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 : 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
作者:徐亞湘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南天
集叢:南天臺灣研究叢書;19
ISBN:9576386829
主題關鍵詞:戲劇臺灣日據時期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1) 博士論文(5) 專書(4)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7
期刊論文
1.吳春暉(1960)。艋舺業餘樂概況。臺北文物,8(4),75-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瀛濤(1960)。日據時期出版界槪況。臺北文物,8(4),4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衡道(1992)。日據時期大稻埕的福州移民。臺北文獻,99,109-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華斌(1999)。20世紀的中國戲劇史研究。戲史辨,284-3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揚坤(2004)。改良採茶與採茶改良。臺灣戲專學刊,9,263-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亞湘(1995)。客家採茶戲名旦--阿玉旦。臺灣的聲音--臺灣有聲資料,2(2),28-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保宗(1942)。臺南音樂。民俗臺灣,2(5),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丙丁(1955)。臺南地方戲劇。臺南文化,4(3),1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美枝(2002)。試論客家大戲。臺灣戲專學刊,4,79-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玲瑤(1946)。音樂座談會記錄。臺灣文化,1(3),27-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見川(19990300)。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的歌仔戲--兼談其起源問題。宜蘭文獻雜誌,38,77-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范揚坤(2000)。穿梭北管亂彈與京劇--玉如意許嘉鼎先生的早年追憶。彰化藝文,7,2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元皓(20030600)。「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中「京劇」部分的討論。民俗曲藝,140,213-2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慧珍(20041200)。日治時期臺灣藝妲之演出及其相關問題探討。民俗曲藝,146,219-2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一剛(1960)。日據初期的習俗改良運動。臺北文物,9(2/3),1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亞湘(19950200)。寶島第一京班--被遺忘的「宜人園」。表演藝術,28,5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良哲(19990300)。由落地掃到歌仔戲--日治時期歌仔戲發展過程初探。宜蘭文獻雜誌,38,3-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龍廷(19971200)。臺灣化的布袋戲文化。臺灣風物,47(4),37-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君玉(19550505)。日據時期台語流行歌概略。臺北文物,4(2),2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呂訴上(19541200)。光復後的臺灣劇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臺北文物,3(3),74-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邱坤良(20010500)。臺灣近代戲劇/電影發展及其互動關係--以臺北永樂座為中心。民俗曲藝,131,169-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士儀(1995)。歌仔戲的興起:對田野調的幾點看法。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文建會 (會議日期: 1995/10/19-1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秀婷(1999)。臺灣客家改良戲的演出特色--以戲園表演場域。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臺灣政府文化處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石婉舜(2004)。禁鼓樂的年代:中日事變後臺灣戲劇發展的再認識(1937-1945)。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家臺灣文學館 (會議日期: 2004/6/19-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永昌(2005)。臺南市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振宏(2005)。大橋頭「復興社」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聖峰(2002)。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珊珊(2003)。新竹市亂彈子弟與皮黃票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于寬(2004)。1930年代臺灣藝旦的音樂活動--以《三六九小報》為主要分析文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曙綺(2005)。從報紙廣告看戰後(1945-1949)台灣商業劇場的演劇生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婉舜(2002)。一九四三年臺灣「厚生演劇研究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美齡(2005)。一段女性表演史研究--以日治時期台灣藝妲戲與查某戲為論述中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昭文(2001)。台灣戰後初期的亂彈班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智浩(1997)。日治末期(1937-1945)臺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組織到皇民奉公會(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啟豐(2004)。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旭東、楊志烈、楊忠(1989)。中國戲劇管理體制概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戲曲志•福建卷編輯委員會(1993)。中國戲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明光(2003)。海上舊夢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經世新報社(1994)。臺灣大年表。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辛廣偉(2001)。臺灣出版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理州(1993)。改造日本的啓蒙大師--福澤諭吉傳。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浮生(1980)。春申梨園史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獻延(1971)。梨園瑣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astrup, Kirstin、賈士蘅(2005)。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東洋音樂學會(1968)。南洋•臺灣•沖繩音樂紀行。東京:音樂之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趼人(1987)。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臺北:博遠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麗紅、李國俊(2000)。臺灣高甲戲的發展。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獻堂(1994)。灌園先生日記。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洪惟助(1996)。桃園縣傳統戲曲與音樂錄影保存及調研究計畫報告書。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姚旭峰(2003)。梨園海上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忌(1999)。戲史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忌(2002)。戲史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施懿琳(2002)。從沈文光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Johnson, Paul、楊正潤(2004)。所謂的知識份子。臺北:究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翁佳音(2002)。異論臺灣史。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亞湘(2001)。長嘯--舞台福祿。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彙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井出季和太、黃富三、李翠萍(1997)。興味の臺灣史話。臺北:林本源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連橫(2002)。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南投:雅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龍(2002)。中國近代中國戲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守仁(1999)。香港粵劇導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藍谷(2002)。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論述稿。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藍谷(2002)。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田野記錄。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許常惠(1997)。彰化音樂發展史:論述稿。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傅謹(2005)。20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臺北:國家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賀伯特.畢克斯、林添貴(2002)。裕仁天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麗俊(2004)。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所(1995)。歌仔戲資料彙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Jenkins, Keith、賈士蘅(2003)。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建成(1995)。臺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福建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2001)。文史資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禎(2005)。民間戲劇與戲曲史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蔡郁琳(2004)。南管音樂口述歷史訪談撰寫計畫期末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豪澤爾、居延安(1990)。藝術社會學。臺北:雅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謝國興(2000)。府城紳士:辛文炳和他的志業。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豐田英雄(1936)。臺灣新聞閱覽。臺北: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蘇玲瑤(1999)。塹城南音舊事。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張永堂(1993)。新竹市耆老訪談專輯。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Said, Edward William、王志弘(2003)。東方主義。臺北:立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張京媛(2004)。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邱坤良(2004)。臺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楊渡(1994)。日據時期臺灣新劇運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馬逢洋(1996)。上海:記憶與想像。上海:文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鄭德慶(2001)。看見老高雄。高雄:高雄市新聞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95)。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Fanon, Frantz Omar、陳瑞樺(2005)。黑皮膚,白面具。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許俊雅(1998)。日據時期臺灣小説選讀。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蔣渭水、王曉波(2005)。蔣渭水全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Slater, Don、林祐聖、葉欣怡(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臺北市:弘智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李永熾(1991)。日本式心靈--文化與社會散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盧漢超、段錬、吳敏、子羽(2004)。霓虹燈外:20世紀初日常生活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林進發(1924)。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許雪姬、薛化元、吳文星、張淑雅(200405)。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文建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呂赫若、鍾瑞芳、陳萬益(2004)。呂赫若日記。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陳柔縉(2005)。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河竹繁俊、郭連友(2002)。日本演劇史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陳健銘(1995)。野台鑼鼓。臺北板橋: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葉龍彥(2004)。臺灣老戲院。臺北:遠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陳耕、曾學文(1995)。百年坎坷歌仔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濱田秀三郞(1943)。臺灣演劇の現状。東京:丹青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又吉盛清、魏廷朝(1997)。日本殖民下的臺灣與沖繩。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陳郁秀、孫芝君(2000)。張福興--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臺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林美容(1997)。彰化媽祖信仰圈的曲館。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周婉窈(2000)。臺灣歷史圖說。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林美容(1997)。彰化縣曲館與武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Storey, John、周素鳳、李根芳(2004)。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李天祿、曾郁雯(1991)。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李國俊、徐亞湘(1998)。桃園縣四平戲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江武昌、林鶴宜、李坤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楊馥菱、曾永義(2002)。臺灣歌仔戲史。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石婉舜(2003)。林摶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艾德華‧薩伊德、單德興(200401)。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徐城北(1999)。京劇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南博、邱琡雯(2003)。日本人論:從明治維新到現代。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Hershatter, Gail、韓敏中、盛寧(2003)。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張庚、郭漢城(1998)。中國戲曲通史。臺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陳正祥(1997)。臺北市誌。臺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林滿紅(1994)。四百年來的兩岸分合:一個經貿史的回顧。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張發穎(2004)。中國戲班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王安祈(20020000)。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梁華璜(2001)。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日據時代臺閩關係史。臺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趙祐志(19980000)。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若林正丈、吳密察(2004)。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遠流臺灣館(2000)。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若林正丈、吳密察(2000)。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據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鈴木清一郎、馮作民、高賢治(1989)。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邱坤良(19920000)。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臺灣總督府(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劉捷、林曙光(1994)。臺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臺灣總督府(1994)。臺灣日誌。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林滿紅(20020000)。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林鶴宜(20030000)。臺灣戲劇史。國立空中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邱旭伶(19990000)。臺灣藝妲風華。臺北:玉山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吳克泰(2002)。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黃富三(19950000)。臺北建城百年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銀華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邱婷(1995)。明華園--臺灣戲劇世家。臺北:獨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林鋒雄(1995)。中國戲劇史論稿。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吳紹蜜、王佩迪(1999)。蕭守梨生命史。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黃心穎(1998)。臺灣的客家戲。臺北: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曾永義(19880000)。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曾永義(20000000)。戲曲源流新論。臺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容世誠(19970000)。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社群。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1934)。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李永熾(1992)。日本近代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洪敏麟(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邱貴芬(20030000)。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徐亞湘(20000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矢內原忠雄、周憲文(2003)。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海峽學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岩崎潔治(1912)。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岩崎潔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吳密察(19940000)。臺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黃靜嘉(20020000)。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于桂芬(2003)。西風東漸:中日攝取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陸萼庭(20050000)。清代戲曲與崑劇。臺北:國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1996)。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鶴宜(2000)。從戲種的歷史進程看日據時期歌仔戲唱片的價值。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得時(1993)。談談臺灣的鄉土文學。評論集。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永彬(2001)。從「風月」到「南方」--論析一份戰爭期的中文文藝雜誌。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總目錄.專論.著者索引。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