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中古人名的心態史研究
作者:陳亭佑
作者(外文):Ting-yu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葉國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人名命名中古文化心態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芸芸眾生,莫不有心,作為社會性的「人」亦必有名,人名常為個體或集體心態之反映,從長時期來看人群不同的命名表現,每能從中窺見世相之遷移。本論文以中國中古的命名心態為主題,探討當時的人名特色與使用情形,以期增加對中古社會文化的理解。
以中古人名作為研究樣本,有兩項基本問題,第一是其數量龐大、來源分散;第二是使用者彼此間的社會身分、文化背景縫隙很大,必須細心處理各種「名」的使用情形,建立有效的分類或架構。本文盡可能擴大樣本的多樣性,並由宗教、風俗、胡漢、男女等四種架構,分析人名使用者的背景,並就命名表現與心態,提出四種分類模式:聖名、惡名、貴名、賤名。
聖名、惡名都是因佛教而起的外來新選項,為前代所無,使用目的在於求取護持,或宗教理想之寄託,因此不忌重名,不分男女,並常作為胡名之替代。唐代以後,惡名迅速消失,聖名有小名化的趨勢。貴名的特色是引經據典,最為隋唐大族菁英所喜。來源以華夏古典與儒家經書為大宗,強調慕古,並展現經世、修身之價值,可謂「經學化」之名,用字則近乎類書之表現。此名的菁英性格很強,更成為唐代以後士人命名之共相。賤名屬於「小名」之一支,起於古代「名」的信仰,與「字」的原始功能類似,從未被制度化,但生命力很強,長期流行,亦遍及胡漢、男女各階層,甚至可作為正名使用,本文比較賤名與其他命名模式,提出較為明確的定義與解釋。
此外,本文也探討中古道教對人名的影響,主要在於出世之情思,兼及胡族、女性等群體命名的特色,指出北朝人名受胡風感染,強調力量之追求,女性之名反映傳統女教思想,以及求子之願,唐代菁英女名更深受禮法觀念之影響。從整體看來,「階層」係中古人名使用最主要的區隔,並因華夏傳統接受之程度而有別,伴隨士人群體的擴大,貴名文化持續發展,惡名與其他外來色彩鮮明的選項被淘汰,其他命名模式長期流行於社會各界,直到近代始隨世變而改觀。
Human names as a social-cultural product are always the reflection of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mentalities. The changes of milieu could be investigated upon the various representation of naming in the long turn.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human names and naming mentalities in medieval China as the theme, and scrutinize the naming characteristics and usage scenario of that time in order to exte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ulture.
By taking human names of medieval China as research materials,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are arose. One is the amount is huge, but some groups are so scarce of records that difficult for researchers to probe into. The other is that the social identit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name-owners are diverse. The usage scenario of every kind of “name” needs to be historically handled to establish valid class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nd the dynamic scene could thereafter been exhibited.
As to the above questions, the samples are not only gathered from official histories, but also explored in various materials. The goal is to achieve fine-grained understanding for medieval naming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claims an analytic structure of four types: religion and thoughts, custom, Hu and Han, as well as male and female. As to the mentalities of naming, four classification models are identified: holy name, fierce name, elite name, and opprobrious name.
The holy name and fierce name are both the foreign options derived from Buddhism, whereas unavailable in previous dynasties. The purpose is to plead for the blessings and protection, or commitment of religious ideal. These two models is ubiquitous in every class of Hu and Han, as well as male and female. Especially it acts as the surrogate of Hu names. In Tang Dynasty, the fierce name diminished rapidly for its frightful images, and holy name was toward in the pattern of nickname or religious name and inherited in succeeding dynasties.
The elite name is characterized for quoting the classics and are especially favored by Sui-Tang aristocratic families and the literati. The origin of quotation is majorly from Huaxia classics and ancient histories centering in Confucianism. It admires antique and demonstrates the values for governing and benefiting the world, as well as cultivation the mind. The elite name could be seen as the invocation of Confucius Classics. Elegant and precise expression is attested, with the odor of literary encyclopedias. This model has so sturdy aristocracy character that other ones were gradually peripheralized or toward underclass in the naming arena. It became the common phenomenon for the intellectuals after Tang Dynasty.
The opprobrious name belongs to the custom of informal name and origins from the ancient belief of the name-soul unity with the primitive function of “courtesy name”. This model had never been assimilated in etiquette but prevalent in ordinary life. It was common in Hu and Han, male and female, as well as every social class in medieval China. Furthermore, it may be adopted as formal name in some circumstances.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opprobrious name in medieval China, tries to propound definition and expla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lso elaborates how Tao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had impact on naming culture, and sheds light on the naming characteristics within Hu and feminine groups. In summary, “stratification” is the most crucial distinction in terms of utilization of human names in medieval China. The culture of elite name continuously extended after the medieval period with the increasing community of Confucianist identity. Except that options of fierce name or from obviously foreign language were weed out, other naming models were still chronically prevailing. These naming mentalities and cultures were not altered until the modern China radically changed.
一、傳統文獻
1.經部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
西漢‧揚雄撰,周祖謨校箋:《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經韻樓藏版)。
2.史部
三國‧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
西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周天游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東觀‧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東漢‧衛宏撰,清‧孫星衍輯:《漢官六種‧漢舊儀補遺》(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西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湯球撰:《九家舊晉書輯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姚思廉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姚思廉等撰:《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趙超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陳麗萍:《兩《唐書・后妃傳》輯補》(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12年)。
東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東魏‧楊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吳兢:《貞觀政要》(臺北:黎明文化,1990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元‧不著編人:《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禮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3.子部
周‧老子著,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周‧莊子著,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戰國‧荀子著,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西漢‧劉安纂,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東漢‧王充著,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四部備要》本)。
西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西晉‧崔豹:《古今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56年)。
東晉‧葛洪著,清‧王謨輯:《西京雜記》(臺北:大化書局,未著出版年,據清乾隆辛亥[五十六]年[1791]金谿王氏刊本影印)。
東晉‧干寶:《新校搜神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
劉宋‧劉義慶著,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梁‧蕭繹:《金樓子》(清乾隆鮑廷博《知不足齋叢書》校刊本)。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徐堅等編:《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張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陸龜蒙:《小名錄》(明萬曆中會稽半埜堂商濬校刊《稗海》本)。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四部叢刊》本)。
北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北宋‧汪藻編、楊勇補訂:〈世說敘錄‧人名譜〉,收入楊勇:《世說新語校箋(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四冊。
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南宋‧王明清:《揮麈錄》(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南宋‧王楙:《野客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南宋‧俞成:《螢雪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南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元‧陶宗儀纂:《說郛》(上海涵芬樓排印本)。
明‧宋應星:《野議》(杭州:西泠印社,2010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2009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袁枚:《隨園隨筆》,收入《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第75冊。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札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清‧福格:《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孫詒讓:《籀廎述林》(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沈曾植:《海日樓叢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4.集部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清聖祖勅撰:《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任半塘編:《敦煌歌辭總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潘重規編:《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5. 宗教典籍
漢‧不著撰人,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梁‧陶弘景編撰,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編:《真誥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梁‧陶弘景撰,王家葵輯校:《登真隱訣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上海涵芬樓影印本)。
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二、出土文書及石刻資料
大同北朝藝術研究院編著:《北朝藝術研究院藏品圖錄‧墓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
王其禕、周曉薇編:《隋代墓誌銘彙考》(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王連龍:《新見北朝墓誌集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
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編:《魯迅輯校石刻手稿》(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
西安市文物稽查隊編:《西安新獲墓誌集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
西安市長安博物館編:《長安新出墓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李明、劉呆運、李舉綱主編:《長安高陽原新出隋唐墓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
李獻奇、郭引强編著:《洛陽新獲墓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周阿根:《五代墓誌彙考》(合肥:黃山書社,2012年)。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洛陽市文物管理局編著:《洛陽出土少數民族墓誌彙編》(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等編著:《洛陽新獲墓誌續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胡戟、榮新江主編:《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胡戟著:《珍稀墓誌百品》(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6年)。
神塚淑子:〈六朝時代の道教造像〉,《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9年),頁469-480。
神塚淑子:〈隋代の道教造像〉,《道教経典の形成と仏教》(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7年),頁147-157。
陝西省耀縣藥王山博物館等編:《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等編:《吐魯番出土文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
陳燕珠:《新編補正房山石經題記彙編》(永和:覺苑出版社,1995年)。
馮賀軍:《曲陽白石造像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2006年)。
葉煒、劉秀峰主編:《墨香閣藏北朝墓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賈小軍、武鑫:《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整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榮新江等主編:《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趙力光主編:《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誌彙編》(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趙君平、趙文成編:《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趙君平編:《邙洛碑誌三百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趙超編:《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齊運通編:《洛陽新獲七朝墓誌》(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劉景龍、李玉昆主編:《龍門石窟碑刻題記彙錄》(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
劉鳳翥、唐彩蘭、青格勒編著:《遼上京地區出土的遼代碑刻彙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顏娟英主編:《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年)。
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三、工具書
土肥義和編:《八世紀末期-十一世紀初期燉煌氏族人名集成‧氏族人名篇》(東京:汲古書屋,2015年)。
方積六、吳冬秀編:《唐五代五十二種筆記小說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錄・索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王彥坤編著:《歷代避諱字彙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王德毅等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1982年)。
伊藤敏雄主編:《魏晉南北朝墓誌人名地名索引》(大阪:大阪教育大學,2008年)。
李方、王素編:《吐魯番出土文書人名地名索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昌彼得等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2001年)。
高秀芳、楊濟安編:《三國志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原編、王德毅增訂:《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年)。
張忱石編:《南朝五史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張忱石編:《晉書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張萬起編:《新舊五代史人名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張萬起編:《新舊唐書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陳仲安編:《北朝四史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傅璇琮、張忱石、許逸民編:《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鄧經元編:《隋書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四、近人論著
1.專書
王伊同:《五朝門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北京魯迅博物館編:《苦雨齋文叢:江紹原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年)。
矢野主稅:《魏晉百官世系表》(長崎:長崎大學史學會,1960年)。
何淩霞:《三國志專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何曉明:《中國姓名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吳玉貴:《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岑仲勉:《金石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補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周作人著,陳子善、張鐵榮編:《周作人集外文》(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5年)。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周作人文類編》(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姜守誠:《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孫昌武:《北方民族與佛教: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納日碧力戈:《姓名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落》(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張孟倫:《漢魏人名考》(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年)。
張承宗、魏向東:《中國風俗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章群:《唐代蕃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6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陳尚君:《唐女詩人甄辨》(北京:海豚出版社,2014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陳爽:《出土墓誌所見中古譜牒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15年)。
陳連慶:《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姓氏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陳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槃:《漢晉遺簡識小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2年)。
斯維至:《姓名的故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
黃正建主編:《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楊寬:《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楊憲益:《零墨新箋:譯餘文史考證集》(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葉國良:《中國傳統生命禮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7年)。
葉國良:《石學蠡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賈敬顏:《民族歷史文化萃要》(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榮新江:《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榮新江:《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
趙鵬:《殷墟甲骨文人名與斷代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劉連香:《民族史視野下的北魏墓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
魯西奇:《中國古代買地券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
蕭遙天:《中國人名的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970年初版)。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
羅新:《中古北族名號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顧頡剛:《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2.單篇論文
方廣錩:〈藥師佛探源──對「藥師佛」漢譯佛典的文獻學考察〉,《疑偽經研究與「文化匯流」》(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頁306-340。
王力:〈姓名〉,《龍蟲並雕齋瑣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頁1-7。
白化文:〈「儒童」和「儒童菩薩」〉,《敦煌學與佛教雜稿》(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頁287-297。
白彬、代麗鵑:〈試從考古材料看《女青鬼律》的成書年代和流行地域〉,《宗教學研究》2007年1期,頁6-17。
曲守約:〈婢妾之名字〉,《中古辭語考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頁268-269。
朱江:〈江蘇高郵邵家溝漢代遺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10期,頁18-23、44。
何德章:〈北魏遷洛後鮮卑貴族的文士化──讀北朝碑誌札記之三〉,《魏晉南北朝史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頁263-282。
何德章:〈北魏鮮卑族人名的漢化──讀北朝碑誌札記之一〉,《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4輯(1996年6月),頁39-47。
何德章:〈關於漢魏間的名字與行輩〉,《田餘慶先生九十華誕頌壽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頁203-206。
佟柱臣:〈嘎仙洞拓跋燾祝文石刻考〉,《中國東北地區和新石器時代考古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頁61-68。
吳麗娛:〈從唐代碑誌看唐人行第問題〉,《唐研究》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頁347-372。
吳麗娛:〈敦煌寫本書儀中的行第之稱──兼論行第普及的庶民影響〉,《禮俗之間:敦煌書儀散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303-345。
呂叔湘:〈南北朝人名與佛教〉,《呂叔湘全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十二卷,頁398-408。
李正宇:〈敦煌學郎題記輯注〉,《敦煌學輯刊》1987年第1期,頁26-40。
李亦園:〈談中國人的名號〉,《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年),頁263-267。
李學勤:〈先秦人名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91年5期,頁106-111。
李豐楙:〈漢武內傳的著成及其流傳〉,《幼獅學誌》17 卷2期(1982年10月),頁21-25。
李麗:〈魏書人名的詞匯透視〉,《漢語史研究集刊》第9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2月),頁91-102。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一)、(二)、(三)〉,《大陸雜誌》104卷1、2、3期(2001年1、2、3月),頁1-14、1-15、1-10。
辛德勇:〈北齊大安樂寺碑與長生久視之命名習慣〉,《石室賸言》(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頁302-325。
邢義田:〈漢代畫象中的「射爵射侯圖」〉,《畫為心聲:畫象石、畫象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177-178。
邢義田:〈漢簡、漢印與《急就》人名互證〉,《地不愛寶:漢代的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84-101。
阮昌銳:〈大樹的崇拜〉,《傳薪集:臺灣原住民與民俗研究期刊論文彙編》(臺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17年),頁347-357。
卓鴻澤:〈塞種源流及李唐氏族問題與老子之瓜葛──漢文佛教文獻所見中、北亞胡族族姓疑案〉,《歷史語文學論叢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14-37。
周一良:〈中國的梵文研究〉,《唐代密宗》(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頁141-156。
林悟殊:〈唐代景僧名字的華化軌跡──唐代洛陽景教經幢研究之四〉,《中古夷教華化叢考》(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226-268。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十三期(2005年12月),頁59-94。
竺家寧:〈中古漢語的「兒」後綴〉,《中國語文》2005年第4期,頁346-354。
侯旭東:〈六朝佛、菩薩信仰述論〉,收入余欣主編:《中古時代的禮儀宗教與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17-71。
俞理明:〈從「佛陀」及其異譯看佛教用語的社團差異〉,《漢魏六朝佛道文獻語言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頁87-107。
胡適:〈名教〉,《治學的方法與材料》(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頁69-82。
茆耕茹:〈鍾馗信仰的演進及拓展〉,《儀式 信仰 戲曲叢談》(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頁1-50。
唐長孺:〈范長生與巴氐據蜀的關係〉,《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176-184。
唐長孺:〈論北魏孝文帝定姓族〉,《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79-92。
唐長孺:〈讀李波小妹歌論北朝大族騎射之風〉,《山居存稿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153-156。
孫作雲:〈中國古代的靈石崇拜〉,《孫作雲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4卷,頁664-681。
宮川尚志:〈六朝人名に現はれたる佛教語(一)-(四)〉,《東洋史研究》,第3卷第6號(1938年),第4卷第1、2(1938年)、4-5號(1939年)。
徐復觀:〈中國姓氏的演變與社會形式的形成〉,《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頁295-350。
殷憲:〈北魏平城磚瓦文字簡述〉,《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9年4月),頁38-41。
耿慧玲:〈由墓誌看唐代取佛教化名號的社會現象〉,《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693-723。
馬馳:〈試論蕃人仕唐之盛及其姓名之漢化〉,收入鄭學檬、冷敏述編:《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97-109。
康樂:〈孝道與北魏政治〉,《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頁229-280。
張亨:〈《詩‧桃夭》甚解〉,《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頁453-467。
張廣達:〈唐代的豹獵〉,《文本 圖像與文化流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23-50。
張慶捷、李彪:〈山西靈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第12期,頁70-79。
梁其姿:〈心態歷史〉,《史學評論》第7期(1984年4月),頁75-97。
章群:〈(代序)唐代宗教信仰問題〉,《唐史札記》(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頁1-14。
陳弱水:〈墓誌中所見的唐代前期思想〉,《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頁111-136。
陳寅恪:〈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頁176-181。
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頁1-46。
陳寅恪:〈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序〉,《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頁274-275。
陳槃:〈春秋列國風俗考論別錄‧叢木為社〉,《舊學舊史說叢》(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頁569-570。
陳懷宇:〈中古時代士民之佛教名字再探〉,《景風梵聲:中古宗教之諸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頁256-293。
陳懷宇:〈由獅而虎:中古佛教人物名號變遷〉,《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210-257。
傅樂成:〈唐代夷夏觀念之演變〉,《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頁209-226。
楊琳:〈華佗之名來自外語嗎〉,《中國典籍與文化》2014年1期,頁125-128。
楊琳:〈論名字求義法〉,《勵耘學刊》2010年1期,頁65-82。
楊儒賓:〈太極、通天與正直──木的原型象徵〉,《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頁291-334。
葉國良:〈石本與集本碑誌文異同問題研究〉,《石學續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頁27-57。
葉國良:〈石學的展望〉,《石學續探》,頁253-263。
葉國良:〈冠笄之禮中取字的意義〉,《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276-285。
葉植:〈習鑿齒名字釋義〉,收入樓勁主編:《魏晉南北朝史的新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頁378-390。
葛承雍:〈中亞粟特胡名「伽」字考證〉,《唐韻胡音與外來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342-348。
董志翹:〈佛教傳入與古代中土信眾的取名命字〉,《東海中文學報》第29期(2015年6月),頁213-230。
虞萬里:〈商周稱謂與中國古代避諱起源〉,《榆枋齋學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555-663。
聞一多:〈類書與詩〉,《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冊,頁3-10。
蒲慕州:〈中國古代鬼論述的形成(先秦至漢代)〉,收入蒲慕州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頁19-40。
劉盼遂:〈中國金石之厄運〉,收入聶石樵輯校:《劉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675-691。
劉英:〈《搜神記》與道教劾鬼術〉,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頁304-313。
劉釗:〈古文字中的人名資料〉,《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4年),頁242-261。
劉淑芬:〈中國的聖僧信仰和儀式(四—十三世紀)〉,收入康豹、劉淑芬主編:《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信仰、實踐與文化調適》(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上冊,頁139-192。
劉淑芬:〈中國歷史上的舍利信仰〉,《中古的佛教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頁319-322。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本3分(1993年7月),頁497-544。
劉淑芬:〈北齊標異鄉義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會救濟的個案研究〉,《新史學》5卷4期(1994年12月),頁1-47。
劉增貴:〈中國禮俗史研究的一些問題〉,收入《法制與禮俗──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頁157-203。
劉增貴:〈禁忌──秦漢信仰的一個側面〉,《新史學》18卷4期(2007年12月),頁1-70。
劉增貴:〈漢代婦女的名字〉,收入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頁46-91。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詰咎篇〉研究〉,《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頁225-232。
蔡運章:〈東漢永壽二年鎮墓瓶陶文考略〉,《考古》1989年7期,頁646-650、661。
蔡鴻生:〈九姓胡禮俗叢說‧胡名〉,《蔡鴻生史學文編》(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頁42-47。
鄭阿財:〈論「張堅固、李定度」的形成、發展與民俗意涵──以買地券、衣物疏為考察對象〉,《民間文學年刊》第2期增刊(2009年2月),頁25-51。
蕭璠:〈東魏、北齊內部的胡漢問題及其背景〉,收入邢義田、林麗月主編:《社會變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頁160-185。
魏斌:〈單名與雙名──漢晉南方人名的變遷及其意義〉,《歷史研究》2012年1期,頁36-53。
羅新:〈北魏皇室制名漢化考〉,中國中古史研究編委會編:《中國中古史研究》第2卷(2011年8月),頁137-149。
嚴耀中:〈墓誌祭文中的唐代婦女佛教信仰〉,收入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頁467-492。
饒宗頤:〈由《尚書》「余弗子」論殷代為婦子卜命名之禮〉,《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卷二,頁1655-1658。
3.翻譯著作
日‧21世紀研究會編,張佩茹譯:《人名的世界地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日‧小川環樹:〈〈敕勒歌〉──中國少數民族詩歌論略〉,譚汝謙等合譯:《論中國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257-276。
日‧吉川忠夫著,王啟發譯:〈真人與革命〉,《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66-85。
日‧吉川忠夫著,許洋主譯:〈靜室考〉,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七卷,頁446-477。
日‧江上波夫著,黃舒眉譯:〈匈奴的祭祀〉,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九卷,頁1-36。
日‧池田溫著,辛德勇譯:〈八世紀中葉敦煌的粟特人聚落〉,收入氏著:《唐研究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頁2-67。
日‧南方熊楠著,欒殿武譯:《縱談十二生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日‧都築晶子著,宋金文譯:〈關於南人寒門、寒士的宗教想像力──圍繞《真誥》談起〉,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174-211。
法‧阿諾爾德‧范熱內普著,張舉文譯:《過渡禮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法‧雅克‧勒戈夫著,郝名瑋譯:〈心態:一種模糊史學〉,《史學研究的新問題 新方法 新對象:法國新史學發展趨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年),頁265-286。
美‧明恩溥著,林欣譯:《中國人的素質》(北京:京華出版社,2002年)。
美‧葛滌風著,范兆飛譯:〈中古中國南方的人名──以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模式化命名為例〉,范兆飛等譯:《西方學者中國中古貴族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18年),頁18-55。
英‧弗雷澤著,汪培基等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英‧彼得‧伯克:〈心態史的優缺點〉,韋華琴、劉艷譯:《文化史的風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84-205。
英‧胡司德著,藍旭譯:《古代中國的動物與靈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
英‧瑪麗‧道格拉斯著,黃劍波等譯:《潔淨與危險:對污染和禁忌觀念的分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荷‧高延著,芮傳明等譯:《中國的宗教系統及其古代形式、變遷、歷史及現狀》(廣州:花城出版社,2018年)。
4.學位論文
王飛娜:〈唐代祖孫父子同名現象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王偉勳:〈「名以正體,字以表德」乎?──唐代人名特點及其文化內涵〉(臺中: 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王震華:〈《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柒]》人名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李宏書:〈北朝墓誌人名索引〉(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李婷:〈隋代女性名字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沙梅真:〈敦煌吐魯番文書中的人名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姚歡歡:〈魏晉南北朝史書人名研究〉(安慶:安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胡蘇姝:〈《嘉禾吏民田家莂》人名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張楊溦蓁:〈敦煌寫卷人名的文獻學研究〉(西安: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閆廷亮:〈唐人姓名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楊雙群:〈魏晉南北朝碑刻人名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葉姝:〈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神、怪、人名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董佩:〈兩晉南朝正史中所見人名研究〉(鄭州: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