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執行之研究:以中部三縣市為例
書刊名: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
作者:翁毓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ng, Betty Y.
出版日期:2012
卷期:20
頁次:頁51-68
主題關鍵詞:強制性親職教育兒童福利兒童虐待Mandatory parenting educationChild welfareChild abu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7
  • 點閱點閱:55
期刊論文
1.林家興(20100600)。哪些因素最能預測親職教育團體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1(4),847-8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惠娟(200208)。「我為什麼來上課?!」影響案主接受強制性親職教育因素之探討。兒童福利期刊,3,49-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清江(19860600)。親職教育的功能與實施方法。師友月刊,22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毓秀(199512)。諮商中抗拒的處理。輔導季刊,31(4),54-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燕(19920600)。婦女生活壓力知覺與應對模式--多元角色的觀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1,161-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家興(19970300)。如何實施親職教育。諮商與輔導,6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行、鄭玉英(20020300)。毛毛蟲與變形蟲--為「施虐者輔導」之行動研究中知識建構的「變」。東吳社會工作學報,8,153-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Rooney, Ronald H.(1988)。Socialization Strategies For Involuntary Clients。Social Casework,69,131-140。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行(2002)。明夷錄:為「認定的失虐者」之基變治療要素。走出創傷-兒童保護及家暴目睹兒童個案處遇研討會手冊,内政部兒童局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行(2003)。低眉菩薩:兒少保中強制性親職教麵導模式的追尋。兒童及少年保護服務的新挑戰研討會。彰化鹿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貴美(1987)。農漁村親職教育實施現況及需求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燕、翁毓秀(1995)。兒童保護工作中「施虐者輔導方案」研究。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闕漢中、鄭麗珍(1996)。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模式之研究與評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行、鄭玉英(2001)。非自願性案主會談策略之行動研究─以兒保之「施虐者」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必宜(1998)。社工員與施虐父母工作關係的形成及其內涵--以台北市兒童少年保護個案 為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嘉倪(2001)。兒保社工員與施虐父母工作困境及因應之初探--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美冠(2006)。做個好父母?非自願個案接受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政策之施行與反省(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思嘉(1998)。二十一世紀的親職教育。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estwicki, C.、邱書璇(1997)。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台北:偉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Rooney, R. H.(1992)。Strategies for work with involuntary client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内政部兒童局(2012)。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數,http://www.cbi.gov.tw/CBI_2/intemet/child/, 20120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