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
作者:洪淑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u-Fen H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夏長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智圓契嵩宗杲尊韓非韓道統論中庸儒佛交涉儒佛會通宋代儒學復興古文運動理學的形成Zhiyuan(智圓)Qisong(契嵩)Zonggao(宗杲)Han Yu 韓愈intera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resurgence of Song dynasty Confucianismguwen movement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3
摘  要
宋代是儒學復興的時代,也是儒者排佛最劇烈的時期,同時也是士人參禪學佛以及儒佛交涉極為頻繁的時代。在儒佛頻繁的來往中,不但促進彼此思想的交流與融合,佛教徒也實質參與了宋學之開展的重要任務。
孤山智圓、明教契嵩、大慧宗杲這三位宋代高僧,不但是宋代天台宗、雲門宗、臨濟宗的重要大家,同時都具有極淵博的儒學涵養。他們的年代,分值宋代學術演變的三個重要階段,包括宋初尊儒復古、北宋中期古文運動達至顛峰而理學開始萌芽期、南宋理學成熟之前期的三個階段,其儒學思想不僅具體回應了當時的儒學復興,也與宋代學術思想的發展與演變密不可分。
就智圓的「尊儒復古」之儒學思想而言,除了「宗儒」、「尊孔」、「好古」之外,主要表現在「尊韓」、儒家之「道」與「道統」的提出、表彰《中庸》等三大點。就「尊韓」而言,智圓不僅表彰韓愈「以文扶儒道」的歷史成就,並繼承韓愈「文道合一」的思想,從而提出「宗古道以立言」的古文創作理論。且為了修正宋初的「文衰道弊」,他反對華而無根的雕章麗句,主張文章應具有「訓世」的實用價值。至於他的「道論」,主要以「五常」為立論核心。「五常」上通天道下達人事,既是立人之道,也是政治之術;既是性善之本,也是復性之工夫。其「道論」亦如「文論」,也特別強調「道」的實用意義,故明道以經世、明道以救世不僅是歷代聖賢的共同成就,也是捨我其誰的淑世責任。再就其「道統系譜」而論,主要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荀子、揚雄、王通、韓愈、柳宗元」為主。他認為孔子以後的傳道聖賢,都生於文衰道弊之亂世,他們都是亂世的時代領袖,其功業足堪列入聖賢的傳承,而其歷史智慧也能領導宋初的儒學復興與社會秩序之重建,故其儒學思想充滿了「致用」及以「外王」取勝的學術特色。
除此,智圓還以「中庸子」自號,以「過猶不及」的中道自惕,並以「中庸之道」來會通儒佛,以「中道」來平息佛門內部的空、有之爭。智圓豐富的儒學思想,不僅聞名於當世,也見證了宋初儒學蓄勢待發的活潑生命力。故論推動宋初儒學之復興,智圓的重要性不亞於柳開及穆脩等儒者。
至於明教契嵩的儒學成就,包括「非韓」、「道論」、「道統論」,乃至於闡述《中庸》等,幾乎都是立基於抗衡儒者的非毀佛教而產生。就契嵩「非韓」的形式方法而言,為了有力說服儒者其非韓的正確性與正當性,他廣引儒家經典為自己的論點作證明,並承接著韓愈所提出的「道論」、「道統論」、「性情論」等議題作深入探討。他將韓愈提出的學術課題帶回儒家經典之內來探討,不但呼應了北宋中期回歸儒典的學風,也將上述等哲學議題,指向回歸《中庸》、《易傳》、《孟子》、<樂記>等而探尋之先機。再就「非韓」的論述內容而言,契嵩以其飽含佛教素養的思惟方式,重新閱讀並詮釋理解儒家的經義,因而為韓愈所提出的諸多儒學議題,賦與了形而上的哲學思考。例如,他發揮《易經》的陰陽哲學,提出以「在陰陽而妙之者」的思惟內容,重新詮釋儒家的「道」;他還從《論語》、《孟子》、《中庸》、<洪範>的「中道」思想,提出以「中道皇極」作為聖聖相傳之道的核心思考。再就契嵩的調和思想而言,為了會通儒佛二家,他發揮了《中庸》的「至誠」之道,與佛教的「實性一相」、「萬物同一真性」、「法界常住、不增不減」等本體論相互會通,正式承認並宣示《中庸》的內聖哲學。其儒學思想不僅呼應了北宋中期的學術思潮,也開啟了北宋中期儒學形而上化的重要契機並與稍後的理學相呼應。
至於宗杲,則是一位活躍於士大夫間的著名禪師,二程的後學中,有不少人都是他的座上客。宗杲的禪門雖以接引參學悟道為目的,但在士大夫大量參禪與儒佛交遊的盛行風氣裡,其禪門形同時代之論壇,儒家之義理不斷的被談論,因此,宗杲的禪法大量吸收了儒家的義理,包括「韓愈參禪問道」、「一貫之道」、「朝聞道,夕死可矣」等話頭,而其禪門更是流行著各種「儒家公案」,包括孔子與曾子的對話,「唯」與「忠恕」的不同境界,還有「為學」與「為道」的不同論題。至於與宗杲交遊的理學家,其思想都烙印著大慧禪法的深刻影子,足見二教之交流對儒佛思想的影響。
孤山智圓、明教契嵩、大慧宗杲各自站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具體回應宋學在各個時期的不同面貌,也各自扮演推動宋學之發展的不同角色。儒佛的交涉,不管是智圓尊儒復古的情懷,或契嵩抗衡儒學的護法思想,還是宗杲儒佛交遊的思想合流,都為宋學帶來不同階段的發展成果。三位大師豐富的儒學素養,確實為宋代儒學寫下精采的扉頁。   
Abstract
The Song dynasty saw a resurgence of Confucianism that was also marked by a strong antipathy towards Buddhism. And yet this period also saw a strong interest in Buddhism among the literati and constant interaction between Confucians and Buddhists. In addition to prompting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se two systems, this interaction also opened the way for Buddhist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ng Neo-Confucianism.
The three Song dynasty monks, Zhiyuan 智園, Qisong 契嵩, and Zonggao 宗杲, in addition to being important thinkers of the Tiantai 天台,宗 Yunmen 雲門宗, and Linji 臨濟宗schools of Buddhism, respectively, were also steeped in Confucian thought and traditions. The periods they lived in correspond to three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the scholarship of the Song dynasty, namely the re-emphasis on classicism and Confucianis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ynasty, the birth of Neo-Confucianism at the height of the guwen 古文movement during the middle of the Northern Song, and the maturation of Neo-Confucian though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 Song. The thought of these three monks in effect constituted a concrete response to the resurgence of Confucianism at the time and wa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Zhiyuan’s idea of “respecting Confucianism and a return to antiquity”, Zhiyuan, in addition to being reflected by his emphasis on Confucian thought and enthusiasm for things classical, can be seen primarily in the importance he attached to Han Yu 韓愈, his notion of an orthodoxy 道統 embodying the dao 道, and the privileged position he gave to the text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中庸.
Qisong’s accomplishments in terms of Confucianism, which included his criticism of Han Yu, his theory of dao and an orthodoxy, and 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were for the most part an attempt to overcome Confucian attacks on Buddhism.
Zonggao, for his part, was a famous Chan monk who was also very active in literati circles, and many students of the Cheng brothers 二程 were associated with him. As such, Zonggao’s Chan teachings borrowed heavily from Confucian sources, and the thought Neo-Confucian scholars who were familiar with Zonggao were clearly influenced by his form of Chan philosophy.
These three Buddhist monks lived at different periods and offered up responses to developments in thought system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played different rol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larship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embodied in the persons of these three monks steeped in Confucian traditions corresponded to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thought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helped to enrich the Confucianism on the period.
論文參考文獻


一、<論文參考文獻>分作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典文獻>,除了智圓、契嵩、宗杲的專著單獨列出外,也別立<佛學專著>一類。至於<其他專著>,則分經史子集四類著錄。第二部分是<近人專著>,第三部分則是<論文>。
二、為便於檢索,每一部分之書目排列,均以作者之筆畫簡繁為順序,同一作者的作品則以出版之先後為序。至於翻譯書籍的部分,由於數量較少,故分列於各部分之最末。


一、古典文獻

(一)、智圓專著

《佛說阿彌陀經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37冊,1983年。
《金剛錍科》,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95冊,1968年。
《金剛錍顯性錄》,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00冊,1968年。
《南山祖師禮讚文》,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30冊,1968年。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38冊,1983年。
《涅槃經治定疏科》,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56冊,1968年。
《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58冊,1968年。
《般若心經疏》,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41冊,1968年。
《般若心經疏貽謀鈔》,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41冊,1968年。
《閑居編》,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01冊,1968年。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38冊,1983年。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39冊,1983年。

(二)、契嵩專著

《夾註輔教編要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傳法正宗定祖圖》,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傳法正宗記》,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傳法正宗論》,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鐔津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第十集,1981年。

(三)、宗杲專著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史傳部》,1994年。
《大慧菩覺禪師普說》,京都市:臨川書店,《禪學典籍叢刊》第四冊,2000年。
《大慧禪師語錄》,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語錄部》,1994年。
《大慧禪師禪宗雜毒海》,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21冊,1968年。
《正法眼藏》,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18冊,1968年。
《禪林寶訓》,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宗論部》,1994年。

(四)、佛學專著

九僧人撰、釋明復編:《九僧詩》,台北:漢聲出版社,《禪門逸書.續編》第1冊,1987年。
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47冊,1983年。
朱時恩:《居士分燈錄》,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47冊,1968年。
李純甫:《鳴道集說》,京都:中文出版社,1997年。
迦葉摩騰、竺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17冊,1984年。
張商英:《護法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52冊,1994年。
彭紹升:《居士傳》,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49冊,1968年。
劉謐:《三教平心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釋克勤:《圜悟禪師心要》,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2年。
釋志磐《佛祖統紀》,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49冊,2000年。
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 46冊,1983年。
釋宗曉編:《樂邦文類》,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47冊,1983年。
釋居頂編:《續傳燈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51冊,1983年。
釋延壽:《宗鏡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48冊,1983年。
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49冊,2000年。
釋法海編、丁福保箋:《六祖壇經箋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釋悟明:《聯燈會要》,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36冊,1968年。
釋祖琇:《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30冊,1968年。
釋神清:《北山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卷52冊,1983年。
釋惟勉編:《叢林校定清規總要》,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12冊,1968年。
釋祥邁註:《韓文公別傳註》,明刻本,北京:北京圖書館。
釋惠洪:《石門文字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第十集,1980年。
釋惠洪:《林間錄》,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史傳部》,1994年。
釋惠洪:《禪林僧寶傳》,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史傳部》,1994年。
釋善淨重輯:《禪林寶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48冊,1986年。
釋道宣:《廣弘明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51冊,1983年。
釋道融:《叢林盛事》,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史傳部》,1994年。
釋僧祐:《弘明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52冊,1983年。
釋澄觀疏、釋宗密鈔:《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7冊,1968年。
釋曉瑩:《感山雲臥紀談》,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史傳部》,1994年。
釋曉瑩:《叢林盛事》,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史傳部》,1994年。
釋曉瑩:《羅湖野錄》,高雄: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禪藏.史傳部》,1994年。
釋曇秀:《人天寶鑑》,台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卍續藏經》第148冊,1968年。
釋贊寧:《大宋僧史略》,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54冊,1983年。
釋贊寧:《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釋覺岸:《釋氏稽古略》,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正藏》第49冊,2000年。

(五)、其他專著

經部

(舊題)孔安國傳、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易經》: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何晏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屈萬里注:《尚書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印行,1984年。
胡瑗:《周易口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冊,1983年。
胡瑗:《洪範口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四庫全書》第54冊,1983年。
張九成:《中庸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廣編》第6冊,1976年。
張九成:《孟子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1971年。
程頤:《周易程氏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衛湜:《禮記集說》,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史部

朱熹:《宋名臣言行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9冊,1983年。
吳之鯨:《武林梵志》,台北:明文書局,《中國佛寺志》第一輯第八冊,1980年。
李幼武:《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9冊,1983年。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袁桷:《延祐四明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1976年。
清.吳樹虛:《武林大昭慶律寺志》,台北:明文書局,《中國佛寺志》第一輯第十六冊,1980年。
脫脫:《新校本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98年。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1975年。
黃宗羲、全祖望等:《宋元學案》,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歐陽修、宋祁:《新校本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歐陽修:《新校本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98年。

子部

王開祖:《儒志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1973年。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朱熹、呂祖謙編、陳榮捷註:《近思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朱熹:《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吳處厚:《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吳曾:《能改齋漫錄》,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周敦頤:《周子通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第11冊,1971年。
周煇撰、劉永翔校注:《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晁迥:《法藏碎金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第十集,1981年。
真德秀:《西山讀書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6冊,1983年。
袁文:《甕牖閒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1975年。
馬永卿:《嬾真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1983年。
張九成撰、于恕編:《無垢先生橫浦心傳錄》,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第83冊,1995年。
張九成撰、于恕編:《橫浦日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第83冊,1995年。
陳善:《捫蝨新話》,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百部叢書集成》本,1965年。
揚雄撰、汪榮寶疏:《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黃震:《黃氏日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1971年。
葉夢得:《避暑錄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1983年。
蘇軾:《東坡志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1983年。
蘇轍:《老子解》,台北:藝文書局,《百部叢書集成》第131冊,1965年。

集部

王安石:《王臨川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88年。
王禹偁:《小畜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39冊,1979年。
王通撰、鄭春穎注:《文中子中說譯注》,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司空圖:《司空表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38冊,1979年。
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41冊,1979年。
司馬光:《續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8冊,1983年。
皮日休:《皮子文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37冊,1979年。
石介:《徂徠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1973年。
全祖望:《鮚埼亭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朱熹撰、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呂祖謙編:《宋文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1968年。
宋祁:《景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8冊,1983年。
李昉編:《文苑英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0冊,1983年。
李塗:《文章精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1975年。
李綱:《梁谿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6冊,1983年。
李翱:《李文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35冊,1979年。
李覯:《李覯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汪應辰:《文定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第十集,1981年。
阮閱:《詩話總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8冊,1983年。
姚鉉編:《唐文粹》,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第408冊,1965年。
柳宗元:《柳宗元集》,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
柳開:《河東先生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39冊,1979年。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65冊,1965年。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40冊,1979年。
范浚:《范香溪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編》第124冊,1966年。
計有功:《唐詩紀事》,台北:台灣中華印書局,1981年。
孫復:《孫明復小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八集,1978年。
晁說之:《景迂生集》,台北:世界書局,《四庫全書薈要》第387冊,1986年。
張九成:《橫浦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1973年。
張耒:《張右史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49冊,1979年。
張浚:《紫巖易傳》,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
張壽鏞輯錄:《孫拾遺文纂》,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四明叢書》第二集,1988年。
張壽鏞輯錄:《孫拾遺外紀》,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四明叢書》第二集,1988年。
許景衡:《橫塘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1975年。
陳亮:《陳亮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陳應行輯:《陳學士吟窗雜錄》,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15冊,1997年。
陳襄:《古靈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三集,1972年。
陸龜蒙:《甫里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37冊,1979年。
曾鞏:《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黃榦:《勉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1983年。
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葛立方:《韻語陽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9冊,1983年。
劉子翬:《屏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第四集,1973年。
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穆脩:《河南穆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第39冊,1979年。
韓愈撰、馬通伯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
蘇軾:《東坡詩集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第十一集,1981年。
蘇軾撰、郎嘩選註:《經進東坡文集事略》,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9年。

二、近人專著

王志遠:《宋初天台佛學窺豹》,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年。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92年。new window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吳文治:《韓愈資料彙編》,台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第54,1980年。new window
周予同:《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林逸編著:《宋歐陽文忠公修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梁啟超:《儒家哲學》,台北:中華書局,1956年。new window
郭朋:《宋元佛教》,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局,2001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局,2001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開濟:《華嚴禪──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黃啟方:《王禹偁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new window
漆俠:《探知集》,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劉子健撰、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new window
蔡方鹿:《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6年。
鄧克銘:《大慧宗杲之禪法》,台北:東初出版社,1987年。
鄧克銘:《張九成思想之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鄧廣銘、漆俠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錢鍾書:《談藝錄》,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
魏道儒:《宋代禪宗文化》,鄭州 :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羅聯添:《韓愈》,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7年。
羅聯添:《中國文學的發展概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日.市川白弦:《大慧》,東京市:弘文堂書房,1941年。
日.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1957年。
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日.阿部肇一撰、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日.諸橋轍次撰、唐貞群譯:《儒學之目的與宋儒之活動》,南京:國民印務局,1937年。
美.包弼德撰、劉寧譯:《斯文》,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方介:<棄俗尚而從於寂寞之道──談韓愈對揚雄的認同與超越>(第285次台大中文系學術研討會講稿)。
方立天:<洪州宗心性思想評述>,《哲學與文化》(1997年8月),第24卷第8期。new window
王開府:<對「中庸」一詞含義的分析>,《孔孟月刊》(1985年9月),第24卷第1期,頁27∼31。new window
吉廣輿:<宋初九僧詩集考述>,《普門學報》(2001年3月),第2期,頁167∼208。
何沛雄:<柳開與宋代古文運動>,《書目季刊》(1995年3月),第28卷第4期,頁24∼31。
何寄澎:<論釋契嵩思想與儒學的關涉>,《幼獅學誌》(1989年8月),第20卷第3期,頁111∼147。
何雋:<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1994年11月),第33卷第3期,頁29∼37。new window
何廣棪:<張九成與釋宗杲交游考──讀《直齋書錄解題》札記>,《書目季刊》(2001年12月),第35卷第3期,頁41∼43。new window
妙謹:<試探北宋僧佛日契嵩釋儒一貫思想──以高達美哲學詮釋學為進路>,《普門學報》(2003年11月),第18期,頁231∼258。
李坤棟:<佞佛、辟佛、詆韓──兼談《大藏經》對韓愈反佛的寫敘>,《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7月),第20期第3卷,頁17∼24。
汪義麗:<從宇宙論與工夫論看中庸思想的定位問題>,《國立中正大學學報》(1996年),第7卷第1期,頁139∼155。
林政華:<探尋「中庸」詞義之源委>,《孔孟月刊》(1984年6月),第22卷第10期,頁14∼17。new window
林素英:<從《禮記》探究《中庸》之義旨──兼論《中庸》在朱熹以前儒學思想中的地位>,《國文學報》(2004年6月),第35期,頁1∼34。new window
林義正:<儒理學禪法的合流──以大慧宗杲思想為中心的考察>,《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999年7月),第4期,頁147∼168。new window
金中樞:<宋代古文運動之發展研究>,《新亞學報》(1963年8月),第5卷第2期,頁79∼146。new window
姚瀛艇:<宋儒關於《孟子》的爭議>,《中日宋史研討會中方論文選編》(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315∼327。
高明士:<隋唐廟學制度的成立與道統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982年12月),第9期,頁93∼122。new window
高毓婷:<圜悟克勤禪學思想>,《中華佛學研究》(1999年3月),第3期,頁335∼349。new window
張永儁:<二程先生「闢佛說」合議>,《二程學管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頁37∼115。new window
張永儁:<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文史哲學報》(1990年12月),第38期,頁273∼312。new window
張亨:<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1992年6月),第5期,頁31∼80。new window
淨心:<天台山家山外論爭之研究>,《禪學講話》(《現代佛學大系》第32冊,台北:彌勒出版社,1983年),頁1∼97。
郭尚武:<契嵩生平與<輔教編>的研究>,《山西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頁28 ∼34。
陳士強:<契嵩見存著述考>(上),《內明》(1993年10月),第259,頁25∼30。
陳士強:<契嵩見存著述考>(下),《內明》(1993年11月),第260期,頁33∼37+16。
陳彥戎:<從孤山智圓會通佛儒談宋代佛教中國化>,《宋代文學與文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頁203∼254。
陳英善:<孤山智圓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對知禮之反批>,《諦觀》(1994年1月),第76期,頁131∼152。
陳英善:<孤山智圓禪師修學之心路歷程>,《獅子吼》(1994年5月),第33卷第5期,頁9∼16。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1981年3月),第3期,頁79∼116。
陳弱水:<《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8年9月),第69本第3分。new window
陳榮波:<大慧宗杲看話禪之禪法──兼論與默照禪比較>,《東海學報》(1996年7月),第37卷,頁79∼91。new window
馮曉庭:<「吾學佛以修心,學儒以養身」──宋僧智圓的儒學思想初探>,《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994年5月),第1期,頁113∼127。new window
楊惠南:<看話禪和南宋主戰派之間的交涉>,《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頁161∼186。new window
楊惠南:<看話禪和默照禪的融合之道>,《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頁187∼208。new window
楊渭生:<試論新儒學的形成與發展>,《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大歷史系,2000年),頁1∼42。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以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臺大歷史學報》(1999年12月),第24期,頁29∼70。new window
葉國良:<先秦古禮書研究之反思──以晁說之<中庸傳>之寫作動機與影響為例>,《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2002年11月),頁101∼120。
葛榮晉:<儒家「中庸」概念的歷史演變>,《哲學與文化》(1991年1月),第18卷第9期,頁797∼809。new window
漆俠:<晁迥與宋學──儒佛思想的滲透與宋學的形成>,《探知集》(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頁68∼82。
漆俠:<宋學的發展與演變>,《文史哲》(1995年),第1期,頁3∼26。
漆俠:<儒家的中庸之道與佛教的中道義──兼評釋智圓有關中庸中道義的論點>,《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第36卷,頁78∼83。
劉貴傑:<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與儒家學說之交涉>,《中華佛學學報》(1988年10月),第2期,頁213∼238。new window
劉貴傑:<從智圓思想看佛法與儒學之交涉>,《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1991年),頁213∼240。
潘桂明:<從智圓《閑居編》看北宋佛教的三教合一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1期,頁78∼94。
蔣義斌:<大慧宗杲看話禪的疑與信>,《國際佛學研究所年刊創刊號》(1991年12月),頁49∼68。
蔣義斌:<呂本中與佛教>,《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997年7月),第2期,頁129∼155。new window
鄧克銘:<大慧宗杲禪法之特色>,《中華佛學研究所》(1987年3月),第1期,頁281∼293。new window
鄧國光:<道的本質和承傳──辨韓愈的傳道觀和程朱道統論的分野>,《孔孟月刊》(1992年10月),第31卷第2期,頁15∼20。new window
賴永海:<宋元時期佛儒交融思想探微>,《中華佛學學報》(1992年7月),第5期,頁109∼119。new window
錢穆:<讀智圓閑居編>,《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1978年),頁27∼33。
錢穆:<讀契嵩鐔津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1978年),頁35∼53。
錢穆:<再論禪宗與理學>,《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頁272∼291。
魏道儒:<從倫理觀到心性論──契嵩的儒釋融合學說>,《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頁33∼36。
羅香林:<大顛惟儼與韓愈李翱關係考>,《中國佛教史論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頁297∼318。
饒宗頤:<選堂選集.三教論及其海外移殖>,《現代佛學大系》(台北:彌勒出版社,1984年),第53冊,頁461∼502。
饒宗頤:<論元祥邁注《韓文公別傳》>,《第二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頁8∼11。
日.牧田諦亮撰、如真譯:<趙宋佛教史上契嵩的立場>,(《中國佛教史籍論集》(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頁15∼44。

(二)、學位論文

王予文:《契嵩及其佛學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論文,任繼愈、楊曾文指導,1987年)。
王文泉:《釋契嵩反排佛論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周志文指導,1993年)。
伍先林:《宗杲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陳來指導,1999年)。
朱秀容:《孤山智圓之研究》(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陳英善指導,1994年)。
吳忠偉:《智圓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賴永海指導,1999年)。
林素芬:《北宋儒學道論研究──以范仲淹、歐陽修、邵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夏長樸指導,200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