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駱香林:儒家型知識分子研究
作者:黃憲作
作者(外文):Hsien-Tso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崑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駱香林儒家知識分子現代性中國化Luo Hsiang-LinConfucianismintellectualmodernizationsinic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0
本論文係針對駱香林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國府時期的研究,綜合其思想與行動而歸類為儒家型知識分子。所謂「知識分子」一詞係來自西方的現代概念,尤其是「德雷福斯事件」之後改變了其內涵,係指掌握知識的職業人,具有游離與無根性,不依賴於政治體制與利益團體,保障了對真理的獲取及道德的判斷,超越各階層或黨派的利益,扮演社會良知與理性的代言人。儒家型知識分子則是中國傳統帝國獨尊儒術以來,承擔道統與政統繫於一身的代表,是中國傳統社會倫常與道德的代表與發言人。中西知識分子兩者之間有極大的落差,西方在現代化之後的知識分子已經獲得超然的立場,而儒家型知識分子則常局限於意識形態而代表上層社會,向下層社會灌輸與傳播意識形態,自覺或不自覺的為當權者建立文化霸權。駱香林生於1895年,當時台灣已經為日本統治,駱香林因為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堅持承擔漢文化的傳播者──書房教育──而對抗殖民政府,導致家毀人亡,移居花蓮,深受花蓮民眾尊崇。終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不當導致發生二二八事件,原本懷有祖國夢的台灣人,在認清祖國的真面目之後,啟發台灣意識的覺醒。駱香林此時挺身而出,擔任「中國化」的協力者,安定社會人心。國民政府認為台灣人的反抗,是被日本殖民統治「奴化」過深所導致,因此竭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建,建構統治合法性與正當性的文化霸權。駱香林不但擔任《花蓮縣志》的總編纂,而且協助《台灣省通志》〈名勝古蹟〉的供稿與攝影,在國家認同的大敘事與小敘事盡心盡力。最後卻發現他心目中的家鄉──台北──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已經變了樣,回過頭來發現花蓮也正在改變當中,幸得早期的攝影留下當年的淳樸模樣,於是自行出版《題詠花蓮風物》與《俚歌百首》、《俚歌百首二集》,對現代化加以批判,只是駱香林不知,造成儒家文化危機的現代化社會,就是他所支持的工業化政策所造成的,這樣的矛盾普遍存在儒家型知識分子當中,值得儒家型知識分子的深思。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studies carried out by Luo Hsiang-Lin from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o postwar R.O.C period. According to his ideas and acts, he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The title “intellectual” originated from the modern concept of west world and its connotation changed especially after “Dreyfus affair”. It referred to people who were knowledgeable, free and groundless, never relied on political system and interest group, which could guarantee the pursuit for truth and judgment for morality, surpass the benefits of each stratum and party and ac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social conscience and rationality. Confucian intellectuals were the representatives who undertake both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political orthodoxy since “exclusive dedication to Confucianism” theory were advoc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empire; they were also the spokespersons of China traditional social ethics and morality. There we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llectuals. Western intellectuals had already obtained their detached standpoint after their modernization. However, Confucian intellectuals were on behalf of the upper class in ideology to implant and spread it to the lower class; consequently, they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became tools for the authority to establish their cultural hegemony. Luo Hsiang-Lin was born in 1895. At that time, Taiwan had already occupied by Japa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nationalism ideology, Luo Hsiang-Lin insisted in spreading Han nationality' culture and providing scholars' educational service to fight with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Ultimately, his family was ruined; he had to move to Hualian and was respected by all the people there. When the war was over, February 28th Incident happened because of inappropriate policies when the R.O.C took over Taiwan. The Taiwanese who had a national dream were inspired the awareness of Taiwan consciousness after realizing the real feature of China. At that time, Luo Hsiang-Lin stepped forward to lead “Sinicization”. The R.O.C deeply believe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aiwanese was resulted from the serious “enslavement” by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refore, they tried to rebuil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stablish their cultural hegemony for governance legality and validity. Luo Hsiang-Lin not only served as the chief editor of “Hualian County Annals”, but also assisted in article submitting and photograph taking for “Overall History of Taiwan” (places of interest). He always tried his best in no matter grand narratives or petit narrative permitted by the government; however, he found the homeland in his eye-Taiwan-had changed a lot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Hualian wa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Fortunately, he kept the original simple appearance in his previous photographs. Therefore, he published “Ode Hualien Scenery”, “One Hundred Rustic Songs” and “The Second One Hundred Rustic Songs” by himself to criticize modernization. However, Luo Hsiang-Lin didn’t realize that the modern society which created Confucian culture crisis was industrialization policy which he fully supported. Contradictions like it were universal in Confucian intellectuals, which should be deeply considered.
參考書目
一、駱香林相關文獻
駱香林編,《花蓮文獻》,花蓮市:花蓮文獻委員會,1955年,成文出版社,1983年複印本
駱香林編著,《花蓮縣志》,花蓮市: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74
駱香林,《題詠花蓮風物》,作者自印,1976年
駱香林,《台灣省名勝古蹟集》,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65年
駱香林著,王彥編,《駱香林全集》,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80年
不著編者,《洄瀾同人集》,花蓮:洄瀾詩報社,昭和十(1935)年11月

不著撰者,《駱香林先生紀念集》,無出版年月與出版者
田啟文,〈尺錦見真淳:駱香林《臨海隨筆》探析〉,收入《台灣古典散文研究》,台北:五南,2006年
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編輯,《駱香林攝影》,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8年
杜萱,〈說完精舍日月長-重陽前夕話花蓮耆老駱香林〉,《台灣新生報.新生副刊》,1992年12月3日
吳冠宏,〈洄瀾雙文的巡訪-談駱香林與王彥的詩〉,收在《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1998年
吳冠宏,〈重見江山麗,再使風俗淳:駱香林《題詠花蓮風物》初探〉,收在《地誌書寫與城鄉想像: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年
邱麗卿執行編輯,《躡影追飛——駱香林的攝影畫境》,台北市:北市美術館,2006年
周郁齡,〈用影像構築一個修辭—試論駱香林的攝影藝術〉,《典藏.今藝術》2006年7月
孫世民,〈「洄瀾」在駱香林詩中的意義-一個客居者對花蓮的觀察〉,《靜宜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1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黃瑞祥,〈花蓮瑰寶駱香林〉,《更生日報》,1992年8月5日
黃憲作,〈後山桃花源-論駱香林「桃花源」理想世界的追尋與「後山」的地方認同、建構〉,《大漢學報》第18期,2003年11月
黃憲作,《在地與流離:駱香林花蓮之居與游》, 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9年
劉淑娟,《駱香林文學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6月
歐純純,〈駱香林俚歌初探〉,《台灣文學評論》第5卷3期,2005年7月new window
賴秀美主編,《東海岸評論》第196期,「打開故居那扇門」專輯,2004年11月
龔顯宗,〈駱香林貞不絕俗〉上、下,《城鄉生活雜誌》第36、37期,1997年1、2月
二、古籍
《詩經》,《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論語》,《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孟子》,《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禮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宋)朱熹,《四書集註》,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
(戰國)荀子著,梁啟雄釋,《荀子簡釋》,台北:木鐸,1983年
(戰國)陳奇猷集釋,《韓非子集釋》,台北:莊嚴,1984年
《國語》,台北縣:漢京,1983年
《左傳》(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史記》,台北:鼎文,1987年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中華,1984年台二版
(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台北:明文,1982年初版,1988
年再版
(漢)桓譚,《桓子新論》,收在《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1985年台二版
(漢)班固著,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1997年
(晉)陶潛著,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台北:里仁,1985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注,《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1988年
(明)文震亨著,海軍、田君注《長物志圖說》,濟南:山東畫報,2004年
(清)高拱乾,《台灣府志》,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1960年
(清)郁永河,《裨海紀遊》,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1959

(清)丁紹儀,《東瀛識略》,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2種,1957

(清)丁曰健,《治台必告錄》,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17種,1959年
(清)尹士俍,《台灣志略》,北京:九州,2003年
(清)吳贊誠,《吳光祿使閩奏搞選錄》,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232種,1966年
(清)鄧傳安,《蠡測彙鈔》,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9種,1958年
(清)夏獻綸,《台灣輿圖》,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45種,1959

(清)羅大春,《台灣海防與開山日記》,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308種,1972年
(清)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1957年
(清)黃逢昶,《台灣生熟番紀事》,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51種,1960年
(清)蔣毓英,《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清)蔣師轍,《臺游日記》,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6種,1957年
(清)藍鼎元,《東征集》,台北: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1958年
三、中文專著
1.專書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
方豪,《方豪教授台灣史論文選集》,台北:捷幼,1999年
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自立晚報,1993年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王晴佳,《台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2002年
王巍,《相對主義:從典範、語言和理性的觀點看》,北京:清華大學,2003年
尤西林,《闡釋並守護世界意義的人》,臺北縣:空庭書苑,2008年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經濟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1989年
戶曉輝,《現代性與民間文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石元康,《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北京:讀書.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1999年
台灣省諮議會編著,《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口述歷史訪談計畫:吳水雲先生訪談錄》,台中縣:台灣省諮議會,2004年
汪民安,《現代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1987年初版,2004年第九刷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1982年初版,1994年二版二刷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1980年初版,1989年第三刷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1995年
余英時,《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台北:允晨,1993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2007年new window
余英時,《現代儒學論》,美國紐澤西:八方文化,1996年
余美玲,《日治時期台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台北:文津,2008年new window
何容等編,《台灣之國語運動》,台北:台灣省教育廳,1948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1997年
李南衡,葉芸芸編註,《台灣人物群像》,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李筱峰,《台灣近現代史論集》,台北:玉山社,2007年
李澤厚,《中國美學史》,台北:里仁,1986年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李世偉,《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1999年new window
杜小真編,《福柯集》,上海:上海遠東,1998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華世,1979年new window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聯經,1995年new window
吳親恩、張振岳,《人文花蓮》,花蓮市: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年5月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1990年四刷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年new window
吳夢周著,吳瑞雲編《枕肱室詩草》,台北:自印,1998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1989年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1977年出版,1984年11版
金耀基,《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1978年
金耀基,《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2004年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台北縣:稻香,2005年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台北:台灣商務,1995年
周陽山主編,《知識份子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80年初版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1989年new window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市:清華大學,2004年new window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1997年
孫晶,《文化霸權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4年
夏黎明,《清代台灣地圖演變史》,台北縣:知書房,1996年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台灣學生,1985年
徐復觀著,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台灣學生,1988年
徐復觀,《無慚尺布裹頭歸——徐復觀最後日記》,臺北:允晨文化,1987年
韋政通,《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台北:東大,1989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市:正中書局,1979年
陶東風主編,《知識份子與社會轉型》,開封市:河南大學,2004年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縣:稻香,1999年new window
許紀霖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史論》,北京:新星,2005年
許紀霖編,《公共性與公共知識分子》,南京:江蘇人民,2003年
梁啟超,《新民說》,台北:台灣中華,1978年
曾鼎甲,《論《台灣省通志稿》之纂修》,台北縣永和市:花木蘭,2007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回首台灣百年攝影幽光》,台北市:史博館,2003年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
張純甫著,黃美娥編,《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8年
張我軍著,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台北:純文學,1989年2版
張家菁,《一個城市的誕生--花蓮市街的誕生與發展》,花蓮市: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元月二刷
張華葆,《社會階層》,台北市:三民,1987年
張建華,《俄國知識分子思想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市:巨流,1989年
張昆山、黃政雄主編,《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臺北:聯經,1996年new window
陳香,《花蓮縣人物掌故》,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82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台北:麥田,2004年
陳明,《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上海:學林,1997年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1979年初版,1992年第四刷new window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
陳昭瑛,《台灣與傳統文化》,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2004年
陳建忠,《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2004年
陳嘉明,《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
陳其南,《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1992年new window
陳其南,《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台北:允晨,1998年new window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出版社,1989年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台北:遠流,2008年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台北:麥田,2007年
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1982年
黃俊傑,《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1997年new window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2000年
黃俊傑,《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台北:東大,1983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2004年
黃瑞祺,《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2002年二版new window
彭明輝,《歷史花蓮》,花蓮市: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全集》,台北:前衛,2000年
賀昌群,《賀昌群文集》,北京:商務,2003年
葛荃,《權力宰治理性-士人、傳統政治文化與中國社會》,天津:南開大學,2003年
葉啟政,《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台北:東大,1984年
葉啟政,《傳統與現代的戰鬥遊戲》,台北:巨流,2001年new window
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
楊國樞,《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1988年new window
熊十力,《原儒》,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廖炳惠,《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年new window
潘繼道,《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板橋市:稻鄉,2001年new window
潘朝陽,《明清台灣儒學》,台北:台灣學生,2001年
蔡英文,江宜樺主編《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2002年new window
蔡文輝,《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2006年,修訂三版一刷
蔡培火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71年
蕭永盛,《畫意.集錦.郎靜山》,台北市:雄獅,2004年
羅中峰,《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生活方式之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2000年new window
藤井志津枝,《近代中日關係使源起——1871~74年台灣事件》,台北市:金禾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二刷
顧忠華,《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1999年new window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台北縣:稻香,1998年

2.單篇論文
文崇一,〈中國知識分子的類型與性格〉,收在中國論壇編委會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1989年
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收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
史華慈(Benjamin Schwartz),〈中國政治思想的深層結構〉,收在余英時等箸,《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1992年
朱雲漢,〈現代化與政治參與:台灣的發展經驗〉,收在彭懷恩,朱雲漢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1980年
何義麟,〈光復初期台灣知識分子的日本觀(1945~1949)〉,收在黃俊傑編,《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
呂興昌,〈論鄭坤五的「台灣國風」〉,收在胡萬川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年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的動向〉,收在彭懷恩,朱雲漢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1980年
周憲,〈讀圖、身體、意識形態〉,收在陶東風,金元浦,高丙中主編,《文化研究》第三輯,天津市:天津社會科學院,2002年
吳乃德,陳明通,〈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收在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1996年new window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收在黃富山,古偉瀛,蔡采秀主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年
施懿琳,〈五○年代台灣古典詩隊伍的重整與詩刊內容的變異〉,收在東海大學中文系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2005年
馬戎,〈中國傳統「族群觀」與先秦文獻「族」字使用淺析〉,收在喬健等主編《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高雄:麗文,2005年
張景旭,蕭新煌,〈台灣發展與現代化的宏觀社會學論述〉,收在羅金義,王章偉編,《奇跡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1997年
張美陵,〈文化認同的攝影策略〉,收在《攝影與藝術—攝影學術論文集》 台北:中華攝影教育學會,1997年
陳昭瑛,〈啟蒙、解放與傳統:論20年代台灣知識份子的文化省思〉,收在黃俊傑,何寄彭主編,《台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台北:台灣大學,1999年
陳逢源,〈對於台灣舊詩壇投下一巨大的炸彈〉,原載於《南音》第1卷2號、3號,1932年1月17日、2月1日,收在在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1979年
黃得時,〈台灣新文學運動概觀〉,原載《臺北文物》,第3卷2、3期,第4卷2期,收在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1979年
黃麗生,〈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收在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台北:喜瑪拉雅研究基金會,2002年
葉明勳,〈不容青史盡成灰──二二八親歷的感受〉,收在台灣新生報編,《衝越驚濤的時代》,台北:台灣新生報,1990年
傅偉勳,〈知識分子還需要儒家嗎?〉,收在陳映真等著《知識分子:台灣知識菁英極具深度的12篇精采演講》,台北:立緒,2006年
蔡采秀,〈解嚴與自我殖民〉,收在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輯,《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 台灣》,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2001年
楊永彬,〈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 紳詩文唱和〉,收在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
楊國樞,〈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收在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1994年new window
楊國樞,〈中國人的孝道概念分析〉,收在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1988年new window
潘朝陽,〈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收在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市:桂冠圖書,1992年
劉紀曜,〈仕與隱-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兩極〉,收入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1982年
薛化元,楊秀菁,〈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收在人權理論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處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台北縣:國史館,2004年
鄭梓,〈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發表於《思與言》第29卷第4期,1991年12月,收在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1996年
四、期刊論文與報章文章
王世慶,〈日據時期台灣官撰地方史志的探討〉,《漢學研究》,第3卷第2期,1985年12月new window
王世慶,〈參與光復後台灣地區修志之回顧及對重修省志之管見〉,《台灣文獻》,第35卷第1期,1984年3月new window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1期,1989年3月new window
全會華,〈驚艷 鄉林 台灣文人精神的延續者—駱香林〉,《自立晚報》,2001年2月5日,17版
李有成,〈知識分子的消沉〉,《文訊》,253期,2006年11月
何義麟,〈媒介真實與歷史想像〉,《台灣史料研究》,第24號,2006年3月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第16卷3期,1978年9月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台灣風物》,第37卷1期,1987年3月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第26卷1期,1988年5月new window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換〉,《歷史月刊》,1996年4月
林玉茹,〈地方知識與社會變遷—戰後台灣方志的發展〉,《台灣文獻》,第50卷4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姚人多,〈認識台灣:知識、權利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2001年6月
高志彬,〈台灣方志之纂修及其體例流變略述〉,《台灣文獻》,第49卷3期,1998年9月new window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第29卷4期,1991年12月new window
陳世慶,〈星社〉,《台北文物》,第4卷4期,1956年2月1日
陳奕麟,〈論東方人的東方論〉,《當代》,第108期,1995年4月
張蒼松,〈真正的文人—懷念駱香林〉,《中國時報》,2001年2月19日,22版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台灣的文化政治〉,《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11月new window
黃師樵,〈聚奎吟社〉,《台北文物》,第4卷4期,1956年2月
黃呈聰,〈於官選協議會中的質問要項和感想(二)〉,《台灣新民報》,第346號,1931年1月10日
黃呈聰,〈應該著創設台灣特種的文化〉,《台灣民報》,第3卷1號,1925年1月1日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者的兩個兩難式〉,《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1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黃美娥,〈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台灣風物》,第47卷3期,1997年9月new window
廖漢臣,〈新舊文學之爭──台灣文壇一筆流水賬〉,《台北文物》,第3卷2期,1954年8月
蔡采秀,〈從中體西用到西體中用〉,《思與言》,第29卷1期,1991年3月
趙彥寧,〈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楊聰榮,〈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第138期,1993年8月new window
楊聰榮,〈東方社會的東方論〉,《當代》,第64期,1991年8月
賴麗娟,〈《海音詩》觀風問俗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1年9月new window
劉紀蕙,〈文化研究的視覺系統〉,《中外文學》,第30卷12期,2002年5月new window
顏崑陽,〈台灣當代「期待性知識分子」在高度資本化社會中的陷落與超越〉,《文訊》,第253期,2006年11月
顏崑陽,〈哀大學〉,《聯合報》2003年3月28日
簡榮聰,〈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推動全面修志概述〉,《台灣文獻》第46卷3期,1995年4月
五、學位論文
曾士榮,〈戰後台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台灣大學」為討論案例(1945-50)〉,台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艷紅,〈後藤新平在台灣殖民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黃雅鴻,〈他者之鄉:從空間霸權論述談Karowa原住民的流離與主體性〉,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六、外文譯本
1.專書譯本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譯,《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縣:稻香,1997年
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著,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桂冠,1999年
司馬遼太郎著,李金松譯,《台灣紀行》,台北:台灣東販,1995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1999年
布魯斯.羅賓斯(Robbins,B.)著,王文斌等譯,《知識分子:美學、政治與學術》,南京:江蘇人民,2002年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年
尼.別爾嘉耶夫著,雷永生,邱守娟譯,《俄羅斯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弗.茲納涅茨基(F. Znaniecki)著,郟斌祥譯,《知識人的社會角色》,南京:譯林,2000年
卡爾.博格斯(Carl Boggs)著,李俊,蔡海榕譯,《知識分子與現代性的危機》,南京:江蘇人民,2006年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台北縣:左岸文化,2005年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澤,趙力濤譯,《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縣:左岸文化,2005年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克里斯多福.皮爾森(Christopher P.)著,尹弘毅譯,《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台北:聯經,2002年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1994年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著,鄭大華、任菁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桂林:廣西師範,2009年
艾愷著,王宗昱、冀建中譯,《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南京:江蘇人民,1996年
艾森斯塔(S. N. Eisenstadt),嚴伯英、江勇振譯,《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台北:黎明文化,1979年
艾尼斯特.葛爾納(Em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2001年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1997年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宏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1999年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緒論》,台北縣:立緒,2001年
米歇爾.維諾克著,孫桂榮、王一峰譯,《法國知識分子的世紀.巴雷斯時代》,南京:江蘇教育,2006年
伊能嘉矩,未著翻譯者,《台灣文化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1年
杜維明著,錢文忠,盛勤譯,《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2000年
希爾斯(Edward Shils)著,傅鏗等譯,《知識分子與當權者》,台北:桂冠,2004年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台灣連翹》,台北:南方叢書,1987年初版,1988年三版
貝爾納-亨利.雷威著,曼玲,張放譯,《自由的冒險歷程:法國知識分子歷史之我見》,北京:中央編譯社,2000年
法蘭克.富理迪(Frank Furedi)著,王晶,戴從容譯,《知識分子都到哪裡去了?》,台北:聯經,2006年
伯林(Isaiah Berilin)著,彭淮棟譯,《俄國思想家》,臺北:聯經,1987年
阿宏(Raymond Aron)著,蔡英文譯,《知識分子的鴉片》,台北:聯經,1990年
威廉.馮.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著,姚小平譯《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務,1999年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1994年
約翰.柏格(John Beger)著,戴行鉞譯,《觀看之道》,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2002年
恩格爾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1990年四版
理查德.A.波斯納(Richard A.Posnet),徐昕譯,《公共知識分子──衰落之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台北縣:桂冠,2005年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1996年
黑格爾(G.W.F.Hegel)著,賀自昭譯,《法哲學原理》,新竹市:仰哲,1984年
博格斯(Carl Boggs),李俊,蔡海榕譯,《知識分子與現代性的危機》,南京市:江蘇人民,2006年
瑪克斯.韋伯(Max Weber)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1989年
瑪克斯.韋伯(Max Weber)著,顧忠華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1993年
費孝通著,惠海鳴譯,《中國紳士》,北京:中國社科,2006年
塞謬爾.杭亭頓(Samuel P.Huntington)著,張岱云等譯,《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著,洪濤譯,《立法者與闡釋者》,上海:上海人民,2000年
賴澤涵,馬孟若,魏萼著,羅珞珈譯,《悲劇性的開端》,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明室》,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5年第一版
羅素.雅各比(Russell Jacoby)著,傅達德譯,《最後的知識分子》,台北縣:左岸文化,2009年
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1997年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1995年
劉易士.科塞(Lewis Coser),《理念的人》,臺北:桂冠,1992年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1997年
邁克爾.伯恩斯(Michael Burns)著,鄭約宜譯,《法國與德雷福斯事件》,南京:江蘇教育,2006年
蘇珊.宋妲(Susan Sontag)著,黃翰荻譯,《論攝影》,台北市:唐山,1997年
Arthur Rothstein著,李文吉譯,《紀實攝影》,台北市:遠流,2004年二板
Mike Crang著,王志宏、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2003年
Robert Wuthnow等著,王宜燕,戴育賢譯,《文化分析》,台北:遠流,1994年
2.單篇譯本
皮爾埃斯特(Jan Nederveen Pieterse)&巴雷克(Bhikhu Parekh),〈意象的轉移──「解殖」、「自內殖民」和「後殖民情狀」〉,收在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社,2004年
米歇爾.亨寧,〈作為客體的主體:攝影與人體〉,收在吳瓊、杜予編,《上帝的眼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艾蘭.普瑞德(Allan Pred),〈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收在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市:明文,1994年
布迪厄,〈攝影的社會定義〉,收在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2003年
米歇爾.亨廷,〈作為客體的主體:攝影與人體〉,收在吳瓊、杜予編,《上帝的眼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彼得.L.伯杰,布麗吉特.伯杰,漢斯弗萊德.凱爾納,〈現代性及其不滿〉,收在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主編,《現代性基本讀本》,開封:河南大學,2005年
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現代公眾與攝影術〉,收在顧錚編譯,《西方攝影文論選》,杭州:浙江攝影,2003年一版,2005年二刷
周克勤,林宛瑩譯,〈戰後國民政府儒家思想:西學為體、中學為用?〉,收在黃俊傑,何寄澎主編,《台灣的文化發展》,台北:台灣大學,1999年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收在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保羅.蘭度,〈視覺帝國:攝影與非洲的殖民治理〉,收在吳瓊、杜予編,《上帝的眼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建.居.思〉,收在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 台北市:桂冠圖書,1992年
霍米.巴巴(Homi K.Bhabha),〈他者的問題:刻板印象和殖民話語〉,收在羅鋼、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年
七、日文專書
田代安定,《台東殖民地豫察報文》,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編印,明治33(1900)年,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3月複印本
台灣總督府編,《大東亞戰爭と台灣》,台北:台灣總督府,昭和18(1943)年
台灣教育會編,《台灣教育沿革志》,台北:台灣教育會,1939年
花蓮港廳編,《花蓮港廳勢》,大正四(1915)年,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3 月複印本
宮地硬介,《台灣名所案內》,松浦屋印刷部,1935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