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維錚先生清學史研究述略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吳通福
作者(外文):Wu, Tongfu
出版日期:2022
卷期:32:2=126
頁次:頁205-233
主題關鍵詞:朱維錚清學史王學西學漢學今文經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00
  • 點閱點閱:89
期刊論文
1.張壽安(19920600)。戴震義理思想的基礎及其推展。漢學研究,10(1)=19,57-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趙四方(2016)。吳派與晚清的今文經學:「師法」觀念下的《尚書》學變遷(博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維錚(2010)。重讀近代史。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維錚(2008)。走出中世紀二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壽安(2005)。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維錚(1996)。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龔自珍、康有為、梁啟超、龍應台、朱維錚(1998)。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存與、郭曉東(2014)。春秋正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焦循、沈文倬(2017)。孟子正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之洞、陳居淵、朱維錚(2012)。書目答問二種。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啟超、朱維錚(1998)。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牟宗三(1979)。名家與荀子。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穆(199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予同、朱維錚(1991)。中國歷史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壽安(1994)。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變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維錚(2007)。走出中世紀。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梁啟超、朱維錚(1985)。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姜義華、章清、吳根樑、胡適(1991)。胡適學術文集.中國哲學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Elman, Benjamin A.、趙剛(1998)。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章太炎、朱維錚、姜義華(1981)。章太炎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熊十力(1967)。讀經示要。廣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勞思光(2015)。新編中國哲學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111230)。朱維錚:紀念辛亥革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丘為君(2006)。清代思想史「研究典範」的形成、特質與義涵。戴震學的形成: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新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述先、鄭宗義(1999)。從道德形上學到達情遂欲--清初儒學新典範論析。文化傳統的延續與轉化。中文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藩、朱維錚(1998)。國朝宋學淵源記。漢學師承記(外二種)。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馮友蘭(1989)。中國哲學簡史。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予同、許道勳(1996)。中國經學史講義。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維錚(2020)。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朱維錚學術講演錄。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維錚(2002)。漢學與反漢學--江藩的《漢學師承記》、《宋學淵源記》和方東樹的《漢學商兌》。中國經學史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維錚(2011)。張之洞與《書目答問》二種。音調未定的傳統。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維錚(2014)。「乾嘉史學」:方法與爭論。朱維錚史學史論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英時(2000)。[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引言。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章太炎(1998)。訄書.清儒。訄書。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葉德輝(2002)。與戴宣翹校官書。翼教叢編。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天綱(2013)。旦復旦兮憶吾師。懷真集:朱維錚先生紀念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導言。中國哲學史大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述先(19930000)。有關理學的幾個重要問題的再反思。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13)。朱維錚:中國的改造只能通過內部的力量。告別皇帝的中國。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余英時(1977)。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歷史與思想。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