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刑事司法系統回應家庭暴力事件之研究
作者:韋愛梅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富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家庭暴力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過去10多年來,台灣在家庭暴力防治有關制度性的變革,成功的改變了本地社會對家庭暴力的態度與回應。家庭暴力防治法自1998年立法通過,經過一年準備期後施行,1999年起正式宣告「法入家門」的時代來臨。截至2009年各防治網絡共計通報民眾求助事件達57萬多件,但當中進入刑事司法程序,選擇提出告訴或非告訴案件,經移送、起訴最後並能定罪科刑的僅剩2萬多件,僅占全般求助事件的3.9%。
國內有關家庭暴力之相關研究豐碩,但多從家庭暴力的成因、影響、防治網絡、保護令等面向探討,較少從犯罪學的角度研究,目前國內也尚無針對家庭暴力刑事案件的司法耗損及造成其耗損的相關因素作探討。
本研究運用官方次級資料分析,挑選都市發展程度不同的2個縣市為研究樣本,經蒐集該2縣市2008年全年的警察機關受理家庭暴力事件有效紀錄1,964件,追蹤當中事件後續進入檢察署及法院的相關移送、起訴、判決書類及保護令核發情形,藉以瞭解家庭暴力事件在進入刑事司法系統後的結果與變化,並探討影響各階段的決定因素,此外,運用邏輯斯迴歸分析預測刑事司法系統處置作為的影響因子,及對實務工作者進行深度訪談,從多角度探討及印證處理家庭暴力的相關問題。
本文為台灣首篇針對家庭暴力刑事司法系統處理流程做整體性的探討,研究發現:
一、 被害人在警方紀錄中表達有聲請保護令意願者占7成(1,424件,72.5%),
但實際提出者不到4成(731件,37.2%),獲法院核發者不到3成(538件,27.4%),未核發保護令的原因,係因聲請過程中有6成遭法院駁回(58.5%)及4成是被害人自行撤回(41.5%)。另取得暫時(或緊急)保護令後,卻又聲請撤回或遭法院駁回的高達4成(41.7%)。聲請保護令在逐級篩檢耗損的結果下,呈現喇叭型的漏斗效應。
二、1,964件家庭暴力暴事件當中,僅267件被害人提出告訴或屬非告訴乃論案件,經由警察機關移送、地檢署偵查終結,認為有罪提起公訴或聲請簡易判決者114件,最後法院判決有罪者80件,逐級篩檢的結果定罪率僅4.1%,案件在過程中的耗損則呈現尖錐型的漏斗效應。
三、人口特性、事件特性、被害人對家庭暴力事件的反應及加害人再次施暴的危險性等因素,為預測刑事司法系統回應的影響因子:
(一) 人口特性部分:
1. 多數的加害人是男性(93.2%)、被害人是女性(88.2%);多數的加害人年齡較被害人為長,以31-50歲為最多;多數的加害人及被害人教育程度相當,以高中職和國中以下程度為多;對各類職業的加害人而言,被害人大多為無經濟能力的無業者;對各籍別的被害人而言,加害人都為本國籍,僅原住民例外。
2. 保護令的聲請部分,當被害人為女性、職業為勞工階級,警察機關較傾向協助其聲請保護令,當加害人為男性、教育程度較低時,警察機關較會協助被害人聲請保護令。法官核發保護令處理的態度,受到加害人性別及年齡的影響,而被害人部分,則是不論性別、籍別、教育程度、年齡及職業,處理的態度是一致的。
3. 刑事案件的部分,警察機關僅在加害人年齡19-30歲者會傾向移送外,其餘不論加害人或被害人的性別、籍別、教育程度、職業,對案件移送的處理態度是一致的,檢察官的起訴決定受到加害人年齡的影響,法官判決定罪與否,則是受到被害人籍別的影響,其餘未有差異。
(二) 事件特性與情境因素:
1. 家庭暴力事件的特性,以婚姻暴力(含離婚及同居)為最大宗(78.7%),發生時間主要為19時至21時(22.8%)、發生地點為住宅內(88.3%)、加害人以徒手攻擊方式(56.6%)、被害人有身體受傷(68.1%)及精神上不法侵害(76.8%)、沒有驗傷(57.5%)、沒有財物毀損(73.1%)及沒有兒童少年受暴或目睹(87.5%)的情形為最多。
2. 警察機關協助被害人聲請保護令與事件的急迫危險性、加害人攻擊方式及精神上的不法侵害有關;是否移送則與家庭暴力類別、發生地點、被害人受傷情形、事件的急迫危險性、加害人攻擊方式及不法侵害情形等因素有關。檢察官對案件的起訴與被害人受傷情形及加害人攻擊方式有關。至於法官是否判決有罪,則是受到被害人受傷情形、加害人攻擊方式、不法侵害及財物毀損情形等因素的影響。
(三) 被害人的反應:
1. 不論何種原因造成家庭暴力,約6成的被害人遭受身體暴力。因不良嗜好、賭博、慣常虐待及精神異常造成的家庭暴力,有較高的比率聲請保護令(78.5%--81.9%)。因施用毒品、禁藥或迷幻藥物、外遇及賭博造成的家庭暴力,有較高的比率提出告訴(22.0%--30.4%)。
2. 警察機關協助聲請保護令受到被害人有無驗傷單、求助經驗、聲請保護令意願及要求住居所保密等因素影響,達顯著相關;而案件是否移送,受到被害人有無驗傷單、求助經驗、是否提告及聲請保護令意願的影響。
3. 檢察官是否起訴,僅被害人有無驗傷單會影響,達統計上顯著水準。
4. 法官是否判決有罪,受到被害人有無驗傷單及報案求助經驗的影響。
(四) 加害人再犯危險性:
1. 過半數(52.1%)的加害人有刑案前科紀錄,本次事件之前有家庭暴力施暴紀錄者占76.1%,超過3次以上施暴紀錄者占45.6%,生活惡習以酗酒惡習為多(50.4%)。
2. 警察機關協助聲請保護令受到加害人的前科紀錄、家暴前科、特殊前科、恐嚇不得報警、施暴次數、酗酒惡習及毒品惡習等再犯危險的影響,達顯著相關;而移送與否則與加害人的前科紀錄、家暴前科、恐嚇不得報警及毒品惡習等再次施暴的危險性相關,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3. 加害人再犯危險性對檢察官起訴與否,均未有影響。
4. 法官是否判決有罪,與加害人恐嚇被害人不得報警及酗酒惡習等再犯危險相關,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四、另對刑事司法系統成員深度訪談對家庭暴力的看法,除交叉印證官方資料分析的發現,更可由實務專家提出可能的解釋,訪談內容包括對自我角色的認知、對家庭暴力案件發生原因及產生耗損原因的觀察、影響刑事司法系統成員決定的因素、處理案件時遭遇的困境及對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建議與未來展望等。
一、中文部分
TVBS新聞稿(2009),家暴法實施滿四年 助婦女走出陰影,下載自http://www.tvbs.com.tw(2009.3.29)。
內政部(2003),德國暴力防治法,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赴德考察資料。
內政部(2004),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人員服務手冊,台北: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內政部(2004),警政署擴大警察在家庭暴力案件之逮捕權限分析,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修法會議資料。
內政部(2007),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背景、歷程與重點說明,內政部修法會議資料。
內政部(2008),台灣家庭暴力防治大事紀,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8),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10週年回顧與展望,台北: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內政部(2008),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彙編,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警政署(1999),警察機關防治家庭暴力工作手冊,台北:內政部警政署。
王珮玲(1999),保護令知多少,警光雜誌,520期,98年5月2日下載於警光雜誌網站:http://www.police.org.tw。
王珮玲(2005),第十一章:警察系統回應家庭暴力,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著,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頁191-192,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珮玲(2005),第十二章:檢察系統回應家庭暴力,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著,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頁203-217,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國慶(2005),我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歷史制度論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55-57。new window
王進旺(2006),第四章:刑事司法體系中之警察執法,許春金主編,刑事司法—體系、組織與策略,頁113-146,台北:三民書局。
王歌雅(2000),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與懲處機制,巫昌禎、楊大文主編,防治家庭暴力研究,頁103,北京:群眾出版社。
王麗容(1995),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司法院(2009),公務統計/性別統計/地方法院民事保護令聲請收結情形,下載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index1.htm(2009.2.4)。
台灣婦女資訊網(2009),台灣的反婚姻暴力行動之研究,下載自http://taiwan.yam.org.tw/(2009.4.18)。
甘添貴(1995),家庭暴力之刑事責任,軍法專刊第41卷5期,頁11-12。new window
沈慶鴻(2008),婚暴受虐婦女的需求滿足和處遇服務:賦權觀點的分析,發表於內政部主辦之家庭暴力防治法十週年回顧與展望--「從各國經驗談台灣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之過去、現在與未來」研討會,頁49。
周文勇(1989),刑事司法體系之研究—以自由裁量權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周文勇(2006),第二章:刑事司法與犯罪控制,許春金主編,刑事司法—體系、組織與策略,頁39-82,台北:三民書局。
周月清(1995),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周月清(2002),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周月清、高鳳仙(1997),台北市婚姻暴力防治體系之研究—現況及需求之評估,台北市政府委託研究報告。
周安平(2003),基於性別的家庭暴力及其人權問題研究,2008年2月4日下 載於中國性別與法律網:http://www.genderandlaw.org.cn/index.asp。
孟維德、朱源葆(2006),第三章:警察的功能與組織發展,許春金主編,刑事司法—體系、組織與策略,頁83-112,台北:三民書局。
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在質性研究中的運用,台北大學2005年5月27日專題演講資料。
林本炫(2006),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89-218,嘉義:南華教育社會所。
法務部(2009),法務統計/法務統計指標/地方法院檢察署辦理家庭暴力案件統計,下載自http://www.moj.gov.tw/(2009.3.14)。
法務部(2009)全國法規資料庫/司法判解/大法官解釋,下載自http://law.moj.gov.tw/(2009.4.11)。
范國勇(2004),美國刑事判例分析,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班「刑事法學專題研究」授課講義。
韋愛梅(1998),警察系統回應婚姻暴力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
孫若軍(2000),爭取男女平等,反對家庭暴力,巫昌禎、楊大文主編,防治家庭暴力研究,頁189,北京:群眾出版社。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7),台灣婦女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9),國際性別相關會議/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下載自http://gender.wrp.org.tw(2009.3.29)。
高鳳仙(1997),論家庭暴力防治法草案,律師雜誌,第216期,頁16-24。
高鳳仙(1998),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專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高鳳仙(1999),從具體案例看家庭暴力防治法與其他相關法規之適用,全國律師,第3卷第7期,頁49。
張平吾(1996),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李璽、劉夢(2004),中國家庭暴力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秀鴛、韋愛梅(2001),談台灣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之建構,律師雜誌,第267期,頁50。
張學軍、馬九申(2000),論家庭暴力的原因,巫昌禎、楊大文主編,防治家庭暴力研究,頁152-153,北京:群眾出版社。
許春金(2003),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2006),第一章:刑事司法之意義、觀點與系統模式,許春金主編,刑事司法—體系、組織與策略,頁1-38,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郭靜晃(2000),婚姻與家庭,郭靜晃等著,社會問題與適應,頁40,台北:揚智文化。
陳明志(2002),警察機關執行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問題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陳素玉(2008),法入家門的界線—家暴法與基本人權之衝突與調和,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殿輝(2002),家庭暴力犯罪法律規範及其實施現況探討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淑華等譯(1999),家庭暴力,原著Alan Kemp : Abuse in the Family,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曾中明(2000),社會問題之剖析,郭靜晃等著,社會問題與適應,頁362,台北:揚智文化,。
馮媛、榮維毅(2008),第四章:社會性別與家庭暴力干預,陳明俠主編,社會性別與家庭暴力干預培訓手冊,頁84-11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富源(1982),犯罪黑數之研究,警政學報創刊號,頁176-179。
黃富源(2000),警察與女性被害人,台北:新迪文化。
黃富源(2004),犯罪社會學與犯罪心理學理論講義,中央警察大學博士班上課講義。
黃富源(2005),性別主流化與警察工作,警察常年訓練教材,頁3,台北:警政署。
黃富源(2007),非侵入性之方法、次級資料分析、官方統計資料之利用,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編輯小組主編,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頁237-256,嘉義: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
黃翠紋(2001),婚姻暴力調解措施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廖家陽(2007),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研究—以民事保護令制度為中心,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健男等(1994),家庭暴力防治法執行成效及面臨問題之探討,監察院專案調查研究報告。
趙穎(2008),第三章:家庭暴力,陳明俠主編,社會性別與家庭暴力干預培訓手冊,頁55-5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可屏(1987),虐妻問題,輔仁學誌,19期,頁375-391。
劉夢(2003),中國婚姻暴力,北京:商務印書館。
潘維剛(2003),以公共政策理論模型研究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制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墩銘(1997),中國刑法精義,台北:漢林出版社。
鄭麗珍(2006),家暴社工的處境與問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37期,頁12。
簡春安(2002),家庭暴力被害人保護方案之初探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蘇芊玲(2007),女人行動˙我們紀錄,台灣婦女年鑑,頁4,台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二、英文部分
Belknap, J., D. L. Graham, J. Hartman, V. Lippen, P. G. Allen, and J. Sutherland. (2000). Factors related to domestic violence court dispositions in a large urban area: The role of victim/witness reluctance and other variable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Breci, M. G. (1989). The effect of training on police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violence: Where does mandatory arrest fit i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12(1): pp.35-49.
Buzawa, Eve, Gerald T. Hotaling, and James Byrne. (2008).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prior abuse and prior victimization on the decision to Forego Criminal Justice Assistance in domestic violence incidents: A life-course perspective. Brief Treatment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7 (1):55-76.
Chan, N. (1992). “Prosecuting domestic violence crimes.” In E. Buzawa & C. Buzawa (Eds.), Domestic violence : The Changinging Criminal Justice Response. Westwood, CT : Auburn House. P.),轉引自孟維德,警察與犯罪控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Cramer, Elizabeth P.(1999). Variables that predict verdicts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4 (11):1137-1150.
Felson, Richard B., Jeffrey M. Ackerman, and Catherine A. Gallagher.(2005). Police intervention and the repeat of domestic assault. Criminology 43 (3):563-588.
Gardner, Julie(1996). Use of official statistics and crime survey data in determin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 International Victimology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edited by C. Sumner, M. Israel, M. O'Connell and R. Sarre. Canberra: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Gells, R. J., & Straus, M. A.(1979). Determinants of violence in the family: Toward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In Wesley R. Burr, Reuben Hill, F. Ivan Nye, and Ira L. Reiss 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 New York: Free Press, 21, pp. 560-577.
Gibbs, Jennifer.(2003). Factors Affecting Police Officers' Decisions to Arrest in Domestic Violence Situations: A Look at the Niagara Falls Police Department. Master Thesis, Department ofr Criminal Justice Administration, Niagara University.
Gottfredson, Michael R., and Don M. Gottfredson(1988). Decision Making in Criminal Justice: Toward the Rational Exercise of Discretion. 2nd ed. New York: Plenum Press. P.
Hester, Marianne, and Nicole Westmarland.(2005). Tracking Domestic Violenc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and Approaches. London: Home Offic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Statistics Directorate. pp.42-54.
Hirschel, David, and Ira W. Hutchison.(2001).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offense, offender, and victim variables on the decision to prosecute domestic violence cases.
Hirschel, David, Eve Buzawa, April Pattavina, and Don Faggiani.(2008). Domestic violence and mandatory arrest laws: To what extent do they influence police arrest decisions?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98 (1):255-298.
Hirschel, David, Eve Buzawa, April Pattavina, Don Faggiani, and Melissa Reuland.(2007). Explaining the Prevalence, Context, and Consequences of Dual Arrest in Intimate Partner Cases: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Ira W. Hutchison 7 (1):46-59.
Hovmand, Peter Svend. (2003). Managing a Prosecutor's Office Domestic Violence Caseload to Increase Assailant Accountability: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Ph.D. Dissertation, School of Social Work,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John L. Worrall, Jay W. Ross& Eric S. McCord(2006). Modeling Prosecutors’ Charging Decisions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 Crime Delinquency 52(3): PP.472-503
Konarski, Richard Donald(2002). Domestic violence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sponse by police and prosecutors to domestic violence in two communities in British Columbia.
Lisa Goodman and Deborah Epstein(2005). Refocusing on Women: A New Direction for Policy and Research o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 20; pp.479-487.
Martin, Margaret E.(1994). Mandatory arrest for domestic violence: The courts' response. Criminal Justice Review 19 (2):212-227.
Pate, Antony M., and Edwin E. Hamilton.(1992). Formal and informal deterrents to domestic violence: The Dade county spouse assault experi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7 (5):691-697.
Phillips, Scott W., and James J. Sobol. (2008). Twenty years of mandatory arrest: Police decision making in the face of legal requirements.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Review forthcoming.(1): pp.98-118.
Robinson, A.(2000). The effect of a domestic violence policy change on police officer’s schemata.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27(5) : pp.600-624.
Samaha, J. (1988). Criminal Juatice. Minnesota: West Published Co. Duffee, D. (1980) Explaining Criminal Juatice. Oelgeschager: Gunn and Hain, Publisher. 轉引自許春金等(2006),刑事司法—體系、組織與策略,頁40,台北:三民書局。
Sherman, L.W. (1992). Policing domestic violence Experiments and dilemmas. New York Press.
Stalans, L., & Finn, M. A. (1995). How novice and experienced officers interpret wife assaults: Normative and efficiency frames. Law & Society Review, 29(2):pp.287-321.
Stevens, Kessler, and Steinack(2006). Review of Good Practices in Preventing the Various Types of Viole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Communities. Criminal justice response to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8 (1):6-34.
U. S.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Law Enforcement & Adiministration of Justice(1971). “The Processing of Criminal Data” “The Criminal in Society” Ed. By Radzinowicz, L. & Wolfgang, M. E. Basic Books, Inc. New York , p. 216. 轉引自黃富源(1982),犯罪黑數之研究,警政學報,頁7。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Justice Programs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NIJ (2004). When Violence Hits Home: How Economics and Neighborhood Play a Role.
Worden, A. P. (2001). Models of community coordination in partner violence cases: A multi-site comparative analysis (Final Report to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NIJ 95-WT-NX-0006).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Reference Service.
Worrall, John L., Jay W. Ross, and Eric S. McCord.(2006). Modeling prosecutors' charging decisions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 Crime & Delinquency 52 (3):472-503.
Zweig, Janine M., and Martha R. Burt.(2006). Predicting case outcomes and women's perceptions of the legal system's response to domestic violence and sexual assault: Does interaction between community agencies matter?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Review 17 (2):202-23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