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遷移世代」文化認同之研究:以海峽兩岸台商子女為例
作者:王慧玉
作者(外文):Hui-yu Wang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邱兆偉
莊勝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遷移世代文化認同台商子女Moving GenerationCultural identitythe children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6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訪談觀察為主,研究對象以海峽兩岸「台商子女」為主。在東莞大陸田野,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主,訪談對象包含:學校台籍老師10位,陸籍4位,學校家長9位,以及學校國中和高中學生共34位;觀察田野則以5對台商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為主要場域。在大陸的訪談對象還有在當地學校就讀十年以上的維妮。在台灣的田野,訪談觀察對象為「台商子女」kiki、陳爸爸、陳奶奶一家人。研究中以「台商子女」為對象,並以家庭與學校分為兩大主題,再以文化認同為理論基礎分析其文化認同的樣貌。
本研究所得到的結論有:
一、「遷移世代」家庭的文化認同內涵有:在住的方面,以「小台灣社區」和「廠家相倚」為主,仍是安全為優先考量,形成封閉的小台灣生活圈,家庭中有「阿姨」、「師傅」照顧起居生活;在食的方面,住在大陸時間長的台商子女,對各類食物接受度高,而住在大陸時間較短學生會以吃「家鄉味」為主;在衣服和手機用品方面,面對山寨衣服和手機,已接受,並以「便宜」、「好用」來解釋其立場;在行方面,因大陸廣闊,多半出門由家中開車「師傅」代勞,甚少單獨出門逛街。在資訊方面,在學校和家中多半看台灣新聞和電視,聽台灣流行音樂,上網也多連結台灣網站。在娛樂上,平日多半看電視、上餐館和「洗腳」,假日則全家會在大陸各地景點旅行。可以說家庭的文化認同內涵以台灣同步的資訊和生活為主,可以部份接受大陸的在地文化,如山寨文化、洗腳文化等,卻對大陸的資訊和新聞陌生而缺乏,形成一種遠近多少不對稱的文化隔閡。
二、「遷移世代」家庭的文化認同因素影響有:第一經濟;第二家庭組成類型;第三父母教養態度;第四世代內和世代與世代的文化差異。經濟成為遷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內有兩岸家庭、重組家庭的文化衝突多,異國家庭的包容性較大,單親家庭的文化支援較封閉單薄。因此家庭組成類型也是影響文化認同的內因;至於父母親的教養態度越正面越支持,文化認同會越正面越開放,反之,家庭中有任一方的教養方式有偏見或優劣之分的,文化認同的矛盾很分裂也會越負面越無自信。最後,世代內、世代與世代之間的文化差異,在職業的選擇、接班的考量都明顯的差異。越早接觸和認識台商父母事業的台商子弟,比較能接受「接班人」的責任和重擔;而台幹或是對於台商父母企業不了解的台商子女,會傾向自主性的文化認同發展。
三、「遷移世代」學校的文化認同內涵有:「小台灣社區」和「當地學校」的對比。「小台灣社區」的食衣住行,課程、師資、活動都是台灣的翻版,因此對學校傳承的台灣文化價值和儀式都能欣然接受,其文化認同內涵與台灣差別不大;但是「當地學校」學習的維妮就具有融入當地歷史背景,具有文化認同的分歧。
四、「遷移世代」學校的文化認同因素包含:第一經濟因素,因為經濟可決定家長選擇國際學校、在地學校、台校,或是回台念;第二學校選擇因素,因為選擇的學校不同,產生不同的文化浸潤也不同,如台商子女讀過的學校越多,其選擇的經驗也會改變其文化認同;第三學校內的文化差異:在台校,如台籍老師和陸籍老師的差異、台籍老師世代與世代之間的差異,也都會影響學生在課堂面對老師課程個人的詮釋和間接影響;在大陸當地學校的經歷好壞也會影響台商子女的選擇和認同。在台灣學校,台灣老師對台商子女的態度優劣,也會影響其文化認同的接受度。
五、「遷移世代」文化認同的類型,經歸納以下列四類型:第一種固定性的文化認同;第二種策略性的文化認同;第三種情感性的文化認同;第四種自主性的文化認同。這四種文化認同都是可以因時因地因對象轉換和改變的。
六、「遷移世代」研究顯示出海峽兩岸移動的「台商子女」文化認同的轉移因素和時代背景的特色,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上,提供了正面的意義,封閉和開放,固定和情感,都沒有絕對的答案,我們唯有持更多長期研究的資料,針對教育上加強教學來協助他們成長和學習,減少社會問題,預測可能的發展,培育他們長才,未來海峽兩岸的「遷移世代」有很多發展空間。
This study are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the Children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in mainland community, The Subject of study are the students, their parents and their teachers in the school for the children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Thirty four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0 teachers and 9 parents are selected for interview. Some of the students selected for the subject observation. And the field study data are collected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sis for related cultural identity.
First of all, the connotation of family cultural identity are cultural identity to Taiwan-based sympathetic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acceptance of local culture as part of life.
Secondly, the impact of the factors family cultural identity include:economy, family composition type, parent’s attitudes and culture difference between generation.
Thirdly, the factor of school cultural identity are “small Taiwanese community” is local school. The small community is a variation of Taiwan in all aspects of life. And local school factor is involved in assimilation of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Fourthly, the factors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moving generations are involved in economy, school selection and intra school cultural difference.
Fifthly, the type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Moving Generation “covers four types: the nature of cultural identity, strategic cultural identity, emo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utonomous cultural identity.
Finally, the study of the children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who are moving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ndicates some important viewpoints special dimens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provide some positive insights for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in both closed and open cultural identity, and in both fixed and emotional cultural identity;so far, there are no absolute answers for them, and furthermore studies are badly needed.
中文資料:
大陸台商經貿網,網站http://www.chinabiz.org.tw/
王世英等人(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8:137 -170。new window
王志弘、沈孟穎(2010)。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東南亞學刊,7(1):151-192。new window
王志弘等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Paul Cloke, Philip Crang, Mark Goodwin編)。臺北市:巨流。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a)。文化地理學(Mike Crang著)。臺北市:巨流。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b)。文化理論詞彙(Peter Brooker著)。臺北市:巨流。
王宏仁(2000)。族群認同與國際移民趨勢。科學月刊,31(11): 938-943。
王君琳(2002)。流動的家:大陸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與認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宜燕、戴育賢(譯)(1994)。文化分析(Robert Wuthnow, James Davison Hunter, Albert Bergesen &; Edith Kurzweil著)。臺北市:遠流。
王博鴻(譯)(2002)。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Peter L. Berger&Samuel P. Huntington著)。台北市:時報文化。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臺北市:揚智文化。
王寧(2003)。全球化與文化研究。臺北市:揚智文化。
王慧玉(2012/06/26)。阿嬌,臺灣時報臺灣文學版,第20版。
王慧玉(2010)。遷移世代的敘事探究:維妮的故事。課程研究,5(1):85-100。new window
王慧玉(2009)。從紀登斯的「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談自我認同。高雄教育簡訊38,13-14。
王慧玉(2007a)。我是混血兒。載於第十三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集(上冊)(頁345-358)。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編印。
王慧玉(2007b)。愛在他鄉-新移民女性的生命故事。發表於高雄「新移民女性閱讀與口述歷史種子研習營」。本文已收錄於高雄文學館資料庫。
王慧玉(2006a)。Spivak再現理論與其對教育的蘊義。教育研究,14:55-64。
王慧玉(2006b)。德希達留下什麼?解構理論與其對台灣教學的啟示。2006年研究生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編印出版。
王慧玉(2003)。Spivak的再現理論對國中老師主體性之啟示。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中國電子報(2006/11/08)。「我是混血兒」散文 「我每天洗澡,為何他們還嫌髒?」。2013年5月取自網路http://163.21.249.242/News/News.asp?iPage=1&;UnitId=266&;NewsId=21017
中華語文知識庫,網站http://www.zhonghuayuwen.org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4/070/07)。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官方網站報告,引自網站http://www.stats.gov.cn/
方佳惠(2003)。Raymond Williams的文化理論及其教育蘊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方德隆、何青蓉、丘愛鈴(2006)。新移民成人基本教育素材內容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分析,載於國立台南大學新世紀課程與教學變革下的多元文化觀點研討會手冊,272 - 286。new window
內政部統計處編(2012)。內政部統計通報:101年1-10月結婚登記概況,引自網路http://www.moi.gov.tw/stat/life.aspx
石之瑜、姚源明(2004)。社會科學研究的幾個途徑。東亞研究,35(1):1-36。new window
石之瑜(2002)。後現代的政治知識。臺北市:元照。new window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 。臺北市:生智。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網,網站http://www.mac.gov.tw/mp.asp?mp=1
朱瑛等譯(2005)。多元世界的教與學:兒童的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心理。
朱剛(1997)。薩伊德。臺北市:生智文化。
牟淑芬(2001)。大陸台商子女就學模式之研究-以中小學為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大樂(2007)。四代香港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余秋雨(2012)。何謂文化。台北市:天下文化。
余華(2011)。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台北市:城邦。
余光弘(1998)。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硏究。台北市: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投資東莞網站(20140818)。東筦地圖,引自網站http://jtj.dg.gov.cn:8080/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investdggbk/s1102/list.htm
汪暉、陳燕谷(主編)(1998)。文化與公共性。中國北京:三聯出版,頁530。
杜威(2006)。民主與教育。台北市:網路與書出版。
杜維明(2008,9月14日)。現代中國的文化認同。2013年05月取自網路http://www.wretch.cc/blog/video/5849810
杜維明(1999)。當代台灣的文化認同與爭取承認的政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2),215-238。new window
杜維明(1982)。文化兩極與兩棲文化-海外中國知識份子的適應與認同諸問題初探,載於徐復觀等撰,知識份子與中國。臺北市:時報文化,頁161-172。
阮氏霞(2008)。越南體驗學習初探與文化認同轉變歷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系-97級社科組專題研究論文,未出版。
沈台訓(譯)(2003)。文化與發展:批判性導論(Susanne Schech&Jane Haggis著)。臺北市:巨流出版。
沈清松(1999)。質的文化指標與生活文化,引自《文化的生活與生活的文化》(中國哲學學會編),第1-44頁。臺北縣:立緒文化。
李永平(譯)(2006)。幽黯國度(An Area of Darkness)(V.S.Naipaul著)。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李亦園、喬健(1981)。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台北市:食貨出版社。
李亦園(1996)。文化與修養。台北市:幼獅。
李芽(2001)。大陸的溫柔異鄉。台北:高富國際文化風華館。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市:生智。new window
李奉儒(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 Biklen著)。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昭明、陳欣希(譯)(2008)。人類發展的文化本質(Barbara Rogoffg著)。臺北市:心理。
李菁菁譯(2006)。多元文化主義:綜觀美國多元文化現象(Melinick著),載於教育學中覽(中本)。臺北縣:韋伯文化。(頁581-609)
李政亮(2012)。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臺北市:日出出版社。
李政亮(2011)。走進都會中國:一個台灣人登陸十年的文化觀察。台北縣新店市:夏日出版社。
李政亮(2011)。我在這樣的中國。台北縣新店市:夏日出版社。
李國基(2008)。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未出版。new window
李鵬程(主編)(2003)。文化研究新詞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沃特森(2005)。多元文化主義。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呂美枝(2007)。媽媽不笨,小孩也不笨:新移民及其子女的自我概念與族群認同,載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新移民子女教育(頁137-155)。臺北縣:冠學文化出版。
呂曉娟(2009)。台商子女在金就學問題與改進策略之研究。金門技術學院島嶼休閒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未出版。
吳介民(2000)。壓榨人性空間:身份差序與中國式多种剝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1-44。
吳亦媄(2011)。台商子女文化適應、工作特性、接班人培育與成就感之研究。清雲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
吳錦勳、尤惠玲(2008/08/01)。七大策略教好獨生子女。引自網路: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3995&;p=1
吳奕錡、陳涵平(2007)。論「新移民文學」中的生存焦慮與文化焦慮。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1-16。
吳瓊洳、蔡明昌(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 -以雲林縣就讀國中階段之新移民子女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第33期:459-488。
吳叡人(譯)(1999;2010)。想像的共同體(Benedict Anderson著)。臺北市:時報出版。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1。new window
但昭偉(2008)。文化認同與追求自由的教育。初等教育學刊,31:1-12。new window
宋國誠(2004)。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臺北市:擎松。new window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市:擎松。new window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網站:http://www.td-school.org.tw/zhaosheng/bxln.aspx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編(2009)。好品格好未來:東莞台校的品格故事。廣東省: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出版。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編(2007)。海外學校經營與管理: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的經驗。廣東省: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出版。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編(2006)。心橋。廣東省: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出版。
苑舉正(2000)。寬容與多元文化。東海哲學研究集刊,7:221-241。new window
林文琪(譯)(2006)。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Kathryn Woodward 等著)。臺北縣:韋伯。
林火旺(2000)。自由主義可否包容多元文化論?社教雙月刊,100:20-27。
林火旺(1998)。公民身分:認同與差異。多元主義(蕭高彥、蘇文流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79-409。
林火旺(1994)。自由主義的公民教育。通識教育季刊,1(1),35-52。
林平(2009)。中國大陸台商學校學生的身分認同。引自臺灣新社會智庫網站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181&;Itemid=117
林伊、高明主編(1985)。中文大辭典(一)-(十)。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林麗玉(2008)。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文化認同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未出版。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文化邊界的維持與變遷:食物角色的初探。台灣東南亞學刊,3(1):63-82。
林冠瑋(2011)。政府影響台商子女教育相關政策之研究:標的人口順服的觀點。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行政管理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麗雯(2004)。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臺北縣市大陸女性配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寬(編)(2007)。文化研究關鍵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明夏(2003)。丈夫以前是妻子-評論家丈夫明夏專訪小說家妻子陳玉慧,印刻文學生活誌,3:33。
孟祥森(譯)(2002)。世間之路(V.S.Naipaul 著)。台北市:天下文化。
孟樊(2000)。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new window
邱兆偉(主編)(2003)。當代教育哲學。台北市:師大學苑。new window
邱貴芬(1999)。「後殖民」的台灣演譯。論文原宣讀於「十年來臺灣文化研究的回顧」研討會,國科會主辦,文化研究協會主辦,1999.9.18~19。new window
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市:元尊。
邱貴芬(1995)。「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載於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169-179。new window
邱貴芬(1995)。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不可混為一談。中外文學,24(5):125-127。new window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市:巨流出版社。new window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6)。文化研究的基礎(Jeff Lewis著)。台北縣:韋伯文化。
洪泉湖等著(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市:五南出版。new window
施正峰(2010)。台灣族群政策。台中市: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
施正峰(2005)。由多元文化主義、共和主義,到憲政主義的思辯-建構多元族群的民族國家,國家政策季刊,4(2),5-28。
施正峰(2000)。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共和國雜誌,14期(7月)。
施正峰(1997)。族群政策與政治。台北市:前衛出版。
施以明譯(1992)。不會說中國話:論散居族裔的身分認同與後現代的種族性(Ien Ang作),中外文學,21(7):63。
施叔青(2001)。兩個芙列達.卡蘿。台北市:時報文化,16。
祝政邦(1999)。大陸臺商子女教育問題之研究—以上海市與廈門市為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質性研究」一書。台北市:巨流,159-170。
胡榮等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Mill著)。台北市:桂冠出版。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文化(Chris Jenks著)。台北市:巨流。
莊英章(1992)。文化人類學(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市:允晨文化。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17-56。new window
莊勝義(2007)。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22,21-42。new window
莊勝義(2006)。「多元文化社會的吊詭」述評。載於民主社會中的教育正義:教育哲學述評(三)(林逢祺主編)。台北市:師大書苑,101-109。
莊勝義(2001)。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課程與教學,4(1),155-163。
莊勝義(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研究與實踐—回顧與展望。載於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市:揚智,403-454。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2013)。文化分析手冊(上)(下)。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國立編譯館主譯,張珍立譯(2009)。肯認與差異:政治、認同與多元文化。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區鉅龍(2005)。印尼社會經濟與文化生活現狀,《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陳清溪主編)(第117-129頁)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台北市。
教育部統計處編(2014)。93學年度到102學年度新移民子女就學人數,引自網站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52&;Page=20040&;Index=3&;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教育部家庭教育網(2013)。各縣市新移民學習中心,http://moe.familyedu.moe.gov.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im0002
教育部電子報(20121018)。英國兒童生涯發展狀況調查,引自網路http://epaper.edu.tw/print.aspx?print_type=windows&;print_sn=11252&;print_num=534
教育部統計處(編)(2010)。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99學年)。台北市:教育部。
孫智綺(譯)(2002)。布赫狄厄社會學的第一課(朋尼維茲著)。台北市:麥田出版。
許木柱(1989):少數民族的社會心理適應—以加州華人為例的人類學探討,海外華人研究,,1,89-105。
許夢芸(譯)(2007)。文化研究智典(Chris Barker著)。台北市:韋伯文化。
郭吾遇(2009)。黃娟小說中的台美人研究。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郭初陽、蔡朝陽、呂棟(2010)。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
陶東風(2007)。異軍突起:文化研究思潮。20130606引自網路http://read.eastday.com/renda/node5600/node5616/u1a1414879.html
陶東風、金元浦、高丙中(主編)(2000)。文化研究(第一輯)。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陳以新譯(2008)。離散與混雜(”Diaspora and hybridity”)(Virinder S. Karl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台北市:韋伯。
陳玉慧(2004)。海神家族。臺北市:印刻文化。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
陳光興(2005)。法農在後/殖民論述中的位置。載於《黑皮膚 白面具》(30-59頁)。台北市:心靈工坊。
陳光興編(2000)。文化研究在臺灣。台北市:巨流。
陳光興、唐維敏(編譯)(1998)。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臺北市:元尊文化。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3-139。new window
陳枝烈等譯(2008)。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 (James A. Banks, Cherry A. Mcgee Banks主編)。台北市:心理。
陳秀芳(2008)。中國大陸台商子女學校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宗盈、連詠心譯(2007)。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陳怡璇(2007)。國中學生髒話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言能力及學業成就特殊表現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瑩、李榮彬、王派仁、陳麗如、Damien等譯(2007)。肯定多樣性 : 社會政治情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Sonia Nieto原著)。嘉義市:濤石文化出版。
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Frantz Fanon著)。臺北市:心靈工坊。
陳美玉(2010)。新移民女性的家庭地位、社會支持對文化認同之影響。宜蘭: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國明(2003;2008)。文化間傳播學。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朝政(2005)。台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經驗研究與政策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陳偉鳳(2004)。好攝之徒?!青少年自拍次文化之認同建構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陳瀅巧(2006)。圖解文化研究。台北市:易博士文化出版。
陳儀深、林美容、葉海煙,林有土等編撰(2004)。台灣的移民。台北縣: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出版。
吳建華、陳鏗任(2011)。經濟全球化下台灣海外學校的挑戰與因應: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為個案,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7卷第3期。new window
陳鏗任、吳建華(2006)。是故鄉,還是異鄉?從東莞台校學生的學習經驗看台商子女的身分認同意象。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73-193。new window
黃純敏譯(2006)。教育的文化基礎(”Cultu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Young Pai , Susan A. Adler著)。台北市:學富文化。
黃俊傑(2006)。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黃道琳(譯)(1976)。文化模式(Ruth Benedict著)。台北市:巨流。
黃馨慧(2005)。從學校觀點探討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學校與家庭教育(第47-63頁),師大學苑,台北市。
黃儀娟(2000)。臺裔移民在美之文化適應--邊緣化的適應心態。教育社會學通訊,22:22-28。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2000)。文化身分與族裔散居。載於羅綱、劉向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8-223。
遠見雜誌電子報(2013/04/29)。孤島少年李安的台灣漂流。創新工作室2013年05月22日取自網路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575.html
溫明麗研究主持(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台北市:教育資料館。
曾嬿芬(2001)。當人開始移動,故鄉一定會失去光采嗎?中國時報,2001/06/14。
張玉欣(編)(2008)。第十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張光甫(2005)。教育哲學。高雄市:復文書局。
張君玫(譯)(2006)。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G.C Spivak.著)。臺北市:群學。
張京媛(編)(1995;2007)。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new window
張志銘、林信華(2004)。兩岸關係中的台灣文化實踐與文化認同。國家發展研究,3(2),1-54。new window
張茂桂(2002a)。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在臺灣的形成與難題。載於薛天棟(主編),台灣的未來(頁223-273)。台北市:華泰。
張茂桂(2002b,3月15日)。台灣是多元文化國家?!文化研究月報,13,2014年4月4日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13/journal_park86.htm
張茂桂編(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業強。
張建成主譯(2010)。民主、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全球社會公民職權的困境。台北市:學富文化。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103-127。new window
張建成(2001)。傳統與現代之間:論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國立新竹師院主辦「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暨研討會」論文集,558-575。
張建成(2000)。「文化研究」在教育社會學方法論上的意義。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高雄:復文書局,93-110。
張建成主編(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市:師大學苑。
張瑞芬(2005)。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民國94年6月),頁1-29。new window
游美惠、劉美慧、譚光鼎(2012)。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須文蔚(2006/07/03)。尋根‧認同‧焦慮:讀出《幽黯國度》中異鄉人無所依附的認同感。2013年05月取自網路:http://www.how.org.tw/books/BookIntro.asp?CTID={9E07F5FA-D822-4ED4-94F4-851DBC5BD59C}&;NoteType=Memo6
萬冰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Frantz Fanon著)。南京:譯林出版社。
萬冰譯(2005)。全世界受苦的人(Frantz Fanon著)。南京:譯林出版社。
趙稀方(2009)。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董之林、陳燕谷譯,C.Taylor著(1997)。承認的政治,載於《身分認同與公共文化》(陳清僑編,3-46頁)。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網站http://www.moeaic.gov.tw/
楊艾俐(2003)。新台灣之子。台北市:天下雜誌。
楊宜音(2002)。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與創新為例,載張存武、湯熙勇主編,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台北市:華僑協會總會出版:407-420。
楊茂秀(2001)。說故事是一種送禮的行為。載於吳慧貞譯,Robert Coles著,故事的召喚。台北市:遠流出版。
楊宇彥(2000)。女性生涯發展研究之質的取向—敘說研究法。測驗與輔導,163,3429-3431。
楊筱(2000)。認同與國際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未出版,北京市。
楊景堯(2008)。兩岸教科書中「兩岸關係」的認識。中等教育,59(4),22-39。
聯合報(2001/01/11)。諾貝爾之心路人皆知。引自網路:http://intermargins.net/Forum/2001%20July-Dec/911/c25.htm
誠品編(2004)。石康V.S.鍾文音-在晃蕩與遊蕩之間。載於誠品好讀,1月號。
趙彥寧(2001)。戴著草帽到處旅行: 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市:巨流圖書。new window
趙彥寧(2007)。榮民娶外籍配偶婚姻與生活問題委外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趙旭東、方文(譯);黃瑞祺(審定)(2002)。現代與自我認同(Anthony Giddens著)。台北縣: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趙剛(2009)。「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收於夏曉鵑編《騷動流移》(頁271-306),臺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new window
單德興(譯)(1997)。知識份子論(Edward W.Said著)。台北市:麥田。
劉美慧(2007)。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當代教育研究,15(2),187-204new window
劉美慧主編(2009)。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台北市:學富文化。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勝驥、陳英杰(2003)。臺商子女在大陸就學之背景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71-152。
劉樹雯(2013)。故鄕?他鄕?新臺灣之子對東南亞籍母親原鄕文化認同。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雷蒙.威廉斯(2011)。文化與社會:1780-1950。中國: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臺北市:二魚出版。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台北市:麥田出版社。
廖炳惠(1995a)。泰勒論現代性與多元文化。載於廖炳惠編,回顧現代文化想像。臺北市:時報,36-55。
廖炳惠(1995b)。在台灣談後現代和後殖民論述。載於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213-232。new window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市:麥田出版。new window
廖咸浩(1995)。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中外文學,24(4):61-76。new window
蔡美兒著,錢基蓮(譯)(2011)。虎媽的戰歌。(Amy Chua著)。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蔡美意(2009)。閩南地區台商子女轉赴金門就讀高中之校園生活適應探究-六名台商子女的故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幸秀(2006)。青少年刺青次文化認同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敏玲、余曉文(譯)(2002)。敘說探究(Clandinin. &; Connelly著)。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繼光譯(2002)。國際遷徙與移民:解讀「離國出走」(Peter Stalker著)。台北市:書林。
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權(Will Kymlicka著)。臺北縣:左岸出版。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 : 全球化的文化向度(Arjun Appadurai著)。台北市:群學。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1)。全球化與文化(John Tomlinson著)。台北市:韋伯文化。
廣梅芳譯(2001)。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Lawrence J. Friedman著)。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賴初枝(2005)。班級中,協助新台灣之子及弱勢族群之經驗分享。南投文教,23,52-54。
錢穆(1972)。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市:正中書局。
駱盈伶譯(2010)。文化研究入門:生活體驗與實踐。(David Walton箸)。台北縣:韋伯文化。
謝劍(2006)。東南亞華人的認同問題:對R.Coughling雙重認同理論的再思考。new window

台灣東南亞學刊,3(2):3-18。
鍾長廷(2010)。美國華人新移民家庭的適應融合與挑戰。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龍應台(2008/05/05-06)。文化,是什麼?(上)(下),刊登於中時人間副刊。引自網路: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tai/theme/008/reader08_01.htm
翟振孝(2006)。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羅綱、劉向愚(主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藍佩嘉(2012)。性別與跨國遷移,引自《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黃淑玲、游美惠主編),225-247。台北市:巨流出版社。new window
藍佩嘉(2009)。跨國灰姑娘。台北市:行人出版。
韓良憶譯。(2005)。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Food: A History)
。台北市:左岸文化。
韓莉譯(1999)。文化的詮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Clifford Geertz著)。南京:譯林出版社。
韓寒(2014,5月25日)。太平洋的風。引自韓寒中國博客(2012年5月10日發表),網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2e5np.html
蘇明輝(2012)。大陸沿海地區臺商子女至金門就學學校生活適應情況之研究-以金門縣中正國民小學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兩岸關係與安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未出版。
蘇祐磊(2009)。落地生根或落葉歸根:族群接觸與上海台商子女身份認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譚光鼎(2007)。正義何處覓—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 育資料集刊,36輯,1-24。new window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縣:空中大學出版。
譚光鼎、湯仁燕(1993)。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台灣書店,頁459-500。
譚恩美著,于人瑞譯(1993)。喜福會(Amy Tan著)。台北市:聯合文學。
譚仁傑(2011)。提升對大陸台商子女學校輔導政策之研究-以大上海地區兩所台商學校為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
顧瑜君譯(1998)。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Harry F. Wolcott著)。台北市:五南出版。
龔元鳳(2007)。大陸與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族群認同之差異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英文資料:
Anderson, B.(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 New York : Verso.
Ang, I.(2001).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Appadurai, A. (1996).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p. 33)
Berry, J.W.(1992).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Poortinga,Y.H., Sehall,M.H.&;Dasen, P.R.(EDs.)
Berry,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 (Eds.),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pp. 291-324). Newbury Park, CA: Sage.
Bhabha, H. K.(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Bourdieu, P.(1998).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Bourdieu,P.(1991).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Oxford:Polity Press
Bourdieu,P.(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baker, R. &; Frederick, C.(2000). Beyond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ety 29, no. 1: 1-47.
Clarke, S.(2008).Culture and identity. In Tony Bennett and John Frow edited. The SAGE Handbook of cultural analysis.Los Angeles : SAGE.
Chase, S. E.(2005). Narrative inquiry: Mutiple Lenses, approaches, voices. In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Chow, R..(1993).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Arts and Politics of the Everyday).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2000). Narrative Inquiry :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ress.
Cultural Studies Central:http://www.culturalstudies.net/
Cultural Studies-L Page:http//comm.umm.edu/~grodman/cultstud/
Darder, A. (1991) "a bicultural riddle" Journal of Education, Crossing Borders, Bridging Worlds: Bilingualism in the 90’s (special issue), D. Macedo (ed.). Boston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N. K.&; Lincoln, Y. S.(2005).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During, S. (2005). Cultural studie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Erikson, E. H. (Erik Homburger)(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Erikson, E. H. 1980(1959).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Ch. 1: Ego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Change, 17-50; Ch. 3: The Problem of Ego Identity, 108-175).
Fanon, F.(1986).Black Skin, White Mask. New York:Grove.
Fearon, J. D.(1999).What is identity?(as We Now Use the Word)? Mimeo, Stanford University.(comments paper)
Foucault, M(1988).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1973).The Order of Things,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Pantheon Books.
Gay, Geneva (1997).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林永豐譯 多元文課程與教學)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02-536。
Gay, G.(1995).”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Banks, J. A. and Mcgee Banks, C.A.(eds),pp25-43.
Giddens, A.(1987).Soci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ology. Cambridge:Polity Press.
Gilroy, P.(1990).It Ain’t Where You’re From, Where You’re at…The Dialectics of Diasporic Odentification.Third Text13(4):3-16.
Griwold, W.(1994).Cultural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Pine Forge Press.
Hall, S.(1990).”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J. Rutherfor (ed.).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pp222-237.
Hall, S.&; Paul du Gay(1996).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Sage, Thousand Oaks, Calid,
Held, D. &; McGrew, A. &;David, G. &; Jonathan, P.(1999)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Hutnik, N.(1991).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Kymlicka, W.(2012). Multiculturalism Success, Failure, and the Future .”in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ed. Rethink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Age of Migration. Berlin:Verlag Bertelsmann Stiftung.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Konig, M.(1999).”Cultural Diversity and Lamguage Polic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Vol.51,No. 161, pp401-408.
Mammoni, O.(1990).Prospero and Caliban:The Psychology of Colonization. Ann Arbor: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ead, G. H.(1982).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al self : unpublished work of George Herbert Mead.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L. Miller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ad, G. H.(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ieto, S. (2000;1992).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ird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Ogbu, J.U.(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 A. Gibson and J. Ogbu(Eds.),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pp.3-33). N.Y.: Garland Publishing,Inc.
Ogbu, J. U.(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M. A. Gibson and J. Ogbu(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pp.3-33).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Pai, Y.&; Adler, S. A.(1997).Cultu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J.:Merrill.
Gay, P. D., Evans, J.&; Redman, P.(2000). identity:a reader.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Peller, G.(1987).Reason and mob: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Tikkun,2(3),28-95.
Phinney, J. S., and Doreen, A. R.(1992)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Process, Context, and Outcome. In 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edited by Gerald R. Adams, Thomas P. Gulotta, and Raymond Montemayor, 145-72.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Rogoffg. B.(1995).The Cultural Nature of Human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Rumbaut R..&; Portes A.(2006).Immigrant America: A Portrait . New thir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Said, E.(1993).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Alfred A.Knopt.
Said, E.(1995). Orientalism. New York:Penguin Book.
Sahlins, M.(1976).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lemon, S. (1995) The Scramble of Post-colonialism, In Ashcroft, B. , et al. , (Eds.),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pp. 45-52). London: Routledge.
Spivak, G. C.(1990).The post-Colonial Critic:Interview, Strategies, Dialogues. New
Spivak, G. C.(1988).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Nelson, C. and Grossberg, L.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llinois.
Spivak, G.. C. (1985). Subaltern Studies: Deconstructing Historiography. In Landry, D. and MacLean, G. eds. (1996), The Spivak Reader. Routledge, New York.
Stalker, P.(2001).The no-nonsense guide to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xford :New Internationalist Publications ;London :in association with Verso.
SRDA(2014).http://survey.sinica.edu.tw/srda/restrict/tbcs.html
Taylor, C.(1994).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my Gutmann(eds.)Multiculturalism. New Jersey:Princeton.(25-73)
Thai, H. C.(2005).Clashing dreams in the Vietnamese diaspora: Highly-educated overseas brides and low-wage U.S. husbands. In N. Constable (Ed.), Crossing-border marriages: Gender and mobility in transnational Asia (pp. 145-165).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Young, I. M. (1995). Social Movement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oung, R.J.C.(2001). 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Young, R. J. C. (1995). Colonial desire: Hybridity in theory, culture and race. London: Routledge.
Wolcott, H.(1995).The art of fieldwork. Walnut Creek:Alta Mira Press
Woodward, K.(1997).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