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
作者:陳鴻生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健陽、馬傳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長刑期監禁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壓力源社會支持因應態度在監適應Long-term imprisonmentlong-term male inmatesstressorsocial supportcoping attitudeimprisonment adjust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5
我國刑法修正導致監獄人口結構改變,使長刑期受刑人口增加,故為對長刑期受刑人有深入瞭解,本研究先就各國長刑期受刑人處遇概況進行探討,再以剝奪模式與一般化緊張理論、社會支持、因應態度等觀點為理論基礎,施以橫貫性研究分析,其目的在於:一、瞭解不同國家長刑期受刑人處遇現況;二、分析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關聯性;三、比較臺灣地區長刑期男性受刑人之個人特性、壓力源、社會支持、負向因應態度對其在監生活適應之影響;四、比較臺灣地區長、短刑期男性受刑人之變化趨勢,及其在監適應差異;五、透過臺灣地區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生活適應之分析結果,提供相關建議給政府機構。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針對臺北監獄、新竹監獄、宜蘭監獄之長、短刑期男性受刑人為研究對象,就個人特性、壓力源、社會支持、因應態度、在監適應等資料進行蒐集,並以SPSS for Windows 19.0統計套裝軟體與LISREL 8.70統計軟體加以統計分析,所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皮爾森積差相關、信度分析、效度考驗、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等。
本研究仍以探討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為主,研究結果顯示:一、長刑期男性受刑人生理適應問題最嚴重,心理適應問題次之,違規行為問題最輕微;二、在個人特性方面,心理特質對長刑期男性受刑人生理、心理適應問題影響較大;犯罪服刑特性則對長刑期男性受刑人違規行為問題影響較大,此與過去研究結果著重於人口特性、犯罪服刑特性的情形不同。三、在壓力源方面,服刑資訊獲取壓力對於長刑期男性受刑人生理、心理適應問題的影響力最大,此與過去研究結果著重於生理壓力、心理壓力、環境壓力或管理壓力的情形不同;朋友壓力對於長刑期男性受刑人違規行為問題影響力較大,此與過去研究結果著重於監獄內壓力源的情形不同。四、在社會支持方面,監獄內社會支持對長刑期男性受刑人生理、心理適應問題影響較大,其中又以服刑同學支持影響較大。五、在因應態度方面,認知逃避對長刑期男性受刑人生理、心理適應問題影響較大。六、在個人特性、壓力源、社會支持、因應態度對生理適應問題影響方面,其中個人特性變項中,心理特質影響力大於人口特性、犯罪服刑特性,然整體以壓力源變項的預測力較強。七、在個人特性、壓力源、社會支持、因應態度對心理適應問題影響方面,其中個人特性變項中,心理特質影響力大於人口特性、犯罪服刑特性,然整體在加入壓力源變項後的預測力更強。八、在個人特性、壓力源、社會支持、因應態度對違規行為問題影響方面,其中個人特性變項中,犯罪服刑特性影響力大於人口特性、心理特質,然在壓力源、社會支持加入後,整體預測力略為提升。九、在個人特性、壓力源、社會支持、因應態度對整體適應問題影響方面,其中個人特性變項中,心理特質影響力大於人口特性、犯罪服刑特性,然以壓力源變項的預測力較強。十、心理特質對壓力源、因應態度有直接、負向影響力,對社會支持有直接、正向影響力,換言之,心理特質無法直接影響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十一、壓力源、因應態度對在監適應問題有直接、正向影響力,社會支持對在監適應有直接、負向影響力,簡言之,壓力源、社會支持、因應態度對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有直接影響力。
本研究與過去研究較大的差別在以剝奪模式與一般化緊張理論為基礎,探討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壓力源與在監適應的關係,結果顯示一般化緊張理論較剝奪模式更能全面說明長刑期男性受刑人的壓力源,尤其壓力源是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最重要的影響因子,雖與過去研究結果大致相同,但進一步發現,在加入心理特質變項後,其對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壓力源與在監適應產生較大影響力,此與過去研究結果不同;且近來有研究結果顯示,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壓力源主要來自於監獄外,此與本研究結果壓力源主要來自於監獄內,有所不同。社會支持是以緩衝效果為理論基礎,但本研究結果發現,社會支持對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有直接效果,換言之,社會支持無法做為壓力的緩衝效果來影響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此與過去研究結果不同。因應態度則以負向因應態度為理論基礎,本研究結果顯示,長刑期男性受刑人愈有負向因應態度,其在監適應愈嚴重,此與過去研究結果大致相同。
根據本研究結果,有效減少長刑期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問題,應由以下各項著手:一、在調查分類方面,強化調查分類功能、檢視個別化處遇成效、重視服刑權益、培育專業心理測驗員。二、在教化輔導方面,強化社會支持功能、活化教化實用課程、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增進紓壓管道、善用宗教信仰力量、增進教化人員專業性。三、在作業與技訓方面,安排適度的作業量、妥適安排技能訓練、提升作業與技訓人員素質。四、在戒護管理方面,改善監獄環境與設施、改良分監管理措施、落實與眷屬同住措施、確保服刑安全。五、醫療服務方面,健全醫療服務品質、重視弱勢者的健康權。六、在綜合措施方面,調整管教人員觀念、正確運用社會資源、提供完善的生涯規劃處遇措施、建置與整合官方資料、加速法律修正通過。七、未來研究建議方面,擴大抽樣調查區域、重視高齡化問題、採用縱貫性研究方法。
一、中文部分

書籍:

丁道源(1989),中外獄政制度之比較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王夢萍(2005)。每個孩子都要學習的50堂挫折課:挫折是孩子最大的財富。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朱甯興(1982),學習團體理論與技術。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茂生(2007),監獄學講義。臺北:臺灣大學。
李海洲、邊和平(1995),挫折教育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執中編譯(2006)(Barto, C. R. & Bartol A. M.著),犯罪心理學(Criminal
Behavior: A Psychosocial Approach)。臺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臺北:華泰書局。
吳靜吉等(1987),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山田(2002),刑罰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明傑、沈勝昂(2004),法律犯罪心理學。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new window
林茂榮、楊士隆(2008),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new window
股份有限公司。
林祐聖、葉欣怡合譯(2005)(Nan Lin著),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健陽(1999),監獄矯治-問題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new window
林健陽、陳玉書(2010),我國女性犯罪原因與矯治處遇相關課題之研究。法務部委託中央警察大學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林健陽、楊士隆(2007),犯罪矯正:問題與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法務部(2010),99年法務統計年報。臺北:法務部。
洪慧芳譯(2007)(Brooks, R. &Goldstein, S., 2001著)。挫折復原力。臺北:天下雜誌。
洪蘭譯(2009),學習樂觀,樂觀學習。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胡幼慧(1991),社會流行病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馬傳鎮(2008),犯罪心理學新論。臺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馬傳鎮、廖德富等(1993),吸安、財產、暴力少年犯與一般少年性格特質、環境因素及其因應能力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臺北少年觀護所。
馬傳鎮等(1995),我國臺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new window
許春金(2003),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
許華孚譯(2005)(Thomas Mathiesen著),受審判的監獄。臺北:新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皎眉(1986),青少年十五、二十時:青少年的壓力與適應。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9),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new window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6),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楊國樞(2001),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黃克先、黃惠茹∕國立編譯館譯(2008)(David Halpern著),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
黃堅厚(1992),青年的心理健康。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書局。
黃徵男編著(2007),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與對策。臺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張美惠(1996)譯(Goleman, D.著,1995),EQ—Emotional Intelligence。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馮江平(1991),挫折心理學。中國山西省:山西教育出版社。
馮克芸、陳世欽譯(2003)(Brooks, R. & Goldstein, S.著,2001),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如何教出高AQ的小孩(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 fostering strength, hope, and optimism in your child)。臺北市:天下雜誌。
溫世頌(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三民書局。
楊士隆(2003),犯罪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1997),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new window
鄭瑞隆等譯(2007)(Albert R. Roberts主編),矯正社會工作。臺北:心理出版社。
蔡墩民(1988),矯治心理學。臺北:正中書局。
蔡德輝、楊士隆(2004),犯罪學。臺北: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蔡德輝、楊士隆等(2007),重刑化刑事政策對於再犯威嚇效果之研究。法務部委託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嘉義:中正大學。new window
盧秋生(2000),各國矯正制度與矯正實務。桃園: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
謝瑞智(1996),犯罪與刑事政策。臺北:文生書局。

期刊:

江文慈(2001),青少年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世新大學學報,11,51-81。
任全鈞(2003),男、女性受刑人在監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4,261-296。new window
任全鈞(2004),受刑人在監適應變化情形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5,109-135。new window
朱惠玲、康書涵、謝文輝(2005)。餐旅管理學系學生生活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東海學報,47,165-176。new window
李美枝(1998),女性犯罪的型態與社會心理歷程:以臺灣第一所女子監獄受刑人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6,73-120。
何英奇(1986),自我觀念評量的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28,75-97。
呂俊甫 (1997),EI、EQ 情緒智慧和情緒教育。臺灣教育,559,9-11.
邱文彬(1991)。 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11-330。
林邦傑 (1980),國中學生的歸因特質與生活適應。中華心理學刊,21(2),61-74。new window
林枝旺(2005),簡介Coleman之社會資本理論。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1。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1/51-19.htm。
林茂榮、萬明美(2003),身心障礙受刑人在監處遇及適應之研究。犯罪學期刊,6(2),1-81。new window
周愫嫻、高千雲(2001),監獄環境對受刑人生理與心理適應狀況之影響。警學叢刊,31(6),107-125。new window
吳武典(1979):不良適應行為的診斷。測驗與輔導,7,511-512。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50。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名詞解釋:挫折容忍力。教育研究月刊,115,155。
吳毓瑩(1997),情緒智力的構念—想法與方向。教育資料與研究,19,11-19。new window
吳靜吉(1975),內外控量表在輔導上的應用。測驗與輔導,10,152-153。
洪有義(1974),社會文化環境與內外制握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16,187-198。new window
洪長猷、林清壽(2011),中高齡受刑人健康狀況、社會支持與憂鬱之相關性研究。南臺人文社會學報,6,103-127。new window
高千雲、任全鈞(2001),監禁壓力、社會距離、社會支持與女性受刑人在監適應關聯性之研究。警學叢刊,32(3),71-84。new window
黃富源(1982),拘禁心理與矯治工作。警學叢刊,13(2),135-141。new window
黃智淵(2004),談挫折容忍力。師友月刊,443,72-73。
黃徵男(2006),長刑期受刑人監禁問題之探討。矯正月刊,163, 1-5。
黃徵男、賴擁連(2003),臺灣地區女性受刑人生活適應之研究。警學叢刊,33(4),27-54。new window
張振成(1999),如何培養學生的挫折容忍力。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2),40-44。
楊士隆(1989),美國監獄社會學研究之探討。警政學報,15,139-155。
蔡田木(1998),受刑人拘禁反應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2,437-470。
蔡宗晃(2006),壓力與疾病。研習論壇月刊,69,27-31。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2。new window
盧欽銘(1980),我國國小及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75-84 。new window
蕭淑貞、陳孝範、張玨(1999),探討壓力調適工作坊改善護理人員壓力症狀之成效。護理研究,7(1),90-98。new window
謝文彥(1983),人犯拘禁心理與脫逃心理之研究。警學叢刊,14(2),85-91。new window

論文:

丁榮轟(2004),我國犯罪矯正機構實施空中大學矯正教育對出獄人生活適應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文惠慧(2007),國小兼任行政職務女教師情緒智力、親子關係與家庭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全益(2004),私立高職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
。玄奘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王財印(2000),國中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振宇(2012),運動參與、情緒智力與霸凌行為相關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王麗雅(2011),國民小學校長分散式領導與教師服務士氣之研究:以教師內外控信念為調節變項。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運虹(2001),國小學童家庭社經地位、挫折容忍力與違規行為之關係。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國樑(2001),高屏澎地區國小教師自我概念、內外控信念與工作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全鈞(2006),臺灣地區受刑人監獄化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new window
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欽瑜(2006),大學行政人員之人格特質對情緒智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中區大學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論文。
江靜宜(2009),國中生家庭氣氛、挫折容忍力與其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瓊美(2007),高雄縣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挫折容忍力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成靜傑(1997),補習班成人學生之內外控人格特質、不確定感、社會支持、考試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玫玲(2004),兒童英語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孟儒(2000),臺南縣國民中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自殺傾向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玫玲(2004)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珊(2005),更年期婦女之內外控人格特質、更年期態度、更年期症狀與憂鬱之相關性研究。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珍(2008),宗教教誨對男性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之實證分析。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承(2009),國中資優生挫折容忍力、完美主義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瑞文(2001),國立大學校院人事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家豪(2012),老人睡眠品質、情緒智力與幸福感間關係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何秋蘭(2003),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緯山(2007),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俊賢(2009),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挫折容忍力與學習適應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邱雅芳(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尊、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禮仁(2006),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性別、年級與地區之自我概念、學業成績之比較研究。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美秀(2004),國小學童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谷宗芸(2007),臺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立鈞(2012),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子輝(1975),內外控取向與自由選擇對閱讀測驗成績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芬(2011),國中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蓉(2010),女性高齡受刑人在監適應及需求之研究。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華(2007),人格特質及自我效能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考試院及其所屬部會公務人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瓊玉(2009),壓力與女性受刑人在監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梅(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以新北市大豐國小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論文。
卓筱琳(2008),人格特質與工作表現、工作滿意及離職傾向之關係探討:以某量販店客收人員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永盛(2007),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之調查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兆君(2003)。本土少年小說改寫為情意教學案例之行動研究-以學習挫折容忍力為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岳賢(2000),羈押被告脫逃意圖危險因子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姻秀(2011),國小獨生子女學童自我概念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玲(2007),外役監女性受刑人在監生活適應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林幸宜(2011),自我概念對高中職學生犯罪行為傾向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碩士論文。
林冠甫(2010),內外控性格、LMX、個人與主管適配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清雲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美(1989),目標設定、失敗容忍力、歸因型態與失敗反應的關係。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娥(2003),臺南縣國民中學學生內外控信念、生活適應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關係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琪芳(2002),監獄受刑人副文化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婷(2012),國中生之父母管教方式、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論文。
林順斌(2008),監獄受刑人長期監禁生活適應與處遇需求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憲連(2007),臺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璟霖(2009),外籍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以臺北監獄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施宏彥(1995),縣市教育局行政人員的工作特性、制握信念對時間管理策略及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夙真(2005),軍校生內外控信念與其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怡菁(2007),HIV感染受刑人的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希望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敏珍(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正向管教、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侯伃珊(2011),高中職學生正向思考、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月華(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ew window
高千雲(1999),生活壓力與社會支持對受刑人生活適應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春蓉(2001),國小學童的自尊、內外控、父母管教方式與害羞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浩庭(2010),影響人際關係之因素─成就動機在組織犬儒主義、內外控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中之干擾效果。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徐慎怡(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與其內外控信念和A型行為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瑟筎(2008),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鳳卿(2009),內外控人格傾向、自我效能與工作滿足感關聯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民小學人事人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翠芳(2012),外勤警察人員職場不當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憶真(2003),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富淳(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莊慧珍(1985),國中教師教導方式及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生活適應之關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志忠(2004),臺灣地區高度安全管理監獄監禁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妍伶(2010),從正向心理學看國三學生的情緒智力、社會支持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擇(2009),毒癮愛滋收容人生活適應之研究。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雪玉(2000),國民小學補習學校教師內外控信念、角色知覺與教學型態關係的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ew window
陳毓隆(2010),矯正機構收容人自費健康檢查意願之研究—以中部某監獄為例。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蓉蓉(2009),大學生完美主義性格傾向、挫折容忍力與心理適應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夢芝(2005),領導風格、部屬情緒智力與領導效能之關係-以某連鎖咖啡業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曉慧(2008),桃園縣國小國樂團學童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研究。臺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璨玲(2007),臺南縣國中實驗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內外控信念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淳惠(2006),國中資優生挫折容忍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莫麗珍(2003),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
為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乃菁(2002),高雄地區高中生批判思考、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郭志純(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玲芳(2007),臺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從吉(2001),犯罪青少年的非理性信念、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氣情緒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珈妤(2008),國小學童親子關係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梁靜珊(1997),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鈴(2012),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
張育成(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育誠(2008),我國監獄受刑人醫療人權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芬(2009),高職生 情緒智力、解釋型態與生活適應 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公私立高職生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善富(2010),依附關係、內外控與解釋風格關係之研究-以法務部矯正署桃園少年輔育院非行少年為例。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自我概念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勝銘(2009),矯正機構高齡受刑人醫療照護與監禁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張麗瓶(2011),新北市蘆洲區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千芳(2007),大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致遠管理學院為例。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永順(2001),刑事羈押被告自殺傾向危險因子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拓榮(200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承章(2010),憂鬱症受刑人在監處遇與適應情形之分析。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真真(2010),國中學生解釋型態、挫折容忍力與其壓力關係之研究。臺南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黃惠雅(1996),生活壓力相關因素與女性少年犯罪關聯性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研士論文。
黃敬謀(2008),臺灣地區長刑期受刑人教化處遇之研究。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維賢(2001),拘禁壓力與社會支持對收容少年拘禁反應之影響。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靜子(2006)。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及因應策略對女性受刑人生活適應互動性影響之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蘭婷(2011),國中生自我概念、家庭支持與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品嘉(2012),校外實習生挫折容忍力、社會支持、情緒勞動對實習滿意度與職涯規劃之影響─以服飾學類相關科系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士論文。
彭韻治(2005),性青少年暴力行為與情緒因素、自我尊重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項賓和(2002),轉換型領導、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以臺灣地區電視臺新聞記者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士弘(2010),國中生情緒智力、社會地位及偏差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文良(2005),彰化縣國小學童A型行為組型、內外控信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曜瑗(2011),認知行為團體諮商方案對非行少年人際挫折容忍力提升之效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苑吟(2011),屏東縣國中生自我效能、情緒智力、自主支持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純雅(2006)。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英君(2007),國中生之內外控、社會支持、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板橋市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瓊儀(2008),坐對注意力、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影響之實驗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宗幸(1999),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對兒童知覺雙親衝突影響兒童生活適應歷程之調節效果研究。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郁梅(2001),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之情緒智慧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慧君(2005)。家庭內社會資本、自我概念、族群認同對臺東縣原漢學童學習適應之影響。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照順(1999),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鄭臻妹(2001),內外控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及工作績效之分析研究---以臺灣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永和(2001),國民中小學退休教師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賴志成(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靜如(2011),新北市蘆洲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師生關係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靜瑩(1998),國中生A型行為組型、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駱姿螢(2010),我國女性犯罪人在監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婉婷(2011),高雄市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家庭氣氛、挫折容忍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菊英(2002),高屏區國小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持的角色。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淑惠(200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顏榮昌(2000),國軍新訓中心新兵傳播行為、內外控信念與其軍旅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陸軍新訓中心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嘉慧(2007),大學碩士在職專班之人格特質、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蕭山城(2007),羈押被告適應能力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瑞玲(2002),國小學童情緒調整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靜如(2006),兒童情緒管理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 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魏東凱(2010),情緒智力與職場疲勞對壓力調適之影響-以專業領隊人員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魏銘相(2006),國小高年級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昱嘉(2004),受刑人在監適應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二、西文部分

Agnew, R. (1992). Foundation for a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30(1), 47-47.
Agnew, R. & White, H. R. (1992). An empirical test of general strain theory, Criminology, 30(4), 475-499.
Aldwin,M.C. (2000). Stress, coping, and development: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Aquino, Juan Alberto. (1992). Social Support and The Adjustment of Elderly Prison Inmate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Bellack, J. P. (1999).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 missing ingredient?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38(1), 3-5.
Billing, A. G. & Moo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77-891.
Boothby, J. L. (2001). Evalu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oping Variables and Prison Adjust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labama.
Bonta, J. & Gendreau, P. (1990). Reexamining the cruel and unusual punishment of prison life. In Flanagan, T.(ED.), Long-term imprisonment: Policy, science and correctional 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ottoms, A. E., Hay, W., and Sparks, J. R. (1990). Situational and Social Approaches to the Prevention of Disorder in Long-Term Prisons. The Priosn Journal, 70(1), 83-95.
Boyatzis, R. E., Goleman, D., & Hay/ McBer (1999). Emotional competenceinventory. Boston: HayGroup.
Burke, R. J., & Tamara, W. (1980). Coping with the stress managerial occupation. In C.L. Cooper & R. Payne(eds.) Current concerns in occupational stress (pp.323-327.). New York: John-Wiley & Sons.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Lecture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Over tim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 47(4)568-576.
Casey-Acevedo, K. & Bakken, T. (2001). The Effect of Time on the Disciplinary Adjustment of Women in Pri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45(4), 489-497.
Chen Shr-jya. (1995). Stress, burnout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teachers in Taiwan. Unp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Iowa, U.S.A.
Clear, T. R. & Cole G. F. (1997). American Corrections(4th ed ). Ameri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Clemmer, D. (1940). The prison commun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lifford, M. M. (1988). Failure tolerance and academic risk-taking in ten- to twelve- year-old studen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8, 15-27.
Covlin Mark, Cullen, F. T. & Ven, T. V. (2002). Coercion, social support, and crime: Am emerging theoretical consensus. Criminology, 40,19-42.
Colvin, M. (2007). Applying Differential Coercion and Social Support Theory to Prison Organizations:The Case of the Penitentiary of New Mexico. The Prison Journal, 87(3), 367-387.
Cohen,S.&Taylor (1972). Psychological survival. NY:Random House.
Cohen, S.& Wills, T.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 -351.
Compas, B. E. (1987). Coping with stres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1, 393-403.
Cooper, R. K., ph D., & Q-Metrics. (1997). EQ Map. San Franeisco.
Cooper, C., & Livingston, M. (1991). Depression and coping mechanisms in prisoners. Work and Stress, 5, 149-154.
Cooper, R.K., & Sawaf, A. (1997). Executive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s. New York: Grosset / Putnam.
Correctional Service of Canada (2011a). Remarks on th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Long-Term Sentences. Retrieved June 10, 2011, http://www.csc-scc.gc.ca/text/ pblct/forum/ e042/e042i-eng.shtml.
Correctional Service of Canada (2011b). The 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Life- Sentence Prisoners in England and Wales. Retrieved June 10, 2011, http://www.csc-scc.gc.ca/ text/pblct/ forum/e042/e042q-eng.shtml.
Cowles, E. L., and Sabath, M. J. (1990). Addressing the Program Needs of Long-Term Inmates. The Prison Journal, 70(1), 73-82.
Cowles, E. L., and Sabath, M. J. (1996). Changes in the Nature and Perception of the Long-Term Inmate Population:Some Implications for Prison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Criminal Justice Review, 21(1), 44-61.
Coyle, A. (2005). Management of Long-term and Life-Sentenced Prisoners Internationally in the context of a Human Rights Strategy. In N Browne and S Kandelia(eds) Centre for Capital Punishment Studies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three: managing effective alternatives to capital punishment. London: CCPS.
Cullen, Francis T., Wright, J. P., and Chamlin, M. B. (1999).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reform: A progressive crime control agenda. Crime and Delinquency, 45.
Elion, V.H. & Megargee, E. I. (1979). Racial Identity, Length of Incarceration, and Parole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16(2), 232-245.
Ellis, D., Grasmick, H., and Gilman, B. (1974). Violence in Prisons:A Sociologic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6-43.
Folkman , S., & Lazarus, R. S. (1980). An analysis of coping in a middle-aged community sampl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1, 219-239.
Flanagan, T. J. (1981). Dealing With Long-Term Confinement:Adaptive Strategies and Perspectives Among Long-Term Prisoner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8(2), 201-222.
Flanagan, T. J. (1982). Correctional Policy and the Long-Term Prisoner. Crime & Delinquency, 28(1), 82-95.
Flanagan, T. J. (1985). Sentence Planning for Long-term Lnmates. Federal probation, 49, 23-28.
Flanagan, T. J., Clark, D. D., Aziz, D. W., and Szelest, B. P. (1990).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a Long-Term Prisoner Population:1956-1989. The Prison Journal, 70(1), 15-34.
Flanagan, T. J. (1992). Long-term incarceration: Issues of science, policy, and correctional practice. Forum for Corrections Research, 4(2), 19-24.
Flynn, E. E. (1976). The ecology of prison violence. In A. L. Cohen, G. F. Cole, & R. G. Bailey (Eds.), Prison violence(pp. 115-134).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Gartree Probation Team (1978). Long-term Imprisonment:A Three Dimensional Approach. Probation Journal, 25(1), 2-9.
Gartree Probation Team (1997). Long Term Imprisonment,Men and Sex. Probation Journal, 44(1), 11-18.
Goffman, E. (1961). 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Doubleday.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Bantam Books.
Goodstein, L., Mackenize, D. L. & Shortland, R. L. (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Inmate Adjustment to Prison. Criminology 22, 343-369.
Greenglass, E. R., Fiksenbaum, L., & Burke, R. J.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over time in teachers.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9, 219-230.
Heather, N. (1977). Personal illness in “lifers” and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indeterminate sent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17(4).
Holmes, T. H., & Rahe, R. H. (1976).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 213-218.
Holroyd, K. A. & Lazarus, R. S. (1982). Stress, coping, and somatic adaptation. In L. Goldberger & Breznitz(Eds.) Handbook of stress(pp.21-35). New-York:The Free Press.
House, J. S. (1981).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Mass: Addison-Wesley.
Houston, J. G. (1999). Correctional Management:Functions, Skills, and systems. Chicago:Nelson-Hall Inc.
Irwin, J. (1970). The Fel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7-80.
James, G. H. (1999). Correctional Management:Functions, Skills, and systems(2th ed). Chicago: Nelson-Hall Inc.
Jiang, S., and Fisher-Giorlando, M. (2002). Inmate Misconduct:a Test of the Deprivation, Importation, and Stituational Models. The Priosn Journal,8(2), 335-358.
Jiang, S & Winfree L. T., Jr. (2006). Social Support, Gender, and Inmate Adjustment to Prison Life : Insights from a NationalSsample. The Prison Journal, 86(1), 32-55.
Lazarus, R. S. and Launier, R. (1978). Stress-related transactions between person and environment. Perspectives in interactional psychology L. A. Pervin and M. Lewis. New York, Plenum: 287-327.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 Y.: Springer.
La Vigne, N. G., Naser, R. L., Brooks, L. E., and Castro, J. L. (2005).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Incarceration and In-Prison Family Contact on Prisoners’ Family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riminal Justice, 21(4), 314-335.
Leuner, B. (1966).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ancipation. Praxis der Kinde- rpsychologie und Kinderpsychiatrie, 15, 196-203.
Lopez, R. A. (1999). Las comadres as a social support system. Affilia: Journal of woman & social work, 14, 24-41.
MacKenzie, D. L., and Goodstein, L. (1985). Long-Term Incarceration Impa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Offenders: An Empirical Analysi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12(4), 395-414.
Mackenzie, D. L. (1989). Long-Term Incarceration of Female Offenders: Prison Adjustment and Coping.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16.
MacKenzie, D. L., Robinson, J. W., and Campbell, C. S. (1989). Long-Term Incarceration of Female Offenders: Prison Adjustment and Coping.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16(2), 223-238.
Mayer, J. D., Caruso, D. R., & Salovey, P. (200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e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an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27(4), 267-298.
Mayer, J. D., Salovey, P., Caruso, D. R., & Sitarenios, G. (2001b).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a standard intelligence. Emotion, 1(3), 232-242.
Mears, D. P. (2008). An Assessment of Supermax Prisons Using an Evaluation Research Framework. the Prison Journal, 88(1), 43-68.
Merriman, P. (1979). The Families of Long-term Prisoners. Probation Journal, 26(4), 114-120.
Millie A., Jacobson, j. & Hough M. (2003). Understanding the Growth in the Prison Population in England and Wales. Criminal Justice, 3(4), 369-387.
Mohino, S., Kirchner, T. & Forns, M. (2004). Coping strategies in young maleprisoner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3, 41-49.
MO Kim-Wan. (1991). Teacher burnout: Relations with stres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upport. Education Journal, 19, 3-11.
Morris, T. & Moris, P. (1962). The Experience of Imprisonment.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 337-360.
Negy, C. (1995). Coping styles, family dynamics, and prison adjust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xas A & M University.
Palmer, W. (1985). Maintaining Community Ties for Long-Term Inmates. Transcripts of a program presented by the LifeServers of Workworth Institution, Cambellford, Ontario.
Payne, W. L. (1986) A study of emotion: Develop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integration; relating to fear, pain and desire(Dissertation Abstrac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7, 203.
Pearlin, L. L, & Schooler, C. (1978).The structure of cop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19, 2-21.
Porporino, F. J. (1990). Difference In Response To Long-Term Imprison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Long-Term Offenders. The Prison Journal, 70(1), 35-45.
Probation Journal. (1991). Probation Contact with Long Term prisoners. Probation Journal, 38(1), 4-9.
Rahim, M. A. (1997). Relationships of stress, locus of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 to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propensity to leave a job: A field study with manager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2, 159-174.
Rotter, J. B. (1954). Social Learn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asch, W. (1981). The effects of indeterminate sentencing: a study of men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 4: 417-431.
Sabath, M. J., and Cowles, E. L. (1990). Us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Long-Term Inmates. The Prison Journal, 70(1), 58-72.
Salovey, P., & Mayer, J. D. (1990).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9, 185-211.
Sappington, A. A. (1996). Relationships among Prison Adjustment, Beliefs, and Cognitive Coping Sty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40, 54-62.
Sarason, I. G., Levine, H. M., Basham, R. B., & Sarason, B. R.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27-139.
Schill, R. A. & Marcus, D. K. (1998). Incarceration and Learned Hepless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iminology 42, 224-232.
Selke, W. L. & Andersson, S. A. (2003). A Test of Social Stress Theory a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Imprisonment Rates. The Prison Journal, 83(4), 426-441.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McGraw-Hill.
Shinn, M., Lehmann, S., & Wong, N.W. (1984). Socai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0(4), 55-76.
Stahlkopf, C., Males, M. & Macallair, D. (2010). Testing Incapacitation Theory: Youth Crime and Incarceration in California. Crime & Delinquency, 56(2), 253.
Stufft, W. D. (1996). Assessing your emotional IQ. Teaching Music, 4, 42-43.
Sykes, G. M. (1958). The Society of Capatives: A Study of a Mazimum Mecurity Prison. NJ:Princenton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C. W., Petersen, D M., & Zingraff, R. M. (1978). Structural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prisonization. Criminology, 16, 383-393.
Thomas, C. W., Petersen, D. M. & Cage, R. J. (1981). A comparative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prisonization. Criminal Justice Review, 6(1), 36-43.
Toch H. (1975). Men in Crisis. Chicago: Aldine.
Toch, H. (1977). Living in Prison. NY:The Free Press.
Toch, H. & Adams, K. (2002). Maladaptive Behaviour in Confinement.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mar, S. (2013).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incarceration on inmates: can we promote positive emotion in inmates? Delhi psychiatry journal, 16(1), 66-72.
Tongeren, D. R. & Klebe, K. (2010). Reconceptualizing Prison Adjustment: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Exploring Female Offenders' Adjustment to Prison Life. The Prison Journal, 90(1), 48-68.
Van Dick, R., & Wagner, U. (2001). Stress and strain in teach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approach.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 243-259.
Walker, N. (1983). Side-Effects of Incarcer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3(1), 61-71.
Weisinger, H. D. (199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t work: The Untapped edge for succ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eibe, D. J. (1991). Hardiness and stress moderation: A test of proposed mechan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1), 89-99.
Wheeler, S. (1961). Socialization in Correctional Communi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6, 697-706.
White, I. (1988). Reviews:Problems of Long Term Imprisonment A. Bottoms and R. light(EDs) Gower. Probation Journal, 35(3), 100-101.
Wormith, J. S. (1984).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ange of correctional clientele: a three-year follow-up. Criminology, 22, 423-437.
Zamble, E. (1992). Behavior and Adaptation in Long-Term Prison Inmates: Descriptive Longitudinal Result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19(4), 409-425.
Zamble, E. & Porporino, F. (1988). Coping, adaptation and behavior in prison inmat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Zamble, E., & Porporino, E. (1990). Coping, imprisonment, and rehabilitation: somedat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17, 53-70.
Zimbardo, P. G. (1972). Pathology of imprisonment. Society 90674, 221-241.
三、日文部分

法務省法務総合研究所編集(2009),犯罪白書-犯罪被害者と刑事司法。日本大藏省印刷局。
稅所篤郎(1975),犯罪者の心理機制。文刊於犯罪心理學」安香宏、麥島文夫編、東京有斐閣大學雙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