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美濃現代作家的家鄉書寫研究
作者:傅含章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臺中:天空數位圖書有限公司
ISBN:9789869615099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文學評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
期刊論文
1.林淑貞(20091200)。地景臨現--六朝志怪「地誌書寫」範式與文化意蘊。政大中文學報,12,159-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銘如(20100400)。後山與前哨:東部和離島書寫。臺灣學誌,1,6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大為(20040400)。空間釋名與味覺的錨定--馬華都市散文的地誌書寫。人文集刊,2,103-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澤寬(20121200)。吳錦發小說中的隱喻與轉喻。人文與社會學報,3(1),91-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宜如(20071200)。王安憶《上種紅菱下種藕》的城/鄉空間。花大中文學報,2,191-2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文芬(2003)。文學原鄉--鍾鐵民在美濃。印刻文學生活誌,4,152-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新昌(20010400)。訪鍾理和的長子--鍾鐵民同學。國文天地,16(11)=191,4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俊雅(19990900)。生動的尖山農家耕作圖--賞讀鍾理和的「做田」。國文天地,15(4)=172,9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照(19960700)。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臺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幼獅文藝,83(7)=511,8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英進(20010300)。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29(10)=346,5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長房(19941200)。西方成長/教育小說的模式與演變。幼獅文藝,80(6)=492,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志男(20110900)。鍾理和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之「地誌書寫」。六堆學,1,127-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英選(20150100)。鍾理和稻作書寫下之客家農村意象符號。國文天地,30(8)=356,64-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麗月(20070600)。「中國作家」/「臺灣作家」:夢的兩端--解讀鍾理和返臺前後的作品。漢學研究集刊,4,111-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宋澤萊(20000300)。從經濟壓迫到族群壓迫到國族壓迫--試介吳錦發高超的寫實文學。臺灣新文學,14,116-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惠齡(20040600)。論張貴興「群象」中雨林空間的展演。高雄師大學報. 人文與藝術類,16,273-2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志弘(20161100)。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地理研究,65,75-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偉淑(2011)。試論《林蘭香》家庭宅院的空間隱喻。東亞漢學研究,創刊號,145-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余昭玟(2014)。美濃農村的庶民記憶:談鍾鐵民的故鄉書寫。臺灣文學館通訊,45,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振念(20120400)。漫遊與記憶--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4,219-2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錦發(20110700)。生命體驗與文學。文學臺灣,79,248-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慧宜(20151200)。從南方水資源政策看環境人權的實踐。臺灣人權學刊,3(2),201-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鍾鐵鈞(2010)。可議的護堤工程。月光山雜誌,1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鍾鐵鈞(20110531)。靜默的奉獻。旗美社區大學校刊,5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石曉楓(20160300)。陳淑瑤《流水帳》中的離島/鄉土成長記憶。師大學報. 語言與文學類,61(1),93-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江寶釵(20150700)。論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中地方精靈的記憶與再現。戲劇學刊,22,7-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嘉瑜(20141200)。琦君懷舊散文中的家屋空間。國文天地,30(7)=355,34-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彥佑(20170400)。《農村,你好嗎?》:人與土地的依存法則。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0,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柯品文(20130300)。家族史小說的返「鄉」之路:以王聰威《複島》與旗津鄉土地誌為考察。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3,65-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高天生(19810200)。說故事者與小說家--試評<放鷹>(吳錦發著)。書評書目,94,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郭澤寬(20150600)。做為一位文字導演--論吳錦發小說影像化的書寫。南藝學報,10,33-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惠齡(20140500)。抒情意識與現代現實的交會--鍾理和《笠山農場》的烏托邦敘事美學。東吳中文學報,27,309-3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傅含章、蔡慧崑(20171200)。論鍾鐵民作品中的美濃地景及其書寫運用。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24,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傅含章(20170200)。論鍾理和作品中的美濃風情。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7(1),19-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彭瑞金(19850800)。讀 <燕鳴的街道> 看吳錦發的變貌。文訊,19,74-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啟仁(20120600)。鍾理和文學中的客家。六堆學,4,134-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黃淑瑮(20041100)。輕舟已過萬重山?--論吳錦發「青春三部曲」中呈現的成長本質。雄中學報,7,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黃雅莉(20140400)。今昔對比的時空流轉:阿盛《萍聚瓦窯溝》日常敘寫的存史意義。臺灣學誌,9,129-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黃憲作(20140400)。花蓮文學的邊界--論花蓮文學的定義與花蓮文學史撰述的困境。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8,121-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黃錦珠(20150500)。鄉土的能量--讀鍾鐵鈞《家園長青》。文訊,355,15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劉益州(20101200)。焦慮的現實:論呂赫若〈牛車〉「家屋」場域中的表述。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9(4),85-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蔡慧崑(20171200)。鍾理和的生命觀照--以日記為主的探討。南亞學報,37,266-2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鍾仁嫻(1997)。鍾鐵民有木瓜樹的書房。拾穗,552,35-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羅美晨、朱媛(2015)。克里斯蒂娃的符號學和互文性研究。傳播與版權,2015(8),139-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游智維(20130819)。讀美濃--理和小徑的私旅行。今周刊,869,156-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鍾理和文教基金會(20160529)。柚木之道--鍾理和文學場景。月光山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廖咸浩(19960700)。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83(7)=511,8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陳玉箴(20141200)。從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1960-1980年代臺灣飲食文學中的北平懷鄉書寫。臺灣文學學報,25,33-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冠宏、須文蔚(2006)。第三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在地與遷移。第三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睿文(2015)。台灣文學的感覺結構:跨國流動與地方感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文學的感覺結構:跨國流動與地方感國際研討會。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六堆文化傳播社(2015)。鍾理和•鍾浩東昆仲百歲紀念學術研討會專輯。屏東:屏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立敏、涂瑞洪、利涵(2014)。2014六堆客家研討會論文集。2014六堆客家研討會。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希哲(2017)。2017第十二屆屏東科技大學暨北京科技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傅含章、蔡慧崑(2017)。現代客家文學中的文學地景及其數位化應用:以高雄市美濃區作家的在地書寫為例。客家委員會106年度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會議日期: 2017年12月8-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傅含章(2016)。鍾理和美濃地景的文化書寫及其GPS定位。數位人文產學論壇暨第一屆南區數位人文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6年9月23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董時叡、蔡嫦娟(2012)。農村錄色生活推廣方案規畫研究:食農教育課程規劃設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慧君(2004)。吳錦發小說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淑華(2007)。鍾理和地誌書寫與認同形構歷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女程(2001)。台灣農村的見證者--鍾鐵民及其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俊宏(2016)。鍾理和紀念館之文學體驗空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美瑜(2009)。留住客家身影--吳錦發小說中的美濃書寫(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婉寧(2010)。女性散文中的空間、時間與關係書寫以柯裕棻、張惠菁、鍾怡雯為討論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惠玉(2014)。鍾鐵民農民小說作品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寬宏(2017)。另類食農網絡的實踐--以高雄美濃龍肚國小食農教育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尤莉(1996)。鍾理和文學中的原鄉與鄉土(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錦發(1980)。放鷹。台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錦發(1982)。靜默的河川。台北:蘭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錦發(1985)。燕鳴的街道。台北:敦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錦發(1988)。春秋茶室。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伯軒(2010)。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臺北:秀威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聰威(2008)。複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惠齡(2010)。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進書(2010)。2010花蓮文學獎得獎作品集:花蓮紀念照。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阿盛(2012)。萍聚瓦窯溝。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錦發(2005)。青春三部曲:閣樓、春秋茶室、秋菊。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宗教與禮俗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森松(1977)。寂靜的小鎮。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明益(2012)。臺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臺北:夏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建築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淑惠、劉鳳芯(2012)。童年.記憶.想像:在生命無限綿延之間。臺北市: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安憶(2002)。尋找上海。台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戴華萱(2012)。鄉土的回歸:六、七○代臺灣文學走向。台南: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范銘如(2015)。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麥克‧克朗、楊淑華、宋慧敏(2007)。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應鳳凰(2011)。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鍾理和。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Wardetzki, Barbel、林敏雅(2005)。女性自戀--女人的認同渴求與自我價值感。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彭素枝(2003)。臺灣六堆客家山歌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洪馨蘭(1999)。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Bourassa, Steven C.、彭鋒(2008)。景觀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鍾鐵民、鍾理和(1997)。鍾理和全集。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保羅•貝爾、聶筱秋、胡中凡(2003)。環境心理學。台北縣新店市: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克蕾兒•馬可斯、徐詩思(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臺北:張老師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吳潛誠(1999)。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吳東傑(2006)。台灣的有機農業。臺北:遠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Norberg-Schulz, Christian、施植明(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還月(1999)。台灣客家風土誌。台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應鳳凰(2004)。鍾理和論述--1960-2000。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1997)。美濃鎮誌。美濃:美濃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還月(2003)。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潤華(1992)。魯迅小說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曾坤木(2005)。客家夥房之研究--以高樹老庄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運棟(1991)。客家人。臺北:東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Miller, J. Hillis、單德興(1995)。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評。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吳錦發、高天生(1992)。吳錦發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江寶釵、林鎮山(2009)。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張英進、秦立彥(2007)。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空間、時間與性別構形。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羅蘭‧巴特、許薔薔、許綺玲(2007)。神話學。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封德屏(1994)。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蕭盛和(20090000)。右堆美濃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劉還月(1999)。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張二文(2004)。土地之歌--美濃土地伯公的故事。臺南:翰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加斯東.巴舍拉、顧嘉珅(2005)。水與夢。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龍迪勇(2015)。空間敘事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典婉(2004)。台灣客家女性。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吳潛誠(1994)。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曾喜城(19990000)。臺灣客家文化研究。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常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琳達•麥道威爾、國立編譯館、徐苔玲、王志弘(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美濃愛鄉協進會(1994)。重返美濃--台灣第一部反水庫運動紀實。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黃文成(2013)。空間與書寫--臺灣當代散文地方感的凝視與詮釋。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趙莒玲(2001)。美濃‧鍾理和原鄉風景。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鍾理和、鍾怡彥(2009)。新版鍾理和全集。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美濃鎮誌編輯委員會(1996)。美濃鎮誌。高雄:美濃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龔卓軍、王靜慧、Bachelard, Gaston(2016)。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丁明蘭(2010)。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學現場踏查記。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徐君鶴(2006)。美濃小鎮原味之旅。臺北:上旗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黃婉玲、李孟哲(2007)。筆耕笠山晴雨:鍾理和紀念館。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鄭安晞、劉孝伸、陳威潭(2016)。瀰濃山下的時光。高雄: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應鳳凰(2016)。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88,鍾鐵民。臺南: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鍾理和文教基金編輯委員會(2000)。鍾理和紀念館暨文學步道解說手冊。高雄: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鍾肇政(1998)。鍾肇政回憶錄(二)文壇郊遊錄。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鍾鐵民、鍾怡彥(2013)。鍾鐵民全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鍾鐵民(2010)。探訪鍾理和:紀念館暨文學地景。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吳錦發(2000)。生命Hiking。高雄:串門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吳錦發(2000)。生態禪。高雄:串門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李慧宜(2017)。文學帶路遊瀰濃--美濃,正當時。高雄:高雄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李慧宜(2016)。農村,你好嗎?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臺北:果力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劉洪貞(1995)。未上好的袖子。臺北:春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劉洪貞(2004)。坐看雲起時。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劉洪貞(1997)。紙傘美友情濃。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劉洪貞(2016)。執母之手,與母同遊。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劉洪貞(2017)。最帥的父親。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劉洪貞(2013)。無價。臺北:劉洪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劉洪貞(1995)。媽媽的扁擔。臺北:春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劉洪貞(2008)。微溫的蔥油餅。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劉洪貞(2018)。懷鄉思親念美濃。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劉崇鳳(2018)。回家種田:一個返鄉女兒的家事、農事與心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鍾理和、鍾鐵民(2009)。鍾理和全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鍾鐵鈞(2014)。家園長青。高雄: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鍾鐵鈞(2005)。笠山依舊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丁维萱(2012)。巡田水,誌農鄉:2011夏耘農村草根訪調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臺灣農村陣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吳佳玲(2011)。2010夏耘農村草根調查文集。臺北:臺灣農村陣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吳淑姿總(2009)。深情花蓮:2009花蓮文學獎得獎作品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林芷琪(2014)。回望二十世紀的美濃。高雄: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邱國源(2018)。尋找阿嬤的味緒:美濃客家飮食文化與生活智慧。臺北:商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殷寶寧(2006)。情慾•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臺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畢恆達(2016)。空間就是權力。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莊英章、羅烈師(2010)。客家書寫:方志、展演與認同。苗栗: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許秀霞(2014)。認識客家文化--美濃祠堂走一走。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許悔之(2008)。閱讀文學地景。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陳大為(20010000)。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1980-1999。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陳維琪(1998)。省思建築:尋找詩性的智慧。臺北:美兆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彭小研(2001)。楊逵全集9•詩文卷。臺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經濟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黃衍明(1995)。都市空間筆記。臺北:探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臺南一中105級科學班(2015)。府城文學地圖2大臺南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臺灣文學博物館採訪小組(2015)。遇見文學美麗島--25座臺灣文學博物館輕旅行。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臺灣農村陣線、社區伙伴、果力文化(2015)。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臺北:果力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劉安明、黃智偉(2012)。定格美濃•劉安明。苗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戴寶村、國立編譯館(2006)。藍布衫油紙傘:台灣客家歷史文化。臺北:日創社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鍾兆生(2006)。菸草房子:美濃薛樓的田野紀錄。新竹: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鍾秀梅、宋長青(20130000)。臺灣客家婦女研究:以美濃地區鍾、宋兩屋家族婦女生命史為例。南投: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鍾怡彥(2015)。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鍾振斌(2014)。鍾理和文學作品論文集。屏東:屏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鍾舜文(2009)。那年,菸田裡--斗笠、洋巾、花布衫。夏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彭瑞金(1994)。鍾理和傳。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Halbwachs, Maurice、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夏鑄九、王志弘(1994)。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1)。新个客家人。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3)。文化地理學。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鄭毓瑜(20050000)。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洪任葳,陳冠州,陳彥廷,陳慶鴻,陳建廷(2002)。騷動的靈魂:吳錦發的小說及其文學世界,彰化:賴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鍾鐵鈞(19970122)。上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鐵鈞(19980113)。兒女親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鐵鈞(20050827)。夥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鐵鈞(20040712)。領恩俸的日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寶釵(19880400)。追尋傳奇--評吳錦發《春秋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亞洲人類圖學院。今日氣象報告:往光亮的地方走,https://humandesignasia.org/archives/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倩如(2052)。【秘讀自然】山,未曾遠離的召喚--《我願成為山的侍者》,http://e-info.org.tw/node/205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春明(20060406)。鄉愁的商品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諶淑婷(20180418)。【書與人】返家女兒的家事、農事與心事--劉崇鳳談《回家種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