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穿戴腳鐐」與「掙脫腳鐐」的舞者之舞------姚鼐《古文辭類纂》與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選文研究
作者:謝嘉文
作者(外文):Hsieh, Chia-We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英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古文辭類纂》《經史百家雜鈔》選文姚鼐曾國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7
在中國文學批評傳統中,文學總集往往推動當代文學典範轉移的重大作用。清代的古文選本中,以乾嘉時期的桐城派為代表,對於古文之法的主張,影響整個清朝,其選本以姚鼐《古文辭類纂》為代表,而後曾國藩所編《經史百家雜鈔》亦是實踐桐城為文之法的古文選本。本文探索姚、曾二人的選文目的、宗旨與標準。
第一章「緒論」,總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對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作一疏理,並介紹西方理論的方法,作為支援與闡釋文本之用。
第二章「姚鼐『腳鐐之舞』的學習與傳授」,論述「舞蹈教授」姚鼐的學思歷程,並從「以古文為時文」、「為文的具體目標」兩方面來探討「書院與《類纂》」:「舞館與教材」的關係,其次,探討姚鼐「陰陽剛柔」風格的舞步搭配變化,小結則探究姚鼐的為文之法,從「摹倣」到「脫化」:由「舞法」至「無法」。
第三章「《類纂》中『剛柔偏勝』的舞者典範:韓愈與歐陽修」。就作家而論,姚鼐選韓愈作品最多,其次是歐陽修,這兩人的作品恰好印證「陰陽剛柔」風格舞步搭配變化的法則,不論以剛偏勝的韓愈或以柔偏勝的歐陽修,各具美感,並分析韓歐「碑誌」作品的獨特處與創新性,韓、歐二人再創另一新的藝術標準。
第四章「曾國藩選文的理念及目的」。本章與第二章對舉並觀,曾國藩是政治家、領導者,有強烈的經世之志,強調「士大夫之學」的「博觀約取」,選文則「兼收並蓄」,他極力「掙脫腳鐐」,強調知情達理的「自然之文」,在作品的字句安排上,則以能夠發揮精義的排比之句為重。
第五章「《雜鈔》中『奏議類』與『詞賦類』的具體舞作分析」。曾國藩有強烈的經世之志與注重實用的態度,本章探討《雜鈔》的奏議類,奏議不僅有特殊的讀者與作用,文體必須淺顯易懂,才能達到傳達訊息的目的;另一方面,選文最多的是詞賦類,詞賦則與諷諫的實用目的有關,強調以排比之句來發揮義理,曾氏對漢賦評價頗高,主張駢散互通。
第六章「姚《類纂》與曾《雜鈔》的選文比較」。姚《類纂》與曾《雜鈔》選文數量的時代意義:姚鼐重視唐宋八大家、曾國藩則看重秦漢作品,並且二人選錄明清古文不同,比較分類與篇目的差異,一一逐類討論,並由「圈點」這種學習古文的方式,乃為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語感,以解釋姚、曾選本,對現代教育與教學方法的啟示。
第七章「結論:古文的延續與衰亡」。探討桐城派與湘鄉派何以形成,並由前述歸納出兩本選文的重要性。吳汝綸(1877-1949)提倡古文的傳統教育,為延續古文而努力,古文到了嚴復(1854-1921)的譯書,不僅鏗鏘悅耳,並散發出異樣的光采,這是古文衰亡前的「回光返照」,古文終究要從歷史的舞台退場。
一、 《古文辭類纂》、姚鼐作品及相關論著:(按出版時間排列)
姚鼐編、宋晶如、章榮注釋,《廣注古文辭類纂》,上海:國學整理社,1935。
姚鼐纂輯、李兆洛校,《古文辭類纂》,台北:廣文,1961。
姚鼐編、王文濡評註,《評註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1985。
姚鼐編、高步瀛箋,《古文辭類纂箋》,長春:吉林大學,1997。
姚鼐纂集、胡士明、李祚唐標校,《古文辭類纂》,上海:古籍,1998。
姚鼐編、吳孟復、蔣立甫主編,《古文辭類篹評注》,合肥:安徽教育,2004。

姚鼐,《惜抱軒全集》,江蘇:中國書店,1991。
姚鼐,《惜袌先生尺牘》,載(清)陳撰,《叢書集成續編》冊130,上海:上海書店,1994。
姚鼐,《姚惜抱尺牘》,台北:廣文,1994。
姚鼐撰、姚永樸訓纂、宋效永校點,《惜抱軒詩集訓纂》,合肥:黃山書社,2001。
姚鼐著、劉季高標校,《惜抱軒詩文集》,上海:古籍,2008。
姚鼐,《惜抱軒遺書》三種,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大木文庫。(無出版時間)內容包含:
姚鼐,《莊子章義》五卷、
姚鼐,《惜抱軒書錄》四卷、
姚鼐,《惜抱先生尺續補編》二卷。
姚鼐,《惜抱軒稿》一卷,載《海峰詩文集》十九卷刊本後。東京:東洋文庫。

馮書耕,《古文辭類篹研讀法》,台中:霧峰,1981。
張春榮,《姚惜抱及其文學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論,1988。new window
周遠政,《《古文辭類纂》研究》,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論,2003。

二、 《經史百家雜鈔》、曾國藩作品及相關論著:(按出版時間排列)
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台北:台灣中華,1984。
曾國藩、藍錫麟等注,《經史百家雜鈔今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1995。

曾國藩著,《曾文正公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85。
曾國藩著,《曾文正公(國藩)全集》,台北:文海,1985。
曾國藩著、唐浩明編輯,《曾國藩全集》,長沙:嶽麓書社,1987。
曾國藩著,李翰章編纂、李鴻章校勘,《足本曾文正公全集》,吉林:人民,1995。
曾國藩著、王澧華校點,《曾國藩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5。

王安定,《求闕齋弟子記》,台北:文海,1967。
蔡鍔輯,《曾胡治兵語錄》,台北:文海,1970。
何貽焜,《曾國藩評傳》,台北:正中,1979。
中國社會科學院 近代史研究所資料室,《曾國藩未刊往來函稿》,長沙:社會科學院,1985。
姜穆編纂,《曾國藩的幕僚群》,台北:黎明文化,1987。
蔣介石,《增補曾胡治兵語錄》,台北:黎明,1988。
徐淩霄、徐一士著,《曾胡譚薈》,太原:山西古籍,1995。
王澧華,《曾國藩家藏史料考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1996。
成曉軍,《曾國藩家族》,沈陽:遼寧古籍,1997。
成曉軍,《名人評曾公》,沈陽:遼寧古籍,1997。
馬東玉,《曾國藩本傳》,沈陽:遼寧古籍,1997。
陳如雄《曾國藩古文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博論,1999。new window
曾國藩原典、于洋解譯,《變術----縱橫人際的治世寶典》,台北:小知堂,2001。
梁紹輝,《曾國藩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6。
王繼平、李大劍主編,《曾國藩與近代中國》,湖南:岳麓,2007。
邰紅紅,《曾國藩與桐城中興》,上海大學中研所博論,2008。

三、 古籍:(按著作先後排列、同一作者按出版時間排序)
(一)、經部
孔穎達,《周易注疏》,台北:藝文,2001。
孔穎達,《尚書注疏》,台北:藝文,2001。
孔穎達,《毛詩正義》,台北:藝文,2001。
孔穎達,《禮記注疏》,台北:藝文,2001。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2001。
邢昺,《爾雅注疏》,台北:藝文,2001。
邢昺,《論語注疏》,台北:藝文,2001。

朱熹,《詩經集傳》,長春:吉林人民,1999。
方苞,《朱子詩義補正》,載《續修四庫全書》冊62,上海:上海古籍,1995。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台北:明文,1988。

(二)、史部
劉向集錄,《戰國策》,台北:里仁,1982。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1997。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1997。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1997。
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1980。
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2003。
劉昫,《舊唐書》,台北:藝文,1972。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台北:藝文,1972。
趙爾,《清史稿》,台北:洪氏,1981。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仰哲,1986。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校讎通義》,台北:土城,2002。
方宗誠,《柏堂師友言行記》,台北:文海,1974。
蕭穆,《敬孚類稿》,台北:文海,1969。
葉昌熾,《緣督廬日記》,南京:江蘇古籍,2002。(中國古籍:史地)
崑崗修、劉啟端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冊804,《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三)、子部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1981。
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1981。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1990。
揚雄原著、鄭萬耕校釋,《太玄校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9。
虞世南撰、孔廣陶校註,《北堂書鈔》,台北:新興,1971。
歐陽詢,《藝文類聚》,北京:清華大學,2003。
陳善,《捫蝨新話》,板橋:藝文,1966。
王銍著、朱杰人點校、燕翼詒謀錄,《默記》,北京:中華,1981。
朱熹著、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台北:華世,1987。
朱熹撰,《朱子語類.論文》,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1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李時珍著、陳貴廷主編,《本草綱目通釋》,北京:學苑,1992。
王夫之著、章錫琛校點,《張子正蒙注》,北京:古籍,1956。
包世臣,《藝舟雙楫》,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

(四)、集部
洪興祖,《楚辭補註》,台北:大安,1995。
蕭統,《文選》,台北:華正,1990。
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1991。
庾信撰、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2000。
陸贄,《陸宣公集》,浙江:浙江古籍,1983。
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1986。
韓愈撰、儲同人原錄,《注釋評點韓昌黎文全集》,台北:廣文,1973。
吳文治編,《韓愈資料彙編》,北京:中華,1983。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
蘇洵,《嘉祐集》,台北:台灣中華,1993。
曾鞏著、陳杏珍、晁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1998。
蘇軾撰,《蘇東坡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
蘇轍著,曾棗荘、馬德富校點《欒城集》,上海:古籍,2009。
朱熹著,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1996。
陳騤,《文則》,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1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李耆卿,《文章精義》,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2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1959。
吳訥,《文章辨體序說》,載《文體序說三種》,台北:大安,1998。
茅坤著、張伯行重訂,《唐宋八大家文鈔》,北京:中華,1985。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載《文體序說三種》,台北:大安,1998。
魏禧,《日錄論文》,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4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林雲銘,《古文析義》,台北:廣文,1965。
儲欣,《唐宋十大家集錄》,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冊405,台南:莊嚴文化,1997。
吳楚材評註、吳留村鑑定,《評註古文觀止》,台北:廣文,1981。
方苞《方望溪(苞)先生全集》,台北:文海,1970。
沈德潛選評、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讀本》,合肥:安徽文藝,1998。
蔡世遠,《古文雅正》,台北:台灣商務,1978。
袁仁林,《虛詞說》,北京:中華,2004。
劉大櫆,《海峰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冊1427,上海:上海古籍,2002。
劉大櫆,《論文偶記》,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4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吳鎬,《漢魏六朝志墓金石例》,板橋:藝文,1966。
吳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學,1977。
袁枚,《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1982。
戴震,《戴震集》,台北:里仁,1980。
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2000。
翁方綱,《復初齋文集》,台北:文海,1969。
章學誠,《章氏遺書》,台北:漢聲,1973。
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1965。
吳德旋,《初月樓文鈔》,載《稀見清人別集百種》,北京:燕山,2007。
吳德旋撰、呂璜整理,《初月樓古文》,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5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陳用光,《太乙舟文集》,載《續修四庫全書》冊1493,上海:上海古籍,1995。
李兆洛,《養一齋文集》,載《續修四庫全書》冊1492,上海:上海古籍,1995。
李兆洛,《駢體文鈔》,上海:古籍, 2001。
方東樹,《攷槃集文錄》,載《續修四庫全書》冊1497,上海:上海古籍,1995。
方東樹,《錢南園先生年譜》,載《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11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
姚瑩,《東溟文集》,台北:文海,1974。
姚瑩,《中復堂全集》,台北:台灣學生,1974。
梅曾亮,《柏梘山房詩文集》,台北:京華,1968。
龔自珍,《定盦文集》,台北:台灣商務,1965。
蔣湘南,《七經樓文鈔》,《續修四庫全書》冊1541,上海:上海古籍,2002。
郭嵩燾,《郭嵩燾詩文集》,長沙:嶽麓書社,1984。
張裕釗,《濂亭文集》,載《續修四庫全書》冊1544,上海:上海古籍,2002。
張之洞,《勸學篇》,台北:文海,1967。
吳汝綸撰、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2。
王先謙,《續古文辭類纂》,台北:世界,1960。
姚樁,《清朝文錄(六)》,台北:大新,1965。
陳衍,《石遺室論文》,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7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台北:文海,1974。

(五)筆記
蘇軾撰、趙學智校注,《東坡志林》,西安:三秦,2003。
范公偁,《過庭錄》,台北:藝文,1966。
洪邁,《容齋隨筆》,上海:古籍,1996。
黃震,《黃氏日鈔》,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1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顧炎武著,《原抄本日知錄》,台南:唯一,1975。
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1982。
潘永因,《宋稗類鈔》,台北:新興,1984。
姚範,《援鶉堂筆記》,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4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李斗,《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1960。
牛應之,《雨窗消意錄》,載《叢書集成三編》冊76,台北:新文豐,1996。
李慈銘撰、由雲龍輯,《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局,2000。


四、 近今人之作:(按姓氏筆劃排列、同一作者按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方孝岳,《中國文學批評》,台北:清流,1971。
方珊等譯,《俄形式主義文論選》,北京:三聯書店,1989。
卞孝萱、徐雁平編,《書院與文化傳承》,北京:中華,2009。
M. H. 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1992。
王蘧常,《嚴幾道年譜》,台北:大西洋圖書,1970。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1986。
王禮卿,《遺山論詩詮證》,台北:台灣書局,1976。
王禮卿,《歷代文約選詳評》,台北:茂昌,1990。
王凱符,《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2002。
王安定,《湘軍記》,長沙:嶽麓書社,1983。
王國維,《人間詞話》,濟南:齊魯,1989。
王達敏,《姚鼐與乾嘉學派》,北京:學苑,2007。
王行,《墓銘舉例》,台北:台灣商務,1980。
王鎮遠,《桐城派》,上海:上海古籍,1990。
王葆心,《古文辭通義》,台北:中華,1984。
王鳳賢主編,《毛澤東與中國傳統文化》,合肥:安徽人民,1996。
尤信雄,《桐城文派學述》,台北:文津,1989。
毛澤東,《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岳麓書社,1995。
弗蘭克.克默德等著、羅伯特.奧爾特編、張廣奎譯,《愉悅與變革:經典的美學》,南京:鳳凰,2009。
白本松、王利鎖、張進德主編,《中國古代應用文甄體賞鑒》,開封:河南大學,1997。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圖書,1999。new window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北京大學,1987。
安徽省社科院文學所編,《桐城派研究論文選》,合肥:黃山書社,1986。
朱自清,《經典常談》,太原:山西古籍,2001。
朱玄,《姚惜抱學記》,台北:台灣學生,1974。
朱任生,《古文法纂要》,台北:台灣商務,1984。
朱任生,《姚曾論文精要類徵》,台北:台灣商務,1988。
朱漢民,《湖湘學派與岳麓書院》,北京:教育科學,1991。
朱光潛,《朱光潛美學文集》,上海:文藝,1983。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萬卷樓,1998。
呂叔湘,《呂叔湘全集》,瀋陽:遼寧敎育,2002。
呂思勉,《宋代文學》,香港:商務,1964。
呂思勉,《章句論》,台北:台灣商務,1977。
吳孟復,《桐城文派述論》,安徽:安徽教育,1992。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變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04。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台北:幼獅文化,1992。new window
沈一民、萬小器譯、趙毅衡編選,《符號學文學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2004。
李澤厚,《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台北:谷風,1987。
李詳著、李稚甫編校,《李審言文集》,南京:江蘇古籍,1989。
李約瑟原著、羅南改編,《中華科技文明史》,上海:上海人民,2001。
李麗文,《詩經修辭研究》,台北:萬卷樓,2009。
吳闓生,《詩義會通》,台北:洪氏,1980。
吳永口述,《庚子西狩叢談》,長沙:岳麓書社,1985。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2000。
吳禮權,《修辭心理學》,昆明:雲南人民,2002。
吳松江譯、M.H. 艾布拉姆斯著,《文學術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2009。
苗楓林,《中國公文學》,濟南:齊魯書社,1988。
周作人,《苦茶隨筆》,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
孟醒仁,《桐城三祖年譜》,合肥:安徽大學,2003。
林紓,《韓文研究法》,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7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林紓《春覺齋論文》,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7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2。
周中明,《桐城派研究》,沈陽:遼寧大學,1999。
姚永樸,《文學研究法》,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7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台北:遠流,1988。
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載《胡適文存二集》,上海:上海書局,1989。
胡適,《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1998。
洪本健,《醉翁的世界》,鄭州:中州古籍,1990。
洪本健,《歐陽脩資料匯編》,北京:中華,1995。
姜亮夫,《文學概論講述》,昆明:雲南人民,2000。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2000。new window
高步瀛選注,《唐宋文舉要》,上海:上海古籍,1982。
夏丏尊、葉紹鈞著,《文章講話》,台北:文藝視窗,1994。
高友工、梅祖麟,《唐詩的魅力----詩語的結構主義批評》,上海:古籍,1989。
孫昌武,《韓愈散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1986。
容閎,《西學東漸記》,台北:廣文,1961。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北京:新華,1984。
馬睿,《從經學到美學:中國傳統文論知識話語的嬗變》,成都:四川民族,2002。
徐乃昌纂,《安徽通志》,台北:華文,1967。
徐雁平著,《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合肥:安徽教育,2007。
徐成志、江小角主編,《桐城派與明清學術文化》,合肥:安徽大學,2008。
格羅塞著.蔡慕暉譯,《藝術的起源》,北京:商務,1987。
殷曼楟編,《宗白華中西美學論集》,南京:南京大學,2009。
袁進,《中國文學觀念的近代變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1996。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商務,1968。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1989。
陳獨秀,《獨秀文存》,上海:上海書店,1989。
賀濤著、吳闓生校,《賀先生文集》,台北:文海,1974。
啟功、張中行、金克木,《說八股》,北京:中華,2000。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南:唯一,1975。
郭紹虞,《說文論》,上海:上海古籍,2000。
陳伯海,《近四百年中國文學思潮史》,上海:東方,1997。
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央院近史所,1994。new window
張仲禮,《中國紳士的收入》,上海:社會科學院,2002。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1998。
萬奇,《桐城派與中國文章》,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1999。
曹伯言編,《胡適自傳》,安徽:黃山書社,1986。
程元敏,《三經新義輯考彙評》,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
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北京:三聯,2004。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2004。new window
陳平原,《晚清文學教室:從北大到台大》,台北:麥田,2005。
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1983。
崔瑞德、魯惟一編,《劍橋中國秦漢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
費正清編,《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楊春霖、劉帆主編,《漢語修辭藝術大辭典》,西安:陝西人民,1995。
楊國強,《義理與事功之間的徊徨》,北京:三聯,2008。
福澤諭吉,《勸學》,台北:聯合文學,2003。
斯蒂文.托托西講演、馬瑞琦譯,《文學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北京大學,1997。
黃玫,《韻律與意義:20世紀俄羅斯詩學理論研究》,北京:人民,2005。
黃明理,《儒者歸有光析論----以應舉為考察核心》,台北:里仁,2009。
馮書耕、金千仞,《古文通論》,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6。
楊伯峻,《文言文法》,香港:中華,1972。
賈文昭編著,《桐城派文論選》,北京:中華,2008。
聞人軍,《考工記導讀》,北京:中國國際廣播,2008。
聞黎明,《聞一多----涅槃的鳳凰》,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
蔣方震,《國防論》,台北:文海,1978。
蔣伯潛、蔣祖怡,《駢文與散文》,上海:上海書店,1998。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1990。new window
熊十力,《十力語要》,北京:中華,1996。
趙建,《桐城派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圖書,2003。
鄭奠、麥梅翹編,《古漢語語法學資料彙編》,香港:中華,1972。
鄭福照編,《姚惜抱先生年譜》載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冊107,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2003。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1981。
魯迅,《漢文學史綱》,台北:風雲時代,1990。
潘承玉,《清初詩壇:卓堪與遺民詩研究》,北京:中華,2004。
錢玄同著,劉思源編,《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9。
鄧洪波、陳谷嘉,《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1998。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上海:新華,2004。
劉師培,《論文雜記》,載《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1975。
劉熙載,《藝概》,台北:金楓,1986。
劉體智撰,《異辭錄》,北京;中華,1988。
劉聲木著、徐天祥點校,《桐城文學淵源撰述考》,合肥:黃山書社,1989。
劉師培,《清儒得失論:劉師培論文雜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
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歷代文話》第10冊,上海:復旦大學, 2007。
劉壯,《中國應用文源流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2007。
錢鍾書,《談藝錄》,台北:藍燈,1987。
錢基博,《韓愈志》,台北:河洛圖書,1975。
錢基博,《近百年湖南學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書店,2004。
錢鐘書,《七綴集》,上海:古籍,1985。
錢鐘書,《管錐編》,北京:中華,1986。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1997。
薛福成著,《薛福成全集》,台北:廣文,1963。
蕭一山,《曾國藩傳》,台北:中華文化,1955。
謝正光編,《清初人選清初詩彙考》,南京:南京大學,1998。
謝天振,《譯介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1999。
蹇長春,《中華大典》,南京:江蘇古籍,2000。
韓江洪,《嚴復話語系統與近代中國文化轉型》,上海:上海世紀,2006。
魏際昌,《桐城古文學派小史》,石家莊:河北教育,1985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台灣商務,1999。
羅曼.雅柯布森原著、錢軍等譯注,《雅柯布森文集》,長沙:湖南教育,2001。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屠友祥譯,《文之悅》,上海:人民,2002。
羅新璋編,《翻譯論集》,北京:商務,1984。
龔鵬程,《江西詩社宗派研究》,台北:文史哲, 1983。new window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1998。
龔鵬程,《國學入門》,台北:台灣學生,2007。new window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中國社會的肌理與文化法則》,上海:世紀,2009。new window

五、 論文:(按姓氏筆劃排列、同一作者按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王兵,〈建國以來《古文觀止》研究述略〉,《江淮論壇》2005年第3期。
田星,〈論雅各布森的語言藝術功能觀〉,《外語與外語教學》219,2007年第6期。
朱東潤,〈古文四象論述評〉,《中國文學批評家文學批評》,台北:台灣學生,1984。
吉川幸次郎,〈中國文章論〉,王水照、吳鴻春編選,《日本學者中國文章學論著選》,上海:上海古籍,1994。
余英時,〈曾國藩與「士大夫之學」〉,《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2004。
何寄澎,〈韓愈古文作法探析〉,《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1990。
何寄澎,〈歐陽修古文理論的核心----試論「簡而有法」〉,《唐宋古文新探》,台北:大安,1990。
何寄澎,〈歐陽修「詩文集序」作品之特色及其典範意義〉,《臺大中文學報》17,2002。new window
何寄澎,〈韓文特質形成的背景----論唐文的兩個傳統〉,《臺大中文學報》25,2006。new window
汪祚民,〈《古文辭類纂》重視辭賦選錄的理由指歸〉,《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06。
汪祚民,〈《古文辭類纂》圈點系統初探〉,徐成志、江小角主編,《桐城派與明清學術文化》,合肥:安徽大學,2007。
岡村繁,〈科舉與《文選》學〉,《岡村繁全集.文選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2。
武內義雄,〈桐城派之圈識法〉,載內藤虎次郎等著、馬導源譯,《日本漢學硏究論文集》,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0。
武建國,〈從Jakobson的語言交際理論看文體分析的多維性〉,《現代外語》26:3,2003。
周中明,〈試論姚鼐對統治者的離心傾向和對自我的熱烈追求〉,載《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2期,2005年3月。
周喜頌,〈篡統乎,繼統乎?------論湘鄉派與桐城派之關係〉,《求索》,1985年第2期。
周流溪,〈談語言研究和文學研究的結合〉,《外語與外語教學》166,2003年第1期。
金周生,〈論字調與文章格律〉,載《第28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10。
洪本健,〈略論歐陽修散文的陰柔之美〉,《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5。
洪本健,〈論歐陽修碑誌文的創作〉,《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04。
柯慶明,〈「論」、「說」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的研究〉,《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六朝唐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2004。
柯慶明,〈「表」、「奏」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的研究〉,《臺灣學術新視野》(二),台北:五南,2007。
柯慶明,〈「碑」「銘」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的研究: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載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8。
徐雁平,〈書院與桐城文派傳衍考論〉載《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new window
陸林,〈〈清初人選清初詩彙考〉平議〉,載《知非集》,合肥:黃山書社,2006。
張靜二,〈曾國藩的文學理論------從養氣到行氣〉,載《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1991。或見張氏《文氣論詮》,台北:五南,1994。new window
張靜二,〈姚鼐的詩文理論----以「氣」為中心的創作觀〉,載《文氣論詮》,台北:五南,1994。new window
郭美女,〈從 Roman Jakobson 的傳達模式探究布農族音樂的功能〉,《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52,第1、2期,2007。new window
陳永標,〈試論陽剛陰柔之美----我國古代文論民族審美特徵淺議〉,《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0輯,上海:古籍,1985。
葉國良,〈韓愈冢墓碑誌文與前人之異同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石學蠡探》,台北:大安,1989。
葉國良,〈八股文的淵源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6,1994。new window
葉國良,〈唐宋哀祭文的發展〉,《臺大中文學報》18,2003。new window
葉國良、張寶三,〈人文學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計畫成果報告〉,《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8卷第2期,2007。
舒蕪,〈曾國藩與桐城派〉,《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1979。
黃慶萱,〈中國散文之修辭〉,載張高評等著,《中國散文之面貌》,台北:中央文物,1984。
楊繩武,〈鐘山書院碑記〉,清.唐開陶纂修,《上元縣志》,台北:中央硏究院傅斯年圖書館,2000。
楊勇,〈論韓愈文之文氣〉,載韓愈學術討論會組織委員會編,《韓愈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1988。
潘承玉,〈補〈清初人選清初詩彙考〉〉,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4期,2001。new window
鄭遠漢,〈語序與修辭〉,載《修辭風格研究》,北京:商務,2004。
蔡英俊,〈「修辭立其誠」:論先秦儒家的語用觀----兼論語言活動與道德實踐真偽問題〉,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2005。
蔡英俊,〈「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敘事」的問題〉,林明德、黃文吉總策劃,《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台北:五南,2007。
熊理滙,〈明清散文流派對韓文藝術傳統的接受和疏離〉,載《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0卷第4期,2007。
錢仲聯,〈桐城派古文與時文的關係問題〉,《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錢仲聯卷》,合肥:安徽教育,1999。
謝嘉文,〈論庾信《哀江南賦》的負面價值----以全祖望指其「失節」為論點〉,《輔大中文所學刊》12,2002。
謝嘉文,〈論庾信的「政治認同」〉,載《輔大中文所學刊》13,2003。new window
顏崑陽,〈論「文體」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雙向共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2005。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關係〉,《清華中文學報》1,2007。new window
藪內清,〈中國古代的科學〉,世界文明史等編譯,《古代中國》,台北:地球,1978。
魏泉,〈梅曾亮的京師交游與桐城古文的流衍全國〉,《人文中國學報》第10期,上海:上海古籍,2004。new window

六、 日、西文著作及相關資料:(日文著作:按姓氏筆劃排列、同一作者按出版時間先後排列;西文著作:按英文字母排列)
川合康三,〈戲れの文學----韓愈の「戲をめぐって」〉,載《日本中国学会報》37,1985。
久田麻実子,〈韓愈の双関法について〉,載〈中国学志〉7,1992。
內藤湖南,《內藤湖南全集》,東京:筑摩書房,1976。
水谷誠,〈韓愈の擬古用韻について--「銘」での用例を中心に〉,《中国詩文論叢》14,1995。
西上勝,〈韓愈の墓誌銘について〉,《日本中国学会報》39,1987。
東英寿,〈歐陽脩古文考----「陰柔」の美の形成過程------〉,《九州中国学会報》1989。
東英寿,〈歐陽脩散文の特色----『五代史記』と『旧五代史』の文章表現の比較を通して〉,載《鹿大史學》48,2000。
東英寿,〈虚詞の使用より見た歐陽脩古文の特色〉,《人文学科論集 》57,2003。
東英寿,〈虛詞の使用から見た歐陽脩『五代史記』の文体的特色〉,載《中国文学論集》36,2007。
東英寿,〈歐陽脩の歴史書における文体上の特色〉,《比較社会文化 : 九州大学大学院比較社会文化研究科紀要》14,2008。
林田愼之助,〈韓愈の文章表現論〉,載《文学研究》72(九州大学文学部創立50周年記念論文集),1975。
松村昂,《清詩総集131 種解題》,中国文艺研究会,1989。
神田喜一郎,《清詩の総集に就いて》,包括上、下、訂正三部分,分別登載《支那学》卷2,6号、10号,1922。
前野直彬編,《中国文学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5。
高橋明郎,〈歐陽脩散文文体(一)----助字及び反復の二点について----〉,載《筑波中国文化論叢》4,1984。
高橋明郎,〈歐陽脩の散文の特色----韓愈の散文との差の成因〉,載《日本中国学会報》38,1986。
高橋明郎,〈欧陽脩の文学理論--「梅聖兪詩集序」をめぐって〉,載《香川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報告》75,1989。
渡辺志津夫,〈韓愈の古文創作----「答竇秀才書」を中心に〉,載《中國學研究論集》20,2008。
森山秀二,〈欧陽脩のテキストについて--その成立過程を中心に〉,載《立正大学教養部紀要》27,1993。

Felix Vodicka, P. Steiner, M. Cervenka, and R. Vroon, The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Process: Studies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Felix Vodicka, Philadelphia: J. Benjamins, 1982.
Jakobson, Roman. Language in Literatu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M. H Abrams,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7th Ed. Fort Wayne, FL: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9.
Rene Wellek &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3rd Ed.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7.
Selden Raman, Peter Widdowson,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Prentice Hall, 1997.

七、 學位論文(按姓氏筆劃排列)
李建福《湘鄉派文論研究》,中央大學中研所博論,2005。new window
呂湘瑜《通代古文選本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博論,2007。
林明昌,《古文細部批評研究》,淡大中文博論,2003。new window
金華珍《桐城派詩論研究》,台灣師大中研所博論,2006。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