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氣候學與先秦兩漢科技文化關係析論―以天文、農業、生物為範圍
作者:楊貞祥
作者(外文):YANG CHEN HSIANG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莊雅州
文幸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氣候天文生物月令型農書農業climateastronomybiologyagricultureagricultural books on order typ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氣候變遷可說是影響全人類歷史、政治、社會、經濟、戰爭的關鍵因素。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若氣溫太高或太低,變動太緩或太驟,對於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天氣與氣候的變化,在在影響了我們生活的一切。由於氣候影響的層面廣大,本論文時代劃分以先秦兩漢為主,探討主題以物候、氣候、天文曆法、農業、生物等層面,傳世文獻以《夏小正》、《詩經‧豳風.七月》、《呂氏春秋.十二月紀》、《禮記.月令》等月令型農書為主,分章討論之。
論文分六章來探討:第一章為緒論,論及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以及文獻探討;第二章就先秦兩漢時期的氣候為探討,在時間意識流初萌芽的階段,風霜雨雪等氣候的變化是先民們最先與最易感受的,先民依靠地上的物候特徵如:草木的榮枯、候鳥往來、昆蟲蟄蘇等物候變化,來感知季節的流轉,逐漸認識天氣與氣候,發展出我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及七十二候的文化表徵。第三章為先秦兩漢天文與氣候關係,為了更準確掌握季節,並因應大範圍地區使用,有必要去探索更加準確標示四時變化的自然現象,這就是天象。太陽與月亮便是觀察天象的首要目標。後來逐漸觀察恆星的出沒,作為日月五星運動的參照標誌,也能檢驗天象。所以人們由「日」的概念進而產生「月」的概念,最後有「年」概念的產生。第四章為先秦兩漢農業與氣候的關係,農業與氣候的關係最為密切。從事農業生產,必須掌握好農時,對應自然時序性進行農事活動,因時制宜,才能達到作物結實好並高倍生產。由於各時期的不同氣候變化,影響到動植物的資源分佈,所以就有許多農業政策施行、農地利用耕耘、農業減災措施,來因應氣候的變化。第五章為先秦兩漢生物與氣候的關係,動、植物的生長深受氣候的影響,尤以氣候因子中的溫度與降水影響最大。上古月令型文獻中,有豐富的物候記錄,這些長期累積物候的知識,就成為生物學的基礎。這生物資源得之不易,是人類永續地獲得物質財富的前提條件,所以先民給予高度的重視,於是產生了自然資源保護的生態思想,值得後人學習與深思。第六章為結論。
氣候的變化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如此重大,對於我們了解歷史的進展具有一定的助益,值得我們好好探究一番。
Climate change can be said to be a key factor in the whole Chinese history, politics, society, economy, the impact of war. Our daily life food, clothing, shelter, transportation, if the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or too low, too slow or too sudden change for human health have a great impact, so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change, at affecting our all of life. Since the level of the majority of climate impacts, in order to divide the Qin and Han era mainly discuss topics phenology, climate, astronomical calendar, agriculture, biology and other aspects, historical documents as "Summer is small", "Book of ‧ Bin. July "," Lu. December discipline, "" Book of Rites. Order "and other books on agriculture based on order type, sub-chapter discussion.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o explor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deals with motivation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and discuss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on climate Qin and Han Dynasty to explore, after all, no phase calendar days, dark clouds and other climate changes are ancestors of the first and most vulnerable feelings, relying on the ground of our ancestors phe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ups and downs of vegetation, birds exchanges, insect sting Soviet Union and other phenological changes, to perceive the transfer season, gradually understanding weather and climate, development for twenty-four solar term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zation seventy-two syndromes endemic to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Qin and Han astronomy and climate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more accurately grasp the season and used a wide range of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seasons change more accurately labeled a natural phenomenon, which is astronomical. The sun and the moon i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astronomical phenomena. Then gradually observe the stars come and go, as the sun and the moon Five Star Movement reference mark, also can test the heavens. So people from the concept of "Day" and produce the concept of "month", the last "year" concept gene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Qin and Han relations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is most closely related.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 must master the farming season, corresponding to the natural timing of farming activities carried out, whenever necessary,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power and good seed crop product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climate change each time,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so there are many agricultural policy purposes, cultivating agricultural land use, agriculture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The fifth chapter of the Qin and Han biolog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imate, animal, plant growth influenced by climate, especially climatic factor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ffected. Ancient literature on order type, there is a wealth of phenological records, these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phenological knowledge to become a biological basis. This is the hard-living resources, human and sustainable access to material wealth prerequisite ancestors so high level of attention, so have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cological thinking, worthy of future study and reflection.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 is so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of history has some help, and we need to explore some.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
戰國.《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戰國.《禮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戰國.《黃帝內經》,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戰國.《竹書紀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3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大戴禮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漢.張衡:《張河間集》,《續修四庫全書》,信述堂,1879年。
漢.王充:《論衡》,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班固:《白虎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漢.蔡邕:《月令章句》,北京:中國書店《龍溪精舍叢書》,1991年。
漢.高誘注:《戰國策》,上海: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1937年。
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范寧校正:《博物志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南朝梁.蕭統:《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唐.孔穎達疏:《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台北:中華書局,1964年。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唐.房玄齡等編:《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北京: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1980年。
唐.李淳風:《乙巳占》,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長沙:科學出版社,1994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
唐.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唐.張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李延壽:《南史》,台北:中華書局,1975年。
396
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宋.孫奭:《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宋.王漙:《五代會要》,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邢昺:《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陸佃:《埤雅》,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陳彭年:《廣韻》,台北:廣文書局,1991年。
宋.朱熹:《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王應麟:《玉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秦九韶:《數學九章》,合肥:安徽科學出版社,1992年。
宋.陳尃:《陳尃農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5年。
宋.羅願:《爾雅翼》,長春:吉林出版社《叢書集成初編》,2005年。
宋.陸佃:《鶡冠子》,台北: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1939年。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世界書局《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1990年。
明.毛晉:《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寧夏出版社,2008年。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計六奇:《明季北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張玉書:《康熙字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三禮》,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
清.畢沅:《夏小正考注》,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顧鳳藻:《夏小正經傳集解》,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沈德潛編:《古詩源》,台北:世界書局,1956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9年。
397
日本.岡元鳳:《毛詩品物圖考》,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
二、近人專著(依作者姓氏筆畫)
于省吾:《甲骨文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王力:《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啟柱:《中國農業起源與發展》,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94年。
王梨村:《中國古今物候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年。
王靜芝:《詩經通釋》,台北:輔仁大學,1991年。
王鴻生:《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王玉德、張全明:《中華五千年生態文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毓湖校釋:《王楨農書校注》,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年。
王驤:《夢溪筆談注》,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1年。
文煥然、文榕生:《中國歷史時期冬半年氣候冷暖變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年。
石聲漢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石聲漢:《石聲漢農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石聲漢校注:《農政全書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史念海:《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朱振全:《氣象諺語精選》,台北:金盾出版社,2012年。
朱啟新、朱筱新:《中國古代漢族節日風情》,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江林昌:《楚辭與上古歷史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江曉原:《星占學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汪子春:《中國古代生物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2。
吳傳鈞:《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地理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吳聰賢:《中國農業發展》,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4年。
吳存浩:《中國農業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約瑟:《中華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李芝萍、賈煥閣:《天文、時間、曆法》,北京:氣象出版社,2011年。
李根蟠:《中國農業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李長年:《中國農業史話》,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
李學勤:《西水坡龍虎墓與四象的起源》,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
李露露、宋兆麟:《圖說中國傳統節日》,台北:世界書局,2010年。
李露露:《中國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根蟠:〈試論中國古代農業史的分期和特點〉,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398
年。
李濟:《西蔭村史前遺址》,北京:清華學校研究院,1927年。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李民等譯《竹書紀年》:《古本竹書紀年譯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李小龍注:《墨子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谷光宇:《中華傳統民俗辭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杜青林主編:《中國農業通史》,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new window
林忠軍:《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林政言:《讖緯學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武維華:《植物生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
竺可楨:《天道與人文》,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
竺可楨、宛敏渭:《物候學》,北京: 科學出版社,1980年。
周淑貞、張如一、張超:《氣象學與氣候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周雲龍、劉寧等著:《植物生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周昆叔編:《環境考古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年。
金開誠:《屈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洪世年、陳文言:《中國氣象史》,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年。
紀徽:《圖解中國習俗》,西安: 陝西師範大學,2008年。
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上下》,成都: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1942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二集》,成都: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1945年。
施雅風:《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吳康、蘇建科等主編:《中華神秘文化辭典》,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年。
高明乾、佟玉華、劉坤:《詩經動物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夏緯瑛:《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年。
夏緯瑛:《夏小正經文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年。
徐振韜:《中國古代天文學詞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耿煊:《詩經中的經濟植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袁閭琨:《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婁元禮:《田家五行》,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商承祚:《殷契佚存》,南京: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甲種,1933年。
黃沛榮:《周書周月篇著成的時代及有關三正問題的硏究》,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72年。new window
399
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莊師雅州:《夏小正析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莊師雅州、黃靜吟:《爾雅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
夏瑋瑛:《夏小正經文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年。
夏經林主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許倬雲:《漢代農業》,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許鐘榮:《稼軒詞編年箋註》,台北:中華書局,1974年。
盛廣智:《管子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盛連喜:《環境生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閔宗殿:《中國農史繫年要錄》,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9年。
陸思賢、李迪:《天文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郭若愚、李學勤等編:《殷墟文字綴合》,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卜辭通纂》,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
郭為藩監修:《中國人傳承的歲時》,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0年。
郭郛:《中國古代動物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郭文韜:《中國科技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梁家勉:《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年。
陳久金、張明昌:《中國天文大發現》,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年。
陳久金、楊怡:《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陳子展:《詩三百解題》,上海:復旦大學,2001年。
陳文華:《中國農業考古圖錄》,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陳春城:《歷代寫景詩詞名句賞析》,台北: 河畔出版社,1996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陳曉中:《中國古代的科技》,台北:明文書局,1981年。
梁家勉:《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9年。
崔玉亭等:《世界科技全景百卷書94.氣象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陸宗達:《說文解字通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曾雄生、徐鳳先:《中國科技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張家誠、林之光:《中國氣候》,台北:明文書局,1987年。
張家國:《中華占候術》,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 年。
張家國:《神秘的占候》,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
張嘉鳳:《中國的天文學》,台北:台灣書店,1991年。
張聞玉:《中國古代天文與曆法》,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400
張濤:《中國傳統救災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張愛琴、王彩霞等編:《植物學》,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
萬國鼎:《氾勝之書輯釋》,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台北:中華書局,1957年。
彭鐸:《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程戈林:《天文五千年》,台北:曉園出版社,1995年。
童勉之:《中華草木蟲魚文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馮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張舜徽:《說文解字導讀》,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張媛、雷珊編:《二十四節氣全書》,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
喬清舉:《儒家生態思想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楊怡、陳久金:《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曆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楊寬:《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楊旭:《出土文物探賾》,武漢:崇文書局,2005年。
賈祖璋:《鳥與文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
溫少峰、袁庭棟:《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
萬麗華譯:《孟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葛全勝:《中國歷朝氣候變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董作賓:《小屯‧殷墟文字乙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48年。
董作賓:《殷曆譜下編卷四》,台北: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45年。
董作賓:《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45年。
董愷忱、范楚玉:《中國科學技術史》,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1年。
赫治清:《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年。
滿志敏:《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
劉山永校注:《本草綱目》,北京:寧夏出版社,2008年。
劉君燦:《中國天文學史新探》,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new window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new window
劉韶軍:《占星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韶軍:《神秘的星象》,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劉繼剛:《中國災害通史》,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8年。
潘富俊:《中國文學植物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1年。new window
潘富俊:《詩經植物圖鑑》,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401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盧元駿:《說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魯明善著,王毓瑚校注:《農桑衣食撮要》,北京:農業出版社,1962年。
孫子著,駢宇騫等譯注:《孫子兵法》,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繆啟愉:《齊民要術譯注》,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薄樹人:《中國天文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謝世俊:《中國古代氣象史稿》,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衛紹生:《神秘與迷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戴興華、北辰:《古今曆法趣談》,北京:氣象出版社,2011年。
羅振玉:《殷墟書契考釋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羅漢民、吳詩敦、譚克光:《氣候學》,北京:氣象出版社,1980年。
關賢柱:《呂氏春秋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顧青編注:《唐詩三百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北京中醫學院編:《內經釋義》,北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
H.利思編,顏邦倜譯:《物候學與季節性模式的建立》,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 年。
半坡博物館:《姜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中國農業博物館農史研究室編:《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說》,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年。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編:《追蹤變化的氣候》,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年。
三、論文
(一)單篇論文
卜風賢:〈中國古代的災荒理念〉,大陸:《史學理論研究》,2005年第3期。
王星光:〈《夏小正》與夏代生態環境研究(上)〉,大陸:《中國農史與環境史研究》,2012年第5期。
王啟發:〈《禮記・月令》與古代自然法思想〉,大陸:《法學期刊》,2002年第3期。
王寶貫:〈歷史文獻中的氣候記錄〉,大陸:《科學發展》,2002年第356期。
方修琦:〈從農業氣候條件看我國北方原始農業的衰落與農牧交錯地帶的形成〉,大陸:《自然資源學報》,1999 年第14卷第3期。
田利紅:〈《詩經‧國風》春天之探微〉,大陸:《保山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
江霞:〈中國的節氣與氣侯〉,大陸:《華夏文化》,2003年第2期。
朱堯倫:〈關於夏小正〉,大陸:《農業考古》,2003年 第1期。
安志信、李素文:〈詩經中蔬菜的演化和發展〉,大陸:《中國蔬菜》,2010年第9期。
吳恩國:〈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大陸:《中學政史地雜誌》,2006年第Z1期。
宋文婕:〈試論呂氏春秋的時間表達〉,大陸《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年第8
402
卷第4期。
李烈炎:〈陰陽化生說之科學價值及其缺陷〉,大陸《北京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
李周龍:〈逸周書時令考〉,台灣:《孔孟月刊》,1981年第20卷第1期。new window
宋豫秦等:〈河南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的環境信息〉,大陸:《考古》,2002年第12期。
沈志忠:〈二十四節氣形成年代考〉,大陸:《東南文化》,2001 年第141期。
竺可楨:〈中國近5000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大陸:《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
昊天均:〈呂氏春秋的農學思想及啟示〉,大陸:《農業考古》,2006年第3期。
林作主:〈採蓮題材的變化與美學探尋〉,大陸:《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23卷第8期。
周本雄:〈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的動物骨骼〉,大陸:《考古學報》,1981年第3期。
周書燦:〈20世紀中國歷史氣候研究述論〉,大陸:《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4卷。
柯曼紅等:〈西安半坡遺址的古植被與古氣候〉,大陸:《考古》,1990年第1期。
能田忠亮:〈夏小正星象論〉,大陸:《東方學報》第12冊,1941年。
莊師雅州:〈呂氏春秋之氣候〉,台灣:《中正大學學報》,1990年第1卷第1期。
莊天山:《極光與氣溫》,大陸:《華僑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徐志明:〈二十四節氣的產生與應用〉,大陸:《中學政史地》,2007年第9期。。
夏緯瑛、范楚玉:〈《夏小正》及其在農業史上的意義〉,大陸《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3期。
高俊、王剛〈漢代災荒的自然生態考察〉,大陸:《史林》,2009年第6期。
章典、詹志勇:〈氣候變化與中國戰爭、社會動亂、朝代變遷〉,大陸:《科學通報》,第23期。
崔玉霞:〈二十四節氣中的文化底蘊〉,大陸:《農業考古》,2009年第3期。
梁書弦:〈《禮記.月令》《呂氏春秋.十二月紀》及《周髀算經》所記之節氣〉,大陸:《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5期。
梅晶:〈上古節氣詞的演變及二十四節氣名的形成〉,大陸:《懷化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許鶴:〈詩經情愛詩與採摘意象關係探微〉,大陸:《喀什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28卷第2期。
陳業新:〈兩漢時期氣候狀況的歷史再考察〉,大陸:《歷史研究》,2004年第3期。
黃沛榮:〈論周書時訓篇與禮記月令之關係〉,台灣:《孔孟月刊》,1978年第17卷第3期。new window
程春英、尹學博:〈霧霾之PM2.5的來源、成分、形成及危害〉,大陸:《大學化學》,2014年第29卷第5期。
楊明璋:〈論《詩經》中的瓜類名物及其比興義〉,大陸:《先秦兩漢學術》,2008
403
年第10期。
楊雅麗:〈月令語義溯源〉,大陸:《禮記語言學與文化學闡釋》,2011年第6期。
趙紅軍:〈氣候變化影響過去2000年農業社會穩定〉,大陸:《經濟學季刊》,2012年第11卷第2期。
劉文英:〈陰陽家的生態觀念及其歷史地位〉,大陸:《文史哲》,2005年第1期。
劉海鷗:〈《月令》的生態保護思想與中國傳統生態法律〉,大陸:《文化中國網》,2010年第6期。
劉繼剛:〈先秦時期的天氣預報和災害預報〉,大陸:《中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27卷第3期。
劉華傑:〈詩經中的蕭〉,大陸:《大眾科技報》,2010年第4期。
薛元澤:〈由《孔子詩論》釋《詩經‧周南‧葛覃》〉,大陸:《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簡帛研究網站》,2012年5月。
羅義俊:〈論漢代博士家法-兼論兩漢經學運動〉,大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史林探幽》,,1991年第6期。
蘭伊春、江旅冰:〈淺述氣候對中國政治、經濟格局歷史影響〉,大陸:《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第31卷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山西襄汾桃寺遺址發掘演示文稿》,大陸:《考古》,1980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隊:《1979年裴李崗遺址發掘報告》,大陸:《考古學報》,1984年第1期。
(二)學位論文
甘迪龍:《先秦漢初月令研究》,新界: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5年。
邱靜子:《詩經蟲魚意象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孫穎:《漢唐間古農書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崔逸華:《《禮記‧月令》與庶民生活關聯研究》,台中: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春櫻:《上古月令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惠富平、陳少華等人:《中國古代農書研究》,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2008年。
陳柏全:《甲骨文氣象卜辭研究》,台北: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陳熾彬:《左傳中的巫術》,台北:政治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89年。
陳侃理:《儒術、術數與政治》,北京:北大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陳獻佑:《左傳災異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碩士論文,2008年。 黃沛榮:《周書研究》,台北:台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年。new window
曾錦華:《《呂氏春秋.十二月紀紀首》、《淮南子.時則訓》、《禮記.月令》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8年。
楊婉羚:《淮南鴻烈氣論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04
年。
潘靜樺:《從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之層面研究詩經》,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蔡雅芬:《詩經鳥獸蟲魚意象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蕭玲英:《讖緯思想對漢賦影響之研究》,台南:台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