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宋重陽詩研究
作者:王釗芬
作者(外文):Wang Chao-Fen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羅宗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重陽茱萸淵明Double Ninth FestivalchrysanthemumscornelsTaoYung-m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9
本論文聚焦在北宋詩人的重陽詩書寫,重陽非北宋最大節慶,但為北宋詩人書寫最多的節慶體裁,此研究延續既有的唐代重陽詩研究成果,以說明北宋重陽詩作的特質。探討北宋詩人運用哪些重陽民俗事象、歷史元素、典故傳說、審美意趣等民俗元素,說明北宋重陽詩中所反映的文化意涵、文化關懷、心理特徵及個人情懷,期為將來北宋節慶詩研究建一基礎。本論文取材《全宋詩》第一冊至第二十一冊及《全宋詩訂補》中,檢出詩題與重陽有關者,再將詩題與菊花有關且其內容涉及重陽者檢出,且參照宋蒲積中《古今歲時雜詠》,共得北宋重陽詩作510首,為114位詩人創作。再嘗試以「民俗學」的視角,針對「北宋重陽詩」此一主題詩作,說明重陽節日民俗意涵的演變,並著重北宋的時代特色,從北宋的政治、經濟、宗教和人文因素等面向探討北宋重陽詩盛行的歷史因素。筆記至宋而後大盛,其中頗有足徵考實或記述典故者,本文以《全宋詩》中北宋重陽歲時詩歌為考察範圍,兼採史書、筆記中重陽相關記載,詩文互證,以建構重陽節起源的大概輪廓,進一步了解節日意涵在歷史中的演變情形,再將資料分析歸納後,探討北宋重陽詩歌所展現的民俗活動:說明重陽登高的風俗、登高時所呈現的詩人交游情形、登高的活動內容,及重陽異稱、重陽飲食、重陽節物等民俗事項,並說明北宋詩人對重陽節日避災習俗已轉為懷有人文關懷的演進。北宋重陽詩歌的抒情內容可分思鄉懷遠、懷才不遇、老悲秋等方面說明。北宋重陽詩歌用菊、茱萸、登高、飲酒等民俗事項,展延出延年益壽、思念親友、古今之慨、登高懷遠、看破宦海浮沉、對陶淵明的傾慕之情等文學意象,並用龍山會、戲馬臺、牛山淚等重陽典故,抒發詩人人生之感、古今之嘆等情懷,令北宋重陽詩凝聚出歷史的厚度與文化的深度,並使北宋重陽詩歌凝聚成平和淡泊的風格。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poetic writings on Double Ninth Festival (Chong-yang Festival)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Double Ninth Festival was not the biggest festival celebrated, but it was the one that most Northern Sung poets had referred to.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studies in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to explicate the nature of Northern Sung poems on Double Ninth Festival. By explicating the uses of certain folk elements like folklores, historical materials, legends, allusions, and aesthetic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bring to light the cultural meanings and concerns, psychological gestalts, and personal sentiments as exhibited in the poems. In so doing, the dissertation might serve as academic effort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The poems under discussion come from the Anthology of the Northern Sung Poems and its supplement, ranging from Book One to Book Twenty-one. The poems on Double Ninth Festival have been first selected and then reselected in terms of the subject of chrysanthemums. After that, Sung Pu-chi’s book Miscellany of Seasonal Writings has been consulted so as to obtain a collection of 510 Northern Sung poems, written by 114 poets. The dissertation thus approaches the poem from the aspect of the folklore study, explaining the transformations of folk customs as displayed in the poems on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has been emphasized so as to explain the popularity of the poems as examined from political, economic, religious, and humanistic factors. Besides, note-taking became popular after the Sung Dynasty. Hence the dissertation also tries to incorporate note-taking writings with the anthology of the Northern Sung poems. As a resul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poetic writings are combined in a way to deepen the study and outline the genealogy of the festival. Methodology as such might help achieve ou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folk activities as associated with Double Ninth Festival. For example, the activities of climbing high on mountain tops show us the poets’ friend-making preferences and their pastime hobbies. There are also variations of naming the festival and its typical food as well as items. A research on these might prove for u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estival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getting away from disasters to cultivating humanistic concerns. The contents of the poems on Double Ninth Festival are various, including homesickness, aging, or personal frustrations. As a whole, the Northern Sung poems employ plants and events such as cornels, chrysanthemums, climbing high, and wine drinking to suggest themes of longevity, missing, disillusion, as well as admiration for the poet Tao Yun-ming. Some allusions such as “Long Mountain Meeting” (“Long-san Hue”), “Horse-Riding Platitude” (“Xi-ma Tai”), and “Nu Mountain Tears” (‘Nu-san Rei”) have been also explored by the dissertation. From these, the poets’ sentiments on life and history are implied in the poems.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on Double Ninth Festival reveals to us the depth of the Northern Sung culture and its peaceful, self-contented mindset.
壹、書籍類
一、古代典籍(古籍依著者朝代排列)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詩經》,《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戰國﹞屈原著,﹝宋﹞洪興祖注 《楚辭補注》(據汲古閣刊本),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8月。
﹝戰國﹞屈原撰,﹝宋﹞洪興祖注,白化文等點校 《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初版2000年3刷。
﹝漢﹞董仲舒 《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
﹝漢﹞劉歆著,﹝晉﹞葛洪集,向新陽、劉克任校注 《西京雜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周禮》,《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崔寔 《四民月令》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二輯,歷代詩文總集第25冊,臺北:世界書局,出版年不詳。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 《新校漢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11月。
﹝魏﹞曹丕 〈九日與鍾繇書〉 收錄於[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三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易》,《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南朝﹝宋﹞范曄撰,﹝後梁﹞劉昭補注,﹝後唐﹞李賢注 ﹝武英殿版﹞《後漢書》,臺北:新陸書局,1964年。
南朝﹝宋﹞劉敬叔 《異苑》 新文豐出版社編輯部 《叢書集成新編》第8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
南朝﹝齊﹞謝眺 〈奉和隨王殿下詩十六首〉之二 《六朝十大名家詩》,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5月。
南朝﹝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南宋書》,臺北 : 鼎文書局,,1980年11月。
南朝﹝梁﹞蕭子顯撰,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南齊書》,臺北 : 鼎文書局,,1980年11月。
南朝﹝梁﹞蕭統編,李善注 《文選》(據胡克家刊本),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7月。
南朝﹝梁﹞宗懔著,潭麟譯注 《荊楚歲時記譯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南朝﹝梁﹞吳均 《續齊諧記》 《叢書集成新編》第8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
﹝後魏﹞賈思勰原著,繆啟愉校釋 《齊民要術校釋》,臺北:明文,1986年。
﹝後魏﹞賈思勰原著,繆啟愉校釋,繆桂龍參校 《齊民要術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年。
﹝隋﹞虞世南撰,孔廣陶校注 《北堂書鈔》,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3月。
﹝唐﹞歐陽詢等 《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1969年。
﹝唐﹞徐堅 《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月。
﹝唐﹞虞世南 〈秋賦〉 《欽定全唐文》,臺北:中華書局,1982年8月。
﹝唐﹞韓鄂 《歲華紀麗》 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2月。
﹝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 《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蒲積中編,徐敏霞點校 《古今歲時雜咏》,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10月。
﹝宋﹞蒲積中編 《歲時雜詠》(四庫全書總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1版1刷。
﹝宋﹞陳元靚撰,﹝清﹞陸心源校刻 《歲時廣記》,臺北:新興書局,1977年8月。
﹝宋﹞劉蒙 《菊譜》 《叢書集成新編》第4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
﹝宋﹞祝穆撰,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 《方輿勝覽(上、中、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宋﹞祝穆輯 《古今事文類聚》,《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二三一,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莊綽撰,蕭魯陽點校 《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2004年12月重印)。
﹝宋﹞孟元老撰,﹝民國﹞鄧之誠注 《東京夢華錄注》,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3月。
﹝宋﹞龐元英 《文昌雜錄》 《叢書集成新編》第8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
﹝宋﹞王楙 《野客叢書》 《古今筆記精華》卷四,未著出版地:古今圖書局,1914年12月。
﹝宋﹞金盈之 《新編醉翁談錄八卷》 《叢書集成續編》七六九種,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歐陽修 《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12月。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宋﹞王欽若、楊億等著 《冊府元龜》,臺北:中華書局,1967年。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初版。
﹝宋﹞王存 《元豐九域志》,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梁克家 《淳熙三山志》 《宋元方志叢刊》第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宋﹞史正志 《菊譜》 《叢書集成新編》第4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
﹝宋﹞李昉等編 《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1995年第6次印刷。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 《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張能臣 《酒名記》 見﹝明﹞陶宗儀編:《說郛》卷九十四下,《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1冊,臺北:商務印書館。
﹝宋﹞林洪 《山家清供》 《叢書集成新編》四七,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
﹝宋﹞邵博 《邵氏聞見後錄》 《全宋筆記第四編》,鄭州:大象,2008年。
﹝宋﹞李昉 《太平御覽》 《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蘇軾撰,朱易安、傅璇琮主編 《東坡志林》 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 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宋﹞程大昌撰 《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樂史 《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釋惠洪 《冷齋夜話》 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474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12月。
﹝宋﹞王欽若、楊億等著 《冊府元龜》,臺北:中華書局,1967年。
﹝宋﹞蘇轍 《欒城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羅願 《爾雅翼》 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2月。
﹝南宋﹞周密 《武林舊事》,臺北:廣文書局,1995年。
﹝南宋﹞吳自牧 《夢梁錄》,《叢書集成新編》九六,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1月。
﹝南宋﹞施宿 《嘉泰會稽志》,臺北市:大化書局,1980年。
〔南宋〕張炎撰,夏承濤校注 《詞源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
[元]脫脫等 《遼史》中國學術類編,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明﹞謝肇淛撰,李維楨校刻 《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5月。
﹝明﹞董閬石 《蓴鄉贅筆》,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
﹝明﹞羅頎 《物原》 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第64冊(據知不足齋叢書本排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3月。
﹝清﹞康熙46年聖祖仁皇帝御定 《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月第6次印刷。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 《叢書集成三編》第七十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
﹝清﹞厲鶚:《宋詩紀事》 《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4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1983 年。
﹝清﹞陳夢雷 《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出版社,1985年4月。
﹝清﹞顧祿:《清嘉錄》 張智主編《風土志叢刊》三十四,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
﹝清﹞陳階 《日涉編》,臺北:台灣商務,1973年12月。
﹝清﹞湯球 《九家舊晉書輯本》,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二、近代論著(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日﹞久保田和男,郭萬平譯 《宋代開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4月。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 《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5月初版第三次印行。
﹝俄﹞列夫•托爾斯泰 《西方古典作家談文藝創作》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
丁波編著 《重陽節》,北京:知識出版社,2009年1月。
王仁湘 《民以食為天——中國飲食文化》,濟南:濟南出版社,2004年6月。
王仁湘 《往古的滋味——中國飲食的歷史與文化》,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4月。
王仁興 《中國年節食俗》,臺北:星光出版社,1988年1月。
王世禎 《中國節令習俗》,臺北:星光出版社,1981年7月初版。
王兆鵬 《兩宋詞人年譜》,臺北:文津,1994年9月。
王明德、王子輝 《中國古代飲食》,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 《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
伊永文 《行走在宋代的城市:宋代城市風情圖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何立智等選注 《唐代民俗和民俗詩》,北京:語文出版社,1993年12月。
吳邦江 《宋代民俗詩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吳則虞編纂 《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李亦園 《文化人類學選讀》,臺北:食貨出版社,1980年10月修訂3版。
李岩齡、韓廣澤 《中國古代詩歌與節日習俗》,臺北:百觀出版社,1995 年 7 月。
李春棠 《坊牆倒塌以後——宋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9月第2版。
李華瑞 《宋代酒的生產和徵榷》,保定市: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
李裕民 《宋人生卒行年考》,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9月。
李道和 《歲時民俗與古小說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
李懿、常先甫、林陽華評注 《宋代民俗詩評注》,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8月。
阮昌銳 《歲時與神誕》,臺北:台灣省立博物館,1991年6月。
周寶珠 《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04月。
孟元老著,張臨生導讀,張擇端繪圖 《繁華之城─東京夢華錄》,臺北:大塊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月。
侯杰、范麗珠 《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修訂版。
姚偉鈞、方愛平、謝定源 《飲食風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姚瀛艇等 《宋代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韋政通 《中國文化概論─對傳統文化的解析》,臺北:水牛出版社,1971年。
唐圭璋編 《全宋詞》,臺北:中央輿地出版社,1970年7月。
徐復觀 《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3月五版二刷。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篇》,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9月再版。
祝尚書 《宋代科舉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高明註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主編 《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張燕瑾、呂燕芬主編 , 張毅本卷主編 《宋代文學研究(上下)》 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集叢 北京:2001年1月。
莊雅州 《夏小正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new window
許鈺主編 《中華風俗小百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郭興文、韓養民 《中國古代節日風俗》,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2月。
閆艷 《唐詩食品詞語語言與文化之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2月。
陳正平 《唐代游藝詩歌研究》,臺北:文津,2007年1月。new window
陳素貞 《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以詩歌為例的考察(上、下)》,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7年6月。new window
喬繼堂 《中國歲時禮節》,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喬繼堂 《細說中國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1月。
惠西成、石子 《中國民俗大觀》下冊,臺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2月。
曾軍 《接受的復調─中國巴赫金接受史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程千帆、吳新雷著 《兩宋文學史》,高雄:麗文文化出版,1993 年 10 月。
程薔、董乃斌 《唐帝國的精神文明》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8月。
童慶炳 《文學理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逯欽立輯校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黃元吉 《宋南渡詞人》,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5月。
黃永武 《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4月。
黃杰《宋詞與民俗》,《浙江大學中國傳統文化與江南地域文化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
楊琳 《重陽》,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0月。
熊海英 《北宋文人集會與詩歌》,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趙睿才 《唐詩與民俗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齊星 《古風民俗》,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6月。
歐陽光 《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重印。
蕭放 《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3月。
鐘敬文 《鍾敬文文集——民俗學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鐘敬文主編 《中國民俗史——宋遼金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貳、單篇論文(含期刊論文、專書論文、研討會論文,依著者姓
氏筆畫排列)
王建元 〈現象學的時間觀與中國山水詩〉 收入鄭樹森編 《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9月。
石芳 〈東坡詞中的飲酒情趣〉,《天府新論》,2008年第S2期。
朱瑞熙 〈宋代的節日〉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3期,未注日期。
余敏芳 〈守望與抉擇---對宋代重陽詞的一種生命解讀〉 《五邑大學學報》,2005年2月。
李珺平 〈松菊崇拜與魏晉士人心態——兼談魏晉的尚柔哲學〉 收入氏著《中國古代知識人思想個案剖判》,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年1月。
汪聖鐸 〈宋代種花、賞花、簪花與鮮花生意〉 收入《宋代社會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周淑芳 〈重陽詩:詩人悲戚與快感的雙重傾瀉〉 《株州工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3年1月。
周揚波 〈洛陽耆英會與北宋中期政局〉 《洛陽大學報》2007年第1期,2007年3月。
周嘉華 〈蘇軾筆下的幾種酒及其釀造技術〉 《自然科學史研究》第7卷第1期,1988年。
段軍、劉濤 〈談宋代娼妓之風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 ,2007年2月
高莉芬 〈儀式與象徵:歲時節日與六朝詩歌研究〉 日本「東亞漢學國際會議」,2003年11月。
張啟成 〈端午探源—兼論重陽〉 《貴州文史叢刊》,2002年第2期,未注日期。
陳金現 〈從呂本中〈木芙蓉〉詩看女性書寫與「活法」的實踐〉 《臺北科技大學學報》第38-2期,2005年9月。
程杰 〈從陶杜詩的典範意義看宋詩的審美意識〉,原載《文學評論》1990年2期,今收入張高評編 《宋詩綜論叢編》,高雄:麗文文化,1993年10月。
童慶炳 〈歷史─人文之間的張力〉 《文藝報》,1999年7月15日。
黃有漢 〈論中國古代數字的崇拜〉 《史學月刊》,1988年5月。
黃浩瀚 〈信不信由你:梁祝化蝶與傳說信念〉 《中外文學》第十六卷第十一期,1988年4月。new window
楊玉君 〈避疫養生與節日飲食〉 「第九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
楊海明 〈唐宋詞中流行的「季節病」?─談詞中「佳人傷春」和「男士悲秋」〉 《遼寧大學學報》,1993年6月。
楊海明 〈從蘇詞看蘇軾的人生感悟與處世態度〉 《山西大學學報》1999年2期。
葉嘉瑩 〈幾首詠花的詩和一些有關詩歌的話〉 收入氏著《迦陵談詩》二集,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10月。
鄒寶璋、林崇陶合著 〈從中國古代九九重陽節談登高與放風箏發展歷程〉 《臺灣體育》第69期,1993年9月。
熊海英 〈福壽康寧慕白傅 高情厚誼敦鄉風—宋代的怡老會〉 《尋根》2007年第5期,2007年11月。
劉中文 〈論唐人對陶「菊」的接受---兼論「重陽菊」文化意蘊的生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4年5期,2004年9月。
劉春迎、吳愛琴 〈北宋東京重陽節習俗〉 《中州今古》,1994年第03期,未注日期。
劉偉生 〈上巳踏青與重陽登高的生命意蘊〉 《文史雜誌》22,2001年第5期。
韓立平 〈狼狽的詩學——「落帽」與中國文人〉 《文景》雜誌2011年4月號。
顏進雄 〈初唐奉和應制詩歌中的季節意象探析〉 《花蓮師院學報》2003年16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魏華仙 〈北宋東京節日消費〉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3期。
參、學位論文(依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李秀靜 《唐代九日重陽詩歌研究》 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邱曉村 《《歲時廣記》研究》
馬麗珠 《宋代中秋詩研究》 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年6月。
管華 《古今歲時雜詠研究》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4月。
劉奇慧 《唐代節令詩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6月。new window
劉學燕 《兩宋七夕與重陽詞研究》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蔡君逸 《宋人筆記中的汴京人民生活風尚》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嚴岩 《宋代重陽詩詞研究》 南京大學中文研究所 2011年5月。

肆、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
故宮寒泉,http://210.69.170.100/s25/
蒐韻─詩詞門戶網站,http://sou-yun.com/index.aspx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Google學術搜尋,http://scholar.google.com.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