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習慣物權之承認與時效取得建物所有權
書刊名:法令月刊
作者:朱柏松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7
卷期:68:6
頁次:頁1-29
主題關鍵詞:習慣物權習慣法物權法定主義建築物時效取得建物所有權都市計畫違章建築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5
  • 點閱點閱:25
期刊論文
1.蘇永欽(19910600)。物權法定主義的再思考--從民事財產法的發展與經濟觀點分析。經濟論文叢刊,19(2),219-2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泰升(20150300)。論臺灣社會上習慣的國家法化。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4(1),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永健(20160300)。歷久彌新或不合時宜?--民法不動產物權時效取得制度之實踐與革新。中研院法學期刊,18,195-2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重見(20100601)。違章建築之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與時效取得。臺灣法學雜誌,153,130-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柏松(19860600)。一般侵權行為之加害態樣與被害法益類型之分析及展望。社會科學論叢,34,45-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宛妤(2012)。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担保法と社会(博士論文)。日本京都大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冠宇(2013)。民法物權。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舟橋諄一(1979)。物権法。東京: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澤鑑(2010)。民法物權。王澤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瑞光(2011)。民法物權論。台北:姚瑞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澤鑑(2009)。民法物權。王澤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史尚寬(1971)。物權法論。史尚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鴻毅(1982)。土地法論。台北:李鴻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內政部(1993)。臺灣土地登記制度之由來與光復初期土地登記之回顧。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勝彥、朱柏松(2008)。續修臺北縣志,卷四政事志第二篇自治、第三篇地政。臺北:臺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我妻栄(1983)。新訂物権法。東京:岩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柚木馨(1967)。担保物権法。東京: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光明(2009)。新物權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四宮和夫(1986)。民法総則。弘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正忠、朱一平、黃秋田(2001)。法國民法。台中: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靜嘉(20020000)。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自強、詹森林、蔡明誠、戴東雄、謝銘洋、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財團法人臺大法學基金會、德國民法編譯委員會(2016)。德國民法(上):總則編、債編、物權編。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謝在全(2014)。民法物權論。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徐義平(2017)。違建罰錢逼拆!頂加價跌有利都更,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072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柏松(2010)。論越界、違章建築之法律效力。民事法問題研究--物權法論。台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松齡(2002)。時效取得制度之「未經登記不動產」之探討。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財產法學篇。臺北: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從周(2015)。再論民法第425條之1之適用與類推適用--觀察後續實務發展與新問題。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之對應適用。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柏松(2010)。論不同抵押權之效力。民事法問題研究--物權法論。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大木康(2000)。学説における時効に関する基礎理論--課題と展望。時効理論の再構築。東京:成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金山直樹(1994)。時效の意義と本質。時効理論展開の軌跡:民法学における伝統と変革。東京:信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徳本鎭(1997)。物権の種類。新版注釈民法(6)物権(1)物権総則--175条~179条。東京: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藤原弘道(1985)。取得時效制度の存在理由。時效と占有。東京:日本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