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之醫病書寫研究
作者:王幸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Hin-hua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萬益、李立信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醫病書寫醫師作家新文學運動殖民現代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9
日本作為十九世紀晚進的帝國主義國家,其殖民經驗以學習仿效歐洲(西方),以「現代化」思維價準的主奴式霸權體系,利用各式醫學技術與衛生工程,企圖在熱帶殖民地重建具有溫帶條件的殖民都市,使殖民地被殖民的過程化約為殖民社會完成近代化的進程;於是一段長達五十年之「異地」、「異己」的殖民醫學就此建構、開展。日治當局為培育官方衛生事務人員,成為醫療防護網的先遣部隊,在殖民政策下的台灣醫學教育,乃準以西方殖民現代性的醫學方式,透過醫學的教化,使這群維護殖民地基層衛生安全的台灣醫師,能成為現代化的「臣民」,以壯大並臣服殖民宗主國在台的利基,故對其施以現代科學教育,而台籍醫師透過殖民現代化的進程,得以與世界新思潮銜接,並吸納有別於中國封建帝王的新思維;這群新知識份子,乃成為當時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中堅力量,對於傳統社會陋規的打破及新觀念的倡導,往往能開風氣之先。
然在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發展歷程上,醫師作家在每個階段均有其參與的身影,尤其通過醫病書寫,對國族命運、文化陋習與社會沉疴,進行診脈與療治。如萌芽期的蔣渭水,以〈臨床講義〉這篇結合醫學專業與文學創作的醫學形式散文,以「文化醫師」的視角,診斷「台灣」這位罹病患者。而在台灣新文學史上堪稱是蓽路藍縷的先驅賴和,主張文學大眾化,企圖以文學作為牖迪台灣民智的武器,透過文學寫實風格發揮抵抗意志,其醫病書寫仍準此視域指陳時弊,或自況為醫者時有不逮的乏力感。至於將文學植根於鹽分地帶的吳新榮,自期以「良醫良相」為職志,透過醫療散記對醫界提出建言,欲翼匡社會末俗之用意甚深。又至戰爭期的王昶雄特在官方意識型態之外,尋找台灣本土的主體性與認同感,尤其在代表作〈奔流〉小說中所展現對家國的依戀與熱情,以「我」的醫師視點對象徵皇民化典型人物作身、心、靈的診察。而一向被誤解為皇民作家的周金波,以其醫病視界對台灣社會實相,作出抽離式地客觀描寫,在在呈露出醫師作家對社會人群的關懷。這些醫師作家以寫實的醫病主題,善盡為時代、文化、社會與國族病灶診脈的職責。其中在他者/主體、醫師/患者的情境位移上,醫師作家已然碰觸這方病誌的書寫界域,賴和有詩作抒發病鬱之心;吳新榮在隨筆中,書寫患者與疾病共存共生的內在調適;王昶雄在〈病床日記〉裡,呈現身為患者面對疾病侵擾、診療處置的不確定性感受,凡此均為疾病自況之書懷,更可得見當醫師/病人的角色互置時,病人已從他者而一躍成為己身親受者,其面對疾患心理與病苦實感,亦超越醫學專業而回歸人性普遍的觸受之感。
至於透過文本互涉梳理日治台灣社會在國家機器運作模組下的醫療實境,與小說文本中的醫事、疾病書寫進行對話,再現日治時期廣大民眾在殖民統治下的真實境況,及封建地主勾結統治階層榨取農民的真實情形,使我們看見台灣社會底層勞苦群眾,瀕臨饑餓與死亡邊緣的悲慘圖景。這場充斥著醫學的偏在性與階級性的競場裡,作家以醫事、疾病與死亡,這一人生常境又易顯本象之橫截面,所進行的「說服」與「建構」,讓文本經過語言文字的再現過程,將高貴/低賤、聰明/愚昧、正確/錯誤、德政/苛政等再造變形,以潛隱的姿態鼓動被壓迫階級自我的覺醒,使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成為台灣庶眾思想啟蒙的宣傳利器。
壹、日治時期台灣作家作品集
一、醫師作家
蔣渭水
◎白成枝編,《蔣渭水遺集 》,台北:文化出版社,1950.07。
◎黃煌雄編,《蔣渭水先生選集-被壓迫者的怒吼 》,台北:長橋出版社,1978。
◎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 》〈上、下〉,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8.10。
賴和
◎李南衡主編,《賴和先生全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03。
◎張恒豪主編,《臺灣作家全集-日據時代短篇小說卷》:《賴和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02。
◎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彰化:彰化市文化中心,1994.06。
◎施淑編,《賴和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店,1994.10。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 —小說卷、二新詩散文卷、三雜卷、四漢詩卷(上)、五漢詩卷(下)》(共五冊),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06。
吳新榮
◎吳新榮原著、張良澤主編,《吳新榮全集》:1.亡妻記 2.琑琅山房隨筆
3.此時此地 4.南台灣采風錄 5.震瀛採訪記 6.吳新榮日記(戰前)
7.吳新榮日記(戰後) 8.吳新榮書簡(共八冊),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10。
◎吳新榮原著,《吳新榮選集》1~3冊,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03。
◎吳新榮原著,《吳新榮回憶錄—清白交代的台灣人家族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06。
◎吳新榮原著、張良澤主編,《吳新榮日記全集》1-2冊,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11.20。
王昶雄
◎張恒豪主編,《臺灣作家全集-日據時代短篇小說卷》:《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02。
◎王昶雄,《驛站風情》,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06。
◎王昶雄、吳希賢、吳漫沙、張我軍等著,《海鳴集》,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王昶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台北:前衛,1998.04。
◎許俊雅主編,《王昶雄全集》:小說卷第一冊、散文卷第二~六冊、詩歌卷第七冊、日記、書信卷第八冊、隨筆、翻譯卷第九冊、評論卷第十冊、影像卷第十一冊(共十一冊),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10。
周金波
◎中島利郎、周振英編著,《周金波集》,台北:前衛,2002.10。

二、其他作家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詩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03。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小說選集一、二》,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03。
◎張恒豪主編,《臺灣作家全集-日據時代短篇小說卷》:《賴和集》、《楊逵集》、《張文環集》、《呂赫若集》、《龍瑛宗集》、《楊守愚集》、《王詩琅、朱點人集》、《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陳虛谷、張慶堂、林越峯合集》、《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共十冊),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02。
◎施淑編,《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11。
◎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1995。
◎鍾肇政、葉石濤,《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1.一桿秤仔 2.一群失業的人
3.豚 4.薄命 5.牛車 6.送報伕 7.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8.閹雞(共八冊),
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共十四冊),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2001。

貳、專書類
一、文學史、文學批評(按姓氏筆劃為序)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03。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王詩琅選集第五卷》,
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05。
◎王浩威,《一場論述的狂歡宴》,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08。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10。
◎何欣,《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1983.12。
◎周英雄、劉紀蕙,《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2000.04。
◎岡崎郁子著,葉笛、鄭清文、凃翠花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01。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1.10。new window
◎林瑞明,《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合研究論集》,台北:允晨文化,1993.08。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07。
◎林衡哲,《雕出台灣文化之夢—一個文化醫師的新路歷程》,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07。
◎林芳年,《鹽分地帶文學選》,台北:林白出版社,1979.08。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開展—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科技圖書,2004.03。
◎垂水千惠著、凃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巨流圖書,1998.02。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06。
◎張明雄,《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09。
◎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6.02。new window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06。
◎莊淑芝,《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出版,1994.07。
◎許俊雅,《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02。new window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聯合文學,1997.10。
◎許俊雅著,《台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1895-1945年之古典詩歌》,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陳師萬益,《于無聲處聽驚雷》,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05。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10。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Colonial Modernity: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Perspectives on Taiwan》,台北:麥田出版,2004.06。new window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01。new window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圖書,2004.08。
◎陳映真,《呂赫若作品研究—台灣第一才子》,台北:聯合文學,1997.11。
◎陳東榮、陳長房編,《典律與文學教學》,台北: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1995.04。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03。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文化,1980。
◎黃武忠,《親近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03。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出版,2004.12。new window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出版,1985.06。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09。
◎葉石濤,《走向臺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03。
◎劉登翰等著,《台灣文學史》(上) (中) (下),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06-1993.01。
◎藍博洲,《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台北:聯合文學,2001.08。

二、傳記、史料(按姓氏筆劃為序)
◎又吉盛清著、魏廷朝譯,《日本殖民下的台灣與沖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日本外務省,《日本政府外交文書》,東京:日本國際聯合協會,1936。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譯,《日據下之臺政—台灣治績志》卷一、卷二、
卷三,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11。
◎王曉波,《台灣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1997.07。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0.11。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編,台北:南天書局,1933。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徐國章譯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篇〉中譯本 I,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5.12。
◎台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古亭書屋,1973。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の警察》,台北:臺灣總督府,1935。
◎末光欣也,《日本統治時代の台灣》,台北:致良出版社,2004.09。
◎矢內原忠雄,《矢內原忠雄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63。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10。
◎竹越與三郎,《台灣統治志》,東京:博文館,1905。
◎李騰嶽,《李騰嶽鷺村翁文存》,台北:宏文印刷事業有限公司,辛酉桐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 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03。new window
◎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與台灣「學術探檢」之展開〉,《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吳瀛濤,《台灣諺語》,台北:臺灣英文出版社,1990.08。
◎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出版,1999。new window
◎杜聰明,《回憶錄》,台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973.08。
◎杜聰明,《回憶錄之台灣首為醫學博士》〈上〉〈下〉,台北:龍文出版社,2001.05。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晚報社,1989。new window
◎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臺原出版社,1998。
◎肯尼斯‧韓歇爾著、李忠晉譯,《日本史—從石器時代到超級強權》,
台北:巨流圖書,2003.02。
◎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東京:報文社,1889。
◎後藤新平,《衛生制度論》,東京:對育舍,1890。
◎厚生省醫務局編,《醫制百年史-資料篇》(東京:ぎょうせい)。
◎《後藤新平文書》R23(東京:雄松堂書店,1979,中研院社科所館藏微縮資料),「臺灣民政長官時代,二八,演說及訓旨八」。
◎施懿琳,《吳新榮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06。
◎宮川次郎,《台灣の社會運動》,台北:台灣實業界社營業所,昭和4年10月。
◎曹永洋,《陳五福傳》,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01。
◎莊永明,〈第一位經營私立綜合醫院醫師-林清月〉《台灣第一》,台北:文經出版社,1983。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上〉〈下〉,台北:時報文化,1993.04。
◎許錫慶編譯,《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篡衛生史料彙編—衛生系列》之一、
之二、之三,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01-2003.10。
◎黃昭堂.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學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12。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new window
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04。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台灣長老教會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
◎黃得時,《歷史、文化與臺灣》,台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8.10。
◎黃朝琴,《我的回憶》,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
◎湯子炳,《台灣史綱》,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楊肇嘉,〈極盡舖張的婚禮〉《楊肇嘉回憶錄(一)》,台北:三民書局,1970。
◎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開臺第一位博士》,台北:天下遠見,2002.12。
◎楊金虎,《七十回憶》(上),台北:龍文出板社,1990。
◎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香,1996。new window
◎楊碧川,《後藤新平傳—台灣現代化奠基者》,台北:一橋出版社,1996.09。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台中:一橋出版社,2000.08。new window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北:時報文化,1995.04。
◎韓石泉,《六十回憶錄》,台南:自印,1956。
◎羅吉甫,《日本帝國在台灣-日本經略台灣的策略剖析》,台北:遠流出版,2004.10。
◎鶴見佑輔,《後藤新平傳》第二卷,東京:後藤新平伯傳記編纂會,1937。
◎鶴見祐輔,《後藤新平傳—台灣統治篇》,東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1943。
◎《台灣近代史》—社會篇、政治篇、經濟篇,三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06。
◎《臺北市志‧卷八‧文化志文學篇》,台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1.11。
◎《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教育行政篇》(全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衛生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臺灣年鑑》,台北:臺灣新生報,1947。

三、社會思想論著(按姓氏筆劃為序)
◎C. Wright Mills 米爾斯著、王逸舟譯,《權力菁英》,台北:桂冠圖書,2002.02。
◎EDWARE W. SAID 艾德華.薩伊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出版,2004.03。
◎ Edward W. Said著、王志宏‧王淑燕‧莊雅仲‧郭菀玲‧游美惠‧游常山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1999。
◎Mki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2003.03。
◎朱剛,《薩伊德》,台北:巨流圖書,1997.08。
◎米歇爾‧傅柯著、 尚衡譯,《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桂冠圖書,1990.01。
◎米歇爾‧傅柯著、劉北城、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圖書,1992。
◎柯林尼可斯著、杜章智譯,《阿圖塞的馬克思主義》,台北:遠流出版,1994.12。
◎柯林斯著、劉慧珍、吳志功、朱旭東譯,《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1998.02。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納瓦蘿Marie-Christine Navarro訪談、吳錫德譯,《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2005.10。
◎黃瑞祺,《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台北:左岸文化,2003.02。
◎許嘉猷,《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1986。new window
◎曾枝盛,《阿爾杜塞》,台北:遠流出版,1990。
◎楊大春,《文本的世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02。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Bakhtin’s Dialogism and Cultural Theory),台北:麥田出版,1998.04。new window
◎魯樞元、錢谷融,《文學心理學》,台北:新學識,1990.09。
◎德雷福斯、拉比諾著,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1992.05。
◎羅.埃斯卡皮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1990.12。
◎羅.埃斯卡皮著、羅美婷譯,《文藝社會學》,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02。
◎David Arnold, The Problem of Nature: Environment, Culture and European Expansion, Oxford: Blackwell, 1996。
◎Sylvia N.Tesh,Hidden Arguments-Political Ideology and Disease Prevention Policy(New Brunswick and London: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4。

四、醫療人文論著(按姓氏筆劃為序)
◎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臺灣醫學五十年》,台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11。
◎王一方,《敬畏生命—生命、醫學與人文關懷的對話》,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10。
◎王溢嘉,《實習醫師手記》,台北:野鵝出版社,1996.11。
◎王幸華,《文學與醫學的對話—專論文本中的醫事〈療〉書寫》,台北: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07。
◎台北醫專編,《創立廿五周年紀念祝賀記事》,台北:台北醫專,1925。
◎史仲序,《中國醫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84.05。
◎米歇爾‧福柯著、孫淑強、金筑雲譯,《癲狂與文明—理性時代的精神病史》,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01。
◎米歇爾‧福柯著、劉北成譯,《臨床醫學的誕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08。
◎米歇爾‧福柯著、劉絮愷譯,《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文化,1994。
◎弗雷德里克‧F‧卡特賴特&邁克爾‧比迪斯著(Frederick F. Cartwright & Michael Biddiss),陳仲丹、周曉政譯,《疾病改變歷史Disease and History》,香港:三聯書店,2005.06。
◎何東燦,《金匱要略新解》,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93.06。
◎余玉眉、蔡篤堅,《台灣醫療道德之演變—若干歷程及個案探討》,台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2003.11。new window
◎余鳳高,《病魔退卻的歷程—尋求治療的背景文化》,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08。
◎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台灣醫學史》,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03。new window
◎唐湘清,《難經今釋》,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83.09。
◎張苙雲,《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桂冠圖書,2001。new window
◎喬治‧福斯特(George M. Foster)等著,陳華、黃新美譯,《醫學人類學》,台北:桂冠圖書,1998.04。
◎梅奎爾著、陳瑞麟譯,《傅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02。
◎莊永明,《台灣醫療史—以台大醫院為主軸》,台北:遠流出版,1998.06。
◎清‧孫星衍校,《華佗中藏經》,香港:萬葉出版社。
◎陳永興,《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月旦出版社,1997.10。
◎陳勝崑,《中國疾病史》,台北:橘井文化,1992.02。
◎經典雜誌編著,《台灣醫療四百年》,台北:經典雜誌,2006.05。
◎蔡篤堅,《實踐醫學人文的可能》,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
◎鄭曼青、林品石,《中國醫藥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09。
◎盧建榮,《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台北:麥田出版,2003.08。
◎謝博生,《現代醫學在台灣—臺灣醫學會百年見證》,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蘇珊‧桑塔格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出版,2000.11。

參、期刊、報紙、研討會論文〈按姓氏筆劃為序〉
◎山口秀高主講、韓良俊譯,〈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成立之由來以及將來之企望〉,《台灣史料研究》(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第8號,1996.08。new window
◎于飛,〈從「無醫村」看日據時代的台灣醫學〉,《夏潮》1卷7期,1976.10.1。
◎王幸華,〈寫實(realism)?再現(representation)?─日治台灣新文學小說的醫療(事)書寫新探〉《第一屆台灣語文暨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2007.03。
◎李騰嶽,〈世界第二次戰爭中日本政府對於臺灣之醫藥管理實施概要〉《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專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創刊號,1949。
◎David Amold 著、蔣竹山譯,〈醫學與殖民主義〉,《當代》第170期(復刊第52期),2001.10。
◎李尚仁,〈歐洲擴張與生態決定論〉,《當代》第170期(復刊第52期),2001.10。
◎李尚仁,〈醫學、帝國主義與現代性專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4期。new window
◎李開敏,〈我們需要人化而非神化的醫師〉,《研精醫訊》,2001.12。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的教育與社會領導階層之塑造〉,《歷史學報》(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第10期。new window
◎呂興昌,〈評王昶雄〈奔流〉的校訂本〉,《國文天地》7卷5期,1991.10。
◎長與專齋,〈衛生ト自治ノ關係〉,《大日本私立衛生會雜誌》,第59號,1888。
◎林瑞明,〈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新文學運動-文學結社及其精神〉,《文訊》第29期,1987.04。new window
◎金宏宇,〈「五四」新文學經典構成〉,《江漢論壇》241期,2000.07。
◎邱雅芳,〈殖民地醫學與疾病敘事-賴和作品的再閱讀〉,《臺灣文獻》(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第55卷第4期,2004.12。new window
◎林政華,〈誤解一生終獲平-寫在「福爾摩莎的心窗-王昶雄文學會議」之前〉《福爾摩莎的心窗-王昶雄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北: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主辦),2000.11.04。
◎林鎮山,〈土地、「國民」、尊嚴-論〈奔流〉與《偶然生為亞裔人》的身份建構與認同〉,《世華文學專題討論會》世華文學研究中心,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校區,2000.08.26-27。
◎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台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第7卷第3期,1996.09。new window
◎范燕秋,〈新醫學在台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新史學》,第9卷第3期,1998.09。
◎郭文華,〈台灣醫療史研究的回顧〉,《台灣史料研究》(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第8號,1996.08。
◎陳師萬益,〈夢境與現實-重探〈奔流〉〉,《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994.11.25-27。
◎陳師萬益,〈心奧底鄉愁〉〈吹不散的心頭人影-追悼王昶雄先生3〉《台灣日報副刊》,2000.01.29。
◎陳金生,〈日治時代台灣醫療制度的回憶-以台灣乙種醫生制度為主〉(上),《台灣史料研究》(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第8期,1996.08。
◎陳金生,〈日治時代台灣醫療制度的回憶-以台灣乙種醫生制度為主〉(下),《台灣史料研究》(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第9期,1997.05。
◎陳君愷,〈「光復」與台灣醫生患者間醫療關係的一個轉折,同文化與異文化的交會點〉,《台灣風物》第49卷第1期。new window
◎陳芳明,〈現代性與本土性:以《南音》為中心看30年代台灣作家與民間思想〉,《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
◎許雪姬,〈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海外活動-在「滿洲」的台灣醫生〉,《台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第11卷第2期,2004.12。new window
◎葉永文,〈日據時期台灣的醫政關係〉,《臺灣醫學人文學刊》(台中:中山醫學大學)第4卷第1、2期,2003.05。new window
◎侯文詠,〈巨塔外的傳承與堅持〉,《文訊》171期,2000.1。
◎張曉卉,〈當醫生變商人〉《康健雜誌》(台北:天下生活)37期,2001.11.01。
◎張恆豪,〈〈奔流〉與〈道〉的比較〉,《文學台灣》第4期,1992.09。
◎彭瑞金,〈從小說〈奔流〉看戰爭時期台灣作家的邊緣戰鬥〉,《王昶雄文學會議-資料彙集》(台北: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2000.11.04。
◎越澤明著、卞鳳奎譯,〈台北的都市計畫-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日據時期台灣的都市計畫〉,《台北文獻》直字第105期。
◎莊永明,〈日治時代的醫學教育〉,《台灣史料研究》(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第8號,1996.08。new window
◎黃美娥,〈尋找歷史的軌跡: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1895-1924)〉《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4.12。new window
◎黃得時,〈傳下這把香火-「光復前臺灣文學」座談會〉,《聯合報》副刊,1978.10.22。
◎黃慧鈴,〈別讓醫院殺了你〉《康健雜誌》(台北:天下生活)35期,2001.10。
◎劉士永,〈大衛阿諾與後殖民醫學〉,《當代》第170期(復刊第52期),2001.10。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台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第8卷第1期,2001.10。new window
◎劉士永,〈1930年代以前日治時期台灣醫學的特質〉,《台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第4 卷第1期,1997.06。
◎窪川鶴次郎著、邱若山譯,〈這半年來的台灣文學(1)昭和十八年下半期小說總評〉,《臺灣公論》二月號,1944.02.01。
◎廖運範譯,〈醫學與文學〉,《當代醫學》1卷2期,1973.12。
◎蔡錦昌,〈從概念建構檢討西方的「知識分子」研究〉,《思與言》第34卷第1期,1996.03。new window
◎蔡篤堅,〈台灣醫學史的另類觀點〉,《台灣史料研究》(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第8號,1996.08。
◎謝維銓,〈百年來台灣感染症的回顧與展望〉,《台灣醫學》(台北:台灣醫學會)第7卷第1期,2003.01。
◎瀧澤利行,〈明治初期醫師養成教育と衛生觀〉,《日本醫史學雜誌》38卷4期,1993。
◎顧雅文,〈日治時期台灣瘧疾防遏政策-「對人法」?「對蚊法」?〉,《台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第11卷第2期,2004.12。new window
◎台灣民報社編,《臺灣民報》十二冊,台北:台灣雜誌社,1973。



肆、學位論文〈按出版時間為序〉
◎黃樹仁,《日據時期台灣知識份子的意識形態與角色之研究—1920-1927》,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陳進盛,《日據時期台灣鴉片漸禁政策之研究—1885-1930》,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88。
◎陳明娟,《日治時期文學作品所呈現的台灣社會-賴和、楊逵、吳濁流的作品分析》,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1895-1906)〉,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李欣芬,〈基督教與臺灣醫療衛生現代化-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為中心之探討(1896-193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陳君愷,《日治時期台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992。
◎黃琪椿,《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國立清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1994。
◎林慧姃,《吳新榮研究—一個台灣知識份子的精神歷程》,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new window
◎陳淑娟,《賴和漢詩的主題思想研究》,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new window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邵幼梅,《賴和小說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黃斌峰,《日治時期台南地區近代醫療衛生事業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雅惠,《日治時期的醫師與台灣醫學人文-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為例》,國立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台灣的人種衛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林秀蓉,《日治時期台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陳嘉齡,《日據時期台灣短篇小說中的警察描寫—含保正、御用紳士》,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賴松輝,《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施文堯,《日治時期台灣醫療設施體系發展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主》,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呂明純,《日本領台時期の衛生政策と公學校衛生教育》,私立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鄭淑芹,《日治時代嘉義地區西式醫療發展-以嘉義醫院為主(1895年至1920年)》,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new window
◎賴慧如,《現實與文學的糾纏-談鍾理和的貧與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4。
◎唐毓麗,《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中的疾病書寫》,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徐媛綺,《台灣當代醫療散文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丁文惠,《台灣日治時期瘧疾防治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