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坡詩論中的禪喻
書刊名: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作者:蕭麗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ao, Lee-hwa
出版日期:2001
卷期:6
頁次:頁243+245-270
主題關鍵詞:蘇軾東坡詩論以禪喻詩以禪論詩儒佛融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6)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
  • 點閱點閱:43
     詩學上論及以禪喻詩,多數直接指向嚴羽《滄浪詩話》,但滄浪之前,唐宋詩家禪喻者已多,筆者曾考索滄浪詩論中儒佛交涉的痕跡,深覺詩禪合一受宋代文士融合儒釋思想的影響頗深,滄浪已屬南宋詩論,上溯其源,北宋詩家對儒釋的融合才更切寰中,更具思想啟蒙作用。 儒釋融合的現象應在宋初崇儒反佛的風潮之後,綜觀北宋詩禪融合的痕跡實以蘇軾為先。其後,蘇門諸子黃庭堅、秦觀、陳師道乃至晚出的范溫《詩眼》、葉夢得《石林詩話》、嚴羽《滄浪詩話》等等,宋人詩論中以禪喻詩之風才大為昌明。為了突顯蘇軾在宋代詩學上的特識與影響,本文凡分六節,除前言、結語外,全文特從北宋反佛到儒佛融攝開始起論;次敘蘇軾禪佛修養之因緣;再次將蘇軾全集中詩論文字分次條析,爬疏出蘇軾會通儒佛以論詩的特質,尤其是蘇軾以禪宗「攝心正念」,解釋孔子「思無邪」,以為齋銘,正是其儒佛融通之核心;第五節指出蘇軾以禪喻詩之若干現象,分論為「以禪法作詩」、「以夢成詩」、「詩禪辯證」、「以禪論詩」等;最後以蘇軾門下及北宋諸子以禪喻詩諸論作為承應,期使蘇軾禪喻在宋代詩禪合轍、儒佛融會的意義上可以得到彰顯。
期刊論文
1.蕭麗華(20000700)。從儒佛交涉的角度看嚴羽「滄浪詩話」的詩學觀念。佛學研究中心學報,5,253-2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清泉(1998)。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裕鍇(199811)。文字襌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水照(1991)。蘇軾選集。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朴永煥(1995)。蘇軾禪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鍾書(1983)。談藝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釋志磐。佛祖統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棗莊、曾濤(2000)。蘇文彙評。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紹虞(1994)。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石介。徂徠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華榮(1996)。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杰(1996)。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昌武(1988)。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軾、茅維、孔凡禮(1986)。蘇軾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北宋)李覯。旴江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豪(1979)。宋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元)托克托(1998)。宋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陸游。避暑漫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王曾。王沂公筆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孫復。孫明復小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明)徐長孺(1982)。東坡襌喜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蘇軾。蘇詩紀事,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蘇軾。東坡詩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