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隋唐至兩宋佛教宗派觀念發展之研究
作者:藍日昌
作者(外文):LAN JIH CHA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榮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宗派法脈祖統燈統道統Buddhism''factionPedigreTAN-DYNASTY BUDDHISMsects of Buddh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11
近代以來,佛學研究者皆視隋唐佛教為宗派發展興盛的階段,但對於所謂宗派的定義及數目則未有定論,對於最早出現的宗派為何宗,也未有定論。最近更有不少學者認為所謂宗派法脈之說為後人所造,並不符合實情。
本文從諸家所立宗派定義及條件分析,認為這些說法都無法完全與隋唐僧侶的活動相符,宗派不可能出現於隋唐初期,而各宗派的祖師也沒有創建宗派的企圖心。宗派法脈之說大體是由後人所推定,而非由祖師指定何者堪繼祖統。
宗派法脈的祖統觀念實與道統相通,而宋人的道統觀念最強,討論也最激烈。宗派意識萌發於唐代中後期,但定論則在宋代。今日所見的宗派法脈祖統定稿於兩宋,而南宋末年之時定論的宗派只有六宗。
民國初年開始爭論隋唐佛教的宗派家數及定義,或爭九宗,或爭十三宗,最多者則認為有十五宗,這是把學派與宗派混為一談的關係,宗派觀念的出現及定稿是經過漫長的演變,而今人是把後人的論點反推回去,認為隋唐即是宗派佛教的開始,宋以下則是宗派佛教衰頹時期,這都與史實不符。
如今宗派佛教已是一習慣用語,透過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夠釐清這一觀念的演變過程及如何形成定論,這樣才能重新審視隋唐佛教的本質。
Most scholars regard Buddhism in SUI-TANG- Dynasty as sect period recently ,although never was the concept about the definitions and numbers of sect certain. There are some scholars who have been pointing that sects fibbing by ancient monks.
When did the theory of Sect-Buddhism start? Did Tan-Dynasty or others obtrude to Tan-Dynasty’s monks?Have found that the biography of Tan-Dynasty’s monks never alluded a word of sect。Tan-Dynasty’s monks emphasized the succession of teachings from master to disciples , and they didn’t have the notion of religious sects.
That the concept of religious sects relate to dauntuung(道統) of Suhng-Dynasty is believed. Religious sects began from Five-Dynasty(五代) and formed at South-Suhng-Dynasty.
Arguement about sect numbers and definitions began at early of R.O.C..In that time ,whether the numbers of sect were 9,13 or 15 was mainly argued. However ,those disputations started because of the confusion of dautung and schools but not truly descriptions based on historical evidence. Therefore ,this essay is aimed at corroborating the concept of sect-Buddhism.
參考資料

原典
西晉.法欽譯,《阿育王傳》,大正藏冊50。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大正藏冊51。
梁.寶亮,《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冊37。
陳.真諦譯,《部執異論》,大正藏冊49。
隋.智顗,《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
隋.智顗,《四教義》,大正藏冊46。
隋.彥琮,《眾經目錄》,大正藏冊55。
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冊55。
唐.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藏冊40。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
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冊49。
唐.玄覺,《永嘉證道歌》,大正藏冊48。
唐.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冊35。
唐.法藏,《華嚴遊心法界記》,大正藏冊45。
唐.法藏,《華嚴遊心法界記》,大正藏冊45。
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冊45。
唐.法藏,《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大正藏冊31。
唐.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大正藏冊44。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
唐.灌頂,《國清百錄》,大正藏冊46。
唐.淨覺,《楞伽師資記》,大正藏冊85。
唐.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大正藏冊38。
唐.窺基,《大乘百法明門論》,大正藏冊44。
唐.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大正藏冊55。
唐.吉藏,《三論玄義》,大正藏冊45。
唐.吉藏,《法華義疏》,大正藏冊34。
唐.吉藏,《大乘玄論》,大正藏冊45。
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大正藏冊36。
唐.杜順,《華嚴五教止觀》,大正藏冊45。
唐.杜朏,《傳法寶紀》,大正藏冊85。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冊48I。
唐.宗密,《禪門師資承襲圖》,卍續藏第冊110。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冊35。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冊36。
唐.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冊46。
唐.湛然,《金剛錍》,大正藏冊46。
唐.神清,《北山錄》,大正藏冊52。
唐.彥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正藏冊50。
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大正藏冊54。
唐.日僧最澄,《傳教大師將來台州錄》,大正藏冊55。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大正藏冊51。
唐.智儼《華嚴五十要問答》,大正藏冊45。
五代.劉昫編,《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子璿,《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大正藏冊33。
宋.元敬《武林西湖高僧事略》,續藏經冊77。
宋.延壽,《宗鏡錄》,大正藏冊48。
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冊50。
宋.程顥等,《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1983,09。
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臺北:世界書局,1963,04。
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臺北:世界書局,1960,11。
宋.契嵩,《鐔津集》,大正藏冊52。
宋.李遵勗,《天聖廣燈錄》,卍新纂續藏經冊78。
宋.王隨,《傳燈玉英集》,宋藏遺珍上集,
宋.元照,《芝園遺編》,卍新纂續藏經冊105。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藏冊51。
宋.智昭,《人天眼目》,大正藏冊48。
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冊46。
宋.悟明,《宗門聯燈會要》,卍新纂續藏經冊79。
宋.正受,《嘉泰普燈錄》,卍新纂續藏經,冊79。
宋.慧明編,《五燈會元》,卍新纂續藏經冊80。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大化書局,1985.05。
宋.志磐,《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
宋.惟白,《建中靖國續燈錄》,卍續藏冊136。
宋.淨善,《禪林寶訓》,大正藏冊48。
元.覺岸,《釋氏稽古略》,大正藏冊49。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06。
清.源諒,《律宗燈譜》大正藏補編冊22,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02。

中文專書:依人名筆畫排列
丁明夷,《佛教新出碑志集粹》,臺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8.03。
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3.10。
月溪,《荷澤大師證道歌顯宗記朔源》,臺北:菩提印經會,1992.01。
方立天,《中國佛教散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02。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出版,2003.12。
方立天,《法藏》,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01。
尤惠貞,《天臺宗性具圓教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01。new window
中村元著 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天華出版社,1984.05。
末木文美士著 涂玉盞譯,《日本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社,2002.12。
冉雲華,《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臺北:東大圖書館公司,1995.11。new window
江燦騰,《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諍辯與發展》,臺北:南天書局,1998.01。new window
任繼愈,《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07。
安藤俊雄著 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01。
佐藤達玄著 釋見憨譯,《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1997.05。
杜德明,《論儒學的宗教性》,河北:武漢大學,1997。
杜潔祥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臺北:明文書局,1980.01。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輯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07。
宋晞編,《宋史研究集》第八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76。
宋晞編,《宋史研究集》第三十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0。
何國銓,《中國禪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01。
李四龍,《天臺智者研究-兼論宗派佛教的興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01。
李映輝,《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01。
村上專精著楊曾文譯,《日本佛教史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01。
吳言生編,《中國禪學》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
吳言生編,《中國禪學》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10。
周紹良,《敦博本禪籍錄校》,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周裕鍇,《禪宗語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2。
胡素馨編,《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界供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12。
胡適,《神會和尚遺集》,臺北:中研院胡適紀念館,1968.12。
柳田聖山編,《胡適禪學案》,臺北:正中書局,1975.01。
姜伯勤,《 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科,1996.11。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綱》,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09。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屈大成,《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觀念》,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01new window
前田慧雲,《三論宗綱要》,臺北:廣文書局,1992.01。
徐文明,《中土前期禪學思想》,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01。
郝春文,《唐后期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8.12。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臺灣:法鼓文化,1999.10。new window
陳運寧,《中國佛教與宋明理學》,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02。
陳兵、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臺北:現代禪出版社,2003.04。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2001.01。 
陳榮捷著 廖世德譯,《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文殊出版社,1987.11。new window
郭朋,《宋元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01。
黃敏枝,《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臺北:臺大文學院,1971.01。new window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9.01。
游彪,《宋代寺院經濟史稿》,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03。
湛如,《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10。
楊家駱編,《歐陽修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71.10。
聖嚴,《戒律學綱要》,臺北:佛光出版社,1997.09。
張春波釋譯,《禪門師承襲圖》,臺北:佛光出版社,1996.08。
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08。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01。new window
張弓,《漢傳佛教與中古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03。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01。
湯一介編,《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詮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08。
葉昌熾1956,《語石》,臺北:商務印書館。
董群,《慧能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10。
董平,《天台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04。
楊曾文,《中國佛教史論》,北京:中國社科,2003.03。
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05。
楊曾文,《宋元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0。
楊曾文校寫,《六祖壇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05。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01。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06。
榮新江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08。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05。
劉果宗,《中國佛教各宗史略》,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01。
蔡方鹿,《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6。
潘桂明,《中國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12。
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87.01。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01。
顏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0.12。new window
顏尚文,《梁武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01。
藍吉富,《聽雨僧廬佛學雜集》,臺北:現代禪出版社,2003.01。
藍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74。
藍吉富,《大藏經補編》,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10。
藍日昌,《六朝判教論的發展與演變》,北:文津出版社,2003.04。
韓廷傑,《三論宗通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01。
饒宗頤,《選堂集林》,臺北:明文書局,1982.01。
饒宗頤,《國史上之正統論》,臺北:新文豐公司,2003,10。
嚴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2。
釋常證,《東山法門之淵源及其影響》,臺北:萬佛寺,1992.01。
釋弘憫,《永嘉證道歌.信心銘》,臺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7.04。
顧偉康,《禪宗:文化交融與歷史選擇》,上海:上海知識出版社,1990.01。
顧偉康,《禪淨合一流略》,臺北:東大圖書,1997.01。new window


單篇論文: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湯用彤〈中國佛教宗派問題補論〉,《北京大學學報》5:(1963),頁1-18。
陳芳明〈宋代正統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宋史研究集》第八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76,頁29-54。new window
石峻、方立天〈論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哲學研究》:8(1981),頁68-73。
石峻、方立天〈論隋唐佛教宗派思想特點〉,《中國哲學史研究》:4(1982),頁36-46。new window
溫玉成〈記新山崖的荷澤大師神會塔銘〉,《世界宗教研究》:2(1984),頁78-79。
溫玉成〈讀風穴七祖千峰白雲禪院碑後〉,河南省博物館,《中原文物》:1(1984)。
郭朋〈從宋僧契嵩看佛教儒化〉,《孔子研究》1:(1986)。
冉雲華〈宗密傳法世系的再檢討〉,《中華佛學學報》1:(1987:03),頁43-57。new window
吳永猛〈壇經與祖禪畫〉,《中華佛學學報》1(1987.03),頁137-152。new window
頼永海〈禅宗前后期思想比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5(1987),頁43-49。
吳其昱〈荷澤神會傳研究〉,《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4(1988.12),頁899-912。new window
劉貴傑〈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與儒家學說之交涉〉,《中華佛學學報》2(1988.10),頁213-238。new window
郭朋〈神會的行履〉,《中國哲學史研究》2:(1988),頁40-48。
郭朋〈神會思想簡論〉,《世界宗教研究》1:(1989),頁30-40。
洪修平〈禅宗的形成及其初期思想〉,《文獻》:4(1989),頁170-181。
杜繼文〈中國佛教的多民族性與諸宗派的個性〉,《中國社會科學》:6(1990),頁109-124。
義斌〈佛祖統紀中的本迹觀〉,宋晞編《宋史研究集》第三十輯,臺灣:國立編譯館,1990。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漢學研究》8:2(1990.12),頁149-176。 new window
張永儁〈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文史哲學報:38(1990),頁273-312。new window
黄國清〈宗密和會禪宗與會通三教之方法的比較研究〉,《圓光佛學學報》3:(1992.02),頁101-132。
張亨〈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5(1992),頁31-80。new window
杜鬥城〈敦煌本《歷代法寶記》與蜀地禪宗〉,《敦煌學輯刊》1:(1993),頁53-63。
郭尚武〈契嵩生平與《輔教編》研究〉,《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楊惠南〈看話禪與南宋主戰派之間的交涉〉,《中華佛學學報》7:(1994,07),頁192-211。new window
萬松〈洛陽龍門出土神會塔銘考辯〉,《文物》:11(1994),頁76-79。
劉智明〈南岳禪宗七祖塔文簡論〉,《衡陽師專學報》:3(1994),頁72-75。
陳清香〈祖師傳承說的石刻例證-龍門看經寺洞羅漢群像考〉,《東方宗教研究》:4(1994.10),頁212-231。
賴鵬舉〈關河的禪法--中國大乘禪法的肇始〉,《東方宗教研究》:5(1996.10),頁95-112。
冉雲華〈禪宗第七祖之爭的文獻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1997:01),頁417-437。new window
楊曾文〈唐代宗密及其禪教會通論〉,《中華佛學學報》:12(1997),頁219-235。new window
楊曾文〈圓仁和日本天台宗〉,《中華佛學學報》:10(1997),頁267-278。
冉雲華〈唐故招聖寺大德慧堅禪師碑考〉,《中華佛學學報》7:(1998:07),頁98-118。new window
楊惠南〈道信與神秀之禪法的比較〉,《臺大哲學論評》:11(1988),頁206-224。
李富華〈佛教典籍的傳譯與中國佛教宗派〉,《中華佛學學報》12:(1999.07),頁97-112。new window
程恭讓〈歐陽竟無先生的生平事業及其佛教思想的特質〉,《圓光佛學學報》4(1999.12),頁141-191。new window
馬克瑞〈審視傳承──陳述禪宗的另一種方式〉,《中華佛學學報》13:1(2000.05),頁281-298。new window
陳盛港〈永嘉證道歌原作者溯源併歌文比較〉,《中華佛學研究》5:(2001),頁163-204。new window
宋道發〈試論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觀--以「佛祖統紀」為中心〉,《普門學報》11(2002:09),157-198。
陳盛港〈從六祖能禪師碑銘的觀點再論荷澤神會〉,《中華佛學研究》6:(2002),頁173-204。new window
鄭夙雯〈宋代禪林における祝聖上堂の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2(2002.03)。
徐文明〈付法藏傳與前二十四祖〉,《中國禪學》(河北禪學研究所編,中華書局,2003):2,頁60-66。
鄭夙雯〈十方住持制の形成過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3:1(2004.12),頁140-145。
徐文明〈唐以前的玉泉高僧〉,《中國禪學》3:(2004),頁375-416。
徐文明〈唐以前的玉泉高僧〉,《中國禪學》3:(2004):頁375-418。
林伯謙〈禪宗西天祖統再探〉,《東吳中文學報》10:(2004:05),頁113-155。new window
張弓〈志磐「佛祖統紀」的學術特色〉,《玄奘佛學研究》(2004:07),頁1-20。new window
馮國棟〈王隨及其傳燈玉英集〉,《宗教學研究》4:(2005),頁1-7。
馮國棟〈景德傳燈錄版本源流考述〉,《文獻》1:(2006),頁1-19。




日文專書
丸山孝雄,《法華教學研究序說-吉藏にぉける受容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1958.03。
川田熊太郎,《佛教と哲學》,京都:平樂寺,1957.01。
木村清孝,《中國仏教思想史》,東京:世界聖典刊行會,1979.10。
中井真孝,《日本古代仏教制度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1.06。
山崎宏,《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53,09。
山崎宏編,《中国の社會と宗教》,東京:不昧堂書店,1954.09。
山崎宏,《支那中世佛教の展開》,京都:法藏館,1971。
石井修道,《宋代禪宗史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7.10。
平井俊榮,《中國般若思想史研究》,東京:春秋社,1976,03。
古田紹欽博士古稀記念會編,《仏教の歷史的展開に見る諸形態》,東京:創文社,1981.05。
平井俊榮,《法華文句の成立に關ける研究》,東京:春秋社,1985.02。
平井俊榮,《法華玄論の註釋的研究》,東京:春秋社,1987.02。
田中良昭,《敦煌禪宗文獻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02。
平井俊榮編,《三論教學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0.10。
小野勝年,《中國隋唐長安寺院史料集成-史料篇》,東京:法藏館,1989.02。
永井政之,《中國禪宗教團と民眾》,東京:內山書店,2000.03。
吉川忠夫編,《唐代の佛教》,京都:朋友書店,2000.07。
吉津宜英,《華嚴一乘思想の研究》,東京:岩野文世,1991.07。
佐伯有清,《圓珍》,東京:吉川弘文館,1990.07。
竺沙雅章,《宋元佛教文化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0.08。
竺沙雅章,《中國佛教社會史研究》,京都:同朋社,1982.02。
松本文三郎,《佛教史雜考》,大阪,創元社,1945。
阿部肇一,《中國禪宗史の研究》,東京:誠信書房,1963.03。
牧田諦亮,《中國仏教史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2.05。
長谷部幽蹊,《明清佛教教團史研究》,京都:法藏館,1993.04。
望月信亨編,《佛教大辭典》,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7,12。
柳田聖山,《初期禪宗史書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67.05。
高峰了州,《華嚴思想史》,京都:百華苑,1976.04。
塚本博士頌壽記念會編,《塚本博士頌壽記念佛教史學論集》,京都,1961.02,此書未記錄出版書局。
森岡清美,《真宗教団と「家」制度》,東京:創文社,1962。
菅野博史,《中國法華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4.03。
黑田俊雄,《中世寺院史の研究》,東京:法蔵館,1988.03。
圓珍,《智證大師全集》1-4冊,南條文雄編,《大日本佛教全書》25-28冊,東京:名著普及會,1978,05。
鈴木哲雄,《唐五代禪宗史》,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3.03。
鈴木哲雄,《唐五代の禪宗-湖南江西篇》,東京:大東出版社,1982.07。
鈴木哲雄,《中國禪宗史論考》,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9.03。
福井博士頌壽記念論文集刊行會編,《福井博士頌壽記念:東洋文化論集》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69。
諸戶立雄,《中國佛教制度史の研究》,東京,平河出版社,1990.11。
島地大,《天台教學史》,東京:明治書院,1929.06。
鎌田茂雄,《中国仏教史》第六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01。
鎌田茂雄,《中國華嚴思想史の研究》,東京:東大出版社,1965.03。
鎌田茂雄,《宗密教學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5.03。
鎌田茂雄博士古稀記念會,《華嚴學論集》,東京:大藏出版社,1997。
鎌田茂雄博士還曆記念論集刊行會編,《中國の仏教と文化》,東京:大藏出版社,1988.12。


日文單篇論文:以發表年代為序
小川貫弌〈宋本覺《歷代編年釋氏通鑑》の地位〉,《塚本博士頌壽記念-佛教史學論集》,1961,頁148-162。
藤枝晃〈敦煌出土の長安宮廷寫經〉,塚本博士頌壽記念會編,《塚本博士頌壽記念佛教史學論集》,1961,頁647-667。
關口真大〈靈山直授と拈花微笑〉,《福井博士頌壽記念:東洋文化論集》,1969,頁577-586。
椎名宏雄、鈴木哲雄〈宋元版景德傳燈錄の書誌考察〉,愛知學院大學《禪研究所紀要》4-5合輯(1975),頁261-280。
鏡島元隆〈百丈清規の成立とその意義〉,愛知學院大學《禪研究所紀要》:6-7合輯(1976),頁113-134。
橫山秀哉〈宋朝禪林と伽藍構成につぃて〉,愛知學院大學《禪研究所紀要》6-7合輯(1976),頁135-152。
鈴木哲雄〈浙江にぉける禪宗の推移-五代時代につぃて〉,愛知學院大學《禪學研究所紀要》:6-7合輯(1976),頁153-188。
塚本善隆〈中国の廢仏と興仏〉,愛知學院大學《禪學研究所紀要》:8(1979),頁129-145。
塚本善隆〈中國の廢佛と興佛〉,愛知學院大學《禪研究所紀要》8(1979),頁129-145。
田中良昭〈《付法藏因緣傳》の西天祖統說〉,宗學硏究:23(1981),頁182-188。
田中良昭〈禪宗傳灯說の成立と展開-東土の傳灯說を中心として〉,《古田紹欽博士古稀記念論集》,1981,頁354-370。
大島晃〈宋學における道統論について〉,中哲文學會報:6(1981),147-163。
大松博典〈《佛祖統紀》と禪宗〉,宗學硏究:24(1982),頁210-215。
末岡實〈唐代「道統說」小考-韓愈を中心として〉,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36-1(1988),29-54。
田中良昭〈壇經研究考-特に最近のテキスト研究を中心として〉,鎌田茂雄博士還曆記念論集刊行會編,《中國の仏教と文化》:1988,頁291-313。
沖本克己〈初期禪宗史の一視點〉,鎌田茂雄博士還曆記念論集刊行會編,《中國の仏教と文化》:1988,頁187-204。
荒木見悟〈道統論の衰退と新儒林傳の展開〉,久留米大學比較文化硏究所紀要 :7(1989),1-70。
田魯參〈長安佛教的另一面-長安的天台宗〉,愛知學院大學《禪研究所紀要》20(1992),頁41-56。
鈴木哲雄〈祖堂集對照景德傳燈錄〉,愛知學院大學《禪研究所紀要》22(1994.03),頁249-500。
吉田剛〈中國華嚴の祖統說につぃて〉,《華嚴學論集》:1997,頁485-504。
李均熙〈南宗禪の修證觀-神會の頓悟を中心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1(2001,12),頁316-314。
古賀英彥〈初期禪宗の祖統說と北山錄〉,佛敎學セミナー:60(1994),頁42-59。
篠原享一〈道宣律師所感通的迦葉佛袈裟〉,中華佛學學報:13(2000),頁299-367。
鈴木哲雄〈北宋期の知識人の禪宗志向タイプ〉,《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1(2002),頁44-50。
石井公成,〈老安碑文が示す思想的諸問題〉,《東洋文化》83(2003),頁75-97。
石井修道《宋代禪宗の特色-宋代の燈史の系譜をてかかりとして》,《東洋文化》:83(2003),頁153-185。
青田英策〈仏教を思ぃ、そして學ぶ-ぉ経、宗派、自我を中心に〉,《仏教經濟研究》32(2003)駒澤大學仏教經濟研究所,頁221-246。
伊吹敦〈續高僧傳-達摩=慧可傳の形成過程につぃ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3:1(2004),頁124-130。
柳田聖山〈《大正新修大藏經》と《曆代法寶記》ぉょびその週辺の問題〉,《古田紹欽博士古稀記念論集》,371-387。
椎名宏雄〈禪苑清規成立の背景〉,《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3:1(2004),頁149-157。
鈴木哲雄〈禪宗史研究における中國地方志の利用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3:1(2004),頁131-136。


英文專書
Bernard Faure 1993,Chan 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Bernard Faure1997,The will to ofthdosy-a critical genealogy of northern Chan Buddhism,Stanford University。
Berner Faure1991,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a cultural critique of Chan/Zen Buddhism,Princeton University 。
Francis H.Cook1977,Hua-yen Buddhism,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John Kieschnick 1997,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awaii University 。
John R. McRae1986,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Hawaii University。
Holmes Welch 1968,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KENNETH K.S.CHEN 1964, 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atricia Buckley ed 1993,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 Hawaii University。
Peter N. Gregory1987,Sudden and gradual :approaches to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thought ,Hawaii University。
Peter N. Gregory1991,Tsung-mi and Signification of Buddh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eter N.Gregory 1999, Buddhism in the Sung, Hawaii University。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Peter N. Gregory 1993,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Hawaii University。
T.Griffith Foulk〈Myth,ritual,and monastic practice in Sung Ch’an Buddhism〉, by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Peter N. Gregory ed 1993,147-208。
Whalen Lai &Lewis R. Lancaster1983,Early Ch’an in China and Tibet,University California。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