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帝國的邊疆治理及其土地制度:以新竹頭前溪中上游地區為例(1790-1895)
作者:陳志豪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h-Hao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文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番屯制度隘墾制度新竹頭前溪九芎林合興莊aborigine military colonies systemguard posts systemHsin-ChuTou-Cian RiverHe Xing ZhuangJiu Qiong L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6
十八世紀末臺灣爆發的林爽文事件,一般只被視為社會內部的大規模動亂。但是,這場動亂卻與清帝國在新疆、四川北部等地的對外戰役,合稱為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顯然林爽文事件的結束對於清帝國來說不只是平定動亂,而是帝國解決邊疆問題的一個里程碑。從這點來想,清帝國在動亂結束後收編界外私墾的動作,其實可以看成是清帝國對外擴張的縮影;動亂結束以後的土地開發,也可以看成是清帝國治理邊疆的縮影。
目前對於清帝國及其邊疆地區的相關研究,大多著重在朝廷中央對於政策的規劃。但是,中國向來有句俗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我們僅僅了解朝廷中央做出來的政策內容,而不去看地方的因應對策,便只能從朝廷立場來衡量治理策略的表面成效,無法具體了解歷史的真實面貌。因此,本文認為要了解清帝國對於邊疆地區的治理,必須透過區域研究的方式,深入考察政策施行以後地方社會的因應過程,才能更進一步理解清帝國的治理策略及其影響。
由於清帝國在林爽文事件後,主要以「番屯制度」與「隘墾制度」作為控制界外私墾的策略,所以本文將探討地方社會如何在這兩套土地制度的架構底下進行土地開發。本文選擇的研究區域,是新竹頭前溪中上游流域,在清代稱為九芎林莊與合興莊的區域,約今日新竹縣芎林鄉至橫山鄉的範圍。其中,九芎林莊原為番界之外的禁墾區域,林爽文事件結束後被編入了「番屯制度」的開墾區域。至於合興莊則是十九世紀初「隘墾制度」成形後,由九芎林莊向外再延伸出來的墾莊。所以,這個區域開發的過程,正好牽涉到清帝國逐步收編界外地區的歷史過程。
通過上述區域的考察,本文將指出十八世紀末施行的番屯制度與隘墾制度,表面上是為了更進一步控制界外地區的秩序,不讓臺灣島上的漢人過度向外擴張,與「生番」(原住民)產生更多的爭端與衝突。但是,土地制度實質的運作過程,卻往往讓更多隱晦的私墾活動,逐步被吸納至帝國的制度底下,並成為帝國疆域的一部分。這樣的歷史過程,正好反映清帝國為了控制邊疆而發展出來的土地制度,其實是使得清帝國的邊界變得更加模糊,然後逐漸向外擴張出去。這同時也意味著,十八世紀末以後清帝國疆域的變化,不一定是以軍事或文化作為核心向外擴張;在臺灣,柔軟而具有彈性的土地制度,才是清帝國不斷吸納邊疆地區的主要因素。
Lin Shuang-wen incident in Taiwan, happened in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large-scale upheaval within society. Nonetheless, this upheaval, along with with the external campaigns between the Qing Empire and Xinjiang, northern Sichuan and other places, was known as Qianlong Emperor’s “Ten Great Campaigns.” It is clear to the end of Lin Shuang-wen incident is not just pacifying an unrest for the Qing Dynasty, but a mileston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n the border.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ac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incorporating the illegal cultivation after the turmoil is in fact can be seen as a microcosm of the external expansion of the Qing Dynasty; while the land development after the turmoil can be seen as a microcosm of the frontier governing of the empire.
Most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and studies on the empire and its frontier areas focus on the policy planning of the imperial court. However, there is an old Chinese saying: “Shang yǒu zhengce, xia yǒu duice (meaning the higher ups have policies while the lower downs have their own ways of getting around them)”; if we only understand the policy made by the imperial court without looking at the local’s response strategies, then we could merely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ance strategy on the surfac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imperial court, and cannot specifically understand the true face of history. Consequently, I believe that only through the method of regional research could we understand the governess of border areas. Deeply study the response process of local society after the execution of the policy,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governance strateg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ts impact.
After the Lin Shuang-wen incident, the empire mainly applied aborigine military colonies system (番屯制度)and guard posts system (隘墾制度) as strategies monitoring illegal cultivations out of bounds.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how development of land of the local society was executed under these two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region of this study is the upper basin of Touchian River in Hsinchu, formerly known as the region of Jiu Qiong Lin Zhuang (九芎林莊) and He Xing Zhuang (合興莊) in the Qing Dynasty, which is approx the region of Qionglin Township and Hengshan Township, Hsinchu County, of today. Jiu Qiong Lin Zhuang originally was an illegal cultivation area but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cultivation area after the Lin Shuang-wen incident. While He Xing Zhuang was an extended cultivation village after the execution of guard posts system. Thus, the regions’ developing process is precisely involved with the history process of the Qing Dynasty incorporating the outside region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aforementioned regions, this study will point out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rigine military colonies system and guard posts system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though seemed like an approach of further controlling the border areas and preventing the Han people in Taiwan excessively expanding outward and avoiding conflicts and confrontations with the aborigines,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land developments often resulted in incorporating more illegal cultivation activities into the Qing Dynasty and become part of the empire. This kind of history process reflects that the land development developed by the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border areas actually blurred the border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gradually expanded outward. Which also represents that the territory changes of the empire was not necessarily based on outward expansion through military forces or culture influences; in Taiwan, the soft and flexible land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major factor of how the empire could continue absorbing border areas
一、徵引史料
〈同治13年合興莊隘首姜長福給發執照〉,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同治6年隘首金合記給曾林發隘租執照〉,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批次T077-070。
〈道光20年陳旺玉立杜賣地基契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批次T0448D0369-0015。
〈嘉慶23年林國寶等立遜賣山埔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嘉慶2年隘首衛阿貴立招墾批〉,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古文書室藏,批號T068D068-0050。
〈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沙坑沙坑張仁發家族文書」,張蘭妹提供。
「岸裡大社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淡新檔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新竹北埔姜家史料」,吳學明提供。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中心。
「關西老社寮文書」,吳學明提供。
『臺灣總督府及其附屬機構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內閣大庫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藏。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社,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王世慶(輯),《公私藏古文書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
王學新(編譯),《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附圖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玉霖(抄),《臺案紀事本末》,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年代不詳。
伊能嘉矩,《臺灣史料(坤)》,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臺北:國立中央圖館書臺灣分館,1995。
余文儀(纂),《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佚名,《臺灣日記》,北京:學苑,2006。
吳密察、翁佳音、李文良、林欣宜(合著),《臺灣史料集成提要(增訂本)》,臺北:遠流出版社、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李元春(輯),《臺灣志略》,臺灣文獻叢刊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new window
杜正勝(編),《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沙坑社區發展協會(編),《98年度創新農村社區人文發展計畫─文史調查成果》,新竹:編者自印,2009。
周璽(總纂)、李廷壁(主修),《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林公孫檀公廳改建籌備委員會(編),《公廳改建沿革誌》,新竹:編者自印,1974。
林正慧、曾品滄(編),《李景暘藏臺灣古文書集》,台北:國史館,2008。
林百川、林學源(輯),《樹杞林志》,手抄本,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1898。
林熊祥(編),《廷寄》,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54。
洪英聖,《畫說乾隆臺灣輿圖》,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
范振增(總編輯),《鍾氏族譜》,桃園:鍾氏族譜敏暢公下編輯委員會,1987。
徐本、三泰等奉敕纂;劉統勳等續纂,《大清律例(乾隆朝)》,清乾隆間刊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82。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軍機處檔摺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處(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張本政(編),《「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編),《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輯:竹塹社》,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3。
曹婉如等(編),《中國古代地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莊惠興(編),《芎林鄉志》,新竹:芎林鄉公所,2004。
郭韻鑫,《怡齋堂郭氏族譜》,新竹:編者自印,1952。
陳衍(纂修),《福建通志列傳》,臺灣文獻叢刊第1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陳國材(編),《鰲城陳氏五房東房族譜》,手稿本,1913。
陳培桂(輯),《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172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陳朝龍(編),《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陳雲林(總主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陳運棟(編),《西湖鄉志》,苗栗:西湖鄉公所,1996。
陳壽祺(修纂); 魏敬中(重纂),《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0。
曾逢辰、鄭鵬雲(纂),《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慣習研究會(編),《臺灣慣習記事》,臺北:臺灣慣習研究會,1901。
臺灣慣習研究會(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史稿臺灣資料輯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4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2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雜詩詠刻》,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府賦役冊》,臺灣文獻叢刊139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劉輝清(編),《劉氏家譜》,新竹:編者自印,1961。
劉澤民(編),《關西坪林范家古文書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編者不詳,〈彭公來臺祖事記:廿三世祖開耀公派下〉,新竹,編者自印,1980。
編者不詳,《淡防分府公文紀錄》,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藏,1804年抄本。
編者不詳,《新竹廳寺廟調查書》,出版資料不詳,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
編者不詳,《鎮平徐氏長房十六世來臺組揚鎮公派下世系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藏,出版資料不詳。
鄭用錫(纂),《淡水廳志(稿)》,手抄本,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臺灣文獻叢刊第4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鄭華生(口述)、鄭炯輝(整理),《新竹鄭利源號典藏古文書》,台北:國史館,2005。
蕭然奎,《新疆省綏定縣鄉土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蕭瑞雲(抄),《屯番魚鱗圖冊》,1894年抄本,蕭柏舟收藏,黃卓權提供。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大租取調書付屬參考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台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竹北一堡(各庄)土地申告書》,台北:編者自印,1903。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二回事報告》,台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3。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
謝金蘭(編)、新竹縣文獻委員會(譯),《咸菜硼沿革史》,新竹:譯者手稿本,1953。
謝金鑾(主修),《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二、專書
(一)中日文專書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new window
王亞新、梁治平(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吳學明,《金廣福墾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專刊第14種,1985。
吳學明,《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8。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岸本美緒,《清代中国の物価と経済変動》,東京:研文出版,1997。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new window
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new window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new window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2009。
范明煥,《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台北:知書房,1996。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new window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187-1895)》,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9。new window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專刊(5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new window
郭松義、張澤咸,《中國屯墾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陳志豪,《機會之莊─十九、二十世紀之際新竹關西地區之歷史變遷》,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10。new window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new window
溫春來,《從「異域」到「舊疆」:宋至清貴州西北部地區的制度、開發與認同》,北京:三聯書店,2008。
劉名揚,《客籍劉承豪家族與新竹頭前溪之開發》,臺中:白象文化,2010。
劉志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地區里甲賦役制度與鄉村社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
鄭振滿,《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9。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new window
戴炎輝,《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二)英文專書
Ownby, David, Brotherhoods And Secret Societies In Early And Mid Qing China: The Formation of a Tradition, Stanford, Calif.: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Helen F. Siu and David Faure edited, Down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s,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Faure, David,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NewTerritorie,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Faure, David, 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Shepherd John R.,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Naquin, Susan and Rawski, Evelyn S.,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三、論文
(一)單篇論文
王世慶、史威廉(William M. Speidel),〈臺灣地區古文書之調查研究〉,《臺灣風物》31(2),(1981),頁76-85。new window
王世慶,〈美國猶他家譜學會與中國族譜〉,《中華宗親譜系學會年刊》,台北:中華宗親譜系學會,1979),頁96-103。
黃奇烈,〈芎林鄉文獻採訪錄〉,《新竹文獻會通訊》11號,(1954,新竹),頁1-20。
吳元豐,〈清代伊犁回屯〉,《中國邊疆史地研究》,3(北京,1993),頁75-77。
吳奇浩,〈新的熟番地權─清代臺灣之屯番制度〉,《暨南史學》7,(2004,南投),頁43-90。new window
吳學明,〈北埔姜家史料的發掘與金廣福史實的重建〉,《臺灣風物》35(3),(1985,台北),頁121-147。new window
李文良,〈十九世紀晚期劉銘傳裁隘事業的考察─以北臺灣新竹縣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3(2),(臺北,2006),頁87-122。new window
李文良,〈契約文書與臺灣史研究:以清代彰化縣萬丹坑隘的成立為例〉,《臺灣古文書學會會刊》5,(2009,南投),頁1-15。
李文良,〈清代臺灣岸裡社的地權主張:以大甲溪南墾地為例〉《歷史人類學》3(1),(2005,香港),頁1-29。new window
林玉茹、金衛東,〈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2011明清研究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1月25日。new window
林欣宜,〈Large-scale Business Operation o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aiwan frontier: the case of Jinguangfu〉,收入莊英章、簡美玲(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上(新竹:國立交通大學,2010),頁37-85。new window
施添福,〈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週二學術演講會」,2007年7月24日。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3),(2005,南投),頁182-242。new window
柯志明,〈視而不見:地稅改革下的岸裡社番小租〉,《臺灣史研究》15(1),(2008,臺北),頁31-79。new window
翁佳音,「歷史代溝─一個研究者的迷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題演講,2008年7月22日。
張隆志,〈From Quarantine to Colonization: Qing Debates on Territorialization of Aboriginal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eenth-Century Taiwan〉,《臺灣史研究》15(4),(2008,台北),頁1-30。
莊英章,〈新竹枋寮義民廟的建立及其社會文化意義〉,《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民俗與文化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9),頁223-240。
許文雄,〈林爽文起事和臺灣歷史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9(1),(2001,臺北),頁95-150。new window
許毓良,〈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乾隆朝林爽文事件臨陣人數的討論〉,《兩岸發展史研究》1,(2008,桃園),頁21-65。new window
許維勤,〈新發現乾隆時期臺灣彩繪地圖之考證〉,《臺灣研究》4,(2008,北京),頁60-64。
陳志豪、吳學明,〈清代北臺灣鳳山溪流域的三官大帝信仰源流小考─以新竹縣新埔鎮的大茅埔三元宮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主辦,「四溪計畫成果發表會」,2011年6月11日。new window
陳志豪〈晚清「開山撫番」下的山區開發與地方社會:以竹塹地區的「金廣成」墾號為例〉,《臺灣學研究》10,(2010,臺北),頁1-24。new window
陳宗仁,〈南港社與北港社考釋──兼論清代臺北地區番丁銀制〉,《臺灣史研究》7(1),(2001,臺北),頁1-26。new window
陳春聲,〈走向歷史現場〉,《讀書》9,(2006,北京),頁19-28。
黃卓權,〈義民廟早期歷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歷史文本與敘事的探討〉,《臺灣文獻》59(3),(2008,南投),頁106-107。new window
潘洪鋼,〈清代乾隆朝兩金川改土歸屯考〉,《民族研究》6(北京,1998),頁62-68。
羅文生,〈「竹塹社土目潘文起研究」田野筆記〉,《新竹文獻》32,(新竹,2008),頁77-93。
羅烈師,〈臺灣枋寮義民廟之經營及其擴張(1806-1866)〉,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臺灣傳統民俗節慶講座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

(二)學位論文
呂佩如,〈清代竹塹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1820-1895)〉,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9。
林文凱,〈土地契約秩序與地方治理─十九世紀臺灣淡新地區土地開墾與土地訴訟的歷史制度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邱柏翔,〈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地區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2。
許美玲,〈終戰前北臺灣轉運河港之研究─以桃園縣龍潭鄉三坑仔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0。
陳冠妃,〈清代臺灣鹽務行政下的國家與地方社會─以竹塹鹽務總館為例(1868-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0。
劉詩敏,〈芎林劉承豪家族之研究(1751-1945)〉,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教系碩士論文,2008。
賴玉玲,〈國家與邊區社會的治理:以中北部臺灣金廣福、廣泰成墾號為考察中心(1834-192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