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書》圖像研究
作者:黃儒宣
作者(外文):Ru-Xuan Hu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鳳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數術出土文獻Shu-ShuExcavated Manuscrip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5
本論文的題目是「《日書》圖像研究」,研究主體是《日書》中以干支為座標體系的式圖,及各種以線條、符號、圖畫組成的圖像,將這些材料從眾多的出土文獻中撿擇出來,歸納在一起使之成為獨立的子題,並按照時代加以排列,考察發展演變的脈胳。
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簡介相關出土文獻,回顧前人研究概況,並陳述撰寫的若干想法。
第二章「《日書》表示時空的圖式」,本章探討《日書》以干支表示時空座標體系的式圖,同時聯繫日者使用器具式盤,認為式盤的原始形制可能源自於式圖,是以鉤繩圖作為主要結構,直到西漢初年受到蓋天說的影響,式盤才固定以內圓外方表示天圓地方。
第三章「《日書》表示時空的圖畫」,主要依據日序、六十甲子、十二地支為占。圖畫可以區分為五個類型:第一型圖畫是由一列線條組成,第二型是在圖畫上佈列六十甲子,第三型需要在圖畫之中填入時日等訊息,第四型是以環繞圖畫計數的方式進行,第五型是以圖畫來標示方位。
第四章「《楚帛書》表示時空的圖式」,《楚帛書》應是《論衡•譏日》裡的「歲月之傳」。其十二神像疑與《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歲末大儺「十二獸」有關,用以驅逐疫鬼。依據當時的佈圖習慣,《楚帛書》應以「上南下北」為正,先讀中間的八行文,次讀十三行文,然後才讀邊文,從代表正月的「取於下」開始。
第五章「結語」,說明論證的總結,及未來研究的展望。
希望本論文的撰寫,對《日書》各種圖像的內涵與源流,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同時建立系統的研究,在戰國至西漢的思想文化方面,提供一種新的角度或是視野。
The main theme of this paper is Patterns of the Almanacs (Ri-Shu). The research subject include a formula maptaking heavenly stems as coordinate system in “Ri Shu” and patterns composed of lines, symbols and pictures of all types. These materials are picked out from numerous unearthed literatures to construct independent sub themes through summarization and then sequenced according to times for investig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race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which describes research motivation, briefly introduces relevant unearthed literature, reviews research status in the past, and presents some opinions related to the compilation.
Chapter two is pattern representing time and space in Ri Shu, which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ula map with coordinate system in which heavenly stems are used to represent time and space in Ri Shu, and then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mula disk used by Ri Zhe, it believes that original shape of formula disk possibly comes from the formula map mainly composed of hooked rope diagram as its main structure.
Until affected by the theory of canopy heavens in beginning of Western Han period, formula disk has been formally decided that its inner circle and outer square represent round top and square bottom respectively.
Chapter three is picture representing time and space in Ri Shu which is mainly based Rixu, sixty Jiazi and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The pictures a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pictures in first type are composed of a row of lines; second type is arranged with sixty Jiazi on the pictures; the third one is to fill in time and date information into pictures; the forth one is to calculate the number of circled pictures, fifth type is to label orientation by pictures.
Chapter four is pattern representing time and space in Chu Silk Book. Chu Silk Book should be one legend of times in Jiri episode of Lunheng Book. Its twelve god sculptures are suspected to have relevance with twelve animals mentioned in one large ancient festival for celebrating gods driving away the plague held at the end of year that listed in etiquette session of Hou Han Book, with the purpose of dispelling plague ghosts. According to the habit of arranging maps at that time, Chu Silk Book should take upper north and lower south as its front side, read from characters in middle eight lines firstly, followed by those in thirteen lines and then to characters in lateral sides starting from “Take from beneath” representing the first moon.
Chapter five is conclusion which describes summary of evidences and expectation in future research.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compilation of this paper, readers can deeply understand implications and origins of patterns in Ri Shu and establish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for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or sight with respect to thinking cultures from War Period to Western Han Period.
一、傳統文獻(按《四庫全書總目》分類法編排)
【經部】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重刊宋本周易注疏)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重刊宋本尚書注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重刊宋本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重刊宋本禮記注疏)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第1版,1999年第4次印刷)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重刊宋本左傳注疏)
(晉)郭璞注、(宋)刑昺疏:《爾雅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重刊宋本爾雅注疏)
(漢)劉熙:《釋名》(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10月,據上海涵芬樓借景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翻宋刊本重印)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嘉慶王氏家刻本)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8月,經韵樓原刻本)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8月)
(宋)陳彭年等重修、余迺永校:《互註校本宋本廣韻》(台北:聯貫出版社,1974年10月)
【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95年10月)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1989年9月,影印日本原刊本)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2007年10月第13次印刷)
(宋)范曄撰、(唐)顏師古注:《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10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6月)
(唐)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元月)
(唐)魏徵:《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5月)
(後晉)劉昫:《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
(宋)歐陽修、宋祈:《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
徐蜀:《二十四史訂補》第1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1996年12月第2次印刷)
(吳)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3月,重印四部叢刊初編本)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周春生:《吳越春秋輯校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子部】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陳慶照、李障天:《管子房注釋解》(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5月)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清)郭慶藩、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7月第1版,1997年10月第8次印刷)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
(漢)王充撰、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第1版,1996年11月第3次印刷)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第1版,1996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
(漢)劉歆撰、(晉)葛洪輯:《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漢)趙君卿注、(周)甄鸞重述、(唐)李淳風注、(唐)李籍音義:《周髀算經》(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new window
黃懷信:《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第2版,1996年9月第4次印刷)
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梁)宗懍原著、譚麟譯注:《荊楚歲時記譯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隋)蕭吉著、錢杭點校:《五行大義》(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12月)
(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唐)韓鄂:《四時纂要》(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據明萬曆十八年朝鮮慶尚左兵營刊本景印)
(唐)韓鄂編、繆啟愉輯釋:《四時纂要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年10月)
【集部】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0月,汲古閣本)
二、現代著作(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三劃】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古代天文文物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6月)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
中國簡牘集成編輯委員會:《中國簡牘集成》(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1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7月)
(日)大庭脩:《大英圖書館藏敦煌漢簡》(京都:同朋舍出版,1990年6月)
【四劃】
王子今:《門祭與門神崇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6月)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王勝利:《楚國天文學探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五劃】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居延新簡──甲渠候官與第四燧》(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漢簡》(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6月)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馬灘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8月)
【六劃】
江曉原:《12宮與28宿──世界歷史上的星占學》(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江曉原:《中國星占學類型分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3月)
【七劃】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月)
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長沙:岳麓出版社,2000年7月)
李約瑟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文明》(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1月初版,1980年8月3版)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
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4月)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4月)
李零主編、劉樂賢典校:《中國方術概觀》(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6月)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宋會群:《中國術數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八劃】
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2月)
【九劃】
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3月)
胡文輝:《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平生、李天虹:《長江流域出土簡牘與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十劃】
唐作藩:《上古音手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9月)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5月)new window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10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
馬建華:《河西簡牘》(重慶:重慶出版社,2003年1月)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1月)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文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7月)
(美)班大為著、徐鳳先譯:《中國上古史實揭秘──天文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十一劃】
張寅成:《中國古代禁忌》(台北:稻香出版社,2000年7月)
張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7月)
張榮明:《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5月)
連雲港市博物館、東海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中國文物研究所:《尹灣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9月)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5月)new window
陳久金:《中國星座神話》(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
陳居淵:《中國古代式占》(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10月)
陳美東:《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1月)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刑德研究論稿》(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4月)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藝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12月)
陳松長:《馬王堆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
陳松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
陸思賢、李迪:《天文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11月)
【十二劃】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5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6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考古隊:《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東周墓》(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年7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門市博物館、襄荊高速公路考古隊:《荊門左冢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
湖北省文物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關沮秦漢墓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湖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黃一農:《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黃正建:《敦煌占卜文書與唐五代占卜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5月)
黃永武:《敦煌寶藏》(台北:新文豐,1985年9月)
黃展岳:《考古紀原──萬物的來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十三劃】
楊蔭深:《中國古代游藝活動》(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年11月)
萬建中:《禁忌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十四劃】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2月)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5年10月)new window
【十五劃】
劉信芳:《子彈庫楚墓出土文獻研究》(台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元月)
劉道超、周榮益:《神密的擇吉──傳統求吉心理及習俗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
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劉國忠:《五行大義研究》(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潘鼐:《彩圖本中國古天文儀器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鄭慧生:《星學寶典──天官曆書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鄭慧生:《認識星曆──古代天文曆法初步》(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鄧文寬:《敦煌天文曆法文獻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
鄧文寬:《敦煌吐魯番天文曆法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十六劃】
盧央:《中國古代星占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12月)
駢宇鶱、段安書:《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魏堅:《額濟納漢簡》(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十九劃】
羅振玉、王國維:《流沙墜簡》(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3月)
【二十劃】
饒宗頤、曾憲通:《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8月)
三、學位論文(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張寅成:《戰國秦漢時代的禁忌──以時日禁忌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許信昌:《秦簡日書數術研究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陳茂仁:《楚帛書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黃儒宣:《九店楚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四、單篇論文(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二劃】
丁孟:〈傳世東漢早期博局紋人物畫像銅鏡初論〉,《故宮文物月刊》第16卷第4期(1998年7月)new window
【三劃】
大丙:〈印臺漢簡日書釋字補說兩條〉,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2月23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024
于豪亮:〈秦簡日書記時記月諸問題〉,《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
凡國棟:〈日書死失圖的綜合考察——從漢代日書對楚秦日書的繼承和改造的視角〉,《東アジア古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東京:雄山閣,2009年3月)
子居:〈讀略談放馬灘秦簡所見三十六禽零識〉,簡帛研究,2009年11月13日,http://jianbo.sdu.edu.cn/admin3/2009/ziju001.htm
(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について〉,《史謫》第7號(1986年1月)
(日)工藤元男:〈二十八宿占(一)──秦簡日書札記〉,《史謫》第8號(1987年1月)
(日)工藤元男:〈理もれていた行神──主として秦簡日書による〉,《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06冊(1988年3月)
(日)工藤元男:〈雲夢秦簡日書所見法與習俗〉,《木簡研究》第10號(1988年11月);又見於《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9期
(日)工藤元男:〈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より見た秦・楚の二十八宿占い──先秦社會における文化の地域性を普遍性をめぐって〉,《古代》第88號(1989年9月)
(日)工藤元男:〈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與道教的習俗〉,《東方宗教》第76號(1990年11月)
(日)工藤元男:〈日書的風景──データベース化による先秦社會の諸相〉,《古代文化》第43卷第8號(1991年8月)
(日)工藤元男著、郭睿姬譯:〈雲夢秦簡日書與秦史研究〉,《秦漢史論叢》第5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又見於《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1期
(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簡日書之病因論與鬼神的關係〉,《東方學》第88輯(1994年7月)
(日)工藤元男:〈從卜筮祭禱簡看日書的形成〉,《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又見於簡帛研究網,2004年3月29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125
(日)工藤元男:〈日書研究關連文獻目錄〉,《中國研究集刊》餘號第27卷(2000年)
(日)工藤元男:〈建除よりみた日書の成立過程試論〉,《中國──社會と文化》第16號(2001年6月)
(日)工藤元男:〈社會史研究與卜筮祭禱簡日書〉,《殷周秦漢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日)大川俊隆:〈漢簡中の大時小時と曆注書〉,《中國──社會と文化》第16號(2001年6月)
(日)大櫛敦弘:〈雲夢秦簡日書にみえる囷について〉,《中國──社會と文化》第2號
(日)小坂真二:〈六壬式の古占書の伝存狀況をめぐつて〉,《東洋研究》第143號
(日)上田岳彥、鈴木直美:〈尹灣簡牘博局占の方陣構造──博局紋の系譜解明の一助として〉,《駿台史學》第112號(2001年3月)
(法)M.卡林諾斯基:〈馬王堆帛書刑德試探〉,《華學》第1期(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
Mark Kalinowski, The Use of Twenty-eight Xiu as a Day-Count in Early China, Chinese Science 13(1996)
【四劃】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札(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0月15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41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劄(一)〉,簡帛網,2009年10月1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6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札(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0月17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42
方勇:〈讀睡虎地秦簡日書札記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0月18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43
日書研讀班:〈日書──秦國社會的一面鏡子〉,《文博》1986年第5期
王三峽:〈日有八勝與天之八時──漢簡蓋廬詞語訓釋二題〉,《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秦楚行忌比較〉,《秦文化論叢》第2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所見行歸宜忌〉,《江漢考古》1994年第2期
王子今:〈秦簡日書交通文化史料研究〉,「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四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徐州,1998年)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以見君上數達解〉,《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7輯(2000年)
王子今:〈秦法刑棄灰於道者試解──兼說睡虎地秦簡日書鬼來揚灰之術〉,《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8輯(2001年6月)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稷辰疏證〉,《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病篇釋讀〉,《秦文化論叢》第10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
王子今:〈讀劉樂賢著簡帛數術文獻探論〉,《中國史研究動態》2003年第8期
王光華:〈試析秦簡日書辰戌丑未四季土〉,《求索》2006年第9期
王志平:〈楚帛書月名試探〉,《華學》第3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11月)
王志平:〈楚帛書姑月試探〉,《江漢考古》1999年第3期
王志平:〈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篇探源〉,《文博》1999年第5期
王明欽:〈王家臺秦竹簡概述〉,《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王桂鈞:〈日書所見秦俗發微──信仰習尚婚俗及貞節觀〉,《文博》1988年第4期
王勝利:〈雲夢秦簡日書初探商榷〉,《江漢論譚》1987年第11期
王勝利:〈睡虎地日書除篇官篇月星關係考〉,《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5期
王堯:〈從河圖、洛書、陰陽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學思想的交流〉,《華學》第1期(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
王貴元:〈讀孔家坡簡劄記〉,簡帛網,2006年10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34
王貴元:〈十二生肖來源新考〉,《學術研究》2008年第5期
王貴元:〈周家臺秦墓簡釋讀補正〉,《考古》2009年第2期
王敬:〈規矩紋銅鏡考辨〉,《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
王維坤:〈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再析〉,《陳直先生紀念文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
王曉衛:〈秦簡日書與敦煌卷子中的宅居觀〉,《歷史月刊》2003年8月號
(日)太田幸男:〈睡虎地秦墓竹簡の日書にみえる室戶同居をめぐっ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99冊(1986年2月)
(日)水野清一:〈博箸博棊博鎮博局〉,《東洋史研究》第9卷第5、6號(1947年)
(韓)尹在碩:〈睡虎地日書所見室的結構與戰國末期秦的家族類型〉,《中國史研究季刊》1995年第3期
【五劃】
田旭東:〈秦日書中的五祀〉,《古代文獻的考證與詮釋──海峽兩岸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史黨社:〈試論雲夢秦簡日書的楚文化色彩〉,《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3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甘肅省居延考古隊:〈居延漢代遺址的發掘和新出土的簡冊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發掘簡報〉,《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懸泉漢簡釋文選〉,《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懸泉漢簡內容概述〉,《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武威磨咀子6號漢墓〉,《考古》1960年第5期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漢簡在學術上的貢獻〉,《考古》1960年第8期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發掘〉,《考古》1960年第9期
【六劃】
任攀:〈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劄記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0月18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44
任攀:〈放馬灘簡禹須臾行日研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1月14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82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阜陽地區博物館、阜陽縣文化局:〈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8期
朱曉海:〈建除名稱臆說〉,《簡帛》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
朱興國:〈睡虎地秦簡日書赤帝臨日不可具考釋〉,簡帛研究網站,2007年10月27日,http://jianbo.sdu.edu.cn/admin3/2007/zhuxingguo004.htm
朱興國:〈釋秦漢日書十二屬中的五行配〉,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1月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57
江達智:〈由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論中國古代風水術的形成〉,《歷史學報》第23號(1997年12月)new window
宋艷萍:〈居延新簡日書殘簡研究二則〉,簡帛網,2009年12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99
(日)好並隆司:〈雲夢秦簡日書小論〉,《中國社會史的諸相》(東京:勁草書房,1988年3月)
(日)成家徹郎著、王維申譯:〈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文博》1991年第3期
(日)成家彻郎著、萇嵐譯,〈中國古代的占星術和古星盤〉,《文博》1989年第6期
(日)池田知久:〈關於式法的發言概要〉,《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英)艾蘭:〈亞形與殷人的宇宙觀〉,《中國文化》第4期(1991年春季號)
(英)艾蘭:〈郭店楚簡新見老子道德經與中國古代宇宙觀〉,《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七劃】
沈頌金:〈中日兩國學者研究秦簡日書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1994年第9期
何有祖:〈孔家坡日書簡所見雞血社淺論〉,簡帛網,2007年7月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88
何雙全:〈天山放馬灘秦簡綜述〉,《文物》1989年第2期;又見於《雙玉蘭堂文集》(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元月)
何雙全:〈天山放馬灘秦簡甲種日書考述〉,《秦漢簡牘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又見於《雙玉蘭堂文集》(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元月)
何雙全:〈漢簡日書叢釋〉,《簡牘學研究》第2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吳小強:〈試論秦人婚姻家庭生育觀念〉,《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3期
吳小強:〈秦人生育意願初探〉,《江漢論壇》1989年第11期
吳小強:〈論秦人宗教思維特徵──雲夢秦簡日書的宗教學研究〉,《秦漢史論叢》第5輯(蘭州:甘肅人民社,1989年3月);又見於《江漢考古》1992年第1期
吳小強:〈日書與秦社會風俗〉,《文博》1990年第2期
吳小強:〈從秦簡看秦俑的社會內涵〉,《文博》1990年第5期
吳小強:〈從雲夢秦簡看戰國秦代人口再生產類型〉,《西北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吳小強:〈日書所見秦人之生死觀〉,《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2期
吳小強:〈論秦人的多神崇拜特點──雲夢秦簡日書的宗教學研究〉,《文博》1992年第4期
吳小強:〈論秦人宗教信仰的層次性〉,《簡牘學報》第14期(1992年3月)
吳小強:〈從日書看秦人的生與死〉,《簡牘學報》第15期(1993年12月)
吳小強:〈秦簡日書與秦漢社會的生命意識〉,《廣州師院學報》1997年第1期
吳小強:〈秦簡日書與秦漢時期的生殖文化〉,《簡帛研究》第3輯(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吳小強:〈秦簡日書與戰國秦代農業經濟生活〉,《秦文化論叢》第10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
吳榮曾:〈漢簡中所見的鬼神迷信〉,《簡帛研究》第3輯(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呂亞虎:〈馬王堆漢墓資料所見之藏胞巫術〉,《求索》2007年第10期;又見於簡帛網,2008年8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61
呂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簡殘簡綴合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0月27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53
呂亞虎:〈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劄〉,簡帛網,2009年10月2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9
呂亞虎:〈讀天水放馬灘秦簡札記二則〉,簡帛網,2009年10月2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63
呂亞虎:〈放簡簡序重排二則〉,簡帛網,2009年10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64
呂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簡缺誤字訂補幾則〉,簡帛網,2009年10月3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66
呂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簡識小一則〉,簡帛網,2009年11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67
呂理政、莊英章:〈台灣現行農民曆使用之檢討〉,《民間宗教儀式之檢討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民族會,1985年6月)
呂理政:〈台灣現行農民曆及其擇吉行為〉,《民俗曲藝》第72期(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1年7月)
孝感地區第二期亦工亦農考古訓練班:〈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發掘簡報〉,《文物》1976年第6期
李天虹:〈孔家坡簡日書星篇初探〉,《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李守奎:〈江陵九店56號墓竹簡考釋四則〉,《江漢考古》1997年第4期
李守奎:〈江陵九店楚墓歲篇殘簡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3期
李守奎:〈九店楚墓相宅篇殘簡補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會議論文,2002年7月28至30日
李志超:〈漏壺竿影玉儀渾天〉,《尋根》2006年第1期
李家浩:〈秦漢簡帛文字詞語雜釋〉,《第二屆國際暨第四屆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8年12月5日至6日)
李家浩:〈睡虎地秦簡日書楚除的性質及其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4分(1999年12月)new window
李家浩:〈九店楚簡告武夷研究〉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主辨,1999年12月10日至12日)new window
李建民:〈漢代局戲的起源與演變(上)〉,《大陸雜誌》第77卷第3期(1988年)
李建民:〈漢代局戲的起源與演變(下)〉,《大陸雜誌》第77卷第4期(1988年)
李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人字圖考釋〉,《大陸雜誌》第90卷第5期(1995年5月)new window
李若暉:〈馬王堆帛書式法刑日式圖初探〉,《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李解民:〈秦漢時期的一日十六時制〉,《簡帛研究》第2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
李解民:〈尹灣漢墓博局占木牘試解訂補〉,《文物》2000年第8期
李零:〈式與中國古代的宇宙模式〉,《中國文化》第4期;又見於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4月)
李零:〈楚帛書的再認識〉,《中國文化》第10期(1994年8月);又見於《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
李零:〈讀幾種出土發現的選擇古書〉,《簡帛研究》第3輯(廣西:廣西出版社,1998年12月)
李零:〈讀九店楚簡〉,《考古學報》1999年第2期,又見於《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李零:〈跋中山王墓出土的六博棋局──與尹灣博局占的設計比較〉,《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1期
李零:〈說中國古代的鎮墓獸兼及何家村銀盤上的怪鳥紋和宋陵石屏〉,《入山與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
李零:〈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獻的區別和定名〉,《文物》2008年第12期
李學勤:〈補論戰國題銘的一些問題〉,《文物》1960年7月
李學勤:〈睡虎地秦簡日書與楚秦社會〉,《江漢考古》1985年第4期,又見於《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李學勤:〈睡虎地秦簡中的艮山圖〉,《文物天地》1991年第4期,又見於《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李學勤:〈博局占與規矩紋〉,《文物》1997年第1期
李學勤:〈規矩鏡日晷博局〉,《比較考古學隨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7年8月)
李學勤:〈日書盗者章研究〉,《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李曉東、黃曉芬:〈從日書看秦人鬼神觀及秦文化特徵〉,《歷史研究》1987年第4期
李鍳澄:〈晷儀──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儀器〉,《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
杜林淵:〈從秦簡日書看戰國時期的相宅術〉,《文博》2007年第5期
沈剛:〈讀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6期
沈剛:〈睡虎地秦簡日書所見的秦時民間信仰活動探微〉,《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沈祖春:〈先秦簡牘日書詞語札記──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數詞釋義補正〉,《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沈祖春:〈秦簡日書夫妻同衣新解〉,《重慶工學院學報》20006年第6期
沈頌金:〈評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年第1期
汪冰冰、鵬宇:〈釋孔家坡漢簡日書辰歲美〉,簡帛研究網站,2008年9月15日,http://jianbo.sdu.edu.cn/admin3/2008/wangbingbing001.htm
汪冰冰、鵬宇:〈孔家坡漢簡日書到室緰字考釋〉,簡帛網,2008年9月1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75
汪濤:〈馬王堆帛書式法中的二十八宿與式圖〉,《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八劃】
周敏華:〈睡簡放簡及孔簡之日書盗篇比較〉,《文與哲》第10輯(2007年6月);又見於簡帛網,2008年4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16new window
周群:〈也說孔家坡日書簡所見的雞血社〉,簡帛網,2007年7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5
周鳳五師:〈九店楚簡告武夷重探〉,《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2001年12月)
周錚:〈規矩鏡應改稱博局鏡〉,《考古》1987年第12期
定縣漢墓整理小組:〈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文物》1981年第8期
尚民杰:〈從日書看十六時制〉,《文博》1996年第4期
尚民杰:〈雲夢日書與五行學說〉,《文博》1997年第2期
尚民杰:〈雲夢日書十二時名稱考辨〉,《華夏考古》1997年第3期
尚民杰:〈雲夢日書星宿記日探討〉,《文博》1998年第2期
尚民杰:〈日書男女日與生子〉,《文博》2000年第1期
尚民杰:〈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土神與土忌〉,《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7輯(2000年)
林清源:〈睡虎地秦簡標題格式析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new window
林富士:〈試釋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夢〉,《食貨》復刊17卷3/4期(1987年)
林盈君:〈試論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為巫一詞的文化意涵〉,《新北大史學》第5期(2007年10月)
林劍鳴:〈從秦人價值觀秦文化日書看秦文化的特點〉,《歷史研究》1987年第3期
林劍鳴:〈曲徑通幽處高樓望路時──評介當前簡牘日書研究狀況〉,《文博》1988年第3期
林劍鳴撰、林世景譯:〈中國人學者による日書研究の現狀〉,《史滴》第11號(1990年1月)
林劍鳴:〈秦漢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義〉,《歷史研究》1991年第4期
林劍鳴:〈日書與秦漢時代的吏治〉,《新史學》2卷2期(1991)new window
林劍鳴:〈秦簡日書校補〉,《文博》1992年第1期
林劍鳴:〈從放馬灘日書甲種再論秦文化的特點〉,《簡帛研究》第1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8月)
林劍鳴:〈睡簡與放簡日書比較研究〉,《文博》1993年第5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8期
金良年:〈雲夢秦簡日書啻篇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第5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金良年:〈建除研究──以雲夢秦簡日書為中心〉,《中國天文學史文集》第6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金良年:〈五種忌研究──以雲夢秦簡日書為中心〉,《史林》1999年第2期
阜陽漢簡整理小組:〈阜陽漢簡簡介〉,《文物》1983年第2期
呼林貴:〈日書反映的秦民宅建築初探〉,《考古學研究──紀念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三十週年》(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10月)
武家璧:〈出土日晷測制地的推算〉,《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總第5期(2000年6月)
武家璧:〈從出土文物看戰國時期的天文曆法成就〉,《古代文明》第2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武家璧:〈隨州孔家坡漢簡曆日及其年代〉,《江漢考古》2009年第1期
【九劃】
胡文輝:〈居延新簡中的日書殘文〉,《文物》1995年第4期;又見於《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文輝:〈馬王堆太一出行圖與秦簡日書出邦門〉,《江漢考古》1997年第3期;又見於《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文輝:〈秦簡日書出邦門篇新證〉,《文博》1998年第1期
胡文輝:〈銀雀山漢簡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釋証〉,《簡帛研究》第3輯(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又見於《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文輝:〈放馬灘日書小考〉,《文博》1999年第6期;又見於《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文輝:〈睡虎地秦簡中的楚日書〉,《華學》第4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6月);又見於《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文輝:〈釋歲──以睡虎地日書為中心〉,《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文輝:〈日書起源考──兼論春秋戰國時期的曆法問題〉,《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平生:〈阜陽雙古堆漢簡數術書簡論〉,《簡牘學研究》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胡雅麗:〈楚人宗教信仰當議〉,《江漢考古》2001年第3,4期
侯乃鋒:〈睡虎地秦簡日書畏人所旁解〉,簡帛研究網,2004年3月6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116
范常喜:〈孔家坡漢簡日書札記四則〉,簡帛網,2006年12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92;又見於《東南文化》2008年第3期
范常喜:〈九店簡告武夷補議〉,簡帛網,2009年9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47
【十劃】
孫基然:〈西漢汝陰侯墓所出太一九宮式盤相關問題的研究〉,《考古》2009年第6期
孫機:〈托克托日晷〉,《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3期(1981年);又見於《孫機談文物》(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鬼神信仰〉,《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1月)
徐蘋芳:〈居延考古發掘的新收獲〉,《文物》1978年第1期
秦簡整理小組:〈天山放馬灘秦簡甲種日書釋文〉,《秦漢簡牘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張家山三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985年第1期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張家山兩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992年第9期
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謝家橋一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9年第4期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式法釋文摘要〉,《文物》2000年第7期
高明:〈秦簡日書建除與彝文日書建除比較研究〉,《江漢考古》1993年第2期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張家山漢簡〉,《書法》1990年第4期
晏昌貴、鍾煒:〈九店楚簡相宅篇研究〉,《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5卷第4期(2002年7月)
晏昌貴、梅莉:〈楚秦日書所見的居住習俗〉,《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晏昌貴:〈日書札記十則〉,《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晏昌貴:〈簡帛日書歲篇合證〉,《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2003年1月)
晏昌貴:〈虎溪山漢簡閻氏五勝校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5月21日,http://www.jianbo.org/Wssf/2003/yanchanggui02.htm
晏昌貴:〈香港藏漢簡日書中的人字〉,簡帛研究網站,2003年6月5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953
晏昌貴:〈讀馬王堆帛書式法〉,《人文論叢》2003年卷
晏昌貴:〈簡帛日書與古代社會生活研究〉,《光明日報》,2006年7月10日,http://www.gmw.cn/01gmrb/2006-07/10/content_447159.htm
晏昌貴:〈孔家坡漢簡日書中的五行配物問題〉,簡帛網,2006年10月1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39
晏昌貴:〈略論睡虎地秦簡日書對楚簡日書的繼承和改造〉,《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晏昌貴:〈孔家坡漢簡日書歲篇五行配音及相關問題〉,《簡帛》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晏昌貴:〈對日書艮山圖的一個簡單解讀〉,簡帛網,2008年3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08
晏昌貴:〈孔家坡漢簡日書的篇題與分篇〉,《簡帛》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
晏昌貴:〈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有關五音的簡文〉,簡帛網,2009年9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46
晏昌貴:〈孔家坡漢簡日書天牢篇箋證〉,《簡帛》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晏昌貴:〈放馬灘秦簡中的大禹逸文〉,簡帛網,2009年10月1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4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式法釋文摘要〉,《文物》2000年第7期
章瑄文:〈趨吉避凶──先秦兩漢擇吉術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百齡高中學報》第2期(2002年11月)http://resource.blsh.tp.edu.tw/library/html/paper/91pdf/06.pdf
(美)夏德安著、陳松長譯:〈戰國時代兵死者的禱辭〉,《簡帛研究譯叢》第2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美)夏德安:〈周家臺的數術簡〉,《中國簡學國際論壇2006論文集》(無出版項目);又見於《簡帛》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十一劃】
曹方向:〈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劄〉,簡帛網,2009年10月3月,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1
張存良:〈關於新刊水泉子漢墓日書簡的幾點說明〉,簡帛網,2009年12月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8
張昌平:〈隨州孔家坡墓地出土簡牘概述〉,《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張春龍:〈湖南省近年出土簡牘文獻資料略論〉,「第一屆中國語言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2002年3月)
張家山漢墓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概述〉,《文物》1985年第1期
張書豪:〈楚簡太一生水劄記──數術視野下的太一與水〉,《簡帛》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張培瑜、徐振韜、盧史:〈曆注簡論〉,《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4年第1期
張培瑜:〈新出土秦漢簡牘中關於太初前曆法的研究〉,《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
張培瑜:〈出土漢簡帛書上的曆注〉,《出土文獻研究續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
張富春:〈先秦民間祈財信仰研究──以睡虎地秦簡日書為中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張榮芳:〈讀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1期
張強:〈近年來秦簡日書研究評介〉,《文博》1995年第3期;又見於《簡帛研究》第2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
張聞玉:〈雲夢秦簡日書初探〉,《江漢論譚》1987年第4期;又見於《古代天文曆法論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張聞玉:〈雲夢秦簡日書再探──答王勝利先生〉,《古代天文曆法論集》(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張銘洽:〈雲夢秦簡日書占卜術初探〉,《文博》1988年第3期
張銘洽:〈秦簡日書玄戈篇解析〉,《秦漢史論叢》第4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4月)
張銘洽:〈日書中的二十八宿問題〉,《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2期
張銘洽:〈史記日者列傳小察〉,《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張銘洽:〈秦簡日書之建除法試析〉,《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7輯(2000年);又見於《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3輯(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7月);又見於《紀念林劍鳴教授史學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
張銘洽:〈秦簡日書集釋與日書研究〉,《文博》2001年第5期
張銘洽、王育龍:〈西安杜陵漢牘日書農事篇考辨〉,《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4號(2002年5月);又見於《陝西歷史博館館刊》第9輯(2002年7月)
張銘洽:〈秦代巫現象雜談──兼談秦代的日者〉,《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1輯(2004年12月);又見於《秦文化論叢》第12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
許信昌:〈秦簡日書數術的探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7期(1995年9月)new window
連雲港市博物館、社科院簡帛研究中心:〈尹灣漢墓簡牘初探〉,《文物》1996年第10期
連雲港市博物館:〈江蘇東海縣尹灣漢墓群發掘簡報〉,《文物》1996年第8期
連劭名:〈式盤中的四門與八卦〉,《文物》1987年第9期
連劭名:〈商代的日書與卜日〉,《江漢考古》1997年第4期
連劭名:〈睡虎地秦簡日書及詰篇補正〉,《江漢考古》2001年第1期
連劭名:〈雲夢秦簡詰篇考述〉,《考古學報》2002年第1期
郭偉民:〈虎溪山一號漢墓葬制及出土竹簡的初步研究〉,《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陳久金:〈敦煌居延漢簡中的曆譜〉,《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
陳守亭:〈由秦俗多禁忌論漢簡資料中極少日書禁忌問題〉,《簡牘學報》第14期(1992年3月)
陳守亭:〈睡虎地秦簡日書歲星禁忌之研究〉,《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1號(1993年)
陳守亭:〈睡虎地秦簡日書廿八宿禁忌之研究〉,《法商學報》第30期(1994年8月)
陳松長:〈帛書陰陽五行與秦簡日書〉,《簡帛研究》第2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
陳松長:〈九店楚簡釋讀札記〉,《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問學社,1997年10月)
陳松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的內容與價值〉,《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式法研究〉,《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輯(2004年8月)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式法初論〉,《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又見於《簡帛研究文稿》(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7月)
陳松長:〈馬王堆物則有形圖初探〉,《文物》2006年第6期
陳炫瑋:〈孔家坡日書離日篇補議〉,簡帛網,2006年11月1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60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劄記二則〉簡帛網,2007年1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98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建築禁忌簡釋釋(一)〉,簡帛網,2007年4月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43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糴篇疏證〉,簡帛網,2007年5月1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67
陳炫瑋:〈也談孔家坡漢簡日書反支中的雄雌問題〉,簡帛網,2007年8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88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反支篇雄雌補說〉,簡帛網,2007年8月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90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雞篇補釋〉,簡帛網,2007年8月1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96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札記七則〉,簡帛網,2007年8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05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選釋〉,《中國文字》新33期(2007年12月)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年代下限的考訂〉,簡帛網,2008年6月1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40
陳家寧:〈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詰篇鬼名補證一〉,《簡帛》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陳峻志:〈日書歲篇之大歲與太歲之關係〉,簡帛研究網站,2007年1月4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7/chenjunzhi002.htm;又見於簡帛網,2007年1月1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06
陳振裕:〈湖北秦漢簡牘概述〉,《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陳偉:〈九店楚日書釋文校讀與幾個相關問題〉,《人文論叢》1998年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偉:〈新發表楚簡資料所見的紀時制度〉,《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問學社,1997年10月)
陳偉:〈讀沙市周家臺秦簡劄記〉,簡帛研究網,2002年5月5日,http://www.bamboosilk.org/Wssf/2002/chenwei02.htm;又見於《楚文化研究論集》第5集(合肥:黃山書社,2003年6月)
陳偉:〈睡虎地日書艮山試讀〉,《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6號(2002年3月);又見於簡帛網,2005年11月1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1
陳夢家:〈漢簡年曆敘〉,《考古學報》1965年第2期;又見於《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2月第1版,2004年4月第2次印刷)
陳夢家:〈武威漢簡補述〉,《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2月第1版,2004年4月第2次印刷)
陳夢家:〈戰國楚帛書考〉,《考古學報》1984年第2期
陸平:〈也論孔家坡日書反支〉,簡帛網,2007年8月4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85
陸平:〈試釋孔家坡漢簡日書之緰禹女過〉,簡帛網,2007年8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704
陸平:〈試釋秦簡日書中的操蔡〉,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8年2月29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361
陸平:〈讀港藏日書簡札記九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8年8月28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490
陸平:〈港中大館藏漢簡日書校釋〉,簡帛網,2008年9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76
陸平:〈散見日書漢簡研究述評〉,簡帛網,2008年12月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06
陸平:〈敦煌居延日書殘簡拾遺〉,簡帛網,2009年1月2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983
陸平:〈試論日書建除表的抄寫傳統〉,簡帛網,2009年4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37
陸平:〈港中大館藏漢簡日書校釋〉,《簡帛》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陸思賢:〈托克托縣日晷研究〉,《內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2期
陶磊:〈馬王堆帛書式法初探〉,簡帛研究網,2002年2月25日http://www.jianbo.org/Wssf/2002/taolei01.htm
陶磊:〈日書與古曆法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4年第9期
閆喜琴:〈從秦簡日書分析秦人重出遊的原因〉,《隴東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莊小霞:〈新刊水泉子漢墓日書簡校讀劄記〉,簡帛網,2009年11月3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83
【十二劃】
程少軒、蔣文:〈略談放馬灘簡所見三十六禽〉,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1月11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74
程少軒、蔣文:〈放馬灘簡式圖初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1月6 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64
程少軒、蔣文:〈試說放馬灘簡所見三合卦〉,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1月28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001
程少軒:〈讀放馬灘秦簡小札四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年1月4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047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盗篇研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0月24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951
馮先思:〈讀放馬灘秦簡日書筆記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年1月16日,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056
傅舉有:〈論秦漢時期的博具博戲兼及博局紋鏡〉,《考古學報》1986年第1期
勞榦:〈六博及博局的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5本(1964年9月)new window
曾憲通:〈秦漢時制芻議〉,《中山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曾藍瑩:〈尹灣漢墓博局占木牘試解〉,《文物》1999年第8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局、隨州市文物局:〈隨州市孔家坡墓地M8發掘簡報〉,《文物》2001年第9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雲夢縣博物館:〈湖北雲夢睡虎地M77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08年第4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江陵九店東周墓發掘紀要〉,《考古》1995年第7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懷化市文物處、沅陵縣博物館:〈沅陵虎溪一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1期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74年第10期
馮時:〈揆之以日作春秋──精妙的漢代晷儀〉,《百科知識》1997年第6期
馮時:〈太一生水思想的數術基礎〉,《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賀潤坤:〈從日書看秦國的榖物種植〉,《文博》1988年第3期
賀潤坤:〈中國古代最早的相馬經──雲夢秦簡日書馬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年第3期
賀潤坤:〈雲夢秦簡所反映的秦國漁獵活動〉,《文博》1989年第3期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國的六畜飼養業〉,《文博》1989年第6期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寓人寄者寄人身份考〉,《文博》1991年第3期
賀潤坤:〈日書與秦國社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2期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國的農業水利等有關狀況〉,《江漢考古》1992年第4期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門圖初探〉,《簡牘學報》第15期(1993年12月)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民間的災變與救災〉,《江漢考古》1994年第2期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的良忌日看氾勝之書的五榖忌日〉,《文博》1995年第1期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所反映的秦國社會階層〉,《江漢考古》1995年第1期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行及有關秦人社會活動考〉,《江漢考古》1996年第1期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所反映秦人的衣食狀況〉,《江漢考古》1996年第4期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民居建築的概況〉,《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2號(1996车)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看秦社會有關捕盜的概況〉,《簡帛研究》第3輯(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國民間的衣食住行〉,《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四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徐州:1998年)
黃一農:〈敦煌本具注曆日新探〉,《新史學》第3卷4期(1992年12月)new window
黃一農:〈通書──中國傳統天文與社會的交融〉,《漢學研究》第14卷第2期(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12月);又見於《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new window
黃一農:〈通書──社會天文學史個案研究〉,《第七屆國際中國科學史會議論文集》(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7月)
黃一農:〈從尹灣漢墓簡牘看中國社會的擇日傳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年9月);又見於《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new window
黃一農:〈嫁娶宜忌──選擇術中的亥不行嫁與陰陽不將考辨〉,《法制與禮俗》(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6月);又見於黃一農:〈選擇術中的嫁娶宜忌〉《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new window
黃銘崇:〈明堂與中國上古之宇宙觀〉,《城市與設計學報》第4期(1998年3月)new window
黃鳯春、劉國勝:〈記荊門左塚楚墓漆梮〉,《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的古文字學與經典詮釋》2003年10月15日至17日(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又見於黃鳯春、劉國勝:〈左塚三號楚墓出土的棋局文字及用途初考〉,《荊門左塚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
黃儒宣:〈從日書看戰國至秦動土興宅的宜忌〉,《第九屆全國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11月)
黃儒宣:〈阜陽漢簡周易卜辭試探〉,《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
黃儒宣:〈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方向〉,《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9論文集》(武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9年6月29日至7月4日);又見於簡帛網,2009年6月1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92
彭錦華、劉國勝:〈沙市周家臺秦墓出土線圖初探〉,《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日)曾布寬:〈六博の人物坐像銅鎮と博局紋について〉,《古史春秋》第5號(1998年)
(日)森和:〈從離日與反支日看日書的繼承關係〉,簡帛網,2008年8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867
(日)森鹿三:〈敦煌居延出土の漢曆について〉,《東洋學研究──居延漢簡篇》(京都:同朋舍,1975年3月),又見於(日)森鹿三:〈論敦煌和居延出土的漢曆〉,《簡牘研究譯叢》第1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4月)
(日)渡部武:〈漢代の畫像に見える六博について〉,《史滴》第3號(1982年3月)
【十三劃】
楊巨中:〈日書星釋議〉,《文博》1988年第4期
楊東晨:〈評吳小強秦簡日書集序〉,《天山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楊芬:〈岳山秦牘日書考釋八則〉,簡帛網,2009年6月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61
楊英:〈秦簡日書盗者當議〉,《秦文化論叢》第12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
楊華:〈出土日書與楚地的疾病占卜〉,《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年第5期;又見於簡帛研究網站,2004年4月11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yanghua02.htm
裘錫圭:〈談馬王堆帛書式法釋文摘要小記〉,《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日)鈴木直美:〈博局紋と宴飲六博圖──その性格と前漢末の流行要因〉,《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7號(2003年3月)
(法)華瀾(Alain Arrault)著、李國強譯:〈敦煌曆日探源〉,《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十四劃】
熊傳新:〈談馬王堆三號西漢墓出土的陸博〉,《文物》1979年第4期
蒲慕州:〈睡虎地秦簡日書的世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4分(1993年4月)new window
趙岩:〈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劄記續五則〉,簡帛網,2009年4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33
趙岩:〈放馬灘秦簡日書劄記二則〉,簡帛網,2009年10月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3
趙浴沛:〈從秦簡日書看秦代婚姻和家庭人際關係〉,《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趙瑞民:〈關於堪輿術的一個比較──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宅居、敦煌本宅經、今本宅經〉,《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十五劃】
劉永明:〈敦煌曆日探源〉,《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劉永明:〈唐宋之際曆日發展考論〉,《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劉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道教向具注曆日的滲透〉,《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2期
劉玉堂:〈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祛庞所涉及之巫術與民俗〉,《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劉次沅、馬莉萍:〈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篇新探〉,《秦文化論叢》第13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
劉保貞:〈從周易和日書的比較看卦爻辭的含義〉,《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
劉洪石:〈東海尹灣漢墓術數類簡牘試牘〉,《東南文化》1997年第4期
劉信芳:〈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質疑〉,《文物》1990年第9期
劉信芳:〈雲夢秦簡日書馬篇試釋〉,《文博》1991年第4期
劉信芳:〈秦簡中的楚國日書試析〉,《文博》1992年第4期
劉信芳:〈日書四方與五行淺說〉,《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2期
劉信芳:〈日書驅鬼術發微〉,《文博》1996年第4期
劉信芳:〈楚帛書論綱〉,《華學》第2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劉信芳:〈九店楚簡日書與秦簡日書比較研究〉,《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問學社,1997年10月)
劉昭瑞:〈居延新出漢簡所見方術考釋〉,《文史》第43輯(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8月)
劉偉:〈睡虎地秦簡日書詰咎篇中的鬼和怪〉,《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劉國忠:〈試論十二生肖與三十六禽〉,《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1期(1999年)
劉國忠:〈帛書式法徙篇試論〉,《新出簡帛研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