Jacoby, Neil H., (1966), U.S. Aid to Taiwan, New York: Fred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
Li, Yi-ting and Wu, Tsong-Min, (1989), U.S. Aid and the End of Taiwan’s Big inflation, Manuscrip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ttle, I. M. D., (1979),“An Economic Reconnaissance”, in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The Postwar Exper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d. by Walter Galens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ach, Chester J. (1991), Arming the Free World: the Origins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ssistance Program: 1945-1950, Chapel-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Rankin, Karl Lott (1964), Chinese Assign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Riggs, Fred W. (1952), Formosa Under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Rule,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Root, H. L. (1996), Small Countries: Big Lessons –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East A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muel P. S. Ho, (1978),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un-Hsin Chou, (1963), The Chinese Inflation, 1937-1949,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USSD, U.S. State Department, (1949), U.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of 1944-1949,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hitley, R.,(1992) Business Systems in East Asia -Firms, Markets and Societ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二)期刊
Hsing, M.H. (1971)“Industrialization and Trade Policies in Taiwan”,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rade Polic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39-318.
Hsing, M.H. (1995) “Professor S.C. Tsiang’s Views on Economic Policies”, in Yu, T. and Lee, J.(ed) S. C. Tsiang-Hi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Theory, Taipei: CIER Press, pp.59-82.
Irvine, Reed J. and Emery, Robert F., (1966), “Interest Rates as an Anti-Inflationary Instrument in Taiwan,” National Banking Review, 4:1.
Kuznets, S.,(1979)“Growth and structural Shifts”, in Galenson, W.(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The Postwar Exper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15-131.
Lin, Kenneth S. and Wu, Tsong-Min, (1989), “Taiwan’s Big Inflation,” in the Second Conference on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c Sinica, Taipei.
Makinen, Gail E. and Woodward, G. Thomas (1989), “The taiwanese hyperinflation andstabilization of 1945–1952”,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1(1), pp.90-105.
Makinen, Gail E. and Woodward, G. Thomas, (1989), “The Taiwanese Hyperinf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1945-1952,”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1:1.
Myers, R.,(1986)“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1965-1981”, in Lau, L.(ed) Models of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San Francisco: ICS Press, pp.17-63.
Quddus, Liu and Butler, (1989),“Money, Prices, and Causality: The Chinese Hyperinflation1945-1949, Reexamined,”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 11:3.
Rowen, H.,(1998)“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 of an Economic Miracle”, in Rowen, H.(ed) Behind East Asian Growth-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Prosper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pp.1-36.
Sargent, Thomas J. and Wallace, Neil (1981), “Some Unpleasant Monetarist Arithmetic,”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Fall.
Scitovsky, T.,(1986)“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1965-1681” in Lau, L.(ed) Models of Development-A Comparative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San Francisco: ICS Press, pp.127-81.
Woo, J-E (Meredith Woo-Cumings) (1998),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rise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Rowen, H.(ed) Behind East Asian Growth –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Prosper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pp.319-3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