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東亞黎明前的羅曼史--吳漫沙小說中的愛情與戰爭修辭
書刊名:臺灣文學學報
作者:陳建忠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2
卷期:3
頁次:頁109-141
主題關鍵詞:吳漫沙通俗小說皇民文學大東亞戰爭文學史修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37
  吳漫沙的文學和其他具有相同「問題性」的作家一樣,具備了一些「準排除」的特質,吳漫沙尤其在這方面具有高度的「兩重邊緣性」。第一重邊緣性就是其小說強烈的「通俗與言情取向」,第二重邊緣性則是其戰爭時期小說強烈的「皇民化取向」。本文試圖嘗試在一個文學史傳統重估的角度下,對無法進入「正統」的吳漫沙之小說進行與「被典律化」作品的對照閱讀,以期更深入理解台灣文學的建構機制及其實象。   在討論過吳漫沙小說的愛情與戰爭修辭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可能影響更深遠卻不被列入文學史系譜的小說,其實具有相當豐富的議題性,不一定要用啟蒙、反殖民或純文學的評價標準來恣意貶抑。吳漫沙的通俗言情小說一方面具有啟蒙話語的時代觀念,另一方面也顯示作者對愛情或兩性觀的父權保守態度,前者顯示就思想上言情小說未必沒思想性,但後者這曖昧的現代性可能也是新文學作品中尚未被深究的課題。至於吳漫沙的戰爭小說,我們指出吳的「中國僑民」身份在他書寫上產生的作用,而作者對壓迫性體制一般地易於屈從的態度,也使作者致力於協力編造「日華親善」、「東亞共榮」的戰爭謊言,繼過去僅以日文作者之皇民文學為討論對象的情形,這種中國白話文作者的皇民化主題小說使我們在相關文學史議題上,叉開做了另一種思索的可能。
期刊論文
1.黃得時(19851200)。日據時期臺灣的報紙副刊--一個主編者的回憶錄。文訊月刊,21,5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芳明(20000900)。臺灣新文學史(8)--殖民地傷痕及其終結。聯合文學,16(11)=191,120-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河原功、葉石濤(199206)。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日本統治下在臺灣的文學運動。文學臺灣,3,225-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振英(2000)。作家周金波傳。淡水牛津文藝,6,165-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得時(1942)。輓近臺灣文學運動史。臺灣文學,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一剛(1954)。徐坤泉先生去世。臺北文物,3(2),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生, E.F.(1935)。二言、三言。臺灣文藝,2(1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秋生(1937)。年頭放言的小集。臺灣新文學,2(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漫沙(1941)。改題啟示。風月報,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得時(198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第四十三回臺灣研究研討會記錄)。臺灣風物,36(3),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漫沙(1942)。編輯會議錄。南方,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紀蕙(1999)。變異之惡的必要 : 中國/臺灣 1931~1937。Chinese Literary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Inter-Continental Perspective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貴芬(1999)。再探臺灣文學史觀:性別、族群屬性與臺灣文學史重構。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財團法人台南縣私立吳俊傑慈公益基金會〔主辦〕 。臺北:財團法人台南縣私立吳俊傑慈公益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舜鈞(1994)。徐坤泉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孔慶東(1998)。超越雅俗─抗戰時期的通俗小說。超越雅俗─抗戰時期的通俗小說。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阿諾德‧豪澤爾(1990)。藝術社會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坤泉(1998)。可愛的仇人(上)。可愛的仇人(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漫沙(2000)。追昔集。臺北:臺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煇焜、邱振瑞(1998)。命運難違。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下村作次郎、黃英哲(1999)。戰前臺灣大眾文學初探(1927年1947年)。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鏡波(1979)。軟派文學與拙作。文獻資料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曉蘭。女性主義批評與文學詮釋。女性主義批評與文學詮釋。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刀水(1930)。發刊小言,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頑兒(1936)。對佛講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漫沙(1940)。秋風飄盪下告訴女性的幾句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漫沙(1940)。復刊三週年紀念談到日華文化提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得時(1979)。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五: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永彬(2001)。從「風月」到「南方」--論析一份戰爭期的中文文藝雜誌。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總目錄.專論.著者索引。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芳明(20000000)。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