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台灣基督徒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1920-1930年代)
作者:王昭文
作者(外文):Chao-wen W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瑞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本土性現代性殖民林茂生知識分子基督教蔡培火日治ChristianityintellectualsnativeCai PeihuoLin MaoshencolonizationJapanese sovereignmoder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3
本研究的目的是討論臺灣的基督徒知識分子如何在日本東方式帝國的統治下、「多重邊緣性」的殖民情境中,以其基督徒身分,運用基督教的文化資源來進行反殖民體制的運動,建立臺灣自主意識。主要以兩位在社會參與上有代表性的基督徒知識分子─蔡培火和林茂生─為例,探討1920年代到1930年代臺灣社會運動蓬勃發展時期,他們如何在政治、文化和教育三方面,爭取現代化同時又努力保存本土文化,以及基督教信仰與基督教文化對其思想行動的影響。
在苦悶而受盡限制的殖民地體制中,被殖民者的能動性是非常有限的。基督教的文化資源在幾方面提供脫殖民體制的可能性:在政治運動上,因為蔡培火在日本的基督教人脈而得以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基督教的和平主義與仁愛教義可能是此運動局限於合法路線的原因之一,也促成蔡培火的「互助共立」的論述;爭取合乎臺灣人需求的教育環境,是社會運動中頗是重要的一環,臺灣人渴望透過教育加速現代化,盼能有自主的教育機構來擺脫殖民統治者的同化政策,在這方面,林茂生的努力結合社會和教會資源,臺南的長老教中學一度曾經有可能成為「臺灣人的中學」;文化運動中,蔡培火等人推行基督教所使用的「白話字」(羅馬字),視為可能可以幫助一般大眾迅速吸收新文明的工具,也可能發展成為「臺灣人」的文字。
以上所述基督教知識分子的在1920-1930年代所做的努力,碰在日本統治的鐵牆前皆粉碎無效,然而從這些歷程中,可以看見基督教文化資源提供臺灣知識分子在「追求現代化」與「維護臺灣性」時,找到某些可能性和實踐途徑。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multiple marginality” of th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in Taiwan under the Japanese imperial sovereign, and the ways they employ Christian cultural resources to oppose colonial system and to promote Taiwan independence awareness. Two illustrative examples are Cai Peihuo and Lin Maoshen, who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blooming social movements during the 1920s to 1930s. I will explore their efforts in seeking politic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while preserving native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nfluences from Christian belief and culture on their thinking and actions will also be discussed.
In the oppressive and restrictive colonial structure, the colonized people had very limited maneuverability. Christian cultural resources offered possibilities to break free of the colonial structure in a few aspects. Politically, Cai Peihuo’s Christian human resources in Japan enabled the Taiwan Parliament Petition League Movement.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pacifism and benevolence are possible reasons why the movement had adhered to a lawful course. They also helped materialized Cai’s discourse of “cooperation and mutual independence.” Striving for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Taiwanese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movement. Taiwanese yearned for an expedited modernization through education. They aspired to shake off the colonialists’ policy of assimilation with independe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is aspect, Lin Mao Shen’s efforts had united the social and religious resources. The Presbyterian Senior High School of Tainan almost had its chance to become a “Taiwanese” high school. In the cultural movement, Cai Peihuo and others had promoted the use of peh-oe-ji (Romanization). They considered it a tool to help the general public to absorb new civilization and having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into Taiwanese written language.
The above-mentioned efforts of the Christians during the 1920s to 1930s shattered categorically on the iron walls of Japanese colonial sovereign. However, through the process, one can recognize certain possibilities and ways of practice in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undertakings to seek modernization and preserve “Taiwan-ness” with the resources offered by Christian cultural resources.
參考文獻


1. 報紙、期刊、雜誌

《臺灣青年》
植村正久,〈願望臺灣之青年〉,《臺灣青年》1卷1號,漢文之部(1920年7月)。
田川大吉郎,〈歐美之思潮與羅馬字〉,《臺灣青年》1卷3號(1920年9月),漢文之部。
何禮棟,〈臺灣中學設立論〉,《臺灣青年》2 卷2號(1921年2月)。
蔡培火,〈中日親善の要諦〉,《臺灣青年》3卷3號(1921年8月)。
黃呈聰,〈臺灣教育改造論〉,《臺灣青年》第3卷第2號(1921年8月),漢文之部。
蔡培火,〈臺灣教育に関する根本主張〉,《臺灣青年》第3卷第3號(1921年9月)。
黃呈聰,〈臺灣教育改造論〉(續前),《臺灣青年》第3卷第4號(1921年10月),漢文之部。
王敏川,〈臺灣教育管見〉,《臺灣青年》第3卷第4號(1921年10月)、第3卷第5號(1921年11月)。

《台灣》
蔡培火,〈新臺灣建設と羅馬字〉,《臺灣》第3年第6號(1922年6月)
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臺灣》第4年第1號(1923年1月)。
張洪南,〈誤解されたロ-マ字〉,《臺灣》4年5號(1923年5月)。

《台灣民報》
蔡南濤,〈宗教改革論〉,《臺灣民報》2卷5號(1924年3月)。
不著撰人,〈共學制果有徹底麼?〉,《臺灣民報》2卷19號(1924年10月1日)。
蔣渭水,〈五個年中的我〉,《臺灣民報》67號(1925年8 月26日)。
蔡培火,〈我望內臺人反省〉,《臺灣民報》89號(1926年1月1日)。
不著撰人,〈臺南長老教中學的基本金已募集十萬元了〉,《臺灣民報》113號(1926年7月1日)。
不著撰人,〈臺南長老教中學校將為民眾之教育機關〉,《臺灣民報》236號(1928年11月25日)。

《台灣新民報》
不著撰人,〈臺陽中學は遂に不許可〉,《臺灣新民報》320號(1930年5月10日)。

《臺灣教會公報》 (1885年創刊時名為《台灣府城教會報》, 後曾多次更名,1932年之後定名為《台灣教會公報》至今)
吳道源等,〈議設東西學〉,《臺南府城教會報》224卷(1903年11月),頁87-88。
林茂生,〈基督教文明史觀〉,《臺灣教會公報》567-581卷(1932年6月-1933年10月)
林茂生,〈新臺灣話陳列館頭序〉,《臺灣教會公報》第584 卷,1933 年11 月。



2. 檔案、文集、家譜、紀念冊、回憶錄及其他史料

中文:

黃以利沙(黃呈聰)主編
《真耶穌教會臺灣傳教卅週年紀念刊》,台中: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1956。

韓石泉
《六十回憶》,台南:作者自印,1956。

臺南市文獻委員會編
《臺南市志稿文教志》,臺南:臺南市文獻委員會,1959。

黃武東、徐謙信合編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臺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59。

葉榮鐘編、林獻堂著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卷二──環球遊記》,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196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委員會(鄭連明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965。

吳新榮
《震瀛回憶錄》,臺南:作者自印,1977。

張厚基編
《長榮中學百年史》,台南:長榮中學,1985。

黃武東
《黃武東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黃茂卿等主編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設教90年史》,台南太平境教會,1988。

王詩琅譯
《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

基督教臺灣聖教會會史編輯委員會
《臺灣聖教會史》,臺中:臺灣聖教會總會,1989。

高昭義編
《台南高長家族族譜》,編者家族自印,1996。

賴淳彥
《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9。

張漢裕編
《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2000。

葉芸芸主編
《葉榮鐘全集》,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

許雪姬等編注
《灌園先生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0-2007。

杜聰明
《回憶錄──臺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臺北:龍文,2001。

胡慧玲
《十字架的道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臺北:望春風出版社,2001。

林淑芬編
《桃源在何許─林茂生詩墨展導覽手冊》,臺北:臺北市文化局,2003。

長老教會南部大會
《南部大會議事錄》1896-1927(重印本),臺灣教會公報社,臺南,2004。

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七十週年紀念委員會
《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七十週年紀念寫真帖》(1935) (重印本),臺灣教會公報社,臺南,2004。

劉克全
《永遠的劉瑞山》,臺南:編著者自印,2005。

張隆志、郭月如等編
《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


日文: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不詳,1927。

韓石泉
《死滅より新生へ──愛兒の死を通うして》,台南:作者自印,1930。

植村正久
《植村全集》,東京:植村全集刊行會,1933。

山邊健太郎編
《現代史資料:台灣1》、《現代史資料:台灣2》,東京:みすず書坊,1971。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警察沿革志第二篇日本領臺以後之治安狀況》中卷,東京:龍溪書社復刻版,1973。


英文: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Foreign Mission Archives,1847-1950(英國長老教會宣教檔)

Edward Band (萬榮華)
Barclay of Formosa , 東京:教文館,1936 。

Marjorie Landsborough (連瑪玉)
Stories from Formosa & More stories s from Formosa(福爾摩沙的故事)(台南,臺灣教會公報社,2004復刻本)

William Campell(甘為霖)
《臺南教士會議事錄》(Handbook of the South Formosa Mission)( 重排本),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2004。



3.專書

中文(含日文與英文翻譯專書):

劉青雲
《羅華改造統一書翰文》,臺南:新樓書房,1925。

矢內原忠雄著,張漢裕譯
《基督教入門》,臺北,協志工業叢書,1955。

特爾慈著,戴盛虞、趙振崧譯
《基督教社會思想史》,香港:基督教輔僑會,1956。

蔣夢麟
《西潮》,臺北:中華日報社,1957年。
林獻堂
《環球遊記》,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1960。

連橫
《臺灣語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61種,1963。

楊士養
《南臺教會史》,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63。

陳紹馨
《台灣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1979。


葉仁昌
《近代中國的宗教批判──非基運動的再思》,臺北:雅歌出版社,1987。

陳秀萍編著
《浮沉錄─中國青運與基督教男女青年會》,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

周婉窈
《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1989。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
《台灣總體相─人間•歷史•心性》,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蘇進強
《風骨嶙峋的長老─蔡培火傳》,臺北:近代中國,1990。

李筱峰
《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

賴永祥
《教會史話》第一輯至第五輯,台南:人光出版社,1990-2000。

黃俊傑主編
《李春生的思想及其時代》,臺北:正中書局,1995。

林瑞明
《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1996。

李筱峰
《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1996。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
《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台北:新自然主義,2000。

賴淳彥
《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葉榮鐘
《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

葉榮鐘
《臺灣人物群像》,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

鄭仰恩主編
《信仰的記憶與傳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一)》,台南:人光出版社,2001。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皮爾森(Christopher Pierson)著、尹弘毅譯
《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臺北:聯經,2002。

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出版社,2003。

楊允言、張學謙主編
《臺灣普羅大眾e語言──白話字》,高雄:台語羅馬字協會,2003。

黃美娥
《重層現代性鏡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張妙娟
《開啟心眼:《臺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臺南:人光出版社,2005。

許佩賢
《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

鄭仰恩
《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台南:人光出版社,2005。

許世楷著,李明峻、賴郁君譯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2006。

陳培豐
《「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7。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
《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7。

查忻
《旭日旗下的十字架》,臺北:稻香出版社,2007。

古偉瀛
《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吳文星
《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2008。

陳翠蓮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2008。

日文:

田川大吉郎
《臺灣訪問の記》 ,東京:白揚社,1925。

謝春木
《台湾人は斯く観る》。台北:台灣民報社,1930。

井出季和太
《台灣治績志》,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3。

井出季和太
《南進台灣史考》,東京:誠美書閣,1943。

隅谷三喜男
《近代日本の形成とキリスト教》,東京:新教出版社,1961。

矢內原忠雄
《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店,1988。

蔡錦堂
《日本帝国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

土肥昭夫
《日本プロテスタントキリスト教史》,東京:新教出版社,1994。

駒込武
《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

小熊英二
《「日本人」の境界─沖繩•アイヌ•台湾•朝鮮 殖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

佐波亘編
《植村正久と其の時代》全八卷,東京都:教文館,三版,2000。

武田清子
《植村正久-その思想史的考察》,東京:教文館,2001。

若林正丈
《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增補板)。東京:研文出版,2001。
(中文譯本,2007,何義麟等譯,《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

陳培豐
《同化の同床異夢》,東京:三元社,2001。


英文:

Lin, Mosei
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Problems.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29.

E. Patricia Tsurumi
Japan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1895-1945,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Marnie Copland
A Lin Odyssey , Paraclete Press. 1987.


4.學位論文

吳文星
〈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孫慈雅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教會學校〉,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陳翠蓮
〈日據時期台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台灣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1987。

廖安惠
〈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人運動〉,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查忻
〈皇民化運動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

謝喻華
〈台灣聖教會之成立與發展〉,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1。

川路祥代
〈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蔡承維
〈清代田寮地區新港社人的地權演變(1736-1895)〉,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佩蓉
〈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以日治時期為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顏欣怡
〈青年蔡培火的身分論述──日本大正思潮下的台灣意識〉,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坂井洋
〈植村正久與臺灣─以思想及行動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玟錚
〈蔡培火及其政治文化抗日運動〉,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5.單篇論文

中文:


陳紹馨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

陳紹馨
〈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

王詩琅
〈日人治台政策試探〉,收錄於曹永和、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

林宗義
〈林茂生與二二八〉,收錄於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89。

李明輝
〈李春生《東西哲衡》及《哲衡續編》中的哲學思想〉,收錄於黃俊傑主編,《李春生的思想及其時代》,臺北:正中書局,1995。

董芳苑
〈論長老教會和台灣的現代化〉,收錄於張炎憲、黎中光、陳美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鄭仰恩
〈日治初期台灣教會政治立場知審視〉,《台灣教會公報》2387期 (1997年11月30日)。

吳密察
〈「歷史」的出現〉,黃富三等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吳學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三自運動1965-1945〉,《台北文獻》直字第121期,1997。

陳培豐
〈殖民地臺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新史學》12卷1期,2001年3月。

李毓嵐
〈蔡培火與台灣白話字運動〉,《近代中國》,第155期,2003。

陳芳明
〈殖民地時期自治思潮與議會運動〉,《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張妙娟
〈「臺灣教會公報」:林茂生作品介紹〉,《台灣風物》 54:2,2004年3月。

駒込武
〈臺灣的殖民地「近代性」〉,《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 。

吳學明,〈終戰前臺南「長老教中學」的歷史觀察〉,《南師學報─人文與社會類》38卷1期,臺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2004年。

鄭仰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本土化〉,《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台南:人光出版社,2005。

何義麟
〈臺灣殖民解放運動的先鋒──謝南光〉,《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稻香出版社,2006。

吳叡人
2006,〈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卷2期,2006年6月。


黃子寧
〈林獻堂與基督教(1927-1945)〉,收錄於許雪姬主編,《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

古偉瀛
〈臺灣天主教史上的里脇淺次郎與涂敏正〉,《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日文:

駒込武
〈台南長老教中学神社参拝問題―踏絵的な権力の様式―〉,《思想》第915号,岩波書店,2000。(中譯:駒込武著、李明芳譯,〈台南長老教中學神社參拜問題──「踏繪」式的權力型態〉,中外文學31卷10期,2003年3月)。new window

駒込武
〈植民地支配と近代教育―ある台湾人知識人の足跡―〉,教育思想史学会《近代教育フォーラム》第12号,2003年9月。



6. 單篇文章資料

林秋梧
1928,〈為台灣佛教熱叫!〉,《南瀛佛教》6卷6期(1928年11月9日)。

王受祿
〈我怎樣得到救〉,《臺灣教會報》540號(1930年3月)。

黃呈聰
〈基督教的革新運動〉,《臺灣民報》294號,295號(1930年1月)。

賴永祥
〈劉青雲憶古談〉,《壹葉通訊》42 ( 1985年3月)。

林宗義口述、胡慧玲記錄
〈母親〉,收錄於胡慧玲《島嶼愛戀》,臺北:玉山社,1995。

夏文學
〈王受祿小傳〉,《新使者》(臺北:新使者雜誌社)79期(2003年12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