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港文教基金會與新港社區總體營造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黃韵婷
出版日期:2011
卷期:61:1
頁次:頁119-138
主題關鍵詞:新港社區新港文教基金會社區總體營造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3
  • 點閱點閱:32
會議論文
1.鄭友信(1997)。新港鄉展演設施管理委員會組織架構與運作。八十六年度鄉鎭展演設施(南區)經營管理研討會,閻振瀛、石光生主編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3-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專業都市改革組織、大興路居民自治會、新港文教基金會(199604)。嘉義縣新港鄉大興路社區總體營造實驗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淡江大學建築系、淡水工作室(199506)。輔導美化地方傳統文化建築空間示範點:新港規劃案期中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新港文教基金會(20031130)。【傳統與創新】新港鄉交趾陶文化產業計畫成果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新港文教基金會(2003)。新港鄉新點子創意構想規劃案:【微笑•新港】新港鄉文化休閒產業園區九十二年執行計畫期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鄧寧(1996)。新港大街空間制度性形塑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芳玲(1998)。漢人社會的公共參與--以嘉義新港中山路的美化造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宗麟(2008)。社造如何可能? --以新港社造「在地化」歷程為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宜興(2008)。社區型基金會與台灣公民社會發展--以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鈺杰(1996)。新港市街空間變遷之社會歷史分析(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梁玫玲(1996)。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信甫(1998)。重建「街道--社區」新港大興路參與式設計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韋維(2002)。看見;場所中不可見空間的情境研究--新港車站之地方性知識建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雯瑩(2009)。非營利組織與藝術教育資源整合之研究─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世旺(2006)。嘉義縣新港地區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佳宜(2007)。探討社區型基金會推動社區旅遊資源整合及行銷機制之研究--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葉玲伶、王嘉慧、李冠溪。新港慢步香:新港文化休閒生活園區92至94年度發展鄉村社區小企業輔導社區產業自主輔導計畫--嘉義縣新港鄉社區輔導計畫成果專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昭英、蔡季勳、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其南(19920000)。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石山、曾士榮、陳進盛(2006)。李登輝與臺灣的國家認同。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錦煌(2000)。對話新港:記錄臺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申學庸、陳其南(2000)。文化建設與國家發展。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其南(19941006)。社區與國家重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登輝(1993)。我們須以生命共同體爲念。存在、希望、發展:李登輝先生「生命共同體」治國理念。台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登輝(1999)。李登輝先生年表。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灑津(2000)。感動的學習:家庭共學在新港會。對話新港:記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爲藩(1990)。期待文化總統的出現。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李登輝先生政策理念之探。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錦煌(2000)。大興路美化案落成的省思。對話新港:記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錦煌(2000)。奉天宮廟口造街不成的省思。對話新港:記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錦煌(2000)。社區健康營造。對話新港:記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錦煌(2000)。社區健康營造再省思。對話新港:記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錦煌(2000)。學習型社區。對話新港:記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玲伶(2008)。新港慢步香:慢慢走、慢慢享受,新港的歷久彌香。新港微微笑:新港文教基金會20週年回顧專輯。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素貞(1989)。我愛ABC。對話新港:記錄台灣•新港移風易俗的腳步(1989-2000)。嘉義:新港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蕭英成(1997)。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大事記。1997年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記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