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之運用
作者:李茂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Mao Ju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指導教授:武金正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解放神學哲學詮釋學批判理論實踐智慧全球化Liberation Theology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critical theologyglob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9
摘要
如果有神的話,祂為什麼要讓這一切苦難發生呢?
「父阿!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罷!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罷!」(路22:42),而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時,他說:完成了!(若19:30),苦難的存在對於人而言究竟是有何意義呢?面對自我的不幸時,我該如何自處?面對他者的苦難時,我又該如何回應?經濟上的壓力使得生活成為一種折磨;政治的迫害使得自由存在成為一種夢想;覺醒者痛苦無法改變現狀,尚未覺醒者則終日勞碌不得溫飽。我的信仰告訴我:人不應該這樣活著,尊嚴必須奮力一搏,天主恩寵乃是賜予準備好接受的人。
如果人類生活需要倫理道德的話,為了得到幸福無所不用其極地使用理性、情感、意志與工具來完成就不是絕對充分條件。幸福達成的背後都有著堅持的信念,包括哲學、神學、藝術與各種學問對「真善美聖」的要求,因此為了某種信念寧可犧牲其他事物,其目的正是為了就是完成對終極信念的追求。哲學帶來對宇宙世界關於真理的看法,也對認識的能力、倫理道德思辨進行解析,並且藉由對既有知識系統的批判進一步地增加見識,並解決不斷地出現在眼前的麻煩;信仰則帶來對人世間苦難的安慰,藉著在信仰中的安頓,人產生行動的勇氣與處事的智慧,這兩者就像是人的「雙手」使人得到想要的東西或者像是「雙腳」讓人可以走到想去的地方。
「信仰與理解」的目的,若不是為了增加幸福,減少不幸的話,那又有何意義呢?然而怎麼樣的信仰可以帶來幸福?怎樣的理解可以帶來包容與寬恕?更少一點苦難,更少一點貧窮,更多一點正義,更多一點和諧,而即是本文的主要動機。
方法論:
本文從哲學詮釋學方法的探究對解放神學進行理解與運用。對於兩者的論述都從現象描述開始,進行分析、詮釋和運用;其中必要性的對許多語詞概念進行澄清與回溯歷史意義或者思考其深層意義。核心概念則是圍著「解放神學」的主體性架構鋪陳,藉由哲學詮釋學的方法與探討其中批判性、實踐性與深層詮釋等三特徵,架構解放神學的意義與運用,作為整篇論文的基本方法。
本文對馬克思主義與解放神學之間的差異做出比較,但實則也使用了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批判、階級鬥爭與社會結構分析等方法來進行理解。而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則是作為本文意指解放神學的基本精神之一。精神分析學派的術語與診治的磨視野對本文產生極大的影響,以上都是本文作為研究「解放神學」所使用的方法與策略。
目標:
解放神學作為神學而言,意圖在使的皈依者得到身、心、靈的安頓,在天主光照的恩寵下得到救贖希望,並使之在現世中得到解放平安。這個希望作為天主旨意是恩賜,但當我們面對社會諸多不公不義的情境時,吾人卻必須對此情境做出認識、判斷、回應與實踐,當此方能在清明的理智下分辨出恩寵的真義。這樣的認識與判斷需要人憑藉自己的理智與意志做出選擇,完成實踐行動。藉著哲學理性的思索尋找公平正義,也藉由信仰強化實踐的意志和動機。吾人認為理性與信仰之間並不矛盾,衝突之處往往在於缺少智慧、缺少寬恕與包容的理解。因此,本文的目的試圖將哲學詮釋學的成就用來闡述解放神學,並使之內涵更加豐富,將「解放之精神」作為進步的原動力促使對「苦難」與「人為制度之惡」省思。思考第三世界神學、現代神學與信仰本土化的意義提出詮釋。
內容大綱
第一章 解放神學的內涵
第一節 解放神學的思想內涵
第一節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份是探討解放神學的內涵與目標,並對解放神學歷史進行現象描述。解放神學之興起是以拉丁美洲的幾個國家為基礎,這幾個國家在地緣上有關,同時文化、經濟與政治形態上都有相關與相似之處;而作為天主教(羅馬公教)的解放神學則與教廷與教會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進而談到「解放」概念的意義與層面,即是關於政治與精神兩方面的解放。然後分析幾位解放神學的基本思想之後,得到「解放神學」五個關鍵內涵:包括「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實踐優先於理論、透過哲學詮釋學對社會與自我進行批判、教會角色「窮人教會」與社會批判與靈修的一致性等。並列舉出四位解放神學的代表人物:包括古鐵熱、雷奧納多‧波夫、席昆度與博尼諾四位。
而對於解放神學家的基本認識到對基本前提的描述,則必須提及基督宗教思想的核心:基督論、末世論(終末論)與上帝國(天主的國)的問題。如此吾人就可對於解放神學的歷史、代表人物的基本觀點與神學基本假設有所理解。並且為之後論述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的運用建立基礎。
本節的第四部分則論及解放神學與意識型態的關係,並談論它宗教真理與意識型態之間辯證關聯性問題。
第二節 解放神學精神與馬克思觀點的差異
第二節則是討論解放神學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問題,解放神學興起之時正是馬克思主義席捲歐洲之際,拉美地區的解放神學家先驅多是在這樣的歐洲氛圍中受到啟蒙。另一方面,馬克思思想所描繪的共產世界(儘管後來的歷史發展並未照祂的計畫前進)著實地感動著苦難世界的人們,期待在社會政治革命成為一種運動,而本節所意圖探討的是解放神學與共產主義的異與同、起點與目的、策略與手段的分別。首先從關於「貧窮」的問題開始,在解放神學中,貧窮、受壓迫與苦難者同是具有「優先」的位置,是神學上首先要援助與解放的人,但首先回到社會層面而言,在經濟學中關於「貧窮」的定義則是客觀地決定何者是解放神學所關懷的對象,而這個客觀定義同時也是馬克思認定貧窮根源來自於剝削的主要根據。
馬克思的資本階級剝奪無產階級的假設,使他認為唯一的解決之道只有透過階級鬥爭時能得到解放;而相對而言,這個假設的前提也使得馬克思認為宗教這種上層結構的飾物只能是為資本家服務,用來麻醉貧苦人民的鴉片;但解放神學的立場則是根本地與之相反,信仰的本質是實踐與解放,從耶穌基督的言行就已經清楚地說明,貧窮的問題來自於人為制度的罪惡,貧窮的結果不是上帝的考驗而是人對他者的傷害,所以解決之道不在以暴制暴、以牙還牙;而在教育、意識覺醒以及行動抗爭。兩者在目標上雖然都是「解放苦難」,但本質差別卻甚為巨大。
第三節 從解放神學詮釋宗教公共性之爭議
在論述解放神學的概念和馬克思主義的差別之後,第三節所論述的關於解放神學在公共領域中的合法地位。宗教在公共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其特殊背景與過程,其中從宗教與政治、神聖化與世俗化的關係可以清楚看到其變化歷程。首先談到公共領域作為宗教實踐場域的合法性問題,並談論公共領域中宗教言說的有效性問題,因為這兩個問題成為了本節的基礎,如果無法證明宗教必須以公共領域為論述場域,則宗教對公共議題的論述都將成為被「懸置」的言論。
在此節中主要以公共神學為參照對象,先論及公共神學的意義與目標,並且進行解放神學與公共神學兩者之間類比關係與辯證關係的討論,解放神學作為一種公共神學的形態,並非只將焦點鎖定在政治議題上討論,雖然對於社會運動與各個層面的批判關懷,最終都要回到政治上的改革,但解放神學卻不是直接走入政治風暴中,反之是藉著不同對意識型態批判的角度,並主張不應將信仰與政治劃上等號,採用基層團契的模式維持著本身的理想。
因此,解放神學回到「對話」理解的立場,主張透過批判性對話造成的溝通與改變,是以「解放」為核心的對話模式;同時也由此實踐行為帶來真正的改變。
第二章 詮釋學方法與在解放神學的運用
第一節 詮釋學方法
繼第一部份對解放神學進行描述之後,第二部分則是對哲學詮釋學進行理解。本章首先從詮釋學與哲學詮釋學的定義開始;「詮釋」是人類知識的具體活動,在生活中只要開始對外在事物進行理解,就不免要進行詮釋,透過解釋讓自己能夠明白存在事物的意義。特別是當人遇到神諭等難以理解的語言時,就更需要詮釋的方法來使其明白,因此「詮釋學」就從對聖經的解讀開始,進而將神的意思「轉譯」給人明白。但聖經解釋學只是詮釋方法運用的一種,哲學的發展從古典知識論到中古世紀神哲學關於信仰與理解的論述、現代理性經驗論的思辨、當代的現象學、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等不斷地蛻變,聖經解釋學也獲得充足的養分,對內在意涵進行改造、批判與重新認識,並以「哲學詮釋學」的面貌呈現出一種結合性的方法與策略,其中有兩大轉向,必須一提:一是從「獨斷的客觀論」到「多元的主觀論」;二是從「解釋的方法論」轉變成「解釋的存有論」的兩大轉向。其中轉向的意涵正說明了從現代哲學到當代哲學之間對於關注問題的轉換,其中又以兩個爭論為重,即關於「客觀實在性」與「真理」的爭論,這個當代哲學仍舊在持續爭論的問題,仍然是哲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儘管哲學詮釋學有其立場,但顯然地這個問題並不容易有一定論。
哲學詮釋學方法對於解放神學而言,是一種神學理解的策略,這個觀點吾人可以從解放神學家古鐵熱對聖經《約伯記》中的解釋得到證明。宗教經典的特殊性不只是因為在信仰意涵上,它是神所說的話,由人記錄下的文字,還包含其作為時代問題的啟發,以及作為信仰者對眼前受難情境的安慰與指引,因此宗教文本更不同於其他經典,在於其實踐的力量直接指向從從文本到行動的意義。
談到解放神學與哲學詮釋學之對應問題時,吾人提出下列三點作為對應的論點:一是對「中心」概念的回應;二是關於詮釋的循環與對話的循環之間所產生的理解深化與重複性問題;第三則是從「交往行動」概念論述兩者之關連。
第二節 詮釋與批判
本文主張哲學詮釋學包含三種詮釋意義:「批判詮釋學」、「實踐的意義原則」以及「以精神分析為基礎的深層詮釋」三個意義。首先以「批判詮釋學」開始,本文主要以哈伯馬斯的批判理論作為「批判詮釋」的基礎:其中包括他對於人類興趣的第三分析,關於解放的興趣,這種解放興趣是以具備實踐意向的解放為主;以及行動交往理論和方法論上的無神論三個主要概念作為本文相關論述的討論範圍。
「批判詮釋」對於解放神學的重要性在於解放神學對社會問題的批判力度是強而有力,特別是對意識型態以及制度問題的敏感神經,往往都會對這種壓迫制度產生極大的抵抗。這種抵抗主要出現在對政治意識型態的批判與對權威的批判兩者。這種情況同樣地也被馬克思所意識,但如之前已經澄清解放神學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區別,因而從解放神學的觀點而言,儘管目標上具有一致性,在兩者在策略與本質上乃有所不同,因而本文提出幾位解放神學家是如何既利用馬克思的社會分析理論,又與之劃清界限。
第三節 詮釋與實踐
解放神學強調「正確的實踐優先於正確的理論」,因而認為「實踐」才是「做」神學的精神,但革命、階級鬥爭與社會運動甚至連「哲學詮釋學」都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這些不同領域對於「實踐」的觀點會都一樣嗎?因此對「實踐」的意涵進行澄清就成了論述的基礎。
「實踐」的狹義定義就是實行、完成、動手開始,但這並不足以回答實踐為何成為原則的意義,回到亞里斯多德對於「實踐智慧」的深入探討,吾人可以明白,實踐是具備倫理意涵的行為與德行的合一,也是一種人生與處世的智慧;實踐的完成必須透過「反思」來加以確定;因此實踐是一種具體應用。透過對「實踐」的解釋,吾人可以在解放神學中認出「實踐智慧」的存在;其具體表現在三個說明中:第一、「宗教最好的表現方式是抵抗」,抵抗是實踐的具體行動,解放神學的特質正在它所具備的「抵抗精神」,目的則在於第二的說明,藉由宗教解放苦難的他者,苦難者要求上帝給於他們不再受苦的可能,因此祈求「希望」,而在人所能達成的策略上是讓弱小的群體有優先發聲的權利,此即為第三個說明。
本節所談到關於解放神學「實踐」的另一個關聯性是與「新政治神學」之間的關係問題。新政治神學劃分了過去政治與宗教的糾葛,旗幟鮮明地主張新政治神學在於不在政治中的干涉,而是公共領域的批判,同時這個批判直指「教會」本身,因而新政治神學的實踐原則不在以宗教立場介入政治事務,而是尋找公共領域廣泛地眾人事務的議題,並且表明其宗教立場;解放神學與之有同有異,同者在於解放神學同樣不主張介入政治事務,但介入公共領域的策略是信仰組織與教育的策略,而非批評攻訐。解放神學根源於貧窮、受苦與不公義制度的第三世界,因而這些第三世界的神學往往更為現實,要求具體解決問題;新政治神學則是出現在二戰之後的德國,其背景脈絡仍屬於歐洲神學對社會與戰爭的反省,但兩者卻都表明了當代神學的不同表現。
第四節 詮釋與精神分析
關於哲學詮釋學的第三個詮釋意義是吾人稱之為「深層詮釋學」的方法,這個方法是藉由心理學領域中關於「精神分析」理論假設,將身處在不公義制度下受苦的人們「類比」某種心靈受到桎梏的病患,透過精神官能症患者藉由精神分析語言呈現,將潛意識中壓抑的情結逐漸意識化,而變成一個不再是無名的恐懼或者無意識的行為,意識化的問題則可以透過某種協助,例如藝術昇華、信仰團契與社群結合的運動方法得到療癒。而精神分析就其本質而言就是「詮釋」,是精神分析師導引患者對自我處境與病症的詮釋,其中包含了對病患的暗示、引導與意義生成。宗教對於社會群眾也幾乎扮演一樣的角色,受苦群眾的呻吟與先知引導促使群眾明白自己受苦的意義,詮釋希望的進程,讓希望與即將實現的未來在當下結合。是以這是本文提出以精神分析作為深層詮釋的基礎。
首先必須理解關於精神分析治療法的基本假設,包含意識結構:前意識、意識與潛意識;人格結構:本我、自我和超我;以及治療過程的重要因素:移情與阻抗的條件。再者談到以「深層詮釋」的方法之特色,包括精神分析與批判理論的結合形式,以及對於社會制度造成的「系統扭曲的交往理論」結果。透過這些概念的鋪陳,吾人方能進入「深層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的運用」之課題。
這個課題實則涵蓋「內」與「外」兩個向度,從「外」的向度而言,論及認識「他者」與對此觀點的延伸,從自我眼中的他者反觀到自我的意識結構,以及對潛意識的「本我」慾望進行理解、釋放、超越與克服。並產生能與苦難他者談論上帝的實踐意義。從「內」而言,則是談論解放神學對「靈修」意義的詮釋,其中包含兩個部分:孤獨與默觀的靈修和以解放意向為目的之靈修實踐。
第三章 解放神學的回顧與展望
第一節 解放神學的回顧
本文的第三部分包括回顧、對話與展望三個方向。藉著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運用的這個主旨,期望能夠闡明解放神學可經由哲學詮釋學的方法來深化內涵並擴大其影層面,而這個期望出現的原因是對於拉美地區窮苦民眾信仰的關懷,進而詢問信仰究竟在人類社會中存在的意義?以及能夠在多大的程度上幫助受難者,得到心靈與身體的解放?因而首先對解放神學的歷史加以回顧,本節目的不在於介紹解放神學興起的背景,而在於從「奧斯維辛之後」的神學與「死亡的角落中」神學兩方面進行對其受影響與產生影響的原因進行討論。
第二是回顧哲學詮釋學的樣貌,本文對於哲學詮釋學的使用是片面與具有選擇性,故對於哲學詮釋學方法的「適應性」則應該再加以檢視。這個檢視則從六個主題來加以探討:分別是(1)「中心」的概念與爭議、 (2)界限經驗的反省、(3)「詮釋的循環」與宗教經典詮釋的關係、(4)批判與詮釋、(5)反思與應用、(6)自我與他者的關係等論點。透過這些論點重新再一次探討哲學詮釋學在解放神學中的運用。
第二節 解放神學與宗教他者之對話
第二節則是關於「對話」領域的探究;解放神學之興起有其特殊的背景,但其「解放精神」卻是一普遍的情懷,所以當「解放精神」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興起時,就成為各種不同樣貌的神學,這還只是在基督宗教的氛圍下所形成的宗教現象,當解放神學面對差異宗教與多元宗教存在的事實時,它又會擦出何種火花,產生何種影響呢?因此與宗教他者的相遇與從解放神學對宗教多元論的討論就成了必然要面對的新課題。
「理解就是詮釋」是哲學詮釋學的基本概念之一,而「詮釋」不是自言自語,而是「轉譯」成另一種可以理解的文字、語言與符號。所以與「對話」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如果對話不是為了理解,那對話只是主權宣示或者威脅而已。但「對話」卻也不是附議,而是具有立場地傾聽、據理的批判和慈悲地接受。因此解放神學所主張的對話原則有二:批判性的宗教對話和詮釋性的宗教對話,透過這兩個原則,一種以解放精神的對話才能展開。經由此兩原則的自我反省,則更充分明白基督宗教「先知性」的特色;同樣地進行對話與詮釋時,我們應時時刻刻警惕自己「詮釋本身就是一種冒險行為」的風險,這個風險卻是值得追求真理者奮力一試的旅途。
第三節 解放神學在宗教全球化與本地化中的展望
關於展望的部分,本節的構想事實上也是本文的核心目標:從解放神學的角度看「全球化」現象的問題。「全球化」現象透過經濟與政治的主張似乎成為一種資本主義式「同一化」的現象,彷彿人類社群的價值觀、道德觀與希望都受到現代主義的決定,而成為「同一模式」,這種將全球化視為災難的觀點代表一種類型;樂觀看待「全球化」現象將成為烏托邦前奏曲的立場,則代表另一種類型,但現象必須經過詮釋才能呈現意義,因此本文主張應將「全球化」現象由哲學性思維面向來詮釋,從經濟、政治到宗教層面來討論方能持平,並且對於宗教領域中的全球化現象問題提出見解。
而關於解放神學對全球化現象的觀點則從批判、實踐與詮釋立場認為「處境化」因素的重要性,這也是解放神學之所以能影響非洲、亞洲和第三世界本土化神學的重要因素。「處境化神學」的興起說明了本土化神學不必然是侷限與封閉性質,同樣地也說明全球化現象下的神學也不可能是移植、消滅和霸權的宗教侵略。「全球化」現象是存在的事實,是隨著文明進步伴隨而來的現象,因此解放神學並不主張將其思想「行銷」國際,反之是讓各地原生宗教在接觸其解放精神後予以啟發。
本節的第三部分則以台灣本土神學之興起與解放神學的關係進行分析。台灣本土神學的歷程與台灣歷史、政治與文化息息相關,本文從台灣本土神學的歷史開始,逐步解析其思想本質;進而證明本土神學事實上就是一種處境化神學,以基督新教神學家宋泉盛為例,他所提出的第三眼神學是以亞洲文化心靈之眼的角度,省思基督宗教解放與愛的道理,並且在政治上強調台灣主體意識的覺醒,不可諱言地對於台灣民主社會的進程起了相當大的提醒、反思與實踐的作用。
從信仰的立場而言,解放神學在台灣未來的展望的重點在於對社會公平正義議題的關心、對政治制度清廉與否的關注、對弱勢團體包括窮人與受難者的發聲、對環境生態的保護以及其他不勝枚舉的公共議題。只要苦難存在,解放精神就與之相伴,這就是解放神學的價值所在。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using the method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on liberation theology. . For a discussion of the two phenomena are describ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cluding the need to clarify the concept of many words and thinking back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r deeper meaning. Around the core concept is the "liberation theology" lay out the subjectivity of architecture, with the methods an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which are discussed critically, practicality and deep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three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and us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liberation theology as a whole thesis the basic method.
In this research paper, Marxism and liberation theology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ifferences, but actually also used the Marxist critique of capitalism, class struggle and social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be understood. The Frankfurt School of Critical Theory is incorporated herein refers to one of the basic spirit of liberation theology. Psychoanalytic termin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ision on paper mill tremendous impact, above all as a research paper "liberation theology" are us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Liberation theology as the theology of speaking to God, the intention to make the convert to get the body, mind, and spirit settled, the light of God's grace in salvation hoped the next, and make peace in this life to get liberation. This hope is the will of God as a gift, but when we are faced with many unjust social situations when I had to be made for this scenario understanding, judgment, response and practice, when this order in a lucid sense of grace under distinguish true meaning. Such knowledge and judgment required by virtue of their intellect and the will to make a choice, to complete practical action. Philosophy of rational thinking by looking for fairness and justice, but also will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by faith and motivation. I think no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ason and faith, resulting in conflicts often lies in the lack of wisdom,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forgiveness and toleranc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ain to the achievements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of liberation theology, and make it richer connotation, the "liberation of the spirit" as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progress on the "suffering" and "man-made system of evil. Thinking Third World theology, modern theology and faith interpretation put forward the meaning of localization.
中文部分
王崇堯。《解放神學與馬克思主義》。台北:永望文化事業,1992。
---- 《台灣本土神學對話—為台灣教會把脈》。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2011。
---- 《台灣鄉土神學》。台南:復文,2007。
王憲治。〈從台灣的歷史看鄉土的認同—以歷史與社會的神學方法探討之〉,王憲治編,《台灣鄉土神學論文集》。台南:豐生出版社 ,1988。
朱敬一、林全。《經濟學的視野》。台北:聯經,2002。
沈清松。《呂格爾》。台北:東大,2000。new window
---- 《對比、外推與交談》。台北:五南,2002。
---- 〈生命成長與宗教信仰〉,收錄在《輔仁宗教研究,第8期》。台北:輔大出版社,2003。
沈宣仁審訂,郭鴻標、堵建偉編。《新世紀的神學議程》。香港:香港基督學會,2002。
谷寒松。《天主論、上帝觀:天帝人合一》。台北:光啟文化,2002。
宋泉盛,鄭加泰譯。《孟姜女的眼淚》。台南:人光出版社,1989。
宋泉盛著,莊雅棠譯。《故事神學》,台南:人光出版社,1994。
宋泉盛等著,陳南州編,《建構台灣文化的神學—神學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嘉義:信福出版社,1994。new window
宋泉盛編著。《出頭天—台灣人民自決運動史料—第一冊》。台南:人光出版社,1998。
宋泉盛,莊雅棠譯。《與聖靈同工的耶穌》。嘉義:信福,2003。
宋泉盛。《第三眼神學:亞洲環境中神學的形成》,嘉義:信福出版社,2003。
李駿康。〈從溝通行動理論到宗教對話〉,張慶熊、林子淳編,《哈貝馬斯與漢語神學》。香港:道風,2007。
李幼蒸。《結構與意義,現代西方哲學論集》。台北:聯經,1994。
李英明。《哈伯馬斯》。台北:東大,1986。
李有成。《他者》,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出版社,2012。new window
卓新平。《當代亞非拉美神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
--- 《全球化的宗教與當代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林鴻信。《莫特曼神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林火旺。《道德—幸福的必要條件》。台北:寶瓶文化,2006。
武金正。《解放神學---時代脈絡的詮釋學》。台北:光啟,2009。new window
洪鐮德。《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1996。
--- 《馬克思》。台北:東大,1997。
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2002。new window
--- 《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2008。
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台北:桂冠,2005。
柯志明。《惡的詮釋學:呂格爾論惡與人的存有》。台北:五南,2008。
黃伯和。《宗教自決—台灣本土宣教初探》,台北:稻鄉出版社,1990。
--- 《奔向出頭天的子民》。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 《不做陌生人》。台南:人光,1995。

曾慶豹。〈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與解放神學〉,張慶熊、林子淳編,《哈貝馬斯與漢語神學》。香港:道風,2007。
---- 《上帝、關係與言說—批判神學與神學的批判》,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 〈公共神學與公共生活〉,收錄在謝品然、曾慶豹主編,《上帝與公共生活—神學的全球公共視域》。香港;道研社,2009。
陳佐人。〈特雷西:呈現與宣告〉,曾慶豹編,《詮釋學與漢語神學》。香港:道風,2007。
陳毓秀。〈精神分析治療—不可能的任務〉,Janet Malcolm, 陳系貞譯,《難以探觸的心----精神分析的不可能任務》。台北:究竟,2000。
莊嘉慶。《宗教交談的基礎》。台北:雅歌,1997。new window
莊雅棠。《哲學詮釋學與台灣本土神學》。台北:永望文化,2010。new window
張肖松。《心理學史》。台北:巨流,1990。
張春申。《神學簡史》。台北:光啟出版社,1994。
張春申。〈中國教會的本位化神學〉,《神學論集》,台北:輔大出版社,1980。
楊庸一。〈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Janet Malcolm著,陳系貞譯,《難以探觸的心----精神分析的不可能任務》。台北:究竟,2000。
曹衛東。〈哈伯馬斯:從否定到肯定〉,張慶熊、林子淳編,《哈貝馬斯與漢語神學》,香港:道風,2007。
劉清虔。《邁向解放之路:解放神學中的馬克思主義》。台南:人光出版社,1996。
劉錦昌。《基督信仰的靈修觀-人物與思想》。新竹: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聖經書院,2010。
劉義。《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與政治》。上海:上海大學,2011。
謝志斌。〈宗教、公共生活與全球化—訪普林斯頓公共神學家馬克思‧司塔豪思教授〉,謝品然、曾慶豹編,《上帝與公共生活—神學的全球公共視域》。香港;道研社,2009。
謝品然。〈漢語、聖經、神學----邁向一個批判的漢語公共聖經神學之建構〉,謝品然、曾慶豹編,《上帝與公共生活—神學的全球公共視域》。香港;道研社,2009。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1999。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典》,台北:光啟出版社,2012。
鐵省林。《哈貝馬斯宗教哲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龔立人。《解放神學與香港困境》。香港:基督徒學會,1999。

中文翻譯文獻:

Anthony Giddens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2000。
Andrew Edgar著,楊禮銀、朱松峰譯。《哈貝馬斯:關鍵概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Brian Morris著,張慧瑞譯。《宗教人類學導讀》。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C. Carretto著,公教真理學會譯。《我,方濟--聖方濟亞西西的精神》。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86。
David Tracy著,汪梅、康新譯。〈神學、批判社會理論和公共領域〉,張慶熊、林子淳編,《哈貝馬斯與漢語神學》。香港:道風,2007。
David Tracy著,馮川譯。《詮釋學‧宗教‧希望—多元性與含混性》。上海:上海三聯,1998。
Daniel L. Pals著,陶飛亞、劉義、鈕聖妮譯。《宗教的七種理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D. Bonhoeffer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譯。《團契生活》。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9。
Emilio Betti著,洪漢鼎譯。〈作為精神科學一般方法論的詮釋學〉,《詮釋學經典文選》,上。台北:桂冠,2002。
Frederick Copleston著,傅佩榮譯。《西洋哲學史》(一)。台北:黎明文化,2004。
Gustavo Gutiérrez,柯毅文譯,《向全能者抗辯—論約伯記》,台北:雅歌,2002 。
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夏鎮平譯。〈古典詮釋學和哲學詮釋學〉,《詮釋學Ⅱ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第二卷。台北:時報,1995。
--- 洪漢鼎譯。《詮釋學Ⅰ真理與方法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譯文,2004。
Hans Küng 著,楊德友譯。《論基督徒》。北京:三聯,1995。
Henri J. Nouwen著,李興邦譯。《盧雲眼中的梅頓》。香港:基道出版社,1999。
---- John Dear編,陳永財譯。《和平路上:關於和平與公義的文章》。香港:基道出版社,2002。
--- 莊柔玉譯。《新造的人》。香港:基道出版社,1992。
--- 唐鴻譯。《念茲在茲—活在聖神中》。台北:光啟,2000。
Jean Francois Lyotard著,程小平譯。〈後現代狀況:關於知識的報告〉,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編,《後現代性哲學話語—從福科到賽義德》。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Jeffrey D. Sachs著,鐵人雍譯。《終結貧窮-如何在我們有生之年做到》。台北:臉譜,2005。
John Hick著,陳志平、王志成譯。《理性與信仰—宗教多元論諸問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John Macquarrie著,何光滬譯。《基督教神學原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Johann Baptist Metz著,朱雁冰譯。《歷史與社會中的信仰》。上海:上海三聯,1996。
--- 蔣慶譯。〈政治神學中實踐的首要意義〉,劉小楓編,《當代政治神學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 〈超越資產階級信仰〉,劉小楓編,《當代政治神學文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Jürgen Moltmann著,阮燁譯。《被釘十字架的上帝》。香港:道風,1994。
--- 曾念粵譯。《俗世中的上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

Juan Luis Segundo著,胡國楨譯。〈拉丁美洲解放神學的兩個階段〉,《神學論集》,67,台北:輔大出版社,1986。
Jürgen Habermas著,章國鋒譯。《作為過去的未來》。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 高地、魯旭東、孟慶時譯。〈詮釋學的普遍性要求〉,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台北:桂冠,2002。
--- 郭官義、李黎譯。《認識與興趣》。上海:學林,2002。
--- 曹衛東、付德根譯。《後形而上學思想》。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 曹衛東、載氏著譯。〈信仰與知識〉,《後民族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曹衛東譯。《交往行為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曹衛東譯。〈內在超越與此岸超越〉,張慶熊、林子淳編,《哈貝馬斯與漢語神學》。香港:道風,2007。
Karl Mannheim著,姚仁權譯。《意識型態與烏托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Karl Augustus Menninger著,林克明譯。《精神分析術》。台北:志文,1993。
Leon P. Baradat著,張蕙芝、張露璐譯。《意識型態:起源和影響》。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9。
Leonard Swidler著,劉利華譯。《全球對話的時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Marx、Engels 著,人民出版社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Marx著,鄭天星編。《馬克思恩格斯論無神論宗教和教會》。北京:華文出版社,1991。
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路標》。北京:商務,2000。
Marx L. Stackhouse著,謝志斌譯。〈「什麼是公共神學」--一種美國基督教的觀點〉,《基督教文化學刊》,第十四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Paul F. Knitter著,王志成譯。《宗教對話模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001),Raimon Panikkar,宗教內對話,北京:宗教文物出版社。
Paul Ricoeur著,洪漢鼎譯。〈存在與詮釋學〉,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台北:桂冠,2002。
Paul S. Chung著,王志成、王蓉、朱彩虹譯《信仰間對話:從宗教解釋學到宗教經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Raimon Panikkar著,王志成、思竹、王紅梅等譯。《一個地球,多種宗教:多信仰對話與全球責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 王志成、思竹譯。《智慧的居所》。北京:宗教文物出版社,2000。
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1992。
Roger Olson著,吳瑞誠、徐成德譯。《基督教神學思想史》。北京: 北京大學版社,2003 。
Roberson Roland著,梁光嚴譯。《全球化:社會理論與全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Robert M. Seltzer著,趙立行、馮瑋譯。《猶太的思想》。上海:三聯書店,1995。
Sigmund Freud著,楊紹鋼譯。《一個幻覺的未來》。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 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台北:志文,1975。
--- 彭舜譯。《精神分析引論》。台北:左岸,2010。
Thomas McCathy著,王江濤譯。《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0。
Thomas Merton著,方瑞英譯。《沈思》。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77。
--- 江炳輝譯。《默觀生活探秘》。台北:光啟,1991。
--- 譚壁輝譯。《靜觀、靜觀》。台北:上智,1999 。
約瑟夫洛斯奈著,鄭泰安譯。《精神分析入門》。台北:志文,1971。
丸山高司著,劉文柱、趙玉婷、孫彬、刁榴譯。《伽達默爾—視域融合》,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列寧著,人民出版社譯。《列寧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外文與翻譯部分
Aquinas, Thomas. Truth. Translated by R. W. Mulligan, S.J., vol I, Question I. Chicago : Henry Regnery,1952.
Assmann, Hugo. Theology for a Named Church. Maryknoll, NewYork.: Orbis Book,1976.
Boff, Clodovis. Theology and Praxis: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7.
Boff, Leonardo. Jesus Christ Liberator: A Critical Christology for Our Time. Maryknoll, New York : Orbis Books,1978.
---- Introducing Liberation Theology. 12th Printing. New York: Orbis Books,1999.
Bonino, José Míguez. Doing Theology in a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Philadelphia : Fortress Press,1975.
---- Toward a Christian Political Ethics. Philadelphia : Fortress Press,1983.
--- ‘For or Life and Against Death: A Theology That Takes Sides’, in James M. Wall ed: Theologies in Transition. New York : Crossroad,1981.
Bostone, David. a.o.(ed.), Liberation Theologies, Postmodernity, and the Americas. NewYork.: Routledge,1997.
Beck, Ulrich. What is Globalization? Translated by Patrick Camill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2000.
Beyer, Peter. Religions in Global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Cardenal, Ernesto. Flights of Victory.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5.
David, Suh Nam-Dong. “Historical References for a Theology of Minjung” in : Kim Yong –Bock ed; Minjung Theology, People as the Subjects of History. The Commission on Theological Concerns of the Christian Conference of Asia (CTC-CCA Singapore 1981).2000.
Casanova, José . Public Religion in the Modern World.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4 .
Dussel, Enrique.Philosophy of Liberation.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5.
Gutiérrez, Gustavo. A Theology of Liberation—History, politics and Salvati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sister Caridad Inda and John Eagleson, NewYork: Orbis Books 1973.
---- We Drink from Our Own Wells.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4.
---- On Job : God-talk and the Suffering of the Innocent.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7.
---- A Theology of Liberation. Revised Edition. Maryknoll, NewYork: Orbis Books,1999.
Foucault, Michel.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ed. by Hubert L. Dreyfurt & Paul Rainbow. Chicago: Univ. Press.1982.
Freud, Sigmund.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London: Hogarth Press. 1930.
----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ed. James Strachey with Anne Freud. London: Hogarth Press.1961.
---- “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in Personality and Religion, edited by William A. Sadler, Jr.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Forrester, Duncan B.Truthful Action: Explorations in Practical Theology, Edinburgh: T& T Clark.2000.
Galilea, Segundo. The Beatitudes: To Evangelize as Jesus Did.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4.
Gadamer, Has-Georg. Wahrheit und Methode-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 Hermeneutik, Ⅱ, J.C.B. Mohr (Paul Siebbecj) .Tübingen, 5. Aufl.1986.
Gispert-Sauch, George. S.J, “Asian Theology” in David Ford ed., The Modern Theologians, 2nd ed. Cambridge: Blackwell.1997.
Habermas, Jürgen.The Theolog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London: Heinemannp.1984.
Hick,John, and Knitter,Paul. eds. The Myth of Christian Uniqueness : Toward a Pluralistic Theology of Religions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7.
Hoy, David Couzens. The Critical Circle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8.
Knitter, Paul. One Earth Many Religions, Multifaith Dialogue & Global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Orbis Books.1996.
Küng, Hans ‘Toward an Ecumenical Theology of Religion’. In Concillium 183.1986.
Libanio, J. B. Spiritual Discernment and Politics: Guidelines for Religious Communities.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2.
Lawrence, Bruce B. Defenders of God: The Fundamentalist Revolt against the Modern Age. New York: Harper & Row.1989..
Maduro,Otto. “Notes for a South-North Dialogue in Mission from a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 in Missiology, Vol. 15, No 2,1987.
Medellin : The Church in the Present-day Transformation of Latin America in the Light of the Vatican CouncilⅡ:Conclusions .Washington DC, 3ed.1979.
Mendieta, Eduardo. “Introduction”, in Habermas (ed), Religion and Rationality: Essays on Reason, God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2.
McGovern, Authur F.Liberation Theology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Orbis Books.1989.
Metz , Johann Baptist. Theology of the World, Translated by William Glen-Doepel, New York: Herder & Herder.1969.
---- “Anamnestic Reason: A Theologian’s Remarks on the Crisis in the Geisteswissenschaften” .Translated by Barbara Fultner, in Cultural-Political Interventions in the Unfinished Project of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92.
Moltmann, Jürgen. Theology of Hope,London: SCM. 1967.
---- The Future of Creation. London: SCM.1979.
---- God for a Secular Society,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1999.
Miranda, Jose Profirio.Communism in the Bible.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2.
Novak, Michael.Will it Liberation? Questions About Liberation Theology, NewYork.: Paulist Press.1986.
Otto, Rudolf. The Idea of the Holy. Translated by John W. Harvey, 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1959.
Pieris, Aloysius. S. J. “The Buddha and the Christ: Mediators of Liberation” in John Hick and Paul Knitter, eds. The Myth of Christian Uniqueness: Toward a Pluralistic Theology of Religions. Maryknoll , New York: Orbis Books.1987.
Pobee, John S. ‘Shoki Coe (C. H. Hwang)’ in Ecumenical Pilgrims: Profiles of Pioneers in Christian Reconciliation, edited by Ion Bria & Dagmar Heller Geneva: WCC Publication. 1995.
Placher, William. Unapologetic Theology: A Christian Voice in a Pluralistic Conversation. Louisville: Westminster / John Knox Press.1989.
Ricouer, Paul , “Hermeneutics and Critique of Ideology”. In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ed. by John B. Thompson. Cambridge University.1981.
---- Time and Narrative Vol1,2,3, translated by Kathle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sity Press.1971.
Richard, Pablo. Death of Christendoms , Birth of the Church,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7.
Roberson, Roland.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Newbury Park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 1992.
Segundo, Juan Luis. Liberation of Theology, translated by John Drury. New York: Orbis Books.1977.
---- Faith and Ideologies.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Books.1984.
Stackhouse, Max L. Public Theology and Political Economy: Christian Stewardship in Modern Society. Grand Rapids, MI :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1987.
Tracy, David.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 New York: Crossroad. 1981.
---- Plurality and Ambiguity—Hermeneutics, Religion, Hope, New York: Harper & Row.1987.
---- Paradigm Change in Theology, Edinburgh ; T &T Clark Ltd.1989.
---- On Naming the Present— Reflection on God, Hermeneutics, and Church. New York: Orbis Books.19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