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火餘生:一個外省二代的自我敘說
作者:陳賢寶
作者(外文):Chen Hsien-Pao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翁開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自我敘說戰爭之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
本研究是一篇關於筆者家庭歷史探詢的敘事研究,論文企圖以自我敘說(self-narrative)的研究方法進行,我生命在第37年發生失婚裂縫而崩解,裂縫的探索歷程,以地質學的錯動概念進行生命故事探詢的可能,是否我與父母、前妻彼此間存在著某種意識的板塊。因此提出假設,生命意識的建構是以錯動(dislocation)為動態識框 。想要向前探詢筆者內裡因客家性別差異對待的理解中反思自己的外省性別意識、對國民黨版的國共鬥爭敘事信仰的動搖、自己在家庭性別主流位置的飄盪,亦是重新定義我或描繪個自生命樣貌的可能。
論文以兩個主軸進行,首先父母的生命敘事(自1923迄今)以汪宏倫(2014b)所提出的「戰爭之框」來進行框架分析,建構父母戰亂經驗中的框架挪動歷程,重構父、母社會關係中生存的政治性與性別對待輪廓,促使我貼近父、母生命中恐懼的來源,使筆者解構原生家庭外省符號的宰制與性別意識的由來;第二部份則以「後殖民主義」論述,進行筆者與前妻的生命故事書寫,從戒嚴時期的殖民體制、教育中解構自身生命經驗,踩進教育、軍事不同體制中,及女性意識基底聲音的土壤,我打破以外省人戰亂經驗與恐懼意識識框解讀不同族群想法的世界觀,理解我與黨國所發生的沾黏,使我對社會、體制與性別,走向認同外省多元樣貌與主體性,性別意識由家庭中心的男性位置跨向性別覺醒。
檢視筆者成長經驗發現:
一、認識生命的內部張力:理解自身成長經驗與歷程中,帶著外省人戰亂經驗與恐懼意識識框,解讀不同族群想法的世界觀,自身內部承載著政治性內部張力與框架,外省板塊意識與自身自由在組織、生活、性別意識持續沾黏與錯動。
二、敘說與實踐的意義:生命史的建構,促使我有能力與意願貼近父、母生命中恐懼的來源,對此,從幼時的逃避、切割,到理解後的挪動,原本對應在父、母生命中的不理解,經過重新解構後,正確定位我逃避、與切割的對象,鬆動我對幼年時期,家庭中守舊、恐懼的氣氛。生命的路線亦從對內家庭恐懼經驗氣氛批判的切割與保持距離,調整為接續家庭斷裂歷史的外省多元樣貌的認同;對外由原來支持與認同黨國的極右路線,調整為建構多元主體論述。
三、互為主體的歷程:傅柯(鄭義愷譯,2005)認為說真話是「擁有特殊屬性的主體」的行動,父母生命史的建構歷程中的政治性與道德層次,呈現父親的主體自覺與母親在性別壓迫中的遺忘機轉,對以往壓迫經驗的承認或順應採取拒絕與抵制的行動,敘說歷程的角色轉換覺察到個自生命路線調整過程,因而產生有機的選擇自由。
四、性別覺醒的可能:母親在性別壓迫中的遺忘機轉、前妻為抵制婚姻壓制而爭取自由奮起挺身「出走」、姐姐們相繼失婚或罹病,都是帶在身上性別權力不對等或不當對待的傷,在性別分工明確的家庭、社會與文化,女性相對處於較弱勢的、邊際效益化的社會位階,進行基底的社會關係抵制或順應,在指認暴力、創傷經驗或記憶時,女性多採取彭仁郁(2014)「自我」與「身體」分裂意識及「可忍受」範疇的社會關係策略。
五、錯動心理:錯動心理概念的內在辯識歷程,父、母、前妻、我、姐姐們的生命故事,經由敘說的過程,清楚撐展開自我生命的理解,人我關係的伸展,個體與社會甚而國家關係間的再梳理,成為彼此必要的循環與養分,在行動中彼此看見而認識理解,從而獲得生命存續與「聊癒」的可能。
關鍵字:自我敘說、戰爭之框
一、中文部份
王小滕 (2011):〈莊子「變」的哲思探析〉。《東華人文學報第十八期》new window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頁1-30。
王安祈(2008):〈禁戲政令下兩岸京劇的敘事策略〉。戲劇研究,創刊號,new window
2008年1月,頁195-220。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左東岭 、楊雷(1996):〈內在超越與莊子的人生價值取向〉,《中國哲學與
哲學史月刊》,1996年,第六期。
朱光潛(2008):《談美》,台北:新潮社。
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網站(2014):〈【電影人生八十才開始-生命敘
說觀點】我必須親自讀懂她〉。線上檢索於2013年12月20
日。取自: http://blog.roodo.com/ipsy1984/archives/21308140.html
佛洛姆(2009):《愛的藝術》(孟祥森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李敖 (2011):《大江大海騙了你:李敖秘密談話錄》。台北:李敖出版社。
汪宏倫(2014a):〈把戰爭帶回來!──重省戰爭、政治與現代社會的關連〉,
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頁1-
34,台北:聯經。
汪宏倫(2014b):〈東亞的戰爭之框與國族問題:對日本、中國、台灣的考
察〉。見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
驗》,頁157-225,。台北:聯經。
李澤厚(2002):《歷史本體論》。香港:商務印書館。
宋國誠(2004):《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台北:擎松圖書出版有限公new window
司。
吳汝鈞(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易建平(2011):〈馬克斯韋伯:文明與國家起源的新解〉。線上檢索於2011
年4月12日。取自:
http://big5.qstheory.cn/wz/xues/201109/t20110907_108617.htm201108
中國社會科學報。
易曉明(2003):《意義與形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柏右銘著、黃女鈴譯(2000):〈台灣認同與記憶的危機〉。見周英雄、劉紀
蕙:《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出版社。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
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台灣),
56期,19-53。
夏林清等(2009):敘說心理學手稿。輔仁大學心理學系。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院-文學院
之部》(台灣),26期,261-27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new window
用心理研究》(台灣),第16期,23-69。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new window
《哲學與文化》(台灣),第38卷,第七期,75-95。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清
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崔小萍(2010):《碎夢集:崔小萍回憶錄》。台北:秀威資訊。
陳芳明(2000):〈後現代或後殖民〉。見周英雄、劉紀蕙:《書寫台灣:文
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芳明(2002):〈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文學-台灣作家的歷史記憶之再現
(1987-1997)〉。見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
論及其週邊》。台北:麥田文化出版社。
陳華昇(2001):〈李登輝強震與台灣政治斷層錯動:台灣政經發展的提昇或
沈淪?〉。線上檢索於2011月2月25日。取自: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90/IA-C-090-164.htm 財
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內政(評)090-164號。
彭仁郁(2014):〈過不去的過去:「慰安婦」的戰爭創傷〉。見汪宏倫
(2014):《戰爭與社會》。台北:聯經。
張慧敏(2010):《回家》。台北:宇河文化。
楊書育(2014):《蔣介石的方舟:Chiang Kai-shek's ark》。桃園:楊書育
出版社。
趙哲緯(2015):監獄空間的探討--現代社會權力形式運作的象徵。政戰學院
心社系104年班心理學實務實習成果發表集。
鄭義愷譯(2005):傅柯說真話。台北:群學。
鄭健生(2006):國民革命中的農民運動—以武漢政權為中心的探討。政治大
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維基百科(2014):〈三月學運〉,線上檢索時間:2014年11月26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E%E7%99%BE%E5%90%88%E5%AD%B8%E9%81%8B
維基百科(2014):〈泰源事件〉,線上檢索時間:2014年11月26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7%82%B3%E8%88%88
蔡沛錦(2015):空間就是權力──關於一個家。政戰學院心社系104年班心
理學實務實習成果發表集。
鍾憲和(2012):台大地質學數位典藏計畫,檢閱時間:2015年4月21日。
取自http://nadm.gl.ntu.edu.tw/nadm/cht/about.php
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1949》。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Blackjack的blog(2011):〈吳念真的18趴(18%優惠存款):談高級本
省人對外省人的偏見〉,線上檢索時間:2014年11月
29日。取http://blog.udn.com/blackjack/4812098

二、英文部份
Bruner,J.S.,(1986):Actual Mind,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ety.
Bruner,J.S.,(1990):Acts of meaning.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ss,A.R.,(1975):The emerging field of the sociology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ge.American Psychologist,30,988-1002.
Hermans,H.J.M.,Kempen,H.J.G.,& van Loon,R.J.P.(1992):.The dialogical
self:Beyond individualism and rationalism.American
Psychologist,47,23-33.
Hubert J.M. Hermans and Giancarlo Dimaggio(2004):《The dialogical self in
psychotherapy》New York:Brnner-Routledge。
Randy J. Larsen, David M. Buss(2008):《Personality psychology:domains
of knowledge about human mature》New York:McGraw Hill。
Riessman,C.K.(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台北:五南。
(原出版年:1993)
Schön,D.A.著,《反映的實踐者》,夏林清等譯,台北:遠流,2004。
Spence,D.R.(1982):Narretive truth and historical truth: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psychoanalysis. New
York:Norton.

三、電影:
安東尼.明格拉、薛尼.波勒(製片)史蒂芬.戴爾卓(導演)(2008):
《為愛朗讀》(影片)。美國:The Weinstein Company。
賈斯汀、喬維克(2012):人生八十才開始,發行:英國,發行公司:天馬行
空。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