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華民國現代國家基本結構的成全
作者:王之相
作者(外文):Jy-Shang Wa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趙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現代國家 意識型態 民族主義 經濟動員 軍事 警察 官僚資本 文明民間團體國民黨軍中小企業國民教育四大範疇modern stateideologynationalismeconomic mobilizationmilitarypolicebureaucratic capitalcivi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3
一、 問題與假設
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之後,何以能夠迅速發展而與大陸時期表現有著極大差異,其原因不能單就1949年以後國民黨政府推動種種「煥然一新」的政策來解釋。國民黨政府刻意追求成為現代國家的意圖和政策,可能在1949年前的大陸,特別是1930年代之後的南京政府時期,就已經在相關領域逐漸累積了一定的基礎與經驗,並隨著時空環境的轉變,最後才在台灣真正落實以往所無法實現的構想。所以中華民國建立現代國家的完整歷史,必須在1930年代到1950年代這樣的時間架構(time frame)之下,考察跨越1949年前後許多不斷積累的連續發展,如此才能:
將1949年之前大陸中國種種「嘗試╱錯誤」現象,以及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社會變遷,賦予一定的歷史定位,並且將大陸到台灣銜接在同一階段性歷程之中;同時
‚藉個案歷史的回溯,理解中華民國建構現代國家之獨特過程,既與西方現代國家理論與實踐相互對比,亦可作為鑑別國家轉化的觀察依據之一。
二、 方法與架構
特定時間架構下,中華民國力謀動員社會資源以同時追求
內部統治之壟斷與因應內外戰爭壓力,故而以歷史社會學
途徑回溯其經濟、軍事、政治與意識型態四大範疇在大陸
和台灣的動員過程,遂構成考察中華民國建立其現代國家
四項基本結構的歷史線索。
‚為求於有限篇幅中有效說明四大範疇動員過程,經濟動員以國營(含專賣)事業及公私資本關係、軍事動員以徵兵制度與組織動員、政治動員以警察制度及農村組織化、意識型態動員以民族主義與文明概念之互訓,作為集中解析之對象。
ƒ基於動員乃是「國家╱社會」關係的特定現象,而中華民國終於台灣遂成現代國家之大願,所以經由日本國家動員後的台灣社會遺制,如何有助於國民黨國家發展其基層性權力而達致四大範疇的有效壟斷,也就成為整體論述之不可忽視的一環。這也意味著無論就日本對於中國、台灣的影響、或者國際學習角度而言,日本建立現代國家的歷程也有涉及與參照的必要,期能於比較之中釐清東亞國家於建立現代國家相關政策之基本邏輯。
三、 經濟動員
1928年之前軍閥割據局面導致中央政府無法置喙各地稅收,龐大軍事開支迫使各個政府自行設法填補無盡需求,無有制度化國家財政可言。北伐武力依賴特定工商財團取得財政優勢而統一中國,既脅迫又依賴特定私人資本以求勉強維持局勢。
南京政府表面統一中國,中國社會工商發展極為有限,但土地稅收也不能實質普遍徵收。但此時國家層級之全國性財政制度開始陸續建立,清除流通關卡、統一流通貨幣,試圖建立由國家壟斷的資源汲取體系;雖然國家財政主要目的仍在提高稅收以支付軍費及貸款債務,無有餘力進行大規模經濟發展,但國家主導之基礎建設、經濟調查和制度規劃,在戰前也粗具規模。
抗日戰爭一方面使中國經濟備受重創,但另一方面卻也逼迫重慶政府勉力開發「七分經濟、三分軍事」之行政能力,戰時東南沿海工業的選擇性西遷,即是國家主導經濟的典型表現。中央政府於戰時經濟中掌控金融,特定組織結合公私資本於後方所創設軍事性為重之各型壟斷性事業,以及專賣組織的設置,則是國家能力的鍛鍊與升級。其初步結果雖然旋即為軍事開支所吞噬,但過程中卻培養出若干制度性規劃經驗及相關人力資源,留待後來運用在台灣。
台灣在日本統治下各項基本經濟基礎設施日漸完備,其國營事業與緊密之專賣事業為總督府提供穩定財政收入,同時經濟利權的分配也與政治統治相通。因應戰爭需求,台灣於1930年代逐步工業化。基本上,日本在台灣留下二元化產業結構,即散佈之中小企業與相對集中之大型日資企業,後者為日本本身各式國策公司與政商結盟關係之延伸,但於戰爭後期更進一步納入統制經濟而更形高度集中,作為日本軍事後勤之動員資源。
1949年之後,國民黨政府接收日本在台留下之集中動員遺制,配合大陸資本與經濟行政人力的移入與持續經營,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或擴充成為更龐大之國營事業網絡,作為經濟動員與發展的基礎,配合美援等相關條件之協助,繼續深化國家主導經濟之軍事性政策邏輯。國家鞏固財政收入之餘並順勢「收回主權」,排除大陸時期依賴特定私人資本而不得不任其滲透、佔用國家資本之官僚資本,國家、資本和技術官僚的關係轉化為新的形式,墊下1960年代民營工業生產指數開始超越國營事業、國家保持鑲嵌而自主的基礎。
四、 軍事動員
「兵由自招、餉歸自籌」乃是清末民初以來軍隊個人化的結構性原因,但它所造成軍閥割據的局面在1928年之後質實改變有限,然南京政府的北伐與統一中國,其貢獻在於「中止」而非「終止」這種地方軍事獨立的發散趨勢,並且開始局部謀劃國家徵兵之法律與相關制度,試圖扭轉中國近百年來中央政府似有實無的大勢。
抗日戰爭一方面加速了國民政府軍事制度化,另一方面卻也迫使尚未成熟之軍事動員制度,在運作為了應急而更加扭曲,加上其他行政配套的缺乏,徵兵的實踐和其他軍事後勤方面徒留諸多有待改進的經驗。同時也為應急圖存,槍口一致對外,即便對日抗戰期間重慶政府也沒有能夠作到軍事武力的壟斷。
唯有通過「轉進」來台的整軍與篩選過程,1949年後一支「單一化」(無論國民黨軍還是蔣軍)軍事武力才有機會成為事實;來台後軍事改革的趁勢遂行,加上台灣社會基礎軍事設施的完備,戶籍與役政制度的嚴密以及某種從軍文化的存在,使得徵兵制度在台灣得以循序推進而逐漸取代傳統集兵方式。中華民國至此正式揮別「封建的」軍事動員模式,蔣中正在台灣遂成君主式絕對主義政權。
雖然經過新文化運動的質疑,南京政府依然將教育拉回到現代中國以「反帝」和「救亡」為主軸之軍國民教育,並將民族主義與黨化意識型態灌注於國民教育之中。模仿其他現代國家的成例,政府為將青年軍事化而成為動員的資源,學校體系中的訓育、體育、童子軍、軍訓和黨國教育積極結合起來,並配合學校體系之外的三民主義青年團組織,企圖將全國青年納入動員體系而服務於民族戰爭。為此,相關的制度雖於摸索中逐步建立,但因經費、人力與組織監控能力不足,組織動員未必盡如國民黨政府所願而發揮效果,甚至自立門戶而脫離中央(黨)的控制,部分地反映出大陸中國整體治理能力上的闕漏空疏。
來到台灣後國民黨基於大陸失敗經驗而檢討改造,上述黨國教育、軍訓、童軍、體育等不僅依然積極運作,救國團更有效貫穿國防與教育領域,將青年置入更嚴密而細膩的軍事化組織動員之中。台灣人民經過1930年代開始性質相近之皇民化運動的強制鍛鍊,對於接踵而來的組織動員也習以為常,加上海峽軍事危機的恫嚇與台灣內部軍事、政治統治的鞏固,整個1950年代達到「軍政時期」的最高峰。
五、 政治動員
1936年南京政府試圖推動「裁團改警」計劃而未果。民初以來,軍閥割據情況不論,政府並無足夠行政和財力建構現代警察進行國家(大城市之外的)內部統治,縣級以下之區域基本上難見警察痕跡,地方綏靖及政令推動工作不得不依賴甚至委託在地經紀組織代為進行;國家愈意擴張職權,經紀組織反愈擴權,陷入惡性循環。抗日戰爭期間為利徵補兵員,地方經紀組織更加不可或缺而侵占國家權力。國民政府雖有意將現代警政制度化,但在軍事第一、及缺乏基層行政配套及國家財政不足的大環境下,警察淪為可有可無地位,僅在政治目的上顯現局部績效。
在日本統治下的警察,不僅對台灣人民控制嚴密,地方組織成為警察工具而非自主機關,警察權威得到高度尊重,且在戶警合一下戶籍及各類資訊掌握詳實,人民對於警察的政治動員角色亦高度配合。受惠於此一基礎,並於軍事安全漸能確保之環境,大陸移入之警力配合台灣在地警政人員與遺制,使警察得以迅速佈滿台灣各角落,並逐漸落實「軍警分工」之現代制度要求,使國民黨政府於鞏固統治權威之餘,也得以繼續貫徹或深化它在大陸時期無法落實之「通過警察指導社會生活」之現代國家使命。
民初以來,深入農村的行動多由民間團體自發進行,各自為政而缺乏中央政府整體規劃。南京政府成立之後,或以合作經濟的形式、或為剿滅共產黨,較為積極地將國家組織網絡深入農村,但催逼它加緊行動者仍是抗日戰爭所造成的糧食危機。國民政府於農業生產和農村金融方面創設組織培養人才,其結果純就經濟效益而言可能僅屬而杯水車薪,但就制度成長而言,則為爾後發展提供技術上的可貴經驗。然而戰時糧食、人力徵集過程的粗劣,卻也埋下共黨取得大陸政權之伏筆。
台灣於日本統治下,農會、水利和信用合作社系統已經蔚然可觀,以警察權威貫徹農技改革也司空見慣,台灣農民知識水準亦相對提高。國民政府以戰爭期間發展出來的初步組織,迅速善用、改良台灣農村組織之既有制度,並基於過往農村建設經驗(及預防共黨滲透)而妥善推行土地改革,配合地方精英之政治收編,終於使國家與每一農民之間出現直接的接觸與動員關係。在兼具監控社會及動員社會之雙重能力下,中華民國在台灣同時成為通用意義及特定意義下的「警察國家」。
六、 意識型態動員
南京政府成立之前,中國處於「失落的民族尋找失落的國家」之窘境,軍閥統治下國家面臨外來勢力入侵而毫無招架之力,較之清朝猶且不如,而中華民族自身也面臨重大的價值危機。作為民族自救之新文化運動對於建立國家之目標並無助益,其對「文明」概念之省察反而將民族認同陷於自我否定的泥沼。此時國家自身難保,並無統一運用民族主義之舞台。
南京政府在形式上扭轉了上述趨勢,統一的政權至少成為國家唯一的代表,反帝救亡的號召將國民黨國家的統治正當性推上高峰,三民主義意識型態也提供完整的民族與文明論述,新生活運動重新創造民族自我認同的文化傳統基礎,形成國民政府意識型態動員的基本策略與初步成果,同時也顯現非西方社會針對現代性衝擊的典型反應。
對日戰爭進一步成為鞏固領導中心與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外在助力,「國家民族」輪廓更為清晰;自抗戰併入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因勢利導而從被「文明」嘲笑的對象,翻轉成為「人類文明」的貢獻者,在國家領導下重拾民族信心。然而這般的成果乃是由對外民族戰爭狀態所撐持,一旦助緣消失,國民黨政府的統治正當性隨即遭到挑戰。
日本對台灣的統治,戮力於民族的同化與文明的同化,因為殖民民族即等同於文明傳教士。1920年代台灣社會政治運動雖然帶有民族反抗色彩,但也在日本帶來之現代文明的感染下,台灣人的認同內涵增添了大陸中國所沒有的素質,台灣現代氣息連帶形成對中國傳統文化之批判。1930年代漸次步入戰爭動員階段,加上台灣與大陸隔絕已久,新生代台灣青年的歷史記憶顯然有別於以往,日本當局在意識型態動員上取得更充分的領導權,歷史塑造出台灣人獨特的民族化歷程與現代文明經驗。
大東亞戰爭以及二二八事件擴大了中國╱台灣的認同差異,但國民黨政府來台鞏固其政治統治後,除了經由教育統制而統一語言、歷史與思想,並且沿用過去之成功經驗,藉著「外來威脅」(亡國滅種)、(冷戰)「文明貢獻」與「復興中華文化」(民族信心)之策略,以及蔣中正個人特殊之「民族強人」威望,以對抗中共威脅與消弭日本遺痕,試圖在台重建國家民族。同樣地,這種策略的湊效有賴於對台海戰爭風雲的現實與想像。一旦戰爭壓力漸漸鬆解,「民族」與「文明」的意義面臨重新詮釋的挑戰。
七、結論
中華民國通過經濟、軍事、政治和意識型態上的動員而終
於在1950年代在台灣完成現代國家的部分基礎,乃是它於1930年代起逐步建構或累積國家的制度與經驗並墊高國家能力之後,於台灣特定社會落實基層性權力的結果。大陸時期的努力雖然「有頭無身」甚至捉襟見肘,但是其階段性成就也不可輕視,有助於接收台灣之後在短期間內發展成為現代國家。
‚戰爭乃是中華民國現代國家歷程的「推手」,催逼中華民國政府在經濟、軍事、政治和意識型態動員上鍛鍊出初步的技術。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同樣也因為戰爭因素而通過類似之動員歷程的整理,而形成中國國家與台灣社會相互銜接的共通基礎。就此而言,中華民國建立現代國家(日本亦然)最為突出的性質,乃是以「戰爭國家」為基調,國家真實的成長乃是戰爭發展的結果。
ƒ如果廿世紀上半葉,中華民國的現代性乃是戰爭領導下的現代性,而戰爭無可避免乃是國家主義的專屬舞台,所以中華民國的現代性同時也就是國家主義的現代性。
„以「戰爭領導╱國家主義」為中心所成就之現代國家基本性格是:戰爭要求個人選擇立場服務國家、國家要求個人服從領導以利戰爭。為求國家的戰勝或免於戰敗,救亡的優先壓倒啟蒙的反省。
…實質戰爭的逐漸遠颺,使得上述中華民國現代國家基本性格在台灣陸續發生改變,但以戰爭動員為歷史棋局的對抗邏輯卻沉澱為政治文化,歷史的路徑依賴無法開脫。勝負即存亡的判然得失下,對抗的雙方各自獨立,獨立的雙方各求統一;救亡為先,啟蒙的空隙只有「壓不扁的玫瑰」。
The Formation of the basic structure of modern state in ROC can’t be simply attributed to KNT state after 1949. Certain inspiration and limited achievement have been erec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Mainland China. Such a way of thinking does not consider 1949 as something disrupting two different phases between mainland and Taiwan, but rather tries to link some continuities across 1949, mainly from Nankin government during 1930s to Taipei’s one during 1950s.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whole range of history, this dissertation also tries to combine Japan since 1868, Taiwan since 1895 and KMT regime since 1945.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learning and legacy leave those areas or historical periods under similar pressure of war, linking the common and separate feature of them.
Borrowing Mann’s four categories of social powers, this dissertation uses for dimension of mobilization to detest the monopolization of modern state in Japan, Taiwan and especially Republic of China. To focus on certain features, this dissertation refers economic mobiliza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capital-bureaucracy relationships, refers military mobilization to the practice of conscription and youth organization, refers political mobilization to modern police and rural organizations, refers ideological mobiliz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ism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war,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that ROC, as many other non-western state, has undergone the war-led modernity and the orchestra of statism. The urgent sense of rescue of nation overweighs the rational enlightenment, which becomes the legacy that is alive, perhaps, till now.
參 考 書 目

中文著(譯)作

王作榮、《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時報出版、1989年。
王曉衛&劉昭祥、《軍制史話》、國家出版社、2005年。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聯經出版、2003年。new window
王振輝、《中國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興起》、韋伯文化出版、1999年。
王德育,《台灣:苦悶的歷史》,前衛出版社,2000年。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8年。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巨流出版、2001年。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黎明文化出版、民國69年。
尹樹生、《合作經濟制度論叢》、文笙書局、民國66年。
田村貞雄、《殖產興業》、方智出版、民81。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53年。
矢內原中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帕米爾書局、1985年。
司馬遼太郎、《台灣紀行》、台灣東販出版、民國84年。
江口圭一、《中日十五年戰爭小史》、幼獅出版、民國85年。
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義的社會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竹內靖雄、《日本的終結》、先覺出版、1999年。
呂理州、《明治維新:日本邁向現代化的歷程》、遠流出版、民國83年。
呂理州、《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福澤諭吉傳》、遠流出版、民國82年。
李園會、《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史》、國立編譯館、2005年。
李英茂、《失落祖國的人》、晨星出版社、民國85年。
李作立、《退伍老兵回憶錄》、大方出版社、民國68年。
李永熾、《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水牛出版、民國80年。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
汪彝定、《走過關鍵的年代》、商周文化出版、民國80年。
吳若予、《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業強出版、1992年。new window
吳田泉、《台灣農業史》、自立晚報出版、1993年。
吳湘湘、《晏陽初傳》、時報出版、民國70年。
吳湘湘、《民國政治人物》第二集、傳記文學出版、民國71年。
何思瞇、《抗戰時期的專賣事業(1941-1945)》、國史館、民國86年。new window
沈宗翰、《農復會與我國農業建設》、商務出版、民國61年。
余玲雅、《戰後台灣公賣政策形成過程之研究》、高立出版、民國93年。
余英時、《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谷蒲孝雄、《台灣加工基地的形成》、人間出版、1992年。
波多野善大、《中國近代軍閥之研究》、金禾出版社、民國83年。
周谷城、《中國社會史論》、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周廣國、《日本海軍戰神山本五十六》、咖啡田文化館、2004年。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報系出版、民國78年。new window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允晨出版、民國91年。
林茂生、《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新自然主義出版、2000年。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稻鄉出版、民國85年。
信夫清三郎、《日本近代政治史》第二卷、桂冠出版、1990年。
段承璞編、《台灣戰後經濟》、人間出版社、1999年。
若林正丈、《台灣:分裂的國家》、月旦出版社、1994年。
胡夢華、「中國軍閥之史的敘述」、《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五輯、民國69年。new window
胡適、《胡適文存》、遠東出版、民國74年。
南方朔、《台灣政治的深層批判》、風雲時代出版、1994年。
原口清、《日本近代國家之形成》、水牛出版、民75年。
高承恕、《理性化與資本主義》、聯經出版、民國77年。
徐宗懋、《日本情結》、天下出版、1997年。
秦修好、《中外兵役制度》、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民國72年。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人間出版、2003年。new window
翁嘉禧、《台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復文圖書、1998年。
晏陽初、《晏陽初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孫中山、《國父全集》、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民國62年。
梁漱溟、《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卷一、魯南出版、民國76年。
唐明邦、《中國近代啟蒙思想》、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連雅堂、《台灣通史》卷23、台灣省文獻會編印、民國81年。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稻鄉出版、民國77年。
許介鱗、《日本政治論》、聯經出版、民66年。
許靜安、《台灣少年也》、法蘭克福工作室、2000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曉園出版社、民國83年。
郭為藩、《中華民國開國七十年之教育》、廣文出版、民國70年。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商務印書館、2002。new window
黃通、張宗漢、李昌槿、《日據時代台灣之財政》、聯經出版、民國76年。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允晨出版、民國77年。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時報出版、民國83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聯經出版、2000年。
黃文雄、《日本如何締造中華民國》、前衛出版、2003年。
黃嘉樹、《國民黨在台灣》、大秦出版社、民國83年。
陳再興、《日本論》、遠流、民82年。
陳伯達、《中國四大家族》、巴比倫出版社、1991年。
陳水逢、《日本文明開化史略》、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6年。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谷風出版社、民國75年。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國史館國史館、民國91年。new window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民國68年。new window
陳添丁、《童軍教育與國民教育》、水牛出版、民國73年。
陳水逢、《日本近代史》、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
章陸、《日本的政治、金錢、文化》、正中書局、1999年。
張宗漢、《光復前台灣之工業化》、聯經出版、民國69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東大書局、民國77年。
張忠仁、《童子軍運動》、台灣中華書局、民國68年。
張正昌、《林獻堂與台灣民族獨立運動》、益群書店、民國70年。
張博宇、《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3年。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遠流出版、2004年。
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大行出版社、民國74年。
馮開文、《中國民國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楊碧川、《後藤新平傳》、一橋出版、民國85年。
楊碧川、《白團物語》、前衛出版社、2000年。
楊彥騏、《百年糖紀》、貓頭鷹出版、民國90年。
楊懋春、《近代中國農村社會之演變》、巨流出版、民國69年。
福田增太郎、《台灣宗教論集》、台灣省文獻會、民國90年。
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第19頁。
費孝通、《鄉土中國、鄉土重建》。
趙建民、劉予葦主編、《日本通史》、五南出版、民80年。
廖慶洲、《日本過台灣》、上硯出版、民國82年。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東大出版、民國83年。
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上冊)、商務印書館、民國23年。
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黃埔建國文集編纂委員會、民國73年。
劉進慶、《台灣戰後經濟分析》、人間出版社、1995年。
劉克智、《台灣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聯經出版、民國64年。
劉馥、《中國現代軍事史》、東大出版、民國75年。
劉鳳翰、《日軍在台灣》、國史館、民國86年。
劉鳳翰、《抗戰期間國軍擴展與作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3年。
劉枝萬、《南投縣教育志稿》,南投縣文獻委員會、民國43年。
潘國正、《新竹人、日本兵、戰爭經驗》(訪談紀錄)、齊風堂出版、民國88年。
潘鋕甲、《民營企業的發展》、聯經出版、民國72年。
歐陽正宅、《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史》、時報出版、民國78年。
錢乘旦、陳意新、《走向現代國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鄭宗楷、「談談中國警察史」、《警政史料》、國史館、民國78年。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42年。曾約農譯本、《On Nurture and Recreation》、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
蔣中正、《總裁訓詞重要文獻選集》(上)、陽明山莊印、民國65年。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正中書局、民國67年。
蔣中正、《總裁訓詞》、陽明山莊印、民國69年。
蔣為文、《語言、認同與去殖民》、成功大學出版、2005年。
蔣彥士、《彥士文存》、行政院農委會、民國83年。
蔡培火、《台灣民族運動史》、學海出版社、民國68年。
賴建誠、《近代中國的合作經濟運動》、正中書局、民國79年。
戴國輝、《台灣總體相》、遠流出版、民國78年。
顏新珠編著,《打開新港人的相簿》,遠流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
顏慶祥、《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分析》、五南書局出版、民國86年。
鍾國彬,《台灣二二八事件:特種部隊血戰史真相》,1999年。
韓延龍等、《中國近代警察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0年。
蘇進強、《台海安全與國防改革》、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5年。
藤原彰、《解讀中日全面戰爭》、水牛出版、民國85年。
顧儀文、《國防兵役論叢選集》、黎明出版、民國79年。
酆裕坤、《各國警察制度通論》、正中書局出版、民國65年。
蘇曉康、王魯湘著《河殤》、風雲時代出版、1988年。
《復興基地台灣歷史及沿革》、正中書局、民國76年。

Anderson, Benedict、《想像的共同體》、時報出版、民國88年。
Bakhtin, M. M.、《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Benedict, Ruth、《菊花與劍》、桂冠出版、民國63年。
Blake, Robert、《怡和洋行》、時報出版、2001年。
Beasley, W. G..《現代日本的崛起》、金禾出版、民81年。
Duara, Prasenjit、《文化、權力與國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Fairbank, John K., 《費正清論中國》、正中書局、民國83年。
Feuerwerker, Albert、《中國近百年經濟史 1870-1949》、華世出版、民國67年。
Gellner, Ernest、《國族主義》、聯經出版、2000年。
Giddens, Anthony、《民族國家與暴力》、左岸出版、2002年。
Harman, Chris、《民族問題的重返》、前衛出版、2001年。
Harries, Meirion & Susie、《日本皇軍興亡記》、金禾出版、民國83年。
Hobsbawm, Eric.、《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Hobsbawm, Eric J.、《論歷史》、麥田出版、2002年。
Kennedy, Paul、《霸權興衰史》、五南出版、民國84年。
Levenson, Joseph R.、《梁啟超》、長河出版、民國67年。
Mann, Michael、《社會權力的來源》、桂冠出版、1994年。
Moore, Barrington、《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第一冊、新橋譯書、民國81年。
Myers, Ramon H.、《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牧童出版、民國68年。
Paul, Kennedy《霸權興衰史》、五南出版、民國84年。
Pye, Lician W.、《中國人的政治文化》、風雲論壇出版、民國81年。
Said, Edward W.、《東方主義》、立緒出版、民國88年。
Showalter, Dennis E.、「1840-1871年間普魯士/德意志的軍事事務革命」、《1300-2050軍事革命變遷》、國防部史政局編譯、民國92年。
Skocpol, Theda、《國家與社會革命》、桂冠出版、2001年。
Smethurst, R. J.、《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金禾出版、民國83年。
Smith, Thomas C.、《百年前日本政治變遷與工業發展》、國立編譯館、民國71年。
Spence, Jonathan D.(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時報出版、2001年。
Toynbee, Arnold、《歷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Volgel, Ezra F.《躍升中的四小龍》,天下出版、1992年。
Wallerstein, Immanuel、「族群身分的建構」、《解殖與民族主義》、牛津大學出版、1998年。



期刊論文

干國勳、「關於所謂『復興社』的真實情況(下)」、《傳記文學》、民國68年11月。
王家典、「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戰時經濟管理體制的建立」、《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史館、民國87年。new window
王金林、「近代日本天皇制的理念及其明治時代的對華政策」、《近百年中日關係論文集》、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81年。
方孝謙,「日據後期本島人的兩極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二期,2001年9月。
尹章義、「『台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的觀點」、《認同與國家》、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3年。
毛育剛、引自遲景德之「台灣光復後的土地改革:一次研討會的論文綜述」、《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國史館、民國85年。
田村紀之、「工業化的承擔者」、《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人間出版社、1992年。
吉岡守、「回想記」、《望鄉安平》、安平鎮文史工作室、2002年。
呂士朋、「抗戰時期的社會動員」、《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聯經出版、民國85年。new window
朱浤源、「民國以來華人國家觀念的演化」、《認同與國家》、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3年。
李憲文、「農地改革後農民參予社區事務之變化」、《台灣農地改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李登輝出版、民國74年。
坂上臻、「追憶與祈禱」、《望鄉安平》、安平鎮文史工作室、2002年。
吳景平、「宋子文政壇浮沉錄」、《傳記文學》366期、1992年11月。
吳元黎、「中國工業發展和經濟政策」、《艱苦建國的十年》、正中書局、民國60年。
何廉、「我參加政府工作即主持農本局回憶」、《傳記文學》366期、民國81年11月。
何基明、「二二八事件中原民的動態:何基明先生訪問錄」,《台灣、中國、二二八》、稻鄉出版、民國81年。
沈怡、「抗戰初期廣州四郊軍事工程」、《傳記文學》161期、民國60年十月。
余玉賢、彭作奎、「農復會、土地改革與台灣經濟發展」、(《台灣經驗四十年》、天下出版、1991年。
余英時、「中國現代價值觀念的變遷」、《現代中國的歷程》、華視出版、民國81年。new window
林蘭芳、「日據末期台灣『皇民奉公』運動(1941-1945)」、《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國史館、民國85年。
林滿紅、「評介張(嘉璈)著『抗戰時期及戰後中國的通貨膨脹螺旋』」、《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九輯、張玉法編、聯經出版、民國71年。
洪長源、「日治時期日本對台灣的經濟政策」、《二林蔗農事件》、彰化縣文化局、民國90年。
侯繼明、「1937年至1945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政府財政」、《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九輯、聯經出版、民國年71。
侯坤宏、「抗戰時期的地方財政」、《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史館、民國87年。new window
姚人多、「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2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洪泉湖、「台灣的族群意識與族群關係」、《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東大圖書出版、民國91年。
高希均、「中國的經濟展歷程」、《現代中國的歷程》、華視文化出版、民81年。
徐振國、「風雨飄搖中幾個穩定的政經發展」、歷史月刊第23期、民國78年12月。
徐振國、「從威權統合論到新國家論的轉折和檢討」、《理論與政策》第十四卷第二期,民89年。new window
徐振國、「何廉及南開經濟學家對戰後經濟政策發展之議題」、東吳政治學報第十四期、2002年。new window
浦薛鳳、「中國的政治建設」、《艱苦建國的十年》、正中書局出版、民國60年。
浦薛鳳、「記何廉兄生平」、《傳記文學》、民國64年10月。
黃秀政、「日本朝野對割地的意見」、《歷史》月刊、民國85年5月。
黃仁宇、「張學良、孫立人和大歷史」、《歷史》月刊第八期、民國77年。
黃金麟,「身體領導權與現代性的身體建構」、《生活、知識與中國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11月。
黃俊傑、「農復會與戰後台灣農業經濟的演變」、《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會》、民國80年。
黃俊傑、古偉瀛、「新恩與舊義之間」、《認同與國家》、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3年。
陳志讓、「中國軍閥派系詮釋」、《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五輯、聯經出版、民國69年。new window
陳千武、「死亡行軍」、《台灣兵影像故事》、前衛出版、1997年。
陳重光、「廣西普及教育運動與抗戰」、《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史館、民國86年。new window
陳錫恩、「中國的教育」、《艱苦建國的十年》、正中書局、民國60年。
陳振建、「我參與三民主義青年團基隆分團籌組經過及其他」、《李友邦先生紀念文集》、世界綜合出版社、2003年。
陳獨秀、「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青年雜誌》第一卷第一號、1915年。
陳儀深、「廿世紀上半葉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認同與國家》、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3年。
陳培豐、「殖民地台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新史學》12卷1期、2001年3月。
張玉法、「革命與認同」、《認同與國家》、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3年。
張瑞德、「歷史上的軍隊與社會」、《歷史》月刊第八期、民國77年5月。
張憲文、「試論抗戰時期的國民政府經濟戰略的轉變」、《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6年。new window
張力、「陜甘地區的石油工業,1903-1949」、《中國現代化論文集》、中研院近代史研所、民國80年。new window
張力、「足食與足兵:戰時陜西省的軍事動員」、《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國史館、民國86年。new window
張希哲、「記抗戰時期中央設計局的人與事」、《傳記文學》161期、民國60年十月。
張朋園、「近代中國的軍事與現代化」、《歷史》月刊第八期、民國77年。
張啟雄、「『中華世界帝國』與近代中日紛爭」、《近百年中日關係論文集》、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81年。

曾瑞成、「新文化運動時期之體育思想」、《中國近代體育思想》、國立編譯館、民國85年。
楊樹標 / 楊菁、「試論抗戰經濟-國民政府之戰時經濟體制」、《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史館、民國87年。new window
蒲薛鳳、「記何廉兄生平」《傳記文學》161期、民國64年10月。
趙耀東、「公營事業」、《台灣經驗四十年(1949-1989)》、天下出版、1991年。
黎漢基、「吳宓與抗戰:有關知識份子的責任及政治思考」、《集體暴力及其記述》台大歷史系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
劉祥光譯、「法國大革命前歐洲的軍隊與社會」、《歷史》月刊第八期、民國77年5月。
劉勝驥、「共黨分子在二二八事件前後的活動」、《二二八研究》、中華民國公共秩序研究會出版、民國76年。
瞿宛文、「國家與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5年8月。
蔡慧玉、「日治時代台灣的保甲戶籍行政」、《歷史文化與台灣》、台灣風物雜誌社出版、民國65年。new window
賴和、「棋盤邊」、《賴和集》、前衛出版、1990年。
戴國輝、「台灣與現代中國」、《現代中國的歷程》、華視出版、民國81年。
薛月順、「資源委員會與戰後台灣公營事業的建立」、《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國史館、民國85年。
魏宏運、「抗戰時期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與進步」、《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史館、1997年。new window
魏金絨、「台灣在日治時期的主要蔗糖農場」、《二林蔗農事件》、彰化縣文化局、民90年。
謝聰敏、「二二八事件激起的台灣抵抗運動」、《黑道治天下及其他》、謝聰敏國會辦公室出版、1993年。
謝放、「抗戰時期四川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聯經出版、民國85年。new window
鍾肇政、《賴和集》總序、前衛出版、1990年。
羅浩、「透視國民黨的金脈與人脈」、《孔宋財團與台灣財經政閥》、風雲論壇、民國76年。
羅炳綿、「中國警察制度的產生及其發展」、《警政史料》、國史館、民國78年。
羅久蓉、「救亡陰影下的國家認同與種族認同」、《認同與國家》、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3年。
蕭聖鐵,「台灣二二八事件的經濟與文化背景」,收錄於《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等發行,1992年。
蕭新煌、具海根、「東亞的中產階級與民主化」、《鞏固第三波民主》、業強出版、1997年。
嚴家理、「公沽始末」、《二二八研究》第三集、李敖編、李敖出版社、1989年。
Jacobs, J. B.、「台灣人與中國國民黨1937-1945」、《台灣‧中國‧二二八》、稻鄉出版、民國81年。
Koichi Iwabuchi、「共犯的異國情調」、《解殖與民族主義》、牛津大學出版、1998年。
Knox, MacGregor、「公眾政治與民族主義引發的軍事革命」、《1300-2050軍事革命變遷》、國防部史政局編譯、民國92年。
Mondel, D.、「二二八革命:台灣民族主義形成的關鍵」、《台灣‧中國‧二二八》、第172頁。稻鄉出版、民國81年。
Young, Arthur、「中國的財政改革」、《艱苦建國的十年》、正中書局、民國60年。


史料性著作

《台灣統治概要》、台灣總督府1945年編、大社會出版、民國88年。
《日本之經濟:昭和時代之回顧》、日本經濟新聞社編、經濟部國貿局發行、民國80年。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台灣經濟建設》、國史館、1993年。
《劉安祺先生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民國80年。
《山東人在台灣:軍事篇》、財團法人吉星福張振芳伉儷文教基金會、民國87年。
《中國軍事制度史:兵役制度卷》、陳高華等主編、大象出版社、1997年。
《中華民國內政志》、國史館、民國81年、第197頁。
《役政史料》、國史館、民國77年。
《戡亂時期知識青年從軍訪問紀錄》、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0年。
《美軍對日戰爭》、國防大學編譯(美國西點軍校)、民國47年。
《學生軍訓五十年》、教育部軍訓處編、民國67年。
《中國國民黨與社會建設》、正中書局、民國73年。
《綠旗飄揚三十年》、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民國71年。
《團務十年》出版單位、年代不詳。
《台灣憲兵隊史》、台灣憲兵隊1932年編、海峽學術出版、2001年。
《日據初期警察及監預制度檔案》、台灣省文獻會、民國68年。
《日據前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警治篇政治篇》、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民國74年。
《花蓮縣志稿》卷五之二、花蓮縣文獻委員會、民國55年。
《資源委員會技術人員赴美實習史料》上冊、程玉鳳 / 程玉凰編、國史館、民國77年。
《中國近代警察史料初編》、中央警官學校出版、民國78年。
《六十年來的中國警察》、中央警官學校印、民國60年。
《警政工作概況報告書》、內政部警政署、民國83年。
《警政史料》、國史館、民國78年。
《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輯要》、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4年。
《農復會史料》第一冊、國史館、民國84年。
《台灣農會選舉之研究》、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民國81年
《國語推行政策及措施之檢討與改進》、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民國71年。
《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制度研究》、國立編譯館出版、民國77年。
《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史料特展》上下冊、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民國92年。
《台灣社會運動史》(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稻香出版、民國81年。
《二二八事件資料集》、稻鄉出版、民國80年。
《國語推行政策及措施之檢討與改進》、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印、民國71年。
《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冊)、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發行、民國76年。
《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制度研究》、國立編譯館出版、民國77年。


英文著作

Abrams, Philip (1982) Historical Soci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lmond, Gabriel., & Powell, G. Bingham (1977) Comparative Politics, Little, Brown & Company.
Althusser, Louis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Monthly Review Press.
Ames, Walter L. (1981) Police and Community in Jap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min, Shahid (1997) “Remembering Chauri Chaura”, in A Subaltern Studies Reader: 1986-1995, ed. R. Guh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msden, Alice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 By S. Maxfield & B. Schneide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Perry (1974) Lineages of the Absolute State, NLB.
Ball, W. Machahon (1956)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m in East Asia,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Bauman, Zygmunt (1993) Postmodern Ethics, Oxford: Blackwell.
Bayley, David H. (1975) “The Poli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Europe”,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ed. C. Til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ayley, David H. (1976) Forces of Order: Police Behavior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ndix, Reinhard (1980) Kings or Peop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lau, Peter M. (1967) Bureaucracy in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Random House.
Bobbio, Norberto (1988) “Gramsci and 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i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ed. John Keane, N.Y.: Verso.
Braudel, Fernand (1980) On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9) ‘Rethinking the State’, in State/Culture: State-formation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ed. George Steinmetz,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rown, Delmer M. (1955) Nationalism in Jap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lmers, Johnson (1999)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Odyssey of a Concept’, in Developmental States, ed. by Meredith Woo-Cuming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Chapman, Brain (1970) Police Stat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Christenson, Roe M., et. al., (1981) Ideologies and Modern Politics, Harper & Row Publishers.
Clark. Cal (1989) Taiwan’s Development, Greenwood Press.
Conway, Danniel W. (1997) Nietzsche and the Political, Routledge Press.
Dandeker, Christopher. (1994)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Force”, in War, ed. Lawrence Freed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ndeker, Christopher (1994) “War and the Military Establishment”, in War, ed. Lawrence Freed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 Certeau, Michel (198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utsch, Karl W. (1980)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Dickson, Bruce J.(2000) “The Evolution of the Stat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 in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ed. Davis Shambaug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ragnich, Alex N. & Rasmussen, J. (1974) Major European Governments, Homewood: The Dorsey Press.
Duara, Prasenjit (1996) “Historicizing National Identity, or Who Imagines What and When”, in Becoming National: A Reader, ed. G. Eley & Ronald G. Su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yer, Gwynne., War, Dorsey Press, 1985.
Eastman, Lloyd E., et. al (1991) The Nationalist Era in China: 1927-194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isenstadt, S. N. (1963)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Empir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Elias, Norbert (2000) The Civilizing Process, Oxford: Blackwell.
Embree, Hohn F.(1964) Suye Mura,《須惠村》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vans, Peter B. et. al. (1985) “On the Road Toward a More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 By S. Maxfield & B. Schneide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 (1985) “Transnational Linkages and 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State”,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 P. Evans, et. 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 (1995) Embedded Aut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anon, Frantz (1986) Black Skin, White Masks, London: Pluto Press.
Fairbank, John King (1987) 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 1800-1985, A Cornelia & Michael Bessie Book.
Fields, Karl (1997) “Strong States & Business Organization in Korea and Taiwan”, in Business and the Sta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iner, Samuel E. (1975) “State- and Nation-Building in Europe: 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ed. Charles Til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itzgerald, C. P. (1967) “The Early Republic: ‘Min Kuo’ Period”, in Republican China: Nationalism, War and the Rise of Communism: 1911-1949, ed. Franz Schurmann & Orville Schell, New York: Random House.
Foucault, Michel (1977) Dicipline and Punish, Penguin Books.
Foucault, M. (2000) ‘Technology of the Self’ in his Essential Works, Vol. III, New Press.
Foucault, M. (2000) “The Political Technology of Individuals”, in Foucault’s Essential Works, Vol. III. New York: Free Press.
Foucault, M. (2000) “The Birth of Social Medicine”, in Foucault’s Essential Works, Vol. III. New York: Free Press.
Franco, Jean (1989) ”The Nation as Imagined Community”, in New Historicism, ed. H. Aram Veeser, Routledge.
Frank, Stanley (1951) ”How Far is the Draft?”, in Universal Conscription for Essential Service, ed. Wilson Marx, The H. W. Wilson Company.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oddard, W. G. (1986) Formosa.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6.
Gold, Thomas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M. E. Sharpe Inc.
Guibernau, Montserrat (1996) Nationalism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ll, John A. & Ikenberry, G. John (1989)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all, John A. (1994) Coercion and Consen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ll, Stuart (1984) “The State in Question”, in The Idea of the Modern State, ed. G. McLennan, et. al., Open University Press.
Humphrey, Leonard A.(1995) The Way of the Heavenly Sw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 P. & Nelson, Joan M. (1977) No Easy Cho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riyani, Toshio (1991) Group Psychology of the Japanese in Wartime,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Jones, P. Leroy & Mason. S. Edward. (1982) “Role of Economic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Public-enterprise sector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Mixed Economies”, in Public Enterprise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ed. by L. O. Jon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Chalmers. (1978) Japan’s Public policy Companies,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Johnson, C. (1994)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Government – business Relationship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The State: Critical Concepts, II, ed. John Hall, Routledge.
Keane, John (1988) “Despotism and Democracy”, i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ed. J. Keane, New York: Verso Press.
Kella, James G.. (1998)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awrence, Philip K. (1997) Modernity and War, NY: St. Martin’s Press.
Lee, Leo Ou-fan (2001) ‘Incomplete Modernity’, in The Appropri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China’s May Fourth Project, ed. by 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 & Oldřich Král, Harvard University.
Lefebvre, Henri (2003) “Space and the State”, in State/Space, ed. by Neil Brenner., et al. Blackwell.
Linz, Juan J. (1996)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ipson, Leslie.(1993) The Great Issues of Politic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Luhmann, Niklas (1985)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Law,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annheim, Karl (1936) Ideology and Utopia,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Marwick, Arthur (1981) “Problems and Consequences of Organizing Society for Total War”, in Mobilizing for Total War, ed. by N. F. Dreisziger, Waterloo: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Mccord, Edward A. (1993)The Power of the Gu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clellan, David (1986) Ideolog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nn, Michael (1988) States, War and Capitalism, Basil Blackwell..
Mann, M. (1993)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hl, Margaret (1998) History and the State in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London: Macmillan Press.
Migdal, Joel S. (1988) Strong Societies & Weak Sta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ills, C. Wright (1956) The Power Eli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lward, Alan S. (1979) War, Economy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organ, Philip (1995) Italian Fascism: 1919-1945, MacMillan Press.
Moore, Barrinton. Jr. (1966)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Boston: Beacon Press.
Myers, Ramon H. (2000) ‘The Chinese State during the Republican Era’,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ed. by David Shambaug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man, E. Herbert (1948) Japan’s Emergence as a Modern Stat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Onis, Ziya (1991) “The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Comparative politics,: 24.
Poggi, Gianfranco (1990) The Stat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W. (1966) “The International Gap”, in Modernization: the Dynamics of Growth, ed. Myron Weiner, VOA Forum Lectures.
Pye, L. (1975) ‘Forword’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ed. Charles Til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gan, Patrick (1994) Organizing Society for War,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Reischauer, Edwin O. (1963) in Japan 1931-1945: Militarism, Fascism, Japanism? Ed. Ivan Morris, D. C. Heath and company.
Reischauer, E. O., & Craig A. M. (1973) Japan: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coeur, Paul (1991) ‘Narrative Identity’, in On Paul Ricoeur, ed. David Wood. London: Routledge.
Ricoeur, P.(1995) “Reflections on a New Ethos for Europe,”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 Vol.21, No. 5/6.
Rwei-Ren Wu(吳叡人)、’Nationalism Under Oriental Colonialism’、「國家與現代性」(東海大學社會系學術研討會)、2205年7月16日。
Sakaiya, Taichi. (1993) What is Japan? New York: Kodansha International.
Schwarcz, Vera (1986)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ott, James C. (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 of Resista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W. Richard (1998) Organizati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Sheridan, Kyoko (1993) Governing the Japanese Econom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heridan, James E. (1975) China in Disintegr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howalter, Dennis E. (2000) “Mass Warfare an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in Great War, Total War, ed. by R. Chickering & S. Först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heda (1984) “Emerging Agendas and Recurrent Strategies”, in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 By P. Evans, D. Rueschemeyer & T. Skocpo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 (1985) “Toward a More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mith, Anthony D. (2001) National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mith, Dennis (1991) 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torry, Richard (1983) A History of Modern Japa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Tannenbaum, Edward R. (1972) The Fascist Experience, Basic Books.
Taylor, Charles (1998) “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 in The State of the Nation, ed. John A. Ha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1975)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tate-making”,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ates in Western Europe, ed. By C. Til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Tilly, C. (1981) As Sociology Meets History, Academy Press.
Tilly, C. (1994)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990-1992. Oxford: Blackwell.
Tilly, C. (1999) Epilogue of State/Culture: State-formation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ed. George Steinmetz,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E. P. (1982) “Notes on Exterminism, the Last Stage of Civilization”, in Exterminism and Cold War, ed. by New Left Review, Verso.
Uglow, Steve (1988) Policing Liberal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gt,. A. (1994)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s”, in War, ed. Lawrence Freed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Creveld, Martin (1999)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St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de, Robert (1988) ‘State Intervention in “outward-looking” Development’, in Developmental States in East Asia, ed. Gordon White, NY: St. Martin’s Press.
Wallerstein, Immanuel & Phillips. Peter D. (1997) Geopolitics and Geo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gner, Rudolf G. (2001) ‘The Canonization of May Fourth’, in The Appropri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ed. by 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 & Oldřich Král, Harvard University.
Weber, Max (1962)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Weber, M. (1978) Weber: 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ber, 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hite, Theodore H., & Jacoby, Annalee.(1946) Thunder out of China, William Sloane Associations Inc.
Wriggins, Howard (1966) ’Natinal Integration’, in Modernization: The Dynamics of Growth, Voice of America Foru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