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原住民族矮人傳說研究
作者:劉育玲
作者(外文):Yu-Lin Liu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惠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矮人傳說傳說圈矮靈祭台灣原住民族文學民間文學口傳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2
「矮人」(dwarf)是世界各民族、各地區口傳文學中常見的主題或母題,今同樣的主題傳說也流傳在台灣的十五個原住民族中。本文以台灣原住民族廣泛流傳之矮人傳說為研究對象,透過對相關文獻、口述文本及族人們主觀性詮釋之間的比較研究,從中觀察到在一個以矮人為主題的敘事框架下,實際上卻包含著三個隱然成形、內容互異或為跨族群性質的矮人傳說圈。
第一個矮人傳說圈為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布農族、邵族、鄒族之分佈範圍,在這些族群的矮人傳說中,矮人是不折不扣的異族與敵人,族人們經常因為種種原與矮人發生爭戰,因而「敵我分明」是其共有的敘事特徵。第二個矮人傳說圈為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及拉阿魯哇族之分佈範圍。明顯有別於上述族群,這四個族群的矮人傳說少見與矮人為敵或與之爭戰之敘述,取而代之的是在早期族群遷徙或部落建立過程中偶然與矮人相遇之事,或者偶入矮人領域、或者與矮人比鄰而居、或者得到矮人友善的協助等;尤有甚者,部分傳說還透露其先祖曾與矮人通婚或視矮人為祖等,皆是此一矮人傳說圈獨有的說法,因此「親疏相間」是此一流傳區域共有的敘事特徵。第三個矮人傳說圈為賽夏族之分佈範圍,不同於其他族群僅有傳說的流傳,賽夏族與矮人相關者除了傳說之外還有祭典與祭歌,其矮人傳說在各族群間之殊異性亦由此而彰顯,而「恩怨交織」則為其矮人傳說主要的敘事基調。
以上三個矮人傳說圈的敘事內容分別代表著台灣原住民族矮人傳說中三個相異的敘述視角,但僅這三個視角還不足以構成台灣原住民族矮人傳說的全貌,因為在各族群中不時可見之「混合化矮人傳說」的存在,則代表著矮人傳說的第四個視角,其與前述三個區域所流傳的矮人傳說共同交織出台灣原住民族矮人傳說的多重樣貌。
一、考查報告
Alton Quack編,洪淑玲譯:《老人的話知本卑南族發展史中的傳說》(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88年,未出版)。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著,余萬居譯:《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
田銀旺:〈祖先的故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14期(1999年6月)。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泰雅爾族傳說故事精選篇》(新竹:泰雅爾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1991年)。
朱逢祿編:《賽夏族矮人(靈)祭簡介》,(新竹:五峰鄉賽夏族祭典管理委員會,1992年)。
朱逢祿編:《台灣賽夏族(巴斯達隘祭歌)歌詞祭儀資料》(新竹: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2004年)。
朱鳳生編:《賽夏族神話故事及習俗》(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年)。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著,余萬居譯:《生蕃傳說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
沈明仁:《崇信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海翁,1998年)。
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著,劉漢全譯:《嫉妒的製陶女》(LA POTIÈRE JALOUS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金榮華:〈台東卑南族口傳文學的採錄和整理〉,《台東卑南族口傳文學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9年)。
金榮華編:《台灣賽夏族民間故事》(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4年)。
林美容編,謝繼昌等作:《高雄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
胡萬川編:《復興鄉泰雅族故事》(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3年)。
浦忠成:《台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台北:臺原,1993年)。
許端容編:《台灣花蓮賽德克族民間故事》(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7年)。
笹尾宗晴著,余萬居譯:〈小矮人Siazoso的傳說〉(台北:中研院民族所,未出版)。
曾建次編:《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史料》(台中:晨星,1998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編,黃文新譯:《蕃族一斑》(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
臺灣總督府驚務局理蕃課編,黃耀榮譯:《高砂族調查書》第五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未出版)。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注:《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台北:原民會、南天,2011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11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五冊泰雅族前篇》(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12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布農族前篇》(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08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七冊泰雅族後篇》(台北:中研院民族所,2010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三卷賽夏族》(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1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頁131。
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第二冊,《臺灣省通志稿》第二十四冊(台北:捷幼出版社,1965年)。
劉秀美編:《火神眷顧的光明未來:撒奇雅族口傳故事》(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12年)。
鄧相揚、許木柱:《臺灣原住民史邵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new window
鄧相揚編:《逐鹿水沙連──日月潭的傳說故事》(南投: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區,2006年)。
謝‧亞‧托卡列夫、葉‧莫‧梅列金斯基等編著,魏慶徵編譯:〈馬爾加什神話〉,《世界各民族神話大觀》(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Tung, T’ung-ho(董同龢)1964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Tsou Language Formosa.(鄒語研究)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Special Publications No.48.

二、專著
Luca & Francesco Cavalli-Sforza著,樂俊河譯:《人類大遷徙:我們來自非洲嗎?》(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Steven R. Conklin著,黃語忻譯:《超文明的未解之謎》(台北:亞洲圖書,2003年)。
井村君江著,王立言譯:《妖精的歷史──神秘精靈的千年傳說》(台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
古野清人著,葉婉奇譯:《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台北:原民文化,2001年)。
石琴娥:《北歐文學史》(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年)。
史哲編:《土著人的隱祕世界》(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04年)。
弗雷澤(J. G.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2006年3月)。
林修澈:《臺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0年)。new window
林信來:《台灣阿美族民謠謠詞研究》(台東:林信來,1983年)。
林惠祥:《世界人種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林美容、許家愷:《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台北:五南,2014年2月)。
阿爾伯特‧貝茨‧洛德(Albert Bates Lord)著,尹虎彬譯:《故事的歌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柳田國男著,連湘譯:《傳說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1983年)
胡台麗:〈賽夏族矮人祭歌舞祭儀的「疊影」現象〉,《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2003年),頁161-221。new window
洪田浚:《台灣原住民籲天錄》(台北:臺原,2000年),頁37。
洪國勝:《邵族換年祭及其音樂》(高雄:高雄市台灣山地文化研究會,2005年10月)。
洪英聖:《台灣先住民腳印》(台北:時報文化,2006年10月)。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大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約翰‧邁爾斯‧弗里(John Miles Foley)著,朝戈金譯:《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喬治‧泰勒(George Taylor)著,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福爾摩莎原住民的民間故事〉,《看見十九世紀的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如果,2006年)。
馬淵東一:《山地高砂族的地理知識與社會、政治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
馬淵東一著,余萬居註:〈高砂族的移動和分佈〉,《馬淵東一著作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出版)。
馬淵東一著,楊南郡譯:〈研海地方先住民──猴猴族探源〉,《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南天出版社,2005年)。
馬淵東一著,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佈》(台北:原民會,2014年)。
馬凌諾斯基:《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工業,1978年)。
孫大川總策畫,簡史朗故事採集:《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台北:新自然主義,2007年)。
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網》(台北:里仁,2009年)。
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台灣的原住民族》(台中:晨星,1996年)。
時墨庄:《千姿百態的人種》(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鹿野忠雄著,楊南郡譯:《山、雲與蕃人》(台北:玉山社,2004.11,1版4刷),頁222、267。
張金生:《台東縣達仁鄉傳統領域踏查史錄》(台東:臺東縣達仁鄉公所,2007年)。
張愛玲:〈談看書〉,《張看》(台北:皇冠叢書,2005年)。
陳奇祿:《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台北:南天,1996年),頁15。new window
陳仲玉:《曲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曹永和、包樂史:〈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重拾失落臺灣歷史之一頁〉,《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new window
黑澤隆朝著,余萬居譯:《賽夏族之音樂》(台北:中研院民族所,未出版)。
斯蒂‧湯普森(Stith Thompson),鄭海等譯:〈民間故事的存活史〉,《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程羲編:《北歐神話故事》(台北:星光,2000年)。
黃仲正主編:《夏威夷》(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1990年)。
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一)(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
楊南郡:《雪山、大霸尖山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台北: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1年)。
楊南郡:《浸水營古道人文史蹟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03年)。
奧威尼‧卡露斯(邱金士):《雲豹的傳人》(台中:晨星,2005年3月)。
奧威尼‧卡露斯盎:《神祕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台北:麥田,2006年10月)。
趙剛:《頭目哈古》(台北:聯經,2005年7月)。
葉家寧:《臺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new window
寧騷:《非洲黑人文化》(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年)。
愛德華‧泰勒著(Edward Burnett Tylor),連樹聲譯:《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Anthrop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man and civilization)(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愛德華‧泰勒著(Edward Burnett Tylor),連樹聲譯:《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871〕,重譯本)。
劉守華、陳建憲:《民間文學教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2年)。
劉其偉:《菲島原始文化與藝術》(台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73年)。
劉芝田:《菲律賓民族的淵源》(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70年)。
鄧相揚:《明潭史話》(台北:交通部觀光局明潭國家風景管理處,2000年)。
舞鶴:《思索阿邦‧卡露斯》(台北:麥田,2002年)。
鄭依憶:《儀式、社會與族群:向天湖賽夏族的兩個研究》(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new window
穆達克(George Peter Murdock)著,江德成譯:《非洲之人種與文化史》(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
塞利格曼(C. G. Seligman)著,費孝通譯:《非洲的種族》(Race of Africa)(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簡鴻模:《矮靈、龍神與基督》(南投:臺灣文獻館,2007年)。
羅伯英潘(Rober Ingpen)著,張琰等譯:《奇靈精怪》(台北:格林文化,2002年)。
大林太良編:《東南アジアの民族と歷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87年)。

三、期刊論文
Michael D. Lemonick:〈南太平洋的哈比人〉,《時代雜誌》中文解讀版109,(2005年4月)。
王永平編譯:〈小人王國尤卡斯部落〉,《鄉鎮論壇》1993年第4期。
未著作者:〈帛琉新發現矮人種的爭議〉,《知識通訊評論》66,(2008年4月)。
宋龍飛:〈台灣的小黑人〉,《藝術家》14(2)(1982年1月)。
宋龍飛:〈台灣巨石文化之一:南仁山石房遺址踏查記〉,《藝術家》11(6):66(1970年11月)。
李輝:〈走向遠東的兩個現代人種〉,《國父紀念館館刊》14(2004年11月)。
李輝、金力:〈重建東亞人類的族譜〉,《科學人》78(2008年8月)。
李濟:〈中國民族之始〉,《大陸半月刊》1:1(1950年7月)。
李亦園:〈來義鄉排灣族中箕模人的探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1956年春季)。new window
李壬癸:〈賽夏族矮人祭歌詞重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4(1993年12月)。new window
吳榮順:〈一個文化共頻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論平埔族音樂與周邊族群的關係〉,《關渡音樂學刊》創刊號(2004年12月)。new window
克里斯‧史尊傑(Chris Stringer)撰,吳珮詩譯:〈人類學再思考〉,《大地地理雜誌》201,(2004年12月)。
亨利‧季(Henry Gee)撰,郭家琪譯:〈新發現是否顛覆上帝的形象〉,《講義》212,(2004年11月)。
何傳坤:〈我們的朋友──弗羅勒斯人〉,《大地地理雜誌》201(2004年12月)。
林清淵:〈我的孩子為何長不高?談侏儒症〉,《育兒生活》9(1991年2月)。
林衡立:〈賽夏族矮靈祭歌詞〉,《民族研究所集刊》2(1956年)。
林惠祥:〈南洋馬來族與華南古民族的關係〉,《廈門大學學報》1958年第1期。
盲童:〈德國院子裡的小矮人〉,《科學大觀園》2005年8期。
凌純聲:〈中國史志上的小黑人〉,《中央研究院院刊》第3輯(1956年)。
鹿憶鹿:〈小黑人神話──從台灣原住民談起〉,《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4期)。
張金生:〈排灣族箕模(Cimo)人溯源之研究〉,《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9(2005年10月)。
黃凱特撰,王道還譯:〈印尼矮人化石之謎〉:《科學人》37,(2005年3月)。
黃凱特撰,涂可欣譯,〈哈比人風波再起〉,《科學人》77,(2008年7月)。
陳春欽:〈向天湖賽夏族的故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1(1966年)。
陳春欽:〈賽夏族的宗教及其社會功能〉,《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6(1968年)。
陳奇祿、李亦園、唐美君:〈日月潭邵族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1955年11月)。new window
陳堯峰:〈重量級選手──印尼古人類〉,《大地地理雜誌》201,(2004年12月)。
陳國強:〈福建的古民族──“木客”試探〉,《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3年第2期。
雷克斯‧達頓(Rex Dalton)撰,王昭分譯:〈發現小矮人的蹤跡〉,《講義》212,(2004年11月)。
雷克斯‧達頓(Rex Dalton)、享利‧季(Henry Gee)撰,吳珮詩譯:〈發現新人種──弗羅勒斯人〉,《大地地理雜誌》201,(2004年12月)。
萬幼楠:〈贛南“贛巨人”“木客”識考〉,《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
劉其偉:〈菲島原始文化調查報告(1972)補述〉,《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13期(1974年3月)。
劉益昌:〈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步探討〉,《臺灣風物》45:3,(1995年9月)。new window
劉斌雄:〈沙阿魯阿族的社會組織〉,《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8(1969年)。
劉育玲:〈南鄒族沙阿魯阿(Hla’alua)貝神祭起源傳說試探〉,《台灣文學研究學報》6(2008年4月)。new window
蔣炳釗:〈古民族“山都木客”歷史初探〉,《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3期。
羅樂陶:〈非洲侏儒匹克米人〉,《科學月刊》第6期(1975年6月)。
Y.I.生(伊能嘉矩):〈台灣の土番に傳ふる小人の口碑に就ぃこ〉,《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2(249)(1906年12月),頁101-104。
伊能嘉矩:〈台灣に於けゐ蕃人の想像すゐ矮人〉,《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3(149)(1898年8月),頁427-429。
伊能嘉矩:〈臺灣の舊記に見ゆる烏鬼蕃の本質如何〉,《臺灣慣習記事》3卷10號(1903年10月)。
足立文太郎:〈台灣土棲の土人(二ダリ──ト──)に就ぃ〉,《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2(249)(1906年12月),頁83-88。
鳥居龍藏:〈台灣の小人は二ダリ──ト──なリか〉,《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2(252)(1907年3月),頁215-219。
鹿野忠雄:〈臺灣島に於ける小人居住の傳說〉,《東京人類學會雜誌》47(3)(1932年8月),頁103-116。
Katharine Luomala. (1952), The Menehune of Polynesia and other mythical little people of Oceania, pp69-81. Bernice P.Bishop Museum Bulletin 203. Honolulu.

四、研討會及專書論文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關於矮人的傳說〉,《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李亦園編)(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03),頁579-604。
浦忠成(巴蘇亞‧博伊哲努):〈原住民族傳說中的奇異人種〉,《文學與神話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七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3月28日至29日),頁349-372。new window
張金生:〈從共同體的觀點探討排灣族群的形成與變遷〉,《2007南島民族學術發表會暨五年祭祭祀活動論文集》(台東:台東縣達仁鄉公所,2007年11月23日至24日),頁99-132。
魏心怡:〈從地緣與血緣探究邵族與布農族音樂現象的相屬關係〉,「第一屆台東大學人文藝術研討會」(台東: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學會,2004年12月4日)。
楊南郡:〈踏查半世紀──台灣矮黑人的傳說與調查〉,《2009「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八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12月),頁2-11。new window
謝世忠:〈身份與認同──日月潭邵族的族群構成〉,《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臺灣原住民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謝世忠:〈原住民族誌甘甘濃濃《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論評之二:〈散文卷〉〉,《原住民教育季刊》33(2004年3月)。

五、報紙
未著作者:〈吳博士一行入蕃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2,1910年1月16日。
未著作者:〈委內瑞拉發現矮人骨骼〉,《聯合報》4,1971年8月8日。
李玉玲:〈期待解矮靈之謎 專家持保留態度〉,《聯合報》14,1998年6月15日。
李嘉鑫:〈個子矮人一截,法力高人一等:不可小看的矮人族謎團〉,《中國時報》26,1990年5月15日。
李嘉鑫:〈神祕石洞藏林中 長老冒險探聖地〉,《中國時報》An06,1997年8月14日。
李輝:〈小矮人掀巨浪──弗洛勒斯人改寫人類進化史〉,《文匯報》第20874期5版,2004年12月9日。
林建成:〈細說排灣族姑子崙事件〉,《聯合報》39,1988年8月4日。
金曉東,〈“小矮人”化石震驚全球〉,《寧波日報》,B3版,2004.11.26。
房書勤,〈為讓矮靈不受侵擾 誓死捍衛原始地〉,《民眾日報》,2000年11月4日。
徐仁修,〈尋找矮黑人〉,《聯合報》,E7,2004年7月25日。
楊南郡:〈斯卡羅遺事〉,《中國時報》21,1992年10月24日。
劉瑞祺:〈矮靈仙洞出土 賽夏族償宿願〉,《中國時報》An04,1998年9月15日。
謝世忠,〈從矮黑人到原住民──科學證據與認同價值〉,《台灣日報》,2004年7月28日。
羅祭鴻,〈五峰仙洞鄉民歷險探訪〉,《中國時報》An02,1998年10月2日。
讀史者,〈海外奇聞〉,《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第4版,1908.03.12。

六、學位論文
根穆凡,《賽夏族paSta’ay(矮靈祭)祭歌研究》(東吳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陳麗環:《邵族口傳文學研究》(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世民,〈魯凱族隘寮群頭目變化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鄭依憶:〈賽夏族歲時祭儀與社會群體間的關係的初探:以向天湖部落為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7月)。
劉育玲,《台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葉神保:〈排灣族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2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