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治理的藝術:轉型中的台灣財政體制
作者:魏少君
作者(外文):suao-chun Wei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王振寰
黃崇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治理性財政體制稅收金融社會福利GovernmentalityFiscal RegimeTaxationFinanceSocial Welf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3
本文討論後進工業化國家的財政體制與治理性轉型,並分析三個問題:第一,1990年代前後主要的財政體制轉向趨勢,特別在稅收、金融與社會福利三個面向的發展,逐漸形成與1980年代以前截然不同的財政體制類型。第二,以治理性的概念分析兩種財政體制的運作機制,政治心態與治理技術的連結過程與策略,影響了財政體制中國家-個體之間的權力關係;治理性的財政分析不但企圖描述國家與社會的互動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對政治經濟結構與個體感覺之間的空間刻畫。第三,討論台灣的國家治理性轉型經驗與西方新自由主義治理性經驗之間的比較異同,我們試圖指出台灣作為東亞後進國家的歷史經驗,至今仍對治理性的運作機制造成影響。
在分析策略的安排方面,首先,我們將指出財政體制與治理性研究對於當代國家研究發展的重要性,整體而言,國家理論對台灣過去的政治經濟發展經驗提出許多重要的解釋與貢獻;然而我們將指出,以稅收、金融與社會福利等概念與治理性觀點整合,有助於解釋1990年代以後的國家轉型現象。其次,討論戰後至1980以前的財政體制運作,並形成一個與戰爭以及經濟發展經驗連結的國家治理機制,其中也包含了對日據時期財政體制的歷史延續性的討論。第三,以國家稅收的轉型、國家金融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福利支出的擴張,分析國家治理性的轉向;我們一方面討論在1980-90之間帶動體制轉型的主要因素,以及社會與市場所產生的相關變遷,另一方面則指出國家財政與這些現象之間的連結與配套關係,並且逐漸形成新的治理性運作機制。最後,我們將本文的理論貢獻定位在與財政學對話的財政社會學經驗研究開展,對政治社會學、國家理論的權力觀點修正,以及對古典社會學的結構-行動核心命題提出回應。
中文書目

于宗先,1999,〈緒論〉,收於于宗先、孫克難主編,《財政平衡與財政改革:台灣經驗的評價》。台北:中經院出版。
于宗先、王金利,1999,《台灣泡沫經濟》。台北:聯經出版。
于宗先、王金利,2003,《一隻看得見的手: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台北:聯經出版。new window
中央銀行編印,2003,《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之制度與功能》。台北:中央銀行出版。
中華民國加強推行儲蓄委員會編印,1977年7月,《加強推動儲蓄方案》。
中華民國加強推行儲蓄委員會編印,1977年7月,《加強推動儲蓄方案》。
中華徵信所,1997,《台灣地區產業年報:金融業》。台北:中華徵信所。
尹仲容,1976,〈加速經濟發展與租稅改革:十九點財經措施有關租稅部分的釋明〉。頁113-123,收錄於楊必立編,《台灣財政改革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公平正義聯盟,2003,《泛紫主張》。台北:公平正義聯盟出版。
方青儒,1971,〈勞工保險與社會安全〉,頁141-145,收於周建卿編,《社會安全論叢(第一集)》。台北:水牛出版。
方青儒,1971,〈勞工保險與社會安全〉,頁141-145,收於周建卿編,《社會安全論叢(第一集)》。台北:水牛出版。
王正、鄭文輝,1995,《社會福利制度之發展及對經濟之影響---國際比較》。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唐山出版。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出版。
王振寰,1997,〈台灣的政治轉型:從威權體制過渡〉。收錄於羅金義、王章偉合編《奇蹟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香港:牛津出版。
王振寰,2002,〈東亞「世界城市」的不同路徑:漢城與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7:11-65。new window
王振寰,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台灣社會學刊》31:1-44。new window
王振寰,2007,〈空間再尺度化的角力:全球化下的台灣資通訊產業與國家機器〉。《地理學報》 49:1-16。new window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17-55。new window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90,《現代化福利社會的實現(社會建設篇)》。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90,《邁向經濟自由化之路(經濟建設篇)》。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白秀雄,1990,〈我國社會福利發展〉,收於《現代化福利社會的實現》。台中:台灣省新聞處編印。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200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伊東和久著、雷慧英譯,1992,〈金融體系與資金籌措〉。收於谷蒲孝雄編著,《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北:人間出版。
任顯群,1976,〈現階段台灣稅制綜論〉。頁1-10,收錄於楊必立編,《台灣財政改革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合作金庫調查研究室編印,1994,《臺灣金融發展歷程》。台北:合作金庫。
江亮演,1986,《社會安全制度》。台北:五南出版。
江振南,1976,〈促進經濟成長之稅式支出分析〉。頁175-194,收錄於楊必立編,《台灣財政改革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new window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1993,《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現況分析及整合問題》。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出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1,《國家建設六年計畫(民國80年至85年):第二冊 厚植產業發展潛力》。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濟研究處編印,1992,《我國預算收支與經濟發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著,2004,《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民國94至97年四年計畫暨民國104年展望》。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1985,《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報告書(第一冊 綜合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
何金巡,1999,〈財政改革的總體經濟成效評估〉,頁167-248,收於于宗先、孫克難主編,《財政平衡與財政改革:台灣經驗的評價》。台北:中經院出版。
吳乃德,2006,〈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季刊》 2:1-34。new window
吳泉源,1993,〈金融自由化的迷思:一個經濟社會學的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5: 1-37。new window
吳挺鋒,2003,〈台灣財政平衡的現實與迷思:沒有平等的成長崇拜〉。《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51:1-49。new window
吳挺鋒,2004,《財政政治的轉型:從威權主義到新自由主義》。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惠林,1989,〈從需求面與供給面分析78年的台灣經濟發展情勢〉。《經濟前瞻》13:49-53。
吳惠林,2005,〈由全民健保危機談社會福利〉。《經濟前瞻》97:46-51。
呂建德,2001,〈從福利國家到競爭式國家?:全球化與福利國家的危機〉。《臺灣社會學》2:263-313。new window
呂建德,2003,〈與弱勢者的團結---尋找全民健保中的正義基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1:51-94。new window
呂秋香,2007,《我國中央政府債務基金績效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宋文雄,1965,《中國外銷退稅制度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論文出版。
李易駿、古允文,2003,〈另一個福利世界?東亞發展型福利體制初探〉。《台灣社會學刊》31:189-241。new window
李國鼎,1976,〈賦稅政策與賦稅改革〉。頁233-240,收錄於楊必立編,《台灣財政改革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new window
李國鼎,1994,〈財稅人員應有的責任與修養〉。頁227-231,收錄於茅家琦等編,《台灣的財政金融與稅制改革》。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李國鼎、陳木在,1987,《我國經濟發展策略總論》。台北:聯經出版。
李庸三、陳上程,1995,〈台灣金融發展之回顧〉,頁3-42,收於許家棟編,《台灣貨幣與金融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李滿治等七人著,2001,《強化我國問題金融機構處理機制之研究》,台北: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編印
周添城、林至誠,1999,《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機制》。台北:聯經出版。new window
林文蘭,2001,《生命商品化的社會基礎與運作機制:以戰後台灣人身保險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鴻、陳俊全,2005,〈全民健保體制下弱勢族群照護措施之檢討與財源籌措〉。《台灣社會福利學刊》4(2):1-48。new window
林美莉,2005,《西洋稅制在近代中國的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林國明,1997,〈國家與醫療專業權力:台灣醫療保險體系費用支付制度的社會學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1:77-136。new window
林國明,2000,〈民主化與社會政策的公共參與:全民健保的政策形成〉,頁135-175,收錄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出版。new window
林國明,2002,〈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1。new window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出版。new window
林萬億,1999,〈社會福利民營化:停看聽〉,頁244-278,收於林萬億等著,《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五南。
林萬億,2000,〈社會抗爭、政治權力資源與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一九八0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收錄於蕭新煌、林國明編,2000,《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Pp.71-134。台北:巨流。new window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出版。
林萬億等著,1995,《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出版。
邱創煥,1986,《社會福利與民生》。台中:台灣省政府。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2:119-182。new window
施建生,2004,〈財政社會學的探索〉,《經濟前瞻》。94:108-111。
柯木興,1986,《社會保險》,台北:中國社會保險學會。
段承璞等,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
孫克難,1990,〈當前臺灣財政問題的檢討〉,《經濟前瞻》。5(4):23-29。
孫克難,1993,〈財政收支〉,《經濟前瞻》。第29號。
孫克難,1994,〈公共投資、社會福利與財政赤字〉。《經濟前瞻》9(1):128-132。
孫克難,1996,〈政府財政、賦稅革新與國家競爭力〉。《經濟前瞻》11(5):110-117。
孫克難,2000a,〈賦稅制度與經濟發展--臺灣經驗的探討〉。《財稅研究》32(1):1-34。new window
孫克難,2000b,〈加稅、減稅與稅制改革〉。《經濟前瞻》72:54-59。
孫克難,2000c,〈財政收支、赤字與經濟成長〉。《稅務研究》32(4):1-21。
孫克難,2002a,〈財政失衡、財政改革與財政紀律〉。《經濟前瞻》79:69-74。
孫克難,2002b,〈稅制改革的政治經濟分析〉。《經濟前瞻》82:58-62。
孫克難,2002c,〈重建臺灣財政的新面貌〉。《經濟前瞻》84:34-38。
孫克難,2002d,〈「財政改革委員會」的運作與功能〉。《新世紀智庫論壇》 18:88-102。孫克難,2003a,〈稅制改革應有的理念與作為〉。《經濟前瞻》90:42-47。
孫克難,2003b,〈臺灣的財政改革--背景、內涵與瓶頸突破〉。《經濟前瞻》86:46-51。
孫克難,2004,〈關鍵時刻的關鍵改革---對新任政府財政改革的期許〉。《經濟前瞻》53-59。
孫克難,2008,〈賦稅改革應展現格局迎接挑戰〉。《經濟前瞻》119:78-87。
徐仁輝,1999,〈有效建立政府債務管理制度〉,頁403-443,收錄於于宗先、孫克難主編,《財政平衡與財政改革---台灣經驗的評價》。台北:中經院出版。
徐偉初、黃世鑫、錢聲遠、宋秀玲、王文煌、李新仁等,1989,《各國賦稅改革之比較分析》。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編印。
財政部編印,2000,《當前財政問題研討會實錄》。財政部。
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1989,《我國家庭稅負意識調查》。台北: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編印。
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編印,1989,《賦稅改革總報告書》。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
高承恕、吳宗昇,2002,《股市建構的社會基礎:散戶的世界Ⅰ》,2002年台灣社會學年會。
高承恕、吳宗昇,2002,《資訊知識與社會限制:散戶的世界Ⅱ》,2003年台灣社會學年會。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199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new window
崔國華,2004,《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財政金融政策》。台北:商務出版。
張則堯,1993,《財政學概要》。台北:三民書局出版。
張茂森,1992,《二千萬人的抉擇》。台中:台灣日報社。
張嘉仁,2008,《由財政社會學探討我國的財政赤字問題》。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慶輝,1984,《直接稅與民生主義均富思想》。台北:陽明山莊。
張鏡予,1971,〈民生主義與社會安全制度〉,頁25-44,收於周建卿編,《社會安全論叢(第一集)》。台北:水牛出版。
許介鱗,1995,〈日據時期的政治措施〉。頁223-290,收錄於李國祁主編,《台灣近代史:政治篇》。台灣省文獻會出版。
連戰,2000,《連戰的主張》。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陳小紅,1990,〈台灣光復四十五年來的社會變遷:回顧與前瞻〉,收於《台灣光復四十五年專輯:現代化福利社會的實現》。台灣省新聞處編印。
陳小紅,1998,〈社會保險〉,頁113-164,收錄於詹火生、古允文編,《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厚生基金會。
陳松興、阮淑祥,2003,《一兆元黑洞?為台灣金融重建工程把脈》。台北:天下出版。
陳聽安,1988,〈如何健全所得稅稅基, 促進稅負公平合理〉,《財稅研究》。20(5):7-13。new window
陳聽安,1995a,〈當前社會福利決策及改善之道〉,《保險專刊》。40:8-11。new window
陳聽安,1995b,〈租稅政策的變革與影響〉。頁193-231,收錄於高希均、李誠主編,《台灣經驗再定位》。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陳聽安,1997,〈臺灣地區財稅制度政策現代化之歷程及展望〉,《現代化研究》。11:67-78。
陳聽安,1999,〈賦稅改革與財政健全〉,頁249-302,收於于宗先、孫克難主編,《財政平衡與財政改革:台灣經驗的評價》。台北:中經院出版。
傅立葉,1993,〈台灣社會保險制度的本質〉。《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五期。new window
彭百顯,1995,〈財政〉。頁405-488,收錄於李國祁主編,《台灣近代史:經濟篇》。台灣省文獻會出版。
華英惠,2003,《贏戰金融危機》。台北:聯經出版。
黃仁德、胡貝蒂,2005,〈台灣租稅獎勵實施成效的評估〉。《財稅研究》 37(2):1-42。new window
黃世鑫,1996,〈瑞典能!我們為什麼不能?--談國家財政重整、預算改革、與政治改造〉,《政策月刊》。16:4-5。
黃世鑫,2000,〈跨世紀財政赤字問題--財政社會學之剖析〉,《華信金融季刊》。12:35-68。
黃世鑫,2007,〈戰爭、軍備、民主與國家財政預算:轉型正義的困境〉,《新世紀智庫論壇》。39:131-140。
黃世鑫、郭建中,2006,〈合理改善政府財政結構?--權力v.s.理性,價值v.s.科學〉,《研考雙月刊》。30(6):77-92。
黃松榮,1980,《我國現行關稅制度改進之研究》。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黃崇憲,2005,《從鑲嵌自主性到正當性危機:台灣發展型國家轉型的財政社會學分析》,發表於「國家與現代性:現代性與台灣政治/經濟轉型」,東海大學社會系主辦,2005年7月16日。
黃崇憲,2008,〈利維坦的生成與傾頹:台灣國家研究範例的批判性回顧〉,頁321-392,收錄於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群學出版。new window
黃通、張宗漢、李昌槿合編,1987,《日據時代台灣之財政》。台北:聯經出版。
黃靜嘉,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出版。new window
黃耀輝,2001,〈財政健全與經濟成長可以兩全其美〉。《華信金融季刊》13(3):95-115。
黃耀輝,2007,〈財政改革的契機與方向〉。《經濟前瞻》第113期。
楊力宇,1996,《有容乃大:連戰從學者到閣揆之路》。台北:商週文化出版。
楊必立,1976[1963],〈台灣之所得稅〉,頁11-23,收於楊必立主編,《台灣財稅改革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楊必立主編,1976,《台灣財稅改革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經濟日報編印,2007,《中華民國97年金融證券年鑑》。台北:聯經出版。
詹火生、古允文,1998,〈社會政策與經濟政策的整合---超越魚與熊掌之爭〉,頁3-20,收錄於詹火生、古允文編,《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厚生基金會。
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2003,《綜合所得稅申報制度之改革》。台北: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編印。
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八十八年度專案研究小組,2000,《近年來我國發生之金融危機專案研究調查報告》。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編印。
裴元領,2000a,〈國債的結構轉型:論1980-90年代台灣的政府經常門與持續擴大的國債問題〉,《思與言》。38(2):1-40。new window
裴元領,2000b,《台灣的日常生活結構:對1980-1998年社會經濟史的考察》,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劉大中,1975[1968],〈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座談會報告全文〉。頁1-13,收錄於劉大中先生紀念會編印,《劉大中賦稅改革言論集》。台北:劉大中先生紀念會。
劉大中,1975[1968],〈改進所得稅兩項草案要點釋疑〉。頁14-23,收錄於劉大中先生紀念會編印,《劉大中賦稅改革言論集》。台北:劉大中先生紀念會。
劉大中,1975[1969],〈我們在怎樣改革賦稅制度〉。頁51-57,收錄於劉大中先生紀念會編印,《劉大中賦稅改革言論集》。台北:劉大中先生紀念會。
劉大中,1975[1969],〈賦稅改革工作的進展〉。頁40-45,收錄於劉大中先生紀念會編印,《劉大中賦稅改革言論集》。台北:劉大中先生紀念會。new window
劉大中,1975[1970],〈賦稅改革的成就和展望〉。頁58-71,收錄於劉大中先生紀念會編印,《劉大中賦稅改革言論集》。台北:劉大中先生紀念會。
劉大中,1976[1970],〈賦稅改革之目標、原則及推進程序〉。頁195-231,收錄於楊必立編,《台灣財政改革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
劉汝森,1985,《關稅制度與報關業務》。台北:環球書局出版。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1992,《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出版。
劉進慶著、王宏仁等譯,2001,《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
劉壽祥,1993,〈貨幣金融: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展望〉,《經濟前瞻》。第29號。
蔣碩傑,1988,吳惠林摘譯,〈經濟起飛成功的關鍵〉。《經濟前瞻》 11:3-5。
蔡維音,2008,《全民健保財政基礎之法理研究》。台北:正典出版。
鄭文輝,1992,《我國預算收支與經濟發展之關連》。台北:行政院經濟計畫委員會。
鄭文輝,1999,〈社會福利、經濟發展與財政平衡〉,頁303-356,收於于宗先、孫克難主編,《財政平衡與財政改革:台灣經驗的評價》。台北:中經院出版。
鄭為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1-68。new window
鄭清霞、鄭文輝,2005,〈我國社會保險被保險人財務負擔與政府補助之探討〉。《台灣社會福利學刊》4(1):51-94。new window
盧政春,1995,〈利益團體與社會福利資源分配---透視我國軍公教福利〉,頁208-262,收錄於林萬億等著,《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出版。new window
蕭全政,1997,《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業強出版社。
賴英照,1997,《台灣金融版圖之回顧與前瞻》。台北:聯經出版。new window
賴清祺,1999,〈近十年來台灣財政的問題、特質與改革內涵〉,頁107-166,收於于宗先、孫克難主編,《財政平衡與財政改革:台灣經驗的評價》。台北:中經院出版。
薛心鎔,1996,《變局中的躍進:俞國華的政院五年》。台北:正中書局出版。
謝美華,1989,〈談游資與建設公債〉,頁128,《經濟前瞻》。第十四號。
瞿宛文、安士敦,2003,《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台北:聯經出版。
羅金義、王章偉合編,1997,《奇蹟背後:解構東亞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蘇耀昌、趙永佳,1997,〈綜編當前關於東亞發展的幾種觀點〉。頁1-24,收錄於羅金義、王章偉合編,《奇蹟背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出版。

英文書目

Amsden, Alice, 1979, “Taiwan’s Economic History: a Case of Etatisme and a Challenge to Dependency Theory.” Modern China, 5(3): 341-80.
Amsden, Alice,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Pp. 78-107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ited by Peter Evans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msden, Alice, 1989, Asia’s Next Giant.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sden, Alice, 2001, The Rise of “The Rest”: Challenges to the West from Late-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rdant, G., 1975, “Financial Policy and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of Modern State and Nations.” Pp.164-242.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Edited by Charles Till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arry, Andrew, Osborne, Thomas, and Rose, Nikolas, 1996, “Introduction.” Pp.1-17. in Foucault and Political Reason: Liberalism, neo-liberalism and rationalities of government. edited by Andrew Barry, Thomas Osborne and Nikolas Rose. London: UCL Press.
Baudrillard, Jean著、林志明譯,2001,《物體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eck, Ulrich著、汪浩譯,2003,《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台北:巨流出版。
Berstein, Peter L.著、張定綺譯,1998,《與天為敵:人類戰勝風險的傳奇故事》。台北:商業週刊出版。
Block, Fred著、林宗弘等譯,2004,《後工業機會:一個批判性的經濟社會學論述》。台北:群學出版。
Bonner, William, and Wiggin, Addison著、李莉、石繼志譯,2009,《債務帝國》。北京:中信出版社。
Bourdieu, Pierre, 1994, “Rethinking the State: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Bureaucratic Field.” Sociological Theory12(1):1-18.
Boyer, Robert, 2000, “Is a finance-led growth regime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Fordism? A preliminary analysis”. Economy and Society 29(1):111-145.
Braun, R., 1975, “Taxation, Sociopolitical Structure, and State-building: Great Britain and Brandenberg-Prussia.” Pp.243-327.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Edited by Charles Till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urke, Peter, 2003[2000], 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台北:麥田出版。
Campbell, J., 1993, “The State and Fiscal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163-185.
Chambon, Adrienne, S., Irving, Allan, and Epstein, Laura主編,2005,王增勇等譯,《傅柯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Cheng, Tun-Jen, 1993, “Guarding the Commanding Height: The State as Banker in Taiwan.” Pp.55-92 in The Politics of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dited by S. Haggard, C. H. Lee, and S. Maxfield.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ean, Mitchell, 1999, Governmentality: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London, New Delhi: Sage.
Donzelot, Jacques, 1988, “The promotion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Society. 17(3):395-427.
Dore, Ronald著、李岩、李曉樺譯,2002,《股票資本主義:福利資本主義---英美模式 vs. 日德模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Esping-Andersen, Gosta著、古允文譯,1999,《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台北:巨流出版。
Esping-Andersen, Gosta編著、周曉亮譯,2003,《轉變中的福利國家》。重慶:重慶出版社。
Eva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wald, Franςois, 1991, “Insurance and risk” Pp.197-210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NY: Vintage.
Foucault, Michel, 1980, Power/Knowledge. edited by Colin Gordon, Brighton: Harvester.
Foucault, Michel, 1988, “Politics and reason.” Pp.57-85. in Lawrance D. Kritzman, ed., Michel Foucault: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7-84. NY: Routledge.
Foucault, Michel, 1991[1978], “Governmentality.” Pp.87-104.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ichel著、王德威譯,1993[1969],《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
Foucault, Michel著、余碧平譯,2002,《性經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9[1975],《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Foucault, Michel著、錢翰譯,1999[1976],《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著、胡宗澤、趙力濤譯,2005,《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Goldscheid, Rudolf. 1958[1925].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Public Finance.” Pp.202-213. 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Edited by Richard A. Musgrave and Alan T. Peacock. NY: ST Martin’s Press.
Gordon, Colin, 1987, “The Soul of Citizen: Max Weber and Michel Foucault on Rationality and Government.” Pp.293-316. in Max Weber, 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 edited by Sam Whimster and Scott Lash. London.
Gordon, Colin, 1991, “Governmental Rationality: An Introduction.” Pp.1-51.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ugh, Ian著、古允文譯,1995[1979],《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台北:巨流出版。
Hanson, Jon著、許家宜譯,2005,《好債,壞債》。台北:天下雜誌出版。
Hobson, J., 1997, The Wealth of States: A Comparative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lliday, Ian, 2000, “Productivist Welfare Capitalism: Social Policy in East Asia.” Political Studies. 48: 706-723.
Hood, Christopher著、彭勃、劭春霞譯,2004[1998],《國家的藝術:文化、修辭與公共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su, Kan-Lin, 2002,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aiwanese Developmental State, 1949-1999.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Lancaster University.
Huang, Chung-Hsien, 2002, Route through/to Flexible Accumulation: Retooling the Development State and the Remaaking of Amoebic Capitalism in Taiwan.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Janoski, Thomas, Alford, Robert, Hicks, Alexander and Schwartz, Mildred, A., (ed) 2005, 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Sociology: States, Civil Society, and Globalizati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ssop, Bob, 1990a, “Regulation theorie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Economy and Society19(2):153-216.
Jessop, Bob, 1990b, “The State as Political Strategy.” in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London: Polity.
Jessop, Bob, 1995, “The regulation school, governance, and post-Fordism: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Economy and Society. 24:307-333.
Jessop, Bob, 2002, The Future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Polity Press.
Johnson, Chalmers, 1982,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s: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Chalmers, 1999,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Odyssey of a Concept.” Pp. 32-60 in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edited by Meredith Woo-Cuming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eynes, Maynard, John著、陳林堅等譯,1992,《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台北:時報出版。
Kiyosaki, Robert T.著、楊軍、楊明譯,2000,《富爸爸與窮爸爸》。高寶國際集團出版。
Krugman, Paul著、周翠如譯,2009,《減稅圖利了誰:克魯曼減稅經濟學》。台北:時報出版。
Lemke, Thomas, 2007, “An indigestible meal? Foucault, governmentality and state theory” Distinktion. No.15:43-64.
Loriaux, Michael, 1997, “The End of Credit Activism in Interventionist States.” Pp.1-16. in Capital Ungoverned: Liberalizing Finance in Interventionist State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ann, Michael著、陳海宏等譯,2007,《社會權力的來源(第二卷)》。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Mann, Michael著、劉北成、李少軍譯,2002,《社會權力的來源(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Mauss, Marcel著、汲喆譯,2002,《禮物:古式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Moffatt, Ken著、范燕燕譯,2005,〈福利接受者的監視與管控〉,頁219-293,收於Chambon, AdrienneS., Irving, Allan, and Epstein, Laura主編,王增勇等譯,《傅柯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O’Connor, James, 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Y: ST. Martin’s Press.
O’Malley, Pat, 1996,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Pp.189-207 in Foucault and Political Reason: Liberalism, neo-liberalism and rationalities of government. edited by Andrew Barry, Thomas Osborne and Nikolas Rose. London: UCL Press.
Olssen, Mark, 2006,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neoliberal control: lifelong learning, flexibility and knowledge capital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Vol.25(3):213-230.
Onis, Ziya, 1991, “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State.” Comparative Politics 24: 109-126.
Pearce, Frank and Valverde, Mariana, 1996, “Introduc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25(3):307-309.
Peck, Jamie and Tickell, Adam. 1994. “Searching for a new institutional fix: the after-Fordist crisis and the global-local disorder.” Pp.280-315, In Post-Fordism: A Reader. edited by Ash Amin. Oxford: Blackwell.
Rose, Nikolas, 1993, “Government, authority, and expertise in advanced liberalism.” Economy and Society. 22(3):283-299.
Rose, Nikolas, 1996a, “Governing ‘advanced’ liberal democracies.” Pp.37-64. in Foucault and Political Reason: Liberalism, neo-liberalism and rationalities of government. edited by Andrew Barry, Thomas Osborne and Nikolas Rose. London: UCL Press.
Rose, Nikolas, 1996b, “The death of the social? Refiguring the territory of government.” Economy and Society. 25(3):327-356.
Ruhl, Lealle, 1999, “Liberal governance and prenatal care: risk and regulation in pregnancy.” Economy and Society. Vol.28:95-117.
Scott, James C.著、王曉毅譯,2004,《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Shiller, Robert著、羅耀宗譯,2003,《新金融時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Skocpol, T., 1985, “Introductio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Pp.3-44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ited by P. Evans, D. Rueschmeyer, and T. Skocpol.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art, Barry, 1998[1985], 蔡采秀譯,《傅柯》。台北:巨流出版。
Stenson, Kevin, and Watt, Paul, 1999, “Governmentality and ‘the Death of the Social’?: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 Texts in South-east England.” Urban Studies. Vol.36(1):189-201.
Stiglitz, Joseph E.,2002,李明譯,《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台北:大塊文化出版。
Swedberg, Richard, 2003, Principles of Economic Sociolog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ylla, Richard, Tilly, Richard and Tortella, Gabriel著,2002,呂剛譯,《國家、金融體制與經濟現代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Valverde, Mariana, 1996, “‘Despotism’ and ethical liberal governance.” Economy and Society. 25(3):357-372.
Wade, Robert,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ng, Jenn-Hwan. 2004. Exportism in Decoupling: A Regulationist Approach to Taiwan’s Trajectory of Growth and Crisis.
Weber, Max, 2004, 康樂等譯,《經濟與歷史;支配的類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Weir, Margaret, and Skocpol, Theda, 1985, “State Structures and the Possibilities for ‘Keynesian’ Responses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Swede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Pp.107-163.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ited by Peter Evans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ss, Linda, and Hobson, John, 1995, Stat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Cambridge: Polity.
Weiss, Linda, ed., 2003, 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Bringing Domestic Institutions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o-Cumings, M., ed., 1999,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Zhao, Dingxin, and John A. Hall, 1994, “State Power and Patterns of Late Development: Resolving the Crisis of the Sociology of Development.” Sociology 20:211-29.
Zysman, John, 1983, Government, Markets, and Growth---Financial Systems and the Politics of Industrial Chang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