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殷商政治空間及其主要統治結構
作者:江俊偉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郭靜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甲骨文殷墟四土四方政治地理OracleYin Dynasty ruinsFour Tu (Four Lands)Four Fang (Four Directions)Political ge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文主要運用一手史料釐清殷商政治結構與空間分布之關係。所謂「殷商」,是指傳世文獻記載盤庚遷殷之後的商朝,時代約為西元前14世紀至前11世紀左右。內容主要探討殷商政治空間的劃分以及主要統治結構等。首先殷商王室的空間觀念為「中──方」觀,即中、東、西、南、北方。表現在政治區域上則是由中央至周邊依序劃分為「商」、「四土」及「四方」。「商」是殷商王室所居之地,「四土」是臣屬於王室的族群所在,「四方」則是殷商政權勢力不及的區域。關於「商」的性質,甲骨文可看出殷商王室以自己的居地為中心,並存在「商」、「邑商合稱」、「邑」為主的各種稱呼,其意義大多指「王邑」,少部分指稱「商王國」。考古材料則顯示,殷墟遺址的遺存及規模作為殷商政權的中心「王邑」已無疑義。二者均體現出殷商王室以自居「商」為尊,有別與其他族群的思想。
至於殷商政權的「周邊」情況,甲骨文能概括殷商政權最大的勢力範圍大約西至西安,北至京冀,東至魯西半部,東南至蘇、豫、皖交界一帶,南至豫南。考古遺存則反映出三個層次,分別相當於殷商王室直接控制區、臣屬族群所在區、侯或方國等較為獨立的勢力所在區。以上部分區域涵蓋了甲骨文「四土」概念。殷墟文化之外則是分布著各個考古學文化,一部分區域可能相當於甲骨文「四土」之外的「四方」概念。
殷商政治空間的主要結構以「王」、「子」、「婦」、「族」、「侯」及「方」為主。「王」是這個結構的最高領導者,居於並直接統轄中央王邑「商」及周邊區域。「子」乃商王宗室,多數同樣居於「商」,少部分位於「四土」區域。「婦」為王室配偶,同樣多數居於「商」。她們一部分來自其他族群,是殷商王室與周邊族群聯姻以鞏固關係的明證。「族」則是卜辭對各個勢力的統稱,遍布於殷商政治空間。「侯」大多涉及軍事與受商王命令,其性質為殷商王室的「藩屏」,位居「四土」。「伯」則非殷商王室的爵稱或職官,而是泛指各族群的「領袖」或異族之長。「方」大多與殷王室敵對,處於王室勢力不及的「四方」區域。其性質影響並成為周代典籍記載「方伯」之制的根源。以上對殷商政治空間的區域劃分及由內而外統治結構的分析,充實了中國歷史政治地理研究的內涵。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Yin Dynasty (From 14th century BC to 11th century BC) by unearthed literature. Content includes division of political regions, main governing structure, and so on. Firstly, the geographical concepts of Yin Dynasty were the Concept of Four Directions (Four Fang), which was divided into political space of Shang, Four Lands (Four Tu) and Four Directions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The “Shang” was the “center” of the Yin Dynasty and had different names. Archaeological data show that quantities and scale of the Yin Dynasty ruins in Anyang was absolutely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Yin regime.
As the situation around Yin regime, oracle summarize the largest range of political forces of Yin Dynasty ranged from Xi'an in the west, Beijing and Hebei in the north to the western half of Shandong in the east to the junction of Jiangsu, Henan and Anhui in the southeast and to the south of Henan. Archaeological remains reflect three levels: direct control areas by Yin royal family, vassal ethnic group areas, independent power areas like “Hou” and “Fang”.
In the main governing structure of the Yin Dynasty, there mainly were Wang (King), Zi (Prince), Fu (Lady), Zu (Groups), Hou (Marquis), and Fang (Country). “King” was the supreme ruler of the Yin Dynasty, live in the central capital “Shang”. “Zi (Prince)” belonged to the clan of the king, most of them lived in the capital, but a few in the Four Lands. “Fu (Lady)” was the spouse of king, which formed from marriage between Yin and other clans, majority of them lived in the capital. “Zu (Groups)” was the general name to different forces in the oracle, which was located all over the political space of the Yin Dynasty. Most of the “Hou (Marquis)” involved military and king orders and nature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Yin royal family, so they were in Four Lands. In Oracle: “Bo(伯)” does not mean “count”, but means “leader”. Ethnic groups referring as “Fang” do not subordinate to the Yin Dynasty. They were located at the peripheral of the power of Yin Dynasty. In addition, the Zhou's system of “Fang Bo” was originated from fang in the Oracle Bones. Above all,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the political space of Yin dynasti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uling structure from the inside out enrich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Chinese historical political geography.
一、出土文獻(甲骨文、金文)
(韓)李鐘淑、葛英會著,《北京大學珍藏甲骨文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上海博物館編、濮茅左編著,《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購藏甲骨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編,《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1980─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上海:中華書局,1984─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伊藤道治撰,天理大學天理敎道友社編,《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藏品‧甲骨文字》,天理:天理教道友社,1987年。
宋鎮豪、郭富純主編,《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宋鎮豪、趙鵬、馬季凡編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宋鎮豪主編,《張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北京:新華書局,2009年。
宋鎮豪等編著,《殷墟甲骨拾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編,《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編輯,《英國所藏甲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1992年。
松丸道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藏甲骨文字‧圖版篇》,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1983年。
段振美等編,《殷墟甲骨輯佚:安陽民間藏甲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胡厚宣編,《蘇德美日所見甲骨集》,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
曹瑋編著,《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2002年。
許進雄,《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Canada:Hunter Rose Company,1979年。
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2年。
雷煥章,《法國所藏甲骨錄》,臺北:光啟出版社,1985年。
雷煥章,《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錄》,臺北:光啟出版社,1997年。
鍾柏生、陳昭容,《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二、傳世文獻
(春秋)左丘明傳,(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戰國)屈原等著,(北宋)洪興祖補注,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戰國)荀況著,李滌生集釋,《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戰國)韓非著,陳奇猷校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韓非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西漢)公羊壽傳,(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公羊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西漢)劉安等著,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西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西漢)楊雄著,汪榮寶義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西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東漢)趙岐注,(北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東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經韵樓藏版,臺北:天工書局,1987年。
(吳)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曹魏)王弼、(東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曹魏)何晏注,(北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東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穀梁注疏》,收於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劉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補(西晉)司馬彪〈志〉,《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收於(清)王先謙編,《皇清經解續編》,臺北:漢京文化,1980年。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三、考古發掘資料
(一)考古報告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海金樂、韓炳華編著,《靈石旌介商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州市博物館,〈青州市蘇埠屯商代墓地發掘報告〉,《海岱考古》第1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69─1977年殷墟西區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第1期,頁27─14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6—1987年安陽花園莊南地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2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4—1988年安陽大司空村北地殷代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4年第4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2000—2001年安陽孝民屯東南地殷代鑄銅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6年第3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婦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再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安陽殷墟郭家莊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滕州前掌大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安陽殷墟花園莊東地商代墓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南邠州‧碾子坡》,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安陽殷墟小屯建築遺存》,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安陽大司空:2004年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輝縣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北京大學考古系商周組、菏澤地區博物館、菏澤市文化館,〈山東菏澤安邱堌堆遺址1984年發掘報告〉,《考古學研究(八)》,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商丘地區文管會,〈河南夏邑清凉山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研究(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乙編──殷虛建築遺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河北省文物局,〈河北邯鄲薛莊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14年第3期。
安陽市文物工作隊,〈1995─1996年安陽劉家莊殷代遺址發掘報告〉,《華夏考古》1997年第2期。
安陽市文物工作隊,〈1983─1986年安陽劉家莊殷代墓葬發掘報告〉,《華夏考古》1997年第2期。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安陽殷墟徐家橋郭家莊商代墓葬:2004─2008年殷墟考古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大城墩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6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邢台東先賢考古隊,〈邢台東先賢商代遺址發掘報告〉,《古代文明》第1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文化學院,〈武安趙窑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2年第3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隆堯縣文物保管所,〈隆堯雙碑遺址發掘報告〉,《河北省考古文集》,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著,《邢台商周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邢台曹演莊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8年第4期。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磁縣下七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
河北省邢台市文物管理處編著,《邢台糧庫遺址》,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輝縣孟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鄭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滎陽市文物保護管理中心編著,《滎陽西司馬墓地》,鄭州:大象出版社,2016年。
河南省文物局編著,《輝縣孫村遺址》,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滎陽豎河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10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年。
高去尋遺稿,杜正勝、李永迪編,《大司空村:第二次發掘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年。
國家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系編著,《晉中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劉士莪編著,《老牛坡 : 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田野發掘報告》,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滕州市博物馆,〈滕州前掌大村南墓地发掘报告(1998─2001)〉,《海岱考古》第3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編著,《登封南窪:2004─2006年田野考古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韓國河、趙海洲編著,《新鄉李大召:仰韶文化至漢代遺址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駐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河南駐馬店閏樓商代墓地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18年第4期。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濟南市劉家莊遺址商代墓葬發掘報告〉,《海岱考古》第11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

(二)發掘簡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靈石旌介發現商周及漢代遺跡〉,《文物》2004年第8期。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南市考古所,〈濟南市大辛莊遺址出土商代甲骨文〉,《考古》2003年第6期。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濟南市大辛莊商代居址與墓葬〉,《考古》2004年第7期。
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山東鄒平丁公遺址第二、三次發掘簡報〉,《考古》1992年第6期。
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南市博物館,〈1984年秋濟南大辛莊遺址試掘述要〉,《文物》1995年第6期。
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鄒平縣文化局,〈山東鄒平丁公遺址試掘簡報〉,《考古》1989年第5期。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東陽信縣李屋遺址商代遺存發掘簡報〉,《考古》2010年第3期。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益都蘇埠屯第一號奴隸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鄒縣文物保管所,〈山東鄒縣古代遺址調查〉,《考古學集刊》第3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0─1982年安陽苗圃北地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6年第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76年安陽小屯西北地發掘簡報〉,《考古》1987年第4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6年安陽大司空村南地的兩座殷墓〉,《考古》1989年第7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7年秋安陽梅園莊南地殷墓的發掘〉,《考古》1991年第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91年安陽花園莊東地、南地發掘簡報〉,《考古》1993年第6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安陽殷墟劉家莊北1046號墓〉,《考古學集刊》第15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殷墟劉家莊北地殷墓與西周墓〉,《考古》2005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宮殿宗廟區的勘探和發掘〉,《考古學報》2009年第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劉家莊北地2008年發掘簡報〉,《考古》2009年第7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小屯西地商代大墓發掘簡報〉,《考古》2009年第9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孝民屯東南地商代墓葬1989─1990年的發掘〉,《考古》2009年第9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劉家莊北地2010─2011年發掘簡報〉,《考古》2012年第1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劉家莊北地製陶作坊遺址的發掘〉,《考古》2012年第1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鐵三路殷墟文化時期製骨作坊遺址〉,《考古》2015年第8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大司空村東地商代遺存2012─2015年的發掘〉,《考古》2015年第1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新安莊西地2007年商代遺存發掘簡報〉,《考古》2016年第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劉家莊北地鉛錠貯藏坑發掘簡報〉,《考古》2018年第10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豫北紗廠地點2011─2014年發掘簡報〉,《考古》2019年第3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隊,〈1991年安陽後岡殷墓的發掘〉,《考古》1993年第10期,頁880─903。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發掘隊,〈山東平陰縣朱家橋殷代遺址〉,《考古》1961年第2期。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完所山東發掘隊,〈山東梁山青堌堆發掘簡報〉,《考古》1962年第1期。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73年安陽小屯南地發掘簡報〉,《考古》1975年第1期。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1975年安陽殷墟的新發現〉,《考古》1976年第4期。
孔德銘等,〈河南省安陽市辛店商代鑄銅遺址發掘及學術意義〉,《三代考古(七)》,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文啓明,〈河北新樂、無極發現晚商青銅器〉,《文物》1987年第1期。
王進先、楊曉宏,〈山西武鄉縣上城村出土一批晚商銅器〉,《文物》1992年第4期。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河北臨城縣補要村遺址北區發掘簡報〉,《考古》2011年第3期。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河北臨城縣補要村遺址南區發掘簡報〉,《考古》2011年第3期。
平陰縣博物館籌建處,〈山東平陰洪範商墓清理簡報〉,《文物》1992年第4期。
正定縣文物保管所,〈河北靈壽縣西木佛村出土一批商代文物〉,《文物資料叢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石家莊地區文化局文物普查組,〈河北省石家莊地區的考古新發現〉,《文物資料叢刊》1,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
任志遠、田鳳山、羅平,〈沙河縣青介村發現古代文化遺址〉,《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10期。
安陽市文物工作隊,〈河南安陽郭莊村北發現一座殷墓〉,《考古》1991年第10期。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安陽北徐家橋村北商代遺址發掘簡報〉,《中原文物》2017年第5期。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陽劉家莊北地商代遺址墓葬2009─2010年發掘簡報〉,《文物》2017年第6期。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陽市任家莊南地商代晚期鑄銅遺址2016─2017年發掘簡報〉,《中原文物》2018年第5期。
安陽市博物館,〈安陽鐵西劉家莊南殷代墓葬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1958年邢台地區古遺址古墓葬的發現與清理〉,《文物》1959年第9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邢台尹郭村商代遺址及戰國墓葬試掘簡報〉,《文物》1960年第4期。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北邯鄲澗溝村古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61年第4期。
河北省文化局發掘組,〈邢台市發現商代遺址〉,《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9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邢台市文物管理處,〈河北邢台市葛家莊遺址1999年發掘簡報〉,《考古》2005年第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鄲市文物研究所、永年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永年鄧底遺址發掘簡報〉,《河北省考古文集(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處、容城縣文物保管所,〈河北容城縣上坡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9年第7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地區文物管理所,〈定州北莊子商墓發掘簡報〉,《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具會,〈邢台賈村商代遺址試掘簡報〉,《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10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南孟縣澗溪遺址發掘〉,《考古》1961年第1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第一隊,〈河南上蔡出土的一批銅器〉,《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11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滎陽市關帝廟遺址商代晚期遺存發掘簡報〉,《考古》2008年第7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滎陽小胡村墓地商代墓葬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15年第1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淇縣大李莊商代晚期墓葬發掘簡報〉,《考古》2018年第5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調文物保護辦公室,〈鄭州市馬良寨遺址晚商文化遺存發掘簡報〉,《考古》2017年第4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信陽市博物館、羅山縣博物館,〈河南羅山天湖商周墓地M57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16年第2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新鄉地區文管會、孟縣文化館,〈河南孟縣西後津遺址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河南省信陽地區文管會、河南省羅山縣文化館,〈羅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學報》1986年第2期。
長治市博物館,〈山西屯留縣上村出土商代青銅器〉,《考古》1991年第2期。
阜陽地區博物館,〈安徽穎上王崗、趙集發現商代文物〉,《文物》1985年第10期。
信陽地區文管會、固始縣文管會,〈固始縣葛藤山六號商代墓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
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化館,〈河南羅山縣蟒張商代墓地第一次發掘簡報〉,《考古》1981年第2期。
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化館,〈羅山縣蟒張後李商周墓地第二次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管會,〈羅山蟒張後李商周墓地第三次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
南陽市文物工作隊,〈南陽市十里廟遺址調查〉,《江漢考古》1994年第2期。
南陽市博物館,〈南陽市博物館館藏的商代青銅器〉,《中原文物》1984年第1期。
唐雲明,〈邢台西關外遺址試掘〉,《文物》1960年第7期。
殷墟孝民屯考古隊,〈河南安陽市孝民屯商代房址2003─2004年發掘簡報〉,《考古》2007年第1期。
殷墟孝民屯考古隊,〈河南安陽市孝民屯商代鑄銅遺址2003─2004年的發掘〉,《考古》2007年第1期。
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7期。
國家文物局考古領隊培訓班,〈山東鄒縣南關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91年第2期。
張長壽、張光直,〈河南商丘地區殷商文明調查發掘初步報告〉,《考古》1997年第4期。
張增午,〈河南林縣下陶村發現一件晚商銅斝〉,《文物》1982年第9期。
淮陽縣博物館,〈河南淮陽縣出土一批晚商文物〉,《文物》1989年第3期。
郭勇,〈山西長子縣北郊發現商代銅器〉,《文物資料叢刊》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傅山泉、明永華,〈河南新鄉市楊村商代遺址試掘簡報〉,《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
游清漢,〈河南南陽市十里廟發現商代遺址〉,《考古》1959年第7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馆,〈湖北隨州葉家山M65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11年第3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馆,〈湖北隨州市葉家山西周墓地〉,《考古》2012年第7期。
楊寶順,〈溫縣出土的商代銅器〉,《文物》1975年第2期。
葛介屏,〈安徽阜南發現殷商時代的青銅器〉,《文物》1959年第1期。
壽光縣博物館,〈山東壽光縣新發現一批紀國銅器〉,《文物》1985年第3期。
趙宗秀,〈山東泗水發現商代青銅器〉,《考古》1988年第3期。
齊泰定,〈河南輝縣褚丘出土的商代銅器〉,《考古》1965年第5期。
劉友恒、樊子林,〈河北正定縣新城鋪出土商代青銅器〉,《文物》1984年第12期。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商丘市文物局、民權縣文化局,〈河南民權縣牛牧崗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12年第2期。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黃河路109號院殷代墓葬發掘簡報〉,《中原文物》2015年第3期。
鄭州市博物館,〈鄭州市陳莊遺址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86年第2期。
鞏啟明,〈西安袁家崖發現商代晚期墓葬〉,《文物資料叢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橋北考古隊,〈山西浮山橋北商周墓〉,《古代文明》第5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羅平,〈河北磁縣下七垣出土殷代青銅器〉,《文物》1974年第11期。
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陝西武功鄭家坡先周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7期。

(三)報刊
無署名,〈山西臨汾破獲文物案繳獲商晚期「先」族青銅器〉,《中國文物報》 2001年6月3日,第1版。
王勝昔,〈考古發現證實河南安陽辛店遺址爲商代晚期大型青銅鑄造基地〉,《光明日報》2019年2月27日,第9版。
李韻,〈「考古中國」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光明日報》2018年12月24日第9版。
劉青彬、劉彥鋒,〈河南鄭州高莊遺址發現晚商遺存〉,《中國文物報》2017年1月27日,第8版。

四、近人研究
(一)中文
1、專書
(清)孫詒讓,《契文舉例》,據蟫隱盧印行1927年8月石印本影印,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7,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又出於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丁山,《商周史料考證》,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60年,又出於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夏商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王正毅,《現代政治地理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
王震中,《商代都邑》,收於宋鎮豪主編,《商代史》卷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朱彥民,《商族的起源、遷徙與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吳其昌,《殷虛書契解詁》,據1934年起武漢大學《文哲季刊》手書版影印,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宋新潮,《殷商文化區域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宋鎮豪、劉源,《甲骨學殷商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勉註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管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李學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周振鶴,《中國歷史政治地理十六講》,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1年。
林宏明,《醉古集:甲骨的綴合與研究》,臺北:萬卷樓,2011年再版。
林沄,《商史三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8年。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韋心瀅,《殷代商王國政治地理結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蘭,《殷虛文字記》,北京:北京大學石印,1934年,又出於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夏曾佑,《中國古代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3年,又出於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孫亞冰、林歡,《商代地理與方國》,收於宋鎮豪主編,《商代史》卷1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孫進己、孫海、藺新建、蘇天鈞、馮永謙等人主編,《中國考古集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部分省份出版資料不同,1994—2008年。
島邦男著,濮茅左、顧偉良譯,《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高亨,《詩經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崎川隆,《賓組甲骨文分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張秉權,《殷虛文字丙編‧上輯(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年。
張秉權,《殷虛文字丙編‧上輯(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
張蔭麟,《中國史綱》,重慶:青年書店,1941年,又出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郭沫若,《卜辭通纂》,據日本東京文求堂書店1933年5月影印本影印,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2,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據1957年科學出版社影印本影印,收於劉慶柱、段志洪主編,《金文文獻集成》21,北京:線裝書局,2005年。
郭靜云,《親仁與天命:從《緇衣》看先秦儒學轉化成「經」》,臺北:萬卷樓,2010年。
郭靜云,《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郭靜云,《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陳煒湛,《甲骨文田獵刻辭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又出於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彭明瀚,《吳城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又出於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黃天樹主編,《甲骨拼合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黃天樹主編,《甲骨拼合續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黃天樹主編,《甲骨拼合四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6年。
楊郁彥,《甲骨文合集分組分類總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楊寶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董作賓,《殷曆譜》,四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5年,收於氏著,《董作賓先生全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雷興山,《先周文化探索》,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趙林,《殷契釋親──論商代的親屬稱謂及親屬組織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蔡哲茂,《甲骨綴合集》,臺北:樂華書局,1999年。
蔡哲茂,《甲骨綴合續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鄭杰祥,《商代地理概論》,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錢穆,《史記地名考》,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又出於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鍾柏生,《殷商卜辭地理論叢》,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據王國維1915年2月手書永慕園石印本影印,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7,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59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2、期刊論文
于省吾,〈釋 〉,收於氏著,《雙劍誃殷契駢枝》,據北京虎坊橋大業印刷局1940年10月版影印,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8,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于省吾,〈釋 〉,收於氏著,《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據北京虎坊橋大業印刷局1941年8月版影印,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8,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于省吾,〈釋小王〉,收於氏著,《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據1944年5月石印本影印,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8,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于省吾,〈從甲骨文看商代社會性質〉,《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學報》1957年2、3期合刊。
于省吾,〈釋「 方昜」〉,收於氏著,《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于省吾,〈釋四單〉,收於氏著,《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于薇,〈從王室與蘇氏之爭看周王朝的王畿問題〉,《社會科學輯刊》2008年第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報告(一四)〉,《考古》1987年第7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報告(一五)〉,《考古》1988年第7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實驗研究中心碳十四實驗室,〈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報告(三一)〉,《考古》2005年第7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實驗研究中心碳十四實驗室,〈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報告(三三)〉,《考古》2007年第7期。
王玉哲,〈殷商疆域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點」和「面」的概念〉,《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2期。
王冠英,〈殷周的外服及其演變〉,《歷史研究》1984年第5期。
王建,〈西周方伯發微〉,《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
王國維,〈古諸侯稱王說〉,收於氏著,《觀堂集林》附別集,據1921年烏程蔣氏及羅振玉、商務印書館輯印等版本校勘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收於氏著,《觀堂集林》,據1921年烏程蔣氏及羅振玉、商務印書館輯印等版本校勘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國維,〈鬼方昆夷玁狁考〉,收於氏著,《觀堂集林》,據1921年烏程蔣氏及羅振玉、商務印書館輯印等版本校勘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國維,〈說殷〉,收於氏著,《觀堂集林》,據1921年烏程蔣氏及羅振玉、商務印書館輯印等版本校勘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國維,〈說商〉,收於氏著,《觀堂集林》,據1921年烏程蔣氏及羅振玉、商務印書館輯印等版本校勘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震中,〈甲骨文亳邑新探〉,《歷史研究》2004年第5期。
王震中,〈商代都鄙邑落結構與商王的統治方式〉,《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王樹明、張光明,〈山東省桓台縣史家商代箕( )國都址東夷舊部薄姑說〉,《管子學刊》2011年第2期。
付琳,〈滕州前掌大墓地分期及相關問題研究〉,《華夏考古》2014年第1期。
石璋如,〈殷代的夯土、版築、與一般建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本1分,1969年。
朱鳳瀚,〈商代晩期社會中的商人宗族〉,收於田昌五主編,《華夏文明》第3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又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25,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朱鳳瀚,〈殷墟卜辭中「侯」的身分補證──兼論「侯」、「伯」之異同〉,收於李宗焜主編,《臺北古文字與古代史》第4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年。
何毓靈,〈試論安陽殷墟孝民屯遺址半地穴式建築群的性質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2009年第2期。
何毓靈、岳洪彬,〈殷墟一期文化再認識〉,《三代考古(三)》,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宋雅萍,〈背甲新綴十五則、十二則補綴〉,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285.html,2011年1月26日。
宋鎮豪,〈商代的王畿、四土與四至〉,《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宋鎭豪,〈論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構〉,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編委會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1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李貴昌、孟憲武、李陽,〈近年來殷墟邊緣區域考古概述〉,收於安陽甲骨學會編,《安陽甲骨學會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李學勤,〈評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考古學報》1957年第3期。
李學勤,〈小屯南地甲骨與甲骨分期〉,《文物》1981年第5期。
李學勤,〈試論孤竹〉,《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第2期。
李學勤,〈釋多君、多子〉,收於胡厚宣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李學勤,〈魯方彜與西周商賈〉,《史學月刊》1985年第1期。
李學勤,〈論新出現的一片征人方卜辭〉,《殷都學刊》2005年第1期。
杜正勝,〈卜辭中所見的城邦形態〉,收於吳榮曾主編,《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沈長雲,〈說殷墟卜辭中的「王族」〉,《殷都學刊》1998年第1期。
肖夢婭等,〈信陽羅山天湖墓地出土青銅器的檢測分析及相關問題初探〉,《華夏考古》2016年第2期。
豆海鋒,〈試論安徽沿江平原商代遺存及與周邊地區的文化聯繫〉,《江漢考古》2012年第3期。
周振鶴,〈中國歷史上兩種基本政治地理格局的分析〉,《歷史地理》第20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周鳳五,〈說巫〉,《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
孟憲武,〈殷墟南區墓葬發掘綜述──兼談幾個相關的問題〉,《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
孟憲武、李貴昌,〈安陽殷墟邊緣區域考古概述〉,收於《殷墟與商文化──殷墟科學發掘8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孟憲武、謝世平,〈殷商製骨〉,《殷都學刊》2006年第3期。
岳洪彬、何毓靈、岳占偉,〈殷墟都邑布局研究中的幾個問題〉,《三代考古(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松丸道雄,〈再論殷墟卜辭中的田獵地問題〉,收於吳榮曾主編,《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松丸道雄,〈殷周春秋史總說〉,收於佐竹靖彦主编,呂靜譯,《殷周秦漢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林沄,〈關於中國早期國家形式的幾個問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6年第6期。
信應君,〈梁湖遺址商代大型建築基址性質初探〉,《黃河‧黃土‧黃種人》2017年第10期。
胡厚宣,〈釋 用 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本4分,1939年。
胡厚宣,〈殷代 方考〉,收於氏著,《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據1944年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版本影印,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
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收於氏著,《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據1944年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版本影印,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
胡厚宣,〈論殷代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之起源〉,收於氏著,《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據1944年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版本影印,臺北:大通書局,1972年。
胡厚宣,〈卜辭中所見之殷代農業〉,收於氏著,《甲骨學商史論叢續集》,據1945年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版本影印,臺北:大通書局,1973年)。
胡厚宣,〈甲骨文所見殷代奴隸的反壓迫鬥爭〉,《考古學報》1976年第1期。
胡厚宣,〈再論殷代農作施肥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1期。
唐際根、汪濤,〈殷墟第四期文化年代辨微〉,《考古學集刊》第15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唐際根、荊志淳,〈安陽的「商邑」與「大邑商」〉,《考古》2009年第9期。
唐際根、何毓靈,〈殷墟近十年的考古新收穫〉,收於陳光宇、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6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夏含夷,〈早期商周關係及其對武丁以後殷商王室勢力範圍的意義〉,《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收於氏著,《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與商代「青銅禮器文化圈」的研究〉,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又收於李伯謙編,《商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徐海峰,〈河北商周考古歷程〉,《文物春秋》2000年第6期。
徐基,〈濟南大辛莊遺址出土甲骨的初步研究〉,《文物》1995年第6期。
徐連城,〈甲骨文中所見殷代的地域組織〉,《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7年第2期。
殷之彝,〈山東益都蘇埠屯墓地和「亞醜」銅器〉,《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
秦文生,〈殷墟非殷都考〉,《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
袁廣闊、南海森,〈近年濮陽考古發現與研究〉,《三代考古(六)》,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
郝紅星、于宏偉,〈滎陽西司馬商周墓地再研究〉,《中原文物》2018年第1期。
張光明、夏林峰,〈山東桓台縣史家遺址發掘收穫相關問題的探討〉,《管子學刊》1999年第4期。
張宇衛,〈甲骨綴合第二四──二五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546.html,2012年1月5日。
張秉權,〈卜辭中所見殷商政治統一的力量及其到達的範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0本1分,1979年。
張政烺,〈卜辭裒田及其相關諸問題〉,《考古學報》1973年第1期。
張政烺,〈帚好略說〉,《考古》1983年第6期。
張政烺,〈夨王簋蓋跋──評王國維〈古諸侯稱王說〉〉,《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張振卿等,〈殷墟地區土壤剖面孢粉組合特徵及環境意義〉,《第四紀研究》第27卷第3期(2007年)。
張翠蓮,〈商文化的北界〉,《考古》2016年第4期。
張應橋,〈關於山東滕州前掌大M3、M4的年代問題〉,《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
曹定雲,〈殷墟花東H3卜辭中的「王」是小乙──從卜辭中的人名「丁」談起〉,《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莫伯峰,〈《笏之甲骨拓本集》綴合一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7674.html,2016年12月29日。
許進雄,〈釋御〉,《中國文字》第12期,1963年。
郭立新、郭靜云,〈盤龍城國家的興衰暨同時代的歷史地圖──考古年代學的探索〉,收於盤龍城遺址博物院、武漢大學青銅文明研究中心編,《盤龍城與長江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
郭沫若,〈骨臼刻辭之一考察〉,收於氏著,《殷契餘論》,東京:文求堂書店,1933年,該書收於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郭靜云,〈由商周文獻試論歷史時間觀念之形成〉,《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2期,2009年。
郭靜云,〈殷商自然天神的崇拜〉,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墟與商文化──殷墟科學發掘8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郭靜云,〈古史研究主題、史料及方法芻議〉,《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
陳絜,〈「梁山七器」與周代巡狩之制〉,《漢學研究》第 34 卷第 1 期,2016年。
陳絜、趙慶淼,〈「泰山田獵區」與商末東土地理──以田獵卜辭「盂」、「 」諸地地望考察為中心〉,《歷史研究》2015年第5期。
陳逸文,〈《甲編》新綴五例與《甲編》之誤綴〉,《故宮學術季刊》第30卷第4期,2013年。
陳漢平,〈釋 〉,收於氏著,《屠龍絕緒》,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傅斯年,〈論所謂五等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1分。
彭邦炯,〈從商的竹國論及商代北疆諸氏〉,收於王宇信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彭明瀚,〈吳城文化與周邊諸考古學文化之間的關系〉,《東方博物》2006年第1期。
馮時,〈殷代史氏考〉,收於陝西師範大學、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主辦,《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
黃盛璋,〈玁狁新考〉,《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第2期。
黃銘崇,〈晚商政體形態的研究──空間模型的考察〉,《新史學》22卷3期,2011年。
楊升南,〈殷墟與洹水〉,《史學月刊》1989年第5期。
董作賓,〈殷墟沿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2分,1930年。
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1種上冊,1933年,又收於氏著,《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董作賓,〈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本3分,1936年。
董作賓,〈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大陸雜誌》第3卷12期,1951年。
董作賓,〈卜辭中的亳與商〉,《大陸雜誌》第6卷1期,1953年。
董作賓,〈希望中的殷商時代疆域圖〉,《中央日報》「地圖週刊」第400期紀念,1954年4月23日,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28,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董蓮池,〈「 」字釋禱說的幾點疑惑〉,《古文字研究》第27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裘錫圭,〈讀〈安陽新出土的牛胛骨及其刻辭〉〉,《考古》1972年第5期。
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裘錫圭,〈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的研究──兼論「侯」、「甸」、「男」、「衛」等幾種諸侯的起源〉,《文史》第1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裘錫圭,〈釋殷墟卜辭中與建築有關的兩個詞──門塾與「 」〉,《出土文獻研究》第2輯,又收於氏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裘錫圭,〈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3分,1993年。
裘錫圭,〈釋「木月」、「林月」〉,《古文字研究》第20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趙平安,〈戰國文字的「 」與甲骨文「 」為一字說〉,《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趙鵬,〈殷墟甲骨文女名結構分析〉,收於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1輯,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
齊文心,〈關於商代稱王的封國君長的探討〉,《歷史研究》1985年第2期。
齊文濤,〈概述近年來山東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文物》1972年第5期。
劉一曼、曹定雲,〈論殷墟花園莊東地H3的記事刻辭〉,收於王宇信、宋鎮豪、孟憲武主編,《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劉延常,〈珍珠門文化初探〉,《華夏考古》2001年第4期。
劉超英、裴淑蘭,〈河北商代帶銘青銅器綜述〉,收於《三代文明研究》編輯委員會編,《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台中國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頁365─372。
劉源,〈殷墟甲骨卜辭與《左傳》中「子某」之對比研究〉,收於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5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7年。
蔡哲茂,〈商代稱王問題的檢討──甲骨文某王與王某身份的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3卷第3期,1993年。
蔡哲茂,〈《殷契拾掇》三編新綴第五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455.html,2006年2月21日。
蔡哲茂,〈《殷墟文字丙編》新綴第七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766.html,2008年4月4日。
蔡哲茂,〈《殷墟文字乙編》新綴第二十七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 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481.html,2008年12月25日。
蔣玉斌,〈乙種子卜辭(午組卜辭)新綴十四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2期。
蔣玉斌,〈《甲骨文合集》綴合拾遺(第七──十二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1639.html,2009年9月14日。
蔣玉斌,〈《甲骨文合集》綴合拾遺(第六十一──六十五組、第二組補綴)〉,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046.html,2010年9月3日。
蔣玉斌,〈蔣玉斌甲骨綴合總表(270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152.html,2010年11月27日。
蔣玉斌,〈子卜辭綴合11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4961.html,2015年1月26日。
蔣剛,〈論白燕文化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5期。
鄭杰祥,〈殷墟卜辭所記商代都邑的探討〉,收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輯,《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鄭若葵,〈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中原文物》1995年第3期。
鄭振香,〈論殷墟的發展過程〉,收於宋文薰、李亦園、張光直主編,《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臺北:南天書局,2002年。
盧中陽,〈商代邦畿千里駁議〉,《殷都學刊》2011年第2期。
蕭良瓊,〈卜辭文例與卜辭的整理和研究〉,《甲骨文與殷商史》第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錢穆,〈周初地理考〉,《燕京學報》第10期,1931年,收於氏著,《古史地理論叢》,臺北:東大圖書,1982年。
謝明文,〈「或」字補說〉,《出土文獻研究》第15輯,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又收於氏著,《商周文字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鍾柏生,〈帚妌卜辭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1分,1985年。
魏慈德,〈從非王卜辭與王卜辭的關係看卜辭中「賈」字的用法〉,《東華漢學》第14期,2011年。
嚴一萍,〈釋天〉,《中國文字》第5冊(1961年),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12,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嚴志斌,〈試論商代青銅器銘文中所反映的共同作器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訊》第14期,2007年。

3、學位論文
方稚松,《殷墟甲骨文五種記事刻辭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邱詩螢,《漢北青銅文化之興起:從石家河到盤龍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蔣玉斌,《殷墟子卜辭的整理與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文獻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二)日文
水野清一,〈殷の国家組織〉,收於氏編,《東洋の歴史》第1卷《中国文化の成立》,東京:人物往來社,1966年,又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24,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水野清一,〈殷の歴史地図〉,收於氏編,《東洋の歴史》第1卷《中国文化の成立》,東京:人物往來社,1966年,又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24,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白川靜,《甲骨文の世界──古代殷王朝の構造》,東京:平凡社,1972年。
貝塚茂樹,〈殷周時代〉,收於氏著,《貝塚茂樹著作集》,東京:中央公論社,1977年,又收於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24,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赤塚忠,〈殷王朝における河「 」の祭祀とその起源〉,《甲骨學》第4‧5號(1956年),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30,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松丸道雄,〈殷墟卜辭中の田獵地について──殷代國家構造研究のために──〉,據日本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31冊1963年3月版影印,收於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28,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宮崎市定,〈中国上代の都市国家とその墓地──商邑は何処にあったか──〉,《東洋史研究》第28卷4號,1970年。
宮崎市定,〈中国上代は封建制か都市国家か〉,《史林》33卷2號,1950年,又收於氏著,《宮崎市定全集》3,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
高嶋謙一,〈殷代貞卜言語の本質〉,《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10冊,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9年。
黃川田修,〈山東鄒城南關遺蹟の研究──西周時代の黃河下流域の一様相──〉,《明治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紀要》第49冊,東京:明治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1年。
黃川田修,〈斉国始封地考──中国山東省蘇埠屯遺跡の性格──〉,《東洋學報》第86卷第1號,2004年。
落合淳思,〈殷代の支配構造〉,收於立命館東洋史學會中國古代史論叢編集委員會編,《中國古代史論叢續集》,京都:立命館東洋史學會,2005年。
增淵龍夫,〈先秦時代の山林藪澤と秦の公田〉,收於中國古代史研究會編,《中国古代の社会と文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7年,又收於氏著,《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新版),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三)英文
David N. Keightley(吉德煒), The Ancestral Landscape: Time, Space, and Community in Late Shang China (Ca. 1200-1045 B.C),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2000.
Joe Painter & Alex Jeffrey, Politic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Space and Power (2nd ed.), Los Angeles; London: SAGE, 2009.
Li Feng(李峰), Bureaucracy and the State in Early China: Governing the Western Zhou,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Martin Jones, Rhys Jones, Michael Woods, Mark Whitehead, Deborah Dixon & Matthew Hannah,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Geography: Space, Place and Politics (2n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5.
Paul L-M. Serruys(司禮義), Studies in the Language of the Shang Oracle Inscriptions, T'oung Pao(通報)Vol. 60, Livr. 1/3, 197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