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全球化衝擊下中共國家機關角色變遷--以農業產業化政策為範疇的分析
作者:朱道亞
作者(外文):Chu Dao-Ya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陽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全球化國家機關農業產業化政策GlobalizationState ApparatusAgricultural Indudtrialization Poli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8
論文摘要
2001年12月,中共正式成為WTO會員國,這意謂中共已完全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在加入後,中共就必須受到WTO相關規則的規範,從而對其國家機關造成影響。本文因此從農業產業化政策探討在全球化衝擊下,中共國家機關角色是否有所改變。
本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在緒論中對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途徑、與方法作說明,並對相關的研究作介紹;第二章:國家理論與中共國家機關的變遷。本章首先對相關的國家理論作論述,其次再對中共國家機關的性質及演變過程作描述;第三章:全球化趨勢。本章探討全球化的定義、意義、影響及其對國家機關的影響;第四章:中共農業政策的演變。本章旨在描述中共建政之後,農業政策的演變過程,並對中國大陸當前的農業困境及全球化對中國大陸農業政策的影響作說明;第五章:胡温體制下農業產業化政策。本章主要是探討胡温體制下農業產業化政策的政策環境及產業化政策的政策內容、實施現況及挑戰;第六章:國家機關與農業政策的調整。本章旨在探討國家機關與農業政策之間的關係;第七章:結論。
經由以上各章的論述本文發現,加入WTO僅是中共為達成其建設現化社會主義中國的手段,在堅持社會主義及黨的領導的前題下,中共的國家體制並未有任何改變,所改變的只是統治方式;加入WTO後,中共雖須接受WTO的規範,但其國家機關的職能並未減少,只是改變了運作方式;為因應全球市場競爭,由農民自發組成的產業化組織,對解決當前中國農村問題,具有正面作用而獲得中共大力支持及推廣,但目前中國大陸農民的各方面條件仍十分不足,必須依靠政府協助,農民與國家機關因此重新結合在一起,形成國家組合主義,且在短期內這種組合主義模式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Abstract from Thesis
China’s official entry into the WTO in December 2001 symbolizes that the communist regime has fully engaged in globalization. The entry forc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abide by the rules of affiliation of the world organization, which will in turn exert influence on its own state apparatus. The thesis thus discusses whether the role of the state apparatus of CPC has undergone change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The thesis includes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erves a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In it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purpose, scope, methods, and means are addressed.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state theory and the transitions of the state apparatus of the CPC. The chapter first describes the relative state theories and secondly surveys the nature of the state apparatus of the CPC and its transition cycle.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is chapter probes into the definition, significanc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tate apparatus. The fo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transi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of the CPC. It aims to describe the course of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polic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PC regime and elaborates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light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its agricultural policy.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the policy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under the Hun Jintao-Wen Jiabao System.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under the Hu-Wen system, its contents,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and challenges.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adjustments of state apparatus and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discussion in the previous chapters that the entry into the WTO only serves as a further means for the CPC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socialistic China.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insisting on socialism 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government system of the CPC has undergone no change except for the ruling method. After its entry into the WTO, despite the acceptance of the WTO rules, the CPC has not even reduced the functions of its state apparatus except as to the operating means. The industrialization formation, organized by farmers voluntarily to deal with the global market competition, has won support and has been promoted by the CPC in respect for their positive roles. However, owing to the fact that farmers in Mainland China are still lacking in each aspect, they have to rely on the assistance of the government. Thus the farmers and the state apparatus are united again to form a state corporatism, an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such a corporatism mode will not change greatly.
參考書目
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學習輔導編寫組編(2003),《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學習輔導》,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丁仁芳(1999),《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出版社。

丁樹範(民83),〈黨政分開的改革〉,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大國關中心。頁83-123。

上海社會科學院民主政治研究中心(2004),《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04年》,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1),《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註釋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上)( 1997),《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下)( 1997),《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上) (1991),《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 (1991),《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下) (1991),《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行農村稅費改革的通知〉,http://www.agri.gov.cn/zcfg/t20021112 24475.htm,上綱檢視日期:2005年3月27日。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2001),《中國共產黨簡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9),《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毛澤東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72),〈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思、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7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思、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9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3),《毛澤年譜(1983-1949)》(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1981),《劉少奇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綜合研究組《黨的文獻》編輯組(1994),《三中全會以來的重大決策》,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第三研究室著(2002),《中國改革開放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中共機密文件彙編》(民6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輯印。

《中共黨史學習文獻簡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1983)。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87),《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7),《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3),《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3),《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3),《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7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3),《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8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3),《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9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4),《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0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4),《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6),《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6),《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7),《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5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國供銷合作社史料叢書編輯室(1988),《中國供銷合作社大事記與發展概況1949-1985》,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中國年鑑編輯委員會編(1982),《中國農業年鑑1981》,北京:農業出版社。

(1986),《中國農業年鑑1986》,北京:農業出版社。

(1987),《中國農業年鑑1987》,北京:農業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1980),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章程》(2002)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2002)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4),《2003-2004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2006),《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報告NO.5聚焦「三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2005),〈中國農民組織建設的現況—中國農民組織建設入戶調查問卷分析報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編,《中國農民組織建設》,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頁21-31。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農村課題組(2005),〈海南農民組織建設調查研究〉,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編,《中國農民組織建設》,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頁74-90。

中國鄉鎮企業年鑑編輯委員會(1992),《中國鄉鎮企業年鑑》,北京,農業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4),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2002),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2002),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農業委員會辦公廳編,《農業集體化重要文件匯編1949-1957》(1981),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農業委員會辦公廳編,《農業集體化重要文件匯編1958--1981》(1981),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農業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編,《中國新時期農村的變革》(中央卷,上)(1998),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農業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編,《中國新時期農村的變革》(中央卷,中)(1998),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農業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編,《中國新時期農村的變革》(中央卷,下)(1998),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02),《中國農業發展報告—2002》,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毛澤東選集》(第1卷)(1971),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選集》(第2卷)(1968),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選集》(第3卷)(1969),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選集》(第4卷)(1969),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選集》(第5卷)(1977),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育剛(2001),《中國農業演變之探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日本近代經濟研究會編,陳榮貴譯(民74),《世界十五大經濟學》,台北:志文出版社。

史敬棠、周清和編(1957),《中國農業合作化運動史料》(上),北京:三聯書店。

尤小文(2005),《農戶經濟組織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王人博、程橑原(2001),《法治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名、劉國翰、何建宇(2001),《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名、賈西津(2003),〈中國非營利組織:定義、發展和政策建議〉,范麗珠主編,《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上海:人民出版社,頁262-286

王紹光、胡鞍鋼(1994),《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民81),〈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民主國家—兼論「政權形式」與「國家能力」〉,李少民主編,《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論文第一輯》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頁93-138。

王景新(2005),《中國新型合作組織崛起》,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王連德(1991),〈新解區的土地改革〉,田克勤、于文藻主編,《中國共產黨七十年》,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頁387-391。

王振中(2001),〈經濟全球化的理論思考〉,王振中主編,《政治經濟學研究報告:經濟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14。

王振寰(民80),〈馬克思:資本主義的批判與超越〉,葉啟政主編,《當代西方思想先河》,台北:正中書局,頁86-125。

王雅鵬,〈農業結構調整及其動力機制與糧食發展研究〉,《調研世界》,2001年4期,頁3-8。

王穎、孫炳耀(2002),〈中國民間組織發展概況〉,俞可平等著,《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28。

牛若峰,〈中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特點與方向〉,《中國農村經濟》,2002年5月,頁4-9。

牛霞、安玉發,〈農產品流通中介組織的職能、作用及制度基礎—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例〉《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3年1期,頁32-35。

田克勤、于文藻主編(1991),《中國共產黨七十年1921-1991》,吉林:長春文史出版社。

田君美,〈加入WTO對中國農產品貿易與農業發展的影響〉,《經濟前瞻》,2002年1月,頁82-87。

,〈中國加入WTO後的農業衝擊〉,《經濟前瞻》,2003年1月,頁54-57。

田野,〈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最佳載體〉,《農村經營管理》,2003年10期,頁7-11。

石元康(民80),〈自然權力,國家與公正:諾錫克的極端自由主義〉,周陽山主編,《當代政治心靈》,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石之瑜(民83),《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台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new window

包玉娥、閭小波(2002),《20世紀中國政治發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安雅娜、蔣永穆、徐傳波,〈農村稅費改革的目標模式與制度安排〉,《農村經濟》,2004年第2期,頁10-13。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課題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法立法專題研究報告(一)〉《農村經營管理》,2004年9期,頁16-21。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課題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法立法專題研究報告(二)〉《農村經營管理》,2004年10期,頁38-43。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編(1986),《中國供銷合作社史料選編》(第1輯),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成新華(2006),《制度變遷與農業私營企業成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江炳倫、張世賢、陳鴻瑜等譯(民70),《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朱光華(1997),《政府經濟職能和體制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朱光磊(2002),《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朱顏(民74),〈對中共實施政社分開重建鄉政權的研析〉,《匪情研究》,第28卷4期,頁48-57。

江振昌(民83),〈政治體制改革背景〉,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大國關中心。頁39-81。

宋國誠(民91),〈全球化與中國:機遇、挑戰與調適〉,《中國大陸研究》,45卷2期,頁1-32。new window

〈「村民自治」--中國大陸民主學步〉(1988),《中共研究》,32卷7期,頁1-9。

呂亞力(民75),《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余輝(2002),《行業協會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理論與案例》,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李文良(2003),《中國政府職能轉變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李玉勤、賀曉兩(2002),《WTO與中國農業》,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李其慶(2003),〈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義〉,李其慶編,《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瑞芬(2005),《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實踐與發展》,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李銳(1992),《毛澤東的早年與晚年》,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吳洪英(2002),〈第三世界發展的時代特徵〉,談世中、江時學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頁50-58。

吳明蕙(民91) ,〈2001年大陸經貿情勢分析〉,《共黨問題研究》,28卷4期,頁93-102。

吳忠澤、陳金羅(1996),《社團管理工作》,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吳敬璉(2002),《轉軌中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杜虹(1998),《20世紀中國農民問題》,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杜青林,〈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健康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2003年2期,頁4-5。

杜紅梅,〈因對WTO與我國農產品流通的組織化〉,《農業現代化研究》,第23卷5期(2002年9月),頁395-397。

杜贊奇著,王褔明譯(1996),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杜潤生(2003),《中國農村制度變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杜潤生(2003),《中國農村制度變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何玉長(2004),《當代中國社會制度的變遷》,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何信全(民81),〈海耶克與現代自由主義〉,石元康、高宣揚等編
,《當代政治思潮》,台北:民主基金會。

(民82),〈海耶克對社會正義概念的批判〉,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理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何春雪,〈入世後中國農業管理體制調整〉,《農村經濟》,2003年4期,頁1-2。

何增科(2004),《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4),〈漸進式政治體制改革與民主的政治轉型〉,黃衛平、汪永成主編,《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III》,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49-72。

汪永成(2003),〈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政府能力的供求變與平衡策略〉,黃衛平、汪永成主編,《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II》,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17-131。

沃爾夫岡.施特雷克(2000),〈國際化經濟中的工業關係〉,烏. 貝克、哈伯馬斯等著,王學東、柴方國等譯,《全球化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頁117-131。

冷明權、張智勇(2004),《經濟社團的理論和案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中介組織的發育和完善課題組,〈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中介組織的發育和完善〉,《中國農村經濟》,2002年3期,頁4-12。

林水波、張世賢(民71),《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定根,〈認清形勢抓住關鍵全面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農村經營管理》,2004年6期,頁9-11。

林善書(2003),《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理建,〈鄧後大陸農業發展、農村安定面臨的處境〉,《中共研究》,第32卷8期(1998年8月),頁59-72。

金耀基(民76),《金耀基社會文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易秋霖,〈影響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的四大制度因素〉,《經濟制度改革》,2002年4期,頁88-92。

周立群、曹利群,〈農村經濟組織形態演變與創新—山東萊陽市農業產業化調查報告〉《經濟研究》,2001年1期,頁69-77。
周志強(2003),《中國共產黨與中國農業發展道路》,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阿里夫. 德克里(Dirlik, A),王寧譯,《後革命氛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阿爾諾. 彼特(2001),〈等值原則:全球經濟的基礎〉,海因茲. 迪德里齊等著, 徐大淵譯,《資本主義的終結》,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佩里. 安德森,費新綅譯(2003),〈新自由主義的歷史和教訓—一種獨特道路的確立〉,李其慶編,《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邱宏輝(民77),〈剖視中共經濟體制改革問題〉,《匪情研究》,31卷2期,頁127-138。

,〈對中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研析〉,《中共研究》,26卷11期(1992.11),頁64-77。

(1992),〈對中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探討〉,《中共研究》,27卷12期(1993.12),頁22-38。

(民79),〈中共「諸候經濟」的形成及問題〉,《匪情研究》,33卷11期,頁34-40。

邱國輝(2001),〈加入WTO與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楊雍哲編,《WTO與中國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頁326-329。

邱澤奇(民87),〈在政府與廠商之間:鄉鎮政府的經濟活動分析〉,《東亞季刊》,29卷1期,頁30-56。new window

洪民榮(2003),《市場結構與農業增長—理論與中國實證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胡繩(1999),《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

段應碧、宋洪遠(2004),《中國農村改革重大政策問題調研報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倪成彬(民74),《國際貿易》,台北:海島出版社。

俞可平(2002),〈中國農村民間組織與治理變遷—以福建省漳浦縣長橋鎮東升村為例〉,俞可平等著,《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9-66。

(2002),〈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及其對治理的意義〉,俞可平等著,《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89-223。

(2003),〈增量民主與善治—中國人對民主與治理的一種理解〉,徐湘林、格哈德.格勒、趙建民,《民主、政治秩序與社會變革》,北京:中信出版社。頁56-72。
(2003),《全球化與政治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施正屏,〈入世後中共農業之機遇與挑戰〉,http://www.coa.gov.tw/magazine/farming/9103/01/.htm,上綱檢視日期:2001年10月1日。

柯柄生,〈面對WTO的中國農業:政策調整與結構調整(上)〉,http://www. 123-4.com/business/wto/wto2.htm,上綱檢視日期:2004年1月15日。

,〈WTO與我國農業發展〉,《中國農村經濟》,2002年第1期,頁4-13。

姜長雲,〈當前產業化的主要問題及其宏觀制度性根源〉,《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9期,頁174-179。

姜華宣、張蔚萍、肖甡(1991),《中國共產黨會議概要》,瀋陽:瀋陽出版社。

馬戎、劉世定、邱澤奇(2000),《中國鄉鎮組織調查》,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0),《中國鄉鎮組織變遷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2卷)( 1972) ,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曉河(2004),《結構轉換與農業發展—一般理論和中國的實踐》,北京:商務書店。
秦中春,〈江蘇省蘇州吳中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調研和思考〉,《農業經濟問題》,2006年第7期,頁31-34。
翁嗚,〈中國農產品質量與國際競爭力〉,《中國農村經濟》,2003年4期,頁20-26。

袁頌西(民70),〈從行為論到後行為論:政治學中爭論的焦點及其哲學背景〉,《台大社會科學論叢》,第29輯,頁105-129。

浦興袓(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文淵(2002),〈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談世中、江時學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81-88。

徐旭初(2005),《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制度分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徐湘林(2003),〈八十年代以來的中國漸進政治改革〉,徐湘林、格哈德.格勒、趙建民,《民主、政治秩序與社會變革》,北京:中信出版社。頁133-146。

徐勇、徐增陽(2003),《流動中的鄉村治理—對農民流動的政治社會學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許正中、吳亮、石紅,〈我國鄉鎮財政困難的成因及對策〉,《農業經濟問題》,2004年第2期,頁44-47。

孫立平(2004),《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2),〈國家與社會的結構分化—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研究之一〉,《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1期,頁69-76。

(1994),〈改革前後中國大陸國家、民間統治菁英及民眾間互動關係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1期,頁37-54。

孫東升(2001),《WTO與中國農產品貿易》,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孫津(2001),〈全球化與體制改革〉,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台北:創世文化出版社。頁58-69。

孫炳耀(2002),〈行業協會與經濟領域中的民間治理〉,俞可平等著,《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24-149。

,〈中國社會團體官民二重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季刊》,1993夏季號 ,頁17-23。

康曉光(1999),《權力的轉移—轉型期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康曉光,〈權力的轉移—1978~1998年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000夏季號(總30期) ,頁45-62。

賈西津、沈恒超(2004),《轉型時期的行業協會—角色、功能與管理體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國安民,〈兩岸共同加入關貿總協定問題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3期(民82年3月),頁4-15。

《國務院公報》,1998年26號,1998年11月18日。

《國務院公報》,2000年8號,2000年3月20日。

《國務院公報》,2000年9號,2000年3月30日。

《國務院公報》,2000年22號,2000年8月10日。

《國務院公報》,2001年8號,2001年3月20日。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局編(1987),《中國農村統計年鑑1987》。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局編(2002),《中國農村統計年鑑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章立凡(1995),〈畸形發展與逆流(上):理想扭曲現實(1949-1956)〉,李英明主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中國大陸民間社會的報告》,台北:時報文化。頁78-137。

章文、高羅勝,〈新農會的興起—江蘇金壇農村專業協會的調查〉,《中國改革.農村版》,2003年5期,頁9-10。

秦中春,〈中國糧食流通體制:宜管?宜導?宜放?〉,《中國農村經濟》,第2003年3期,頁18-23。
秦中春,〈江蘇省蘇州吳中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調研和思考〉,《農業經濟問題》,2006年第7期,頁31-34。
秦志華、李可心等編(1993),《中國農村工作大辭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陸學藝(1999),〈調整社會結構推動經濟持續發展〉,胡耀蘇、陸學藝編,《中國經濟改革與社會結構調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71-77。

陸學藝(2002),《“三農論”—當代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學藝(2004),〈農民工問題要從根本上治理〉,孔祥智編,《聚集三農》(中),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頁209-222。

陸建華(2000),〈大陸民間組織的興起—對北京三個綠色民間組織的個案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32期,頁117-131。

黃大熹(2004),《中國共產黨組織結構發展路徑的歷史考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黃志宏,〈「鴻源米業」:值得推廣的「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模式〉,《中國農村經濟》,2006年第6期,頁24-26。
.黃道霞、戴舟、余展(1988),《激蕩中國農村的變革》,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陳一諮(民79),《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子明、王軍濤(1996),《解除中國危機—關於中國政經環境的秘密報告》,香港:明鏡出版社。

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黨革命七十年(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陳吉元、韓俊主編(1993),《中國農村工業化道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思賢(民81),〈巴伯、歷史主義與政治思想的傳統〉,石元康等合著,《當代政治思潮》,台北:民主基金會,頁42-63。

陳明顯(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陳波池,〈WTO框架下我國農業保護政策〉,《調研世界》,2001年第1期,頁8-10。

陳維健(民91),〈基本國情資料〉,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卌》(上卌),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頁1-1至1-144。

陳剩勇、汪錦軍、馬文斌(2004),《組織化、自主治理與民主—浙江温州民間商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開國,〈試論工農業產品比價的剪刀差〉,《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1期,頁115-130。

陳秉璋著,文崇一、葉啟政主編(民73),《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錫文(2003),《中國縣鄉財政與農民增收問題研究》,太原市:山西經濟出版社。

陳德昇(2002),〈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進程與挑戰(1998-2001)〉,《遠景季刊》,第3卷1期,頁105-152。

陳健民、陳袓為、阮耀启(2003)〈捐獻、信任與中國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范麗珠主編,《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上海:人民出版社,頁324-366。

梅建明、陳秀華,〈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與農地制度再創新〉,《財經研究》,28卷6期,2002.6月,頁60-62。

陸學藝(2002),《三農論—當代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烏杰(2003)《民主、政治秩序與社會變革》,北京:中信出版社。

烏.貝克、哈貝馬斯,王學東、柴方國譯(2000),《全球化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喬治. 索羅斯(George Soros)(1998),聯合報編譯組譯,《全球資本主義危機》(The Crisis of Global Capitalism),台北:聯經出版社。

馮開文(2003),《合作制度變遷與創新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曾峻、梅雨紅(2004),《中國共產黨與當代中國民主:歷史與經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傅元海,黃勇,〈農民負擔的尋租經濟學分析〉,《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頁20-24。

郭大鈞(2003),《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93)》,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項繼權(2004),《走出黃宗羲定律的怪圈—中國農村稅費改革的調查與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程同順(2003),《中國農民組織化研究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程鐵軍(民81),〈中國戶口制度的現況與未來〉,李少民主編,《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當代中國研究論文第一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394-422。

游紅霞、王雅鵬,〈我國糧食保護政策的演變軌跡與評析〉,《調研世界》,2001年1期,頁17-20。

張雨、何豔琴、黃桂英,〈試議農產品質量標准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村經營管理》,2003年9期,頁7-9。

張志明(2000),《從民主新路到依法治國—為人民民主奮鬥八十年的中國共產黨》,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張秀生(2005),《中國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張秀生、陳立兵(2005),《村經濟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張莉琴、林萬龍、辛毅,〈我國農業國內支持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農村經濟》,20003年4期,頁27-33。

張厚安、徐勇(1995),《中國農村政治穩定與發展》,武漢:武漢出版社。
張祖樺(1995),〈改革時期的政治力量及其政治取向:中國政治的力學分析〉,閔琦等著,李英明主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大陸民間社會報告》,台北:時報文化。頁260-288。

張紹軍(民62),《共產中國人民公社之政治研究》,台北:台灣日報社。

張紹焱、梅德心(1999),《中國農業產化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張潤君、吳強,〈我國農業產業化研究論綱〉,《西北師大學報》,第39卷3期,2002年5月,頁68-71。
張曉山(1996),《走向市場:農村的制度變遷與組織創新》,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張曉山(1999),〈改革以來中國農村的制度變遷與組織創新〉,胡耀蘇、陸學藝,《中國經濟改革與社會結構調整》,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頁248-282。
張曉山、羅遠信、國魯來(2001),〈農民專業技術協會:體制創新與科技創新的有效載體—四川射洪棉花協會的案例分析〉,楊雍哲,《WTO與中國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頁351-365。

張曉山,〈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中介組織的發育和完善〉,《中國農村經濟》,2002年3期,頁4-12。
張曉山、苑鵬、國魯來、潘勁(2003),〈農村村級股份合作企業—理論探索與實證分析〉,張曉山、苑鵬,《中國鄉鎮企業產權改革備忘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85-199。

、苑鵬(2003),《中國鄉鎮企業產權改革備忘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魏道南(1998),《中國農村新型合作組織探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張讚合(民61),〈中共農業政策之演變〉,《東亞季刊》,第4卷2期,頁69-81。new window

張漢裕(民72),《西洋經濟思想史概要》,台北:台大法學院經濟學系。

張靜(2005),《法團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編(2003),《中國農村政策與法規調查與研究(2001-2002)》,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溫伯友(2002),〈第三世界發展的時代特徵〉,談世中、江時學編,《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46-255。

詹中原,〈中共的政府再造—國務院的機構改革〉,《國政研究報告》,Novemeber2, 2002,http:
//www.npt.org.tw/PUBLICATION/CL/091/CL-R-091-61.htm。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1984),《當代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賈西津(2003),〈中國公民社會和NGO的發展與現況〉,李凡主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2》。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頁92-132。

董輔礽主編(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上卷)。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下卷)。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彭代彥、張衛東(2004),〈農村稅費改革與村級組織運行〉,孔祥智主編,《聚焦三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彭彭(2002),《政府角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費正清、J.R.麥克法夸爾編,謝亮生、楊品泉等譯(1990),《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興起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光斌(2003),《中國政治與政府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楊宏山(2004),《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1986),《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書局。new window

楊開煌(民91),〈基層民主的發展〉,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卌》(上卌) 。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頁7-81。

楊雪冬(2000)〈利益分化和保護:現代化與市場化進程中的中原農村〉,《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29期,頁13-24。

、王列(2001),〈關於全球化與中國研究的對話〉,胡元梓、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台北: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頁1-22。

(2002),《全球化:西方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全球化》,台北:揚智文化。

楊善華(2000),〈家族政治與農村基層政治菁英的選拔、角色定位和菁英更替—以河北某縣郤家莊為例〉,楊善華、羅沛霖主編,《當代中國農村研究》, 新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頁1-61。

楊鳳春(2002),《中國政府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路風(1993),〈中國單位體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5期,頁66-87。

蔡真益(民91),〈從「入世」論中共國家機關自主性〉,《共黨問題研究》,28卷12期,頁23-33。

蔡昉、林毅夫(2003),《中國經濟:透析全球最大經濟體,掌握大陸市場經營契機》,台北:美商麥格爾.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劉力、蒙力(2001),《WTO與中國農業發展的對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劉世洪、曹茂(2003),〈NGO視野下的中國行業協會〉,范麗珠主編,《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NGO)》,上海:人民出版社。頁317-324。

劉宇鵬、張存彥,〈農民稅外負擔的經濟學分析〉,《財經理論與實踐》,第23卷1118期(2002年7月),頁65-67。

劉志澄,〈WTO與中國農業〉,《農業經濟問題》,2002年第5期,頁2-7。

劉振偉(1994),《農民與農村組織建設》。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劉靖華、姜憲利(2004),《中國政府管理創新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濱、康小蘭(2005),〈政府職能轉移下的過渡性農產品行業協會—浙江省蔬菜瓜果協會〉,袁以星,《和諧社會與農村發展》,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頁868-870。

劉曄,〈鄉村中國的行政建設與中介領域的權力變遷—20世紀中國鄉村政治發展的探索〉,《中國社會季刊》,2000年春季號(總第29期),頁1-12。

趙生暉(1988),《中國共產黨組織史綱要》。蕪湖:安徽人民出版社。

趙建民(民86),《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民82),〈論中共的政治體制改革〉,《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6期,頁5-33。

(民83),《威權政治》,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民88),〈黨國體制下黨與立法機構關係的若干思考〉,《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9期,頁13-24。

(2003),〈中國民主之未來—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全國人大的發展經驗〉,徐湘林、格哈德.格勒、趙建民編,《民主、政治秩序與社會變革》,北京:中信出版社。頁147-158。

趙凱(2004),《中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趙德馨(2003),《中國經濟現代史1949-1991》,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潘維(2005),《農民與市場:中國基層政權與鄉鎮企業》,北京:商務印書館。

潘勁(2003),〈山東淄博市周村區李家庄集體企業改制調查—村級股份合作制企業案例剖析〉,張曉山、苑鵬,《中國鄉鎮企業產權改革備忘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62-271。

潘勁(2006),〈對一官辦農產品行業協會的個案研究:安徽省霍山縣茶葉產業協會調研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聚焦「三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12-127。

熊自健(民86),〈中共當局關於「轉變政府職能」的討論〉,《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6期,頁21-33。new window

樊天順、趙博(1991),《中國共產黨組織工作大事記》,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鄭仁杰(民74),〈當前中共農村經濟問題分析〉,《匪情研究》,第28卷7期,頁61-68。

(民75),〈剖視中共1986年「一號文件」〉,《匪情研究》,29卷3期,頁56-63。

鄭竹園(1994),〈中共加入關貿總協定對大陸經濟的影響〉,《中共研究》,28卷2期,頁72-81。

鄭直文,〈近年大陸農民負擔問題調查研究〉,《中共研究》,第32卷7期,頁33-46。

鄭為元,〈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4期(1999年6月),頁1-67。new window

鄭謙、龐松、韓鋼、張占斌(1988),《當代中國政治體制發展概要》,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魯凡之(1986),《中國經濟改革與調控》,香港:銀城有限公司。

盧褔營(1992),〈轉型時期的中國大陸農民分化—以浙江四個村為典型案例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29期,頁25-36。

薄一波(1991),《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7),《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修訂本)(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歐陽勝、楊歡進(1991),《鄧小平改革思想研究》,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鄧小平(2003),《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2003),《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正來(1998),〈市民社會與國家—學理上的分野與兩種架構〉,鄧正來、J.C.亞歷山大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頁77-100。new window

鄧有高、王為民,〈略論我國農村公共品的政府供給〉,《農村經濟》,2003年第10期,頁15-17。

鄧維亮、宿富連(2001),《黨的農村政策幹部讀本》,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鄧國勝(2001),《非營利組織評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熊自健,〈大陸學界關於市民社會的研討〉,《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8期(民84年8月),頁40-52。new window

閰淮(1992),〈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淺論〉,李少民主編,《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論文第一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273-309。

駱冠雲、伊彭洛(1954),《合作經濟基本知識》,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

薛榮久(1997),《世貿組織與中國大經貿發展》,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遲孝先(1988),《中國供銷合作社史》,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

戴均良、陳克會(1991),《中國鄉鎮政權建設概況》,北京:人民出版社。

戴鼑(民46),《共匪基層組織之研究》,台北:陽明山莊。

謝志歸,〈公社後體制的鄉村政治的重建〉,《中國政治》,1988年4期,頁33。

謝海定,〈中國民間組織的合法性困擾(中)〉,《洪範法律與經濟研究綱》,www.miles.org.cn,上綱檢視日期:2005年12月5日。

謝慶奎、燕繼榮、趙成根(1995),《中國政府體制分析》,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3),《入世政府先行》,北京:中信出版社。

鄒永賢(1999),《國家學說史》(中卷),福州:褔建人民出版社。

鄒讜(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羅平漢(2004),《農業合作化運動史》,褔州:褔建人民出版社。

(2002),《農村人民公社史》,褔州:褔建人民出版社。

羅榮渠(1993),《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健元,〈中共農業體制改革探究(上)〉,《共黨問題研究》,第15卷12期,頁82-89。

魏昂德(1999),〈現代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從描述現狀到解釋變遷〉,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述評》,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關海庭(2002),《20世紀中國政治發展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蘇紹智(民90),《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麥康勉、蕭小明(民81),〈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趨勢〉,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79-105。
蘇珊.伯杰(Suzanne Berger),〈導論〉,蘇珊. 伯杰(Suzanne Berger)、羅納德. 多爾(Ronald Dore)編,韓勝軍、張敦敏等譯(2002),《國家的多樣性和全球的資本主義》(National Diversity and Global Capitalism),重慶:重慶出版社,頁1-28。

蘇群,〈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模式與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育〉,《農村經濟》,2004年3期,頁35-37。

薩公強(民76),〈農村「第二步」改革勢在必行〉,《中國論壇》,第272期,頁26-28。

(民80),《中共十年經改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民85),〈人民公社化運動及其體制〉,《共黨問題研究》,第5卷22期,頁71-85。

薩米爾. 阿明(2001),〈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全球主義〉,Ronald H. Chilcote, 施揚譯,《批判的範式:帝國主義政治經濟學》(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mperialism:Critical Appraisals),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211-226。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蕭真美(民72),〈中共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匪情月報》,第26卷5期,頁70-79。
(民76),〈綜論1979年以來中共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大陸研究》,第30卷1期,頁35-41。
Black , C. E. ,段小光譯 (1988),《現代化的動力》(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Bourdieu, Pierre,孫智綺譯(2002),《防火牆—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台北:麥田出版社。

Boyer, Robert,〈趨同化假說再論:全球化時代依舊是民族國家的時代〉,蘇珊. 伯杰(Suzanne Berger)、羅納德. 多爾(Ronald Dore)編,韓勝軍、張敦敏譯(2002),《國家的多樣性和全球的資本主義》(National Diversity and Global Capitalism),重慶:重慶出版社,頁31-59。

Bryan , Lowell and Diana Farrell,汪沖譯(1999),《無彊界市場》(Market Unbound: Unleashing Global Capitalisms),上海:人民出版社。

Castells,Manuel, 夏鑄九、王志弘譯(2000),《綱絡社會之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台北:唐山出版社。

D.蓋爾.約翰(2000),〈入世與中國農業〉,文貫中、鄭志海、左學金,《WTO與中國:走經濟全球化發展之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D’Aveni, Richar, 許梅芳(1998),《超優勢競爭》(Hypercompetition: 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台北:遠流出版社。
George, Vic and Paul Wilding,林萬億、周淑美譯(2004),《全球化與人類福利》(Globalization and Human Welfare), 台北:五南圖出版公司。

Giddens, Anthony,陳其邁譯(200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Runaway World: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Gilpin, Robert,楊光宇、楊炯譯(2004),《全球資本主義的挑戰—21世紀的世界經濟》(The Challenge of Global Capitalism: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21st Century),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Held, David、Anthony Mcgrew and David Goldblatt, 沈宗瑞、高少凡與陳淑鈴(2001),《全球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Global Transformations: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Hirst, Paul and Grahame Thompson,張文成等譯(1999),《質疑全球化:國際經濟與治理的可能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Keohane ,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門洪華譯(2002),《權力與相互依賴》(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Longworth, Richard C., 應小端譯(2000),《虛幻樂園:全球經濟自由化的危機》(Global Squeeze:The Coming Crisis for First-World Nations),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Micklethwait , John、Adrian Wooldridge,高仁君譯(2002),《完美大未來: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A Future Perfect:The Challenge and Hidden Promise of Globalization),台北:商周出版。

Naisbitt,John,顧淑馨譯(1994),《全球弔詭—小而強的年代》(Global Paradox—The Bigger the World Economy, the More Powerful Its Smallest Players),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Ohmae , Kenichi,(大前研一),黃柏棋譯(1993),《無國界的世界》(The Borderless World),台北:聯經出版社。
Ohmae , Kenichi ,(大前研一),李宛蓉譯(2000),《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Olson, Mancur Jr.,董安琪譯(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 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ortes,Alejandro. 蕭新煌譯(1985),〈論發展社會學:理論與問題〉,蕭新煌,《低度發展與發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25-55。

Rugman, Alan, 常志霄譯(2001),《全球化的終結》(The End of Globalization),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Stiglitz, Joseph E.,李明譯(2002),《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Wallerstein , Immanuel,蕭新煌(1985),〈世界體系分析:理論與詮譯的問題〉,蕭新煌編,《低度發展與發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Adams, Francis.(1997), “Uruguay Round Reforms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 Satya Dev Gupta(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ization.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chers.

Alford, Robert R. and Roger Friedland(1985), Power of Theory:Capitalism, the State and Democrac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mond, Gabriel A. and Powell, Jr. ( 1966), Comparative Politics:A Development Approach.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Amin, Samir.(1977), Imperialism and Unequal Developmen.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ess.

Antonio, Robert J. and Alessandro Bonanno (2000), “A New Global Capitalism?From「Americanism and Fordism」to 「Americanzaiton-Globalization」”. American Studies. Vol. 41, No. 2/3. pp. 32-77.
Arrow, Kenneth (1951) ,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Ashford, Nigel(1993), “The Ideas of the New Right”, Grant Jordan and Nigel Ashford(ed.), Public Policy and the Impact of the New Right. New York:Pinter Publishers.

Bian, Yanjie.(1996),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1. No.5. pp. 739-758.

Barry , Brian (1982), “Individual Action and Collective Consequences”,Brian Barry and Russell Hardin(ed.), Rational Man and Irrational Society?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 pp. 19-37.

Barry, Norman P.(1983), “Review Article:The New Liber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3. January. pp. 93-123.

Bauman, Zygmunt(1998), Globalization:The Human Consequence. Cambridge:Polity Press.

Bently, Arhur F.(1967),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relson, Bernard R., Paul F. Lazarsfeld and William N. Mcphee(1954), Voting: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hagwati, Jagdish (2004), In Defens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rnbaum, P.(1982), “The State Versus Corporatism”.Politics and Society. 11(4). pp. 477-501.

Buchanan, James M. and Gordon Tullock.(1974), The Calculus of Consent.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

Buchanan, James M.(1986), Liberty, Market and State: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1980.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Bush, Andreas(2000), “Unpacking the Globalization Debate:Approach, Evidence and Data”, Colin Hay and David Marsh(ed.), Demystifying Globalization. New York:PALGRAVE. pp. 21-48.

Callaghy, Thomas R.(1993), “Vision and Politic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Lessons from the Second and Third Worlds”. Robert O. Slater(ed.),Glob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hird World. 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 pp. 161-257.

Caporaso, James A.(1982), “The State’s Role in Third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NALS, AAPSS. 459. January. pp. 106-107.

Carnoy, Martin(1984),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awson, Alan(1978), “Pluralism, Corporatism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Vol.13. No.2. Spring. pp. 178-198.

Cawson , Alan and Peter Saunders (1983), “Corporatism, Competitive Politics and Class Struggle”. Roger King(ed.), Capital and Politic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pp. 8-27.

Cawson, Alan.(1986), Corporat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Inc.

Cawson, Alan (1985), “Introduction:Varieties of Corporatism ”. Alan Cawson(ed.), Organized Interest and the State:Studies in Meso-Corporatism. London:SAG Publication. pp. 1-21.

Cerny, Philip G.(2000), “Restructuring the Political Arena:Globalization and the Paradoxes of the Competition State”. Randall D. Germain (ed.), Globalization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p. 117-138.
Charlesoworth , James C.(1967), “Identifiable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James C. Charlesoworth(ed.),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Free Press.

Chilcote, Ronald H. (1994), Theories of Comparative Politics:The Search for a Paradigm Reconsidered. Boulder:Westview Press.

Cox , Andrew and Jack Hayward(1983), “Inapplicability of the Corporatist Model in Britain and Franc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4. No.2. pp. 217-240.

Cox, Robert W.(1987),Production, Power, and World Orde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rawford, Beverly and Arend Lijphart (1997), “Old Legacies, New Institution:Explain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jectories in Post-Communist Regimes ”, Beverly Crawford and Arend Lijphart (ed.), Liberalization and Leninist Legaci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Democratic Transition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39.

Crouch, Colin(1983),“Pluralism and the New Corporatism:A Rejoinder”. Political Studies. XXXI. pp. 452-460.

Dahl, Robert A.(1956), A Preface To Democrac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ahl, Robert A.(1961), Who Govern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Ding, X.L. (1994), “Institutional Amphibiousness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the Case of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24. No. 3. pp. 297-299.

Dittgen , Herbertt (1999), “World Without Border?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stat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Vol. 34. No2. pp. 161-179.

Dolan, Michael (1993),“Glob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Robert O. Slater, Barry M. Schutz, Steven R. Dorr(ed.), Glob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hird World. 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pp. 259-282.

Downs, Anthony.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Dunning, John H(1993),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Wokingham: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Dunleavy, Patrick and Brendan O’Leavy.(1987), Theories of the State:The Politics of Liberal Democracy. 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

Dyke, Vernon Van (1960), Political Science: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aston, David (1981), “The Political System Besieged by the State”, Political Theory, Vol. 9, No. 3, August, pp. 303-325.

Evans, Peter(1995), 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sping-Anderson, Gosta Roger Friedland, Erik Olin Wright( 1976), “Modes of Class Structure and the Capitalist State. Kapitalistate. Summer. pp. 186-220.

Frank Robert H. and Philip J. Cook(1995), The Winner-Take-All Society. New York:Martin Kessler Books

Friedman, Milton. (1979), Free to Choose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Friedman, Milton.(1962), Capitalism and Freedo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iedrich , Carl J. and Zbigniew K. Brezinski (1965),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o, Sujian (1998), “The Totalitarian Model Revisited”. Communist and Post Communist Studies. Vol.31. No.3. pp. 271-285.
Gerschenkron, Alexander (1962),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rant, Whn (1985), “Introduction”. Whn Grant(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rporatism. Hampshire;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pp. 1-31.

Goldthorpe, John H. (1984), “The End of Convergence:Corporatist and Dualist Tendencies in Modern Western Societies”. John H. Goldthorpe(ed.), Order and Conflict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15-343.

Greenstone, J. David(1975), “Group Theories”. Fred I. Greenstone and Nelson W. Polsby(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2, Micro Political Theory.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Grindle, Mwrilee S., and John W. Thomas(1991) . Public Choice and Policy Change. 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 243-317.
Harris, Richard (1999), “Popular Resistance to Neoliberalism in Latin American”, Francis Adams, Satya Dev Gupta and Kidane Mengisteab(ed.),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lemmas of the State in the South.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INC.. pp. 77-97.

Harvey , David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Cambridge:Blackwell.

Harvey , David (2000). Space of Hop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y , Colin and David Marsh(2000), “Introduction:Demystifying Globalization”.Colin Hay and David Marsh(ed.), Demystifying Globalization. New York:PALGRAVE. pp. 1-17.

Hayek, F. A. (1960),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yek, F. A.(1986), The Road To Serfdom. London:ARK Paperbacks.

Hayek, F. A.(1979),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Volume 2, The Mirage of Social Justic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yek, F. A.(1979),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Volume3, The Political Order of A Free Peopl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ld, David (1991), “Democracy,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Global System”. David Held(ed.), Political Theory Today. Oxford:Basil Blackwell.

Held, David(1995),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From the Modern State to Cosmopolitan Governance. Cambridge:Polity Press.

Held, David (1998), Models of Democracy. Cambridge. U. K.:Polity Press.

Hoogvelt, Ankie(2001),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stcolonial World:The New Economy of Development. London:Palgrave.

Huang, Philip C. C. (1993), “Public Sphere / Civil Society in China?:The Third Realm Bete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pp. 216-239.

Isaak, Alan(1975),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Illinois:The Dorsey Press.

Jackson , Robert and George Sorensen(1999),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erss.

Jessop, Bob (1985), Nicos Poulantzas:Marxist Theory and Political Strategy. London:Macmillan.

Jessop, Bob.(1990) , State Teoory:Putting the Capitalism State in it’s Plac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Jessop, Bob (1994), “Post-Fordism and the State”. Ash Amin (ed.), Post- Fordism:A Reader. Cambridge:Blackwell. pp. 251-279.

Johnson, Chalmers (1970) , “Comparing Communist Nations”. in Chalmers Johnson(ed.), Change in Communist System .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2。

Jowitt, Kenneth (1975), “Inclusion and Mobilization in European Leninist Regimes”. World Politics. Vol.28. No.1. pp. 68-96.

Jordan ,Grant and, Nige Ashford (1993), Public Policy and the Impact of the New Right. New York:Pinter Publishers.

Jurgen, Habermas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rans by Thomas Burger. . Cambridge. MA:MIT Press.

Kesselman, Mark.( 1983), “From State Theory to Class Struggle and Compromise:Contemporary Marxist Political Studie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No.64. December. pp. 826-845.

Keeler, John. T. (1987), The Politics of Neo-Corporatism in France:Farmers. the State and Agricultural Policy-Making in the Fifth Republic.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ing, Desmond S.(1987), The New Right:Political Markets and Citizenship. Chicago:The Dorsey Press.

Krasner, Stephen (1983) , International Regime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ukathas, Chandran.(1989), Hayek and Modern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wson, Stephanie (1993), “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egime Change and Democratization”. Comparative Politics. 25. pp. 183-204.

Lehmbruch, Gerhard. (1977), “Liberal Corporatism and Party Government”.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10. No.1. April. pp. 153-172.

Lehmbruch, Gerhard (1984), “Concert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ist Networks”.John H. Goldthorpe(ed.), Order and Conflict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 60-80.
Lin, Nan.(1995), “Local Market Socialism: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 . Vol.24 . June . pp. 301-354.

Liu, Yia-Ling(1992), “Reform form Below:The Private Economy and Local Politics i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0. June . pp. 293-316.

Linz, Juan J. ( 1975),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s 3:Macropolitical Theory. 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pp. 175-411.

Lowenthal, Richard (1970), “Development vs. Utopia in Communist Policy”. in Chalmers Johnson(ed.), Change in Communist Syste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3-116。

Lowenthal, Richard.(1983), “The Post-Revolutionary Phase in China and Russia”.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Vol. XVI. No. 3. Autumn. pp. 190-201。

McCormick, Barrett L. Su Shaozhi and Xiao Xiaoming.(1992), “The 1989 Democracy Movement:A Review of the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Pacific Affairs . Vol.65. No.29. Summer . pp. 182-202.

Macpherson, C. B.(1973), Democratic Theory:Essays in Retrieval.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ier, Charles S.(1984), “Precondition for Corporatism”, John H. Goldthorpe(ed.), Order and Conflict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9-59.

Malloy, James M.(1977), “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sm in Latin America:The Model Pattern”. James M. Malloy(ed.), 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sm in Latin America. London: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pp. 3-19.

Malloy, James M.(1974), “Authoritarianism, Corporatism and Mobilization in Peru”.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36. January . pp. 52-84.

Mandle, Jay R.(2003), Globalization and Poo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sh, David and Gerry Stoker(1995),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Palgrave.

Madsen, Richard(1993), “The Public Sphere, Civil Society and Moral Communist:A Research Agenda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 Modern China. Vol.19.No.2. April . pp. 183-197.

Martin , Rose M.(1983), “Pluralism and the New Corporatism”. Political Studies. Vol.XXXI. pp. 86-102.

McCormick, Barrett L., Su Shaozhi and Xiao Xiaoming.(1992) ,“The 1989 Democracy Movement:A Review of the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Pacific Affairs . Vol.65. No.29. Summer . pp. 182-202.

Meisner, Maurice(1983), “The Concept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in Chinese Marxist Thought”. Victor Nee and David Mozingo(ed.), State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p. 109-131.

Mennell, Stephen(1990), “The Globalization of Human Society as a Very Long-term Social Process:Elias’s Theory”. Mike Featherstone(ed.), Globalization Culture: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 pp. 359-371.

Meyer, Alfred. G. .(1967).“Authority in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s”. Lewis J. Edinger(ed.),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ized Societies. N. Y.:John Wiley & Sons. pp. 84-107.

Migdal, Joel S. (1988) , 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iliband, Ralph(1977), Marxism and Poli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ttelman, James H.(2000), The Globalization Syndrome:Transformation and Resistanc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avaretti , Giorgio Barba and Anthony J. Venables(2004), Multinational Firms in the World Econom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delmann Birgitta and Kurt G. Mei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