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醫死與度亡: 宋元道教天醫科儀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陳藝勻
作者(外文):Chen, Yi-Yu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指導教授:林富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天醫全形度亡魂魄醫療Celestial HealingWhole-shapeSalvationQi (universe energy)Immortal Heal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學界對於宗教醫療的研究涉及層面很廣,然而都是在醫治生者的脈絡之下,鮮少關注到醫療死者的層面。道教醫療的研究也有相同情形。
以登真成仙為終極目標的道教,貴生、重生並希冀延生,可以說是立教核心,在追求長生不死的理論體系中,處處可見圍繞著身體所衍生出來的各種關乎保養、治療與醫藥的元素。對於死後生命,道教也同樣重視魂形是否康健整全,而有相應的醫療模式。具體表現在天醫科儀上,同時具有療生與醫死兩個面向的道教天醫,一方面奉道者透過儀式向天地神明悔過、懺罪、解罪,以祈求生者能祛病延年;另一方面,出於對亡者因生前疾病傷亡致死後魂形零散不全的關懷,天醫醫療亡者,為之補全肢體、調理五臟、完整形貌,使之得以受度生天。本文主要從道教經典中探討宋元之際天醫科儀的形成與發展,特別關注在天醫醫死與度亡的思想脈絡、儀式過程與信仰基礎。
首先,將中國傳統文獻(非宗教性)與《正統道藏》(宗教性)兩種資料中的「天醫」描述,予以整理、統計與分類,以瞭解「天醫」一詞的詞源與意義。
其次,針對道教經典中的天醫記述,探討道教天醫科儀的源流與發展。基本上從早期天師道上章請天醫祛病延年,經過唐宋黃籙齋儀轉以度亡為主以及鍊度儀的影響,至兩宋之際天醫儀式逐漸成為以醫死為主。經過儀式結構與儀式程序的分析,道教天醫科儀是透過道士存思與大量「天醫符命」的施用,醫治亡者殘破不全的軀體。
最後,經過對宋元道教天醫文獻的爬梳,我們發現「全形」是天醫度亡儀式的根本內涵。基於「全形」思維,道教特別關懷亡魂形體「不全」的苦狀,並認為人在生之時為疾病所苦,死後亦「身膺病苦」、「隨魂受疾」,換句話說,形軀的完整與否影響了死後亡魂身形與處境,甚至也左右得到救贖的可能。因此,道教度亡的首要工作,便是以炁醫治、拯療、聚合缺損且零散的魂形,使之全形復性,而後亡者才能得到臨壇聽法並進一步受度生仙的機會。
本文從語意探源與文獻學、歷史學的角度,試圖展現宋元道教天醫科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斷裂性,及與中古道教傳統之間的連續性。
The research of religious treatment has provided abundant edifications, but still focus on the living, rarely concerns the dead. The study on the Daoist medicine is the same.
The Daoism treasures the conceptions of livelihood, health and longevity, stressing more on body. The doctrines of pursue for longevity develop a wide variety of elements about maintenance, healing and medicine. Different from the belief of whole corpse in the ancient China, the Taoism cares about not only the body state when died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corpse, but values the “whole-shape” (全形) as the prerequisites of being immortal and salv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celestial healing rites (tien-yi, 天醫) during the Song-Yuan era, especially concerned about the doctrine, the progress of rites and the foundation of belief.
Firstly, in order to trace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ien-yi, I used the records contained in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non-religiousness) and the Ming Daoist Canon (Zhengtong Daozang正統道藏; religiousness). Then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Daozang, chapter 3 and 4 discuss the form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celestial healing rit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ite structure, I unveil that Daoist celestial healing rites heal the sickness, wounded, hurt body of the dead through the visualization (存思) and tien-yi fu (天醫符命) used by the Daoist priest. Finally discussed the conception of “whole-shape,” the foundation of celestial healing rites. Base on the conception of whole-shape, the Taoism especially concerns about the break state of the dead’s body, and considers that sickness in existence would influence the situation and salvation afterlife. On this ground, the first thing to save the dead is healing, recovering and completing the break soul by Q’i (炁), to makes the shape in whole.
This thesis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liturgical texts of celestial healing rites compiled in Song-Yuan period collected in the Zhengtong Daozang.
一、《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景印1923年上海涵芬樓本)。(依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上清天心正法》,冊17。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靈三百六十五部元錄》,冊57。
《上清洞天三五金剛玄籙儀經》,冊57。
《上清靈寶大法》(王契真),冊52。(簡稱《王氏大法》)
《上清靈寶大法》(金允中),冊53。(簡稱《金氏大法》)
《元始天尊濟度血湖真經》,冊2。
《太一救苦護身妙經》,冊10。
《太上三十六部尊經》,冊2。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閱籙醮儀》,冊30。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冊48。
《太上三洞表文》,冊33。
《太上三洞神呪》,冊2。
《太上无極緫真文昌大洞仙經》,冊1。
《太上正一閱籙儀》,冊30。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冊19。
《太上助國救民緫真祕要》,冊54。
《太上宣慈助化章》,冊18。
《太上洞神洞淵神咒治病口章》,冊55。
《太上濟度章赦》,冊9。
《太平經》,冊41。
《太清金闕玉華仙書八極神章三皇內祕文》,冊31。
《太極祭鍊內法》,冊17。
《北帝伏魔經法建壇儀》,冊57。
《正一法文經章官品》,冊48。
《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註》,冊3。
《玉籙大齋三日九朝儀》,冊15。
《赤松子章曆》,冊18。
《枕中記》,冊31。
《武夷集》,冊7。
《法海遺珠》,冊45。
《洪恩靈濟真君事實》,冊15。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冊45。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冊48。
《清微元降大法》,冊6。
《清微玄樞奏告儀》,冊5。
《許太史真君圖傳》,冊11。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冊2。
《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冊6。(簡稱《玉堂大法》)
《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冊16。(簡稱《立成儀》)
《萃善錄》,冊33。
《道法會元》,冊48-51。
《道門定制》,冊53。
《道藏輯要》,《清微宏範道門功課》,冊33。
《道藏輯要》,《道門功課》,冊33。
《諸師真誥》,冊9。
《廬山太平興國宮採訪真君事實》,冊55。
《攝生纂錄》,冊18。
《續道藏》,《玄天上帝百字聖號玄天上帝感應靈籤》,冊60。
《續道藏》,《徐仙真錄》,冊59。
《續道藏》,《徐仙翰藻》,冊59。
《續道藏》,《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註》,冊58。
《續道藏》,《紫皇煉玄科》,冊58。
《續道藏》,《紫微斗數》,冊60。
《續道藏》,《儒門崇理折衷堪輿完孝錄》,冊59。
《靈棋本章正經》,冊39。
《靈寳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冊6。
《靈寶玉鑑》,冊17。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冊1。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冊12-14。(簡稱《濟度金書》)

二、傳統文獻(依年代順序排列)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景金陵書局本。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王先謙漢書補注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中華書局,1990;據阮刻本校刊。
〔三國〕管輅撰,〔宋〕王伋注,《管氏指蒙》(明刻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8。
〔晉〕郭璞撰,張顒注,《玉照定眞經》(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晉〕顔糼明著,﹝宋﹞何承天注,《靈棋經》(明正德十五年[1520]序重刊本)。
〔東晉〕袁宏,《後漢紀》(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宋紹興本),臺北:鼎文書局,1981。
〔梁〕宗懍撰,《荊楚歲時記》(民國景明寳顔堂秘笈本)。
〔梁〕吳均,《續齊諧記》,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丹波康賴,《醫心方》(日本昭和十年[1935]古典全集刊行會影印安政間刊本)。
〔唐〕王燾,《外臺秘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金陵書局本。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元大德梅溪書院本)。
〔唐〕孫思邈撰,〔宋〕林億等校正,《備急千金要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楊筠松,《天玉經》(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董誥,《全唐文》(清嘉慶內府刻本)。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清懼盈齋刻本),臺北:鼎文書局,1981。
〔朝鮮〕金禮蒙等,《醫方類聚》,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1。
〔元〕朱震亨撰,《丹溪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宋〕不詳,《銅人鍼灸經》(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王懷隱編著,《太平聖惠方》(國家圖書館藏烏絲欄鈔本)。
〔宋〕朱佐,《類編朱氏集驗醫方》(清嘉慶宛委别藏本)。
〔宋〕朱震,《漢上易傳》(據北平圖書館藏宋刊本闕卷以汲古閣影宋鈔本影印)。
〔宋〕宋徽宗敕編,《聖濟總錄(文瑞樓本)》。
〔宋〕宋徽宗編修,〔清〕程林刪定,《聖濟總録纂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
〔宋〕東軒居士,《衛濟寳書》(清光緖當歸草堂醫學叢書初編本)。
〔宋〕范成大,《石湖詩集》(四部叢刊景清愛汝堂本)。
〔宋〕徐子平,《珞琭子賦注》(清墨海金壺本)。
〔宋〕徐子平著,育吾子解,〈消息賦〉,《三命通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思,《書苑菁華》(宋刻本)。
〔宋〕陳起,《江湖小集》(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搏,《河洛眞數》(明萬曆刻本)。
〔宋〕竇漢卿,《瘡瘍經驗全書》(明隆慶大酉堂刻本)。
〔宋〕釋曇瑩撰,《珞琭子賦註》(清墨海金壺本)。
〔南宋〕朱熹,《朱子家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南宋〕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陳起編,《兩宋名賢小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項安世,《項氏家説》(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南宋〕楊士瀛撰,〔明〕朱崇正附遺,《仁齋直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金〕佚名,《地理新書》(金刻本)。
〔元〕王逢,《梧溪集》(清知不足齋叢書本)。
〔元〕胡一桂,《周易本義啓蒙翼傳》(元刻本)。
〔元〕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録》(四部叢刊三編景元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元〕羅貫中,《三遂平妖傳》(明王慎修刻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明〕元費,〈噐物譜〉,收入周復俊,《全蜀藝文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午榮彙編,《新鐫工師雕斲正式魯班木經匠家鏡》(明嘉靖九年[1530]刊本)。
〔明〕毛晋,《六十種曲》(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明〕王士驌,《中弇山人稿》(明萬曆刻本)。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明萬曆三十年[1602]松江府刻本)。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王肯堂,《鬰岡齋筆麈》(明萬曆三十年[1602]王懋錕刻本)。
〔明〕朱橚,《普濟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何喬遠纂,《(崇禎)閩書》(明崇禎刻本)。
〔明〕佚名,《六壬大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佚名,《便民圖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刻藍印本)。
〔明〕佚名,《陽宅神搜經心傳秘法》(明萬曆吳勉學刻本)。
〔明〕佚名,《萬法歸宗》(明刻本)。
〔明〕吳國仕撰,《造命宗鏡集》(明崇禎三年[1630]吳氏搜玄齋刻本)。
〔明〕吳國倫,《甔甀洞稿》(明萬曆刻本)。
〔明〕李昌祺,《剪燈餘話》(明正德六年[1511]楊氏清江堂刻本)。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申時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萬曆十五年[1587]司禮刊本)。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
〔明〕李萬實,《崇質堂集》(清康熙四十年[1701]李長祚刻本)。
〔明〕沈長卿,《沈氏日旦》(明崇禎刻本)。
〔明〕卓發之,《漉籬集》(明崇禎傳經堂刻本)。
〔明〕周履靖輯刊,《夷門廣牘》(明萬曆間金陵荊山書林刊本)。
〔明〕松栢老人,《廣嗣要方》(清刻本)。
〔明〕姚旅,《露書》(明天啓刻本)。
〔明〕姚際隆,《卜筮全書》(明刻本)。
〔明〕胡侍,《胡蒙溪集》(明嘉靖刻本)。
〔明〕茅元儀,《武備志》(明天啓刻本)。
〔明〕孫一奎撰,《赤水玄珠全集》,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1986。
〔明〕孫鳳,《孫氏書畫鈔》(涵芬樓秘笈景舊鈔本)。
〔明〕徐元太,《八宅四書》(明萬曆吳勉學刻本)。
〔明〕徐元太,《喻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明葛宋禮刊本)。
〔明〕烏斯道,《春草齋集》(民國四明叢書本)。
〔明〕高武,《針灸聚英》(明嘉靖刻本)。
〔明〕康海,《王蘭卿》(民國孤本元明雜劇本)。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張吉,《古城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張時徹輯,《攝生衆妙方》(明隆慶馬崇儒刻本)。
〔明〕曹學佺撰,《蜀中廣記》(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梁兆陽修,蔡國楨纂,《(崇禎)海澄縣志》(明崇禎六年刻本)。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明末刊本)。
〔明〕陳仁錫,《無夢園初集》(明崇禎六年刻本)。
〔明〕陳道修,《(弘治)八閩通志》(明弘治刻本)。
〔明〕陳實功,《外科正宗》(明萬曆刻本)。
〔明〕陳繼儒輯,《寶顏堂秘笈》(明萬曆繡水沈氏尚白齋刻本)。
〔明〕陳耀文,《天中記》(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陸粲,《庚巳編》(明萬曆紀録彙編本)。
〔明〕黄暐,《蓬窗類紀》(清涵芬樓秘笈本)。
〔明〕費元禄,《甲秀園集》(明萬曆刻本)。
〔明〕馮任修、張世雍等纂,《(天啓)新修成都府志》(明天啓元年[1621]刊本)。
〔明〕馮夢龍,《古今小説》(明天許齋刻本)。
〔明〕馮夢龍輯,《喻世明言》,北京:中華書局,1990。
〔明〕楊繼淵,《針灸大成》(明萬曆趙文炳刻本)。
〔明〕萬民英,《星學大成》(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萬民英、杜謙著,〈玉井奥訣〉,《三命通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萬全,《痘疹世醫心法》(明萬曆吳門陳允升刻本)。
〔明〕董裕,《董司寇文集》(清雍正十三年[1735]宸翰閣刻少保公全集本)。
〔明〕劉大謨、楊慎等纂修,《(嘉靖)四川總志》(明嘉靖刻本),《全蜀秇文志》。
〔明〕劉沂春修,徐守綱纂,《(崇禎)烏程縣志》(明崇禎十年[1637]刻本)。
〔明〕潘庭楠,《(嘉靖)鄧州志》(明嘉靖刻本)。
〔明〕盧柟,《蠛蠓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盧熊纂修,《(洪武)蘇州府志》(明洪武十二年[1379]刊本)。
〔明〕戴日強撰,《(萬曆)餘杭縣志》(明萬曆刻本)。
〔明〕聶心湯纂修,《(萬曆)錢塘縣志》(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修,清光緒十九年[1893]刊本)。
〔明〕羅炌修,黄承昊纂,《(崇禎)嘉興縣志》(明崇禎十年[1637]刻本)。
〔明〕羅貫中,《平妖傳》(明墨憨齋本)。
〔明〕釋大壑,《南屏净慈寺志》(明萬曆刻清康熙增修本)。
〔明〕龔居中,《痰火點雪》(明建易書林劉大易刻本)。
〔清〕于萬川修,俞樾纂,《(光緒)鎮海縣志》(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
〔清〕允䘵、梅瑴成、何國宗等修纂,《欽定協紀辨方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士禎,《池北偶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永命,《有懷堂筆》(清乾隆四十年[1775]長洲彭氏刻本)。
〔清〕王先謙,《虛受堂文集》(清光緖二十六年[1900]刻本)。
〔清〕王宏翰,《古今醫史》(清鈔本)。
〔清〕王恩溥、邢德裕修,李樹藩等纂,《(同治)上饒縣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清〕王蓉坡、沈墨莊纂,《(道光)會稽縣志稿》(民國廿五年[1936]鉛印本)。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清借月山房彙鈔本)。
〔清〕史夢蘭,《止園筆談》(清光緖四年[1878]刻本)。
〔清〕吕化龍修,董欽德纂,《(康熙)會稽縣志》(民國廿五年[1936]紹興縣修志委員會校刊鉛印本)。
〔清〕托津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清嘉慶廿三年[1818]刻本影印)。
〔清〕朱珪,《陰隲文注》(清光緖重刊道藏輯要本)。
〔清〕余良棟修,劉鳳苞纂,《(光緒)桃源縣志》(清光緒十八年[1892]刊本)。
〔清〕佚名輯,《(康熙)定州志輯要》(清鈔本)。
〔清〕吳九齡修,史鳴皋纂,《(乾隆)梧州府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清〕吳任臣撰,《十國春秋》(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吳洪恩續修,陳佑啟、章俊純續纂,《(同治)臨武縣志》(清同治六年[1867]增刻本)。
〔清〕吳謙、劉裕鐸修纂,《御纂醫宗金鑑》(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吳繼志,《質問本草》(日本天保八年[1838]丁酉精刻本)。
〔清〕李光地編修,《御定月令輯要》(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李光地編修,《御定星歷考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李光祚修,顧詒録纂,《(乾隆)長洲縣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清〕李昱修,陸心源纂,《(光緒)歸安縣志》(清光緒八年[1882]刊本)。
〔清〕李祖陶,《國朝文録》(清道光十九年[1839]瑞州府鳳儀書院刻本)。
〔清〕李寅清、夏琮鼎修,嚴升偉等,《(同治)分宜縣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清〕李菶修,章朝栻纂,《(嘉慶)連江縣志》(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
〔清〕李雲景原本,鄭鼐增訂,《(康熙)五河縣志》(明嘉靖刻本)。
〔清〕李楁,《〔民國〕杭州府志》(民國十一年[1922]本)。
〔清〕李衛修,沈翼機纂,《(雍正)浙江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杜詔編纂,岳濬監修,《山東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汪文麟修,鄭紹淳纂,《(乾隆)上饒縣志》(清乾隆九年[1745]刻本)。
〔清〕汪鳴和撰,《(咸豐)定州續志》(清咸豐十年[1860]刊本)。
〔清〕沈淮修,陳鴻翽續修,《(同治)臨邑縣志》(清同治十三年[1874]續補刻本)。
〔清〕周在浚,《南唐書注》(民國四年[1915]刻本)。
〔清〕周南,《安居金鏡》(清乾隆刻本)。
〔清〕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康熙五十六年[1717]刊本)。
〔清〕宗源翰、郭式昌修,周學濬、陸心源纂,《(同治)湖州府志》(清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
〔清〕岳濬修,杜詔纂,《(雍正)山東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林鳳儀修,黄性時纂,《(嘉慶)桂東縣志》(清咸豐九年增刻本)。
〔清〕金桂馨,《逍遥山萬壽宫志》(清光緖四年[1878]江右鐵柱宫刻本)。
〔清〕金福曾修,張文虎纂,《(光緒)南匯縣志》(民國十六年[1927]重印本)。
〔清〕金鉷修,錢元昌纂,《(雍正)廣西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金鼇纂修,《(乾隆)海寧縣志》(清乾隆三十年[1765]刊本)。
〔清〕侯元棐修,王振孫纂,《(康熙)德清縣誌》(傳鈔清康熙十二年[1674]刻本)。
〔清〕俞樾,《春在堂隨筆》(清光緖刻春在堂全書本)。
〔清〕姚之駰,《元明事類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施閏章修,袁繼梓纂,《(康熙)袁州府志》(清康熙九年[1671]刻本)。
〔清〕施肇乾,〈修茶園溝山路引〉,收入吳光漢修,宋成基纂,《(光緒)鎮雄州志》(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
〔清〕洪鐘修,黃體德纂,《乾隆)桂東縣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清〕英傑修,晏端書纂,《(同治)續纂揚州府志》(清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
〔清〕徐卓,《節序日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
〔清〕徐崧,《百城烟水》(清康熙二十九年[1691]刻本)。
〔清〕徐淦修,江普光纂,《(同治)醴陵縣志》(清同治九年[1870]刊本)。
〔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纂,《(乾隆)福州府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刊本)。
〔清〕桂超萬撰,《養浩齋詩稿》(清同治五年[1866]刻惇裕堂全集本)。
〔清〕秦嘉謨,《月令粹編》(清嘉慶十七年[1813]秦氏琳琅仙館刻本)。
〔清〕袁枚,《小倉山房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馬如龍、楊鼐等纂修,李鐸等增修,《(康熙)杭州府志》(清康熙廿五年[1686]刻;三十三年[1694]李鐸增刻本)。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清光緖間浙江刊本)。
〔清〕崑岡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纂,《御定康熙字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張吉安修,朱文藻纂,《(嘉慶)餘杭縣志》(民國八年[1919]重刊本)。
〔清〕張宗良,《喉科指掌》(清乾隆二十二年[1957]刻本)。
〔清〕張承爕修,法偉堂纂,《(光緒)益都縣圖志》(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
〔清〕張思齊纂修,《(康熙)餘杭縣志》(清康熙十二年[1674]刻本)。
〔清〕張英,《淵鑒類函》(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張英、王士禎等奉敕纂,《御定淵鑑類函》(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張琰,《種痘新書》(清乾隆刻本)。
〔清〕張鳴鐸修,張廷寀纂,《(乾隆)淄川縣志》(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
〔清〕張德盛修,王曾祿纂,《(雍正)高郵州志》(鈔本)。
〔清〕張澍,《養素堂文集》(清道光刻本)。
〔清〕張應昌,《詩鐸》(清同治八年[1869]秀芷堂刻本)。
〔清〕張璐,《張氏醫通》(清康熙寳翰樓刻本)。
〔清〕張聲遠修,鄒章周纂,《(康熙)臨武縣志》(清康熙廿七[1688]刻本)。
〔清〕曹夢鶴修,孔傳薪纂,《(嘉慶)太平縣志》(清嘉慶十四年[1799]刊本)。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清〕莫祥芝修,汪士鐸纂,《(同治)上江兩縣志》(清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
〔清〕許克昌,《外科證治全書》(清同治刻本)。
〔清〕許瑶光修,吳仰賢纂,《(光緒)嘉興府志》(清光緒五年[1879]刊本)。
〔清〕陳元龍,《格致鏡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陳元龍等奉勅編,《歷代賦彙》(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陳夢雷纂輯,《醫部全錄》(民國廿五年[1936]上海會文堂書局新校本)。
〔清〕陳鼒修,吳彬纂,《(同治)德化縣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清〕陳寶善等續修,王詠霓續纂,《(光緒)黄巖縣志》(清光緒三年[1877]刊本)。
〔清〕黄永綸修,楊鍚齡纂,《(道光)寧都直隸州志》(清道光四年[1824]刻本)。
〔清〕黄廷桂撰,《(雍正)四川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黄宗羲,《明文》(清涵芬樓鈔本)。
〔清〕黄庭鏡,《目經大成》(清嘉慶達道堂刻本)。
〔清〕黄恩彤纂,黄師間續纂,《(光緒)滋陽縣志》(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
〔清〕黄恩浩修,蕭玉銓纂,《(同治)袁州府志》(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清〕黄鉞,《壹齋集》(清咸豐九年[1859]許文深刻本)。
〔清〕博潤修,姚光發纂,《(光緒)松江府續志》(清光緒九年[1883]刊本)。
〔清〕喻昌,《醫門法律》(清順治刻本)。
〔清〕彭玉麟,〈鐘山養疴得雜感十二律借以遣悶〉,收入李成謀,《石鐘山志》(清光緖九年[1883]聴濤眺雨軒刻本)。
〔清〕彭孫貽,《茗齋集》(四部叢刊續編景冩本)。
〔清〕程岱葊,《野語》(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廿五年[1845]增修本)。
〔清〕費建中,《救偏瑣言》(清順治刻;嘉慶元年[1796]印本)。
〔清〕馮觀民纂修,《(乾隆)阜寧縣志》(清鈔本)。
〔清〕萬年淳,《易拇》(清道光四年[1824]刻本)。
〔清〕萬有正纂修,《(乾隆)馬巷廳志》(清光緒補刊本)。
〔清〕葉世倬纂修,《(嘉慶)續興安府志》(清嘉慶十七年[1813]刻本)。
〔清〕達春市修,黄鳳樓纂,《(同治)九江府志》(清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
〔清〕鄒景文修,曹家玉纂,《(嘉慶)臨武縣志》(清嘉慶廿二年[1817]刻本)。
〔清〕廖志灝,《燕日堂録七種》(清康熙刻本)。
〔清〕福昌修,譚鍾麟纂,《(同治)茶陵州志》(清同治十年[1841]刻本)。
〔清〕趙世安修,邵遠平纂,《(康熙)仁和縣志》(清康熙廿六年[1687]刻本)。
〔清〕趙希璜,《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詩鈔》(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安陽縣署刻增修本)。
〔清〕趙惟修、石中玉、吳受福纂,《(光緒)嘉興縣志》(清光緒卅四年[1908]刻本)。
〔清〕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民國間標點排印本)。
〔清〕趙學敏,《串雅》(清鈔本本)。
〔清〕齊學裘,《劫餘詩選》(清同治八年[1869]天空海闊之居刻增修本)。
〔清〕劉良璧纂輯,《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清乾隆七年[1742]刊本)。
〔清〕劉華邦修,郭岐勳纂,《(同治)桂東縣志》(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清〕劉肇虞,《元明八大家古文》(清乾隆刻本)。
〔清〕厲荃,《事物異名録》(清乾隆刻本)。
〔清〕厲鶚,《樊榭山房集》(四部叢刊景清振綺堂本)。
〔清〕衛哲治修,顧棟高纂,《(乾隆)淮安府志》(清咸豐二年[1852]重刊本)。
〔清〕鄭澐修,邵晉涵纂,《(乾隆)杭州府志》(清乾隆刻本)。
〔清〕戰魯村修,《(乾隆)海寧州志》(據淸乾隆四十年[1775]修;道光廿八年[1848]重刊本)。
〔清〕錢元昌編纂,金鉷監修,《廣西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閻鎮珩,《六典通考》(清光緖刻本)。
〔清〕儲家藻修,徐致靖纂,《(光緒)上虞縣志校續》(清光緒廿五年[1899]刊本)。
〔清〕謝永泰修,程鴻詔纂,《(同治)黟縣三志》(清同治九年[1870]刊本)。
〔清〕瞿中溶,《古泉山館題跋》(清藕香零拾本)。
〔清〕魏之琇,《續名醫類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魏㟲修,裘璉纂,《(康熙)錢塘縣志》(清康熙刊本)。
〔清〕魏篤修,王俊臣纂,《(同治)潯州府志》(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清寧都三魏全集本)。
〔清〕魏藎臣修,闞禎兆纂,《(康熙)通海縣志》(清康熙三十年[1671]刻本)。
〔清〕懷蔭布修,黄任纂,《(乾隆)泉州府志》(清光緒八年[1882]補刻本)。
〔清〕羅愫修,杭世駿纂,《(乾隆)烏程縣志》(清乾隆十一年[1747]刻本)。
〔清〕羅慶薌修,彭玉麟纂,《(同治)衡陽縣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民國十九年[1930]景清光緖二十年[1894]黃岡王氏刻本),《全五代詩》(清函海本)。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民國十九年[1930]景清光緖二十年[1894]黃岡王氏刻本),《全後漢文》。
〔清〕覺羅曾爾泰修,陳顧聯纂,《(乾隆)兗州府志》(明嘉靖刻本)。
〔清〕釋明倫撰,釋實懿重纂,《雲居聖水寺志》(清光緖十八年[1892]錢塘丁氏重刻本)。
〔民國〕孔兆熊修,陰國垣纂,《〔民國〕沁源縣志》(民國廿二年[1933]刊本)。
〔民國〕王祖畲纂,《〔民國〕鎮洋縣志》(民國八年[1919]刊本)。
〔民國〕朱鍚恩續纂,《〔民國〕海寧州志稿》(民國十一年[1922]排印本)。
〔民國〕吳葭修,王鍾珂纂,《〔民國〕寳山縣再續志》(民國十二年[1923]鉛印本)。
〔民國〕李楁撰,《(民國)杭州府志》(民國十一年[1922]本)。
〔民國〕李鍾豫修,《〔民國〕續修莱蕪縣志》(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
〔民國〕來裕恂纂輯,《〔民國〕蕭山縣志稿》(稿本)。
〔民國〕林學增修,吳錫璜纂,《〔民國〕同安縣志》(民國十八年[1939]鉛印本)。
〔民國〕金城修,陳畬纂,《〔民國〕新昌縣志》(民國八年[1919]鉛印本)。
〔民國〕金蓉鏡等纂修,《〔民國〕重修秀水縣志》(稿本)。
〔民國〕俞慶瀾修,張燦奎纂,《〔民國〕宿松縣志》(民國十年[1921]刊本)。
〔民國〕徐士瀛修,張子榮纂,《〔民國〕新登縣志》(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
〔民國〕曹允源纂,李根源纂,《〔民國〕吳縣志》(民國廿二年[1933]鉛印本)。
〔民國〕曹剛等修,邱景雍等纂,《(民國)連江縣志》(民國十六年[1927]鉛印本)。
〔民國〕陳訓正纂修,《〔民國〕定海縣志》(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
〔民國〕黄佔梅修,程大璋纂,《〔民國〕桂平縣志》(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
〔民國〕喻長霖修,柯華威纂,《〔民國〕台州府志》(民國廿五年[1936]鉛印本)。
〔民國〕楊士驤修,孫葆田纂,《〔民國〕山東通志》(民國七年[1918]鉛印本)。
〔民國〕翟文選等修,王樹枬等纂,《(民國)奉天通志》(民國廿三年[1934]鉛印本)。
〔民國〕歐枊羲修,梁崇鼎纂,《〔民國〕貴縣志》(民國廿四年[1935]鉛印本)。
〔民國〕羅汝澤修,徐友梧纂,《〔民國〕霞浦縣志》(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

三、近人論著(依姓名筆畫排列)

(一)歐美語文
Bokenkamp, Stephen R. Ancestors and Anxiety: Daoism and the Birth of Rebirth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Bokenkamp, Stephen R.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pp. 230-274.
Boltx, Judith M. “Opening the Gates of Purgatory: A Twelfth-century Taoist Meditation Technique for the Salvation of Lost Souls.” in Michel Strickman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 A. Stein Ⅱ. Brussels: Institut da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1983, pp. 487-511.
Cedzich, Ursula-Angelika. “Ghost and Demons, Law and Order: Grave Quelling Texts and Early Taoist Liturgy,” Taoist Resources, 4.2 (1993), pp. 23-35.
Davis, Edward L. 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Frazer, James G. The Fear of the Dead in Primitive Religion. Surrey: Curzon Press, 1994.
Geertz,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Books, c1973; 中譯: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
Lagerwey, John. 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New York: Collier Macmillan, 1987.
Lai, Chi Tim. “The Daoist Identity of the Yellow Register Retreat in the Southern Song: A Case Study of Jin Yunzhong's Great Rites of Lingbao,” in 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20 (2013), pp. 63-93.
Robinet, Isabelle. Taoist Meditation: The Mao-shan Tradition of Great Purity. trans. by Julian F. Pas and Norman J. Girardo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Schipper, Kristofer & Verellen, Franciscus eds. 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Schipper, Kristofer M. “Mu-1ien Plays in Taoist Liturgical Context,” in David Johnson ed., Ritual Opera Operatic Ritua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9, pp. 126-154.
Schipper, Kristofer M. “The Written Memorial in Taoist Ceremonies,”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309-324.
Seidel, Anna K. Facets of Taoism: 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2.
Seidel, Anna K., “Traces of Han Religion in Funeral Texts Found in Tombs.” 收入秋月觀暎主編,《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頁21-57;中譯:索安(Anna K. Seidel)著,趙宏勃譯,〈從墓葬的葬儀文書看漢代宗教的軌迹〉,《法國漢學》第七輯(2002),頁118-148。
Sigwalt, Patrick. “Le rite funéraire Lingbao à travers le Wulian shengshi jing (Ve siécle),” T’oung Pao, 92 (2006), pp. 325-372.

(二)中日文專書
丸山宏,《道教儀礼文書の歷史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4。
大淵忍爾,《中囯人の宗教儀礼》,岡山:福五書店,1983。
小林正美,《道教の斎法儀礼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知泉書館,2006。
山田利明,《六朝道教儀禮の研究》,東京:東方書店,1999。
山田明廣,《台湾道教における斎儀—— その源流と展開》,東京:大河書房,2015。
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3。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4。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
末成道男,《功徳儀礼の二つの型:台湾の事例を中心に》,東京:東洋文化研究所,1992。
田仲一成,《中国鄉村祭祀硏究—— 地方劇の環境》,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9。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冊》,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修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江燦騰、王見川主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 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1994。
池田末利,《中国古代宗教史研究—— 制度と思想》,東京:東海大学出版會,1981。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余德慧,《臺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臺北:心靈工坊,2006。
吳榮曾,《先秦兩漢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李志鴻,《道教天心正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李建民,《方術、醫學、歷史》,臺北:南天書局,2000。
李剛,《何以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成都:巴蜀書社,2008。
李添春,《臺灣省通志稿》,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
李喬,《中國行業神(上卷)》,臺北:雲龍出版社,1996。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霞,《生死智慧—— 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李豐楙、謝聰輝合著,《濟度大事臺灣齋醮》,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 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6。
松本浩一,《宋代の道教と民間信仰》,東京:汲古書院,2006。
林明義主編,《臺灣冠婚喪祭家禮全書》,臺北:武陵出版社,1995。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 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 北臺灣的厲鬼信仰》,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武内房司編著,《越境する近代東アジアの民衆宗教—— 中国・台湾・香港・ベトナム、そして日本》,東京:明石書店,2011。
金谷治,《死と運命—— 中国古代的思索》,京都:法藏館,1986。
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徐福全,《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不詳:作者自印,2001。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
張珣,《疾病與文化:臺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89。
張捷夫,《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張捷夫,《喪葬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3。
張勛燎、白彬,《中國道教考古》,北京:線裝書局,2006。
張澤洪,《道教齋醮科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
淺野春二,《台湾における道教儀礼の研究》,東京:笠間書院,2005。
陳耀庭,《陳耀庭道教研究文集(下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陳耀庭,《道教儀禮》,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9。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 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
劉仲宇,《道教法術》,上海:上海化出版社,2002。
劉屹,《敬天與崇道—— 中古經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枝萬,《臺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14;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鄭良樹,《儀禮‧士喪禮墓葬研究》,臺北:中華出版社,1971。
鄭培凱主編,《宗教信仰與想像》,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7。
黎志添主編,《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5。
黎志添主編,《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
黎志添主編,《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 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6。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賴賢宗、蕭進銘編著,《臺灣的仙道信仰與丹道文化》,臺北:博揚出版社,2010。
錢穆,《靈魂與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三)中日文論文
丸山宏,〈台南道教の功徳儀礼—— 道教儀礼史からの考察〉,收入氏著,《道教儀礼文書の歷史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4,頁289-322。
丸山宏,〈冢訟を分解する章について—— 章本の研究(一)〉,收入氏著,《道教儀礼文書の歷史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4,頁39-66。
丸山宏,〈霊宝法の錬度科儀に見える生死論について〉,收入宮澤正順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刊行會編,《東洋:比較文化論集—— 宮澤正順博士古稀記念》,東京:青史出版社,2004,頁87-106。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中的順逆問題〉,《世界宗教研究》,2000:4(北京,2000.12),頁56-64。
王健文,〈「死亡」與「不朽」—— 古典中國關於「死亡」的概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2(臺南,1996.12),頁163-207。
史考進,〈論煉度儀〉,收入上海市道教協會編,《上海道教文化探索》,上海:上海市道教協會,2001,頁343-371。
石田秀實著,林宜芳譯,〈由身體生成過程的認識來看中國古代身體觀的特質〉,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頁177-192。
池田末利,〈魂魄考—— 思想の起源と發展〉,收入氏著,《中国古代宗教史研究—— 制度と思想》,東京:東海大学出版會,1981,頁199-202。
余德慧、劉美妤,〈從俗智的啟蒙到心性與倫理的建構—— 以一個慈惠堂虔信徒網絡療癒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2:4(臺北,2004.6),頁72-117。
呂鵬志,〈天師道旨教齋考(上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0:3(臺北,2009.3),頁355-402。
呂鵬志,〈天師道旨教齋考(下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0:4(臺北,2009.6),頁507-553。
呂鵬志,〈靈寶六齋考〉,《文史》,96:3(北京,2011.8),頁85-125。
李志鴻,〈天心正法與兩宋道教的齋醮之變〉,《世界宗教研究》,2008:1(北京,2008.3),頁58-66。
李建民,〈屍體、骷髏與魂魄—— 傳統靈魂觀新論〉,《當代》,90(臺北,1993.10),頁48-65。
李剛,〈道教的身體觀初探〉,《天府新論》,2009:6(成都,2009.11),頁33-40。
李學勤,〈睡虎地秦簡《日書》與楚秦社會〉,《江漢考古》,1985:4(武漢,1985.11),頁60-66。
李豐楙,〈收驚—— 一個從「異常」返「常」的法術醫療現象〉,收入黎志添主編,《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頁280-328。
李豐楙,〈葛洪《抱朴子》內篇的「氣」、「炁」學說—— 中國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的基礎〉,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頁517-539。
李豐楙,〈道教喪葬禮俗複合的魂魄觀〉,《泉南文化》,4(臺北,2001.7),頁50-65。
李豐楙,〈臺灣中南部道教拔度儀中目蓮戲曲初探〉,《民俗曲藝》,77(臺北,1992.5),頁89-147。
李豐楙,〈臺灣民間禮俗中的生死關懷—— 一個中國式結構意義的考察〉,《哲學雜誌》,8(臺北,1994.4),頁32-53。
李豐楙,〈臺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 以道教法教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71(臺北,1991.5),頁174-210。
李豐楙,〈複合與變革—— 臺灣道教拔度儀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4/95(臺北,1995.5),頁83-116。
李豐楙,〈獨尊與並存:漢代喪葬禮俗的衝突與融合—— 道教前史的綜合考察之一〉,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輯,《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5,頁527-595。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 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3(臺北,1991.9),頁1-65。
松本浩一,〈中元節的產生與普度的變遷〉,《民俗與文化》,5(臺北,2008.12),頁5-24。
林美容,〈從「著驚」到「收驚」〉,《張老師月刊》,254(臺北,1999.2),頁24-26。
林素英,〈先秦儒家的喪葬觀〉,《漢學研究》,19:2(臺北,2001.12),頁83-112。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13(臺南,2005.12),頁70-80。
林富士,〈「祝由」醫學與道教的關係:以《聖濟總錄・符禁門》為主的討論〉,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會議論文,臺北南港,2012年6月20至22日。
林富士,〈「祝由」釋義:以《黃帝內經‧素問》為核心文本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3:4(臺北,2012.12),頁671-738。
林富士,〈醫者或病人—— 童乩的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3(臺北,1995.9),頁511-568。
金谷治,《死と運命—— 中国古代的思索》,京都:法藏館,1986。
姜守誠,〈《太平經》中的「天醫神藥」觀念〉,《錦州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3(錦州,2005.8),頁36-40。
施博爾(K. Schipper),〈臺灣之道教文獻〉,《臺灣文獻》,17:3(臺中,1966.9),頁173-192。
柳存仁,〈五代到南宋的道教齋醮〉,收入氏著,《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卷中,頁753-780。
胎中千鶴,〈植民地台湾と斎教〉,收入武内房司編著,《越境する近代東アジアの民衆宗教—— 中国・台湾・香港・ベトナム、そして日本》,東京:明石書店,2011。
胡孚琛,〈道家和道教形、氣、神三重結構的人體觀〉,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頁171-176。
胡孚琛,〈道教內丹學揭秘〉,《世界宗教研究》,1997:4(北京,1997.12),頁87-99。
卿希泰,〈天心正法派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9:3(北京,1999.9),頁19-24。
張珣,〈民間寺廟的醫療儀式與象徵資源—— 以臺北市保安宮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6:1(臺北,2007.9),頁1-28。
張珣,〈道教與民間醫療文化—— 以著驚症候群為例〉,收入李豐楙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頁427-457。
張珣,〈醫病也醫命—— 民俗宗教的醫療行為及其概念〉,《臺灣文獻》,62:1(南投,2011.3),頁97-126。
張崑振,〈清代官祀空間的祭祀關係及臺灣附祀空間特徵之探討〉,《臺灣宗教研究》,3:2(臺北,2005.6),頁57-97。
張崑振,〈清代臺灣方志所載官祀建築之時代意義〉,《臺灣文獻》,56:2,(南投,2005.6),頁1-22。
張超然,〈早期道教喪葬儀式的形成〉,《輔仁宗教研究》,20(臺北,2010.3),頁27-66。
張超然,〈來自死者的殃殺—— 中古天師道喪葬儀式中的驅邪對象〉,《輔仁宗教研究》,25(臺北,2012.9),頁169-194。
張超然,〈道教靈寶經派度亡經典的形成—— 從《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到《洞玄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輔仁宗教研究》,22(臺北,2011.3),頁29-62。
張福慧、陳于柱,〈游走在巫、醫之間—— 敦煌數術文獻所見「天醫」考論〉,《寧夏社會科學》,2008:2(銀川,2008.3),頁105-107。
梁其姿,〈明清中國的醫學入門與普及化〉,《法國漢學》第8輯(北京:中華書局,2003),頁155-179。
梁其姿,〈明清社會中的醫學發展〉,收入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主編,《中國史新論—— 醫療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頁307-336。
陳耀庭,〈「大三清」與太乙煉、斗姥煉的比較研究—— 兼論華南道教與江南道教科儀的異同〉,收入黎志添主編,《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5,頁294-306。
陳耀庭,〈以生度死,以己度人—— 論煉度儀的形成及內容〉,氏著,《陳耀庭道教研究文集(下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頁133-145。
陳耀庭,〈論《先天斛食濟煉幽科》的歷史發展及其社會思想內容〉,《世界宗教研究》,1987:1(北京,1987.3),頁62-70。
麥谷邦夫,〈初期道教における救濟思想〉,《東洋文化》,57(東京,1977),頁19-63。
黃一農,〈通書—— 中國傳統天文與社會的交融〉,《漢學研究》,14:2(臺北,1996.6),頁159-186。
黃愛平,〈清代的炎帝祭祀及其文化內涵〉,《理論學刊》,2009:6(濟南,2009.6),頁112-116。
楊士賢,〈臺灣閩南釋教「午夜」喪葬拔渡法事調查—— 以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慈明壇為研究對象〉,《民俗曲藝》,162(臺北,2008.12),頁85-138。
楊愛國,〈東漢時期道教參與喪葬活動的考古學證據〉,《文史哲》,2011:4(濟南,2011.7),頁86-91。
蒲慕州,〈死後的想像—— 一個比較的觀點〉,收入鄭培凱主編,《宗教信仰與想像》,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7,頁55-85。
蒲慕州,〈從墓葬形制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轉變〉,《歷史月刊》,139(臺北,1999.8),頁74-78。
蒲慕州,〈睡虎地秦簡《日書》的世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62:4(臺北,1993.4),頁623-675。
劉中平,〈論清代祭典制度〉,《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6(瀋陽,2008.11),頁85-89。
劉希洋,〈明清江南醫生與地方慈善事業探論〉,《中醫藥文化》,2016:2(上海,2016.6),頁25-34。
劉昭瑞,〈談考古發現的道教解注文〉,《敦煌研究》,1991:4(蘭州,1991.12),頁51-57。
蔡晏霖,〈思索「地方知識」〉,《亞太研究論壇》,54(臺北,2011.12),頁203-204。
鄭燦山,〈道教內丹的思想類型及其意義—— 以唐代鍾呂《靈寶畢法》為論述核心〉,《臺灣宗教研究》,9:1(臺北,2010.6),頁29-57。
黎志添,〈《先天斛食濟煉幽科》考—— 一部廣東道教科儀本的文本源流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1(香港,2010.7),頁117-141。
黎志添,〈道教施食煉度科儀中的懺悔思想—— 以當代四種廣東與江浙道教科本為中心考察〉,《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7(香港,2013.7),頁277-298。
盧國龍,〈齋醮科儀的古今之變〉,氏著,《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第4章,頁88-132。
謝世維,〈太陰練形—— 六朝道教經典當中的死後修練與亡者救度〉,收入氏著,《大梵彌羅—— 中古時期道教經典當中的佛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頁71-116。
謝世維,〈練形與鍊度—— 六朝道教經典當中的死後修練與亡者救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3:4(臺北,2012.12),頁739-777。
謝宗榮,〈大龍峒保安宮癸未年三朝慶成醮醮典行事(上)〉,《臺北文獻(直字)》,153(臺北,2005.9),頁159-200。
謝宗榮,〈大龍峒保安宮癸未年三朝慶成醮醮典行事(下)〉,《臺北文獻(直字)》,154(臺北,2005.12),頁143-171。
謝宗榮,〈臺灣的慶成習俗展示〉,《宗教大同》,4(臺北,2005.12),頁46-52。
瞿海源,〈術數流行與社會變遷〉,收入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論命、靈、科學:「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257-291。

(四)學位論文
吳升元,〈臺灣龍華教派司公壇之研究—— 以苗栗苑裡地區為中心〉,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裕盛,〈擇日通書之脈絡分析與研究—— 以《欽定協紀辨方書》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瓊婉,〈陽宅天醫方與人體之互動關係〉,嘉義: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孫永龍,《陰陽五行與《太平經》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
祝逸雯,《宋元時期道教鍊度文獻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課程哲學博士論文,2013。
黃鎮國,〈宗教醫療術儀初探—— 以《千金翼方.禁經》之禁術為例〉,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1。
楊士賢,〈臺灣釋教喪葬拔渡法事及其儀式戲劇研究—— 以花蓮縣閩南釋教系統之冥路法事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修訂本,臺北:博揚文化,2015。
楊士賢,《臺灣釋教喪葬拔渡法事及其民間文學研究—— 以閩南釋教系統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修訂本,臺北:博揚文化,2016。
楊甯堯,〈清代京畿與直省官祀建築空間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鄭宛鈞,〈漢唐醫學之「人神」禁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碩士論文,2011。

(五)電子資料庫
「中國方志庫」、「中國基本古籍庫」,收入「愛如生數據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所研發。網址:http://er07.com/home/pro_3.html。
「中華電子佛典」,台灣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網址:http://www.cbeta.org/。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香港迪志公司出版。http://www.sikuquanshu.com/main.aspx。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研發。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 ihp/hanji.htm。

(六)網路新聞
〈當愛女送行者〉,《自由時報》(臺北;記者蔡淑媛、陳界良),2009年5月29日。網址:http://n.yam.com/tlt/society/200905/20090529718440.html(檢索日期2018/04/30)。
〈跨陰陽兩道。警察兼道士,小林村超渡亡魂〉,《今日新聞》(臺中;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吳淑萍、郭旭輝),2009年9月2日,網址:http://www.nownews.com/n/2009/09/02/822590(檢索日期2018/04/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