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方以智論心之研究
作者:鄧克銘
出版日期:2019
出版項:臺北:文津
集叢:文史哲大系;307
ISBN:9789863390688
主題關鍵詞:方以智學術思想清代哲學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蔡振豐(20100600)。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7(1)=13,155-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克銘(20010600)。明中葉羅欽順格物說之特色及其效果。鵝湖學誌,26,67-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俊傑(19921200)。孟子盡心上第一章集釋新詮。漢學研究,10(2)=20,99-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自平(20130600)。方以智《東西均》的生死哲學。興大中文學報,33,121-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以智、龐樸(2005)。一貫問答注釋。儒林,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方以智、龐樸(2006)。一貫問答注釋。儒林,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彩鈞(19910300)。二程心性說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413-4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永堂(19961000)。方學漸思想初探。大陸雜誌,93(4),1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荒木見悟、廖肇亨(19991200)。覺浪道盛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4)=36,77-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永堂(19851200)。方孔炤「周易時論合編」一書的主要思想。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2,179-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勤勤(2007)。方以智「三為約法」解析。中國哲學史,2007(1),30-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永義(2012)。從《仁樹樓別錄》看方以智的晚年思想。中國哲學史,2012(2),104-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仁真(1995)。方以智哲學方法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永堂(1977)。方以智的生平與思想(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邢益海(2010)。方以智的莊學研究--《藥地炮莊》初探(博士論文)。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鋒利(2008)。方以智三教會通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戰果(2009)。方以智儒、佛、道三教會通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素娓(1978)。方以智「藥地炮莊」中的儒道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元青(2009)。方以智心性論思想研究(博士論文)。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憨山德清(1982)。老子道德經憨山解‧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以智(1987)。青原愚者智禪師語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般剌密諦(1983)。楞嚴經。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攀龍、徐必達(1995)。正蒙釋。台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以智、張永義、邢益海(2011)。藥地炮莊。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湯鍚予(1982)。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俊傑(2006)。孟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蔣國保(2009)。方以智與明清哲學。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石峻(1989)。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姜兆錫(1995)。孔叢子正義。臺南:莊嚴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釋玄奘(1983)。成唯識論。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湯孝純、李振興(1995)。新譯管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侯外盧(1980)。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1987)。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方以智、邢益海(2014)。冬灰錄。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方以智、張永義(2012)。青原志略。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來(1997)。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蔣國保(1987)。方以智哲學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鳩摩羅什(1983)。維摩詰所說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守仁、吳光(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錢穆(1989)。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熹、朱傑人(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道宣(1983)。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方以智(2000)。浮山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宗寶(198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郭慶藩、王孝魚(1983)。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牟宗三(1981)。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立文(1981)。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立文(1996)。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一)--心。臺北:七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崔大華(1984)。南宋陸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羅熾(1998)。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程頤、程顥、王孝魚(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彭迎喜(2007)。方以智與《周易時論合編》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莊子、陳鼓應(1999)。莊子今註今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真諦(1983)。大乘起信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榮捷(1992)。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永堂(1979)。方以智。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陳來(2004)。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宗密(1983)。禪源諸詮集都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方孔炤、方以智(2002)。周易時論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覺浪道盛(1987)。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印順(1982)。般若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釋契嵩(1983)。鐔津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方以智、蔡振豐、魏千鈞、李忠達(2017)。藥地炮莊校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楊儒賓(19960000)。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荒木見悟(2000)。憂國烈火禪--禪僧覺浪道盛のたたかい。研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陳鼓應、辛冠潔、葛榮晉(1994)。明清實學簡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陳榮捷、朱榮貴(19960000)。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黃宗羲、沈芝盈(2008)。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吳汝鈞(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羅欽順、閻韜(1990)。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陳淳、熊國禎、高流水(1983)。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方以智(1988)。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方以智、龐樸(2001)。東西均注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張學智(2000)。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朱伯崑(1995)。易學哲學史。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陳鼓應(2006)。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楊儒賓(20120000)。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劉元青(2014)。方以智心性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余英時(1986)。方以智晚節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陸九淵(1980)。陸九淵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任道斌(1983)。方以智年譜。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劉君燦(1988)。方以智。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1997)。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來(1994)。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涂光社(2003)。莊子範疇心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冉雲華(1988)。宗密。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劉述先(19950000)。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徐復觀(199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陳鼓應、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葛榮晉(1993)。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玄奘(1983)。大乘百法明門論。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方以智(1987)。物理小識。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方以智、張昭煒(2014)。易餘。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周鋒利(2013)。方以智三教會通思想研究。花木蘭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張立文(1997)。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二)--性。七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張立文(1994)。中國哲學範疇精選叢書(三).氣。漢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陳滿銘(20030000)。論孟義理別裁。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彭戰果(2012)。無執與圓融--方以智三教會通觀研究。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劉述先(19860000)。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張載、章錫琛(1978)。張載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朱熹、大安出版社、涂雲清(1999)。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蔡璧名(19970000)。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方以智、李學勤(1962)。東西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肇亨(2004)。藥地生死觀論析--以《東西均》與《藥地炮莊》為討論中心。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宗密(1989)。華嚴原人論。中國佛學思想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祖漢(1995)。朱子對孟子學的詮釋。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澄觀(1989)。大華嚴經略策。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加納喜光(1999)。醫書中所見的氣論--中國傳統醫學中的疾病觀。氣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來(2016)。方以智的哲學智慧。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冒懷辛、金隆德(1985)。方以智.密之學案。清儒學案新編。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仁厚(2005)。宋明理學分系問題論衡。新儒學與新世紀。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岱年、陳來(2010)。方以智的本體論與方法論。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永義(2013)。方以智與左藏一。藥地炮莊箋釋.總論篇。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